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川教版信息技术三上第二单元第2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键盘的四个分区2、掌握主键盘区各组成部分3、掌握主键盘区部分功能的作用及使用方法4、熟练主键盘输入字符教学重难点:熟练运用主键盘输入字符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幻灯片2新知导入第2节敲击键盘知识积累,学一学(设置情境)在电脑上写日记,只操作鼠标是不够的,还要会使用键盘才行。键盘是计算机另一种常见的输入设备。能够把字母、符号、汉字等输入到电脑。怎样才能又快又准确地敲击键盘呢?了解基准键位和指法是起点。幻灯片3认识键盘Esc键用于强行中止或退出。F1~F12键在运行不同的软件时,被定义不同的功能。小键盘:用于快速输入数字等。主键盘区:用于输入文字与字母等。编辑键区:用于文章编辑:修改、移动光标、滚动翻页等。幻灯片4键盘盲打介绍提出疑问:键盘上这么多按键,手指该放哪里呢?有同学知道吗?可以在小组讨论一下。(下需讨论,派代表发言)幻灯片5如何确定基准键位?把左手食指放在“F”键上,右手食指放在“J”键上,双手的其他手指自然地落放在相应键位上。什么才是准确的指法?双手手指以基准键位作为起点,按照手指分工,敲击相应键后,手指仍需要返回基准键的位置。如图2-2-1所示。幻灯片6[F]键和[J]键上都有一个凸起,盲打时可以通过它们找到基准键位。8个基准键,分别是[A][S][D][F][J][K][L][;]。打字时双手的十个手指都有明确的分工,只有按照正确的手指分工打字,才能提高打字速度和实现盲打。幻灯片7键盘手指正确放置区域讲解幻灯片8合作探究同学们,要提高打字的速度,必须熟悉键盘。我们可以按照基准键位“A”“S”“D”“F”“J”“K”“L”“;”,分步骤地记住各按键的位置。使用正确指法,反复练习,熟能生巧,就可以实现“盲打”。观看示范视频,让学生在电脑上摸索示范。幻灯片10学习延伸,试一试键盘上除了字母、数字和符号键以外,还有许多其他键。这些键都有相应的功能。例如:Enter是回车键。主要作用是执行某一命令,在文字编辑时有换行的作用。CapsLock是大写锁定键。敲击后,键盘右上角“CapsLock”指示灯会亮起来,这时输入的所有字母都是大写状态。Esc是取消或退出键。比如在上网时,如果点错了某个网址,直接按ESC键即可停止打开当前网页;在Windows系统中,点击左下角“开始”后,按ESC键,可以退出菜单。幻灯片13拓展延伸键盘上更多的功能键、控制键、组合键功能等待你去慢慢发现。幻灯片14功能键介绍Esc键用于强行中止或退出。F1~F12键在运行不同的软件时,被定义不同的功能。PrintScreenSysRq键是PRINTSCREENSYSRQ是PrintScreen(屏幕截图键)与SysRq的组合键,用来进行屏幕截图,按住Alt+PrintScreen则是在当前窗口中截图,图像保存在剪贴板中。ScrollLock滚动锁定键。按下此键后在Excel等类似程序中按上、下键滚动时,会锁定光标而滚动页面,此时键盘右上角“ScrollLock”灯常亮;如果再次按下此键,则按上、下键时会滚动光标而不滚动页面,右上角“ScrollLock”灯灭。PauseBreak可中止某些程序的执行,比如BIOS和DOS程序,在没进入操作系统之前的DOS界面显示自检内容的时候按下此键,会暂停信息翻滚,以便查看屏幕内容,之后按任意键可以继续。WINDOWS状态下按WIN键+Pause/Break可以呼出系统属性。幻灯片15控制键介绍Insert在文本编辑时切换输入方式为“插入”或者“覆盖”(又叫“改写”)。“插入”输入方式:在光标所在处输入字符时,光标后的字符会依次后移。“覆盖”输入方式:在光标所在处输入字符时,光标后的字符会被新输入的字符改写,字符保持原位不动。Home文本编辑时是光标移至本行开头,Ctrl+Home移至整篇文本开头。PageUp上翻页键,文本编辑或浏览内容时向上翻一页,多数输入法也用此键来上翻候选字词。Delete删除键,文本编辑时删除光标后一个字符,选中文件(或文件夹)后是将文件(或文件夹)放入回收站,Shift+Delete是彻底从电脑中删除(注意!不放入回收站,因而无法从回收站找回!)。End和Home相反,文本编辑时是光标移至本行结尾,Ctrl+End移至整篇文本结尾。PageDown和PageDown相反,下翻页键,文本编辑或浏览内容时向下翻一页,多数输入法也用此键来下翻候选字词。四个方向键:上下左右移动光标幻灯片16数字键区介绍NumLock小键盘锁定/解锁键。按下此键可开启右侧小键盘的数字输入功能,此时右上角“NumLock”灯常亮。再次按下此键则关闭小键盘输入数字的功能,按下小键盘完成的是键帽下方的功能键(如按下小键盘“7”,功能等同于按下“Home”),此时“NumLock”灯灭。Del字符删除键,当前光标后面的字符删除。Enter回车键。数字键区的功能部分与控制键区功能是相同的,大家还能说出它们的功能吗?幻灯片17主键盘区介绍CapsLock大小写锁定键。按下此键使右上角“CapsLock”灯常亮时输入大写字母。再次按下使右上角“CapsLock”灯灭时输入小写字母。Enter回车键。