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五校)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统考试题(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五校)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统考试题(9科9份)

资源简介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At a butcher’s shop. B. At a bookstore.. C. At a restaurant,
2. When did the woman make a speech
A. This morning, B.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C. Yesterday.
3. What does the man mean
A. It will take him a long time to help the woman.
B. He can help her for a while.
C. It won’t take a long time for him to help her.
4. What do we know about Peter Smith
A. He has lost his ticket.
B. He is expecting a ticket,
C. He went out to buy a ticket.
5. What gif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get for Mary
A. A schoolbag, B.A film ticket. C. A music CD.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 What does the girl do
A.A high school student.. B.A college student. C. A lifeguard.
7. What is the girl discussing with her father
A. Life of a lifeguard.
B. Interruption of her father.
C. Her plan for the summer holiday.
8.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dialogue
A. Children interrupt their parent anytime they like.
B. Parents are always ready to help their children.
C. Youngsters all like to be lifeguards during summer holidays.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9. When are they going to meet
A. On Wednesday morning, B. On Friday. C. On Wednesday evening.
10. What is the probable job for the man
A. He is a film star. B. He is a musician. C. He is a football player.
11. 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A. They are going to see a film.
B. They are going to have dinner together.
C. They are going to enjoy a concert,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2至14题。
12.What is the main topic of the conversation
A. Friends. B. See birds. C. A trip.
13. Why does the woman like going to the beach
A. Because she wants to sit in the sun..
B. Because she is fond of watching the waves.
C. Because she enjoys watching sea birds.
14. When do they plan to meet again
A. On Saturday. B. One year later. C. On Friday.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17题。
15.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n and the woman
A.Husband and wife.
B.Shop assistant and customer.
C.Doctor and patient.
16.What’s wrong with Mrs Simpson
A. She has trouble with her heart.
B. She feels terrible on her back.
C. She has her leg broken.
17. When can the doctor see her
A. At eleven, Tuesday morning.
B. At ten, Thursday moring.
C. At ten,Tuesday moring.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 What could Charles Dickens do while walking in the street in London
A, He could tell all the shops’names.
B. He could name every shop.
C. He could tell the story of each shop.
19. I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 good memory helpful
A. In remembering important facts.
B. In becoming a great man.
C. In learning a language.
20. What is memory like
A. Experience. B. The diary. C. The foreign language
第二部分:词汇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多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1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 He received a gold watch as a(n) for his excellent service.
A. award B. reward C. prize D. thank
22. the fireworks was once forbidden in the city of Wuhan, but now it is permitted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A. Setting up B. Setting down C. Setting off D. Setting out
23. His sister went shopping and bought many things for her family at a _________ yesterday.
A. bargain B. cost C. expense D. discount
24. The detective sat in the chair, at the ceiling, seeming lost in thought in his case..
A. glaring B. staring C. observing D. watching
25. He is such a man as always finds with everything and everybody, which makes most of his workmates dislike him.
A. mistake B. shortcoming C. problem D. fault
26. Mr. Bell said he had __________ his lawyer before he signed the contract with the foreign company .
A. discussed B. advised C. consulted D. inquired
27. When he has been drinking, he’s likely to get _________.
A. harmful B. cruel C. fierce D. violent
28. It is predicted that the world’s agricultural output this year will go down by 20% as a result of the awful weather.
A. approximately B .slightly C. exactly D. gradually
29. I’m sure you have done wrong to her. She is a(n) woman who won’t even hurt a fly. How could she have hurt your son
A. generous B genuine C. gentle D. energetic
30. If he _________ his natural ability with his work, he will be very successful.
A. impressed B. mixed C. developed D. combined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所给各题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Susan, thirty-four, became blind due to a medical accident. She was suddenly thrown into a 1 world, where she had to depend on her husband Mark for everything.
In the beginning, Susan felt so hopeless that she wanted to 2 her life. How could she 3 the fact that she could see nothing 4 she was still so young Seeing that, her husband, an air force officer, became 5 to use every means possible to 6 her.
Finally, Susan calmed down and felt ready to return to her job. And Mark taught her how to rely on her other 7 ,especially her hearing, to make out where she was and how to get used to her new 8 .He helped her be friends with the 9 who could watch out for her and save her a seat.
Two months later, Susan 10 to try the trip by herself. Monday morning arriv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y went their 11 ways.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She was doing it! She was going to work all by herself!
On Friday morning, Susan took the bus to work 12 .As she got on the bus, the driver said, ”Miss, I sure envy you..”13 , Susan asked the driver why.
“You know, every morning for the past week, a handsome 14 in a military uniform(军装)has been standing across the corner 15 you when you get off the bus. He 16 you cross the street 17 and he watches you until you enter your office building. Then he blows you a kiss, gives you a(n) 18 and walks away. You are a(n) 19 lady.” the bus driver said.
Tears of happiness poured down Susan’s cheeks. She was so lucky for he had given her a gift more powerful than 20 ,a gift she didn’t need to see to believe—the gift of love that can bring light where there is darkness.
31.A.quiet B.dark C.noisy D.small
32.A.end B.prevent C.keep D.leave
33.A.receive B.realize C.accept D.understand
34.A.but B.since C.if D.when
35.A.impatient Bdetermined C.upset D.worried
36.A.tell B.encourage C.treat D.excite
37.A.senses B.friends C.vehicles D.tools
38.A.job B.bus C.environment D.mind
39.A.teachers B.policemen C.doctors D.drivers
40.A.refused B.preferred C.decided D.helped
41.A.separate B.scheduled C.similar D.familiar
42.A.as planned B.as usual C.as a rule D.as well
43.A.Nervously B.Happily C.Curiously D.Calmly
44.A.husband B.manager C.conductor D.gentleman
45.A.watching B.helping C.noticing D.teaching
46.A.takes care B.believes in C.makes sure D.watches out
47.A.slowy B.safely C.hurriedly D.freely
48.A.warning B.whistle C.answer D.salute
49.A.proud B.lucky C.honored D.attractive
50.A.money B.love C.sight D.appearance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0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篇短文后所给各题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Here are five pieces of advice on how to bargain:
1. Think Wisely
There is nothing embarrassing about bargaining over the price of anything. Good bargainers know a few limits when it comes to asking for a better deal. Keeping focused on the end result of all of the money that can be saved, just by asking a few questions, can help anyone break into the art of good bargaining.
2. Be Nice
Not many people are willing to give up when dealing with a grump(脾气坏的人), Good bargainers are always pleasant, polite and patient. Success will come with less effort if the person controlling the price likes you.
3. Avoid Other Customers
Anyone in the position to decide the price of something is usually aware of the golden rule when dealing with the public—What is good for one is good for all. If other people are around there is always the risk that they too will want to get an extra discount(折扣).Bargaining quietly and out of earshot of other customers will allow the person in charge to be more flexible when agreeing to bargain.
4. Do the Research
Good bargainers take the time to research products, services and pricing before they buy. Arming yourself with advertisements, printed Internet pages of notes on pricing and policies offers a visible comparison to show a salesperson. Before entering the store, a car lot, or the dentist office, knowing how much you would have to pay elsewhere gives you the knowledge you need to ask for a better price.
5.Look for Clear Flaws(瑕疵)for extra Discounts
The“imperfect”shelf is a great place to find goods to bargain for dollars. The shop owner is often so happy someone is interested in buying the damaged goods that they become flexible in lowering the price to get rid of them. Good bargainers always do a full inspection of anything they are interested in buying and if they find a flaw they will always ask for the price to be lowered.
51. You can learn the art of good bargaining by .
A. answering some questions
B. focusing on the price of the goods
C. asking the salesman some questions
D. focusing on the quality of the goods
52. Good bargaining can be made if you .
A. are angry at the salesman
B. stick to your own price level
C. follow the salesman’s advice
D. are appreciated by the salesman
53. If you want to buy a computer at a lower price, what should you do before buying
A. Study the function of computers.
B. Buy newspapers with advertisements for computers.
C. Learn about the price of computers at different shops.
D. Search for some news about computers on the Internet.
54. How does a shop owner deal with the damaged goods
A. He usually throws them away.
B. He often sells them at a discount.
C. He usually returns them to the producer.
D. He often sends them to customers as gifts.
B
If you ask most Americans, they would say their favorite season of the year is summer. People have written and recorded hundreds of songs about summer.
One of the most famous songs about summer is from George Gershwin’s opera“Porgy and Bess”.He wrote the music in 1935. The opera takes place in the southern United States .It opens with these words:“Summertime and the livin’ is easy. Fish are jumpin’ and the cotton is high.”Leontyne Price sings the song.
The 1950s and 1960s produced many songs about teenagers enjoying their summer vacation from school. The songs are about having fun, swimming in the ocean and driving in cars.“Summertime, Summertime” written by Jamies is one of them.
It is summer almost all year long in California. And it was summer all the time for the Beach Boys. They sang about their favorite activities, like riding the ocean waves on surfboards. One Beach Boys song is “All Summer Long”.
However for some teenagers, summer vacation was not all fun and games. Some of them had to work to earn money. Eddie Cochran sang about this in “Summertime Blues”.
The Lovin’ Spoonful was a band that did not love summers in the city because of the heat. They liked the nighttime better when they could dance and have more fun.“Summer in the City”was released in the summer of 1966 and was one of the Lovin’ Spoonful’s greatest hits.
Even though it was hot , sly and the Family Stone till found ways to have fun in summertime. One of its songs is about the happiness that the season promises, including going to a “county fair in the country sun”.
In the 1990s, DJ Jazzy Jeff and the Fresh Prince produced this hip- song called “Summertime”. It is about being with friends and having a good time.
55. 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Americans’ Favorite Songs About Summer.
B. What Americans Often Do in Summer
C. What Is Americans’ Favorite Band
D. Why Americans Like Summer
56. We can learn from the songs that the young Americans like summer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s EXCEPT that .
A. they don’t have to go to school
B. they can do many activities outdoors
C. they can enjoy the sunshine
D. they can work for money
57.The underlined word“hits”in Paragraph 6 probably means“ ”.
A. strikes B. reaches C. shots D. successes
5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 singer
A. Porgy and Bess. B. James. C. Eddie Cochran. D. The Lovin’ Spoonful
C
The history of Mother’s Day is centuries old and goes back to the time of the ancient Greeks, who held festivities(庆祝活动) to honor Rhea, the mother of gods. The early Christians celebrated the Mother’s Festival to honor Mary, the mother of Christ, praying for safety and protection in the coming year. Interestingly, the holiday stretched to include all mothers, and was named as the Mothering Sunday. It also became an occasion for family reunions(团圆)。
In 1872 Julia Ward Howe organized a day for mothers devoted to peace. It was a landmark in the history of Mother’s Day. In 1907, Anna Jarvis, a Philadelphia schoolteacher, began a movement to set up a national Mother’s Day. She sought the help of hundreds of influential people to create a special day to honor mothers. The first national Mother’s Day celebration in 1908 was a church service honoring Anna’s mother. Anna’s hard work finally paid off after seven years’ struggle when President Woodrow Wilson announced the second Sunday in May as a national holiday in honor of mothers.
Slowly and gradually Mother’s day became very popular. It is a day when children honor their mothers with cards, gifts and flowers. However, this commercialization(商业化)of Mother’s Day made Anna angry as she believed that the day’s soft feelings were being sacrificed(牺牲)at the expense of greed and profit.
Regardless of Anna’s anger, Mother’s Day has developed quickly in the United States. Actually, the second Sunday of May has become the most popular day of the year to dine out make telephone calls send flowers. Nowadays, many countries throughout the world celebrate Mother’s Day at various times during the year, but some such as Denmark, Finland, Italy, Turkey, Australia and Belgium also celebrate Mother’s Day on the second Sunday of May.
