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走向共同富裕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走向共同富裕 教案

资源简介

  
1.2《走向共同富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认同改革开放,认识到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了解党和政府在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做出的努力,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科学精神:看到改革开放带来成就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新挑战,认识到全面深化改革顺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关心改革,树立改革精神,追求共同发展,自觉为实现共同富裕添砖加瓦。
  能力目标:辩证发展的眼光分析改革发展问题,培养读图析图能力,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并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目标:知道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充分认识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了解共享发展成果的措施和意义。
二、教材分析
(一)课标要求
  “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二、认识国情、爱我中华”2.4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知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整体围绕“富强”展开学习,“富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首位、基础,而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因此在了解改革开放进程、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充分认识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了解共享发展成果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保障。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我国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三、学情分析
  本框学习中,学生通过已有认知能够列举出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部分典型问题,如环境、住房、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运用已有分析能力能够推断出这些问题所产生的影响,从而产生对如何解决,即如何共享发展成果的学习的渴望。
但深化改革原因中“经济新常态”“区域协调发展”两部分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理解有一定困难,教师需考虑不同层次学生认知能力,把握授课深浅尺度。
四、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以深圳前海、南方电网、河源坪围村创造真实情境,将知识融入情境中,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获得新知。
案例分析法:以南方电网、河源坪围村为例,引导学生针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生成知识。
自主探究法:教学过程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案例中设置任务,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分析,训练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站在时代的潮头,领略了中国腾飞的新篇章。历史和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的崛起可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最好见证。今天,我们一起出发,继续踏上强国之路,走向共同富裕。
(二)讲授新课
环节一:前海巨变,沧海桑田
第一站:深圳前海
播放视频:建党百年深圳主题光影秀《光辉杰作》
教师:视频中我们看到的是灯火通明,无比繁华的前海夜景。然而,在改革开放这里只是一个偏僻的渔村。1979年7月,蛇口响起填海建港开山炮,也被称为改革开放的第一炮。2015年4月27日,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成立。从此前海蛇口实现‘一年一个样’的变化。
学生思考:从深圳前海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教师总结: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之一。
环节二:潮涌南方,改革创新
第二站:南方电网公司
教师:生于改革,因改革而兴、因改革而强。南方电网公司的发展史是一部励精图治、敢为人先的改革史,改革是南方电网公司的鲜亮底色。
学生任务:阅读南方电网公司近年来的改革举措,并从技术创新、社会责任等角度思考南方电网为什么要主动进行改革?
材料:南方电网公司近年来的改革举措
1.积极配合政府推动输配电价改革和电力市场化改革等多项改革任务,努力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2.加强电网投资管控,坚持贯彻煤电去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政策,严格执行高耗能企业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严格执行政策促落后产能淘汰。
3.构建适应售电市场放开的供电服务保障体系,创新供电服务模式,加快网厅、掌厅APP建设步伐,大力推行“互联网+”电力服务。
4.全力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方面,减少标煤消耗,减排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全网风电、光伏发电量不断增长,加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电动汽车加快发展。
教师总结:材料中提到的“降成本”、“去产能”都体现了南方电网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创新供电服务模式,促进清洁能源消纳体现了南方电网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能源结构,主动承担起绿色生产的社会责任。
南方电网公司之所以要深化改革,就是为了适应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情况。因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环节三: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第三站:河源市坪围村
教师: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坪围村是省属水库区移民村、革命老区村。该村长期以来受人多地少、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的制约,2016年成为省定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1户186人。
学生思考:对比以上两张图,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什么问题?
教师:发展差距大。发展差距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以下三张图:
面对这些现实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教师总结:前面我们讲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改革的实践经验总结,改革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与此同时,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调节新矛盾,必须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也就是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因为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也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第一个知识点,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知识点一】
教师: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不断解决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推动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发展质量。而全面深化改革,归根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大命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社会进步的趋势,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要求。
由此可见,全面深化改革,归根到底是为了带领广大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那么何为共享发展呢?
学生任务:根据以下四个信息概括共享理念的内涵。
教师总结:共享发展是全民渐进的需要先富帮带后富,最终走向共同富裕。作为先富起来的经济特区,深圳不止注重自身发展,也承担起帮带后富的重任,帮扶落后贫困地区,助力乡村振兴,让更多人共享发展成果。
环节四:共享发展,圳在行动
教师:为了实现共享发展,
自2016年以来,在深圳市大鹏新区开展结对帮扶。
学生任务:结合以下材料,从国际比较,党的宗旨,发展的目标三个角度探究深圳为什么要帮扶坪围村脱贫。
材料一:
IMF公布世界各国2020年人均GDP排名
2020年全球GDP总量为84.54万亿美元,人均GDP为11033美元。2020年中国的人均GDP为10484美元,较上年增加了390美元,名次由70名前移到63名
材料二:“党支部真心为老百姓服务,坚持办事公平公正,真正与群众“在一起”,便有脱贫攻坚的凝聚力。”——坪围村村支书李远通
材料三:自2016年以来,在深圳市大鹏新区对坪围村开展结对帮扶,从加强资金支持、人才支援、产业帮扶、消费扶贫等方面扎实推进坪围村脱贫攻坚工作,先后共投入1800万元资金,在医疗、教育、产业、基础设施、人居环境、乡风文明等方面成效显著。
教师总结:从材料一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位居63,说明发展成果还没有实现较好的共享。然而,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从材料二中提到党支部真心为老百姓服务,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材料三中深圳帮扶坪围村的各项发展举措,根本目的就在于增进民生福祉。
正因为共享发展成果有如此重大的意义,所以深圳要先富帮带后富,帮扶枰围村脱贫摘帽。
【知识点二】
教师: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来帮扶呢?同学们,假如你是深圳到坪围村扶贫的驻村第一书记,你将采取那些措施来让坪围村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学生任务:为坪围村脱贫出谋划策
教师总结:脱贫的首要任务发展经济。但要注意的是,发展经济虽需要政府的扶持,但关键在于当地农民自力更生。为此,扶贫工作队、村“两委”与村民齐心协力,摸索出一条特色产业之路。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据统计,2020年,坪围村村集体收入较
2015年增长
27
倍;原贫困人口收入较
2015
年增长
7
倍。就业和收入关乎农民的利益,体现了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仅是有钱花,还要提升生活的质量。这就要求党和政府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坪围村干部着力解决村民的医疗、教育和住房问题,村里新建的文体广场、乡村舞台,上演着一台又一台的文化盛宴。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三个知识点:如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知识点三】
五年来,坪围村早已脱贫摘帽,村集体收入达到109万元,较2015年增长27倍,贫困人口收入达到23700元,较2015年增长7倍,成为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坪围村共享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
(三)小结升华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走进共同富裕这一框题,内容包括: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以及如何实现共享发展成果。其中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及如何实现共享发展成果是本课的重点。
随着一个个贫困村脱贫摘帽,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为了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让农村进一步发展,农民更加幸福,深圳市选派优秀年轻干部约400人奔赴汕头、河源、汕尾投身驻镇帮镇扶村行动中,开启南粤乡村振兴新征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正值青春的我们,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创造出属于我们的精彩人生!
六、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