Tab跳格键。文本编辑时输入制表符使用。图形应用程序中用于切换焦点。Backspace(有的键盘为向左的箭头)回格键或删除键。Shift按住Shift键,在选择文件可以连续选择。Ctrl按住Ctrl键,在选择文件可以不连续多个选择。Alt关闭当前的菜单。Windows单按显示或隐藏开始菜单。空格键右侧(Windows键与Ctrl键之间)页面上一个斜箭头那个键:同鼠标右键功能。Ctrl+Alt+Delete最常用的开启任务管理器组合键,Win7中将其放入了另一个菜单中,使用不便。其实如果想直接开启任务管理器的话,可以直接单手按下Ctrl+Shift+Esc(完全可以取代Ctrl+Alt+Del组合键)。幻灯片191.正确的击键姿势身体坐直,胸挺起。两脚放平,肩放松。手臂自然,眼平视。小提示手腕与前臂保持同一水平,眼睛和屏幕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幻灯片20敲键的方法有哪些?(小组讨论总结)1、以指法敲键,敲键时要轻、快。2、敲完键后,手指要立即返回基本键。概况:轻、快、准、稳、回。幻灯片212.健康用眼,预防近视(全班朗读并熟记)护眼有方,远离近视1.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2.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3.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4.保持“一尺、一拳、一寸”的良好读写姿势,即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约为一尺,胸前与课桌的距离应约为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的距离应约为一寸。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5.有眼睛酸涩、模糊等不舒适的状况要尽早告诉家人和老师,遵从医嘱进行科学的干预和近视矫治。——节选自《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幻灯片22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掌握了键盘的分区与正确使用了吗?和老师、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试着打开记事本打出自己的名字。请在课外找寻更多的组合键功能。板书设计第2节敲击键盘学会使用键盘了解键盘分区,熟悉键盘分布正确的击键姿势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5张PPT)第2节敲击键盘信息技术川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和电脑的亲密接触新知导入第2节敲击键盘在电脑上写日记,只操作鼠标是不够的,还要会使用键盘才行。键盘是计算机另一种常见的输入设备。能够把字母、符号、汉字等输入到电脑。怎样才能又快又准确地敲击键盘呢?了解基准键位和指法是起点。知识积累,学一学新知讲解认识键盘Esc键用于强行中止或退出。F1~F12键在运行不同的软件时,被定义不同的功能。小键盘:用于快速输入数字等用于输入文字与字母等。用于文章编辑:修改、移动光标、滚动翻页等。新知讲解键盘上这么多按键,手指该放哪里呢?新知讲解如何确定基准键位?把左手食指放在“F”键上,右手食指放在“J”键上,双手的其他手指自然地落放在相应键位上。什么才是准确的指法?双手手指以基准键位作为起点,按照手指分工,敲击相应键后,手指仍需要返回基准键的位置。如图2-2-1所示。新知讲解[F]键和[J]键上都有一个凸起,盲打时可以通过它们找到基准键位。8个基准键,分别是[A][S][D][F][J][K][L][;]。打字时双手的十个手指都有明确的分工,只有按照正确的手指分工打字,才能提高打字速度和实现盲打。新知讲解左手右手图2-2-1基准键位与手指分工食指(右手)中指(右手)无名指(右手)小指(右手)小指(左手)无名指(左手)中指(左手)食指(左手)拇指(左右手)同学们,要提高打字的速度,必须熟悉键盘。我们可以按照基准键位“A”“S”“D”“F”“J”“K”“L”“;”,分步骤地记住各按键的位置。使用正确指法,反复练习,熟能生巧,就可以实现“盲打”。合作探究新知讲解Enter是回车键。主要作用是执行某一命令,在文字编辑时有换行的作用。新知讲解学习延伸,试一试键盘上除了字母、数字和符号键以外,还有许多其他键。这些键都有相应的功能。例如:CapsLock是大写锁定键。敲击后,键盘右上角“CapsLock”指示灯会亮起来,这时输入的所有字母都是大写状态。新知讲解Esc是取消或退出键。比如在上网时,如果点错了某个网址,直接按ESC键即可停止打开当前网页;在Windows系统中,点击左下角“开始”后,按ESC键,可以退出菜单。新知讲解新知讲解键盘上更多的功能键、控制键、组合键功能等待你去慢慢发现。Esc键用于强行中止或退出。F1~F12键在运行不同的软件时,被定义不同的功能。