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十五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三十五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简介

考试时间___90_分钟 分值___100___分
一、选择题:4*12=48
(以下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每题4分,错选不给分,漏选一半分)
1、在物理学史上,奥斯特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随后,物理学家提出“磁生电”的闪光思想。很多科学家为证实这种思想进行了十多年的艰苦研究,首先成功发现“磁生电”的物理学家是( )
A、法拉第 B、爱因斯坦 C、牛顿 D、霍金
2、一矩形线圈绕垂直磁场的轴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关于线圈通过中性面时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线圈平面与磁感线方向垂直 B. 通过线圈的磁通量达到最大值
C. 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达到最大值 D. 线圈中的电动势为零
3、小型交流发电机中,矩形金属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运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时间呈正弦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此线圈与一个R=10Ω的电阻构成闭合电路。不计电路的其他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交变电流的周期为0.125s;
B、交变电流的频率为8Hz;
C、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A;
D、交变电流的最大值为4A。
4.如图是密闭的气缸,外力推动活塞P压缩气体,对缸内气体做功800J,同时气体向外界放热200J,缸内气体的( )
A.温度升高,内能增加600J
B.温度升高,内能减少200J
C.温度降低,内能增加600J
D.温度降低,内能减少200J
5.关于分子动理论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所以分子间的作用力总表现为引力
B.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C.布朗运动是固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固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已知某种液体的密度为 ρ,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该液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可以表示为
6.如图所示,用一绝热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封在绝热的气缸内(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无摩擦),现通过气缸内一电阻丝对气体加热,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气体的压强p、体积V和温度T之间关系的是( )
7.关于传感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话筒是一种常用的声传感器,其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
B.电熨斗能够自动控制温度的原因是它装有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这种传感器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
C.电子秤所使用的测力装置是力传感器
D.半导体热敏电阻常用作温度传感器,因为温度越高,它的电阻值越大
8.如图所示,三个灯泡是相同的,额定功率足够大,直流电源E1内阻 可以忽略,交流电源E2的电动势有效值与E1相等,自感线圈电阻不计.当S接A时,三灯亮度相同,当S接B稳定时( )
A.甲、乙、丙三灯亮度相同
B.甲最亮,丙不亮
C.甲和乙亮度相同,丙不亮
D.乙最亮,丙不亮
9.如图所示,MN和PQ为两根足够长的水平光滑金属导轨,导轨电阻不计,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现在水平导轨部分加一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金属棒ab与导轨接触良好,以下说法
正确的是( )
A. 若ab棒向右匀速运动,则电容器
上板带正电
B. 若ab棒向右匀速运动,则有恒定电
流通过R
C.若ab棒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做简谐运
动,则有交变电流通过电阻R
D.若ab棒做匀加速运动,则有电流通过电容器
10.如图所示的交变电流由正弦交变电的一半和反向脉冲电组合而成,则这种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 )
A. B.
C. D.
11.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弯曲管ACDB,A管接一密闭球形容器,内有一定质量的气体,B管开口,水银柱将两部分气体封闭,各管形成的液面高度差分别为h1=5cm、h2=3cm和h3=7cm.外界大气压强为P0=76cmHg.则
A.CD内气体的压强为78 cm
B.CD内气体的压强为83 cm
C.A内气体的压强为88cm
D.A内气体的压强为85 cm
12. 如图,一绝热容器被隔板K 隔开a 、 b两部分。已知a内有一定量的稀薄气体,b内为真空,抽开隔板K后a内气体进入b,最终达到平衡状态。在此过程中 ( )
A.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B.气体不做功,内能不变
C.气体压强变小,温度降低
D.气体压强变小,温度不变
二、填空题:(本答题共2小题,每空2分,期中14题一问4分,共14分)
1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电磁感应现象。他连接好电路并检查无误后,闭合电键的瞬间观察到电流表G指针向右偏转。电键闭合后,他还进行了下列操作:
(1)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加速向接线柱C移动,电流计指针将_________(填“左偏”、“右偏”或“不偏”)
(2)将线圈A中的铁芯快速抽出,电流计指针将________(填“左偏”“右偏”或“不偏”)
(3)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匀速向接线柱E移动,电流计指针将_________(填“左偏”、“右偏”或“不偏”)
14.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实验简要步骤如下:
①.取一定量的无水酒精和油酸,制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
②.在量筒中滴入一滴该溶液,测出它的体积;
③.在蒸发皿内盛一定量的水,再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其散开稳定;
④.在蒸发皿上覆盖透明平玻璃,描出油膜形状,用透明方格纸测量油膜的面积;
(1)指出上面出错的步骤并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实验中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4mL溶液中有纯油酸1mL.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中有液滴100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水盘里,待水面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水盘上,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随后把玻璃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如图所示,坐标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1cm,则油膜面积为______m2,此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___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本答题4小题,每小题分别为8+10+10+10=38分。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重要的运算过程,明确的数值与单位)
15.(8分)一座小型发电站的输出功率是20 kW,输电线路总电阻是5 Ω.(1)若输电电压是400 V,输电线路损耗的功率是多少?
(2)若改用5000 V高压输电,用户端利用n1∶n2=22∶1的变压器降压,用户得到的电压是多少?
16.(10分)一粗细均匀的U型玻璃管竖直放置,短臂端封闭,长臂端(足够长)开口向上,短臂内封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状态时管内各段长度如图(a)所示,密闭气体的温度为27℃。大气压强为75cmHg,求:
(1)若沿长臂的管壁缓慢加入5cm的水银柱并与下方的水银合为一体,为使密闭气体保持原来的长度,应使气体的温度变为多少?
(2)在第(1)小题的情况下,要使封闭端玻璃管中刚好无水银,则气体的温度变为多少?
17.(10分)如图,绝热气缸A与导热气缸B均固定于地面,由刚性杆连接的绝热活塞与两气缸间均无摩擦。两气缸内装有处于平衡状态的理想气体,开始时体积均为、温度均为。缓慢加热A中气体,停止加热达到稳定后,A中气体压强为原来的1.2倍。设环境温度始终保持不变,求气缸A中气体的体积和温度。
18.(10分)如图8所示,MN、PQ为间距L=0.5m足够长的平行导轨,NQ⊥MN。导轨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θ=37°,NQ间连接有一个R=5Ω的电阻。有一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为B0=1T。将一根质量为m=0.05kg的金属棒ab紧靠NQ放置在导轨上,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与金属棒的电阻均不计。现由静止释放金属棒,金属棒沿导轨向下运动过程中始终与NQ平行。已知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当金属棒滑行至cd处时已经达到稳定速度,cd距离NQ为s=2m。试解答以下问题:(g=10m/s2,sin37°=0.6,cos37°=0.8)
(1)金属棒达到的稳定速度是多大?
(2)当金属棒滑行至cd处时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是多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填空题:(本答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2分)
13.
(1) ---------------------; (2)---------------- -----; (3 )------------------------.
14
(1)------------------------ ------------------------------------------------------------------------------------------------------------------------------------------------------------------------------------ ;
(2)---------------------; ------------------------.
三、计算题(本答题4小题,每小题分别为8+10+10+10=38分。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重要的运算过程,明确的数值与单位)
15
16.
17.
18.(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佳答案)
1.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梭伦说雅典“陷于绝境”主要是指( )
A.奴隶的反抗斗争 B.奴隶主内部争权夺利斗争
C.工商业奴隶主的挑战 D.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
2.之所以说雅典的财产等级制度重新分配了国家的政治权利,依据是( )
A.为后来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B.平民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行列
C.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的行列 D.贵族阶层被排挤出国家政权之外
3.梭伦改革并没有实现雅典公民的完全平等,主要是因为( )
A.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身的不平等 B.不同等级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力利
C.不同等级的公民承担的义务也不相同 D.梭伦改革仅适应了奴隶主阶级的需要
4.《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 C.建立县制 D.禁止弃农经商
5.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死,秦法未败”。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 )
  A.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和拥护 B.变法顺应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潮流
  C.变法顺应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需要 D.变法促进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
6.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政治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 )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耕织 C.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 D.建立县制
7.商鞅变法中直接保障地主阶级根本利益的是:( )
A.推行重农抑制商政策 B.按功授爵 C.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D .建立县制
8.《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举以为收孥。”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为田开阡陌封疆” 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C.统一度量衡 D.奖励军功
9.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吏传序》)。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 B.移风易俗 C.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 D.迁都洛阳
10. 北魏孝文帝不仅娶汉族士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汉族大地主范氏和卢氏家族。他这样做的基本出发点是( )
A.缓和民族矛盾 B.密切汉族地主和鲜卑贵族的关系
C.平息阶级矛盾 D.加快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步伐
11. 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
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
12.王安石的富国之法中,体现政府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能力的是( )
A.市易法 B.方田均税法 C.均输法 D.免役法
13.我国的古代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梭伦因改革而被流放。由此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 )
A.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 B.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注意保护自己
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
14.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以前,俄国已经面临着严峻的危机,主要表现在:①克里木战争失败②农奴制阻碍工业的发展 ③十二月党人起义 ④各阶层强烈要求废除农奴制(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15.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与其让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1863年,沙皇政府在报告中说:“农民抱怨封建义务过重。”两则材料对比说明( )
A.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农奴没有获得任何的人身自由
C.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奴 D.1861年改革具有革命性和不彻底性
16.面对工业革命的冲击,俄日均选择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的根本原因是两国(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C.具有浓厚的军事性和封建性 D.缺乏民主传统
17.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都使本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C.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D.都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
18.倒幕运动中参与的阶层主要有 ( )
A.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 B.大名、武士
C.天皇、大名 D.将军、商人、资本家
19.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排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车、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20.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对埃及的近代化作出的最重要贡献是(  )
A.经济方面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建立近代工业 B.改革后建立起完备的行政机构
C.改革中大力发展军事力量 D.改革时不断进行对外扩张
21、“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西周确立的这种制度能在其后约3 000年间被尊为正统定制,其主要原因是
A.保证了周天子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B.保证了王权的稳定和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
C.有利于统治阶级选拔优秀人才 D.有利于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22、有学者认为:“西周三百年历史,最重要者为封建政体之创兴。”学者将“封建政体之创兴”视为西周最重要的历史贡献的依据是该制度
A.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使“家天下”的局面形成并得到巩固
C.“天下共主”的政治格局稳定了统治 D.实现了权力、财产的平稳转移
23、“讳法,自周以前无之,至周公立制。人生既冠,以字易明。及有爵者,死而定谥,则固以弥文矣。后世遵之,其法愈严。……汉吕后讳雉,改雉名野鸡。”由此推断,“周公”立“讳法”的真正目的是
A.维护皇权的不可僭越 B.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
C.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 D.维护儒家的伦理纲常
24、某文章援引了这样一条史料:“封建之裂为郡县,盖不自秦始也。自庄公之世,而楚文王已县申、息,封畛于汝。逮后而晋有四十县。”对这条史料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分封制向郡县制过渡从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 B.封建制度在春秋时期确立
C.楚在秦之前已经实行了郡县制 D.晋全面推行了郡县制
25、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是哪一时期
A.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26、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某学者在考证秦朝设郡的数目时,收集了以下几类资料,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是
A.《汉书》的记载 B.民间的传说 C.史学家的论文 D.秦简的记述
27、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28、赵匡胤一日内罢免了三位宰相,以至于在颁布任命新宰相赵普的敕书时,竟然出现没有在任宰相“署敕”的怪现象。赵匡胤就对赵普说:“卿但进敕,朕为卿署字,可乎?”由于不合乎任命新宰相的程序,只得暂时作罢。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赵匡胤的皇权专制思想浓厚 B.当时宰相对专制皇权没有约束作用
C.相权对皇权具有牵制作用 D.赵匡胤想临时改变宰相的任命程序
29、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 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政府的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30、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比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 ①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②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③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④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
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40分)
31、(15分)读图1至图4,然后回答问题:
图一 军机处内景
(1)图1、图2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4分)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1分)
(2)与图2相比,图3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2分)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剧,为解决这一矛盾当时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3分)
(3)图4中军机处设立于哪一朝代?(2分)有什么作用?(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
32.(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方纪传体之父普鲁塔克的著作里,记载了古希腊时代和斯巴达城邦的一位改革者——吕库古(Lycurgus),他制定的法律给斯巴达带来了长期的稳定和强盛。
(美国众议院会议室吕库古浮雕)
材料 在吕库古之前,斯巴达内政摇摆不定,时而依附国王,倾向僭主政治;时而随和大众,拥护民主政体。他选择二十八名六十岁以上的有声望的人组成了元老院,作为国家这条船上的一种压舱物,需要抑制民主政体时,元老总是站在国王一边;相反,要反对僭主政治的侵凌时,他们叉总是支援人民的行动。他说服了同胞将所有的土地变成了一整块,让每个斯巴达人拥有完全相同数量的土地和奴隶,而斯巴迭公民本身完全脱离劳动,他认为完全平等的共同拥有城邦的财富,人就只能单凭美德去赢取超越别人的功名。他还取消了所有的金银货币,规定只准使用铁币,由于铁币易坏且币值极小,偷窃从斯巴达消失了;因为没有金银货币,外国商旅就不再将货物运入斯巴达的港口;外国的学者也不再涉足斯巴达的土地来宣传哲学和诡辩;再没有神汉、妓女、艺人。于是,奢侈的土壤就这么被去除了。吕库古还要公民共进三餐,饮用同样的、指定的食物,使公民们觉得自己的基本生活都不能脱离集体。他让斯巴达的母亲们教育幼儿知足常乐、不挑食、不怕黑,孩子一长到七岁,就按照吕库的命令全部由国家收养,编入军队。在这里没有其他城邦少年们习惯的舞蹈、音乐、哲学,他们只遵从划一的纪律,接受拳击、短剑、矛盾、队列训练,因而渐渐地习惯了彼此一道的服从。读书识字仅学到够用而已。其它一切训练都在于使公民学会服从命令和能征惯战。
在吕库古之后五百年的时间里,斯巴达人一直奉行着他所制定的法律,成为了当时希腊世界首屈一指的强大城邦。其最著名的名言是:“斯巴达人从来不问敌人的数量,只问敌人的方向”
——摘编自普鲁塔克《名人传》
(1)概括吕库古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
(2)斯巴达和雅典,在希腊古典时代一直是为人们所称道的强大城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各自强大的原因。(9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商君书 境内》
材料二 朕惟值此更新之际,如欲内以保安亿兆,外以与各国对峙,宜使名实相副,政令归一。朕前听纳诸藩奉还版籍之议,新命各知藩事,使之各奉其职。然数百年因袭之久,或有其名而不举其实,将何以得保安亿兆而与各国对峙哉?朕深为之慨叹!故今更废藩为县,务除冗就简,去有名无实之弊,无政令多歧之忧。汝等群臣须体察朕意!
