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资阳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简介

本试卷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主观题部分在答题卷上完成。答题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机读卡和答题卷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4.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把与所选题目对应的选项涂黑。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秦九韶与《数书九章》
秦九韶在《数书九章》序言中说,数学“大则可以通神明,顺性命;小则可以经世务,类万物”。所谓“通神明”,即往来于变化莫测的事物之间,明察其中的奥秘;“顺性命”,即顺应事物本性及其发展规律。在秦九韶看来,数学不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而且应该达到“通神明,顺性命”的崇高境界。
《数书九章》全书共九章九类,十八卷,每类9题共计81个算题。该书著述方式,大多由“问曰”、“答曰”、“术曰”、“草曰”四部分组成:“问曰”,是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答曰”,是给出答案;“术曰”,是阐述解题原理与步骤;“草曰”,是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另外,每类下还有颂词,词简意赅,用来记述本类算题主要内容、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及其解题思路等。
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并不按数学方法来分类。题文也不只谈数学,还涉及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成为了解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重要参考文献。《数书九章》在数学内容上颇多创新。中国算筹式记数法及其演算式在此得以完整保存;自然数、分数、小数、负数都有专条论述,还第一次用小数表示无理根的近似值;卷一大衍类中灵活运用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并首创连环求等,借以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在《孙子算经》中“物不知数”问题的基础上总结成大衍求一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使一次同余式组的解法规格化、程序化,比西方高斯创用的同类方法早500多年,被公认为“中国剩余定理”;卷十七市物类给出完整的方程术演算实录,书中还继贾宪增乘开方法进而作正负开方术,使之可以对任意次方程的有理根或无理根来求解,比19世纪英国霍纳的同类方法早500多年。此外,秦九韶还改进了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用互乘对减法消元,与现今的加减消元法完全一致;同时秦九韶又给出了筹算的草式,可使它扩充到一般线性方程中的解法。在欧洲最早是1559年布丢(Buteo,约1490—1570年,法国)给出的,他开始用不很完整的加减消元法解一次方程组,比秦九韶晚了312年,且理论上的不完整也逊于秦九韶。书中卷五田域类所列三斜求积公式与公元一世纪希腊海伦给出的公式殊途同归,秦九韶还给出一些经验常数,如筑土问题中的“坚三穿四壤五,粟率五十,墙法半之”等,即使对现在仍有现实意义。秦九韶还在十八卷77问“推计互易”中给出了配分比例和连锁比例的混合命题的巧妙且一般的运算方法,至今仍有意义。卷七、卷八测望类又使《海岛算经》中的测望之术发扬光大,再添光彩。
除此之外,秦九韶还提出了秦九韶算法。直到今天,这种算法仍是多项式求值比较先进的算法。该算法看似简单,其最大的意义在于将求n次多项式的值转化为求n个一次多项式的值。在人工计算时,利用秦九韶算法和其中的系数表可以大幅简化运算;对于计算机程序算法而言,加法比乘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计算效率要高很多,因此该算法仍有极大的意义,用于减少CPU运算时间。
《数书九章》是对《九章算术》的继承和发展,概括了宋元时期中国传统数学的主要成就,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高峰。当它还是抄本时就先后被收入《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1842年第一次印刷后即在民间广泛流传。秦九韶所创造的正负开方术和大衍求一术长期以来影响着中国数学的研究方向。焦循、李锐、张敦仁、骆腾凤、时曰醇、黄宗宪等数学家的著述都是在《数书九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完成的。秦九韶的成就也代表了中世纪世界数学发展的主流与最高水平,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德国著名数学史家M.康托尔(Cantor,1829-1920)高度评价了大衍求一术,他称赞发现这一算法的中国数学家是“最幸运的天才”。美国著名科学史家萨顿(G·Sarton,1884-1956)说过,秦九韶是“他那个民族,他个时代,并且确实也是所有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注:秦九韶(1208年-1261年)南宋官员、数学家,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字道古,汉族,普州安岳(今属四川)人。
1.下列关于《数书九章》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数书九章》全书的著述方式,都是由“问曰”、“答曰”、“术曰”、“草曰”四部分组成。
B.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并不按数学方法来分类。此书还是了解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重要参考文献。
C.书中还提出了“物不知数”问题,并总结成大衍求一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使一次同余式组的解法规格化、程序化。
D.《数书九章》是对《九章算术》的继承和发展,概括了中国传统数学的主要成就,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的高峰。
2.下列不属于《数书九章》在数学内容上创新的一项是(3分)
A.书中自然数、分数、小数、负数都有专条论述,第一次用小数表示无理根的近似值。
B.首创连环求等,借以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C.改进了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用互乘对减法消元,与现今的加减消元法完全一致。
D.每类问题下写有颂词,词简意赅,用来记述本类算题主要内容、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及其解题思路等。
3.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九韶认为数学不仅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而且应该达到明察事物的奥秘,顺应事物本性及其发展规律的境界。
B.大衍求一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比西方高斯创用的同类方法早500多年,被公认为“中国剩余定理”,它和正负开方术长期以来影响着中国数学的研究方向。
C.利用秦九韶算法和其中的系数表可以使计算机程序算法效率提高很多,因此该算法仍有极大的意义,用于减少CPU运算时间。
D.秦九韶所列的三斜求积公式以及给出的一些经验常数,还有他给出的配分比例和连锁比例的混合命题的巧妙且一般的运算方法,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初,武与李陵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使曰:“武等实在。”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4.下列加点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自痛负汉 负:辜负 B.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 过:责备
C.兄弟亲近 亲近:亲近的臣 D.自分已死久矣 分:料想
5.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为武置酒设乐 ②为世大戮
B.①赐钱二百万以葬 ②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C.①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②鹏之徙于南冥也
D.①因泣下霑衿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骑马的宦官与驸马争船,把驸马推下河去淹死了。骑马的宦官畏罪逃走。皇上命苏武的大哥奉车都尉苏嘉去追捕,结果他人没抓到,恐惧得服毒自杀了。
B.李陵劝说苏武“人生短暂,何必苦了自己”。他以自己为例,说刚投降时也是像发了疯一样,后来也就习惯了,希望苏武能听听自己的建议。
C.汉廷寻求苏武等人,匈奴撒谎说苏武已死。在常惠见了汉使后,汉使以天子射雁得帛书为辞,才让匈奴最终将苏武等人放回汉朝。
D.苏武于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春回到长安。苏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当初壮年出使,等到回来,胡须头发全都白了。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翻译: ▲
﹙2﹚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翻译: ▲
(3)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
翻译: ▲
8.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董钧字文伯犍为郡资中人也钧博通古今数说政事永平初为博士时草创五郊祭祀及宗庙礼乐威仪章服辄令钧参议多见从用当世称为通儒(《后汉书·董钧传》)。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9.阅读下面宋词,回答问题。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1)上片画线的句子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2)辛词以用典见长,请对词的下片画线处典故进行赏析。(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人生如梦, ▲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2) ▲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苏轼《定风波》)
(4) ▲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5)渔舟唱晚, ▲ ; ▲ ,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6)既自以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 ,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向东还是向西
连俊超
胡小兵停下车向后张望,他的女人拖着一捆竹板艰难地走着。胡小兵看到了那女人脸上的汗水,他朝女人喊着:“你等着!”
胡小兵跑到女人身边,说:“给我!”女人继续迈着沉重的脚步,那捆竹板在地上划得唰唰响。女人说:“我行!”胡小兵提高了嗓门:“给我!”女人停了下来。胡小兵抱过竹板就走,他说:“不让我拉,非得让你抱着走,这么沉你抱得动吗?”女人跟上,用毛巾在他脸上擦了一下。女人说:“竹板太长了,车上那么多水泥,不能再放东西了。”
胡小兵把那捆竹板拖到板车旁边,说:“歇两分钟。”然后他点了一支烟。他抬头看了看天,骂道:“他妈的,这老天爷太狠了,弄这么毒辣的太阳!”女人说;“还得往南走一里路,正顶着日头!”胡小兵扔掉烟头说;“走吧,把竹板放到车上,你扶着。”女人没照办。女人说:“这些水泥拉回去你就得喊得半夜腿疼,别逞能了!”女人知道,往南走一里路,就是东西大街,沿大街往东走两百米就是工地了。
女人跟在车后,歪着腰胯,用屁股顶着那捆竹板,像企鹅一样一走一摇摆。胡小兵不时回头看一眼女人,想喊一句什么,却什么也喊不出。他张大了嘴巴,仍感到像被人掐了脖子一样呼吸艰难。胡小兵脱了短袖,把深红色的上身毫无保留地展示给了太阳。太阳便在胡小兵的脸颊、臂膀、背上镶嵌了无数个小太阳。胡小兵伸长了脖子,像一头老牛似地蹬着地面,每一步都恨不得把水泥路踩出一个坑来。
一阵凉风很及时地取代眼光充斥着大街小巷。胡小兵往天上一看,不好,要下雨!胡小兵回头对女人喊:“我得赶紧把水泥拉回去,淋了就完了!”汗水把女人几缕头发粘在脸上。她点了点头,说了句只有她自己听到的话。胡小兵顾不得腿酸痛了。要是一车水泥被大雨淋了,他的工钱也就得像汗水一样蒸发掉了。
东西路就是他的目标。胡小兵感到有雨水很不客气地落在脸上,他慌了,可身后的板车并没有慌张,它仍是慢悠悠地爬行,任凭胡小兵怎么用力它就是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更多的雨点飞身而下,像工地的碎块一样密集,它们挡住了胡小兵的视线。胡小兵把一小块塑料布盖在了水泥袋上。他恨不得抓起行人,把他们的衣服也脱下来盖在水泥袋上。
东西路口模糊的红绿灯出现了,胡小兵冲了过去。那时,一辆三轮车比胡小兵更加匆忙地往前冲,把正在拐弯的胡小兵给挂倒了。三轮车没给胡小兵叫喊的机会,它很快就把自己藏进了雨雾里。胡小兵向身后的女人叫了一声。女人丢下竹板飞奔过来,撩起胡小兵的裤管,女人看到了胡小兵左腿上像嘴巴一样的伤口。
女人说:“赶紧去医院,就在西边不远。”
胡小兵说:“扶我起来!”胡小兵抓住了板车的把手,说:“你在后边推着,赶紧把水泥弄到工地上,淋透就完了!快!”
雨水早已把他们身上的汗水冲刷得干干净净,并企图把这个世界也冲刷一遍。女人站着没动,她突然带着哭腔喊道:“快去医院吧,就在西边不远!”
