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二节元素第1课时【学法指导】1.通过对元素概念的发展史的探究及对对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的比较,建立元素的概念。2.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初步学会用元素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并能从元素组成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进一步体会分类思想。3.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基础梳理】1.元素(1)定义:具有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2)理解:①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几种原子;如氢原子(质子数为1,中子数有0、1、2)。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同的原子和离子。如钠原子和钠离子。②不同元素的根本区别是(即核电荷数)不同,元素的种类由数决定。如氢的质子数是1,氧的质子数是8。③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是一个宏观概念,因此元素只讲,不讲个数。2.元素与原子的比较元???????素原???????子概???????念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区???????别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适用范围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如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如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联??????系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总称,原子是元素的个体(即最小单位),元素则是原子的一个归类“集体”,即元素和原子是总体和个体的关系3.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化合物概念由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组成中含有种元素的纯净物共同点都属于区别宏观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微观构成单质分子:由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分子: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举例氧气(O2)、氢气(H2)、铁(Fe)二氧化碳(CO2)、水(H2O)、高锰酸钾(KMnO4)联系二者都属于纯净物,某些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可以生成化合物,某些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可以生成单质注意:(1)纯净物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化合物”的概念是建立在纯净物的基础之上的。(2)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O2)和臭氧(O3)的混合物。(3)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也不一定是化合物,如:CO和CO2的混合物。4.物质的分类5.元素的存在地壳中含量前五位元素:。6.元素符号7.元素符号的意义具有三种意义的元素符号有:Cu、Fe、Hg等元素、元素以及等固态非金属元素。例如:特别提醒: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时,只有微观意义,表示该元素原子的个数。如2H表示,5O表示。【课堂练习】1.海水是重要的资源,每千克海水中约含有钠10.62g、镁1.28g、钙0.40g等。这里的“钠、镁、钙”指的是(??)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氮B.氧C.硅D.铁3.碳元素和硫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中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D.质子数不同4.下列有关元素、原子、分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微粒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5.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A.HB.C.D.6.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或名称。氮________;Fe_________;氧_______;钙__________;He_________;碘_______;S________;镁_________;钡____________;Ar_________;Hg______;氯_____;K______;碳__________;银_________;Mn________;P_____;铜_____;铝________;Zn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每千克海水中约含有钠10.62g、镁1.28g、钙0.40g等。这里的“钠、镁、钙”通常指的是元素。故选:C。2.答案:B3.答案:D4.答案:A解析: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铜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B错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故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C错误;原子得失电子可以变成离子,而离子得失电子可以变成原子,D错误。5.答案:D6.答案:N;铁;O;Ca;氦;I;硫;Mg;Ba;氩;汞;Cl;钾;C;Ag;锰;磷;Cu;Al;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