——《废藩置县诏书》(明治四年七月十四日)
材料三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亡诸侯。” ——摘自《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四 “最急迫之事,在军务方面,……朝廷能在海陆军方面稍做准备,开拓朝鲜之釜山港。” ——木户孝允
(1)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商鞅变法中设立县制和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的相同作用是什么?对于后来的中国和当时的日本各有什么意义?(4分)
(2)在材料三、四中,商鞅变法和明治维新都强调的一个问题是什么?结合两次改革的背景分析其原因。(6分)
32.(15分)
(1)政治上,设立元老院平衡君主制和民主制的弊端;(2分)
经济上,实行绝对平均的共产主义以消除竞争和恶习;(2分)
思想上,培养公民的公共观念、集体主义和服从意识。(2分)
(2)政治上斯巴达政体相对稳定,雅典政体比较公平;(2分)
经济上斯巴达平等(或均等),农业经济,雅典重点发展工商业;(3分)
思想上斯巴达强调集体服从精神,雅典则强调自由;(2分)
军事上斯巴达拥有强大的陆军,雅典拥有强大海军。(2分)
33、(1)解析:两则材料都是根本性的改革,都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做适当的补充。
(2)解析:材料三中“急耕战之赏”,“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亡诸侯”;材料四中
“最急迫之事,在军务方面”。两则材料都强调军事力量的重要性。秦处在春秋战国诸侯
争霸的形势之下,而日本当时则受到来之于西方的侵略,试图发展军事力量,以御外侮。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40分)
31、(15分)读图1至图4,然后回答问题:
(1)图1、图2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4分)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2
分)
(2)与图2相比,图3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2分)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剧,为解决这一矛盾当时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3分)
(3)图4中军机处设立于哪一朝代?(1分)有什么作用?(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
32.(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概括吕库古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
座位号:
(2)斯巴达和雅典,在希腊古典时代一直是为人们所称道的强大城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各自强大的原因。(9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1)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商鞅变法中设立县制和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的相同作用是什么?对于后来的中国和当时的日本各有什么意义?(4分)
(2)在材料三、四中,商鞅变法和明治维新都强调的一个问题是什么?结合两次改革的背景分析其原因。(6分)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下图为世界四个地点的坐标,据此分析并回答1~2 题。,
1.作为大洲分界线的经线经过的地点是 (  )
A.A B.B C.C D.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点东西两侧地形不同,主要矿产的种类相同
B.B点附近有一条自北向南的大河注入海洋
C.自C点向南北两侧分布的自然带,依次为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D点东西两侧降水量大致相同
读下图,回答3~5题。,
3.图中大陆东、西两侧濒临的大洋分别是 (  )
A.大西洋、太平洋 B.太平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大西洋 D.太平洋、大西洋
4.图中表示落基山脉的是 (  )
A.a B.b C.c D.d
5.该大陆西岸陡、东岸缓是因为 (  )
A.板块运动 B.海浪侵蚀
C.河流侵蚀 D.人类活动
读“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完成6~8题。
6关于甲、乙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 B.两地区气候形成原因相同
C.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 D.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7.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多洪涝灾害 B.甲地农作物以小麦为主
C.乙地为季风气候 D.乙地居民多为黑色人种
8.如果城市A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是 (  )
A.棉纺织工业 B.麻纺织工业
C.水产品加工业 D.电子工业
下图为“世界海陆轮廓图”,读图,完成9~10题。
9.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Ⅰ.①所在大洲面积最大的湖属构造湖 Ⅱ.②处海洋深邃,是板块张裂形成的 Ⅲ.③处沼泽广布,与地处高纬、地势低平有关 Ⅳ.④处森林密布,资源丰富,经济较发达
  A.Ⅰ、Ⅱ B.Ⅰ、Ⅲ C.Ⅱ、Ⅲ D.Ⅲ、Ⅳ
10.关于甲、乙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的形成与盛行风有关,乙与盛行风无关 B.甲、乙两洋流的流向无季节变化
C.甲、乙两洋流附近均有世界著名渔场 D.甲、乙两洋流的形成均与盛行风有关
读某区域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图中四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国被称为“白金之国” B.乙国是人口稠密的内陆国
C.丙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向西部转移 D.丁国东部分布有大面积针叶林
12.丙国目前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 (  )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下图为某大洲沿某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该大洲的地势特点是 (  )
A.平均海拔最高 B.中间高、四周低
C.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 D.从东南向西北倾斜
14.下列地理事物中,位于该大洲的是 (  )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B.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C.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 D.世界第一大岛
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与我国相邻的内陆国为 (  )
A.①国 B.②国 C.③国 D.④国
16.有关①国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绝大部分领土在热带和亚热带 B.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产粮最多的国家
C.印度河是①国最主要的河流 D.恒河三角洲是①国重要的产棉区
17.近年来,甲城市所在地区发展迅速,该地区的主导工业为 (  )
A.钢铁工业 B.纺织工业
C.电子工业 D.电力工业
下图为日本北海道岛略图。北海道是日本重要农业地区,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据图,回答18~19题。
18.关于北海道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势中间低,周围高 B.气候的大陆性强
C.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 D.附近渔业资源丰富
19.为了治理和预防农业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北海道采取了许多比较有效的对策,其中包括 (  )
①禁止使用化肥,控制使用农药 ②重视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 ③实行土地改良,治理土壤污染 ④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粮食种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同纬度局部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20~21题。
20.图中各区域中具有相同气候类型的是 (  )
A.F和K B.E和G C.D和F D.K和H
21.图中I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  )
A.海陆热力差异 B.洋流因素
C.季风的影响 D.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
读图,回答22~23题。
22.甲、乙两地所在国家分别是 (  )
A.印度、澳大利亚 B.埃及、巴西
C.印度、巴西 D.埃及、澳大利亚
23.甲、乙两地所在国家在自然地理特征方面相似的是 (  )
A.都是所在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B.都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上
C.境内热带荒漠面积都比较大
D.境内都有一条纵贯南北、流量丰富的大河
24.关于甲、乙两地所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所在国家是世界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国
B.乙地所在国家水稻种植业发达
C.两国都是本洲的发达国家
D.两国的经济支柱是旅游业
读图,完成25题。
25.关于图示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咖啡、橡胶等产量居世界首位
B.农牧业产值比重已大大超过工业
C.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不受地形影响
D.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
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50分)
2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1)分析海陆分布与地形对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影响。
(2)简述该区域第四纪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7.下图中的B、R、I、C四个国家被人称为“金砖四国(BRIC)”。(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下表是四国的有关情况
国 家 B R I C
国土面积(万km2) 851.4 1 707.5 298.0 960.0
人口(亿) 1.9 1.4 11 13
2001年国民总收入(亿美元) 5 285 2 534 4 743 11 310
在世界经济格局中被誉为 世界原料库 世界加油站 世界办公室 世界工厂
材料三 I国总理早就提出“用电子革命把国家带入21世纪”。据报道1997~2005年间,I国软件出口额从16.5亿美元猛增到236亿美元,预计还将以每年26%的速度增长。美国硅谷的企业中有大量的I国人担任高层管理人员。I国IT(信息技术)企业非常重视自主研发能力,越来越多的软件企业创立了自己独特的生产模式。
根据上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
(1)B、R、I、C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国家的中文名)。
(2)R国的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__,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B国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4)I国软件业发达的主要原因在 (  )
A.政府的大力支持
B.拥有大量专业技术人才
C.信息技术企业管理水平高
D.多优良港口
28.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B国的农业类型以________农业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经济作物是________。
(2)据报道,1960年以来,图中湖泊的面积、水量、水面高度均在减少,而湖水盐度开始接近海水盐度,原始有机体几近死亡。试说明其原因。
(3)为减缓D湖生态恶化、水量减少的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甲、乙、丙、丁四地中,属亚、非两洲分界线的是________。属亚洲、北美洲分界线的是________。
(2)四地中海域面积将扩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扩大的原因是什么?
(3)丙地的气候特点及形成原因是什么?