胡小兵看了一眼自己的左腿,鲜红的血从裤管里流了出来。胡小兵吼道:“水泥快被淋着了!快给老子推车,往东两百米就是工地!”然后他拖着左腿拉起了板车。女人跑过来,在板车后面用足了力。
女人咬紧了嘴唇,这样一来,泪水再多,也无法流进她的嘴里了。
11.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述其作用。(6分)
①胡小兵伸长了脖子,像一头老牛似地蹬着地面,每一步都恨不得把水泥路踩出一个坑来。
答: ▲
②胡小兵把一小块塑料布盖在了水泥袋上。他恨不得抓起行人,把他们的衣服也脱下来盖在水泥袋上。
答: ▲
12.小说的标题 “向东还是向西”有哪些含意?请结合全文作简要阐述。(6分)
答: ▲
13.小说中多次出现对天气的交代或描写的文字,试简析其作用。(4分)
答: ▲
14.小说是怎样正面刻画人物性格的?请从多角度加以探究。(8分)
答: ▲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残羹冷炙 挺而走险 计日成功 糍粑
B.贪脏枉法 毛骨耸然 锣鼓喧阗 蓬蒿
C.茕茕孑立 东隅已逝 欣欣向荣 慰藉
D.唉声叹气 毋庸质疑 委屈求全 蟊贼
16.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发生后,立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反思。从另一个角度讲,“小悦悦事件”的发生也是件“好事”,因为它给我们社会提供了一次五十步笑百步的机会,人们纷纷呼吁我们应该“拒绝冷漠社会”。
B.既然提升公民旅游素质是资阳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注重修正行为习惯的“绿色旅游”又怎能等量齐观
C.电视剧《水浒》拍摄前有很多演员争演林冲,《水浒》中不乏鲜明生动的英雄形象,唯独林冲一角最为奇货可居。
D.二爷生性胆小怕事,就怕天上掉根茅草砸着自己,战战兢兢地生活了一辈子。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曹操的性格具有双重性,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对于任何一个扮演他的演员来说都具有挑战性,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
B.那天欧盟大使跟龙永图谈话以后,他一夜没睡着;第二天到经贸大学去作报告,血压也因此升得很高。
C.尽管作为欧盟成员国的希腊经济总量有限,其债务危机不足以使美国经济受到直接冲击,但是仍然会间接影响美国经济的复苏进程。
D.沈从文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
18.仔细揣摩下面语段的内容和写法,再仿写一个15字以上的句子。(4分)
她一生演出了100多部剧目,其中《西厢记》《窦娥冤》《水浒传》《白蛇传》等代表作,久演不衰,家喻户晓。从艺60多年,她曾敲过张生的房门, ▲ , ▲ ,舞过白素贞的宝剑,把对艺术无止境的追求,当作了自己生命的全部。
19.中央电视台最近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受到热捧。请你向主持人推荐一种家乡特色食品。
要求:①体现该食品的特点;②语言鲜明、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不少于40字。(4分)
食品名称: ▲
推荐理由: ▲
20.陈、王、刘三位是担任某班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和美术的老师,每人教两门。现知道:
(1)英语老师和数学老师是邻居。
(2)王老师最年轻。
(3)陈老师喜欢和体育老师、数学老师交谈。
(4)体育老师比语文老师年龄大。
(5)王老师、音乐老师、语文老师三人常一起去游泳。
请你分别填出三位老师各教的两门课:(3分)
王老师教 ▲ ▲ 陈老师教 ▲ ▲ 刘老师教 ▲ ▲
五、作文(60分)
21.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代诗人陆游这两句诗,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表现了人生或社会变化发展的规律性,富于哲理。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资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语 文 答 题 卷
本卷共6页。答题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机读卡和答卷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保持卷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题号 二 三 四 五 总分 总分人
得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21分)
7.(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分)
董钧字文伯犍为郡资中人也钧博通古今数说政事永平初为博士时草创五郊祭祀及宗庙礼乐威仪章服辄令钧参议多见从用当世称为通儒(《后汉书·董钧传》)。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9.(8分)
(1)(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0.(1) (2)
(3) (4)
(5)
(6)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4分)
11.(6分)
①答:
②答:
12.(6分)
答:
13.(4分)
答:
14.(8分)
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4分)
19.(4分)
食品名称:
推荐理由:
20.(3分)
王老师教 陈老师教 刘老师教
五、作文(60分)
400
800
资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意见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8.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董钧/字文伯/犍为郡资中人也//钧博通古今/数说政事//永平初/为博士//时草创五郊祭祀/及宗庙礼乐//威仪章服/辄令钧参议/多见从用/当世称为通儒
(双斜线处,一处1分,共4分,其他地方酌情扣分)
9.(1)这三句描绘了夕阳西下,游子登楼,孤雁失群的一幅凄清、孤寂的晚景图。
(情景描述1分,关键词“凄清”“孤寂”“晚景”各1分,共4分)
(2)语出《世说新语》,晋朝的桓温北伐,途中见到自己早年栽种的柳树已粗过十围,便叹息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此处借以抒发自己不能为抗击敌人、收复失地而效力,徒然虚度时光的感慨。
(典故出处1分,解释1分,作用2分,共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每句1分,错一字该句为0分)
10.(1)一尊还酹江月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3)一蓑烟雨任平生 (4)莫道不销魂 (5)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6)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4分)
11. ①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夸张也算对)(1分)刻画了胡小兵拉车艰难行进的形象(1分),表现了人物的坚毅的性格(1分)。(共3分)②运用了夸张的手法(1分)形象地表现了胡小兵对水泥被雨淋的焦急而痛心的心理(2分)。(共3分)
12.①“向东还是向西”就是受伤后先送水泥保工资,还是先上医院保身体的艰难选择;②小说以这种艰难选择为题,表达出了这对夫妇的患难深情赞许;③显示了这个群体为了改变贫穷命运所作的抗争和苦涩的人生况味;④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群体的关注与同情,引发思考。(答对一点得2分,任答对三点得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5.C(A.挺—铤,成—程。B.脏—赃,耸—悚。D.质—置,屈—曲)
16.D(A.五十步笑百步: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不合语境。B.把不同事物的差别,同等看待。此句中没有“不同事物的差别”,可改为“等闲视之”。C.奇货可居:珍贵的货物,可收集起来,等有高价钱时才卖出去。比喻依仗某种独特的技能或事物以获取功名或财利。此处不合语境。D.战战兢兢: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17.C(A.“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与“难得的表演机会”搭配不当,可改为“演这个角色也是个难得的机会”;B.第一个分句主语“大使”后面缺谓语,使得“他”的指代有歧义; D.搭配不当,应把“丰富”改为“扩大”。)
18. 示例:戴过窦娥的枷锁,使过林教头的长枪
(每句2分,共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19.食品名称:麻辣烫(羊肉汤、担担面、伤心凉粉、夫妻肺片等。)(1分)理由:麻辣烫,沸腾的红锅,似海的百川,无不可烫。“麻”如蚂蚁咬唇舌,震颤酥软;“辣”似洗桑拿,泪汗齐出;“烫”催欢喜上眉梢,热血沸腾。麻辣烫,这地道的家乡美食,怎一个“爽”字了得。
(修辞1分,切合特点1分,字数1分,共3分。符合要求即可)
20.王老师教数学、美术,陈老师教语文、英语,刘老师教体育、音乐
(共3分,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推理过程:①陈老师喜欢和体育老师、数学老师交谈。说明王老师和刘老师有一个是体育老师、一个是数学老师。②体育老师比语文老师年龄大,而王老师最年轻,说明体育老师就是刘老师,那语文老师就有可能是王老师也可能是陈老师,但是王老师、音乐老师、语文老师3人常一起去游泳,说明王老师不是语文老师,那语文老师就是陈老师。③音乐老师就是刘老师。④英语老师和数学老师是邻居。数学老师是王老师,刘老师已经教了两门课了,那英语老师肯定就是陈老师。⑤只剩下最后一门美术课 那毫无疑问是王老师教的。所以王老师教数学、美术;陈老师教语文、英语;刘老师教体育、音乐)
五、21.参看高考作文阅卷标准。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卷1至10页。第二卷11至14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一卷 (选择题,共95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 1—55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56—60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或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标号填写到第二卷卷首表格内。
第一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 —Mum, I’m tired. I want to have a rest.
—_____ You had a rest just ten minutes ago!
A. What a surprise! B. Take your time.
C. What a pity! D. You must be joking.
2. We all hold _____ belief that those who have _____ wonderful sense of humor are more popular.
A. the; a B. a; the C. a; a D. the; the
3. The accident was my fault, so I had to pay for the damage to _____ car.
A. another B. other C. the other D. others
4. —Our holiday cost a lot of money.
—Did it Well, that doesn’t matter _____ you enjoyed yourselves.
A. as long as B. unless C. as soon as D. though
5. Everyone in the village hoped that he would _____ after a few days’ treatment.
A. come up B. pick up C. keep up D. make up
6. —Excuse me, but some more advice after this physical examination
—Take this medicine. It has no side effect only if _____ according to the directions.
A. taken B. taking C. is taking D. is taken
7. Discovering the chemical successfully during the experiment is really a happy thing, but it remains _____ whether it has any uses.
A. to see B. seeing C. seen D. to be seen
8. —Where is Tom, Mum
—In his study. He _____ on his essay for 20 minutes but he has written only 100 words.
A. will be working B. has been working
C. worked D will have worked
9. —How can I wake up so early
—Set the alarm at 5 o’clock, _____ you’ll make it!
A. or B. but C. and D. so
10. You know you work in a business _____ almost everyone is waiting for a great chance, so you must always be well-prepared.
A. how B. which C. that D. where
11. —Where does he live
—In _____ is now part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A. which B. what C. where D. that
12. —Is Jack on duty today
—It _____ be him. It’s his turn tomorrow.
A. can’t B. mustn’t C. won’t D. needn’t
13. _____ in the queue for half an hour, Tom suddenly realized that he had left his wallet at home.
A. To wait B. To have waited
C. Waiting D. Having waited
14. We have made _____ clear that we are strongly against smoking in the office.
A. this B. it C. that D. one
15. —Why do you know Mr. Li left that position
—He is offered a better job at IBM where he can get paid _____.
A. as five times much B. much as five times
C. five times as much D. as much five times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16~3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I used to hate myself because I wasn’t “normal”. Everyone else could play on the monkey bars and ride on a bicycle, but not 16 . I had a severe spinal cord disorder (脊髓病) and I knew I would always be much 17 than others.
I hated going to school and I hated people 18 at me. I hated seeing others smiling broadly and standing 19 and tall. And most of all, I hated looking in the 20 and seeing an ugly hunchback (驼背).
My friends found me 21 because I didn’t let others get close to me. I thought I was going to go on like this for the rest of my life 22 Angela appeared.
That afternoon, I was sitting by myself in a corner of the school — a spot where no one would 23 me. That’s when I first heard her voice.
“Hi. Can I sit down ”
I raised my head and there she was, with an irresistible smile on her round face.
“What are you looking at ” she asked.
“Ants.”
“What are they doing ”
“No 24 .”
“I bet they’re playing games and making friends. Don’t you think so ”
That was how our 25 started and it didn’t stop. We talked about everything under the sun — the ants, the clouds, my little niche (处境) — until it was sunset.
Then suddenly, she saw my 26 . She just stared.
My heart 27 . What I feared most had happened and I knew for sure she would
28 me now.
She stood up, pointed at my back and said, “I know 29 your back is hunched.”
I closed my eyes like a criminal (罪犯) waiting to be 30 . I begged in my heart for her to
31 , but she just kept on going. “I know what you’ve got in there. Do you ”
“No,” I answered 32 .
She bent and whispered in my ears.
“Your back is hunched because you’ve got a pair of wings from the angels.”
I was 33 . I looked into her eyes and her 34 touched my heart. From that day on, I started to learn to 35 myself because I have the wings of an angel and a kind-hearted friend.
16. A. them B. it C. me D. her
17. A. sadder B. shorter C. weaker D. slower
18. A. looking B. smiling C. aiming D. glaring
19. A. still B. alone C. straight D. together
20. A. street B. sun C. corner D. mirror
21. A. distant B. stubborn C. hopeless D. unfortunate
22. A. after B. before C. since D. until
23. A. disturb B. seek C. interrupt D. ignore
24. A. wonder B. idea C. sign D. action
25. A. connection B. competition C. conversation D. comprehension
26. A. face B. back C. eyes D. shoulders
27. A. sank B. beat C. broke D. ached
28. A. care for B. rely on
C. look down upon D. put up with
29. A. that B. how C. whether D. why
30. A. blamed B. arrested C. punished D. sentenced
31. A. relax B. leave C. stop D. pause
32. A. shyly B. weakly C. proudly D. firmly
33. A. astonished B. ashamed C. annoyed D. amused
34. A. wisdom B. generosity C. honesty D. kindness
35. A. control B. like C. comfort D. enjoy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第一节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I had looked forward to this day for a long time. Finally, I, Kirsty Sturart, would stand on the top of Mount Blanc,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Europe. Although I climbed often in my native Scotland, this was my first trip to the Alps. My companions — Jean Pierre Barton, Maurice Gautier, and Mary Sargent — and I left our camp early and planned to reach the top by late morning.
As we neared the top, large clouds gathered and it began to snow. We found shelter and decided to wait for the snow to stop. After three hours, however, we decided to go back and try again the next day. We started down the mountain in the thick snow. Jean Pierre forgot his sunglasses and went back to look for them. As he was returning to us, he started to fall.
His fall started an avalanche (雪崩) and it was falling towards us! I was swept away by the heavy snow. Jean Pierre hurried down to me. “Are you OK ” he asked.
“I think I broke my leg,” I answered.
“I’d better radio for help!” he said. “Where are the others ” We couldn’t see Maurice or Mary anywhere.
Jean Pierre called the emergency radio number, and the police said they would send help right away. It seemed like hours, but only minutes later we heard the welcome sound of a helicopter (直升飞机). The helicopter couldn’t land on the mountainside, so they lowered two men, two dogs and a stretcher (担架). One man ran to me, but I told him to search for the others. The dogs were trained for rescue and soon began to dig crazily in the snow.
Bernardo, the lead dog, found Mary’s scarf and led the rescuers to her. Maurice was nearby. The men gave us hot drinks and warm blankets and then prepared to lift us into the helicopter. Two men inside the helicopter pulled us up with the ropes. I went first on the stretcher.
Once we were safely inside, the helicopter flew to the hospital in Chamonix. Our poor rescuers and their dogs had to climb all the way back down the mountain. Later we would find these brave men and thank them for saving our lives.
36. What prevented the climbers from reaching the top
A. The terrible weather.
B. The loss of the sunglasses.
C. The injury of the team members.
D. The unexpected height of the mountain.
37. How did the writer break his leg
A. The road was covered with snow.
B. His companion knocked into him.
C. The avalanche caused a fall for him.
D. The heavy clouds blocked his view.
38. How did the writer feel while waiting for help
A. Anxious. B. Crazy. C. Sorry. D. Angry.
39. 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
A. Mary was the leader of the team.
B. The team was upset about their failure.
C. It was several hours before the rescue team arrived.
D. The writer was excited thinking of climbing Mount Blanc.
B
Welcome to one of the largest collections of footwear (鞋类) in the world that will make you green with envy. Here at the Footwear Museum you can see exhibits (展品)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You can find out about shoes worn by everyone from the Ancient Egyptians to pop stars.
Room 1The celebrity (名人) footwear section is probably the most popular in the entire museum. Stared in the 1950s there is a wide variety of shoes and boots belonging to everyone from queens and presidents to pop stars and actors! Most visitors find the celebrities’ choice of footwear extremely interesting. Room 2Most of our visitors are amazed and shocked by the collection of “special purpose” shoes on exhibition here at the Museum of Footwear. For example, there are Chinese shoes made of Silk that were worn by women to tie their feet firmly to prevent them from growing too much!
Room 3As well as shoes and boots, the museum also exhibits shoe shaped objects. The variety is unbelievable. For example, there is a metal lamp that resembles a pair of shoes, and Greek wine bottles that look like legs! The Footwear LibraryPeople com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o study in our excellent footwear library. Designers and researchers come here to look up information on anything and everything related to the subject of footwear.
40. Where would you find a famous singer’s shoes
A. Room 1. B. Room 2.
C. Room 3. D. The Footwear Library.
41. All exhibits in each room _____.
A. share the same theme B. have the same shape
C. are made of the same material D. belong to the same social class
4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text
A. Room 2 is the most visited place in the museum.
B. Researchers come to the Footwear Library for data.
C. The oldest exhibits in Room 1 were made in the 1950s.
D. Room 3 has a richer variety of exhibits than the other two.
43. The purpose of the text is to get more people to _____.
A. do research B. design shoes
C. visit the museum D. follow celebrities
C
Sixty years ago, people asked about your astrological (星座) sign. Nowadays, they want to know your website. These days, having a web address is almost as important as a street address. Your website is an electronic meeting place for your family, friends and millions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Best of all, you may not have to spend a cent. The web is filled with all kinds of free services and all it takes is some time and creativity.
Think of your home page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your website. Like the table of contents of a book or magazine, the home page is the front door. Your site can have one or more pages, depending on how you design it.
While web pages vary greatly in their design and content, most use a traditional magazine layout (编排). At the top of the page is a banner (横幅) GRAPHIC. Next comes a greeting and a short description of the site. Pictures, texts; and links to other websites follow.
Before you start building your site, do some planning. Think about whom the site is for and what you want to say. Next, gather up the material you want to put on the site.
Draw a rough layout on a sheet of paper.
