资源简介 3.7地形和地形图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主要的地形类型,能说出其特点2、了解等高线及等高线地形图,知道它的绘制方法,3、能根据等高线的特点判读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指出不同的地形部位。【自主学习】一、地形的类型1.海拔和相对相对高度海拔:某点到的垂直距离叫绝对高度(海拔)相对高度:地面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叫相对高度。图中,A点的海拔是,B点的海拔是,AB两点的相对高度,BC两点的相对高度是,AC两点的相对高度是。2、陆地地形主要有、、、和。3、读书本114页图说出不同地形类型的特点类型项目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相对高度海拔特征二、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知识衔接:说说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方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右边的等高线地形图,归纳等高线的基本特征。①等高线的数值表示,同一等高线上海拔。②等高线为曲线。③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④等高线一般不不(陡崖除外)。3、山顶、鞍部、峭壁、山脊、山谷等地形部位在等高线地形图的表示,请看图完成下表山顶鞍部山脊山谷峭壁地形部位等高线分布特点山顶等高线呈状态,由外向内海拔(等高线数值是中心高四周低)鞍部位于两个之间相对的部位;(两条等高线的凸出部分相对应地区)峭壁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处,常用“”符号表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处凸出课堂巩固练习1、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大,坡度较陡,峰峦高耸,沟谷幽深的地形是()A:平原B:高原C:山地D:盆地2、等高线从低处往高处凸出的地方是()A:鞍部B:峭壁C:山脊D:山谷A、B地B、C地C、D地D、E地(2)、老师说:“这次我们登的山比较高。”你从图上可以看出山顶海拔高度是:()A、400米B、500米C、600米D、400米以上500米以下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若干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A.盆地B.陡崖C.鞍部D.山顶5、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⑴判断地形部位的名称:A、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⑵山峰A和B哪个较高?6、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的地形是:()A.山地B.高原C.平原D.丘陵3.7地形和地形图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巩固根据等高线的特点判读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指出不同的地形部位。2、了解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3、能说出1~2种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地形特点.【自主学习】一、复习巩固1、地处某山区的王村镇,要从如图1所示A、B、C、D四地中选择一地修建水电站。请你运用所学的等高线地形图知识,选择一个最合适建造大坝的地点,并说明理由。图1图二2、如上图2中A、B、C为三幅等高线地形图,D、E、F为实际地形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山或高地),请用短线把它们一一对应起来:3、下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A.①山谷②山脊③鞍部④山顶B.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二、地形的变化1、地形的变化既受地球作用的影响,也受作用的影响。例如:雅鲁藏布大峡谷,由于青藏高原的和雅鲁藏布江年复一年的而形成。2、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对地表形态影响最大。流水的冲刷使疏松的黄土高原变得沟壑纵横。流水也会使石灰岩溶蚀,形成许多。江河携带的泥沙在河流的中下游和河口沉积会形成。在降水较少的地区,会形成风蚀城堡和沙漠。在高寒地区,在的作用下会形成角峰和冰斗谷。[讨论]1、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主有哪些?2、内力和外力作用对地球的地形形成有什么不同?3、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哪种力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呢?巩固练习:1、桂林山水甲天下,其形成的主要外力因素是()A、流水的溶蚀作用B、流水的沉积作用C、风的吹蚀作用D、冰川移动的作用2、石灰岩地区形成溶洞的原因是()A:火的作用B:流水的作用C:风力的作用D:地震3、以下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A:风B:流水C:火山D:冰川4、黄山顶部的飞来石,主要受()A:风的作用B:流水的作用C:火山的作用D:冰川的作用5、华北平原是由于地壳不断下沉和泥沙不断淤积形成的,这说明地形的形成()A:内力作用是主要的B:外力作用是主要的C:地壳运动的结果D:内力和外力共同塑造的结果6、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破坏的主要外力是()A:风B:流水C:冰川D:海浪人们为了研究地形的方便,往往用到地形图,其中最常见的是等高线地形图。在地图上将陆地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叫等高线。如图所示:PAGE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