二、综合题
26答案(1)甲地: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季节分配均匀,气温年较差小;西临大西洋,盛行西风,山脉走向与海岸平行,迎风坡,暖流经过。4分
乙地: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相对少,集中在夏季,年较差较大。背风坡,海域面积小,海洋水汽较少。4分
(2)冰川作用、流水作用。西部海岸曲折,多峡湾,湖泊广布;东部形成冰湖群;河流平行状排列,湖泊多位于河流中上游。4分
27答案:(1)巴西 俄罗斯 印度 中国(2分)
(2)温带大陆性气候(或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冬季漫长而寒冷,不利于农业生产,粮食产量不稳定(2分)
(3)①水热条件优越;②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③生物(或森林)资源丰富;④矿产资源丰富;⑤旅游资源丰富。4分
(4)ABC 2分
世界地理答题卷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得分
综合题
26、1
2
27、1
2、
3
28、1
2、
3
29、1
2、
3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东化”的时代 季羡林
我认为21世纪应该是“东化”的世纪。西方文化从文艺复兴以来,昌盛了几百年,把社会生产力提高到了空前的水平,促使人类社会进步也达到了空前的速度,光辉灿烂,远迈前古,世界人民无不蒙受其利。但它同世界上所有的文化一样,也是决不能永世长存的,迟早也会消逝的。20世纪20年代前后,西方的有些学者已经看出西方文化衰落的端倪,如德国施宾格勒在1917年开始写作的《西方的没落》一书,预言当时如日中天的西方文化也会没落。因为西方文化在今天已逐渐呈现出强弩之末的样子。具体表现是西方文化产生了一些威胁人类生存的弊端,其荦荦大者,就有生态平衡的破坏、酸雨横行、淡水资源匮乏、臭氧层破坏、森林砍伐、江河湖海污染、动植物种不断灭绝、新疾病出现等等,都威胁着人类的发展甚至生存。
西方文化产生这些弊端的原因,是植根于西方的基本思维模式。因为思维模式是一切文化的基础,思维模式的不同,是不同文化体系的根本不同。简而言之,我认为,东方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它照顾了事物的整体,讲普遍联系,接近唯物辩证法。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而不是只注意个别枝节。
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印度的“梵我一体”的思想,是典型的东方思想。而西方的思维模式则是分析的。它抓住一个东西,特别是物质的东西,分析下去,分析到极其细微的程度。可是往往忽视了整体联系。两者的不同,十分明确。但是不能否认,世界上没有绝对纯的东西,东西方都是既有综合思维,也有分析思维。然而,从宏观上来看,这两种思维模式还是有地域区别的:东方以综合思维模式为主导,西方则是以分析思维为主导。这个区别表现在各个方面,具体来说,东方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以综合思维为基础的。西方则是征服自然,对大自然穷追猛打。
有的学者认为要解决这些弊端,比如环境污染,只有发展科学,发展技术,发展经济,才有可能最后解决环境问题。我不同意这种看法。为了保护环境决不能抑制科学的发展、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这个大前提是绝对正确的。不这样做是笨伯,是傻瓜。但是处理这个问题,脑筋里必须先有一根弦,先有一个必不可缺的指导思想,而这个指导思想只能是东方的"天人合一"思想。
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世纪,东方文化将取代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占统治地位,而取代不是消灭。全面一点的观点是:西方形而上学的分析已快走到尽头,而东方文化寻求综合的思维方式必将取而代之。以分析为基础的西方文化也将随之衰微,代之而起的必然是以综合为基础的东方文化。这种代之而起,是在过去几百年来西方文化所达到的水平的基础上,用东方的整体着眼和普遍联系的综合思维方式,以东方文化为主导,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华,把人类文化的发展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这种“取代”,在21世纪可见分晓。所以结论是: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时代,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用东方“天人合一”的思想和行动,济西方“征服自然”之穷,就可以称之为“东西文化互补论”。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西方文化从文艺复兴时期以来,昌盛了几百年,促使了人类的进步,世界人民都受益,但是,它迟早也会消逝的。
B.东西方学者一致认为西方文化已经衰落了。东方文化正在崛起,一个文化“东化”的世纪即将到来。
C.西方文化产生了一些威胁人类生存的弊端,如酸雨横行等,而其原因则是根植于西方的基本思维模式。
D.作者认为:东方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是接近唯物辩证法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西方文化产生的破坏生存环境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被东方文化所取代甚至消灭是不可避免的。
B.万事万物都有一个由生而来的过程,文化也不例外。这样看来,西方文化的衰微也是必然的。
C.西方的分析模式因片面追求已快山穷水尽了,东方文化因其寻求综合的思维方式而成为主导。
D.21世纪东方文化以综合的思维方式为主导,将“取代”西方的分析思维模式,构建新的体系。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西方文化已经产生了一些威胁人类生存的弊端,威胁着人类的发展甚至生存。
B.在今天,以综合思维模式为主导的东方文化比以分析思维为主导的西方文化更显优越。
C.东方文化将取代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占统治地位,已经得到了西方学者印证。
D.用东方“天人合一”的思想和行动,济西方“征服自然”之穷,实现文化互补。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㈠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大亮,雍州泾阳人,少有文武才干。隋末,在东都与李密战,败,同辈百余人皆就死,贼帅张弼见而异之,独释与语,遂定交于幕下。义兵入关,大亮自东都归国,授土门令。属百姓饥荒,盗贼侵寇,大亮卖所乘马分给贫弱,劝以垦田,岁因大稔。躬捕寇盗,所击辄平。时太宗在藩,巡抚北境,闻而嗟叹。其后,胡贼寇境,大亮众少不敌,遂单马诣贼营,召其豪帅,谕以祸福,群胡感悟,相率前后降者千余人,县境以清。高祖大悦,以功赐奴婢百人。大亮谓曰:“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一皆放遣。
贞观元年,出为凉州都督,以惠政闻。尝有台使到州,见有名鹰,讽大亮献之。大亮密表曰:“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
八年,为剑南道巡省大使。十七年,晋王为皇太子,东宫僚属,皆盛选重臣。以大亮兼领太子右卫率,俄兼工部尚书,身居三职,宿卫两宫,甚为亲信。大亮每当宿直,必通宵假寐。太宗尝劳之曰:“至公宿直,我便通夜安卧。”其见任如此。大亮虽位望通显,而居处卑陋,衣服俭率。至性忠谨,虽妻子不见其惰容。每怀张弼之恩,而久不能得。弼时为将作丞,自匿不言。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大亮言于太宗曰:“臣有今日之荣,张弼力也。”太宗遂迁弼为中郎将,俄代州都督。时人皆贤大亮不背恩,而多弼不自伐也。寻遇疾,太宗亲为调药,驰驿赐之。卒,时五十九。
亲戚孤遗为大亮所鞠养,服之如父者十五人。太宗为举哀于别次,哭之甚恸,废朝三日。赠兵部尚书、秦州都督,谥曰懿,陪葬昭陵。 (删节自《旧唐书·列传第十二》)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岁因大稔 稔:庄稼成熟。
B. 讽大亮献之 讽:嘲讽。
C. 深乖昔旨 乖:违背。
D. 而多弼不自伐也 伐:夸耀。
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大亮“忠谨”的一组是 (3分)
① 以惠政闻 ② 大亮密表曰 ③ 必通宵假寐
④ 我便通夜安卧 ⑤ 而居处卑陋 ⑥ 哭之甚恸
A. ①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③⑥ D. ②⑤⑥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张弼对李大亮有不杀和赏识之恩。隋末时李大亮战败,与他一起的一百多人都被处死了,只有他被张弼释放并成了张弼的朋友。
B. 李大亮曾凭借冷静和勇敢建功。胡人进犯他所辖县境时,面对敌众我寡难以取胜的情况,他独闯敌营,最终使辖区恢复了太平。
C. 晋王成为皇太子后十分器重李大亮。大规模选拔皇太子臣属的时候,李大亮作为朝廷重臣,被皇太子同时委任了三个重要职务。
D. 李大亮死后仍获得荣耀。他抚养的孤儿像对待父亲一样为他服丧的有十五人;太宗追封他爵位,赐予他美谥,允许他陪葬昭陵。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
(2)大亮尝遇诸途而识之,持弼而泣,多推家产以遗弼,弼拒而不受。
㈡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送梁六自洞庭山
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注] 此诗是作者谪居岳州(即巴陵,今岳阳)的送别之作。
8. “日见孤峰水上浮”一句中最有意蕴的是哪两个字?试析之。(5分)
9. 有人评价此诗虽为送别诗,但送别之意似无迹可求,你如何理解?(6分)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1)木欣欣以向荣, 。 (2) ,访风景于崇阿;
(3)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4) ,石破天惊逗秋雨。
(5)各抱地势, 。 (6)开琼筵以坐花,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将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只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逆 爱 佛 刘
七爷是个匪。
七爷原来不是匪。有一年地主逼债,娘上吊而死,七爷红了眼,趁一个月黑风高之夜,七爷杀了地主一家,然后上山当了匪。
当匪的日子七爷很快活,这是一种和原来完全不同的生活。没吃的了,就去抢;没花的了,就去夺。要酒有酒,要肉有肉,要女人也有女人。
桂花就是在一次抢劫中,被七爷掳上山的。
桂花吓坏了,瘫在轿子里。七爷说,你不要怕,被七爷看上,是你的福气。
桂花是大家闺秀,读过书,也见过世面。刚开始只是被吓蒙了,镇静下来后,她抱定了拼死的念头。
桂花漂亮,尤其在灯光下,更有夺人魂魄之感。七爷看傻了,他觉得桂花是他见过的最漂亮的女人了。他想,拥有了桂花,他这辈子也就不白活了。
但是桂花不从,桂花说,你敢动我一下,我就撞死给你看。
七爷被桂花的气势镇住了,越是这样的女人,对他越有吸引力。
为了脱身,桂花想尽了办法,无奈七爷看得紧,桂花寸步难行。
有一天,桂花说,让我嫁给你也行,但你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
七爷说,请讲。
桂花说,你必须明媒正娶,否则我宁死不嫁。
七爷拍拍腰间的手枪说,这好办,你定日子。
桂花说,我要先回家见一下爹娘,然后再跟你们回来。
七爷说,好办。
选了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一伙人浩浩荡荡地下了山。桂花的爹娘先得到了消息,既高兴又忧愁,高兴的是女儿还活着,忧愁的是女儿要嫁给一个土匪。
就在一家人喜忧参半忙活婚事的时候,村外忽然想起了枪声。七爷的一个手下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说,日本鬼子已经把村子包围了。
所有的人都慌张起来,情急之下,七爷一拍腰间的手枪,大声道,有七爷我在呢,弟兄们掩护,让桂花她们先撤。
桂花看着豪情万丈的七爷,心里莫名其妙地动了一下。
七爷说,桂花,你赶快走,如果咱俩有缘分,那就打跑了鬼子我再去找你,如果没有缘分,也许就见不着面了。
桂花半信半疑地看着七爷,没想到竟是这样的结果。
七爷拔出了腰间的手枪,他大手一挥,高声说,弟兄们,保家的时候到了,我们土匪也是爱国的。
桂花凄婉地看着七爷,忽然说,你要小心。
七爷怔怔地看了一眼桂花,一股暖流忽然涌上心头,这就是爱情的滋味吗?可惜它来的太晚了。
我们走!七爷挥了一下手臂,带着人冲了出去。
没过多久,村子里已是枪声一片。
桂花跟随着父母还没跑出去,就被鬼子围了回来。她们都被赶到村西空旷的一块土地上。桂花眼尖,一眼就看到了被五花大绑着的七爷和他的几个弟兄。桂花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上。
七爷的半边脸上都是血,好像是受伤了。
一个指挥官模样的鬼子拄着战刀,来回巡视着人群,忽然回身一指七爷说,你的投降的有!
七爷怒目圆睁,脸上的血还在往下滴。
只要你投降了,吃香的喝辣的,皇军是不会亏待你的。
去你妈的,七爷冲着指挥官吐了一口唾沫,别看老子是土匪,可老子活是中国的人,死是中国的鬼,让老子投降,痴心妄想!