While there are no rules you have to follow, there are a few things to keep in mind:
◆Start simply. If you aim too high at the beginning, you may never get the site off the ground. You can always add something new to your site.
◆Less is better. Most people don’t like to read a lot of texts online. Break it into small pieces.
◆Smaller is better. Since it takes a long time to download large picture files (资料), keep the file sizes small.
Now it’s time to roll up your sleeves and start building. Learning the net communities helps provide tools to help you build your site.
44.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author in writing the passage is to tell you ______.
A. how to build your own website
B. what a website should be like
C. how to meet people on line
D. what a website consists of
45.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your website is a place where ______.
A. you tell others about your street address online
B. you can meet people on the Internet for free
C. you can get all kinds of free services
D. you can learn the net communities
46. The home page of your website should be ______.
A. full of all the contents of your website
B. so designed that it looks like a front door
C. more or less similar to the cover of a book or magazine
D. so designed that it can direct people to more of your pages
47. The passage can be classified as ______.
A. entertainment B. computer science
C. advertisement D. social skills
D
Old Americans are separating into two classes. Retirement (退休) can be either heaven or hell. “I do believe on the whole the retirees (退休者) of tomorrow will be wealthier and healthier than the same group of 30 years ago,” says Robert Friedland, director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n Ageing. But that’s only part of the picture. There is also a large group whose household income hasn’t been growing very much. For them the future is unhappy.
“Nature is not always kind,” says Dr Robert Butler, an expert in medical care of old people, who was founding director of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n Age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economic position and life expectancy (估计寿命) has been known for a long time. Race is also connected. And education is a powerful tool in lengthening life.
“The reality is that poor people get sick easily as they age because they live in dirty neighborhoods and have dirty jobs, they are left unprotected from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the pressure of being poor wears down people’s health,” according to Karen Davis, president of the Commonwealth Fund, which studies health issues.
“Cigarette smoking has a great effect because it is more common in lower socio-economic groups,” says Elizabeth Whelan, president of the American Council on Science and Health.” If you live in a state of hopelessness and helplessness and don’t think about the future, you are more likely to take up life threatening habits.”
48. The sentence “Retirement can be either heaven or hell” means “______.”
A. If an American is out of work, he or she will feel happy
B. If an American retires from his post, he or she will lead a miserable life
C. Some old people in America have to choose a life style
D. Some old people in America lead a hard life; others may lead a happy life
49. According to Dr Robert Butler’s opinion, ______ plays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in people’s life expectancy.
A. nature B. environment C. education D. smoking
50. The reason why poor people are more likely to get ill as they grow old is that ______.
A. they live in the countryside B. they work with their hands
C. their families are too large D. they suffer a lot from poverty
51. What Elizabeth Whelan says means that ______.
A. smoking makes people poor and hopeless
B. smoking is very popular among poor people
C. poor people should give up smoking
D. rich people in America never smoke
E
People say teenagers are no good. They make too much noise in shopping malls; they drive carelessly up and down America’s main streets. And at least some of the time those things are true. But we shouldn’t forget that there are hard moments in the life of a teenager too.
I watched such a moment not long ago at a woman’s funeral (葬礼) which happened in a church. A teenage grandson stepped forward. Softly he began: “I want to share a few values that Nana taught me. She never failed to see light in any situation. When our family dog would attack her, what would Nana say ‘Oh, what beautiful markings that dog has.’ That was Nana.”
“She was a strong woman who often lived in the shadow of my grandpa, who was a successful businessman in this city. But she was the one behind the scenes who provided the strength and support for Grandpa’s career,” he said, with a voice now trembling. “That was Nana’s way.”
Finally, in a voice breaking free of sorrow, he looked up and said, “Nana taught me courage. She put up a fight to the end, when she died peacefully, which is how she lived her life. That was Nana’s way, and I hope I can carry on in the same manner.”
There are no hearts as sensitive as those of teenagers, because everything is happening to them for the first time. The trouble with teenagers is that they haven’t learned to be controlled. When that boy rose to speak about the woman who had been his dearest friend, his honest voice dragged each of us out into the open where we could no longer hide. I was moved and learned a lot.
52. According to the first paragraph, ______.
A. young people are living a very hard life
B. young people should keep quiet in public
C. people shouldn’t forget the young people
D. people don’t think highly of the teenagers
53. From the boy’s speech, we know his grandmother ______.
A. had great influence on the boy when she was alive
B. could see everything around her though she was old
C. liked dogs very much even if they often attacked her
D. was a weak woman living in the shadow of his grandpa
54. We can infer from the passage that the boy ______.
A. was always very good at expressing himself in public
B. was filled with sadness and gave up finishing his talk
C. practiced a lot in order to give a moving speech
D. had great difficulty in accepting the loss of Nana
55. The writer wanted to tell the readers ______.
A. the young people were too weak to face certain facts
B. the young people have learned to control themselves
C. the adults could learn something valuable from the young
D. the adults should teach the young how to deal with the death
第二节 补全短文(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七个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或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标号填写到第二卷卷首表格内。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My mother is a diligent and kind woman. She is very busy from morning till night. As a teacher, she works hard. 56 Both my brother and I love her dearly as she loves us.
My mother has been teaching math at a middle school in my hometown. She goes to work early in the morning and does not return home until late in the afternoon. 57 She treats them with patience and teaches them well. For her excellent quality and very good teaching results, she has been elected as a model teacher several times.
58 Every day, when she comes back home from work, she sets about doing housework, sweeping the living room and bedrooms or cleaning the furniture, and putting everything in good order. She seems to be busy all the time. As she has been very busy working every day, she looks older than her age. But she looks as cheerful and happy as ever. Mother never buys expensive dresses for herself, but she often buys some inexpensive but high quality clothes for us.
59 She just eats a plain meal outside when she is too busy to cook herself. She lives a busy yet simple life, without any complaints.
Often she says to us, “Work while you work, and play while you play. That is the way to be happy and gay. If you do not work, you will become lazy and be of no use to society”. What a piece of good advice this is! 60 This advice of hers will always serve as a guide to my behavior. My mother is great indeed, and I always feel proud of her.
A. She enjoys listening to classic music.B. She loves her students and cares for them.C. Can you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your mother D. I never forget it and always bear it in my mind.E. My mother is hard-working and never wastes money.F. She never goes to expensive restaurants to enjoy meals.G. As a mother, she takes good care of us and gives us every comfort.
56 57 58 59 60
资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英 语
第二卷 (非选择题,共55分)
题号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总 分 总分人
第二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分数
注意事项:
1. 第Ⅱ卷共4页,用0.5mm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三部分 写作 (共三节,满分55分)
第一节 任务型读写(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阅读下列短文,根据所读内容在文章后表格中的空格里填入最恰当的单词,每空限填一词。(请将答案转写到题后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
Time management is important in our daily life. There never seems to be enough hours in the day to accomplish all you need to do. Here are some tips that might be of some help to you.
1. Set up a plan. Go for a week at a time, and decide the most important ones. Include things you want to accomplish. Focus mostly on the things that are important to you.
2. Control your stress. No matter what kind of pressure mounts on you, try to keep cool. Stressing out can lead to an early breakdown, which is definitely counter-productive when you have a list of things to do. It’s easier to take a 10-minute break and cool off than to work all week with stress.
3. Shut your door. When working under a schedule, perform your important tasks with your door shut to get them done. This will ensure a better quality time to get what needs to be done, done.
4. Focus on one thing at a time. Forget trying to multi-task! You will lose concentration, and it will take you longer to accomplish what you set out to do.
5. Just say “no.” If you are constantly interrupted, and you really don’t have the time to help out, just say “no.” You’re only one person, and you can’t save the world by yourself!
6. Stop wasting time on the phone. While talking on the phone, keep your conversations short, and to the point and you’ll waste much less time.
7. Be realistic. You can only do what you can do. Don’t set out to accomplish the impossible. Do your best, but keep realistic expectations of yourself.
8. Relax.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remember to take time to relax. You need a break every now and then to keep working efficiently. Even if it’s a 10-minute walk, get away from your list and get refreshed.
As families today get busier and busier, it’s important to your own mental health to keep things on track. Don’t delay; get your life in order now.
61. ______ on how to make full use of time
First of all, make a plan for the things you 62. ______ to do.
However much pressure you bear, you should try to keep cool; otherwise you will 63. ______ down sooner or later.
You’d better be 64. ______ to your tasks with your door closed in order that you can get them 65. ______ efficiently.
Try one thing at a time so that you can 66. ______ on it.
You can refuse to help others without enough time in order that you can 67. ______ being interrupted.
Make a brief talk on the phone so as not to 68. ______ valuable time.
You should not 69. ______ too much of yourself; it’s better to do what you can do.
It’s important for you to make yourself 70. ______ in daily life.
61. __________________ 62. __________________ 63. __________________
64. __________________ 65. __________________ 66. __________________
67. __________________ 68. __________________ 69. __________________
70. 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此题要求改正所给短文中的错误。对标有题号的每一行做出判断:如无错误,在该行右边横线上画一个勾(√);如有错误(每行只有一个错误),则按下列情况改正:
该行多一个词: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该词,并也用斜线划掉。
该行缺一个词: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该加的词。
该行错一个词: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改正后的词。
注意:原行没有错的不要改。
Dear Mr. Smith,
I am writing to tell you a piece of excited news. 71. ________________
I won first place in the Spoken English Competition 72. ________________
of our city . The achievement that I made it is due to your 73. ________________
kind help. You spent so much time help me with my spoken 74. ________________
English that I made rapid progress, I remember you good advice 75. ________________
“Speak slowly and clearly.” Thank you very much all your 76. ________________
time and advice. I heard that you and your wife will visit 77. ________________
our school before long. I’m very glad and look forward to 78. ________________
see you. I sent you a telescope as a small gift. 79. ________________
Please check the mail and I hope you will like them. 80. ________________
Yours,
Li Ming
第三节 书面表达(满分35分)
三年前,汤姆作为交换学生从英国来到中国在你班就读,明天将启程回国。请根据下列提示写一篇英语发言稿,代表全班同学在欢送晚会上致辞,并欢迎他再来中国。
1. 在中国学习期间你们相处的情况;
2. 对本班同学英语学习所起的作用;
3. 祝他旅途愉快并希望保持联系。
注意:
1. 词数100左右;
2. 发言稿开头已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3. 文中不得出现人名、地名、校名等个人信息。
Dear friends,
Today we are having a party to honor our classmate Tom, who is returning to Britain tomorro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英语答案及评分意见
第三节
一、评分原则
1. 本题总分为35分,按5个档次给分。
2. 评分时,先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语言初步确定其所属档次,然后以该档次的要求来衡量,确定或调整档次,最后给分。
3. 词数少于80和多余120,从总分中减去2分。
4. 评分时,应注意的主要内容为:内容要点、应用词汇和语法结构的数量和准确性、上下文的连贯性及语言的得体性。
5. 拼写与标点符号是准确性的一个方面,评分时,应视其对交际的影响程度予以考虑。英、美拼写及词汇用法均可接受。
6. 如书写较差,以至影响交际,将分数降低一个档次。
二、内容要点
1. 在中国学习期间你们相处的情况;
2. 对本班同学英语学习所起的作用;
3. 祝他旅途愉快;
4. 希望与他保持联系;
5. 欢迎他再来中国。
三、各档次给分范围和要求
第五档(29~35分)
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覆盖所有内容要点。
应用了较多的语法结构和词汇。
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有些许错误,但为尽力使用较复杂结构所致;具备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
有效地使用了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
完全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第四档(22~28分)
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虽漏掉1、2个次重点,但覆盖所有主要内容。
应用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能满足任务的要求。
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应用基本准确,些许错误主要是因为尝试较复杂结构或词汇所致。
应用了简单的语句间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
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第三档(15~21分)
基本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虽漏掉一些内容,但覆盖所有主要内容。
应用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能满足任务的要求。
有一些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的错误,但不影响理解。
应用简单的语句间连接成分,使全文内容连贯。
整体而言,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第二档(8~14分)
未恰当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
漏掉或款描述一些主要内容,写了一些无关内容。
语法结构单调、词汇项目有限。
有一些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的错误,影响了对写作内容的理解。
较少使用语句间的连接成分,内容缺少连贯。
信息未能清楚传达给读者。
第一档(1~7分)
未恰当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
明显遗漏主要内容,写了一些无关内容,原因可能是未理解试题要求。
语法结构单调、词汇项目有限。
较多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的错误,影响对写作内容的理解。
缺乏语句间的连接成分,内容不连贯。
信息未能传达给读者。
0分
未能传达给读者任何信息:内容太少,无法评判;写的内容均与所要求内容无关或所写内容无法看清。
四、说明
1. 内容要点可用不同方式表达。
2. 对紧扣主题的适当发挥不予扣分。
五、One possible version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Br—80 Ag—108 I—127
第Ⅰ卷(选择题 共49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时,由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煤是工业上获得芳香烃的重要来源
B.开发新能源,减少燃煤,是控制酸雨,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
C.煤、石油、水煤气均是可再生能源
D.煤的干馏和石油的裂解过程均属于化学变化过程
2.某化学反应其ΔH =-125 kJ/mol, S = 81 J/(mol·K),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
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
3.下列化学式只表示一种分子的是
A.C2H6O B.(C6H10O5)n C.—CH2CH3 D.C2H4
4.若a、b、c、d均大于零,下列能正确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CH3CH2OH(l) + 3O2 (g) = 2CO2 (g) + 3H2O(l) ΔH =-a kJ/mol