59. In American history, the first national Mother’s Day was celebrated in honor of .
A. Rhea, the mother of gods
B. Mary, the mother of Christ
C. Anna Jarvis’s mother
D. mothers devoted to peace
60. In which year was Mother’s Day declared officially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
A.In1872. B.In1907. C.In1908. D.In1914.
61.What made Anna dissatisfied was that .
A. businessmen took advantage of Mother’s Day to make profit
B. mothers were not respected even on Mother’s Day
C. the gifts children bought for their mothers were meaningless
D. people didn’t love their mothers as deeply as before
62.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A. To show how Mother’s Day is celebrated in the US.
B. To praise Anna Jarvis for her contribution to American history.
C.T o explain the reasons why Mother’s Day is celebrated.
D. To 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of Mother’s Day in the US.
D
Anyone wanting to help the poor may like this idea—recycling aluminum cans(铝罐)in a different way, which is also good for the environment. Recycling aluminum cans can save resources, energy, time and money. People usually save and place aluminum cans in the dustbins, and then the cleaners take them away and they recycle them in the recycle center. If you saved the aluminum cans, and skipped the cleaners, you could save these same cans for something more important. You can actually help the poor and als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Here is how to put this idea into action. Take your aluminum cans and place them in a plastic bag. If they are dirty cans, rinse them out before you place them in the bag. Store the bag of clean aluminum cans. Once you collect about one hundred cans, take the cans to the recycle center yourself. There are about eighteen aluminum cans in a pound. And you could receive three to four dollars for one hundred cans. You could take your three to four dollars and give it to the poor or any charity organization of your choice.
By now, you may wonder if your few dollars have really made a difference to the poor. What if there were a lot of people who would do the same thing And that will surely make a bigger difference. Go to your church or your school and let them know your idea about helping poor people by saving aluminum cans.
Share your idea and save your aluminum cans with other people. One hundred people working together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in our world. The money you make by saving cans can be multiplied by one hundred times. The group of people in the world can make an even larger difference and actually help more poor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63.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 The author’s idea is good for the poor and the environment.
B. Carrying out the author’s idea can reduce the number of poor people.
C. The author thinks that many people don’t like recycling aluminum cans.
D. there are one hundred people who help the author recycle aluminum cans.
64. What do the underlined words “rinse them out” probably mean
A. Make them dry. B. Make them small.
C. Wash them with water. D. Examine them carefully.
65. The second paragraph mainly talks about .
A .the reasons for recycling cans
B. the living situation of the poor
C. how to recycle cans in the recycle center
D. how to help the poor through recycling cans
66. How can you make a big difference to the poor by saving aluminum cans
A. By joining a charity organization.
B. By calling on more people to do the same thing.
C. By giving the aluminum cans to the poor directly.
D. By collecting more aluminum cans from other places.
E
While success is surely sweeter than failure, it seems failure is a far better teacher. Organizations that fail badly often develop better in the long run, according to a new study by Vinit Desai, an expert at 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Desai’s research focused on companies and organizations that launch satellites, rockets and shuttles into space—their failures are focused on and hard to hide.
Working with Peter Madsen, another expert, Desai found that organizations not only learned more from failure than success, they keep that knowledge longer.
“We found that the knowledge gained from success was easily forgotten while knowledge from failure lasted for years,” he said. “But it is likely that organizations often ignore failure or try not to focus on it. Managers may fire people while they should be treating the failure as a learning opportunity.”
The researchers said they discovered organizations learn little from success but added “we do not doubt the possibility that it may occur in other cases.”
Desai compared the flights of the space shuttle Atlantis and the Columbia. During the 2002 Atlantis flight, a piece of insulating(绝缘的)material broke off but did not affect the program. There was little investigation.
The Columbia was launched next and the same thing happened again. This time the shuttle and its seven-person crew(工作人员)were destroyed. All shuttle flights were stopped and a major investigation resulted in 29 suggested changes.
According to Desai, the airline industry should learn from failures, at least when it comes to safety.
“Although the skies are crowded, airlines are greatly reliable. The number of failures is very small,” he said. “And past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older airlines, those with more experience in failure, have a lower number of accidents.”
Desai doesn’t suggest seeking out failure in order to learn. Instead, he advised organizations to analyze small failures and to collect useful information rather than wait for major failures
67.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space flight-related companies and organizations
A. Their failures go public easily.
B. Their failures are all deadly.
C. They never ignore their mistakes.
D. They have more knowledge than others.
68. Like the Atlantis flight, the Columbia .
A. was stopped at once B. resulted in some deaths
C. was put under investigation D. lost a piece of insulating material
69. From the last three paragraphs, we know Desai thinks .
A. the airline industry cannot be relied on
B. past research on airlines is unbelievable
C. even small failures can be of great value
D. people should fail in order to learn more
70. The passage is most probably taken from a magazine on .
A. management B. economics C. technology D. medicine
第四部分:书面表达(共两节,满分50分)
第一节:完成句子(共10小题;每小题2.0分,满分20分)
阅读下列各小题,根据汉语提示,用句末括号内的英语单词完成句子。
71. Something terrible _______ if Li Chang was not coming to eat in his restaurant as he always did. (happen)
要是李昌不像往常那样到他店里吃饭,那问题一定严重了。
72. _________that he’s failed in the examination again this time. (surprising)
令他的老师感到惊讶的是他这次考试又没有及格。
73. He’s made a suggestion ______ on foot, which does good to our health.(go)
他建议我们步行去那儿,这对身体有好处。
74. It’s strange that he ________ without telling us. (leave)
奇怪他居然跟我们不辞而别了。
75. He didn’t look forward to ____ because his restaurant was no longer popular.(debt)
他不希望由于餐馆不受欢迎而负债。
76.My watch doesn’t work, There ____________________(wrong)
我的手表不走了,一定出了什么毛病。
77. The reason why he didn’t catch the bus was __________ .(get)
他之所以没有赶上汽车,是因为他起晚了。
78.Our class teacher is very angry. You _________________ (ought)
我们班主任很生气。你不应该上课迟到。
79. When he came to himself , he ___________ in a dark room.(tie)
当他苏醒过来后,他发现自己被捆绑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
80.We have no impressio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o)
他是怎么去那里的我没有印象。
第二节:短文写作(共1题,满分30分)
假设你是王明,近日英语协会和校学生会联合发起了一个以“注意身体”为主题的活动。作为学生会主席,请你就此写一封英文倡议书发表在校报英文版上,号召大家锻炼身体,注意饮食,以保持健康。要点如下:
1.强健的身体使我们精力充沛,并能抵御疾病。
2.充分利用不同的时间进行锻炼,如早晚、课间休息,甚至上学或回家的路上。
3.参加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且坚持下去。
4.注意饮食习惯,多吃健康食品,少吃或不吃垃圾食品。
注意:1.词数不少于120。
2.开头和结尾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Dear fellow students,
Wang Ming
The Student’s union
高一英语期中测试参考答案
听力:1-10:CABBC ACBBB
11-20: ACCCC BCACB
多项选择:21-30: BCDBD CDACD
完形填空:31-40: BACDB BACDC
41-50: ABCDA CBDBC
阅读理解:51-70: CDCB ADDC CDAD ACDB ADCA
书面表达:
Dear fellow students,
As we all know, more important than anything else in the world is the good health, which means that we have enough energy to study. In addition, it can help us to resist diseases. Recently the English club and the Students’ Union have called on us to pay attention to our own health. So, what can we do for ourselves
First,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our time to have exercise, such as in the morning or evening, during the breaks between classes, and even on the way to school and back home.
Secondly, we should take part in different kinds of sports, such as running, swimming, playing football, etc. but no matter what sport we do, we should stick to it.
Last but not least, we should have a good habit of keeping a balanced and healthy diet. We’d better eat less or no junk food.
From now on, everyone, let’s try our best together!
Wang Ming
The Students’ Union
附:完成句子及书面表达评分标准:
完成句子:
二.书面表达:
1.行文流畅,要点完整,语句漂亮,没什么大错,得分25-30。
2.行文较流畅,要点完整,无大错或个别句子较差,但不影响整体,得分19-24
3.要点较完整,大多数句子无大错,不影响意思表达,得分13-18。
4.要点不完整,有一半或更多句子存在问题,有的甚至影响意思表达,得分7-12分。
5.字数太少,或没什么正确的句子,甚至不知所云,得分0-6分。
注:以上评分标准仅供参考,具体评分标准以阅卷现场讨论的结果为准。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北方农民用“人造烟幕”来防止冬季蔬菜受冻,与之关系密切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有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右图,完成4~5题。
4.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    B.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
C.甲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D.乙地为赤道低气压带
5.若此图表示由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且甲、乙为近地面,则气压最高的为: (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为“气压分布形势图”,读图完成6~7题。
6.该气压分布形势,一般出现的时间是(  )
A.1、2月 B.5、6月 C.7、8月 D.10、11月
7.图中的气压分布格局差异,反映了(  )