桂花看着七爷,没想到一个土匪竟然还有这样的骨气。
死啦死啦的有!统统的死啦死啦的有!指挥官气急败坏,挥舞着手里的战刀。
七爷死了,七爷手下的几个弟兄也死了。
桂花和大部分的乡亲都活了下来。
桂花一生未再嫁。她说,她已成过亲,嫁过人了。
(选自2011年第8期《山花》)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匪徒七爷抢了大家闺秀桂花,虽然七爷满心欢喜漂亮的桂花,可她誓死不从。后来日本鬼子围村时,七爷带领兄弟舍命掩护桂花和乡亲们,才打开了桂花爱情的心扉。
B.桂花其实并未与七爷“拜天地”“入洞房”,但她说,她已成过亲,嫁过人了,这只不过是没有遇上意中人而给前来说媒者的一个托词。
C.桂花是一个刚烈之女,自从七爷有了拔枪保家卫国的举动后,对七爷的爱热情奔放起来,时而嘱咐七爷小心,时而面露钦佩之情。
D.作者善于运用“留白”的手法,恰到好处的“空白空间”在读者脑中拉伸了故事的长度,也增加了人物的厚度,使得小说精彩纷呈,韵味无穷。
E.这篇小说语言凝练,情节集中,人物极富个性。生动的肖像、动作描写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将桂花和七爷这种非常规的爱情故事,写得曲折回环,感人肺腑。
(2)小说一开始就写“七爷是个匪”,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七爷和桂花分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的题目是“逆爱”,如果以“真爱”为题,你认为哪个好?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人生也如跨栏
人生也如跨栏。
毫无疑问,曾经的“跨栏王”刘翔一路跑来可谓顺风顺水,意气风发。
13岁时他获得上海市少年田径锦标赛乙组冠军,19岁打破男子 110米栏亚洲纪录,并打破和刷新了保持长达24年之久的110米栏世界青年纪录;2004年雅典奥运会他以12秒91平了世界纪录,夺得了金牌,成为中国田径项目上的第一个男子奥运冠军;2006年7月12日,他以12秒88的成绩获得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金牌,并打破沉睡13年之久的世界纪录;2007年8月31日,在日本大阪的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10米栏决赛上,他又以12秒95获得冠军,从而成为首个集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于一身的男子110米栏大满贯得主。
然而,当古巴田径运动员戴伦·罗伯斯2008年6月13日在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跑出了12秒87,打破了刘翔创造的12秒88原世界纪录,人们满怀期望刘翔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罗伯斯一决雌雄卫冕冠军时,刘翔却因伤退出了比赛,冠军由罗伯斯夺得。
雄鹰折翅,刘翔一下子从“神坛”跌落下来。懦夫!骗子!装病!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虽然大部分人满是宽容、同情和理解,但谩骂、质疑和轻视仍长期弥漫。
其实,刘翔的脚伤已积重难返,北京奥运会前的一些比赛他是咬牙硬挺着的。北京奥运会在候场时他狠狠地用右脚踹墙壁,以痛止痛。在休息室里,师傅、指导和队医,三个人摁住他的脚,在他右脚跟腱处不停敲打,让疼痛处麻掉。当时他鬼哭狼嚎地叫,整个身体都在发抖,浑身直冒冷汗。
这些外人怎能知道。期望愈高,失望愈大。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谁让你是英雄。
接下来是治疗脚伤,远赴美国。
他躺在手术台上,主刀医生克兰顿惊呼:“你是怎么坚持的!?翔,你知道吗,跟腱处的伤势,就等于你的鞋底里藏着很多小沙子,你天天踩着他们训练、比赛,你,太不可思议了,你太幸运了,否则早就可能倒下了……”
其实,刘翔本来早就要“倒下”,“刘翔加油”、“刘翔哥哥加油”, 及至“刘翔叔叔加油”,让他很感动,他不想大家失望,所以他一直在勉强坚持。
经过治疗和康复,2009年9月20日,黄金联赛上海站,刘翔以13秒15拿到亚军,但他心中的那口气还是顺不过来。他认为自己再也无法进一步突破了,“我脚不行了,我不想比赛了,我只想混到退役算了……”
“我们也不要求你太多,你还年轻,要学会珍惜。你现在退役我们也没意见,但是这个结,只有你自己去解开。你要记住,人的一生要跨过无数的栏,你现在所经历的只是其中的一个……”
那一夜,父子俩泪眼相对。父亲的这些话,刘翔牢牢地铭记在心间。
2010年5月23日晚,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刘翔只跑出了13秒40,名列第三,甚至还排在史冬鹏之后。
对此,刘翔并不沮丧。他深知,他最大的对手是自己,他现在不是在和别人比,是在和自己跑。于是,他与师傅孙海平开始了一段从零开始的真正复兴。他们又两次赴美进行康复治疗。20多天的美国训练,刘翔瘦了8斤。之后是科学的、系统的、大剂量的训练,刘翔也跑到过13秒以内。师傅说:“重夺世界冠军,这不是白日做梦。”
2010年11月24日,经过27个月的沉寂和洗礼,在第16届亚运会上,刘翔有保留地以13秒09打破110米栏亚运会纪录实现三连冠,外界齐声高呼“王者归来”。 刘翔说,这枚金牌,这个成绩,意义非凡,不亚于雅典奥运会的那枚金牌。刘翔豪气十足地向罗伯斯下战书,要把世界纪录抢回来。
人生是在跨栏,只有鼓足勇气、豪情满怀地跨越挫折、失败和心灵障碍的栏架,才能跃上辉煌之巅。
(选自《哲理》2011年第四期)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2004年雅典奥运会他以12秒91打破了世界纪录,夺得了金牌,成为中国田径项目上的第一个男子奥运冠军。
B.2008年北京奥运会刘翔因伤退出了比赛,虽然丢尽了中国人的脸,但大部分人仍能以宽容、同情、理解的态度对待他。
C.因伤退赛的刘翔,面对挫折、责难、误解曾经情绪低落,甚至不想参加比赛,这样写更显内容客观、真实,刘翔的形象也更为丰满。
D.“父亲”的话有理解,有安慰,有疏导,也有期待,正是这番话,解开了刘翔的心结,使他彻底地战胜了自己。
E.作者采用“卒章显志”的笔法,于结尾处点明了文章主旨:只有鼓足勇气、豪情满怀地跨越挫折、失败和心灵障碍的栏架,才能跃上辉煌之巅。
(2)结合传记内容,简要分析刘翔能够在挫折中“跃上辉煌之巅”的原因。(6分)
 
(3)刘翔为什么说“这枚金牌,这个成绩,意义非凡,不亚于雅典奥运会的那枚金牌”?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
 
(4)刘翔在挫折中跃起的故事对你有哪些方面的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大观园里的主子们安富尊荣,早已习惯过铺张浪费的生活,米珠薪桂,挥霍无度,王熙凤也日感难以维持了。
B.有了适当的处世态度和说话技巧,便可左支右绌,即使身处险境也常会化险为夷了。
C.他们相知相恋于风华正茂的时候,却不得不分离半个多世纪,如今都已八十高龄的他们终于喜结金兰,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D.倾盖如故,有些人交朋友就是这么简单,萍水相逢,只需一眼,就可以认定面前之人的精彩,无关身份与年纪,无关一切。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2012年5月1日起实施的《快递服务》国家标准规定,快递公司收派员将快件交给收件人时,应告知收件人当面验收快件。这意味着快递公司将无权要求消费者“先签字后验货”。
B.自驾车游属于自助旅游的一种类型,是有别于传统的集体参团旅游的一种新的旅游形态。自驾车旅游本身具有自由化与个性化、灵活性与舒适性及选择性与季节性。
C.由于水资源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人工降水试验作为开发水资源的一种潜在手段,受到广泛的重视。世界上先后有大约八十个多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这项试验。
D.刀耕火种的原始居民,在赤热的阳光下,巫师们为了求雨使尽了花招,有时戴上面具手舞足蹈,有时放开喉咙咿呀歌唱,还常常向冥冥中的神灵祭献牛羊牲灵。
1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所谓讲课自由指的是大学教授在讲台上有自由传播自己学术观点的权利, , 。 ,
, 。 ,如果随便找一本专著来作自己的讲义,那样的日子是不会长久的。
就是它在课程设置好大体范围之后
旧大学里对前一点体现得较好,而对后一点限制颇多
由于没有统编教材,教授就必须学有专长
也有自由表达自己政治见解的权利
⑤教授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学术专长选择教材
⑥旧大学从体制上说有一长处是今天大学里没有的
A. ④②⑥①⑤③ B. ④③⑥②①⑤ C. ⑤④⑥①③② D. ⑤③②①④⑥
16.从下面一段文字中提取有关信息来说明校车标准制定的几个要点(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55字)(5分)
2011年下半年,由于校车事故频发,校车标准引起社会极大关注。在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下,原有校车标准必须忙完善。新标准一切围绕“安全”,突出安全,不体现与安全无关的内容;从结构上保证事故救援人员的顺利通行;为降低校车在前、后碰撞事故中车辆受损的程度,校车加前后保险杠,保险杠的结构也参照美国校车标准;校车车窗的固定形式应为下半部分固定,也可为全封闭车窗,以防止学生把头手伸出窗外。此外,为满足紧急情况下的乘员撤离和车外救助,应急出口的种类、位置、最少数量和最小尺寸也要作出强制规定。
答: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2012年5月8日20时38分,在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事情发生后,国家、省、市各个方面动员力量全力进行抢救与治疗,哈尔滨医大二院李海波、韩剑锋两位教授赶赴佳木斯中心医院,为其会诊治疗。许多热心人也纷纷伸出援手。
(1)请对张丽莉老师的行为作出评价,要求运用排比手法,扣住教师身份。(不超过40个字)(3分)
张丽莉老师用实际行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以张丽莉家人的身份对社会各界给予的关心帮助发一条不超过40个字的微博,表达感谢之意,同时要表现出对张丽莉康复的乐观态度。(3分)
答:
六、写作(60分)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向日葵、喜兴吉祥之花。
杜甫有诗云:“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
“葵花朵朵向太阳……”此歌,我们高唱至今。
然而,一直以来,我们都搞错了!因为,葵花讨厌太阳!