B.CH4 (g) + 2O2 (g) = 2H2O(g) + CO2 (g) ΔH =-b kJ/mol
C.H2 (g) +O2 (g) = H2O(l) ΔH = c kJ/mol
D.2CH≡CH(g) + 5O2(g) =4CO2 (g) + 2H2O(l) ΔH =-d kJ/mol
5.下列有机物的命名不正确的是
A. B.
2-丁醇 β-氨基丁酸
C. D.
1,2-二溴乙烯 丙烯酸苯甲酯
6.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硝酸溶液清除试管内壁上的“银镜” B.用苯、溴水和铁粉制溴苯
C.用溴水鉴别植物油和裂化汽油 D.用碘水检验淀粉是否水解
7.某同学用铝片和浓度为2 mol/L的稀硫酸10 mL反应来演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请分析下列措施对反应产生H2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改用98%的浓硫酸 B.改用铝粉
C.改加入2 mol/L的稀硫酸100 mL D.加热
8.对下列各组物质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与 属于同素异形体
B.CH3COOH与硬脂酸(C17H35COOH)属于同系物
C. 与 属于同一种物质
D. 与 属于同分异构体
9.阿魏酸在食品、医药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一种合成阿魏酸的反应可表示为: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二酸与乙二酸互为同系物
B.题中信息可知阿魏酸甲酯的分子式为C11H12O4
C.香兰素、阿魏酸都是芳香族化合物
D.可用溴水检测上述反应香兰素是否完全转化
10.下列各组中,两物质均能使有色试剂褪色,但褪色原理不相同的一组是
A.乙炔和乙烯均能使溴水褪色
B.Cl2和SO2均能使品红褪色
C.油脂和乙酸乙酯均能使含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
D.甲苯和乙苯均能使酸性KMnO4褪色
1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A + 2B(g)3C(g),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生成物C的百分含量ω(C)与反应时间t有如图所示关系。根据上述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T2,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P1<P2 ,A为非气态物质
C.达到平衡时,再加入少量反应物A,可使反应物B的转化率增大
D.恒容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
12.在一定条件下,甘氨酸(H2N—CH2—COOH)和丙氨酸()混合后脱水生成二肽,其二肽种类最多为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13.恒温时,某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H2(g) + I2(g)2HI(g),下列一定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颜色不再改变时
B.氢气的消耗速率等于碘化氢的消耗速率时
C.氢气的浓度等于碘蒸气的浓度时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增大反应物的量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增大压强,肯定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碰撞为有效碰撞
D.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叫活化分子
15.实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操作步骤的先后顺序,下列先后顺序有错的是
A.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组成时先用碱石灰测CO2质量,再用浓H2SO4测H2O质量
B.制硝基苯需要配制混合酸,应先加浓硝酸再加浓硫酸
C.检验淀粉在稀硫酸作用下是否发生水解,应在水解液中先加入NaOH溶液中和后再加入银氨溶液共热
D.检验丙烯醛(CH2=CH—CHO)中的官能团时,应先用新制Cu(OH)2试剂检验醛基再用KMnO4溶液检验碳碳双键
16.在一个容积为3 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放入3 L X (g)和2 L Y(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X (g) + 3Y(g) 2Q(g) + nR(g),反应达平衡后,容器内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少1/3,则n值可能为
A.6 B.5 C.4 D.3
17.下列对有机物的结构或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分别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和CuSO4溶液均出现沉淀,但原理不同
B.完全燃烧28 g乙烯和聚乙烯的混合物生成2 mol H2O
C.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反应中加入的NaOH都作催化剂
D.肥皂水中分别加入硬水和稀硫酸,析出沉淀不相同
二、选择题(本小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8.香柠檬油可用于化妆品。香柠檬油中含微量的香柠檬酚和香柠檬醚,其结构分别如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香柠檬酚通过取代反应可转化为香柠檬醚
B.1 mol香柠檬酚在NaOH溶液中水解时最多消耗2 mol NaOH
C.可用FeCl3溶液来鉴别香柠檬酚和香柠檬醚
D.香柠檬酚和香柠檬醚均能与溴水反应,但反应类型不完全相同
19.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N2 (g) + 3H2 (g) 2NH3 (g) ΔH =-92.2 kJ/mol
在不同时间段里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于平衡状态的只有t1~t2段
B.t1~t2段c(NH3)最大
C.在t2时可能是向容器中充入了少量He
D.在t4时可能是升高温度
20.已知。现有A、B、C、D、E、F六种有机物有如下转化,其中A的分子式为C4H8O3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有机物A结构可能有四种 B.反应①属于氧化反应
C.有机物B、D的最简式相同 D.有机物E是交警检测酒驾的重要物证
21.在298 K 101 kPa时,已知:2H2 (g) + O2 (g) = 2H2O(g) ΔH1;Cl2 (g) + H2 (g) = 2HCl(g) ΔH2;2Cl2(g) + 2H2O(g) = 4HCl(g) + O2 (g) ΔH3;则ΔH3与ΔH1和Δ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3 =ΔH1 + 2ΔH2 B.ΔH3 =ΔH1 +ΔH2
C.ΔH3 = 2ΔH2-ΔH1 D.ΔH3 =ΔH1-ΔH2
22.某温度下,H2 (g) + CO2 (g) H2O(g) + CO(g) (ΔH>0)的平衡常数,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丁四个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投入原料的起始浓度如下表:
起始浓度(mol/L) 甲 乙 丙 丁
c(H2) 0.01 0.02 0.02 0.005
c(CO2) 0.01 0.01 0.02 0.005
c(H2O) 0 0 0 0.005
c(CO) 0 0 0 0.005
下列判断有错的是
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60% B.平衡时,四容器中甲的值最小
C.起始时丁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D.反应开始时,丙中反应速率最快
资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化 学
题号 第Ⅰ卷 三 四 五 六 总分 总分人
得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1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4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三、填空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9分)
23.(9分)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很多。
(1)聚偏二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具有超强的阻隔性能,可作为保鲜食品的包装材料,它是由 (写结构简式)发生加聚反应制得的。
(2)假酒中往往甲醇含量超标,若从乙醇和甲醇的混合液中分离出甲醇,下列方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
①过滤 ②分液 ③蒸馏 ④结晶
(3)毒奶粉中常加有害物质三聚氰胺(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已知1 g三聚氰胺晶体完全燃烧生成N2、CO2和液态水时,放出a kJ热量,1 mol H2O(g)转化为1 mol H2O(l)时放出44 kJ热量,则在101 kPa 120℃三聚氰胺晶体完全燃烧时生成N2、CO2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劣质植物油中的亚油酸(C18H32O2)含量很低,下列有关亚油酸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
① 亚油酸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为羧基
② 亚油酸甘油酯完全硬化时与消耗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③ 亚油酸可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④ 可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亚油酸甘油酯的皂化反应是否完全
(5)在淀粉中加入吊白块制得粉丝有毒,吊白块又称雕白粉,化学名称为二水合次硫酸氢钠甲醛(化学式为:NaHSO2·CH2O·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154),有漂白作用。已知某种含吊白块的粉丝(不考虑吊白块的损失)1 g中含硫0.32 %,则每千克这种粉丝中含吊白块的质量为 g。
四、推断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4.(7分)某些废旧塑料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变废为宝。其实验装置如右图。对某废塑料加强热得到的产物如下表:
产物 氢气 甲烷 乙烯 丙烯 苯 甲苯 碳(固体)
质量分数(%) 12 24 12 16 20 10 6
(1)试管A中残留物有多种用途,可按如下转化制取工业产品:
写出①的反应方程式为: 。
由Y制PVC的方程式为: 。
(2)试管B收集到的产品中,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
(3)经锥形瓶C中溴水充分吸收,剩余气体干燥后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25.(7分)右图为一系列稠环化合物。
(1)它们结构相似,性质相似,属于同系列,这些稠环化合物(填“是”或“不是”) 苯的同系物,(填“属于”或“不属于”) 芳香烃。
(2)是最简单的稠环化合物,它的结构高度对称,下列对它的判断正确的是(填序号) 。
① 属于非极性分子 ② 难溶于水,易溶于CCl4等有机溶剂
③ 分子中的碳原子有sp2杂化和sp3杂化 ④ 分子中所有原子共面
(3)上述稠环系列中第19项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其一氯代物有 种。
五、实验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8分)
26.(18分)透明聚酯玻璃钢可用于制造导弹的雷达罩和宇航员使用的氧气瓶,制备它的一种配方中含有下列三种物质
(1)下列试剂能与甲反应而褪色的是(填序号) 。
①溴的CCl4溶液 ②酸性KMnO4溶液 ③石蕊试液 ④含酚酞的烧碱溶液 ⑤FeCl3溶液
写出由甲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乙可以由淀粉通过下列转化制得(其中A、B、C、D均为有机物):
i.上述转化过程中涉及的条件X是 。
ii.物质A常用新制Cu(OH)2来检验,其主要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iii.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水解反应类型的有 个。
iv.D是一种液态卤代烃,已知其密度为ρ g/cm3 为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拟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准确量取该卤代烃V mL;
第二步:在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稀NaOH溶液,塞上连有长玻璃管的塞子,加热;
第三步:反应完成后冷却溶液,加稀HNO3酸化;
第四步:滴加过量AgNO3溶液得浅黄色沉淀;
第五步: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固体m克。请回答:
a.该卤代烃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
b.该卤代烃的相对分子质量用含ρ、V、m的代数式可表示为 。
c.如果在第三步中加入稀HNO3的量不足,则测得相对分子质量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d.写出D→乙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化合物丙中含氧为29.09%,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120,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只生成CO2和H2O,经实验检测得知丙还具有下列结构和性质特点:
①核磁共振氢谱检测只有两种吸收峰,且峰面积之比1∶2;
②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
写出丙与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六、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7.(10分)已知 2 mol SO2 (g) 氧化为2 mol SO3 (g)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1)写出SO2 (g) 氧化为SO3 (g) 的热化学方程式:
(2)氧化SO2时,工业上常加入V2O5作催化剂,其反应机理可表示为
SO2 + V2O5 = SO3 + 2VO2 , 4VO2 + O2 = 2V2O5 ;
上图中表示加入V2O5的反应曲线为 (填“a”或“b”)。
(3)若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 (g)和1 mol O2 (g),如右图甲所示,经2 min达到平衡,测得放出热量为178.2 kJ,则:
①2 min内 O2的化学反应速率v(O2)= ;
②若再充入1 mol O2重新达到平衡时,SO3平衡浓度的取值范围是: 。
(4)若将2 mol SO2 (g)和1 mol O2 (g)充入容积可变的容器乙中,初始体积为2 L,达到平衡
时放出热量Q kJ,则Q 178.2 kJ(填“>”,“=”或“<”)。
资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化学参考答案及平分意见
一至二题(49分)
三、填空题(共9分)
四、推断题(共14分)
五、实验题(共18分)
26.(18分)
(1)①②④ (3分)
(3分)
(2)
i.浓H2SO4 170℃ (1分)
ii. (2分)
iii.2 (1分)
iv.a 溴原子 (1分)
b (2分)
c 偏小 (1分)
d CH2Br—CH2Br + 2NaOHHO—CH2—CH2—OH + 2NaBr (2分)
(3) (2分)
六、计算题(10分)
27.(10分)
(1)2SO2(g) + O2(g) 2SO3(g),ΔH=-198 kJ/mol (2分)
(2)b (1分)
(3)① 0.225 mol·L-1·min-1 (2分)
② 0.9mol/L<c(SO3)<1 mol/L (3分)
(4)> (2分)
香柠檬酚 香柠檬醚
浓H2SO4

A
B
C
E
D
△ Cu(OH)2
(新制)/OH-
NaOH溶液

F(酯)

② H+
A中
残留物
聚氯乙烯(PVC)
电石
X
You
Zoom
人造羊毛
HCN





HCl

甲 乙 丙

乙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韩非子 外储说右上》记载,孔子对子路说:“夫礼,天子爱天下,诸侯爱境内,大夫爱官职,士爱其家,过其所爱曰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 B.孔子的“爱”是无等级差别的
C.韩非子赞同孔子的观点 D.“爱”不可逾越礼制
2.商鞅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最能体现其变法性质的是
A.奖励耕织 B. 废井田,开阡陌 C. 实行军功爵制 D. 推广县制
3.“孝文帝慨幕风华,力变夷俗,始迁洛邑,根本既虚,随即崩溃,亦不过数十年,天下复还中国之旧矣。”材料说明作者
A.肯定了“变夷俗”的积极作用
B.认为孝文帝改革适应了农耕文化的的需要
C.代表鲜卑守旧贵族的利益
D.全面否定了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4.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点是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加重了农民负担
C.以失败而告终 D.触犯了贵族利益
5.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成立的是
A.阶级立场不同 苏轼词刚健豪放、辛弃疾词悲壮激昂
B.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反思
C.高效内燃机推广 人类步入立体交通时代
D.《贫民卫报》的宣传 美国要求“社会公正”的“进步运动”开展
6.“一个环绕康、梁精英集团与以张之洞为首的官绅集团……形成一个全国性的思想对峙。这个对峙……是攸关传统政治秩序的义理基础的论争,也是中国现代意识形态斗争的序幕。”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的深入导致派别之争 B.根本原因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C.是新、旧政治思想的对立与碰撞 D.斗争推动了民主思想的发展
7.有人认为中国近代某一事件“使全部武职人员震惊,(因)他们的官衔职位由八旗绿营的背景而取得,也使全体文官失色,(因)他们熟读四书五经和朱熹的注解,由科场发迹。”这一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清末预备立宪
8.孙中山在《与刘成禹对话》中写道:“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由此可见孙中山认为科举制 ①选拔了许多优秀人才,具有明显的进步性 ②受统治政策的影响明显 ③因不合时用应该被废除 ④追求公正公平,充分体现民意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下列图片所示法律文献都堪称本国历史发展的里程碑,不能成为它们共同点的是
A.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B.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
C.使本国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D.反映了世界走向民主的历史步伐
中 国 西 方
差异 注重自然 注重人为
生活贫啬,但“身心安闲” 生活丰裕,但“身心忙碌”
文明淡泊如水、粗粝如蔬 文明浓郁如酒、腴美如肉
结论 “动”、“静”两种文明各有长短;“中酒与肉之毒者则当以水及蔬疗之”
10.杜亚泉在1911年至1920年任《东方杂志》主编期间,提出了如下的观点(根据其观点整理)。其意在表明
A.东西方社会制度存在根本的冲突 B.应用西方新文化取代中国旧文化
C.西方文明比中国传统文明优越 D.中西文明可以相互补充、调和
