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的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学情分析】
本课的施教对象是高二年级历史选科学生,他们已经完成高中历史新课的学习,对高中历史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认识掌握,但知识的系统性,尤其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对于新教材的学习本就处于探索阶段,面对一节课丰富的内容如何高效整合,构建体系,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是极其重要的一步,因此要丰富教学内容构建知识体系,用逻辑关系将各考点串联起来,更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挖掘基本史实背后的深意。
【教学目标】
一、通过比较春秋战国形势图的变化,挖掘出历史发展的变量,理解从春秋到战国,华夏认同的形成和华夏族范围的扩大,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素养。
二、通过理解经济发展推动了变法运动的发展,引导学生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三、通过铁犁牛耕的出现到井田制瓦解到地主阶级兴起,一步步推导到变法运动,形成证据链,再结合图片,史料,教材等分析变法运动发生的必然性,培养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素养。
四、了解百家争鸣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源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树立文化自信,并培养以服务于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和人类社会进步为使命的家国情怀。
【重点难点】
理解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孔老学说和“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理解民族认同的含义,理解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教学过程】
一、
温故知新
根据初中所学知识,请简要画出春秋战国时间表。
二、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一)列国纷争的背景
材料一:平王东迁以后,周王朝在宗周镐京地区的土地大片丧失,这是王室所拥有的领土仅有六百多平方里。与地方数千里的诸侯大国相比,周王的力量只能相当于一个很小的诸侯了。
——赵毅、赵轶峰著《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土地开荒非常普遍。诸侯、中小贵族乃至一般平民都十分热衷于从开垦的荒地中获取经济利益。这些新开垦的土地,从一开始出现,就带有私有性质。
——赵毅、赵轶峰著《中国古代史》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春秋时期西周王朝与其所创立的制度发展状况。
(二)列国纷争的表现和特点
分裂与动荡
(三)发展趋势
依据图片材料,概括春秋到战国时期的变化,分析这种变化反映出何种趋势?
(四)华夏认同
产生华夏认同的原因和条件有哪些?
原因:华夏文明的先进性:生产力先进(农耕文明);文化优越(礼乐);制度优势(分封、宗法制)
对周边民族有吸引力和同化力。
条件:1、战争导致诸侯国数量减少,局部统一;2、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民族;3、秦楚两国融入中原文化圈。
三、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一)经济发展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所产生的影响?(用思维图示)
铁农具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又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哪个国家能把握住这次变化,谁就掌握了胜利的钥匙。
(二)变法运动
分春秋、战国列举变法案例;重点列举商鞅变法的内容。
材料一: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在许多国家掌握政权。他们为了打击旧的奴隶主贵族势力,建立封建政治和经济秩序,巩固新生政权,增强竞争实力,纷纷开展变法运动。如李悝在魏国推行变法,接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授予官职和爵位;主张“尽地力之教”,发展生产;领布《法经》。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史记·商君列传》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战国时期的变法具有哪些相同点,分析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商鞅变法的影响。
打击旧的奴隶主阶级,推动小农经济发展,加强君主专制,维护社会稳定。
推动社会从奴隶制转向封建制,赢得兼并战争。
顺应历史潮流,变法使秦国实现国富兵强,为秦的大一统奠定基础。
四、孔老之学与百家争鸣
诸子百家学说的出现,其深远影响是什么?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百家争鸣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五、梳理总结
请对本课内容进行简要的结构梳理。(注意逻辑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