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2年浙江省社会思品中考试题汇编(我们生活的世界)一、选择题(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漏选均不给分)读图1,回答1~2题(嘉兴)1.石家庄位于北京的(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嘉兴)2.下列省份中,与图1中A省相邻的是( )A.晋、鲁B.苏、皖C.辽、吉D.豫、陕(嘉兴)3.图2中的M海域及其沿岸地区( )A.石油资源丰富B.森林面积广阔C.土壤深厚肥沃D.终年高温多雨(湖州)4.河流B的名称及注入的海洋分别是( )A.黄河 渤海 B.长江 渤海C.黄河 黄海D.长江 黄海(湖州)5.下列关于河流C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隋炀帝在位期间开凿的贯通南北的人工大运河B.它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C.它的开通有力地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谈和发展D.它的开通使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由南方向北方转移(湖州)6.下列是某学生沿东经87°绘制的四幅天山山脉地形剖面图。绘制正确的是( A )(湖州)7.下列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中,即位于西部地区又有陆上邻国的有( A ) 2011年12月,温州首条国家级大罗山登山健身步道建成。据图3回答8—9题:(温州)8.大罗山步行道入口繁多,主要分布在瑶溪、塘下、茶山、仙岩、天河等地,从地理方位来判断( )A.瑶溪位于仙岩的东北方B.茶山位于天河的东南方C.仙岩位于塘下的西南方D.天河位于瑶溪的西北方(温州)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最高的为( )A.甲 B.乙 C.丙 D.丁中央电视台“北纬30°·中国行”摄制组从舟山市出发,途径多个省区,到达日喀则地区,全面记录北纬30°中国段瑰丽的自然风光和多彩的人文风情。据图4回答10—11题:(温州)10.舟山市和日喀则地区分别隶属于( )A.安徽省、四川省B.江苏省、青海省C.浙江省、西藏自治区D.福建省、内蒙古自治区(温州)11.从东往西,一路风光旖旎。摄制组沿途可能拍摄到的镜头有( )①鱼米之乡,河网密布 ②哈尼梯田,山高谷深③牦牛成群,草原辽阔 ④转场文化,天山为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宁波)12.某摄影记者拍摄了一组祖国风光图。其中下列三幅照片可能拍自哪三个省份( )A.浙沪藏 B.浙鄂藏 C.藏鄂沪 D.浙沪新(绍兴)13.右图是我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从广州出发,开展环球科学考察的路线示意图,从图中可知此次考察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B.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 C.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 D.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绍兴)14.地球仪上有这样一条经线,它的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这条经线应是( ) A.200W经线 B.1800经线 C.O0经线 D.1600E经线(绍兴)15.读右边的等高线地形图,由图中可知( )A.a处是山脊B.a处海拔为368米C.b处海拔为l50米D.小河由东南流向西北(台州)16.下列关于黄河概况描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第二长河,其下游是“地上河”B.水力资源丰富,江阔水深,航运便利C.主要景观有壶口瀑布和三峡大坝等D.发源于巴颜喇立山北麓,最后注入东海(台州)17.“沿北纬32°中国地形剖面图”反映了我国地形特征是( )A.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渐降低 B.东高西低,自东向西逐渐降低C.中间高四周低,呈辐射状 D.四周高中间低,呈辐射状图l是世界某大洲轮廓示意图。读图回答18-20题。(杭州)18.从陆地轮廓和海陆分布特征判断.该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杭州)19.下列国家中,位于该大洲的是( )A.阿根廷 B.法国 C.澳大利亚 D.美国(杭州)20.该大洲的土著居民属于黄色人种,现在该大洲人口中主要是(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位于中国大陆与日本硫球群岛屿之间,主要包括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屿等ll个无人岛屿。读图形回答21—22题。(杭州)21.钓鱼诸岛位于我国四大濒临海域中的(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杭州)22.钓鱼岛距离台北市200约千米,在图上量得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约4厘米,则该图比例尺寸为( )A.1:50000 B.1/500000 C. D.图上l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读图5,回答23—24题。(杭州)23.