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凝聚法治共识(34张PPT+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凝聚法治共识(34张PPT+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2《凝聚法治共识》教学设计
课题
凝聚法治共识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上)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法治中国建设以来中国社会的变化,形成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理念,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学生“法治意识”和“政治认同”的素养!2能力目标:理解厉行法治,建设法治政府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把法治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能够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提高学生参与政治生活与的能力,培育“公民参与”的素养。3.知识目标:法治政府的定义,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怎样做到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厉行法治的要求
重点
依法行政的要求
难点
厉行法治的要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看视频《张玉环案》思考:羁押近27年,公民张玉环冤案终于申诉成功,无罪出狱,重获自由,你有何感想?师:27年的申诉路,张玉环已经找不回自己的人生,但他找回了属于自己的公平正义,也表明我国法治建设的进步,我们要凝聚法治共识,建设法治政府,进一步全面依法治国厉行法治。
看视频思考问题
教师引入本节课课题
讲授新课
请同学们在5分钟之内阅读完教材P51-56页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并将答案在课本上划出。1、政府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和原则是什么?2、依法行政的地位、核心和要求??3、如何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政府、公民怎样做?)4、怎样厉行法治?5、怎样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板块一、法治政府看图片思考:
当你遇到以上情况时,应分别找政府的哪些部门?探究1:看图片,思考:思考:你能从中看出我国政府的作用和宗旨是什么吗?我国政府的作用:管理社会生活、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图片:PPT思考:
政府的工作宗旨和原则?为人民服务
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板书)1、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及工作原则?
P51(1)作用:管理社会生活、提供公共服务(2)权力来源:人民(3)宗旨:为人民服务(4)工作原则: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过渡)政府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我们的政府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府?思考:什么是法治政府?2、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思考:如何建设法治政府?过渡: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探究二:视频:《教科书式执法》思考:为什么网友会给视频中的警察蜀黍大力点赞?你如何看待这位警察的执法行为?认识依法行政:3、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和核心①地位: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②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③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思考:如何依法行政?探究三:如何依法行政?思考:政府建立“三张清单”
(“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
)制度有什么目的?小结:4、怎样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要求)?(政府、公民怎样做?)政府:①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公民:
③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教材材料解读“三张清单”/“政务公开”/依法行政的意义?①有利于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②有利于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板块二、厉行法治名言赏析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译:天下的事情,困难之处不在于制定法令,而在于让法令得到切实贯彻执行。解读:依法治国是我国宪法确定的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能不能做到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党能不能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能不能依法行政。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什么是厉行法治?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探究四:张玉环案件启示:张玉环冤案终被申诉成功,离不开自己持续申诉、妻子亲人坚持上诉、律师积极辩护、社会广泛参与、司法纠正错案的等等,透过张玉环案,你觉得如何避免此类冤假错案的发生呢?5、如何厉行法治(要求)?(1)国家角度: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P53)(2)公民角度: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3)党和政府角度: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4)社会角度: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5)德治角度: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6、法治与德治的关系(1)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2)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3)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赏课件,读教材,思考问题思考回答赏课件,思考问题教材中找出标记要点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并回答教材中找出标记要点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并回答标记要点学生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探讨观看课件思考问题并回答教材中找出标记要点观看课件思考问题并回答教材中找出标记要点巩固知识点学生发言表达看法
对教材资源进行再开发,使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体会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让学生了解政府的作用,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用形象的图片、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图片内容比文字更丰富。同时引导学生用事例证明观点以问题为任务驱动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知识,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对视频内容的交流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法治意识。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引导学生用事例证明观点了解为什么要厉行法治、如何厉行法治以及怎样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课堂小结板书
聆听,思考情感升华
凝聚法治共识
1.法治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和原则
2.法治政府的内涵、目标
法治政府
3.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
4.如何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6.厉行法治的要求
厉行法治
7.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
统编版
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第2框
凝聚法治共识
新知导入
思考:羁押近27年,公民张玉环冤案终于申诉成功,无罪出狱重获自由,你有何感想?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第2框
凝聚法治共识
请同学们在5分钟之内阅读完教材P51-56页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并将答案在课本上划出。
课堂预习
1、政府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和原则是什么?
2、依法行政的地位、核心和要求??
3、如何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政府、公民怎样做?)
4、怎样厉行法治?
01
法治政府
运用你的经验
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与政府打交道。遇到下面这些情况,应该找政府哪个部门?
生活场景
应找的地方政府部门
宁宁发现红绿灯坏了
爸爸想开一家小吃店
初中生玲玲被父母要求辍学去打工
壮壮发现有人乱砍滥伐树木
表哥和女朋友要领结婚证
交通管理部门
工商部门
教育部门
林业部门
民政部门
板块一:法治政府
维护交通
维护社会治安
环境监测
保障就业
救助流浪人员
保障义务教育
提供公共服务