A.太阳辐射在不同季节的差异 B.洋流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C.海陆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D.地形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8~9题。
材料:2010年,欧洲的冬天不太冷,冬天已经降临,在动物园里,本该冬眠的狗熊仍然精力旺盛,水鸟和长颈鹿纷纷在露天嬉戏;在一些地方,女孩穿着短裙走上街头,许多滑雪场由于缺少降雪不得不推迟开放时间……
8.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有 ( )
①气候周期性变化 ②人类向大气中大量排放S02等酸性气体 ③世界森林面积的大幅度减小 ④许多国家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⑤大城市中光化学烟雾的出现 ⑥沼气的大量使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④⑤⑥
9.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
①全球平均气温升高,部分极冰融化 ②沿海低地国家和地区受到被海水淹没的直接威胁 ③城市频繁出现光化学烟雾④全球河流径流量减少 ⑤生物生命活动紊乱 ⑥世界各地经济均受到严重冲击
A.①②⑤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读下图,回答l0~11题。
10.从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该河流的补给水源包括( )
①大气降水 ②高山冰雪融水 ③湖泊水
A.①②③ 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③ D.只有②③
11.若在图中甲处修建一水库,该工程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植物蒸腾 D. 地表径流
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表,完成12~13题。
12.表中数据反映了该地气候特点是 ( )
A.降水空间分布不均 B.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C.蒸发微弱 D.气候干旱
13.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当 ( )
A.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 B. 建造大型人工林,以改善小气候
C.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 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
读下面景观图片,回答14~15题。
14.甲图景观的形成突出反映 ( )
A.地壳的水平运动 B.地壳的垂直运动 C.强烈的侵蚀作用 D.剧烈的火山活动
15.乙图中构造形成及出露形成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 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
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 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
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箭头①~⑦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回答16~17题。
16.图示岩石中,属于大理岩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7.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
A.②——外力作用 B.③——固结成岩作用 C.④——地壳隆起 D.⑤——高温熔化
读黄河示意图,回答18~19题。
18.下列关于a处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聚落规模一般较大
B.聚落一般沿河谷呈狭长带状分布
C.聚落会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
D.聚落一般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
19.形成巨大冲积扇平原的地点是(  )
A.a   B.b    C.c     D.d
2012年3月10日至20日,中、英、法、美等国联合探险队考察了广西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天坑、洞穴群。该地质公园展现了西南典型而成熟的岩溶高峰丛地貌发育演化历史。读图回答20~21题。
20.甲图(乐业天坑群)所示地貌形态与乙图中的哪一种地貌形态成因相同 ( )
A.① B. ②
C. ③ D. ④
21.形成这种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
A.海浪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冰川侵蚀
右图为“南美洲南部沿岸洋流示意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关于图中①②两股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为暖流 B.均为寒流
C.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D.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23.图中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 甲处气候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洋流
B. 受洋流①影响甲处气候类型呈狭长状分布
C. 洋流②对乙处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D. 受洋流②影响,乙处气候冬暖夏凉
英国一男子戴维的居住地与工作地为英国西部沿海的两个不同城市。今年夏天由于受够了堵车,戴维采用在海面上依靠顺风冲浪的方式上班,这比他乘车快10分钟左右,但下班只能乘车回家。据此回答24~25题。
24.该地沿岸流经的洋流是(  )
A.拉布拉多寒流 B.北大西洋暖流 C.本格拉寒流 D.墨西哥湾暖流
25.戴维冲浪所借助的风最有可能是上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26.读北半球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按气压状况看,A地为 中心,B地为 中心。图中A、B处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昼夜温差较小的是 处,原因是 _。(6分)
(2)图中C、D两处中,在未来几天C处即将出现 天气,原因是该地即将受到 (天气系统)的影响。(2分)
(3)E处的风向是 风;E、F两地风速较大是 地,原因是该地 。(3分)
(4)把图中B天气系统水平和垂直的气流运动方向画在答题卡相应的图中(2分)
27.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14分)
(1)写出图中甲、乙、丙的地质构造类型:(6分)
甲 ;乙 ;丙 ;
丙处的地貌类型为 ,其形成原因是 。
(2)若该地区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甲、乙、丙三处中的 处开采合适。(1分)
(3)下列各序号所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分别是:(4分)
① ,② ,③ 。
与环节②相符的是
A.塔里木河河水蒸发 B.高山冰川融化 C.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D.黄河水向东注入渤海
(4)图中①②③三个水循环的环节,目前人类活动可以施加影响的是 (填数码),具体的措施有: ; (至少说出2个)。(3分)
28.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0分)
(1)甲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乙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2分)
(2)以亚欧大陆为例,甲气候分布于该大陆的________沿岸;根据材料描述该气候特点并说明降水季节分配特点的成因。(5分)
(3)河流补给若以雨水为主,甲气候区的河流汛期发生在________季。(1分)
(4)从降水和气温的配置关系看,利于大多数农作物生长的是________气候(填“甲”或“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9.阅读材料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
材料二: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冷洋流)被冷却饱和而形成;冷、暖洋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很容易形成海雾。
(1)在①②两海域中,容易出现海雾的是________海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试分析P地冬季多降水的主要原因。(4分)
材料三:2011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北部海域的里氏9.0级地震,诱发了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放射性物质一部分随大气扩散,一部分随水流出。
(3)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2分)
(4)某同学说:“至少4月之前,日本的核泄漏不会影响中国。”请分析其判断的依据。(4分)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测试
地理参考答案
26.(1)高压(1分) 低压(1分) B(1分)
原因:B位于低压中心,常出现阴雨天气(1分),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1分),气温不会太高,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强,气温不会太低,故昼夜温差较小(1分)
(2)大风、降温、雨雪(1分) 冷锋(1分)
(3)西北(偏北)(1分) F(1分) 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1分)
(4)(2分)
27.(1)向斜(1分) 断层(1分) 背斜(1分)
山岭(1分) 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向上拱起形成的(2分)
(2)丙(1分)
(3)地表径流(1分) 水汽输送(1分) 蒸发(1分) C(1分)
(5)①(1分) 修水库、跨流域调水等。(2分)(合理即可)
29.(1)②(1分) ②海域是千岛寒流寒与日本暖流暖交汇处,暖湿气流流经较冷水面容易形成海雾(2分) 
(2)P地冬季吹西北风,西北风经日本海海面后,遇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2分)又因P地受暖流的影响,湿度增大,故P地冬季多降水。(2分)
(3)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活动频繁,不稳定。(2分)
(4)此时段亚洲东部盛行西北季风,中国位于西北季风的上风向(2分);流经日本沿岸的洋流流向主要为自南向北,中国位于其上游方向。(2分)(试卷满分11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武汉市第十四中学 周会兵 审题人:汉铁高中 宋树强
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选项,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选错的或不选的得0分)
1.关于物体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B.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不守恒
C.做变速曲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可能守恒
D.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零时,机械能一定守恒
2.在同一高度将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以大小相同的速度分别竖直上抛、竖直下抛、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三个小球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
A.运动时间相同
B.运动中的加速度相同
C.落地时重力的功率相同
D.落地时的动能相同
3.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紧靠着一个物体与圆筒一起运动,物体相对桶壁静止,则:
A.物体受到4个力的作用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不变
C.物体的向心力是弹力提供的
D.物体的向心力是摩擦力提供的
4.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半径为r,a为它边缘上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半径为4r,小轮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 :
A.a点和b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a点和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a点和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D.a点和d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5.如图所示,汽车车厢顶部悬挂一个轻质弹簧,弹簧下端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当汽车以某一速率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时弹簧长度为L1;当汽车以同一速度匀速率通过一个桥面为圆弧形凸形桥的最高点时,弹簧长度为L2,下列答案中正确的是:
A.L1=L2
B.L1>L2
C.L1D.前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6.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一段距离后到竖直放置下端固定的轻弹簧上,从小球接触弹簧开始至弹簧压缩到最短的整个过程中,下列关于机械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一直减小
B.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之和一直增大
C.动能和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
D.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动能之和总保持不变
7.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在第1秒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则 :
A.从第1秒末到第3秒末合外力做功为4 W
B.从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做功为-2 W
C.从第5秒末到第7秒末合外力做功为W
D.从第3秒末到第4秒末合外力做功为-0.75W
8.人造地球卫星在圆形轨道上环绕地球运行时有:
A.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长
B.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大,周期越短
C.轨道半径越大,速度越大,周期越长
D.轨道半径越小,速度越小,周期越长
9.一起重机的钢绳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提起质量为m的重物,当重物的速度为v1时,起重机的功率达到最大值P,以后起重机保持该功率不变继续提升重物,直到以最大速度v2匀速上升为止。则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钢绳的最大拉力为
B.钢绳的最大拉力为
C.重物的最大速度v2=
D.重物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10.如图所示,在光滑的圆锥漏斗的内壁,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B,分别紧贴着漏斗在各自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其中小球A的位置在小球B的上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球的速率等于B球的速率
B.A球的角速度大于B球的角速度
C.A球对漏斗壁的压力等于B球对漏斗壁的压力
D.A球的转动周期等于B球的转动周期
11.铁路在弯道处的内外轨道高低是不同的,已知内外轨道对水平面倾角为θ,如图所示,弯道处的圆弧半径为R,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若质量为m的火车转弯时速度小于,则:
A.内轨对内侧车轮轮缘有挤压
A.外轨对外侧车轮轮缘有挤压
A.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等于
A.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大于
12.小球由地面竖直上抛,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设所受阻力大小恒定,地面为零势能面.在上升至离地高度h处,小球的动能是势能的2倍,在下落至离地高度h处,小球的势能是动能的2倍,则h等于:
A. B. C. D.
二 、实验题:(共2小题,13题10分,14题6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13.(10分)(1)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可以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铅笔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相接触
F.斜槽必须是光滑的,以免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2)作出平抛运动的轨迹后,为算出其初速度,实验中需测量的数据有______ ____和___ _______。其初速度的表达式为v0=__________。
(3)某学生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忘记记下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位置O,而A为物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的位置,根据图示,求出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
A.1.0 m/s B.10 m/s C.2.0 m/s D.20 m/s
14.(6分)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把第一个点(初速度为零)记作O点,测出点O、A间的距离为68.97cm,点A、C间的距离为15. 24cm,点C、E间的距离为16.76cm,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9.80m/s2,重锤的质量为m=1.00kg,则打点计时器在打O点到C点的这段时间内,重锤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J,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_J。(本题所有计算结果均保留到小数点后2位)