植物学家研究证明,葵花的花盘后面有一种讨厌阳光的分泌素。为了保护这种分泌素不被阳光破坏,花盘的正面就得始终朝着太阳,以便挡住另一面的分泌素不受阳光的照射。
这就是向日葵另一面的秘密。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诗歌除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5. B(①表现李大亮的行政能力;⑤表现李大亮生活俭朴不求奢华;⑥太宗的“哭之甚恸”不能简单认定是因为李大亮的“忠谨”。)
6. C(李大亮担任剑南道巡省大使是“东宫僚属,皆盛选重臣”之前的事。)
7. (1)(5分)你们这些人大多是士族人家的子女,因国家灭亡而到了这个地步,我又怎么忍心把你们当做低贱的奴隶呢!( “衣冠”、“以……为”,各1分,语句通顺3分)
(2)(5分)李大亮曾经在路上遇见而认出了他,(就)抱着张弼哭,多多推让家产来送给张弼,张弼拒绝不接受。(“诸”、 “遗”,各1分,语句通顺3分)
8、最有意蕴的是“孤” “浮”两个字。(2分)“孤”字借写山的孤单,实写自己内心的孤单和悲凉;“浮”字明写湖水的波动使人产生浮动之感,暗写自己谪居后飘摇不定的处境和茫然无绪的心境。(2分)诗人运用双关的手法既写景,又抒情。(1分)
9、本诗字面似与送别相去甚远,实则寓情于景。(2分)首句写洞庭秋色,乃作者目送友人时所见,“秋”字情寓景中,点出诗人心中的凄凄之感;(1分)次句写“孤峰”也反映了诗人在送别友人之后的孤独寂寞之情;(1分)第三句由实写虚,流露出一种难以追攀的莫名的惆怅;(1分)第四句以心与湖水相比,表达对友人的不尽的思念之情如潮水一般悠悠不绝。(1分)
10.(1)泉涓涓而始流 (2)俨骖騑于上路 (3)茕茕孑立
(4)女娲炼石补天处 (5)钩心斗角 (6)飞羽觞而醉月
11.文学类(1)(5分)A(3分)D (2分)E(1分)【B 不是“没有遇上意中人”而是要为七爷守节,不愿再嫁。C、“对七爷的爱热烈奔放”错,桂花的爱应是含蓄的。E、文中没有“生动的肖像描写”。】
(2)(6分)【①点明七爷身份,为后面情节发展作铺垫;。②先抑后扬,更好地塑造七爷充满豪情和血性的性格特点;③增强小说的戏剧性,让桂花对七爷的爱具有出人意料的效果。(每点2分)】
(3)(6分)【①七爷:霸道、耿直,可以从七爷为匪的情状来分析;爱国、有骨气、有豪情,可以从七爷挺身而出,救助桂花和乡民的言行来分析。②桂花:倔强、刚烈、真挚,可以从桂花开始的誓死不从和最后一生未再嫁中分析。(每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
(4)(8分)观点一:以“逆爱”最佳。逆爱,违背常情,不合常理的爱。表面似有贬义,实则表现了桂花对七爷的真爱,用“逆爱”更符合人物身份、故事情节,且能具有寓褒于贬、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
观点二:以“真爱”为题最佳。真爱就是坚贞不渝地爱着对方,就是愿意为对方牺牲一切,七爷和桂花各自的言行就是“真爱”的具体体现,用“真爱”更明白,直接点明小说主旨。(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一种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
(2)①刘翔在挫折中不放弃,调整心态,克服不良情绪,康复后加紧科学、系统、大剂量训练。②体育爱好者的热情鼓励和真切支持支撑着他不断的坚持。③“父亲”的理解、安慰、疏导、鼓励、期待,让刘翔感动,让刘翔懂得了珍惜,懂得了要靠自己走出心结。④师傅孙海平的陪伴、鼓励、训练,让刘翔看到了希望,获得了勇气。(答出3点即可得6分)
(3)①这是刘翔奥运退赛沉寂了27个月后夺得的第一枚金牌,标志刘翔体育生涯新征程的开始。②这枚金牌,标志着刘翔从失败走向成功,调整了心态,恢复了水平,完成了人生的一次重要跨栏。③这枚金牌证明复出后的刘翔的实力,为刘翔“把世界记录抢回来”带来信心和勇气。(每点2分)
(4)①挫折中,跳出自我的小圈子,牢记曾经关心过、支持过自己的人的期待,想到自己从事的事业的意义,在感动中坚持。②挫折中,要明白战胜挫折是人生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经历,要坚信只有自己才能解开失败的心结,只有调整心态,刻苦训练,提升实力,才能帮助自己跨过挫折之“栏”。③挫折中,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指责,及时消除自己的低落情绪,坚持自己的理想,克服弱点,不断进步,逐步走向成功。(要点②4分,①③各2分)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 D(A.米珠薪桂:形容物价奇贵。B.左支右绌:穷于应付,顾此失彼。C.喜结金兰:结交很投合的朋友。D.倾盖如故:偶然结识的新朋友却像友谊深厚的旧故交一样。)
14. A(B,成分残缺,在“季节性”后加“的特点”;C,“大约”与“多”重复;D,第一分句,谓语残缺,中途易辙。)
15. A
16、(5分)校车标准围绕安全的要求,在结构设置、保险杠的安置、车窗的形式以及应急出口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五个要点,每点1分,表达流畅1分。)
17、(6分)(1)示例:践行了教师的操守,诠释了师德的内涵,树立了师表的形象
(2)你们的关爱让我们倍感温暖,我们坚信丽莉一定能渡过难关!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听力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
请听下面5短对话,选出最佳选项
What will the man do next
A. Give the woman some medicine B. Examine the woman C. Find the doctor
2. 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 during the woman’s holiday
A. Cloudy B. windy C. Rainy
3. What does the man probably mean
A. He enjoyed the beginning of the movie
B. He didin’t enjoy the movie
C. He didn’t watch the movie
4.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next
A. Talk to a police officer B. Tell the man what happened C. Wait for the man to call back
5. When would the man like to take a train
A. At 11:20am B. At 11:35am C. At 12:20pm
第二节(共15小题,每题1.5分,满分22.5)
听第6段材料,回答6---7题
6. What is the man doing
A. Giving advice to his mother B. Asking permission from his mother
C. Telling his mother about his school life
7.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often helps his mother in the kitchen B. He wants to take some dancing lessons
C. He will not live with his parents soon
听第7段材料,回答8—9题
8. What happened to Sandy
A. He was fired B. He failed to get a job C. He got lost in the museum.
9. What can we learn from conversation
A. The woman is quite selfish B. The man is disappointed with Sandy
C. Sandy has applied for a job in Los Angeles
听第8段材料,回答10---12题
10.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A. In France B. In Japan C. In China
11.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food in the restaurant
A. Delicious B. Cheap C. Oily
12.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restaurant
A. It is opened at 6:00am B. It is American style C. It provides an English menu.
听第9段材料,回答13----16题
13. Why does the woman come to school early
A. To discuss some problems with the man about the test.
B. To arrange the classroom for the test.
C. To review for the test
14. 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the test
A. Nervous B. Calm C. Excited
15.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will help the woman. B. He is not good at studying. C. He always comes to school early
16. What can we les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test will not be difficult this time.
B. The woman is worried about the test.
C. The man failed the test last term.
听第10段材料,回答17---20题
17.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Tv shows these days
A. Interesting B. Challenging C. Dull
18. What kind of the movie does the man probably like
A. Adventure movies B. Romance movies C. Science fiction movies
19. When will the two speakers go to the cinema
A. On Sunday afternoon B. On Sunday morning C. On Sunday evening
20. Why does the woman decided to watch the film with the man
A. She is very interested in it B. She hasn’t seen a film for a long time
C. She doesn’t want to stay at home alone.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题1分,满分15分)
21.South Korea has previously sent satellites into _____space using rockets from_____other countries.
A.the ;the B.不填,不填 C.the,不填 D.不填,the
22.In order to get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topic,you can ______ read the passage below____click on the visual link on the left.
A.neither ;nor B.not ; but C.both; and D.either; or
23.It’s reported that the Harvard Book Store will be among the first already equipped with an instant-publishing machine to have ______ to Google’s digital library.
A.access B.method C.approach D.way
24.There is no doubt _____ the chinese GDP will grow by 8% this year, but _____concerns us most is how China can achieve stronger growth two or three years later.
A.whether; what B.that; what C.whether; that D.that; that
25.A few years after the card was made,the Postage Act was passed in the UK, _____it possible to send letters for a penny.
A. make B.made C.to make D.making
26.Never ______ such a lovely, warm human being with a talent for songwriting and singing as Beth in the past ten years.
A.have come across I B.I have come across C.have I come across D had I come across
27.Lions and tigers are animals_______main method of getting food is to kill and eat other animals,or to look for their dead flesh.
A.which B.their C.of which D.whose
28._______at different locations earlier this year,the four men,including a doctor and a lawyer,were first brought to court in late October.
A.Having arrested B.Having been arrested C.To having been arrested D.Being assested
29.Premier Wen Jiabao announced at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s annual meeting in Davos that the Chinese economy would grow by 8 percent _______ the worst economic crisis in decades.
A.in case of B.in control of C.in spite of D.in charge of
30.----- I didn’t think you were coming.
----- Oh, I ______ to stay at home,but I changed my mind.
A. would have intended B. was intending C. had intended D. have intended
31.Xu Yunhe ________ himself unsuccessfully in court and the judge declared him guilty.
A. expressed B. described C. replaced D. defended
32. _______ on the careful observation of real life, Zhao Benshan’s Tv show, Xiangcuiaiqing enjoy _______ number of audiences,
A. Based; the large B. Basing’ a large C. Based; a large D. Basing; the large
33. ---- Can I help you
---- A tomorrow’s ticket for New York. ______, I’d like a seat by the window.
A. If necessary B. If so C. If ever D. If possible
34. ---- Do you know that not until the winter of 2009 ______ to know each other
---- Yes, I know. It was not until the spring of 2011 that ______ married.
A. they got; they got B. they got; did they get
C. did they get; did they get D. did they get; they got
35.The time he has devoted in the past few years ______ the disabled is now considered _____ of great value.
A. to help; being B. to help; to be C. to helping; to be D. to helping; being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It was my first day at school. I felt __36__ and scared. I went to all my classes with no friends. I felt no one really __37___ me. I listened anxiously to all the lessons and waited for the lunch break. Then finally the bell __38____. It was time to get free of the uneasy atmosphere.
During the lunch I met a new friend who wore a hat, and __39___ I am Jewish, we got along well, and I was so __40___ when she said, “Sit with us, at our table.” She __41___ to the one next to the door.
So I __42___, and took my tray and was about to walk with her ___43__ the floor, when suddenly I felt a nudge. “Hey, I saw you on the bus,” said a __44__ girl in a long skirt. “I __45___ your Jewish star necklace. You should sit with us.”
At that moment I _46____ around, and to my surprise, I __47___ the nations of the world, isolated themselves. The Spanish only sat with Spanish, the Hindus __48___ with Hindus, the Russians with the Russians, and __49___ the Arabs with the Jews. That’s what I saw __50___ my own eyes.
Suddenly, I saw the reason why wars got started in the world. Everyone __51____ to their own kind. The lunchroom was a ___52___ of the world. Why was everyone so __53___ I was puzzled.
But I wanted a change. Determinedly, I turned __54___ this tall girl, and went with my new friend. There was no enmity(敌意) in the room. I felt relaxed. I built a ___55__ between two worlds when I sat with those different from me. The whole world should get close, not apart.
36. A. nervous B. happy C. comfortable D. sad
37. A. cared for B. stared at C. believed in D. thought of
38. A. sounded B. rang C. came D. cried
39. A. when B. although C. if D. while
40. A. disappointed B. relieved C. angry D. upset
41. A. went B. pointed C. ran D. got
42. A. approved B. allowed C. permitted D. agreed
43. A. through B. past C. across D. along
44. A. beautiful B. tall C. short D. plain
45. A. find B. like C. see D. have
46. A. turned B. looked C. walked D. stepped
47. A. understood B. recognized C. noticed D. knew
48. A. always B. still C. normally D. occasionally
49. A. also B. ever C. never D. even
50. A. through B. in C. for D. within
51. A. stuck B. turned C. went D. walked
52. A. symbol B. sign C. map D. view
53. A. lonely B. blind C. strange D. independent
54. A. on B. to C. down D. off
55. A. tie B. bridge C. friendship D. relation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A
The Yangtze River, the biggest river in China, starts with the Tuotuo River at the Roof of the World, Qinghai-Tibet Plateau, takes in countless rivers, and flows eastward across the inner part of China. With a total length of more than 6,300 kilometers, it marches toward the East China Sea, singing the songs of the four seasons with its waves. The Yangtze River, only next to the Amazon and the Nile, is a cradle that breeds the ancient civiliz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Three Gorges have showed the magic workings of nature with their beautiful mountains and waters. The peaks and rocks on the two sides are telling us the history of the region in the past billion years. Every year, many visitors around the world are attracted by the charming thousand-year-long history of the region, the great ancient relics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the mysterious folk tales.
Sandwiched between the mountains, the Three Gorges run across Fengjie and Wushan Mountain in Sichuan Province and Badong, Zigui and Yichang in Hubei Province, extending 193 kilometers long to include Qutang Gorge, Wu Gorge and Xiling Gorge. The City of White Emperor in Fengjie is the important passage of the west part of the Three Gorges. Nanjinguan in Yichang is the important gateway of the east part. Along the banks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high peaks, overhanging rocks tower, rise into the clouds, dangerous cliffs seem to reach the sky, waterfalls are spraying and sparkling, clouds and thin fogs are curling, rapids and torrents are boiling. On the whole, Xiling Gorge is dangerous for its shallow shores and rapid currents. However, Yichang is regarded by most people as the best start point to tour the Three Gorges.
56. The Yangtze River is important to Chinese people, mainly because _______.
A. it extends its way from the west to the east of China
B. the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began here
C. the scenery on both sides is very beautiful
D. the Three Gorges is located on it
57. We can see the Three Gorges _______.
A. on Qinghai-Tibet Plateau B. in Hubei Province
C. in Sichuan Province D. Both A and B
58.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A. The Three Gorges have a total length of 193 kilometers.
B. The shapes of the Three Gorges are like sandwiches.
C. The Three Gorges is famous for beautiful scenery and relics.
D. The Xiling Gorge are very dangerous for ships to sail.
59. As a tourist, you’d better go to _______ to start your trip to the Three Gorges.
A. Nanjinguan B. Wushan C. Badong D. Zigui
B
Have you noticed that the majority of human beings seem to focus on the negative Bad news is often seen in the newspapers, television shows and magazines, but good news is often overlooked.
I saw a woman I was not very familiar with. She is a beautiful woman; every time I see her, I am struck by the smile on her face that can light up a whole room. So at one time I walked up to her and said, “You know, you are like liquid sunshine! Every time I see you, you give me so much joy.” I was not quite prepared for her reaction. She was blown away. Her eyes seemed about to shed tears, and she said, “That is so sweet! That is the nicest thing anyone has ever said to me!” It was as if nobody had ever told her how beautiful her appearance was. I was extremely moved by the moment I had shared with this woman.
