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0张PPT)1.我国的人口国情、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及新特点?2.解决我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二框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教材P81—88第二章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4.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2.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5.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海南三亚,一只重约200余斤的被救助海龟,不治身亡图片,令人揪心的是,经解剖发现,导致海龟死亡的直接原因是该海龟曾吞食塑料袋、渔网口罩、线绳等近6斤海洋垃圾,导致肠道梗阻坏死……但,它不是第一个有此遭遇的海洋生物。2019年8月,广东湛江一头雌性瑞氏海豚在海边搁浅,被人发现半小时后死亡,经解剖发现,它的胃里有两只淡黄色橡胶手套。鲸鱼、企鹅、海豹……还有无数海洋动物,曾因塑料垃圾而丧命,被发现的受害者数量已触目惊心,那些没被发现的受害者,又有多少呢?不只是海龟,据了解,有近700类海洋物种,曾进食过塑料或被塑料垃圾缠绕通过这些事例,结合课本知识谈谈,你有何感受?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人类来自于大自然,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我们的衣食住行最终来自于大自然思考:以上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三门峡被称为天鹅之城,是我国内陆地区最大的白天鹅栖息地,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国家AAAA级景区,水面常年保持在5000亩,林地面积5万亩,是河南的一座城市生态园。三门峡引来3000多只天鹅栖息越冬!绝美画面好似人间仙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82④: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做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树活了,林密了,现如今,满山都绿油油的啦,马鸡、猴子、白唇鹿在林子里撒欢。我在林子里养藏香猪、养藏鸡、种蘑菇。苗圃里的观赏树种也卖得特别好,家里的收入噌噌噌地往上涨。闲下来的时候,我喜欢在林子里转悠,心里老想着父亲说的那句话:守住青山,就守住了好日子!思考:你怎么理解“守住青山,就守住了好日子!”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要以_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以________为准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目标。(2)要坚持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国策。P84(3)贯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P84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自然规律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2、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准则和目标:国策:五大发展理念:跟随卫星,感受总书记考察的“华北绿宝石”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调研。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历史上森林茂盛、水草丰美、鸟兽繁多。跟随卫星,感受总书记考察的“华北绿宝石”1962年秋天,369名第一代建设者迎着滚滚寒流,在白雪皑皑的塞罕坝吹响了“向荒山要树”的战斗号角。经过三代塞罕坝建设者的“绿色接力”,林场有林地面积达到112万亩,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前的11.4%提高到80%。如今的塞罕坝,四季美如画,俨然已成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林的世界、花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华北绿宝石”实至名归!通过“华北绿宝石”,反映我国正在走一条什么道理?1、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小组合作探究结合84-87页自然段内容,2、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思考: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①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塞罕坝建坝之前现在的塞罕坝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我国在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进步。3、为什么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P84(1)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2)我国在应对资源和环境问题上,已经取得非常明显的进步。探究与思考P841.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比较一下,这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2.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通过关停污染企业;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建设“美丽乡村”;引进无污染、高效益企业来践行。第一次富起来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谋求一时的经济增长。鼓了“钱袋子”伤了“居住环境”第二次富起来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走绿色发展之路。既获得了经济效益又获得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保护环境永远在路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于2005年8月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时提出的科学论断。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前往浙江余村考察;4月1日,在听取汇报后指出,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进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浙江余村:守住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1)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4、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P85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③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是指:金山银山是指: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两山:我国在2020年联合国大会上明确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价值取向)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行为选择)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4)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只有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1)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4、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P85-87(2)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4)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5)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低碳微行动作为一名消费者,你打算如何行动?2021年“全国低碳日”|低碳生活,绿建未来多种一棵树熄灯一小时多乘公交车“美丽中国”是中共十八大提出的概念,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5.美丽中国的内涵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6.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愿景是什么?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拓展:如何建设美丽中国?国家①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立业;③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惩损害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④政府要在全社会培育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企业①遵守法律法规;②加大研发力度,推动技术升级,降低生产能耗;③自学承担社会责任,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利润。拓展:你打算如何响应号召,为建设美丽中国做贡献?