功能键合作探究PrintScreenSysRq键是PRINTSCREENSYSRQ是PrintScreen(屏幕截图键)与SysRq的组合键,用来进行屏幕截图,按住Alt+PrintScreen则是在当前窗口中截图,图像保存在剪贴板中。ScrollLock滚动锁定键。按下此键后在Excel等类似程序中按上、下键滚动时,会锁定光标而滚动页面,此时键盘右上角“ScrollLock”灯常亮;如果再次按下此键,则按上、下键时会滚动光标而不滚动页面,右上角“ScrollLock”灯灭。PauseBreak可中止某些程序的执行,比如BIOS和DOS程序,在没进入操作系统之前的DOS界面显示自检内容的时候按下此键,会暂停信息翻滚,以便查看屏幕内容,之后按任意键可以继续。WINDOWS状态下按WIN键+Pause/Break可以呼出系统属性。Insert在文本编辑时切换输入方式为“插入”或者“覆盖”(又叫“改写”)。“插入”输入方式:在光标所在处输入字符时,光标后的字符会依次后移。“覆盖”输入方式:在光标所在处输入字符时,光标后的字符会被新输入的字符改写,字符保持原位不动。合作探究Home文本编辑时是光标移至本行开头,Ctrl+Home移至整篇文本开头。PageUp上翻页键,文本编辑或浏览内容时向上翻一页,多数输入法也用此键来上翻候选字词。Delete删除键,文本编辑时删除光标后一个字符,选中文件(或文件夹)后是将文件(或文件夹)放入回收站,Shift+Delete是彻底从电脑中删除(注意!不放入回收站,因而无法从回收站找回!)。控制键End和Home相反,文本编辑时是光标移至本行结尾,Ctrl+End移至整篇文本结尾。PageDown和PageDown相反,下翻页键,文本编辑或浏览内容时向下翻一页,多数输入法也用此键来下翻候选字词。四个方向键:上下左右移动光标NumLock小键盘锁定/解锁键。按下此键可开启右侧小键盘的数字输入功能,此时右上角“NumLock”灯常亮。再次按下此键则关闭小键盘输入数字的功能,按下小键盘完成的是键帽下方的功能键(如按下小键盘“7”,功能等同于按下“Home”),此时“NumLock”灯灭。合作探究Del字符删除键,当前光标后面的字符删除。Enter回车键。数字键区的功能部分与控制键区功能是相同的,大家还能说出它们的功能吗?数字键区CapsLock大小写锁定键。按下此键使右上角“CapsLock”灯常亮时输入大写字母。再次按下使右上角“CapsLock”灯灭时输入小写字母。合作探究Tab跳格键。文本编辑时输入制表符使用。图形应用程序中用于切换焦点。Enter回车键。主键盘区Backspace(有的键盘为向左的箭头)回格键或删除键。Shift按住Shift键,在选择文件可以连续选择。Ctrl按住Ctrl键,在选择文件可以不连续多个选择。合作探究Alt关闭当前的菜单。Ctrl+Alt+Delete最常用的开启任务管理器组合键,Win7中将其放入了另一个菜单中,使用不便。其实如果想直接开启任务管理器的话,可以直接单手按下Ctrl+Shift+Esc(完全可以取代Ctrl+Alt+Del组合键)。主键盘区Windows单按显示或隐藏开始菜单。空格键右侧(Windows键与Ctrl键之间)页面上一个斜箭头那个键:同鼠标右键功能。图2-2-2正确的击键坐姿合作探究身体坐直,胸挺起。两脚放平,肩放松。手臂自然,眼平视。小提示手腕与前臂保持同一水平,眼睛和屏幕要保持适当的距离。1.正确的击键姿势敲键的方法有哪些?合作探究1、以指法敲键,敲键时要轻、快。2、敲完键后,手指要立即返回基本键。概况:轻、快、准、稳、回。合作探究2.健康用眼,预防近视护眼有方,远离近视1.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2.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3.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4.保持“一尺、一拳、一寸”的良好读写姿势,即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约为一尺,胸前与课桌的距离应约为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的距离应约为一寸。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5.有眼睛酸涩、模糊等不舒适的状况要尽早告诉家人和老师,遵从医嘱进行科学的干预和近视矫治。——节选自《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掌握了键盘的分区与正确使用了吗?和老师、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试着打开记事本打出自己的名字。请在课外找寻更多的组合键功能。板书设计第2节敲击键盘学会使用键盘了解键盘分区,熟悉键盘分布正确的击键姿势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2教案.doc 202109161741.mp4 川教三上2.2-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