Why not take notice of the positive and spread a little sunshine When you are looking for beauty, you will begin to see it more and more. When you discover it, don’t be afraid to appreciate it. Not only will it make them feel good, it will make you feel good as well. I truly believe the saying, “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 When you show kindness and sincerity, you will receive it back. You may even discover — much to your surprise — that you become the friend of someone you would never have expected to get along with.
60. The woman had tears in her eyes because __________.
the man’s behavior was so rude
she was nervous about the man’s words
the man told her the fact she didn’t know
she was so excited at the man’s praise
6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take the place of “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
A. The wise appreciate one another.
B. Respect yourself, or no one else will respect you.
C. There is kindness to be found everywhere.
D. Everybody should learn to praise others.
62.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probably is _____.
Spread a little sunshine
B. Everyone likes to be praised
C. Pay attention to the positive
D. Each of us has good points
C
The gigantic dam of the multi-function water control facility would be finished nine months ahead of schedule, said an engineer who is in charge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He said by June, the workers would have built the half-done dam from the southern bank of the river to the height of 185 meters.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will be capable of controlling the floods on the Yangtze by then and generating more electricity. And the level of the water stored in the reservoir will rise from 135 meters at present to 156 meters.
Situated near the Xiling Gorge, the easternmost gorge of the Three Gorges o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Three Gorges Dam is designed to have a length of 2,309 meters and a height of 185 meters.
It will also have the functions for flood control, power generation and navigation. It will be built from northern and southern banks of the Yangtze, which has been troubled by floods for hundreds of years.
Launched in 1993,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including the 185-meter-high dam and 26 generators on both banks of the Yangtze, is being built in three phases. The preparations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first phase were carried out between 1993 and 1997. The Yangtze was dammed at the Three Gorges area for the first time on November 8, 1997.
The entire Three Gorges Project is expected to be completed in 2009 and by then, it will be able to generate 84.7 billion kwh of electricity every year.
63. The underlined word in the fourth paragraph might mean ____.
A. places B. periods C. gorges D. dams
64.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know _______.
the construction will be completed ahead of time
the biggest function of the dam is used to control flood
the Three Gorges Dam will be finished in ten years
the dam will be 156 meters tall when it is finished
6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The Yangtze River was first dammed in the year 1993.
B. The water level in the reservoir will remain at 135 meters.
C. The Three Gorges Dam is on the easternmost part of the river.
D
When I was eight years old, I had a big accident. I get scared even now when I think about that time. There were many people skating near my house, and seeing them skate so wonderfully, I couldn’t wait to have a try, just a piece of cake, I thought .
I went with a friend who was very skillful. He spent a long time teaching me how to skate , but I still didn’t learn much , which made him very angry. Finally , he left me and skated all around. I skated alone and soon got bored because I kept falling down so I took off my skates and just walked around on the ice in my shoes. It was cold and my feet were frozen.
Suddenly, I stepped on something that was not hard. What was it It was a weak place in the ice . When I stepped there, I sank under the ice. I thought that I was going to die, but I did my best to grab something to get out from under the ice. I would have climbed out myself by grabbing the edge of the ice, but at that time I was only a child of eight . I cried out.
Fortunately, someone helped me. He grabbed my arms and pulled me up. Those several minutes seemed a year to me. I thanked him. At that time, my friend came back. I was annoyed at him because he was supposed to take care of me, but he didn’t. He was embarrassed. When I took a taxi home, the taxi driver was surprised and asked what had happened. I didn’t want to say anything because I was tired and scared. Since then, I have never touched skating.
66. At first the writer thought that skating _________________.
A. was hard to learn B. was only suitable to watch
C. was easy to learn D. can only be done with support
67. Why did the writer’s friend leave and skate alone ___________
A. He wanted to show off his skating skill before the writer.
B. He was disappointed at the writer’s performance.
C. He was too tired to go on teaching the writer.
D. He found he had no gift for teaching others to skate.
68. Before the accident , the writer himself was____________
A. searching for his friend everywhere. B. skating with great care and interest
C. going to find a place to warm himself up. D. walking on the ice with no special purpose
69. According to the writer, if an adult sank under the ice, he would _____________.
A. grab the edge of the ice and get out.
B. have courage to call for help
C. wait until people came to help
D. not like to accept others’ help
70. What effect did the accident have on the writer
A. He broke away from his irresponsible friend.
B. He didn’t dare to skate any longer
C. He fell ill because of staying under ice too longer.
D. He lost interest in all kinds of sports.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__71____ It may take some time before your natural response to almost any situation is optimistic. However, when you consider both the short term and long range benefits, your efforts are bound to pay big dividences(红利). How can you start immediately to move you in a positive direction
Choose happiness. Being happy is not about circumstances or any other outside force. Happiness is a decision we make.Why not start now to make up your mind to embrace(拥抱) happiness?_72_____ Let your personal identity get all wrapped up in the concept of happines. Fold it around yourself like a big comfotable blanket.
View life as a journey. A journey is an adventure of discovery. When we are on a journey we don’t fear change, we welcome it._73____ On a journey we are full of optimism because we are filled with the expectation of a wonderful adventure.This is the perfect attitude to carry with you every day.
Stop and smell the roses. ___74___ Trying to focus on simple pleasures can help restore(恢复) a sense of balance to your life.By pausing briefly to really taste your food or enjoy a beautiful piece of music, you can remind yourself of the joy of simplicity.
Be positive aware.__75____ Turn it into a private game. With practice,you will be surprised how easy it becomes to see the not so obvious benefits and pleasures all around you. Being alret to the reasons for optimism also helps move our attention away from the negative side of life.
Go ahead and make a decision,
Life without any change will be too dull for us.
We look forward to new and unfamiliar experiences.
Make it a habit to activiely search fot the positive side of everthing.
Learning to maintain a positive attitude during stressful times can be challenging.
When you constantly feel rushed and scattered, it can be difficult to maintain an optimistic outlook.
Only when you are positively aware can you really enjoy every single achivement you’ve made in your life.
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共35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学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
My grandmother is a village woman. She is already in her seventy. Although she received little school education, but she is aware that knowledge is of great important to young people. When my father was young, my grandmother took good care him so that my father could cost more time on his studies. Now, she often encouraged me to study hard. This summer she was bad ill in bed. When I visited her during the summer holiday, I found her sitting in bed, made new shoes for me! I was so deeply moving that tears came to my eyes. So is my grandmother, a kind and hardworking woman. I’ll respect and love her forever.
第二节:书面表达(共25分)
假如你是新星学校的学生会文艺部长李华,请你根据下面内容提示给你校外籍教师Mr Robert Martin 发一封电子邮件,邀请他参加学校即将去办的艺术节活动。要点包括;
时间:下周四至周五
地点:校礼堂
内容:1.艺术节内容介绍(各班的合唱比赛和其他文艺节目表演);
2.邀请Mr.Robert Martin参加艺术节,并担任评委;
3.恳请光临,并希望尽快回复。
注意:1.词数100 左右
2.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参考词汇:礼堂 auditorium
听力:1---5BBCAA 6-----10ACCCC 11---15BABCC 16---20ABBAA
单选:21---25BDABD 26---30CDBCC 31---35 DCDDC
完型:36—40AABBB 41---45BDCBC 46---50BCACA 51---55ACBCB
阅读:56---60BDBAD 61---65AABAC 66---70 CBDAB 71---75EACFD
改错:1.senventy---senventies 2. but去掉 3. important---importance
4. take care of 5. cost---spend 6. encouraged----encourages
7. bad---badly 8. made—making 9. moving---moving
10.so—such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1.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养抗虫棉,下列导入目的基因的作法正确的是( )
①将毒素蛋白注射到棉受精卵中 ②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注射到棉受精卵中
③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质粒重组导入细菌,用该细菌感染棉花体细胞,再进行组织培养
④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质粒重组,注射到棉花子房,并进入受精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2.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步骤是(  )
A.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C.人工合成基因 D.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3.利用细菌大量生产人类胰岛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适当的酶对运载体与人类胰岛素基因进行切割与粘合
B.用适当的化学物质处理受体细菌表面,将重组 DNA 导入受体细菌
C.通常通过检测目的基因产物来检验重组 DNA 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菌
D.重组 DNA 必须能在受体细菌内进行复制与转录,并合成人类胰岛素
4.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工程能定向改造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使之更加符合人类的需要
B.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定向改变分子的结构
C.蛋白质工程能产生出自然界中不曾存在过的新型蛋白质分子
D.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密不可分,又被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
5.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工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用胰蛋白酶处理一方面是为了使动物细胞分散开来,另一方面使细胞从瓶壁上脱离