11.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的杰出理论贡献是
A.强调进行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 B.创造性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D.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12.英国专栏作家马丁·雅克曾说:“那一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的重心东移。”作者认为
A.1978年中国开始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B.1992年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那一年”起,中国社会性质发生质变
D.2001年后,中国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
13. 恩格斯:“在梭伦所进行的改革中,应当是损害债权人的财产以保护债务人的财产。”下列措施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A.颁布《解负令》 B.限制第四等级公民的部分政治权利
C.组建民众法庭,实行陪审制度 D.外邦手工业者迁入雅典可获得公民权
14.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认为:马丁·路德就其实践来说,更多是一个摧毁者,而加尔文则更多是一个建造者。下列主张最能体现加尔文“更多是一个建设者”的是
A.“信徒皆为祭司” B.“信仰即可得救”
C.简化宗教仪式 D.建立神权共和国
15.英国著名学者布洛克说:“提出问题,要求进行试验,不接受过去一贯所作所为或所说所想的东西,已经成为十分普遍的方法论。”这个“方法论”的核心是
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自由主义 D.专制主义
16.19世纪德国思想家尼采提出:“上帝已死!”虽然他是在经济和科技时代,呼唤已经丢失的精神家园。但无不表明一个事实:传统的“真理”正在死去,一种稳定的信仰结构崩溃了。推动上帝“死去”的主要因素是 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兴起 ②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 ③生物进化论的传播 ④相对论的提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7.2012年3月20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向国会发表登基60周年演讲:“我有幸见证了历史中的一段,并在我的家人的支持下,在现在以及未来若干年,继续服务于我们伟大的国家和人民。”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A.由议会直接选举产生 B.不掌握行政权力,但要对议会负责
C.是国家元首,能“临朝理政” D.在国事活动中享有至高荣誉和尊严
18.右图是本杰明·富兰克林为呼吁各殖民地团结一致抵抗法国侵略而发表的漫画。该漫画在不同时期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在美国邦联政府时期的含义是
A.不联合就不能抵御法国的殖民侵略
B.团结一致,准备开始同英国展开武装斗争
C.加强中央集权,解决内外危机
D.联合起来,夺取美洲霸权
1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院由每州州议会选出2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人数……应按本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各州人口数目指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3/5。”美国国会的设置体现了
A.权益平衡思想 B.民主共和思想
C.民族平等思想 D.主权在民思想
20.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是19世纪落后国家试图实现民族振兴的两个代表,两者都 ①试图解决内忧外患、实现富国强兵 ②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出现 ③重视学习西方技术和政治制度 ④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的近(现)代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21.近代工业无产阶级诞生的首要历史条件是
A.手工工场的兴起 B.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工业资产阶级的诞生
22.马克思说:“忽视在各国工人间应当存在的兄弟团结,……就会使他们受到惩罚,——使他们分散的努力遭到共同的失败。”为避免“失败”,欧洲无产阶级的行动是
A.开展了“卢德运动” B.成立了巴黎公社
C.建立了“国际工人协会” D.在“五一”节举行联合示威游行
23.在1893年海伦 凯勒用手触摸展品,用心感受的方式参观了美国芝加哥举办的世博会,她“要对整个世界从古到今作匆匆一瞥,看看人类进步的艰难曲折,看看历代兴衰和沧桑巨变”。当时她可能“看见”的有 ①埃及的木乃伊 ②哥伦布住的船舱 ③电话机、留声机 ④蒸汽动力的机器模型 ⑤最早的电子计算机模型
A.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4.由于该书的广泛影响,美国政府开始对书中提出的警示做调查,最终改变了对农药政策的取向,并于1970年成立了环境保护局。该书应该是
25.有学者指出:“关于事实评价,有证据辨其真伪即可。然而对于价值评价却和当前人的价值取向及人们的需要有关。”下列评价最符合作者价值取向和需要的是
A.马克思:“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B.梁启超:王安石变法 “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
C.麦克·哈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马丁·路德“发动了宗教改革运动,导致新教的产生。”
D.杨凤城:新中国“大体上到1956年前后文化转型初步告成。”
资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历 史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题号 二 总分 总分人
26 27 28
得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4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综合题(第26题15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7分,共50分。)
26.(15分)改革是对旧有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所作的调整变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方长期战乱,百姓流亡,土地荒芜。北魏颁布均田令,规定男子15岁以上,授给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人授露田20亩。露田加倍授给,以备休耕。露田不得买卖,授田者身死或年满70者归还官府。桑田则永为个人所有,不须还官,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买卖。
——摘自赵毅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色好,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宋史·王安石传》
(1)根据材料一推断北魏土地所有制有哪几种类型。(2分)材料二涉及王安石变法的哪些法令?(2分)
材料三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惟一得到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解放农奴的影响是如此深远,以致其他一系列改革证明是不可避免的……这些发展意味着1914年的俄国比起1825年的十二月党人时的俄国更与欧洲相似得多。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三的信息指出“解放农奴”的原因。(3分)
材料四 19世纪后半期日本发展的状况
材料五 第一条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第五条 天皇依帝国议会之协赞,行使立法权。第八条 天皇为保持公共之安全或避免灾厄,……可发布代法律之敷令。此敷令应于下次会期提交帝国议会,若议会不承诺时, 政府应公布其将失去效力。第十九条 日本臣民依法律命令规定之资格,均得就任文武官员及其他职务。第三十五条 众议院依选举法之规定,由公选之议员组织之。第五十七条 司法权由法院以天皇名义依法律行使之。
——摘自《大日本帝国宪法》
(3)根据材料四、五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大日本帝国宪法》。(6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改革有怎样的认识 (2分)
27.(18分)比较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宣视天为父,事天以孝道。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没有权柄不是出自神的……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治理人民的国王是上帝的一个仆人。 ——(意大利)阿奎那
(1)根据材料概括董仲舒和阿奎纳两人思想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人思想提出的目的有何差异?(4分)
(2)下表是英法为实现民主政治斗争的相似历程的比较。请将表格内容填写完整。(6分)
英 国 法 国 认 识
查理一世被斩首 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 体现了民主政治历程充满着暴力,民主政治具有残酷性。这两次事件前后,英法都建立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体。
②_____________就任护国主 拿破仑加冕称帝 都因时代需要而上台,其政策表现出反封建、反人民的阶级性。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波旁王朝复辟 反映民主革命历程的③_______________性
1832年议会改革 1848年二月革命 由此可见, ④___________和⑤__________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两种最基本的形式。此后,两国工业资产阶级都参与了政权。
1912年议员开始领取薪俸 1875年⑥___________颁布 两国代议制逐步走向完善。
材料三 音乐奏响时代的强音,民主化的脚印在历史的“五线谱”上汇成华美乐章。下面是歌曲《解放区的天》的部分(刘西林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于1943年根据冀鲁民歌曲调填词而成):
材料四 本党愿与各党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3)材料三歌曲反映了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根据材料四说明原因。边区“民主政府”的建立对中共以后的民主建设有怎样的意义?(5分)
(4)与材料三、四反映的情况的同一时期,国统区的政治统治有何特点?造成两个区域不同政治形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28.(17分)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丹尼尔·勒纳认为:现代化是“西欧和北美产生的制度和价值观念从17以后向欧洲其他地区的传播过程,18世纪至20世纪向世界其他地区传播的过程”。 ——《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
(1)17世纪在西欧 “产生的制度和价值观念”分别指什么?它们在向欧美地区传播的过程中有何发展?(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利用西方“制度和价值观念”进行民主实践的情况。(4分)
材料二 《英国选民人数变化图》(数据来自丁建弘《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一种历史社会学的研究》)
(3)图中所示状况说明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选民人数变化的原因。(4分)
材料三 当政权基于选票之上的时候,政治人物必须把选票作为优先的考量。很多政治人物为了选票,只管向选民作无限的许诺,而不管经济体能否支撑日益扩张的福利。在经济体不能创造庞大的财富来支撑福利和公共开支的时候,西方政府就走上了靠国债度日的赤字财政,向人民借钱、向国外借钱,向未来借钱。这就是欧洲等国家债务危机的根源。
——摘编自郑永年《大众民主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4)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你怎样看待作者关于“欧洲等国家债务危机的根源”的观点?(5分)
资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7.(18分)(1)共同点:①强调君权神授;②限制王权。(2分,任答一点即可)
差异:董仲舒强调君权神圣,重在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阿奎纳强调君权的来源,重在说明教权至上。(2分)
(2)①资产阶级共和 ②克伦威尔 ③曲折(反复) ④改革 ⑤革命 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6分)
(3)感情:对民主政府和中共的支持与热爱(1分)原因:中共按“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保障了各抗日阶级、阶层的民主权利。(2分)
意义:①为中共领导的政协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②对实现中国政治民主化有着全国性的普遍意义(2分)
(4)特点:国民党实行独裁统治。(1分)根本原因: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2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J O I N or DIE
A.
B.
C.
D.
在1874年板垣退助等八人联合起草《设立民选议院建议书》。他们打起设立民选议院和制定宪法的旗帜,在日本掀起了全国性的……运动。
图一官营富冈制丝厂
(1872年创办)
图四
图二新桥至横滨铁路
开通(1872年)
图三岩仓使团出访
欧美(1871年)MACROBUTTON MTEditEquationSection2 方程段 1 节 1
本试题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一部分1至2页,第二部分3至8页. 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一部分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i是虚数单位,则
(A)0 (B) (C) (D)
2.椭圆中心在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有两顶点的坐标是,椭圆的方程是
(A)或 (B)
(C) (D)
3.若一个命题的逆命题为真命题,则下列命题一定为真命题的是
(A)原命题 (B)原命题的否命题
(C)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D)原命题的否定
4.复数引入后,数系的结构图为
(A) (B)
(C) (D)
5.已知条件:,条件:,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
6.设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准线方程为,则该抛物线的方程为
(A) (B) (C) (D)
7.有这样一个推理“有些有理数是真分数,整数是有理数,所以整数是真分数”,则
(A)大前提错误 (B)小前提错误
(C)推理形式错误 (D)结论正确
8.若洗水壶要用1分钟、烧开水要用10分钟、洗茶杯要用2分钟、取茶叶要用1分钟、沏茶1分钟,那么较合理的安排至少也需要
(A)10分钟 (B)11分钟 (C)12分钟 (D)13分钟
9.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由猜想”是归纳推理
(B)合情推理的结论一定正确
(C)“由圆的性质类比出球的有关性质”是类比推理
(D)“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四边形内角和是360°,五边形内角和是540°,由此得出凸多边形的内角和是(n-2)·180°”是归纳推理
10.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则反设正确的是
(A)假设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大于 (B)假设三个内角都不大于
(C)假设三个内角中至多有两个大于 (D)假设三个内角都大于
11.设分别是双曲线的两个焦点,P是该双曲线上的一点,且,则的面积等于
(A) (B) (C) (D)
12.设是定义在上的可导函数,且满足. 若且,则
(A) (B)
(C) (D)
资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文 科 数 学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90分)
题号 二 三 总分 总分人
17 18 19 20 21 22
得分
注意事项:
1.第二部分共6页,用钢笔或签字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直接填在题中横线上.
13.设i是虚数单位,复数的虚部为_____.
14.执行右边的程序框图,输出的T= .
15.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________.
16.给出以下四个命题:
①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4,则点的轨迹为椭圆;
②为抛物线上一点,为焦点,定点,则的最小值3;
③函数在上单调递增;
④定义在R上的可导函数满足,,则
一定成立.
其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4分.解答要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命题p:,恒成立.命题q:使得.若“且”为真,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8. (本小题满分12分)
若数列的通项公式,记.
(Ⅰ)计算的值;
(Ⅱ)由(Ⅰ)猜想,并证明.
19.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在时有极值.
(Ⅰ)求的解析式;
(Ⅱ)求函数在上的最大值、最小值.
20.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为坐标原点.
(Ⅰ)求的面积;
(Ⅱ)设抛物线在点处的切线交于点,求点的坐标.
21.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Ⅰ)当时,求的单调递增区间;
(Ⅱ)若的图象恒在的图象的上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2. (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椭圆的两焦点分别为,且椭圆上的点到的最小距离为.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过点作直线交椭圆于两点,设线段的中垂线交轴于,求m的取值范围.
资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文科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8.解析:(Ⅰ). 4分
(Ⅱ). 8分
. 12分
19.解析:(Ⅰ),由题知,,得.
∴ 6分
(Ⅱ), 8分
则方程有根或.
x
+ 0 - 0 +
增 极大值 减 极小值 增
10分,,而,
,. 12分
21.解析:(Ⅰ)由,令知,
∵,∴,所以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4分
(Ⅱ)设,
, 6分
的图象恒在的图象的上方,只要
①时,在上递减,在上递增,
,. 8分
②当时,恒成立. 10分
③当时,在上递减,在上递增,
,即,
综上,的取值范围为. 12分
22.解析:(Ⅰ)由题意可设椭圆为,,
,,故椭圆的方程为. 4分
(Ⅱ)①当的斜率不存在时,线段的中垂线为轴,; 8分
②当的斜率存在时,设的方程为,代入得:
,由得, 10分
设,则,,

∴线段的中点为,中垂线方程为,
12分
令得. 由,易得.