“三山夹两盆”反映了新疆地形的基本面貌。图中甲所代表的是( )A.昆仑山脉 B.阿尔金山脉C.天山山脉 D.阿尔泰山脉(杭州)24.为了让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新疆劳动人民创造出了一种灌溉设施——坎儿井。坎儿井可以( )A.增加大气降水B.方便从塔里木河引水C.减少输送过程中的水蒸发D.增加冰川雪水融化量 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同学为了研究我国东部地区气候特点,收集了沿海四个城市的气温和降水资料(表l)。读表回答25—26题。我国东部沿海四城市气温和降水量统计(表1)(杭州)25.从气温和降水量数值变化情况可以归纳出四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是( )①冬季寒冷干燥 ②降水的季节变化不明显③夏季普遍高温 ④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杭州)26.关于这一气候特征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地区的房屋无须取暖设备,屋顶坡度较大B.南方适合水路运输,北方适合陆路运输C.我国纬度最高的黑龙江省也能种水稻D.北方地区农作物一年可以2—3熟二、非选择题:(衢州)1.(8分)请你解读一下该地图的地理信息: (1)图中A、B、C、D四处,哪处的地形最为险峻陡峭?(1分)(2)溪流A的大致流向是什么?请说出判断的依据。(2分)(3)图示区域位于下列哪个省级行政区?(2分)(4)依据图中信息判断,判断该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并说明理由。(3分)参考答案:(8分)B处最陡峭。(1分)流向:自西向东流。理由:根据图中的经纬网、等高线判断,该地势西高东低,所以溪流A的流向是自西向东。(2分)(A)(2分)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1分)理由:①该地区位于北纬30度附近,是亚热带地区,热量比较充足。②该地区位于东经120度附近,临近海洋,降水量比较丰富。 水稻喜热喜湿,而该地区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或回答:该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2分)(嘉兴)2.(9分)今年,中央电视台拍摄了《远方的家·北纬30°中国行》。北纬30°中国段,西起西藏日喀则地区,东至浙江舟山市,记者自西向东一路走来。(1)请从纬度带的划分角度,说明30°纬线的特殊性。(2分)(2)图5中A、B标注的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请完成下表中的空格。(4分)项目地区主要地形区气候类型A①③B②(3)记者自西向东拍摄到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生产生活场景。请按示例完成空格: ▲ ( 庭湖畔稻花飘香 ( 舟山渔场千帆竞发 。这些场景印证了《历史与社会》中的什么观点?(3分)参考答案:(1)30°是中低纬度的分界线(2)①四川盆地(或成都平原)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或鄱阳湖平原) ③亚热带季风气候(3)如:青藏高原牦牛遍野(或青藏高原青稞美酒、青藏高原糌粑哈达、四川盆地天府之国、四川盆地丝绸之府等等)发挥区域特色发展经济(或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或自然环境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丽水)3.读“西亚地区示意图”和“杭州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1)杭州市的经纬度位置大约是 ;利雅得位于杭州的 方向。(3分)(2)气候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指出利雅得附近地区农业生产特色,并简析其成因。(4分)(3)据图分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何高度关注西亚地区?面对该地区动荡局势,中国政府奉行的外交政策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内涵?(3分)参考答案:(1)30°N、120°E。西南。(2)绿洲(灌溉)农业。地处沙漠地区,终年高温少雨,气候干旱。(3)位于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爱好和平。(温州)4.(10分)宋元时期海内外往来频繁,明清的海禁政策让中国帆船在世界航海舞台上黯然谢幕,而今中国重建海洋强国的目标已重上日程。材料一:南宋时一支帆船商队准备从广州出发,乘着风力,前往A国贸易。材料二:2012年5月,我国首次自主设计建造的3000米深水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在南海成功首钻,意味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勘探开发的序幕正式拉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从气候角度分析,帆船商队出发的最佳时期应选在哪个季节(夏季或 冬季)?请说明理由。(4分)黄岩岛自古就是我国固有领土。根据黄岩岛的经纬度(15°07′N, 117°51′E),指出其位于图7中的 ▲ 处(甲或乙)。(2分)(3)“海洋石油981”在南海成功首钻,体现了我国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哪 些措施?