B.细胞工程是在细胞整体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定向地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C.用取自烧伤病人的皮肤健康细胞进行培养,可获得大量自身的皮肤细胞。这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D.核移植技术是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
6.下图为植物细胞融合及组织培养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的最大优点在于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杂种细胞经过④和⑤过程可以培育成杂种植株说明杂种细胞具有全能性
C.尽管愈伤组织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其培养基中仍需要糖类、氨基酸等有机营养
D.诱导原生质体A和B融合既可以用物理和化学的手段,也可以用灭活的病毒进行诱导
7.下列哪一项属于克隆( )
A. 将鸡的某个DNA片断整合到小鼠的DNA分子中
B. 将某肿瘤细胞在体外培养繁殖成一个细胞系
C. 将抗药菌的某基因引入草履虫的细胞内
D. 将鼠的骨髓细胞与经过免疫的脾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8. 在下列选项中,一定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一项是( )
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B.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
C.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
D.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9. 在细胞工程——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技术中,其技术的重要一环是将营养细胞的细胞壁除去,通常是采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细胞壁。如将去掉了细胞壁的成熟植物细胞置于清水中,细胞将:( )
A.皱缩 B.胀破 C.呈球形 D.保持原状
10.一般来说,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①无毒的环境 ②无菌的环境 ③合成培养基需加血浆 ④温度与动物体温相近
⑤需要O2,不需要 CO2 ⑥CO2能调培养液pH
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⑥
11. 生物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已灭绝生物的“复生”将不再是神话。如果世界上最后一只野驴刚死亡,以下较易成功“复生”野驴的方法是( )
A.将野驴的体细胞取出,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经脱分化、再分化,培育成新个体
B.将野驴的体细胞两两融合,再经组织培养培育成新个体
C.取出野驴的体细胞核移植到母家驴的去核卵母细胞中,再经培养孕育成新个体
D.将野驴的基因导入家驴的受精卵中,培育成新个体
12. 如用动物的细胞进行克隆实验应该选择的细胞核不能是( )
A. 乳腺细胞的 B. 卵细胞的
C. 胃腺细胞的 D. 囊胚时期的胚胎细胞的
13.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以及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B.与抗癌药物结合可制成“生物导弹”
C.体外培养B淋巴细胞可大量分泌单克隆抗体
D.由效应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的杂交瘤细胞分泌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成熟的精子遇到卵子便可发挥作用
B.精子和卵子的发生都是从性成熟开始的
C.卵子形成时的分裂过程均在卵巢内完成
D.卵子产生过程中的减数第二次分裂是在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过程中完成的
15.下列有关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移植用的胚胎一般取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
B.滋养层细胞发育成胎膜和胎盘在囊胚期
C.分割囊胚阶段的内细胞团不要求均等
D.卵裂期胚胎中细胞数目和有机物总量在不断增加
16.表现型不同的母牛生育出基因型相同的小牛,产生这一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试管动物培养 B.胚胎移植 C.胚胎分割移植 D.受精卵移植
17.科学家运用胚胎移植技术培育试管牛时,首先用激素促进良种母牛超数排卵,然后进行体外受精和培育,最后把胚胎送入母牛子宫内,孕育成小牛产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供体与受体在胚胎移植前后的生理环境须保持一致
B.在胚胎移植前可采用胚胎分割技术快速繁殖良种牛
C.运用胚胎移植技术培育的试管牛属于动物克隆范畴
D.须配制一系列不同成分的培养液以培养不同发育时期的胚胎
18.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技术既可造福人类,又能威胁社会
B.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担心,从某些实例来看并非是多余的
C.转基因生物带来的安全性问题主要包括食物安全、环境安全、生物安全
D.在严格控制和检验下培育的转基因生物绝对不会危害其他生物体的生存和环境
19.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的稳定性低,容易遭受害虫危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
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D.系统整理性原理
20.城市生活垃圾要做到分类、回收、利用,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与该做法关系最密切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系统学原理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细胞都具有核膜,说明细胞具有统一性
B.蓝藻细胞有丝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一般不发生改变
C.细胞学说阐明了一切动植物以细胞为基本单位
D.噬菌体能利用细菌的核糖体和内质网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22.胰岛素分子有A、B两条肽链,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胰岛素形成时失去的水分子数和形成的肽键数分别是:( )
A.48 49 B. 49 49 C.50 49 D.51 49
23.在生物体内,作为生命活动的体现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膜结构的基本骨架的化合物,依次分别为( )
A.糖类,脂类、核酸 B.蛋白质、磷脂、核酸
C.蛋白质、糖类、核酸 D.蛋白质、核酸、磷脂
24.若要在显微镜下尽快观察到目标,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A.目镜5×和物镜40× B.目镜10×和物镜40×
C.目镜5×和物镜10× D.目镜10×和物镜10×
25.2009年8月台风“莫拉克”给我国台湾和福建等沿海地区造成严重水灾的同时,也导致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干旱,影响了农作物生长和人畜饮水。水在生物体及细胞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干旱时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有利于抵抗不利的环境条件
B.当人体缺水时,血浆渗透压会升高,从而产生渴觉
C.不同种植物的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相同,它们的代谢强度也相同
D.水灾发生后,植物长期被水淹也会导致死亡
26.下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
①A中肯定含有C、H、O、N等元素
②组成人体的B约有20种,绝大多数都不能在人体内合成
③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
④过程①发生所需模板和运输工具都是RNA
⑤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A.①②④ B. ①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27.2008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获得者发现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和2009年首先爆发于墨西哥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DNA和RNA。下列有关DNA和RNA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分布上,真核细胞中的DNA全部存在于细胞核中,RNA全部存在于细胞质中
B.从化学组成上,DNA与RNA的碱基完全不同
C.结构上,DNA多为双螺旋结构,RNA通常为单链结构
D.鉴定DNA用吡罗红染色剂,鉴定RNA用甲基绿染色剂
28.(2010·广州模拟)某生物体内发生如下的反应: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合成糖原
B.淀粉和糖原都属于多糖,都是储能物质
C.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利用葡萄糖
D.淀粉→麦芽糖→葡萄糖发生于消化道内,葡萄糖→糖原可发生于肝脏内
29.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病毒体内含有DNA或RNA,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五碳糖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T4噬菌体 烟草叶肉细胞 烟草花叶病毒 豌豆根毛细胞
碱基 5种 5种 4种 8种
核苷酸 5种 8种 8种 8种
五碳糖 1种 2种 2种 2种
30.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脱脂和低脂食品成为食品消费的主流,但是脂类也是人体重要的营养成分,其中生物体内脂肪的生理功能包括 (  )
①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②储能物质
③缓冲和减压、保护内脏器官
④具有生物活性,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⑤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⑥绝热体、保温作用
A.①②⑥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二、非选择题:(五个小题,31~34题每空1分,35题每两空1分共40分)
31.(7分)在培育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下图为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
请据图回答:
(1)A过程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过程及其结果体现了质粒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过程的培养基除含有必要营养物质、琼脂和激素外,还必须加入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对再生植株进行检测,D过程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探针。
(5)科学家发现转基因植株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传递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①将转基因植株与_________________杂交,其后代中抗卡那霉素型与卡那霉素敏感型的数量比为1:1。
②若该转基因植株自交,则其后代中抗卡那霉素型与卡那霉素敏感型的数量比为________。
③若将该转基因植株的花药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作离体培养,则获得的再生植株群体中抗卡那霉素型植株占____________%。
32.(11分)如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B是植物细胞,在细胞融合之前已处理,
除去了 ;A、B到细胞C的过
程中,常用的物理方法是 。融合完
成的标志是 。
(2)若A、B是植物细胞,则形成的D细胞还要
应用 技术把D培养成植株。
(3)若A、B是动物细胞,一般取自 ,
然后用 使其分散开来;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但不能用于植物细胞培养的手段是 ,所形成的D称为 。
(4)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A为小鼠效应B细胞,那么,在获得此细胞之前,小鼠已被注射了 。注射后小鼠身体产生了相应的免疫反应,生成了 ,图中B为 。
33.(10分)请回答胚胎工程和基因工程方面的问题:
(1)应用胚胎工程技术可以培育出“试管牛”。试管牛的培育需经过体外受精、 、_____以及在母体中发育和产出等过程。
(2)在“试管牛”的培育过程中,要使精子和卵母细胞在体外成功结合,需要对精子进行处理,使其 。另外,培养的卵母细胞需要发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时期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次级卵母细胞和 。
(3)通常奶牛每次排出一枚卵母细胞,采用激素处理可使其一次排出多枚卵母细胞,常使用的激素是 。
(4)若要获得的转基因牛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人干扰素,则所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必须包括:某种牛乳腺分泌蛋白基因及其启动子____、____、____和复制原点等。将该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显微注射法、农杆菌转化法),为获得能大量产生人干扰素的转基因牛,该基因表达载体应导入的受体细胞是_____(受精卵、乳腺细胞)。
34.(7分)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是 ,Ⅰ在小麦种子中主要是指 。
(2)图中Z是 ,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染色,可使Ⅲ呈现
色。
(3)图中P的结构通式为
(4)Ⅱ和Ⅳ两者都有多样性,两者多样性的关系是前者 后者。
(5)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随着年龄增长明显减少的主要是 。
35.(5分,每两空1分)下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据图回答: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 ,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
是 ;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 内才能进行。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
是 ,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则表现在 。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内含有 。
(4) 图展示了哺乳动物的平滑肌细胞,其遗传物质在存在方式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特点为 。
姓 名
班 级
考 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非选择题:(四个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31.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 ____ ___
(5)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 ____ ③ _ ___ 。
32.(1)
(2)
(3)
(4)
33. (1)
(2)
座位号
(3)
(4)
34.(1)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
35.(1)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 _____
(3)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 ____
(4)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
二、非选择题:(五个小题,31~34题每空1分,35题每两空1分共40分)
32. (1) 细胞壁  离心、振动、电激 产生新的细胞壁
(2)植物组织培养
(3)幼龄动物组织或胚胎 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
灭活的病毒诱导融合 杂交细胞
(4)抗原 相应的效应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抗体 骨髓瘤细胞
33.(1)早期胚胎培养  胚胎移植
(2)获能  第一极体
(3)促性腺激素(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4)终止子  标记基因  目的基因  显微注射法  受精卵
34.(1)葡萄糖 淀粉  (2)核糖核苷酸 红
(3)
(4)决定  (5)水(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Cu-64 Ag- 108)
I: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0题每题2分、11—20题每题3分,共50分)
1、现有三种物质 、 、 ,按官能团的不同,分类正确的是 ( )
A.羧酸、醛、酚 B.酯、醛、醇
C.羧酸、酮、酚 D.酯、酮、醇.
2、有机物 的正确命名为 ( )
A.2-乙基-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B.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C.3,3,4-三甲基已烷 D.2,3,3-三甲基已烷
3、有机物分子式为C4H10O,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H2,该化合物中,可由醛还原而成的有 (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4.二甲醚和乙醇是同分异构体,其鉴别可采用化学方法及物理方法,下列鉴别方法中不能对二者进行鉴别的是 ( )
A.利用金属钠或者金属钾 B.利用质谱法
C.利用红外光谱法 D.利用核磁共振氢谱
5某炔烃经催化加氢后,得到2-甲基丁烷,该炔烃是 ( )
A.2-甲基-1-丁炔 B.2-甲基-3-丁炔
C.3-甲基-1-丁炔 D.3-甲基-2-丁炔
6、下列物质中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 ( )
①CH4 ②C3H6 ③C8H18④CH2=CH-CH2CH3 ⑤ ⑥
A、①② B、②④ C、⑤⑥ D、①③
7、将一定量的饱和一元醇分成两等份,将其中一份完全燃烧,消耗28.8g氧气,在另一份中加入过量金属钠,产生2.24L(标况)H2,则该醇的分子式为:(  )
A.乙醇   B.丙醇    C.丁醇    D.甲醇
8、油脂的硬化是油脂进行了 ( )
A.加成反应 B.酯化反应
C.氧化反应 D.皂化反应
9、美国康乃尔大学的魏考克斯(C. Wilcox)所合成的一种有机分子,就像一尊释迦牟尼佛,因而称为释迦牟尼分子,有关该有机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该有机物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 ( )
B.该有机物属于苯的同系物
C.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21个碳原子
D.该有机物一氯代物只有4种
10、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右图。下列关于乙醇在不同的反应中断裂化学键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与金属钠反应时,键①断裂
B、在Ag催化下与O2反应时,键①、③断裂
C、与CuO反应时,键①断裂
D、与浓硫酸共热至140℃时,键①或②断裂;共热至170℃时,键②、⑤断裂
11、有机物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之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他们化学性质的改变。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 )
A.等物质的量的乙二醇和乙醇分别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乙二醇产生的氢气多