图乙
(2)利用这个装置也可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________m/s2.
三、计算题(共4小题,共4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轻杆长,以一端为圆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杆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的小球,小球通过最高点时速率,已知重力加速度为。求此时小球对杆的作用力大小及方向。
16.(10分)将一个物体以的速度从距离地面的高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取。求:(1)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 ;(2)小球落地时速率 ;(3)小球运动的水平位移 。
17.(12分)宇航员在某星球表面附近,距星球表面高处,静止释放一个物体,物体落到星球表面时的速度为,仅考虑物体受该星球的引力作用,忽略其他力的影响,已知该星球的直径为 。(1)求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2)若在该星球上发射一颗绕该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卫星的高度也是 ,求这颗卫星的速度 。
18.(16分)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其上A、B两点间的距离为,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以的速度匀速运动。现将一质量为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的A点,小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在传送带将小物体从A点传送到B点的过程中,求:(g取10 m/s2)
(1)小物体做加速运动阶段的位移 ;
(2)小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做功产生的热量 ;
(3)传送带对小物体做的功。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测试
物 理 答 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选项,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选错的或不选的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BD BC CD B AD CD A BC C A C
二 、实验题(共2小题,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14.(6分)(每空2分)(1) 8.00 , 8.25
(2) 9.50
三、计算题(共4小题,共4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解:假设小球受到杆对它的弹力竖直向上,大小为F,以小球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2分)
代入数值得: (2分)
由于,说明假设正确。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对杆的作用力大小为4.8N, (2分)
方向竖直向下。 (2分)
16.(10分)
解:(1)由 (2分)
得: (2分)
(2) (2分)
(2分)
(3) (2分)
17.(12分)
18.(16分)
解:(1)小物体做加速运动阶段,由动能定理得:
(2分)
代入数值,得: (2分)
(其他方法求解正确,同样得分)
(2)小物体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
对于小物体: (2分)
对于传送带: (2分)
所以:
摩擦生热: (2分)
代入数值得: (2分)
(其他方法求解正确,同样得分)命题人 武汉开发区一中王国敏 审题人 汉铁高中吴默楠
第 Ⅰ 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人民日报》评论说: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它评论的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不结盟运动 D.“上海五国机制”
2.对于下图支持中国票数持续增长情况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实施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美苏对中国的战略“扶持”
3. “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惑宣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觉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A.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官员对新中国的评价
B.美国官员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评价
C.出席日内瓦会议的美国官员对中国的评价
D.美国官员对万隆亚非会议上周恩来的评价
4.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改革开放前中国未与西方建交
B.香港是中国与西欧交往的唯一桥梁
C.捷克是中国通往西欧的交通枢纽
D.苏联东欧在新中国外交史上曾有特殊地位
5.美国中央情报局从1958年开始评估中苏关系的发展趋势,每年一个评估报告。其中1958年的评估报告认为,中苏的同盟是不可能破裂的。原因有三,一是中苏意识形态一致,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二是政治目标一样,都要走向共产主义;三是敌人一样,都是美国人。这表明该报告
A.忽视了中苏两国国家利益的矛盾 B.忽视了中苏意识形态的根本分歧
C.正确预见了中苏关系发展的走向 D.正确指出了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6.某条约有如下内容:“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A.《北大西洋公约》 B.《华沙条约》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D.《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7.为下图选择最恰当的标题
A.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趋势 B.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C.当今世界格局的两极化趋势 D.当今世界格局的单极化趋势
8. 1988年1月1日,日本《产经新闻》报道:世界将由某一个国家取代美国而负起牵引世界经济的责任。在这个新的主角亮相之前,世界经济将继续发生混乱……但目前在世界上靠得住的只有日本。日本有责任应该主动地为世界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而发挥最大的力量。对此理解准确的是日本
A.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B.继续追随美国
C.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试图称霸世界
9.肯尼迪总统曾在此演讲评价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堵不是防范外敌,而是防范自己人民的墙”。它是的工程代号是“中国长城第二”,它是
A.三八线 B.北纬17度线 C.柏林墙 D.马其诺防线
10. 2011年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阿拉伯之春(中东乱局)、伦敦之夏(社会骚乱)、华盛顿之秋(“占领华尔街”)、平壤之冬(金正日逝世)等重大事件口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当今的世界形势呈现
A.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B.国际恐怖主义泛滥
C.乱象丛生,危机重重 D.“一超多强”的局面被打破
11.春秋战国时期,促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统治阶级的提倡 B.宗法制的解体
C.社会人口的增加 D.铁器牛耕开始使用
12.下是某校学生在开展以“明清商业发展”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中收集到的图片资料。对图中事物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它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
B.它是行业性活动加强的产物
C.它的出现与明清商帮密切相关
D.它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13. “直到……1820年,中国的总产出(GDP)仍占世界总份额的32.9%,领先西欧核心十二国(英法德意奥比荷瑞士瑞典挪威丹麦芬兰)的产出总和12%,更遥遥领先于美国(1.8%)日本(3.0%)。”对上述材料理解最确切的是
A.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开始了工业化进程 B.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传统经济领先世界
C.工业革命对欧美经济发展的影响尚未体现 D.该统计数据是外国人所做,所以不可信
14.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
占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职业 自耕农和地主 佃农 工场主 商人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
15.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到:“中国向来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了。今日关于中国……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叙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由此亚当·斯密认为中国经济停滞的根源是
A.农耕经济的落后 B.西方国家的侵略
C.人口压力的沉重 D.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16.当代某学者认为:“如果说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从美洲掠夺过来的白银,……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的发展,也没有领会到古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那些发展给了西欧以超前的制度资本和实力。”这一观点认为西方的崛起
A.主要靠对外掠夺 B.更靠其内在的发展
C.与对外掠夺无关 D.更靠古罗马的法制
17.美国学者彭慕兰认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距离越来越大。造成该时期东西方历史背离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 B.西方的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美洲新大陆的开发
18.下表是1913—1938年英、法、德三国对外出口情况统计表
国家 1913 1928 1938
占欧洲总额的百分比(﹪) 每个国家总额中输往欧洲的百分比(﹪) 占欧洲总额的百分比(﹪) 每个国家总额中输往欧洲的百分比(﹪) 占欧洲总额的百分比(﹪) 每个国家总额中输往欧洲的百分比(﹪)
英国 26.1 30.1 23.6 31.6 22.2 32.1
德国 24.7 66.3 19.3 69.9 21.1 65.1
法国 13.6 66.6 13.7 62.5 8.6 54.2
对表格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英国经济逐渐衰退,被德国赶上并超过
B.二战爆发前英国仍然是世界经济霸主
C.英国的海外市场大于法德两国
D.法德两国在欧洲的商品销售总额都大于英国
19.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16世纪后)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荷兰的崛起 B.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C.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D.英国确立海上殖民霸主地位
20.美国学者杰里·本特里在《新全球史》说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这表明
A.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B.一战是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原因
C.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得人口流动频繁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速疾病传播
21.历史学家徐中约在其著作《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略了。”这里所说的“更为可取的方面”主要是指
A.涉外机构 B.军队建设 C.政治制度 D.文化教育
22.1872年9月15日 ,《纽约时报》有一篇《清国留学生抵达旧金山》的报道。不是该批留学生被派去美国的目的是
A.学习西方军事 B.学习制造等技术
C.学习西方近代自然科学 D.学习基督教文化
23.在对下列四位历史人物进行分类时,某同学将前三人归为一类。他确定的分类标准是
张謇 荣宗敬 荣德生 李鸿章
A.勇于学习西方的先行者 B.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
C.倡导政治维新的改革家 D.著名的近代爱国实业家
24.如果为下图选择一个图题,最为贴切的是
A.“清王朝自救运动” B.“近代工业的起步”
C.“实业救国的浪潮” D.“民族工业的春天”
25.钱理群《天地玄黄》记载某民国杂志刊登了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谁曰不宜!”小品所反映的“路不拾遗”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第 Ⅱ 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6题22分,27题12分,28题16分,共50分)
26.(22分)今年,始于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引发了市场对欧盟经济发展前景的担忧,欧盟路在何方,举世瞩目。请阅读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探究欧洲走向联合的历史。
材料一 近代史上,欧洲各国有众多的思想者一直在为实现欧洲统一进行理论上的探索,然而,直至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血流成河的惨剧之后,欧洲人才痛定思痛,开始脚踏实地,向欧洲统一迈进。
——2002年1月 《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二 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对外援助法》规定:受援国必须在经济上接受美国监督,在政治上排挤和压制各国进步势力。”
材料三 60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并与中国建交。70年代,联邦德国展开了旨在改善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新东方政策”。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英国终于在1973年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结束了英美特殊关系。
一一整理自2004年4月人教网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注:以1974年时的欧洲共同体九国作为一个整体)
一一整理自2004年4月人教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先贤们倡导欧洲统一的目的是什么?(4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通过《对外援助法》要达到什么目的?(4分)结合材料三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是什么?(4分)简述欧共体的成立对世界格局的影响。(4分)
(3)依据材料三、四分析说明“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是世界多极化的根源”。(6分)
27.(12分)1500年前后,近代社会的曙光已出现,世界逐步走向一体。但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环境保护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的重大课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
材料二 1750年英国人口有1050万,1850年为2750万,1851年,城市人口占英国总人口的50.2%,首次超过乡村人口。在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外国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 下图显示了工业化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
注: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是工业化初期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是工业化起飞阶段;从20世纪中期到20世纪末,是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后工业化阶段;20世纪末至今,是信息化阶段。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与哪件事情有关?(1分)这一历史现象对世界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
(2)据材料二指出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人口变化的特点及影响,并概括英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5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工业化以来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并分析造成这一变化趋势的原因。(4分)