综上可知,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14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4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填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③哲学既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 ④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又对具体科学发展起推动作用
A.①②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
在哲学史上,有很多有趣的命题。比如,17世纪理性主义代表人物法国的笛卡儿提出:“我思故我在。”19世纪存在主义代表人物德国的海德格尔针锋相对的提出:“我在故我思。”据此回答2~3题。
2.两种观点的根本分歧在于
A.思维决定存在的问题 B.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
C.思维与存在谁决定谁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闭上眼睛,就是天黑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③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④科学地回答了物质世界的所有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2012年1月21日至24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湖北调研时强调,坚持抓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坚强保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因为
①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②科学发展观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③科学发展观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文化上的反映 ④科学发展观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A.①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是从
A.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B.人类社会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C.万事万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D.万事万物的总和
7.庄子《齐物论》曰:“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庄周与?”“庄周蝴蝶” ①否认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属于不可知论 ②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属于唯物主义 ③肯定了事物的运动,属于唯物辩证法观点 ④否认了相对静止,没有认识到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8.川剧变脸是运用在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即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脸谱,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世界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川剧中的脸谱
A.是对人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B.源于艺术家的灵感和奇思妙想
C.是源于客观存在的艺术抽象 D.是对人物的情绪和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
9.在美学中,总要谈到“移情”现象,即“情景交融”。高兴时,仿佛太阳在笑,花儿在点头,小河在歌唱;悲伤时,下雨似流泪,刮风如呜咽。“移情”现象 ①认为世界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 ②说明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像 ③强调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 ④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2011年7月26日,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首次成功突破5000米水深,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057米。“蛟龙”号深潜成功表明 ①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③创新决定海洋科考的发展进程 ④人们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开展实践活动,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11.下列观点与“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B.繁星纵变,智慧永恒
C.理论与实践并重 D.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12.2011年8月9日,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发起“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只有深入基层,新闻工作才有源头活水;只有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新闻工作者才能写出精品力作。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项事情的基本要求 ③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④实践具有历史性,要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3.自本世纪以来,党和政府连续出台了九个“一号文件”指导“三农”工作。近三年的主题分别是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一号文件”主题的变化说明 ①认识的发展是真理取代谬误的过程 ②认识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真理和谬误总是相伴而行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4.面对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某企业积极应对,化危为安。该企业成功的秘诀概括为三条:一是利用网络平台,拓展了自己的销售渠道;二是以敏锐眼光抓住政策带来的时机,把机遇变成实实在在的商机;三是善于“取他山之石以攻玉”,借别人的经验和智慧为已所用。与该企业成功秘诀所体现的辩证法道理相对应的是 ①抓住机遇,促成质变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③正确意识能促进事物发展 ④联系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A.④-③-①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④-①-②
15.2011年12月7日发表的《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指出: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将中国和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力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也促进了世界的繁荣与进步。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③部分的功能及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④事物的变化发展不能忽视外部矛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下列与水有关且哲理相同的是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④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包含的哲理有
①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 ④同一性存在于斗争性之中,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8.据统计,截至2012年3月中国微博用户已经接近3亿,传播力强大的微博在促进信息流动的同时,其“病毒式”传播的特点也成为滋生谣言和网络暴力的温床。对微博的正确态度是 ①任何事物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 ③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客观地看待互联网的利弊 ④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9.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B.要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
C.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D.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本质和主流
20.赵本山提倡“绿色二人转”,谋创新、融诸艺,去掉二人转中的糟粕,加入更加吸引人的乡土气息,添进拉丁舞、桑巴舞等艺术元素。既保持了其“说唱扮舞绝”为主的艺术特色,又融合了京剧、舞蹈等艺术表演形式。这说明 ①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②要突破规律的制约,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③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质是“扬弃” ④要有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1.视频通话、下载音乐、收看电视、实时导航、网上购物、在线游戏、手机钱包------随着3G技术的发明和服务的推广,其丰富多样的功能让手机不再是“打电话”那么简单了,一股3G手机发展新浪潮也随之在全球掀起。这表明
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C.创新使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
D.创新离不开革命批判精神
22.从过去的“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到今年的“葱击波”、“火箭蛋”、“樱谋诡计”无不折射出人们对近年来物价大幅波动的担忧。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材料说明 ①社会存在的变化与社会意识的变化完全同步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④社会意识制约社会存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3.在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近70次提到改革,提出把加快推进政府改革作为2012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加快推进政府改革 ①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要求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要求 ③根本目的是使经济基础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 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看人间,哪一寸土地不是人们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台机器不是由人民来制造……这说明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C.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D.劳动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5.一位领导同志提出,领导干部应该有“两情”:对人民要有感情,对工作要有热情;要通过“两情”转变“两风”—领导作风、部门作风。这说明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②自觉遵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 ③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④源于社会存在的价值观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6.2012年5月13日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士官技术教育学院副营职参谋沈星,在山东青州勇救落水少年而献出了年仅31岁的宝贵生命。有人认为,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也有人认为他这样做是不值得的。上述材料说明 ①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7.有人提出“生命价值=长度×宽度”,这里的“长度”是指一个人实实在在的行动,“宽度”是指一个人的素质。这种理解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 ①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②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条件 ③只要埋头实干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资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政 治
题号 一 二 三 总 分 总分人
28 29 30 31
得分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6分)
注意事项:
1.第II卷共4页。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31分。)
28.(12分)蔬菜是居民生活必需品,其价格变动影响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近年来蔬菜等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负担。采取灵活的价格政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2011年5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发出《关于完善价格政策促进蔬菜生产流通的通知》,依据市场经济规律,提出了发展生产、扶持流通、稳定价格的三项政策,通过清费减负,降低经营成本;增加投入,扶持蔬菜生产流通;建立保险,完善长效机制等措施保障蔬菜的供应。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感悟发改委出台促进蔬菜生产流通措施的哲学智慧。
29.(10分)“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过程
步骤 时 间 内 容
一 2008.3——2010.2 发改委调查研究,形成“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
二 2010.2——2010.10 党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起草、通过
三 2010.10——2011.1 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论证
四 党中央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意见
五 2011.3 全国人大审议并批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六 《“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公布
七 2012年开始 规划实施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材料所蕴涵的哲理。
30.(9分)材料一 2011年9月29日,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迈入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11月3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第一次交会对接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独立掌握无人和载人空间对接技术的国家,具备了建设空间站的基本技术和能力。2012年6月18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自动交会对接,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取得成功。
材料二 我国把实现载人航天的太空理想分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是航天员上天;第二步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实现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并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就是建立永久性空间站。
材料三 从1999年的“神舟一号”到2011年的“天宫一号”,在这十二年间,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按照既定的步伐步步向前。而在这一步步的脚步当中,航天人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
三、探究题(15分)
31.(15分)“三农”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2012年我国“三农”的重点瞄准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某校高二(1)班围绕“三农”问题进行探究,收集到如下材料。
材料一 尽管2011年,我国主要农产品全面增产,农民收入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但是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自主创新依然不足,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水平依然不高,与发达国家和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我国已经到了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新阶段。通过科技进步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现代农业发展最根本的出路和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农产品长期有效供给的保证。
材料二 2011年9月19日,由袁隆平研制的“Y两优2号”杂交水稻试验田再创亩产926.6公斤的历史新高。到2011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60多亿亩,每年增产的稻谷可多养活8000多万人。作为水稻专家,袁隆平“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心系祖国,无私奉献着自己的知识、汗水、灵感和心血;他几十年如一日,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扬创新精神,敢于实践,不怕失败。为表彰他在农业方面的突出贡献,我国政府先后授予他“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和“最高科学技术奖”等荣誉称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授予他“杰出发明家”金质奖章。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材料一所蕴含的哲学道理。(9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袁隆平的事迹对青年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有何哲学启示?(6分)
资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政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二、论述题(本大题3小题,共31分)
29.(10分)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制定规划表明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2分)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从“十一五”规划到“十二五”规划反映了人的实践活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2分)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发改委在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2分)规划的颁布实施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分)④认识具有反复性。规划的制定过程表明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分)
三、探究题(15分)
31.(15分)(1)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对我国农业现状的分析既要看到成就又要看到存在的问题;(3分)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农业科技的特点和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现状决定要大力发展农业科技;(3分)③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和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着重把握和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农业稳产增收保供给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关键在农业科技。(3分)
(2)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的研制和奉献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袁隆平充分利用社会为他提供的条件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袁隆平为研制杂交水稻敢于实践,不怕失败;④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袁隆平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推动我国杂交水稻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⑤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袁隆平用“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的理想和价值观支撑自己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进。(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可得满分)
(以上各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给分,但不超过各题总分)
品格如同树木,名声如同树阴,我们常常考虑的是树阴,却不知树木才是根本。
——格罗斯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3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70分)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6页.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机械波和电磁波的比较,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机械波的频率、波长和波速三者满足的关系,对电磁波也适用
B.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C.机械波的传播依赖于介质,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机械波可分为横波和纵波,而电磁波只有纵波
2.已知某玻璃对蓝光的折射率比对红光的折射率大,则两种光
A.在该玻璃中传播时,蓝光的速度较大
B.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该玻璃中,蓝光折射角较大
C.从该玻璃中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红光临界角较大
D.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蓝光的相邻条纹间距较大
3.如图所示为光敏电阻自动计数器的示意图,其中R1为光敏电阻(阻值随光照强度增大而变小),R2为定值电阻.此光电计数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
A.当有光照射R1时,信号处理系统获得高电压
B.当有光照射R1时,信号处理系统获得低电压
C.信号处理系统每获得一次低电压就计数一次
D.信号处理系统每获得一次高电压就计数一次
4.如图所示,O是波源,a、b、c、d是沿波传播方向上处于平衡位置的四个质点,且Oa=ab=bc=cd=2 m,开始时各质点均静止在平衡位置,在t=0时刻,波源O开始沿y轴正方向做简谐振动,振幅是0.1 m,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长λ=8 m.当O点振动的路程为0.5 m时,有关a、b、c、d质点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a质点正沿y轴负方向运动
B.c质点正沿y轴正方向运动
C.b质点的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D.d质点的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
5.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的出发点是以两条基本假设为前提的,这两条基本假设是
A.同时的绝对性与同时的相对性 B.运动的时钟变慢与运动的尺子缩短
C.时间间隔的绝对性与空间距离的绝对性 D.相对性原理与光速不变原理
6.如图为一理想变压器,K为单刀双掷开关,P为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U1为加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I1为原线圈中的电流强度,则
A.保持U1及P的位置不变,K由a合到b时,I1将增大
B.保持U1及P的位置不变,K由b合到a时,R消耗的功率将增大
C.保持U1不变,K合在a处,使P上滑,I1将增大
D.保持P的位置不变,K合在a处,增大U1,则I1将增大
7.直导线ab放在如图所示的水平导体框架上,构成一个闭合回路.长直导线cd和框架处在同一个平面内,且cd和ab平行,当cd中通有电流时,发现ab向右运动.关于cd中的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肯定在增大,不论电流是什么方向
B.电流肯定在减小,不论电流是什么方向
C.电流大小恒定,方向由c到d
D.电流大小恒定,方向由d到c
8.如图所示,真空中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和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物体以速度v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为 B.物体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物体逆时针转动 D.磁感应强度为
9.如图所示,用三条等长细线悬挂一个粗细均匀、单位长度的质量为3 g的导线制成的线圈,三条细线呈对称分布,稳定时线圈平面水平,在线圈正下方放有一个圆柱形条形磁铁,磁铁的中轴线OO′垂直于线圈平面且通过其圆心O,线圈的导线所在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0.5 T,方向与竖直方向都成30°角,要使三条细线的拉力为零,线圈中通过的电流至少为
A.0.24 A
B.0.12 A
C.0.06 A
D.因线圈在磁场中的有效长度为零,无论多大电流均不能满足题意
10.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相距l的两根足够长的金属导轨位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质量为m的均匀金属导体棒ab可在导轨上无摩擦地上下滑动,且导体棒ab与金属导轨接触良好,ab电阻为R,其它电阻不计.导体棒ab由静止开始下落,过一段时间后闭合电键S,发现导体棒ab仍作变速运动,则在闭合电键S以后,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是
A.导体棒ab变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一定减小
B.导体棒ab变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一定增大
C.导体棒ab最后作匀速运动时,速度大小为
D.若将导轨间的距离减为原来的则导体棒ab最后作匀速运动时,速度大小为
资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物 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0分)
题号 二 三 总分 总分人
16 17 18 19
得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各题的答案,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写在试卷上.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各项填写清楚.
二、填空与实验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3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要求作在图中)
11.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t=0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中的实线Ⅰ所示,t=0.2 s时刻的波形图象如图中的虚线Ⅱ所示,则该波的波长是_____m,该波的周期是_____________.
12.在测量某种单色光的波长的实验中,测得屏上第1条亮纹到第6条亮纹之间的距离为7.5mm,已知双缝间的距离为0.5mm,双缝到屏幕的距离为1m,则此红光波长为__________m.
13.如图所示,磁流体发电机的通道是一长为L的矩形管道,其中按图示方向通过速度为v等离子体,通道中左、右两侧壁是导电的,其高为h,相距为a,而通道的上下壁是绝缘的,所加匀强磁场的大小为B,与通道的上下壁垂直.不计摩擦及粒子间的碰撞,则__________导电壁电势高(填“左”或“右”),两导电壁间的电压为___________.
14.某同学用半圆形玻璃砖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如图所示).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A.把白纸用图钉钉在木板上,在白纸上作出直角坐标系xOy,在白纸上画一条线段AO表示入射光线;
B.把半圆形玻璃砖M放在白纸上,使其底边aa′与Ox轴重合,且圆心恰好位于O点;
C.在AO线段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
D.在坐标系的y<0的区域内竖直地插上大头针P3,并使得从P3一侧向玻璃砖方向看去,P3能同时挡住P1和P2的像;
E.移开玻璃砖,作OP3连线,用圆规以O点为圆心画一个圆(如图中虚线所示),此圆与AO线交点为B,与OP3连线的交点为C.测出B点到x、y轴的距离分别为l1、d1,C点到x、y轴的距离分别为l2、d2.
(1)根据测出的B、C两点到两坐标轴的距离,可知此玻璃折射率测量值的表达式为:
n=___________.
(2)若实验中该同学在y<0的区域内,从任何角度都无法透过玻璃砖看到P1、P2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
(1)测单摆周期时,应该从摆球经过_________(填“最低点”或“最高点”)时开始计时.
(2)如果实验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
A.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
(3)某同学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算出T2的值,再以l为横轴、T2为纵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将所得数据描点连线如图,并求得该直线的斜率为K.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用K表示)
三、论述与计算(本题共4小题,16题8分,17、18题各10分,19题20分,共4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结果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明确的数值和单位)
16.(8分)交流发电机的发电原理是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匀速转动.一小型发电机的线圈共220匝,线圈面积S=0.05 m2,转动角速度为(rad/s),线圈内阻不计,磁场的磁感应强度(T).为用此发电机所发出交流电使两个标有“220 V,11 kW”的电机正常工作,需在发电机的输出端a、b与电机之间接一个理想变压器,电路如图所示.求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及与变压器原线圈串联的理想交流电流表的示数.