B.乙烯和苯都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
D.苯酚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
12、已知C—C单键可以绕键轴旋转,其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的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分子中至少有4 个碳原子处于同一直线上
B、该烃的一氯代物最多有四种
C、分子中至少有10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D、该烃是苯的同系物
13、现有5种无色溶液:乙醇、苯酚、Na2CO3溶液、AgNO3溶液、KOH溶液、溶液。可以把它们一一区分开的试剂是 ( )
A、新制Cu(OH)2溶液 B、FeCl3溶液
C、BaCl2溶液 D、酸性KMnO4溶液
14.a mL三种气态烃混合物与足量氧气混合点燃后,恢复到原来状况(常温、常压)气体体积共缩小2a mL,这三种烃可能的组合是 ( )
A.CH4、、C2H4、C3H4 B.C2H6、C3H6、C4H6
C.CH4、C2H6、C3H8 D.C2H4、C2H2、CH4
15.从松树中分离出的松柏醇其结构简式为:
它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NaHCO3溶液。能够跟1 mol该化合物起反应的H2和HBr的最大用量分别是 (   )
A.1 mol,2 mol B.4 mol,1 mol
C.4 mol,4 mol D.4 mol,2 mol
16. 某液态烃,它不跟溴水反应,但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将其0.5 mol完全燃烧生成 的CO2通入含5mol NaOH的溶液中,所得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则该烃是: ( )
A、1-丁烯 B、甲苯
C、1,3-二甲苯 D、2-甲基-3-乙基-2-戊烯
17. 已知乙烯分子是平面结构,因此,1,2-二氯乙烯可以形成两种不同的空间异构体。下列各物质中,能形成类似空间异构体的是 (  )
A.1-丁烯    B.丙烯
C.2-甲基-2-丁烯 D. 2─丁烯
18、桂皮中含有一种醛叫肉桂醛,其结构简式如图: ,,则下列有关肉桂醛的化学性质的叙述中有错误的是 ( )
A.水浴加热时,肉桂醛能够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B.一定条件下1mol肉桂醛与H2发生加成反应时,最多消耗5mol H2
C.肉桂醛具有弱酸性,且酸性与HCOOH稍弱
D.肉桂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聚反应
19、阿斯匹林的结构简式为: ,则1摩尔阿斯匹林和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 ( )
A、1摩 B、 2摩 C、3摩 D、4摩
20、某羧酸的衍生物A,其分子式为C6H12O2,实验表明A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生成B与C,B与盐酸反应生成有机物D,C在铜催化加热的条件下氧化成E,其中D、E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由此判断A的可能结构有( )种。
A、6 B、4 C、3 D、2
Ⅱ:非选择题(共50分)
21、(6分)按要求填空:
(1) C3H8O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 反应(填反应类型)时所得产物一定相同。
(2)某含氧有机化合物可以作为无铅汽油的抗爆震剂,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的44倍,含C 的质量分数为68.2%,含H的质量分数为13.6%,试计算其分子式。若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显示该分子中有4个甲基。则分子式
为 结构简式为
22、(10分)0.2 mol某烃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各1.2 mol。试回答:(1) 烃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
(2) 若取一定量的该烃A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各3 mol,则有 g烃A参加了反应,燃烧时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氧气___________L。
(3) 若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则烃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 比烃A少一个碳原子且能使溴水褪色的A的同系物有______种同分异体。
23、实验题(12分)
(1)(5分)
如图中的装置可用于制取乙炔。请回答图中A管的作用_______________
制取乙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避免反应太迅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分)1,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密度2.18g mL,沸点131.4℃,熔点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室中可以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1,2-二溴乙烷。其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 中装有乙醇和浓H2SO4的混合液,试管d 中装有液溴(表面覆盖少量水)。
填写下列空白:
⑴写出本题中制备1,2-二溴乙烷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安全瓶b 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 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 中的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容器c 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8分)请认真阅读下列三个反应:
利用这些反应,按以下步骤可从某烃A合成一种染料中间体DSD酸。(试剂和条件已略去)
请写出A、B、C、D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 。
25.(14分)已知:(1)在NaOH的水溶液中有以下转化:
(2)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时,易发生下列转化:
请根据下图作答:
已知:C转变为E需两步反应,回答:
(1)E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C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其完全燃烧的产物中n(CO2):n(H2O)=2:1,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具有如下特点:①能跟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能发生加聚反应:③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则F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化合物G是F的同分异构体,属于芳香族化合物,能发生银镜反应。G共有_______种结构,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Ⅱ、非选择题(共50 分)
21、(6分)(1) 消去(2分)(2)分子式:C5H12O (2分)结构简式:CH3―O―C(CH3)3(2分)
22、(10分)(每空2分)⑴ C6H12; ⑵ 42,100.8; ⑶ ; ⑷5
23、(1)(5分)调节水面高度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2分) 
CaC2+2H2O→Ca (OH)2+C2H2↑(2分) (乙炔可写结构简式)
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1分)
(2)(7分)CH3CH2OH → CH2=CH2↑+H2O(2分)(条件:浓硫酸,加热)CH2=CH2+Br2 → CH2BrCH2Br(2分)
(3)b中水面下降,玻璃管中水柱会上升甚至溢出(2分)
(4) 除去乙烯中的酸性气体(SO2、CO2)(1分)
24(8分)
25:(共14分) (1)羧基(2分)
(2)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 H2O(3分)
(3) C10Hl0O2(2分)
(4) (3分)
(5) 4 (2分)(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w.w.^w.k.&s.5*u.c.#om高.考.资.源.网
1.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位于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已知集合M={x|x2<4},N={x|x2-2x-3<0},则集合M∩N等于( )
A.{x|x<-2} B.{x|x>3} C.{x|-1<x<2} D.{x|2<x<3}
3.根据右边程序框图,当输入10时,输出的是( )
A.14.1 B.19 C.12 D.-30
4.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是
①“若xy=1,则x、y互为倒数”的逆命题 ②“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的否命题 ③“若m≤1,则方程x2-2x+m=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 ④“若A∩B=B,则AB”的逆否命题( )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③④
5.在△ABC中,“A>B”是“cosA<cosB”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设集合A=R,集合B=正实数集,则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f只可能是( )
A.f:x→y=|x| B.f:x→y=
C.f:x→y=3-x D.f:x→y=log2(1+|x|)
7.某汽车运输公司购买了一批豪华大客车投入客运,据市场分析,每辆客车营运的总利润y万元与营运年数x(x∈N)的关系为y=-x2+12x-25,则每辆客车营运______________年可使其营运年平均利润最大.
A.2 B.4 C.5 D.6
8.已知函数f(x)=4x2-mx+5在区间[-2,+∞)上是增函数,则f(1)的范围是( )
A.f(1)≥25 B.f(1)=25
C.f(1)≤25 D.f(1)>25
9.下列函数中值域为正实数的是( )
A.y=-5x B.y=()1-x C.y= D.y=
10、类比平面内正三角形的“三边相等,三内角相等”的性质,可推出正四面体的下列
哪些性质,你认为比较恰当的是( )。
①各棱长相等,同一顶点上的任两条棱的夹角都相等;②各个面都是全等的正三角形,
相邻两个面所成的二面角都相等;③各个面都是全等的正三角形,同一顶点上的任两
条棱的夹角都相等。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③。
11.曲线f(x)=x3+x-2在P0点处的切线平行于直线y=4x-1,则P0点坐标为( )
?A.(1,0); B.(2,8); C.(1,0)和(-1,-4); D.(2,8)和(-1,-4)
12.某考察团对全国10大城市进行职工人均平均工资与居民人均消费进行统计调查, 与具有相关关系,回归方程 (单位:千元),若某城市居民消费水平为7.675,估计该城市消费额占人均工资收入的百分比为( )
(A) 66% (B) 72.3% (C) 67.3% (D) 83%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只填结果,不要过程)
13、在复平面内,O是原点,向量对应的复数3+,如果A关于实轴的对称点B,
则向量对应的复数为 .
14.已知数列{ a n }满足条件a1 = –2 , a n + 1 =2 + , 则a 5 = .
15.有下列关系:
(1) 名师出高徒; (2) 球的体积与该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3) 苹果的产量与气候之间的关系;(4) 森林中的同一种树,其断面直径与高度之间的关系;
(5) 学生与他(她)的学号之间的关系;
(6) 乌鸦叫,没好兆; 其中,具有相关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_
16. 函数y=2x3-3x2-12x+5在[0,3]上的最小值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集合,,
若A∪B=A,求实数m的值。
18. (本小题满分12分)为考察高中生的性别与是否喜欢数学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某城市的某校高中生中随机抽取300名学生,得到如下列联表:
喜欢数学课程 不喜欢数学课程   总 计
   男    37    85    122
   女    35    143    178
  总 计    72    228    300
由表中数据计算得到的观察值. 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认为高中生的性别与是否数学课程之间有关系?为什么?
参考公式与数据:
P(k2>k) 0.50 0.40 0.25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k 0.455 0.708 1.323 2.072 2.706 3.84 5.024 6.635 7.879 10.83
19.(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
(I)当时,求的最小值; (II)如果,解不等式:
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所示,面ABC,,过A作SB的垂线,垂足为E,过E作SC的垂线,垂足为F,求证:
21. (本小题满分12分)某大桥在涨水时有最大跨度的中央桥孔如图所示,已知上部呈抛物线形,跨度为20 m,拱顶距水面6 m,桥墩高出水面4 m,现有一货船欲过此孔,该货船水下宽度不超过18 m,目前吃水线上部分中央船体高5 m,宽16 m,且该货船在现在状况下还可多装1000 t货物,但每多装150 t货物,船体吃水线就要上升0.04 m,若不考虑水下深度,该货船在现在状况下能否直接或设法通过该桥孔?为什么
22.(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的一个极值点。(1)求m与n的关系表达式;(2)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
一、选择题:DCACC CCABC CD
二、填空题: ,,(1)(3)(4),-15
19. 解:(I)根据题意将绝对值符号去掉得分段函数:
………………….4分
作出函数的图象如图,由图象可知,函数的最小值为3 ………………….6分
(II)当,…………8
当…………9
当………10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2
20. 证明:因为面ABC,所以,(3分)
又且,
所以面SAB,(6分)
所以AE,(8分)
因为且,
所以面ABC,(11分)
又因为,所以根据三垂线定理可得(12分)
21. 解:如下图,建立直角坐标系,设抛物线方程为y=ax2,则A(10,-2)在抛物线上,
∴-2=ax2,a=-,方程即为y=-x2让货船沿正中央航行.
∵船宽16 m,而当x=8时,y=-·82=1.28 m,
∴船体在x=±8之间通过.由B(8,-1.28),
∴B点离水面高度为6+(-1.28)=4.72(m),而船体水面高度为5 m,
∴无法直接通过.又5-4.72=0.28(m),0.28÷0.04=7,而150×7=1050(t),
∴要用多装货物的方法也无法通过,只好等待水位下降.
22. 解:(1)……2分是原方程的一个极值点有
(2)由(1)有
由 ………………6分
当时,由下表
1
+ 0 — 0 +
∴原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9分
当时,下表有
(-∞,1) 1
+ 0 — 0 +
∴原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综上所述,当时,原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当时,原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为……………………1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全集,集合,,则.
表示的集合为( )
A. B.
C. D.
2.是虚数单位,复数 ( )
A. B. C. D.
3.展开式中的系数为( ).
A.120 B.30 C.60 D.240
4. 函数的减区间是( )
A. B. C. D.
5. 定积分的值是( )
A. 0 B. 2 C. 3 D. 4
6.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
A.-7 B.7 C.-28 D.84
7.已知是直线,是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则;②若,,则;③若,,则;④若与异面,且,则与相交;⑤若与异面,则至多有一条直线与都垂直.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8.若,且,则
A.0.2 B.0.3 C.0.7 D.0.8
9.设,则等于( )
A. 10 B.12 C.16   D.15
10. 将四名教师分配到三个班级去参加活动,要求每班至少一名的分配方法有( )
.72种 .48种 .36种 .24种
11. 设为自然数,则=( )
A. B.0 C.-1 D.1
12、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部分对应值如下表,的导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
第12题图
① 函数是周期函数;② 函数在是减函数;③ 如果当时,的最大值是,那么的最大值为;④ 当时,函数有个零点,其中真命题2的个数是 ( )
A.个 B. 个 C. 个 D. 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设复数则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象限。
14.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每次罚球命中得1分,罚不中得0分.已知某运动员罚球的命中率是0.7,则他罚球6次的总得分的均值是( )
15.用火柴棒按下图的方法搭三角形:
按图示的规律搭下去,则所用火柴棒数an与所搭三角形的个数n之间的关系式可以是__________.
16、一个棱锥的三视图如图, 则该棱锥的全面积
(单位:cm2)为____________
答题卡
座位号 得分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填空题
13---------------------------- 14---------------------------------
15---------------------------- 16---------------------------------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7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12分)设向量
计算以及所成角的余弦值,并确定λ,μ应满足的条件,使与z轴垂直。
18. (本小题12分)老师要从10篇课文中随机抽3篇让同学背诵,规定至少要背出其中两篇才能及格。某同学只能背诵其中的6篇,求:
(1)抽到他能背诵的课文的数量的分布列;
(2)他能及格的概率。
19. (本小题12分)如图所示,在长方体中,AB=AD=1,AA1=2,M是棱CC1的中点
(Ⅰ)求异面直线A1M和C1D1所成的角的正切值;
(Ⅱ)证明:平面ABM⊥平面A1B1M
20. (本小题12分)
已知函数在与时都取得极值
(1)求的值与函数的单调区间 (2)若对,不等式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21、(本题满分12分)
已知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在轴上的抛物线被直线截得的弦长为,求抛物线的方程。
22.(本小题12分)设函数其中,
(1)求的单调区间;
(2)当时,证明不等式:.
(3)求证:ln(n+1)> +++().
二、填空题
13 : 4 14 :  4.2 
15:2n+1 16:48+12
三、解答题
18、见教材2-350页
19、(1)(2)略
20、解:(1)
由,得
,函数的单调区间如下表:
所以函数的递增区间是与,递减区间是;
21、解:设抛物线的方程为,则消去得

22解:由已知得函数的定义域为,
又 ———2分
由解得
当变化时,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0 +
单调递减 极小值 单调递增
由上表可知,当时,函数在内单调递减;当时,函数在内单调递增。所以,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是,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4分
(2)
对求导,得: ————6分
当时,所以在内是增函数,又因为在上连续,所以 在内是增函数
当时,即
————8分
同理可证 ————9分
(3)由, ln(+1)>,,ln(1+1)> ——10分
所以ln(+1)+ln(+1)++ln(1+1)> +++
所以ln(n+1)> +++()————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