28.(1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 料 中国纯碱市场,一向由英商卜内门公司垄断。“一战”期间,英货中断,碱价猛涨……爱国资本家范旭东等于1918年在天津塘沽创办了永利碱厂(资本200万银元)。卜内门公司千方百计通过英国人控制的盐务稽核所给永利碱厂的工作制造困难(注:例如,制碱一担,需粗盐两担。盐价本贱,粗盐每担不过两角。但政府抽的盐税为制盐成本的几十倍.……永利请求北洋政府准许制碱工业用盐免税。卜内门公司企图通过盐务稽核所阻挠免税的实现,但未能得逞),并多次直接对永利碱厂进行威胁和破坏,加以“一战”以后,碱价猛跌,碱厂的建设面临重重困难。但是,在范旭东的主持下,侯德榜等人努力奋斗,排除了各种障碍,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掌握了苏尔维制碱技术的奥秘,碱厂终于在1925年开始正式出碱,1926年年产45万吨,1927年年产13400万吨。从此,打破了卜内门公司的垄断,并在此后与卜内门公司的竞争中取得了明显的优势。这是民族工业取得的一个重大胜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永利碱厂在创办和发展过程中遭遇到的困难。(不得摘抄材料原句)。(8分)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永利碱厂在与卜内门公司的斗争中获得胜利的原因。(4分)
(3)了解了上述材料后,给你有何启示?(4分)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测试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6题22分,27题12分,28题16分,共50分)
26.【答案】
27.【答案】
(1)新航路开辟。(1分)
影响: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2分)
(2)特点:人口增加迅速;城市人口比例上升。(2分)
影响:为工业化提供了劳动力。(1分)
问题:贫富悬殊;下层民众生活条件差等。(2分)
(3)趋势:从工业化初期到工业化起飞阶段,环境质量越来越差;从后工业化阶段到信息化阶段,环境质量逐步提升。(2分)
原因:两次工业革命对煤、石油等能源的无限制开采与利用造成环境污染严重;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环境质量逐步提升。(2分)
28.【答案】第I卷 (选择题 24小题 共48分)
1.2011年5月17日,是第二十一个全国助残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残疾人保障事业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体现出
A.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B.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C.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D.在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2.“我爸是李刚”是2010年网络最火的流行语之一。无独有偶,2011年7月,丽水市一女子因违法行为面对警察的询问时,则称“我爸爸是村长”。这些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行政机关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B、公民维权意识需要强化
C、政府机关需要依法行政 D、公民民主法制意识需要加强
3.建国60多年来,尽管国内外形势不断发生变化,时代赋予中国的历史使命也在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治国方略,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下列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②人民民主专政是指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④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政体
A ③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④
4.南京警方2011年10月5日紧急发布消息称,他们破获一起网上造谣案,抓获造谣者孙某并进行了相应处罚。公安机关对相关造谣人员处罚表明
①公民在网络虚拟世界的行为是不自由的 ②公民有使用网络的权利,也有维护网络安全的义务
③公民权利在现实社会是广泛的、真实的,在网络世界是相对的、虚拟的
④公民的自由是在法律规范内的自由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我国政府十分关注缩小城乡差距,连续9年将“三农”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极大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这体现了
A.社会主义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我国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
C.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6.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重要原则。下列体现这一原则的政治现象有 ( )
①某村召开村民大会,由村民投票选举村委会主任
②某县县长在县人大常委会会议上作书面述职报告
③某市市委决定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范围
④某省省政府要求全省各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战略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 近年来,在一些重大事件中媒体的作用令人瞩目。很多案件都是先由媒体报道,引发社会关注,进而促进了问题的解决,有些甚至导致我国法律制度和体制的变革。这一材料表明
A.舆论监督的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 B.新闻监督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主要途径
C.我国公民合法权利具有法律和制度保障 D.国家机关的办事效率有待提高
8.近年来,山东各地实行“村级事务管理契约化”、“村务公决制度”和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等,这些做法促进了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如果要将上述事实写成新闻报道,你认为最合适的标题是
A.扩大农民基本权利的主要途径 B.公民监督和制约政府权力的有效形式
C. 加强我国基层政权建设的深刻实践 D.完善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积极探索
9.2011年9月15日,我国环境保护部将《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污染物排放测量方法》(征求意见稿)在网站公布并广泛征求意见,活动得到广大网民的积极参与。对上述政治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不断创新 ②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③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意识不断提高 ④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不断提高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中国银监会起草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假如一位高校大学生想反映自己的意见,他可以
A.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 B.召开听证会听取群众意见
C.通过网络等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 D.通过政治协商会议参与决策
11.2011年至2012年,全国县乡人大进行换届选举,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这次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采取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相结合的方式。这种选举方式
①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③可以避免虚假宣传或贿选 ④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余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漫画《网民把我审了》,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必须加强对权力的审计监督
②社会公众舆论对权力运行有重要的监督作用
③强化审计监督和网络监督能杜绝政府的违法行为
④网络成为了监督权力、防治腐败、制止官场丑恶的有效途径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13.“一把手绝对真理,二把手相对真理,三把手服从真理,其他把手没有真理”。一言堂的后果是腐败渎职现象的不断出现。这说明了
A.缺少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B.和谐社会必须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C.制约权力的关键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D.对权力行使和监督既需民主亦需法制
14.江苏省政府决定于2011年10月在全省行政机关中举办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律知识竞赛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
A.能够确保政府工作人员不违法、不变质 B.有利于推动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C.有利于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D.能够提高《行政强制法》的立法质量
15.“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告诫我们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应该做到
①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②始终保持清正廉洁
③正确履行管理职能 ④认真坚持依法行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交通是否更顺畅,环境是否更美好……日前,作出“十大突出问题”整改承诺的武汉市政府14个部门的“一把手”,接受了市民代表团和特约评论员的质询,武汉电视台全程进行了现场直播。这样的“电视问政”
A.有利于提高政府的信誉意识和责任意识 B.拓宽了社会公示制度等民主监督的渠道
C.提高了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热情和能力 D.使公民有更多的机会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家为公民向政府求助或投诉提供的途径是
A.行政裁决制度 B.行政复议制度 C.刑事诉讼制度 D.行政处罚制度
18.某县假冒伪劣现象严重,县政府推动该县各行业协会积极开展工作、加强行业自律,使得假冒伪劣商品大为减少。这说明
A.建设有限政府,应逐步弱化政府职能 B.行业协会是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部门
C.政府应承担尽可能多的管理职能 D.政府应培育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19.将下面各项内容分别对应到经济职能中的相应范围,正确的是
①某市工商局开展对市场环境进行专项治理的“绿色行动”
②国家统计局公布2011年3月份CPI和PPI两个经济数据
③济南市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小商小贩,给小商小贩留足生存空间
④以保增长、保就业、促和谐为目的的4万亿的政府投资计划
A.①公共服务 ②经济调节 ③市场监管 ④社会管理
B.①市场监管 ②经济调节 ③社会管理 ④公共服务
C.①公共服务 ②社会管理 ③市场监管 ④经济调节
D.①市场监管 ②公共服务 ③社会管理 ④经济调节
20.湄公河惨案再次警醒世人,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海外华人的保护问题日益迫切。为此,我国政府积极与国际社会磋商,寻找有效的保护措施。这表明我国政府
A.重视保护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B.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C.是全民的政府 D.积极创造条件行使对我国公民的管理权
21.随着今年政府调控力度的加大,房市调控效果终于显现。2011年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下降的城市有49个,持平的城市有16个。这说明
A.我国政府职能不断扩大 B.政府管理和服务能力提高
C.政府坚持依法行政 D.政府致力于降低物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2.2011年11月18日,珠海市召开校车安全管理紧急会议,《珠海市校车安全管理办法》近日将出台,校车准入门槛将抬高。这说明,珠海市政府
A.坚持依法执政、执政为民 B.加强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
C.积极协调人民内部矛盾 D.积极履行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职能
23.近一段时期以来,公共舆论出现了“被就业”“被增长”“被自愿”等“被”现象。所谓“被增长”,就是说实际没有增长,但在统计数据中却增长了,使我们都被统计数字“幸福”地笼罩着。越来越多的“被”现象的出现对政府的启示是:
A.公民要不断增加政治参与度 B.政府要不断提高行政工作效率
C.政府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D.政府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24.2011年9月,公安部统一指挥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成功破获了一起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的特大案件,我国政府深人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坚决依法查处各种危害人民生命和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使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得到了人民的认同。我国政府的权威体现在
①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
②依法行政,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③增强专项整治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得到人民的自觉认可和拥护
④依法行政,体现审时度势的忧患意识和执政为民的责任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4小题共52分 )
25.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某市政府引入投资金额达上百亿的大型化工项目。在筹建过程中,当地居民得知该项目投产后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会污染水源和空气,并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市民纷纷通过写信、拨打市长电话,在政府网站留言等方式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强烈要求市政府停建该项目。市政府得知情况后,利用报纸、电视等方式在全市进行广泛讨论,并召开听证会多方论证,该项目终被叫停。
结合材料,谈谈该市市民是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12分)
26.材料:2011年1月 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作为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决定》指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做好新形势下的水利工作,必须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根据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负好责任,做到科学、依法治水。(10分)
27.材料:长期以来,我国居民用电价格低,电价也不能反映需求量。为了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引导居民合理用电、节约用电,兼顾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承受能力,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我国对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指把用户均用电量设置为若干个阶梯,按照电力消费量分段定价,居民用电越多,支付的电价水平呈阶梯状逐级递增)。《指导意见》发布后,广大公民踊跃参与,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从民主决策的角度,分析政府就实行阶梯电价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意义(12分)
28.2011年9月2日,互联网迎来了42岁生日。42年来互联网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据统计,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亿,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有人称,从信息发布的角度看,中国已进入“全媒体时代”,也就是每一个国民都可能成为信息发布者,每一个公民都可以即时传播自己看到的、遇到的社会信息。
结合材料,说明公民和政府部门应如何面对“全媒体时代”。(18分)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测试
政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4小题,共48分)
非选择题(4小题,共52分)
(12分)
①不断提高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积极参与政治生活。(3分)②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积极参与民主决策,向决策机关建言献策。(3分)③通过舆论监督、网上评议政府等渠道,依法行使监督权。(3分)④通过合法渠道和方式正确行使权利,做到有序的参与政治生活。(3分)
27.(12分)
①政府就实行阶梯电价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3分)②政府就实行阶梯电价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有利于广泛集中明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3分)③政府就阶梯电价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有利于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3分)④政府就阶梯电价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3分)
28.(18分)命题人: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 王红涛 审题人:汉铁高中 李文利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发髻(jī) 纨绔(kù) 戏谑(xuè) 敛气屏声(bǐng)