17.(7分)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其边界为同心圆,内、外半径分别为r和R.圆心处有一粒子源不断地沿半径方向射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其速度大小为,不计粒子重力.若,为使这些粒子不射出磁场外边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至少为多大?
18.(12分)如图,在xOy平面第一象限整个区域分布一匀强电场,电场方向平行y轴向下.在第四象限内存在一有界匀强磁场,左边界为y轴,右边界为的直线,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y轴上P点以初速度v0垂直y轴射人匀强电场,在电场力作用下从x轴上Q点以与x轴正方向成450角进入匀强磁场.已知OQ=l,不计粒子重力.求:
(1)P点的纵坐标;
(2)要使粒子能再次进入电场,磁感应强度B的取值范围.
19.(13分)如图甲所示,表面绝缘、倾角θ=30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所在空间有一宽度D=0.40m的匀强磁场区域,其边界与斜面底边平行,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上.一个质量m=0.10kg、总电阻R=0.25的单匝矩形金属框abcd,放在斜面的底端,其中ab边与斜面底边重合,ab边长L=0.50m.从t=0时刻开始,线框在垂直cd边沿斜面向上大小恒定的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当线框的ab边离开磁场区域时撤去拉力,线框继续向上运动,线框向上运动过程中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线框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未脱离斜面,且保持ab边与斜面底边平行,线框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线框受到的拉力F的大小;
(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线框在斜面上运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Q.
资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二、填空与实验题(5小题,每空3分,共30分)
11.8,(n=1,2,3……) 12.7.5×10-7m 13.右,Bav
14.(1);(2)P1P2确定的光在aa/介面上入射角太大发生了全反射。
15.(1)最低点;(2)B;(3)。
17.(7分)解:
由题意知,磁感应强度最小时粒子轨迹与磁场外边界相切,作出粒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①
设粒子轨迹半径为R′,磁感应强度最小值为B,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和几何关系有:
………………②
………………③
联解②③得:
………………④
评分参考意见:本题共7分,其中①式2分,②式3分,③④式各1分;若有其他合理解法且答案正确,可同样给分。
18.(12分)解:
(1)设粒子进入磁场时y方向的速度为vy,则:
………………①
设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间为t,有:
………………②
………………③
联解①②③得:
………………④
(2)作出粒子刚好能再进入电场的轨迹如图所示。 ………………⑤
设此时的轨迹半径为r,由几何关系有:
………………⑥
粒子在磁场中的速度:
………………⑦
根据牛顿定第二定律:
………………⑧
联解⑥⑦⑧得:
………………⑨
要使粒子能再进入电场,磁感应强度B的范围………………⑩
评分参考意见:本题共12分,其中①②③④⑥⑦⑨⑩式各1分,⑤⑧式各2分;若有其他合理解法且答案正确,可同样给分。
19.(13分)解:
(1)由v-t图象可知,在0~0.4s时间内线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v1=2.0m/s,所以:
………………①
………………②
联解①②代入数据得:
F=1.5 N ………………③
(2)由v-t图象可知,线框进入磁场区域后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欧姆定律有:
………………④
………………⑤
对于线框匀速运动的过程,由力的平衡条件有:
………………⑥
联解④⑤⑥代入数据得:
B=0.50T ………………⑦
R1
R2
信号
处理
系统
光源本试题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一部分1至2页,第二部分3至8页. 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一部分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i是虚数单位,则
(A)0 (B) (C) (D)
2.椭圆中心在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有两顶点的坐标是,椭圆的方程是
(A)或 (B)
(C) (D)
3.若一个命题的逆命题为真命题,则下列命题一定为真命题的是
(A)原命题 (B)原命题的否命题
(C)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D)原命题的否定
4.4名运动员报名参加3个项目的比赛,每人限报一项,不同的报名方法有
(A)种 (B)种 (C)种 (D)种
5.已知条件:,条件:,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6.设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准线方程为,则该抛物线的方程为
(A) (B) (C) (D)
7.一箱子内有6个白球,5个黑球,一次摸出3个球,在已知它们颜色相同的情况下,该颜色为白色的概率是
(A) (B) (C) (D)
8.身穿红、黄两种颜色衣服的各有2人,现将这4人排成一行,要求穿相同颜色衣服的人不能相邻,则不同的排法共有
(A)4种 (B)6种 (C)8种 (D)12种
9.甲、乙2人独立解答某道题,解答正确的概率分别为和,则甲、乙至少有1人解答正确的概率是
(A) (B)
(C) (D)
10.设分别是双曲线的两个焦点,P是该双曲线上的一点,且,则的面积等于
(A) (B) (C) (D)
11.用13个字母A,A,A,C,E,H,I,I,M,M,N,T,T作拼字游戏,若字母的排列是随机的,恰好组成“MATHEMATICIAN”一词的概率
(A) (B) (C) (D)
12.设是定义在上的非负的可导函数,且满足,若且
,则
(A) (B)
(C) (D)
资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理 科 数 学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90分)
题号 二 三 总分 总分人
17 18 19 20 21 22
得分
注意事项:
1.第二部分共6页,用钢笔或签字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直接填在题中横线上.
13.设i是虚数单位,复数的虚部为________.
14.,则  .
15.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则该双曲
线的离心率_________.
16.给出以下四个命题:
①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4,则点的轨迹为椭圆;
②设定义在上的可导函数满足,,则一定成立;
③展开式中,含项的系数为30;
④若,则.
其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4分.解答要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命题p:,恒成立.命题q:使得.若“且”为真,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8.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在时有极值.
(Ⅰ)求的解析式;
(Ⅱ)求函数在上的最大值、最小值.
19.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一种名贵花卉种子的发芽率为,现种植这种种子4粒,求:
(Ⅰ)至少有3粒发芽的概率;
(Ⅱ)种子发芽的粒数的分布列及平均数.
20.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过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为坐标原点.
(Ⅰ)求的面积的最小值;
(Ⅱ)设抛物线在点处的切线交于点,求点的纵坐标的值.
21.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Ⅰ)当时,求的单调递增区间;
(Ⅱ)若的图象恒在的图象的上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2. (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所示,已知圆,为定点,为圆上的动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点的轨迹为曲线E.
(Ⅰ)求曲线的方程;
(Ⅱ)过点作直线交曲线于两点,设线段的中垂线交轴于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资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理科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8.解析:(Ⅰ),由题知,,得.
∴ 6分
(Ⅱ), 8分
则方程有根或.
x
+ 0 - 0 +
增 极大值 减 极小值 增
10分,,而,
,. 12分
19.解析:(Ⅰ)设“至少有3粒种子发芽”为事件A,则

故所求概率为 6分(Ⅱ)的分布列如下:
0 1 2 3 4
P
10分
,. 12分
21.解析:(Ⅰ)由,令知,
∵,∴,所以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4分
(Ⅱ)设,
, 6分
的图象恒在的图象的上方,只要
①时,在上递减,在上递增,
,. 8分
②当时,恒成立. 10分
③当时,在上递减,在上递增,
,即,
综上,的取值范围为. 12分
22.解析:(Ⅰ)由题意知,.
又,
∴动点D的轨迹是以点为焦点的椭圆,且椭圆的长轴长,
焦距. ,
∴曲线的方程为 6分
(Ⅱ)①当的斜率不存在时,线段的中垂线为轴,; 8分
②当的斜率存在时,设的方程为,代入得:
,由得, 10分
设,则,,

∴线段的中点为,中垂线方程为,
12分
令得. 由,易得.
综上可知,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14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我国一地理野外考察队相隔约一个小时看到GPS接收机分别显示如下界面。据此判断1-2题。
1.该考察队
A.向东南方向行进
B.行进的相对高度达到800米
C.有可能遭遇台风天气
D.当地此时已是黑夜
2.考察地在
A.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黄土高原
读我国东南地区局部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单位:米),据图判断3-4题。
3.宜在该地丘陵山区建立的优势产业是
A.苹果醋酿造业
B.橡胶加工业
C.制茶业
D.棉纺织业
4.若下图为上图中某地等高线的一部分,虚线为泥石流发生时的四种逃生路线,图示村庄中的居民在泥石流发生时,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图中①~④中的哪一条路线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回答5—6题。
5.下列说法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B.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
C.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
D.北方水土资源搭配更佳
6.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两地
A.年降水总量差异大
B.河流湖泊数量差异大
C.植被覆盖率差异大
D.年蒸发总量差异大
右图为我国某地一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比例尺为二十万分之一,读图完成7-8题:
7.关于图中地点的地形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的地形类型是高原
B.乙处的地形类型是山地
C.A处的地形类型是山脊
D.B处的地形类型是山谷
8.该地区可能位于
A.山西西部 B.辽宁中部 C.江西北部 D.河北北部
读下图分析回答第9~11题。
9.图中C地形区特有的非地带性土壤类型是
A.红壤 B.黄土 C.黑土 D.紫色土
10.图中河流A、B丰水期都在夏季,原因是
A.都受夏季风影响,B河还受夏季增温的影响 B.都受夏季风的影响
C.A河受夏季气温高影响,B河受夏季风的影响 D.夏季普遍高温,降水较多
11.图中a、b两地发展农业的主要不利条件分别是
A.a地水源不足,b地土层浅薄、石漠化严重
B.a地高寒、全年气温偏低,b地红壤广布,土壤贫瘠
C.a地光热不足,b地盐碱化现象严重
D.a地多沼泽,b地洪涝灾害严重
读我国将重点建设的大型新能源基地布局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图例M最可能表示
A.核能发电基地
B.风能发电基地
C.水能发电基地
D.潮汐能发电基地
13.在中远期大型太阳能基地建设过程
要特别注意防止
A.酸雨
B.水污染
C.土地荒漠化
D.水土流失
下图是1912年和2000年世界某山地山顶冰雪覆盖范围变化图。读图回答第14-15题。
14.1912年至2000年该山地冰雪覆盖范围变化,反映了
A.地壳活动加剧 B.日地距离缩短
C.黄赤交角变大 D.全球气候变暖
15.图中反映的问题带来的影响是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的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回答16-18题。
16.利马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B.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C.地处低纬地区,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
D.位于沙漠地区和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空气中尘粒多,水汽易凝结
17.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
B.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而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
C.甲处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D.乙处气候是因其位于热带低地,且受东南、东北季风带来的水汽影响而形成的
18.丁处位于赤道附近,但年平均气温仅为13℃—14℃,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寒流影响
B.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
C.地处热带丛林,植被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明显
D.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影响,雨天多,云雾多
读“某地理现象移动路径和盛行期频数等值线图”,回答19-21题。
19.该地理现象是
A.地震 B.赤潮
C.台风 D.梅雨
20. 下列省区中,受该现象影响最大的是
A.豫 B.琼
C.沪 D.藏
21.下列地区中,该灾害出现频率最小的地区是
A.东南亚 B.中美洲
C.孟加拉湾 D.几内亚湾
下图是北半球某沿海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22—23题。
22.图中河流人海口处,常因天文潮汐引发海水倒灌,河水盐度升高,这种现象被称为咸潮。咸潮在该河口最易发生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3.每年冬季,澳门、珠海等珠三角城市都会受到咸潮威胁,从而导致饮水安全问题。咸潮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与该季节珠江流域的旱情严重有关 B.与东南季风风力最大有关
C.与台风的影响有关 D.与天文潮汐潮差变大有关
右图为世界某大陆局部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当图中北部地区受图中所示盛行风影响时,①②③④气候区正值多雨时节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5.图中显示的季节,对①②③④地气候特点及其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受副热带高压的吸引作用,西北季风带来高温多雨
B.②地受来自低纬地区的西北风影响,炎热干燥
C.③地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高温多雨
D.④地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炎热干燥
资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地 理
题号 26 27 28 29 30 总分
得分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 第Ⅱ卷共4页,本卷共6小题,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6.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A、B两条河流之间为我国的一列重要山脉,说出此山脉的走向。并列举此山脉与我国的哪些地理界线吻合(写出三点)。(4分)
(2)简述B河流域的水文特征。(5分)
(3)评价E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5分)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之后, 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材料二 甲、乙两图为喀什所在区域图和地质剖面图。
材料三 在我国政府部署的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中,深圳市对口支援喀什地区。深圳市的企业了解到中亚市场每年对我国服装类产品需求量多达8.5亿件,准备在喀什投资兴办棉纺厂和服装厂。
(1)说明喀什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3分)
(2)图中A处的地貌类型为 ;结合所学知识和甲图,简述甲区域地形特征。(3分)
(3)阅读材料二中乙图,解释喀什地区地质作用的主要过程。(2分)
(4)简述在喀什兴办棉纺厂的优势区位条件。(4分)
28.读我国某区域图(图甲),并结合“A城市所在地区2009年1~9月的气象要素统计资料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8分)
(1)经过图甲中A城市的铁路干线是 和 。(2分)
(2)图甲中B为 河,在图中用圆圈标出该河可能发生凌汛的河段。(2分)
(3)结合图乙,简述该地区3—7月可能会遭遇哪些自然灾害,并说明理由。(4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下面两图为某两岛国部分地区图。
材料二 下表为M、N两地降水(单位:毫米)资料表。
地点 1月 4月 7月 10月 全年
M 219.3 117.2 92.1 133.9 1778
N 69.0 51.9 65.1 77.0 810
(1)根据上面图表信息,分析M、N两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差异。(2分)
(2)简述M地降水季节分配的成因。(4分)
30.(10分)酝酿已久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已于2010年12月获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成渝经济开发区地形图(图18)
材料二 成渝经济开发区资源、交通与城市分布及发展规划(图19),方框中为规划产业。
材料三 资料记载,乐山大佛在唐代建成之初,佛体丹彩描绘,金粉贴身,形象光鲜。如今大佛全身布满沧桑,脸上的黑色条纹如一行行眼泪,胸部、腹部和腿部剥落了好几大块,露出红色“肌肉”。
(1)根据材料一,成渝经济开发区主要是 地形;水系形状为 状。(2分)
(2)依据所给材料,分析成都城市群发展规划产业的有利区位条件。(4分)
(3)造成乐山大佛现状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从乐山大佛周边环境分析,对佛像损害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请给出解决这一环境问题的措施。(4分)
资阳市2011—2012学年度二年级第二期期末质量检测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27.(12分)
(1)喀什所处纬度较高(或位于中纬度地区,或位于温带地区);深居内陆;位于我国西北边疆(或临近中亚或周边接壤国家较多)。(共3分,纬度、海陆、相邻位置各一个要点分)
(2)冲积扇。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地势自西北、西南向东倾斜(或西高东低)。(3分)
(3)早期:内力作用断裂下陷;后期:外力作用流水沉积。(2分)
(4)地租较低;接近原料产地;劳动力丰富且廉价;政策优惠;地理位置优越,靠近中亚,国际市场广阔。(任答4点得4分)
28.(8分)
(1)京广线 陇海线
(2)黄 (凌汛发生在B河段)
(3)春早。理由:该地3、4月份气温高于常年,蒸发量大,而降水量远低于常年。
夏涝。理由:6、7月份降水量远超过常年。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8页。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5个小题。1—20题每题1分,21—3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以下四种不同生物,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幽门螺杆菌只属于生命系统的细胞层次 B.蓝藻是低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C.艾滋病毒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 D.变形虫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细胞核
2.植物组织培养需要先将试管苗进行无土栽培,驯化后再栽培到土壤中,下列关于无土栽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培养液中需要添加N,否则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B.培养液中需要提供大量Zn2+
C.提供P有利于植株构成细胞膜 D.培养液需要定期更换
3.右图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一种方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种转运方式可逆浓度梯度进行
B.氧分压可直接影响该过程
C.维生素D是以这种方式进入细胞的
D.载体蛋白在物质转运过程中形状会发生改变