(4分)参考答案:冬季。因为我国东部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此时出发正好是顺风,可以节省时间、更加安全。乙利用科学技术加强资源勘探工作,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扩大资源开发的范围,使资源开发从陆地走向海洋,从浅海走向深海。(宁波)5.(10分)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水是生命之源。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孕育于江河之畔。右图中的江河A、B哺育了中华民族,它们向东奔腾入海。(1)写出江河A、B的名称,说明它们东流人海的原因。(2分) 水是经济之脉。水上运输历来是货物运输的重要方式,我国早在隋朝就兴修了一条贯穿南北的水路通道。(2)写出该水路通道的名称,并指出其在当时的重要意义。(2分) 水是生产之要。太湖流域是我国农业的高产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3)太湖流域发展农业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什么原则?该地区实现农业高产的自然条件有哪些?(3分)(4)水是生态之基。结合我国水资源的某一现状,谈谈政府如何实现“人水和谐”。(3分)参考答案:(1)A黄河 B 长江 (1分)中国地势西高东低(1分) (2)京杭大运河(或大运河)。(1分)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1分) (3)因地制宜原则(如把“优势互补”同时写入也给分。如只单独写“优势互补”则不给分)。(1分)水网密布(或河道众多或优越的灌溉条件等)和肥沃的土壤。(2分。如从亚热带季风气候或雨热同期、以平原为主的地形等角度回答也给分)(4)例:我国水资源短缺(或人均占有量少)——加强宣传,提高节水等意识;依靠科技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水循环利用、海水淡化)等。时空分布不均——跨区域调配水资源;加强投入,兴修水利等。水体污染严重(或水资源利用率低或破坏浪费严重)——严格控制排污;加强立法保护等。(3分。水资源现状1分,措施2条及以上得2分,两者要有对应性。如只写措施最多给1分。如把所有水资源现状与措施都写上最多得2分。)(台州)6.〔8分〕材料一:天山哈萨克牧民在长期的放牧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转场”。材料二:台州市濒临东海,海岸线长,多优良港湾,滩涂面积广大,自然风光优美,神仙居、天台山驰名中外。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转场”形成的原因。(2分)(2)结合材料二,说说台州市在发展区域经济时宜发展哪些产业?(4分)(3)发展区域经济应该考虑自然条件因素,这是为什么?(2分)参考答案:(1)天山草场资源丰富,牧场垂直分布。(2分)(2)滩涂养殖业旅游业、航运业、造船业、渔业(答对两个给4分)(3)①自然条件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②人类只有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才能使经济健康快速发展。(2分)(杭州)7.(14分)图7是我国某地区略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l)图中四条山脉都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中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 。(2分) (2)下列对人类活动的描述,与甲区域相符的是( )(2分)A.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B.摇橹撑船访亲友,吊脚楼里叙家常C.蓝蓝天上白云飘,地上羊群马儿跑D.冬暖夏凉住窑洞,层层梯田勤劳动(3)图示区域的西部和北部,气候干旱,属于我国传统牧区。而素有“塞上江南”美誉的宁夏平原,沟渠纵横、林网交织,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农耕区。试分析宁夏平原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4分)(4)请举出甲区域和乙区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各一例子(2分)(5)分析甲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办法。(4分)参考答案:(1)阴山、贺兰山(各1分)(2)D(2分)(3)黄河水灌溉(2分);黄河泥沙沉积,土壤肥沃(1分);光照强或(地势相对较低)热量条件好(1分)。(4)甲:水土流失严重或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破坏; 乙:土地荒漠化或过度放牧、草场退化。(甲、乙各1分)(5)原因:森林破坏、毁林开荒、黄土疏松、夏季多暴雨。(写出任意1点得1分,共2分) 方法: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增加森林覆盖率(如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禁止毁林开荒、加快防护林建设、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移民等)(写出任意1点得1分,共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