B.负疚(jiù) 荸荠(bí) 拓片(tà) 沸反盈天(fèi)
C.吞噬(shì) 脊髓(suǐ) 猿猱(róu) 韬光养晦(huì)
D.石栈(zhàn) 朔漠(shuò) 迁谪(zhé) 度长絜大(qiè)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洗漱 厮打 孽根祸胎 懵懂顽童
B.寒喧 踌躇 惴惴不安 瘦削不堪
C.桅杆 残骇 司马青衫 撒手人环
D.抚赝 汲取 恬然自安 别出心裁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回到住所,我饶有兴味地翻看着一张张剧照,耳边又隐隐奏起城隍庙小戏台的流云之响和绕梁之声。
B.从2012年元月11日起,国家工信部、发改委、国标委等部门在北京召集技术专家及校车制造企业技术负责人,对我国校车新标准进行审定,相信不久我国校车新国标将呼之欲出。
C.附庸风雅的人主观意图是为了装点门面,但他们不去学野蛮,却来学风雅,也总算见贤思齐,有心向善,未可厚非。
D.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导演借助匪夷所思的特技,为银幕前的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魔法的大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温家宝总理9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处理,研究部署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B.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内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和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
C.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缓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上涨提供了可能。
D.学生冒雨为撑伞的领导表演节目、在太阳底下暴晒夹道欢迎领导的事件时有发生,我们的教育者要
深刻反思这种事情是由于什么深层原因所造成的。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B.海明威是美国著名小说家,其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描写一个古巴渔民面对失败时的顽强拼搏精神,此书获得普利策奖,其本人也于1954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C.白居易,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代表作有《琵琶行》《长恨歌》。
D.巴尔扎克代表作《高老头》之所以以“高老头”命名,是由高老头悲剧在文中的深刻意义所决定的。高老头的悲剧是伏脱冷社会教育的最重要的一课,远比表姐鲍赛昂夫人和在逃苦役犯拉斯蒂涅给他上的那两课深刻得多,是伏脱冷野心家性格形成过程中所受的最有力的一鞭。
二、文言文阅读(20分。其中,选择题9分,翻译题8分,断句题3分)
淮南厉王长者,高祖少子也,其母故赵王张敖美人。高祖八年,从东垣过赵,赵王献之美人。厉王母得幸焉,有身。赵王敖弗敢内宫,为筑外宫而舍之。及贯高等谋反柏人事发觉,并逮治王,尽收捕王母兄弟美人,系之河内。厉王母亦系,告吏曰:“得幸上,有身。”吏以闻上,上方怒赵王,未理厉王母。厉王母弟赵兼因辟阳侯言吕后,吕后妒,弗肯白,辟阳侯不强争。及厉王母已生厉王,恚,即自杀。吏奉厉王诣上,上悔,令吕后母之,而葬厉王母真定。真定,厉王母之家在焉,父世县也。
高祖十一年七月,淮南王黥布反,立子长为淮南王,王黥布故地,凡四郡。上自将兵击灭布,厉王遂即位。厉王蚤失母,常附吕后,孝惠、吕后时以故得幸无患害,而常心怨辟阳侯,弗敢发。及孝文帝初即位,淮南王自以为最亲,骄蹇,数不奉法。上以亲故,常宽赦之,三年,入朝。甚横。从上入苑囿猎,与上同车,常谓上“大兄”。厉王有材力,力能扛鼎,乃往请辟阳侯。辟阳侯出见之,即自袖铁椎椎辟阳侯,令从者魏敬刭之。厉王乃驰走阙下,肉袒谢曰:“臣母不当坐赵事,其时辟阳侯力能得之吕后,弗争,罪一也。赵王如意子母无罪,吕后杀之,辟阳侯弗争,罪二也。吕后王诸吕,欲以危刘氏,辟阳侯弗争,罪三也。臣谨为天下诛贼臣辟阳侯,报母之仇,谨伏阙下请罪。”孝文伤其志,为亲故,弗治,赦厉王。当是时,薄太后及太子诸大臣皆惮厉王,厉王以此归国益骄恣,不用汉法,出入称警跸①,称制,自为法令,拟于天子。
六年,令男子但等七十人与棘蒲侯柴武太子奇谋,以车四十乘反谷口,令人使闽越、匈奴。事觉,治之,使使召淮南王。
(节选自《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注】  ①警跸:警戒清道,断绝行人,是帝王出入时的规矩。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王敖弗敢内宫 内:通“纳”,接纳
B.臣母不当坐赵事 坐:因……而获罪
C.孝文伤其志,为亲故,弗治,赦厉王 伤:伤害
D.厉王母亦系 系:被囚禁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为筑外宫而舍之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真定,厉王母之家在焉
C.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淮南王自以为最亲,骄蹇,数不奉法
D.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赵王献之美人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高祖经过东垣时,赵王进献美人(即后来的厉王之母)给他,后来赵王又专门在宫外造房子给她住。
B.贯高谋反之事,牵连到了赵王,赵王被囚禁,厉王之母也一起被抓起来了,她虽然有孕在身也没有得到高祖的赦免。
C.孝文帝和厉王关系很好,常常称他为“大兄”,厉王到辟阳侯府上把辟阳侯杀了,而孝文帝也没有怪罪他。
D.厉王在其母死后依附吕后,因而免于祸患,但他内心却始终怨恨辟阳侯,怪他当初没有尽全力救自己的母亲。
9.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吏奉厉王诣上,上悔,令吕后母之,而葬厉王母真定。(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吕后王诸吕,欲以危刘氏,辟阳侯弗争,罪三也。(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用斜线“/”给材料中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3分,每两空1分)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① 为己忧。夫 以 百 亩 之 不 易 为 己 忧 者 农 夫 也 分 人 以 财 谓 之 惠 教 人 以 善 谓 之 忠 为 天 下 得 人 者 谓 之 仁 是 故 以 天 下 与 人 易 为 天 下 得 人 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
——(选自《孟子 滕文公上》)
【注】①皋陶:人名,舜时的司法官。②易:治。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4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 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填空(6分,任选6小题作答,多选按前六句评分,每空1分)
(1)连峰去天不盈尺, 。(李白《蜀道难》)
(2)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3)一去紫台连朔漠,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4)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6)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7) ,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8)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四、现代文(实用类)阅读(9分,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3~15题。
我看舞蹈的美
①舞之美,是人的美。它是一种艺术,当然有艺术美,但它所假之物并不是声、色、字、词,而是天生的,自然存在的人,因此它首先是一种自然的美,它努力挖掘人的灵秀之气,给人一种高级的美感。我国第一个提倡使用模特儿的美术教育家刘海粟先生说过:美的要素有二,一是形式,二是表现,人体充分具有这二要素,外有美妙的形式,内蕴不可思议的灵感,融合物质的美和精神的美的极致而为一体,所以为美中之至美。当我们看着舞台上那舞动着的美人时,她(他)举手、投足、弯腰、舒臂,那美的形态、身段、轮廓、线条,恰好表现了美的内蕴,美的感情,而不必借助什么道具。
②当然,舞台上的演员不同于画室里的模特儿。舞蹈除自然美外,更重艺术美,于是便要讲到衣饰。但这衣饰决不像旧戏那样给人套上死板的程式,也不像话剧那样过分地写实。它是绿荷上的露珠,是峭壁上的青藤,是红花下的绿叶,是翠柳上的黄鹂,是一种微妙的附着。它不过是为了揭示舞者美的存在,像几片白云说明天空的深蓝;它不过是为了衬托舞者美的形象,像流水绕过幽静的山冈。在舞台上作为外形之物,无论是先天的人体,还是后来补充的服饰,在形、体、色、质上都有极美的苛求,真可谓“四美具,二难并”,从而汇成为一种更理想、更美的“形”。为了表示飞动,西方艺术中有一种小天使,胖墩墩的孩子,两胁下却生出一对肉翅,显得十分生硬。这何如我们敦煌石窟里的飞天,窈窕女子,肩垂飘带,升起在天空。人着衣披带本是很自然的事,但这自然的衣着,顿使沉重的人体化为轻捷的一叶,潇洒、舒展、轻盈、自如,满台生风。人外形的美,内蕴的美,都因那轻淡饰物的勾勒与揭示而成一种美的理想、美的憧憬而挥发开来。国画界有以形写神与以神写形之争,从这个角度观之,舞者真是靠自己的外美之形来写内美之神了。
③再者,飘动的舞者,又决不是静止的雕像,所以造型美外,更讲情感。这便要借助音乐。本来,演员在那铃响幕启之前,是先在体内储满一汪情感的,上台后全待那乐声的煦风拂来,才摇曳荡漾,粼粼生辉。乐声之于舞,如松涛上的清风,如干柴上的火焰,如桂树林间的香馨,如钱塘江面的大潮。当我们耳闻乐声而目观舞台时,更多体味的已不是形、色、物、体,而是神,是情,是韵,是一种充蕴全场、流动飘浮、深幽朦胧的美,是一种逆接千古、延绵未来、辽阔久远的美。当斗牛士的乐曲响起时,那狂热的西班牙舞步,便是催人上阵的鼓点,我们激动、昂奋,仿佛一场决斗就在眼前;当《康定情歌》飘过时,那冉冉的舞影,便是夏日给人小憩的阴凉,我们的心头一片静谧、惆怅,就像仰卧在康定草原上,看月亮弯弯。这时,长袖在台上飘动,音符在空中隐现,舞者所内蕴外观的美,一起随着乐声溶为一股感情的潮流,在观众的前后左右穿流激荡。对观众来说,现在已不是观看,而是在闭目听,凝神想,用心,用身,去与演员交流了。这时再看台上的演员,观众已经绕过直观而通过她心灵深处的那一泓秋水,在波光中照见了一个是她,但比她更美的形象。这便又是以神写形了。
④人们与其说是在欣赏舞蹈,不如说是在发现与升华自己潜在的美的意识,美的素养。因为,无论是演员还是观者,他们都是最有灵感的高级生命。虽说表演艺术中还有话剧,但它主要靠台词;还有戏曲,但它主要靠唱腔;还有电影,那便更要借助许多手段。只有舞蹈是纯靠人的外形与内蕴。它的美,实在是特别的。(有删节)
13.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形象地表明了
A.舞蹈与艺术的关系 B.舞蹈的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
C.舞姿与形象的关系 D.舞蹈演员的人体与衣饰的关系
14.文中有多组对比,下列不属于对比的一项是
A.舞台上的舞蹈演员与画室里的模特儿 B.旧戏、话剧中的衣饰与舞蹈中的衣饰
C.国画中的形神关系与舞蹈中的形神关系 D.西方艺术的小天使与敦煌石窟的飞天
15.本文的标题是“我看舞蹈的美”。从全文看,作者认为舞蹈的美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请作具体说明。
答: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0分)
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
沙漠玫瑰的开放
龙应台
①历史对于价值判断的影响,好像非常清楚。鉴往知来,认识过去才能预测未来,这话都已经说滥了。我不太用成语,所以试试另外一个说法。
②一个朋友从以色列来,给我带来一朵沙漠玫瑰。沙漠里没有玫瑰,但是这个植物的名字叫做沙漠玫瑰。拿在手里,是一蓬干草,真正枯萎、干的、死掉的草,这样一把,很难看。但是他要我看说明书。说明书告诉我,这个沙漠玫瑰其实是一种地衣,有点像松枝的形状。你把它整个泡在水里,第8天它会完全复活;把水拿掉的话,它又会渐渐的干掉,枯干如沙。把它再藏个一年两年,然后哪一天再泡在水里,它又会复活。这就是沙漠玫瑰。
③好,我就把这一团枯干的草,用一只大玻璃碗盛着,注满了清水放在那儿。从那一天开始,我跟我两个宝贝儿子,就每天去探看沙漠玫瑰怎么样了。第一天去看它,没有动静,还是一把枯草浸在水里头;第二天去看的时候发现,它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已经从里头往外头稍稍舒展开了,而且有一点绿的感觉,还不是颜色;第三天再去看,那个绿的模糊的感觉已经实实在在是一种绿的颜色,松枝的绿色,散发出潮湿青苔的气味,虽然边缘还是干死的。它把自己张开,已经让我们看出了它真有玫瑰形的图案。每一天,它核心的绿意就往外扩展一寸。我们每天给它加清水,到了有一天,那个绿已经渐渐延伸到它所有的手指,层层舒展开来。
④第8天,当我们去看沙漠玫瑰的时候,刚好我们的一个邻居也在,他就跟着我们一起到厨房里去看。这一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完整的、丰润饱满、复活了的沙漠玫瑰。我们三个疯狂地大叫出来,因为太快乐了,我们看到一朵尽情开放的浓绿的沙漠玫瑰。
⑤这个邻居在旁边很奇怪地说,不就一把杂草,你们干吗呀?
⑥我愣住了。
⑦是啊,在他的眼中,它不是玫瑰,它是地衣啊!你说,地衣再美,能美到哪里去呢?他看到的就是一把挺难看、气味潮湿的低等植物,搁在一个大碗里:也就是说,他看到的是现象的本身定在那一个时刻,是孤立的。而我们所看到的是现象和现象背后一点一滴的线索,辗转曲折、千丝万缕的来历。
⑧于是,这个东西在我们的价值判断里,它的美是惊天动地的,它的复活过程就是宇宙洪荒初始的惊骇演出。我们能够对它欣赏,只有一个原因:我们知道它的起点在哪里。知不知道这个起点,就形成我们和邻居之间价值判断的南辕北辙。
⑨不必说鉴往知来,我只想告诉你沙漠玫瑰的故事罢了。对于任何东西、现象、问题、人、事件,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现在到底代表什么意义?不理解它的现在,又何以判断它的未来?
⑩历史就是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特定的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
16.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  )
A.作者通过讲述一个美丽的故事,表现出自己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价值判断。
B.从一蓬干草的枯死到丰润饱满地舒展开放,作者带我们和他一起经历了将信将疑、满怀希望、喜悦万分、深刻思悟的全过程。
C.作者擅长从细部着笔,在作者笔下,沙漠玫瑰的开放惊天动地。
D.作者不惜用绝大篇幅描写沙漠玫瑰的开放过程,意在水到渠成地引出自己的感悟: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
E.给一种普通的地衣起一个异常美丽的名字,表明了作者对生命坚韧的礼赞。
17.请根据文意,概括沙漠玫瑰的几个特点。(4分)
18.“不必说鉴往知来,我只想告诉你沙漠玫瑰的故事罢了”,此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6分)
19.有人说去掉第⑩段,对文章理解也无太大影响,你是如何看待的?请说明理由。(6分)
六、语言表达(12分)
20.请用简明准确的语言,概括说明鲁迅小说《祝福》开头一段中描写鲁镇祝福景象的文字在文中的表现力。(4分)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发出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远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21.下面是《红楼梦》中的关于“黛玉之死”的一段话。请你展开联想,补充省略号省略掉的内容。划线句子,曾被红学专家们认为是“妙不可言”,请揣摩其丰富的意蕴,试品析其精妙之处。(4分)
探春过来,摸了摸黛玉的手已经凉了,连目光也都散了。探春紫鹃正哭着叫人端水来给黛玉擦洗,李纨赶忙进来了。三个人才见了,不及说话。刚擦着,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紫娟等急忙扶住,那汗愈出,身子便渐渐的冷了。
(1)补充省略掉的内容。(注意语言得体)(2分)
(2)试析划线句子的妙处。(2分)
22.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新闻,不超过15个字。(4分)
本报讯(记者佘晖)因为身处巨大的拆迁工地,百年“汉冶萍”碑刚刚现身,就引起众多“人文武汉”网友关注。其他的几块碑现存何处?它们未来的归宿如何?这些问题牵动着网友们的神经。昨日上午,汉阳区文化局派员到国棉一厂实地调查。
本月19日,“人文武汉”网友发起工业遗址寻访,探访正在拆迁的国棉一厂,发现百年“汉冶萍”碑藏身门卫室。本报21日发出这一消息后,“人文武汉”网友纷纷在网上跟帖,表示对其未来命运的担忧,他们提出,只有文化部门出面,才能保证“汉冶萍”碑及可能存在的其他相关碑刻不受损失。
记者昨日获悉,汉阳区委领导看到本报报道后十分重视,批示请区文体局调查情况。昨日,汉阳区文化局人员专程到现场调查拍照。据称,他们将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及时研究保护措施。
(《长江日报》2012年2月24日)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最近,朋友陪我在小区里闲逛,不知不觉走到了别墅区。别墅区人口密度小、环境好,再加上美丽的湖景,顿时让人有心旷神怡的感觉。而一些别墅的主人在花园里侍弄着花草,满园的花香随着轻风徐徐吹来,让别墅外的我也陶醉不已。还有一些别墅的主人在花园里,放置了藤椅、秋千或棋盘,小夫妻依偎在一起说着甜言蜜语。
我忍不住问朋友:“同在一个小区,人家住别墅,你住电梯房,心理有过不平衡吗?再看看,你只有一个小小的封闭阳台,人家却拥有大大的私家花园,会不会因此怨上天不公?” 朋友笑着说,“再大的房子也不过是一个家,我不会艳羡不属于自己的别人的家。至于别人的花园,那是关也关不住的风景,别人辛苦忙碌着打理,我却成为坐享其成的欣赏者。”
我们的人生需要有一双发现美、发现风景的眼睛,更需要有一颗淡定从容、容易满足的内心。其实,只要内心充盈和丰满,“别人的花园我的景”便能实现,快乐也就触手可及了。
面对这样的情景,你会有怎样的感想?请仔细阅读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定文体(除诗歌外),自拟
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测试
语 文 试 卷 答 案
4.C(A项成分残缺,“处理”后加“意见”或“建议”,作为“听取”的宾语;B项搭配不当,“意识”不能与“提高”搭配,可改为“表明我国公众的专利意识明显增强,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D项 “是由于什么深层原因所造成的”句式杂糅。)
5.D(“伏脱冷”与“拉斯蒂涅”位置互换)
【考题说明】关注本册名著导读《高老头》中的人物及情节。
6.C (“伤”,哀悯)
7.C ( C.以为,动词,认为。A.而,前者为连词,表转折;后者为连词,表承接。B.焉,前者为兼词,“于之”,在这里;后者为代词,那里。D.之,前者为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者为代词,他,指高祖。)
【参考译文】尧把得不到舜作为自己的忧虑,舜把得不到禹、皋陶作为自己的忧虑。把地种不好作为自己忧虑的人,是农民。把财物分给别人叫做惠,教导别人向善叫做忠,为天下找到贤人叫做仁。所以把天下让给别人是容易的,为天下找到贤人却很难。孔子说:“尧作为君主,真伟大啊!只有天最伟大,只有尧能效法天。(他的恩德功绩多么)广大辽阔啊,百姓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舜真是个得君主之道的人啊!崇高啊,有天下却不事事过问!”尧舜治理下,难道不要费心思吗?只不过不用在耕种上罢了!