答:努力学习环保知识,为建设美丽中国出谋划策;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节能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自觉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如随手关灯、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等⑤积极同各种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课堂总结6.2共筑生命家园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1、(2021广西玉林)2021年,玉林市重点推进饮用水水源地以及南流江、九洲江、北流河重点流域等生态区位、生态植被改造和桉树种植结构调整工作,做强做大做优特色产业。这些举措( )A.能提升政府的形象和依法执政能力B.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C.能杜绝生态环境污染,建设美丽玉林D.有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课堂练习2、(2021广西百色)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我们应该( )①处理好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③从我做起,坚持绿色出行,拒绝使用私家车④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2021湖南湘西州)自2020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的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长江流域各地的重点水域也相继进入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时期。长江流域休渔( )①可以预防和减少对鱼类资源的利用②有利于实现渔业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④体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课题6.2共筑生命家园单元第三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九年级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知道如何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过程与方法:联系实际说明建设生态文明和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重点建设生态文明的措施,如何坚持绿色发展道路难点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温故知新:1.我国的人口国情、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及新特点?2.解决我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我们每天都见证着污染的诞生:汽车尾气、工业排放、生活排污……我们每天也都在制造着污染:外卖盒、快递包装、塑料袋使用……但我们未必真正体会到了环境污染到底有多严重。我们应当如何做?导入新课——《共筑生命家园》2、出示课题3、出示学习目标,请同学们用8分钟的时间,自读课本81-88页学生观看,思考学生自读课本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印象,自主思考分析问题的答案,体现知识的生成性讲授新课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导语:人生存于自然界中,那么,人与自然应该如何相处?一、人与自然的关系1、海南三亚,一只重约200余斤的被救助海龟,不治身亡图片,令人揪心的是,经解剖发现,导致海龟死亡的直接原因是该海龟曾吞食塑料袋、渔网口罩、线绳等近6斤海洋垃圾,导致肠道梗阻坏死……通过这些事例,结合课本知识谈谈,你有何感受?结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思考:以上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门峡引来3000多只天鹅栖息越冬!绝美画面好似人间仙境!归纳: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播放视频思考:你怎么理解“守住青山,就守住了好日子!”归纳:2.如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3-84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3.跟随卫星,感受总书记考察的“华北绿宝石”通过“华北绿宝石”,反映我国正在走一条什么道理?展示图片归纳:3、为什么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探究与思考P84余村,浙江的一个普通山村,因天目山余脉余岭而得名。余村曾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靠山吃山,凭借优质石灰岩资源,先后建起了石灰窑,办起了砖厂、水泥厂等,村里的矿山曾是大家眼中的“金山”。上世纪90年代,村集体经济收入一度达到300多万元。可是,问题随之出现。山体遭到破坏,水和空气受到污染,灰尘常年漫天,矿山事故时有发生。余村人感到这碗“石头饭”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争论与迷茫从这一刻开始。在生计和生态的两难选择中,余村人举步维艰、犹豫徘徊。余村的变化,启示我们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过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建设生态文明?1、回顾余村的发展由此可见,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观看图片,余村的变化,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归纳: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产力,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出示材料: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美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特征,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绝不是单纯就环境来解决环境问题,而是在新文明观指导下的经济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方式、文化与科技范式等的系统性革命。4、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P85-87作为一名消费者,你打算如何行动?播放视频过渡:如何建设美丽中国?总结出示三组图片及课本86—87页文本材料,追问绿色发展理念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做为消费者,你打算如何做?(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小结: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同学们,让我们努力学习,为实现经济发展、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美丽中国奋斗吧!学生交流学生通过图片思考班内展示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结论发挥学生教学主体作用,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图片的形式,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印象,自主思考分析问题的答案,体现知识的生成性以图片的形式,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印象,自主思考分析问题的答案,体现知识的生成性理解如何坚持绿色发展道路的做法课堂练习见课件课堂总结师生共建本节课的知识树。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说出相关的知识点。布置作业课下延伸环保倡议书:根据上节课的调查报告,(你所生活的村庄、(乡镇、城市)环境污染及环境破坏的情况。)写一份倡议书。(熟悉倡议书的格式)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6.2共筑生命家园(知识清单)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P82)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③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④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P83-P84)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P83-P84)①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P85-P87)①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③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④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5、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P85)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6、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是怎样的?(P87)①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2共筑生命家园.ppt 6.2共筑生命家园教学设计.doc 6.2共筑生命家园知识清单.doc 低碳生活,你我做起.mp4 守住青山,就守住了好日子.mp4 碳达峰、碳中和.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