你能从中看出我国政府的作用和宗旨是什么吗?
探究一:政府的作用和宗旨
1、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及工作原则?
P51
(1)作用:
(2)权力来源:
(3)宗旨:
(4)工作原则:
管理社会生活
提供公共服务
人民
为人民服务
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板块一:法治政府
政府公开的事项越来越多
近年来政府变化
老百姓参与政府决策越来越普遍
“最多跑一次”的办证窗口越来越便捷
人民权力人民用,赋予权力为人民
政府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那么,我们的政府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府?
法治
政府
2、什么是法治政府?P51
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1)地位:
(2)要求:
(3)核心: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建设法治政府
依法行政
3、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
为什么网友会给视频中的警察蜀黍大力点赞?
你如何看待这位警察的执法行为?
探究二:依法行政




探究三:如何依法行政
结合视频图片思考:
李克强总理提出政府要建立“三张清单”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政府职责,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规范政府权力
权力清单
明确政府该做什么,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
责任清单
明确政府该怎么管市场,做到法定责任必须为
负面清单
明确企业不该干什么,做到法无禁止皆可为
板块一:法治政府
探究三:如何依法行政
“互联网+政务服务”
问题:1.你还知道哪些可以监督政府行为的渠道途径?
2.为促进依法行政,对政府及公民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电话、短信、微信、写信、信访等方式和渠道行使监督权。
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探究三:如何依法行政
4、怎样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要求)?
①政府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
③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1)政府角度:
(2)公民角度:
板块一:法治政府
信息公开
规范用权
知识小结
教材材料解读
“三张清单”/“政务公开”/依法行政的意义?
①有利于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有利于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
板块一:法治政府
02
厉行法治
名言赏析
全面依法治国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厉行法治
什么是厉行法治?
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天下的事情,困难之处不在于制定法令,而在于
让法令得到切实贯彻执行
板块二:厉行法治
张玉环冤案终被申诉成功,离不开自己持续申诉、妻子亲人坚持上诉、律师积极辩护、社会广泛参与、司法纠正错案的等等,透过张玉环案,你觉得如何避免此类冤假错案的发生呢?
板块二:厉行法治
探究四:张玉环案件启示
张玉环案件启示
司法
执法
立法
守法
4
3
2
1
全民守法,增强法律意识
公正司法,保障司法独立
严格执法,保障公民权利
科学立法,规范公权力运转
(1)国家角度: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P53)
5、如何厉行法治(要求)?
(1)国家角度:
(2)公民角度
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P54)
5、如何厉行法治(要求)?
张玉环在狱中看到:“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从此下定决心,要申诉自己的冤屈,从第二天就开始喊冤,在狱中写下五六百份申诉材料,最终保住性命,到如今被无罪释放。
(3)党和政府角度
各级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P54)
5、如何厉行法治(要求)?
“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
5、如何厉行法治(要求)?
(4)社会角度
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P55)
板块二:厉行法治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5、如何厉行法治(要求)?
(5)德治角度
国家和社会的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即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P55)
板块二:厉行法治
法律
道德
促进
支撑
(规范作用)
(教化作用)
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小结:5、如何厉行法治(要求)?P53-55
(1)国家角度: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公民角度: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3)党和政府角度: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4)社会角度: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5)德治角度: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1)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2)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3)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6、法治和德治的关系?P55
板块二:厉行法治
课堂小结
4.2
凝聚法治共识
法治政府
厉行法治
1、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及工作原则?
2、什么是法治政府(含义)?
3、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
5、如何厉行法治(要求)?
6、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国家
公民
党和政府
社会
德治
4、如何实现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国家?
(政府、公民怎样做?)
课堂练习
1.
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

A.行政权
B.
监督权
C.执法权
D.选举权
2.法治政府的宗旨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为人民服务
C.为政府谋利益
D.开展法治文化宣传
A
B
3.2021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民法典规定: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能违背公序良俗。从民法典的这些规定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①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
②道德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③我国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④法律和道德都是国家制定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4.“德润人心,法安天下”,德治和法治是人类自我管理和规制的一对经典关系,下列关于二者的关系表述中正确的是


A.德治比法治更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B.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感召力和劝导力
C.法治重教化作用,德治重规范作用
D.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D
5.“服务好不好,群众说了算”。近年来,烟台市各级政府部门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群众办完事后可直接扫描窗口的政务服务“好差评”二维码,进行实时评价,这一做法有利于(  )
①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
②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
③转变行业作风,提高办事效率
④根除懒政、怠政现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6.下列行为符合依法行政的有(

①国家林草局依法打击野生动物违规交易
②人民法院依法审理网络诈骗刑事案件
③公安部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
④监察机关依法处理违法的公职人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B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