4.关于下列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⑤的组成成分与HIV相似 B.①③④⑤上进行的反应都需要②提供能量
C.③可与细胞膜相连 D.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与①②③⑤有关
5.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仁较大 B.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自由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C.核膜在有丝分裂前期会解体消失 D.细胞核与细胞质的比例限制了细胞的无限长大
6.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一种蛋白质都含有20种氨基酸
B.pH过高会破坏蛋白质的肽键
C.肽键在碱性条件下与Cu2+反应出现紫色现象
D.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蛋白质具有多样性
7.右图实验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
A.若有大量气体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B.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率加快
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
D.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
8.在下列有关ATP的叙述的组合中,全都正确的选项是
①人体剧烈运动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②ATP只含有C、H、O、N、P五种元素 ③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置于适宜浓度的KNO3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与ATP无关 ④ATP中的A是构成RNA的一种基本单位
A.②④ B.②③④ C.② D.①③
9.下列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CO2和[H]的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过程产生的[H]是同一种物质
B.光合作用14CO2中的14C首先经C3、C5再到(CH2O)
C.两过程产生的[H]去路相同
D.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均来自有氧呼吸
10.有关动物细胞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布是不对称的 B.两相邻细胞间可通过形成胞间连丝来传递信息
C.抗体的分泌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D.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由其上的蛋白质决定
11.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动物体细胞分裂模式图,其中错误的是
A.①② B.①⑥ C.③② D.④⑤
12.下图为人体某细胞所经历的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⑤⑥⑦的核基因相同,但细胞内的mRNA不同
B.②③④所含的DNA数量完全相同
C.进入c过程的细胞,酶活性降低,细胞体积增大
D.c过程中细胞的死亡与基因无关
13.关于人体癌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癌变主要是因为人体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B.癌细胞比所有正常细胞分裂周期长、生长快
C.有些病毒能将其基因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
D.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表面的物质都发生明显的变化
14.下列关于果酒制作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检测有无酒精产生
B.发酵过程中培养液pH都会上升
C.参与两过程的微生物,都可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D.都只能利用葡萄糖发酵
15.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法的操作,错误的是
A.划线结束后要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 B.用已冷却的接种环蘸取菌液
C.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 D.划线结束后平板应倒置于恒温箱中培养
16.生物乙醇是化石汽油的良好替代品,美国主要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其主要技术流程为:秸秆→酶解→酵母发酵→蒸馏→成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使用秸秆作为原料使能量得到了循环利用 B.对秸秆进行“酶解”可用纤维素酶
C.乳酸菌可以代替酵母菌用于生物乙醇的生产 D.“酵母发酵”环节需要一直泵入氧气
17.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
B.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C.愈伤组织由一团规则的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细胞具有全能性
D.植物组织培养可用于快速繁殖名贵花卉
18.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
B.果胶酶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C.果胶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果胶酶是一类酶
19.下列关于蛋白质的提取与分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凝胶色谱柱内,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移动的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快
B.从凝胶色谱柱中最后分离出来的是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
C.判断纯化的蛋白质是否达标,使用最多的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D.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需要的是离心管中的从上往下数第三层溶液
20.下列对胡萝卜素提取鉴定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把新鲜的胡萝卜烘干时,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长,烘干效果越好
B.萃取过程中,在圆底烧瓶上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
C.鉴定胡萝卜素时,只需将滤纸片放入普通烧杯即可
D.蒸馏完成时,需要的是蒸发出去的液体
21.LDL是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即胆固醇包
裹于蛋白质内部。右图是LDL的降解过程,据图
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LDL进入细胞内与线粒体无关,仅与膜上的受体有关
B.在LDL的降解过程中,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点
C.溶酶体是单层膜构成的细胞器,其内的水解酶将降解LDL
D.若细胞膜上LDL受体出现遗传性缺陷,血浆中的胆固醇含量将不受影响
22.各取10%的无菌葡萄糖溶液100mL,加入少许且等量的酵母菌液,混匀、密封,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测定甲、乙装置中产生的CaCO3沉淀均为10g,撤去装置,将两瓶溶液用滤菌膜过滤掉酵母菌,滤液分别倒入如下U形管中。开始时液面相平,一段时间后,A、B液面现象及其原因是
A.A、B液面平齐,因为生成的CaCO3质量相等,分解的葡萄糖也应该相等
B.A液面高于B,因为甲消耗的葡萄糖少,溶液浓度大
C.A液面低于B,因为甲进行有氧呼吸,分解的葡萄糖多,溶液浓度小
D.A液面低于B,因为乙进行无氧呼吸,分解的葡萄糖少,溶液浓度大
23.分析甲、乙、丙三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乙中,若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在t3℃时最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B.图丙中f可代表叶绿素
C.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时,应选用无色透明的塑料薄膜
D.图甲中植物若处于缺Mg2+环境中,则b点将右移
24.下列有关“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选择观察的区域可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B.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数之比可能是2∶2
C.可观察到一个细胞从中期进入后期
D.若要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可用甲基绿染色
25.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葡萄酒变红的原因是酒精破坏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使液泡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
B.灭菌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芽孢和孢子
C.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D.凝胶要先用蒸馏水充分溶胀成悬浮液后,再一次性缓慢倒入色谱柱内
26.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10mL不同的培养基,然后接种相同的大肠杆菌样液。培养36h后,计算菌落数,结果如表所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培养皿 Ⅰ Ⅱ Ⅲ
培养基成分 琼脂、葡萄糖 琼脂、葡萄糖、生长因子 琼脂、生长因子
菌落数 35 250 0
A.该实验采用的是固体培养基
B.可用伊红美蓝试剂鉴定菌落是否为大肠杆菌
C.Ⅱ和Ⅲ对照,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需要糖类
D.Ⅰ和Ⅲ对照,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不需要生长因子
27.植物组织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完成,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无菌操作的目的是避免微生物感染
B.茎尖作外植体时不需消毒处理
C.无土栽培所用的蛭石等要消毒后才能移栽幼苗
D.接种室和接种箱也要灭菌处理
28.下列有关“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蒸馏水进行红细胞的洗涤,其目的是去除细胞表面杂蛋白
B.样品加入凝胶色谱柱时,吸管应伸入凝胶面以下
C.血红蛋白释放时加入有机溶剂甲苯,其目的是使血红蛋白溶于有机溶剂
D.整个过程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是为了维持血红蛋白的结构
29.右图为将胡萝卜的离体组织培育形成试管苗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胡萝卜植株的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育形成的愈伤组织基因型相同
B.①②过程分别发生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C.此过程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D.利用此过程获得的试管苗可能为杂合子
30.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
五种蛋白质分子,其分子大小、电荷的性质和数
量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蛋白质分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将样品以2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分子戊存在
于沉淀中,则分子丙也存在于沉淀中
B.若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则分子丙移动速度最快
C.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h,若分子乙保留在袋内,
则分子丁也保留在袋内
D.若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迁移速率最快的是分子丙
31.下列对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苹果汁中加入斐林试剂,65℃水浴加热,若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其中有葡萄糖
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可以选用过氧化氢酶,观察其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C.制取细胞膜、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必须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D.脂肪鉴定过程中,滴加苏丹Ⅲ染液后,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32.下列实验装置可用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实验,下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装置甲可用于果酒的制作
B.装置乙可用于血红蛋白的透析
C.装置丙可通过出料口检测发酵产物
D.装置丁中Ⅱ为待分离的蛋白质样品
33.下列关于微生物营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蓝藻能利用水中的氢来还原CO2 B.对硝化细菌来说,其碳源同时又兼做能源
C.培养基中各营养成分的比例要适宜 D.有些微生物可以不需要外界为它提供生长因子
34.下图为有丝分裂相关图形,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2所示细胞中有姐妹染色单体0条 B.图1所示细胞处于图3中BC段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所示的情况 D.图4中a对应图3中的BC段
35.右图表示四个单体构成的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单体是四种氨基酸,则该化合物为四肽,其合成过程产生的H2O中的H来自氨基
B.如果单体是葡萄糖,则该化合物可能是人体内的淀粉
C.如果单体是四种核苷酸,则该化合物一定含有A、C、G三种含氮碱基
D.如果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该化合物有A、U、C、G四种含氮碱基
资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生 物
题号 二 三 总 分 总分人
36 37 38 39
分数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3页,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添写清楚。
二、填空与图示题(本大题有2个小题,共30分)。
36.(12分)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很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来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的分解作用,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
KH2PO4 1.4g
Na2HPO4 2.1g
MgSO4·7H2O 0.2g
葡萄糖 10g
尿素 1g
琼脂 15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自来水定容到1000mL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 ,这种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此培养基 (选填“能”或者“不能”)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理由是该培养基中 。
(3)“目的菌”生长所需的碳源和氮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 和 。
(4)为充分说明上表所示培养基具有选择作用,应配置 培养基作为实验对照,如果该培养基上的菌落数明显 (选填“多于”或“少于”)表中培养基中的菌落数目,说明表中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目的菌。
(5)图中过程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 (选填“低”或“高”),原因是

(6)对分离的菌种进行鉴定时,需要在上述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细菌合成的 将尿素分解为氨,pH增高,使指示剂变 。
37.(18分)如图甲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强度对茉莉花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NaHCO3溶液可维持瓶内CO2浓度的恒定。图乙为所测得的实验结果。请据图分析:

(1)请写出控制本实验自变量的一种方法 。
(2)为了防止外界温度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设置的对照组的装置中应作的修改是 。
(3)实验测得,当用40W灯泡照射时,红色液滴没有发生移动,这是因为此时
,当改用80W灯泡照射时,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的含量将 。
(4)图甲所示装置无法测得A点数据,除非将其中的NaHCO3溶液换为 溶液,且将装置放在 环境中。在A点,产生ATP的结构有 。
(5)请在图丙中用箭头补充图乙B点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移动方向
(6)在一昼夜中,将该植物置于140w光照条件下8h,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该植物一昼夜氧气释放量为 cm。
三、探究与实验(本大题有2个小题,共20分)
38.(10分)柠檬是我市安岳的特产,柠檬醋饮属绿色健康饮品,既保存了柠檬中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又兼具果醋醒酒护肝、助消化、降低血脂等养生保健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如图为柠檬醋饮品的制作流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得到的柠檬汁非常浑浊,解决的方法是 。
(2)生产中,为达最大效益,需要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无关变量有 (至少两种)。
(3)过程②需要的微生物是 (填生物名称),属于 (填“需氧型”或“厌氧型”)生物
(4)为获得高纯度的果酒,需要对过程①所用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其过程为
第一步:配制培养基。该培养基必须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 等基本营养成分。原料称重溶解后,需进行 ,然后进行灭菌操作,常用的灭菌方法是 。
第二步:接种。接种微生物常用的两种方法是 。
第三步:培养。温度应控制在 。
第四步: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
39.(10分)某同学从资料获知,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为了探究二氯二乙胺浓度对癌细胞的具体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材料: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0.1 mg/ml、0.2 mg/ml、0.3mg/ml)、蒸馏水、生理盐水、细胞培养液(内有小鼠肝部肿瘤细胞)、试管等。
请根据提供的实验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取4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号为1、2、3、4,各加入

②显微镜计数各试管内的细胞数目,记录数据;
③分别在1、2、3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浓度为0.1 mg/ml、0.2 mg/ml、0.3mg/ml的二氯二乙胺溶液;对照组4号试管加入 ;
④震荡后,在 的条件下培养;
⑤一段时间后,显微镜计数各试管内的细胞数目,记录实验结果.。
(2)实验结果数据如下表:
(3)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
(4)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可靠,还应该设置 ,再计算每一浓度下的细胞数目的平均值。
资阳市2011—2012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37.(每空2分,共18分)
(1) 用不同瓦数的灯泡(或改变灯泡与广口瓶的距离)
(2)将装置中的茉莉花换成死亡的茉莉花(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给分)
(3)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增加
(4)NaOH;黑暗(或遮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答不全部给分)
(5)
(6)3.2
39.(每空2分,10分)
(1)①等量的细胞培养液(不写等量扣1分);③等量生理盐水 ;④相同且适宜
(3)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随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
(4)重复组(或平行实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