11.【答案】 (1)“拳”和“退”。(1分)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1分)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1分)这样写构成了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1分)
(2)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2分)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1分)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1分)
【解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到元符元年(1098)之间,诗人是时隐居黄州。该诗从怀古开始,联想历史上的英雄借助这虎踞龙盘的形胜处所,建立盖世功业,如滚滚东去的万叠波浪一样流之无穷。后四句写眼前实景,写悠闲的白鹭、高飞云端的鸿雁,直抒自己对垂钓轻舟生活的羡慕。
(1)找出第三联中的传神字,即找诗眼,特别要注意其中动词的表现力。
(2)作者向往的生活中蕴含着作者的情感,而这种情感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体现的,要注意诗中意象闲适的特点。
12.(1)枯松倒挂倚绝壁(2)潦倒新停浊酒杯(3)独留青冢向黄昏(4)别有幽愁暗恨生(5)庄生晓梦迷蝴蝶(6)申之以孝悌之义(7)锲而不舍(8)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3.D(注意分析句中“它”的指代内容。从前文分析,“它”指代的是“衣饰”,整个比喻句(博喻)谈的是舞蹈者的人体和衣饰的关系。)
18. ①照应开头。“鉴往知来,认识过去才能预测未来”;(2分)②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沙漠玫瑰的故事;(2分)领起下文,由记叙转入议论,应历史地看待事物,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2分)
19. 不能删去,因为:①结构上:首尾呼应,浑然一体。②总收全文,卒章显志,点明、深化中心。历史告诉你,应历史地看待事物,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鉴往知来。③运用以小见大手法,构思巧妙。由沙漠玫瑰的开放推及应历史地看待事物的深刻哲理。(每点2分)(如若答可以删去,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20.以强烈、沉重的爆竹声中鲁镇祝福的乐景反衬在祝福声中雪地里死去的样林嫂的孤独与凄凉的哀情,深刻地揭示了旧时代中国妇女的悲惨命运。(乐景写哀情,或鲁镇爆竹声中的祝福与祥林嫂在祝福中死去的凄凉孤独强烈对比,得2分,揭示旧中国妇女悲惨命运,得2分,共4分)
21.(1)“你好绝情”“你好狠”或“你好自为之”“你好好保重”等。(2分)
【考题说明】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梳理探究”《交际中的语言运用》一文中关于“委婉语”的理解,交际语言应该注意目的、场合、对象等,尽量做到得体。
(2)妙处一:“你好……”,这揪人心肺的凄楚之声,倾泻了她全部的爱和恨、血和泪、辛酸和哀痛。
妙处二:“你好……”,这让人断肠的哀怨之声,是对造成她爱情悲剧的封建势力的愤怒控诉。
妙处三:“你好……”,这惹人落泪的眷念之声,是黛玉对生命唯一知己——宝玉的一往情深的大胆倾诉。(答对其中一点即给2分)
【考题说明】关注本册名著导读《红楼梦》中的人物、情节(P102总第13段)及主题的把握。
22.(4分,不超过15个字) “汉冶萍”碑命运引发人们关注
【考题说明】《长江日报》2012年2月24日“长江新闻热线”版刊载此新闻,“汉冶萍”碑命运 “引发网友关注,相关文化部门将研究保护措施”,旨在引导学生关注 “人文武汉”建设,考查学生提取、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23.参见2011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高祖十一年七月,淮南王黥布谋反,皇上立儿子刘长为淮南王,让他掌管昔日黥布领属的封地,共有四个郡。皇上亲自率军出征,剿灭了黥布,厉王于是即位为淮南王。厉王自幼丧母,一直依附吕后长大,因此孝惠帝和吕后当政时期他有幸免遭祸害。但是,他心中一直怨恨辟阳侯而不敢表露出来。到孝文帝刚即位时,淮南王自认为与皇上关系最亲,便傲慢不恭,多次不遵汉法。皇上因为念及手足亲情,时常宽容赦免他的过失。孝文帝三年,淮南王来朝见天子,行为更加放纵专横。他跟随皇上到御苑打猎,和皇上同乘一辆车驾,还常常称呼皇上为“大哥”。厉王有才智和勇力,能奋力举起重鼎,于是前往辟阳侯府上求见。辟阳侯出来见他,他便取出藏在袖中的铁椎捶击辟阳侯,又命随从魏敬杀死了他。事后厉王驰马奔至宫中,袒露上身向皇上谢罪道:“我母亲本不该因赵国谋反事获罪,那时辟阳侯若肯竭力相救就能得到吕后的帮助,但他不力争,这是第一桩罪;赵王如意母子无罪,吕后杀害了他们,而辟阳侯不尽力劝阻,这是第二桩罪;吕后封吕家亲戚为王,意欲夺取刘氏天下,辟阳侯不挺身抗争,这是第三桩罪。我现在替天下人杀死危害社稷的奸臣辟阳侯,为母亲报了仇,特来朝中请罪。”皇上哀悯厉王的心愿,出于手足亲情,不予治罪,赦免了他。这一时期,薄太后和太子以及列位大臣都惧怕厉王,因此厉王返国后更加骄纵放肆,不依朝廷法令行事,出入宫中皆号令警戒清道,还称自己发布的命令为“制”,另搞一套法令,一切模仿天子的声威。
孝文帝六年,厉王让但等七十个男子和棘蒲侯柴武之子柴奇商议,策划用四十辆大马车在谷口县谋反,并派人出使闽越、匈奴。事情被发觉,朝廷治罪谋反者,派使臣召淮南王入京。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则 B. 若则
C. 若则 D .若则
2.不等式的解集是
A.﹛x|x<-3或x>1﹜ B..﹛x|x<-1或x>3﹜
C. ﹛x|-13.已知是等差数列,,其前10项和,则其公差
A. B. C. D.
4.在中,,则A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5.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 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是
A. B. C. D.
6.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的解集中的整数恰有2个,则
A. B.
C. 或 D. 或
7.若等比数列{an}满足anan+1=16n,(),则公比为
A. B.2 C.4 D.16
8. 已知,都是等差数列,前n项和分别记为,若,则
A. B. C D.
9.记实数中的最大数为,定义数列: ,
则数列的前10项和为
A.2046 B.2047 C.2048 D.2049
10.等差数列(公差不为0)的部分项构成等比数列,已知,
,,则
A .26 B. 28 C. 44 D. 48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 不等式的解集是
12 在相距2千米的、两点处测量目标,若,则、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千米。
13设{a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给出下列命题
①数列{an}的前项和;.
②若 ,则数列{an}是递增数列;
③若a1<a2<a3 ,则数列{an}是递增数列。
其中正确的是 (请将你认为正确的命题的序号都写上)
14.已知函数.项数为27的等差数列满足,且公差.若,则当=____________时,.
15.观察下列等式:





可以推测: .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 (本小题满分12分)设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成等差数列,求的通项公式.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在中,.
(1)求的值;
(2)若的面积为,求AC边的长.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Ⅰ)若在上是增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Ⅱ)若求在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9.(本小题满分12分)设,解关于x 的不等式.
20..(本小题满分13分)
数学上称,到三角形3个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为费马点。它是这样确定的:
1.如果三角形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120°,这个内角的顶点就是费马点
2.如果3个内角均小于120°,则在三角形内部对3边张角均为120°的点,是三角形的费马点。
(Ⅰ)中,,费马点记为P,证明:;
(Ⅱ)若Q为内任意一点,求的最小值.
21.(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数列满足,且对任意都有
(Ⅰ)求;
(Ⅱ)证明:是等差数列,并求通项公式;
(Ⅲ)设,,数列的前项和分别记为.求证:.
高一数学参考答案
1.D 2. B 3.A 4.D 5 B 6.B 7 C 8.A 9.B 10.C
11. ﹛x|x<-1或x>0﹜ 12. 13. ③ 14. 14
15 .502,
17.解:(1)由已知得:
∴,
从而
(2)由正弦定理得:
∴的面积 解得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16,Cl-35.5,Mg-24, ,Fe-56,Cu-64,
第Ⅰ卷(选择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北京四中网校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天然气、石油、流水、风力为一次能源。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
2.化学科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
A.F原子结构示意图     B.甲烷的结构简式CH4
C.新戊烷的分子式 C5H8   D.甲基的电子式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金刚石和石墨可互称为同位素
B.D2和T2可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D.H和D是不同核素
4.下列关于化学观或化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根据元素周期律,由HClO4可类推出氟元素也存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FO4
B.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
C.控制实验条件可以改变可逆反应的限度和速率
D.Na、K在周期表中属于同一主族,化学性质相似,Na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故K常温下也能与水剧烈反应
5.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Z W Q
( )
A.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强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X>rY>rZ>rW>rQ
C.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Z 3+>rY2-
D.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
6.盐酸倒在碳酸钠粉末上,能使反应的最初速率加快的是 ( )
A.增加碳酸钠的用量 B.盐酸浓度不变,使用量增加一倍
B.盐酸浓度增加一倍,使用量减半 D.盐酸浓度不变,使用量减半
7.某Li+原子核中含有4个中子。含6.02×1023个电子的该离子质量是 ( )
A. B.4.7g C. 3.5g D. g
8.反应4(气)+5(气)== 4NO(气)+6(气)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 )
A. (NH3)=0.0100mol.L-1.s-1 B. (O2)=0.0010mol.L-1.s-1
C. (NO)=0.0010mol.L-1.s-1 D. (H2O)=0.045mol.L-1.s-1
9.为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和反应原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现象:
①向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中插入锌片,看到有气泡生成;
②向上述稀硫酸中插入铜片,没有看到有气泡生成;
③将锌片与铜片上端接触并捏住,一起插入稀硫酸中,看到铜片上有气泡生成,且生成气泡的速率比实验①中快;
④在锌片和铜片中间接上电流计,再将锌片和铜片插入稀硫酸中,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下列关于以上实验设计及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①、②说明锌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能
B.实验③说明发生原电池反应时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实验③说明在该条件下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D.实验④说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10.恒温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2NO(气)+O2(气)2NO2(气)+热量,
不能说明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A.反应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B. 正(NO2) =逆(O2)
C.混合气体颜色深浅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保持不变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2.24L CHCl3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
B.1.8 g 的NH4+ 离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C.常温常压下,48g O3 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D.0.1mol CnH2n+2中含有的碳碳单键数为0.1n NA
12.主链含5个碳原子,支链含有一个甲基、一个乙基的烷烃有: ( )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13.如下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并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入浓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
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过程中,不考虑铁丝反应及两球的浮力变化): ( )
A.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高B端低
B.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低B端高
C.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低,B端高;为导体时,A端高,B端低
D.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高,B端低;为导体时,A端低,B端高
14.273K时,反应2SO2(g)+O2(g) 2SO3(g)生成2molSO3,放出393.2kJ的热量。在该温度下,情况1:向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内通入2molSO2和1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1;情况2:向另一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SO2和0.5mol 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2;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同时进行时,情况1的反应速率(SO2)比情况2的大
B.平衡时,情况1:Q=393.2kJ
C.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情况1比情况2大
D.平衡时,情况2:Q<196.6kJ
15.香花石由前20号元素中的6种组成,其化学式为X3Y2(ZWR4)3T2,X、Y、Z为金属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相等,X、Z位于同主族,Y、Z、R、T位于同周期,R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3倍,T无正价,X与R原子序数之和是W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原子半径:Y>Z>R>T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R<T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X>Z
D.XR2、WR2两化合物含有的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16.一氧化碳、甲烷和乙烷组成的混合气体8.96L(标准状况),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气体先通过足量浓硫酸.再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测知氢氧化钠溶液增重26.4g,则原混合气体中乙烷的物质的量为 ( )
A.0.1mol B.大于或等于0.2mo1,小于0.3mol
C.等于0.2 mol D.大于0.1mol小于0.3mol
第Ⅱ卷 (非选择题,包括5个大题,共52分)
17.(10分)
(1)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全部是金属元素的区域为___________。
A.a B.b C.c D.d
(2)G元素单质在E元素单质中燃烧时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它是__________(填“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该化合物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
该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
(3)表格中九种元素能形成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用化合物的化学式表示,下同),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属于两性氢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
(4)现有甲、乙两种短周期元素,室温下,甲元素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乙元素原子核外M电子层与K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
①用元素符号将甲、乙两元素填写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对应的位置。
②甲、乙两元素相比较,金属性较强的是 ________(填名称),可以验证该结论的实验是_______。(填编号)
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水中;
b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c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18.(9分) (1)下列反应能设计成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是  
A Zn+CuSO4=ZnSO4+Cu    B NaOH+HCl=NaCl+H2O
(2)若将(1)中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画出原电池的装置图,标出正、负极和电解质溶液,并写出电极反应式:
正极反应  ;
负极反应   .
(3)某烷烃的蒸气质量是相同条件下氢气质量的36倍,该烃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请写出该烃同分异构体中有4种不同沸点的一氯代物的该烃的结构简式,并命名:

19.(11分)已知短周期元素X、W、Z、Y核电荷数依次增大。X为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W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二倍,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电子层数的三倍。
(1)写出Z单质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X、W、Z三种元素可组成火箭燃料甲,三种元素质量比为2∶6∶7,甲蒸气密度是同温同压下氢气密度的30倍,甲分子式________。Z、Y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化合物乙Z2Y4可做为火箭燃料燃烧时的供氧剂。虽然化合物甲与乙都有毒,但燃烧产物却无毒。写出化合物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生成物能量总和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物能量总和。
(3)X、Y两种元素的单质已被应用于字宙飞船的燃料电池中,如右图所示,两个电极均由多孔性碳构成,通入的两种单质由孔隙逸出并在电极表面放电。
①b是电池的_____________极,a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耗n molY单质时电池内转移的电子个数约为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燃料电池中,a电极上改为通入X与W两种元素形成
的化合物丙(其它条件不变)写出b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只把燃料电池电解质改为掺入了三氧化二釔的ZrO2晶体,它在高温下传导O2-(其它条件不变),电池工作时,固体电解质里的O2-向____________极(填a或b)移动,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分)某同学为了探究锌与硫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mL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标况下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
时间(min) 1 2 3 4 5
氢气体积(mL)(标准状况) 50 120 232 290 310
(1)哪一时间段(指0~1、1~2、2~3、3~4、4~5min)反应速率最大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一时间段的反应速率最小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求2~3分钟时间段以硫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设溶液体积不变,要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实验中涉及到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有

②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 ;
③实验室中现有Na2SO4、MgSO4、Ag2SO4、K2SO4等4种溶液,可与实验中CuSO4 溶液起相似作用的是 ;
④该同学通过实验进一步研究了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21、(10分) (1)已知某反应的各物质浓度数据如下:
起始浓度(): 1.5 1.0 0
2s末浓度(): 0.9 0.8 0.4
则①a= ,b= 。  
②2S内B的转化率= 。
(2)由碳棒,铁片和200mL 1.5mol/L的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当在碳棒上产生气体3.36L
(标准状况)时,求
③有 mol电子从 通过电线到 (填“铁片”或“碳棒”) 。
④此时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
(3)将2.3g金属钠放入足量的m g重水(D2 O)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测试
化学答案
第Ⅰ卷(16×3分=48分)
第Ⅱ卷
17题和18题的分值与试卷分值有些调整
17.(共11分)
(1) b。(1分)
(2) Na2O2,离子化合物 。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或共价键); (3分)
(1分)
(3) NaOH, HClO4, Al(OH)3。(3分)
(4) ①(1分)
② 镁, (1分) bc。(1分)
18.(共8分)
(1)   A (1分)
(2)正极反应 Cu2++2e-=Cu ; (1分)负极反应 Zn-2e-=Zn2+  . (1分)
(正极材料只要合理均可)(2分)
(3)C5H12 (1分) (1分)
2-甲基丁烷(或异戊烷)(1分)
n(H2)= =0.005mol
H2SO4 ~ H2↑
1 1
n(H2SO4) 0.005mol
n(H2SO4) =0.005mol
( H2SO4)= =0.05 mol/(L min)(2分)
(4)①Zn+Cu2+=Zn2++Cu(1分);Zn+2H+=Zn2++H2↑(1分)
② CuSO4与Zn反应产生的Cu与Zn形成原电池加快了氢气产生的速率。(1分);
③ Ag2SO4 (1分);
④加入一定量的 CuSO4后,生成的单质Cu会沉积在Zn的表面,降低了Zn与溶液的接触面积(2分)。
H
H
H
C(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9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40分)
本题共3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其中1—20每小题1分、21—30每小题2分。
1. 比较4个正方体模型,哪个模型更能表示生物体细胞大小和数量的状况?( )
2.科学家用32P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蚕豆幼苗,追踪放射性的去向以研究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数据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E阶段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B.BC阶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
C.CD阶段完成与DNA复制有关的蛋白质的合成
D.从A到C为一个细胞周期,时间为17.3h
3.适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制作装片过程中,主要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
A.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B.漂洗、解离、染色、制片
C.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D.漂洗、染色、解离、制片
4.下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纵轴表示DNA的含量,横轴表示分裂时期)。其中能正确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的是(  )
5. 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不使细胞数目增加
B.分化的细胞所呈现出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变化,是细胞内化学物质的改变
C.细胞分化中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D. 分化是不同基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表达的结果
6. 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生物体所有的细胞中,受精卵的全能性是最高的
B.处于离体状态的植物细胞,在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下作用,可表现出全能性
C.生物体的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的原因,是因为基因在特定时空下的选择性表达
D.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其细胞的全能性并不受到限制,可以培养成完整动物
7. 目前,一些年轻人盲目去痣后引发的恶性色素瘤导致死亡的病例并不鲜见,专家提醒人们,如果身上的黑痣有逐渐长大、边界不清和周围长毛、自己出血、痒痛等情况时,需要及时找医生手术治疗,切忌自己动手去痣。下列关于痣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痣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B.痣细胞的细胞特点之一是能无限增殖
C.痣细胞是一种癌变细胞
D.痣细胞中色素多,是衰老的表现
8.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CO2、O2 B.H2O、Na C.C6H12O6、尿素 D.血红蛋白、氧化酶
9. 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10.下列叙述与内环境稳态的实现,关系最不密切的是 ( )
A.肾脏不时的排出内环境中多余的尿素、无机盐等
B.细胞不断地进行有氧呼吸
C.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可以调节血浆的pH
D.肝脏储存的肝糖原在血糖浓度下降时水解为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
11. 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B.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不变
D.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12.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
A.血浆CO2浓度升高 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
C.血浆渗透压升高 D.血糖浓度升高
13. 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14. 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
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15. 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D. 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16. 在人体内,都是因为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 )
①呆小症 ②糖尿病 ③侏儒症 ④白化病 ⑤镰刀型贫血症 ⑥夜盲症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①②③ D.①③⑥
17. 右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 )
A.B细胞 B.T细胞
C.浆细胞 D.效应T细胞
18. 如图表示燕麦胚芽进行的向光性实验(锡箔套不透光,云母片不透水),
图中弯向光源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9.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是一类化学物质
B.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
C.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D.植物激素促进植物生长
20.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没有授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可以得到无子番茄,这种果实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 )
A.与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
B.比受精卵染色体数目多一倍
C.与精子的染色体数目一样
D.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
21. 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下列图像中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依次是(  )
A.①② B.②③ C.④③ D.④②
22.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3- 、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23.下列关于人体下丘脑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调节体温的中枢位于人的下丘脑上,是一高级神经中枢
B.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可以感受内环境中渗透压的变化
C.下丘脑只能能够调节胰岛A细胞的功能
D.下丘脑能合成肾上腺素等激素
24. 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 )
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
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
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
25.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 )
A.吞噬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
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
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
26. 下列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体液免疫具有特异性,细胞免疫没有特异性
B. 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均能产生抗体
C.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是两个独立的免疫过程
D. 人体中的特异性免疫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完成
27.若图中甲、乙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识别信息
B.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度比从细胞1传
递到细胞2快
C.若细胞1为下丘脑中的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作
用于细胞2的是甲状腺细胞
D.人体对寒冷的反应与乙图所示调节有关,也与甲图所示的调节有关
28.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
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
A.a B.b C.c D.d
29.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
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
3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病毒侵入人体后,只有细胞免疫发挥防御作用
B.当大脑皮层的H区发生障碍时,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
C.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D.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时,可以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活动就能使激素含量恢复正常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本题共5小题,共5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31.下图是某植物细胞不同时期的有丝分裂图。据图分析回答:(共9分)
(1)该植物体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
(2)B图所示分裂的时期是 期,判断理由是 。
(3)一个细胞中,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的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2分)
(4)该植物细胞完成一个连续分裂过程的顺序是: (2分)
(5)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的一系列形态变化和活动的目的是: (2分)
32.下图1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系统或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图2是图1中内环境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共11分)
(1)Ⅰ是 系统;Ⅱ是 系统
(2)Ⅱ内的营养物质通过①过程进入内环境,①表示的过程是
(3)②表示 作用
(4)图2中A、B、C分别表示的是:
A ;B ;C 。
(5)请以图示表示a~d之间的物质交换: (2分)

(6)结合图1简要概括a与人体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2分)
, 。
33.下图是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共6分)
(1)图中的“刺激”可由哪些因素引起 如 。(2分)
(2)图中的“激素Ⅱ”和“激素Ⅲ”分别是 和 。
(3)图中的“(+)”和“(一)”分别表示 和 。
34.下图为糖尿患者和正常人在摄取葡萄糖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共9分)
(1)曲线 为正常人的,曲线 为糖尿病的
(2)造成AB段血糖升高生理活动可能是 ,该过程主要发生在小肠中。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 。
(3)在乙的血糖浓度变化中,实现BC段的主要代谢途径是 ,能够促进BC过程进行的激素是 。
(4)曲线CD段表示乙处在饥饿状态时的血糖浓度,此时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的主要代谢途径是 。
(5)假如在糖尿病患者摄取葡萄糖1h后,给他注射胰岛素,请在图中绘出他体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表示出大致趋势即可)(2分)
35.下列试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进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A的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溶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如图2。(共15分)
请分析并回答:
该试验的课题是: (2分)
生长素类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_ ___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____ ______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振荡培养的目的是:①增加溶液中的____ ____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_ __。
生长素类似物A应溶解于_____ _____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_____ ___(2分)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图2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____ ______mm。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___________(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_____ ____。(2分)
图2中,浓度为0.1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_____ 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舍弃 B.修改 C. 如实填写
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_____ ______。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测试
生物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 (40分)
本题共3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其中1—20每小题1分、21—30每小题2分。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31、(本题满分9 分,区标注外其他每空1分)
(1)4 (2)中 ,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清晰、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3)A、D(2分)
(4)C---A----B----D(2分)
(5) 染色体及DNA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2分)
32、(本题满分11 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呼吸系统;消化系统 (2)食物的消化吸收 (3)重吸收作用
(4) A,毛细血管;B毛细淋巴管;C组织细胞
(5)请以图示表示a~d之间的物质交换: (2分)
细胞内液a 组织液b 淋巴c
血浆d
(6)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2分)
33、(本题满分6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寒冷(2分) (2)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3)促进 抑制
高一生物勘误:原21题干为: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下列图像中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依次是(  )
其中的把“减数第二次分裂”去掉,改为
21. 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下列图像中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后期的依次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