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过关测试(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5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过关测试(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6.5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过关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图是某同学自制的历史年代尺。这个年代尺体现了
A.大陆放弃武力统一
B.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C.“台独”基础被铲除
D.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从1987年“打破坚冰”到1992年的“九二共识”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再到汪辜会谈,体现了海峡两岸由对峙到交往的过程,故B项正确;“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但绝不承诺放弃武力统一台湾,故排除A项;结合台湾现实社会可知,“台独”势力基础依然坚固,排除C项;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排除D项。故选B项。
2.“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C.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D.“一国两制”的提出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一国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的根本保证还是在综合国力强大,这决定国家的国际地位,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澳门回归,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这两者属于澳门回归的原因,但不属于根本保证,排除AB项;“一国两制”的提出是针对台湾问题,故排除D项。故选C项。
3.今年是邓小平同志离开我们的第二十年头,他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立下的丰功伟绩是值得中国人民世世代代缅怀。下列属于他的丰功佳绩的是
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建立中国工农红军
②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解放战争的进攻序幕
③他实行改革开放战略,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④实现香港、澳门回归,洗刷百年国耻
⑤指挥百团大战,取得抗日战争的辉煌胜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答案】B
【解析】②解放战争时期,邓小平、刘伯承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解放战争的进攻序幕,符合题意;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③符合题意;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政策,实现香港、澳门回归,洗刷百年国耻,④符合题意;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的是周恩来等领导的,排除;⑤指挥百团大战,取得抗日战争的辉煌胜利的是彭德怀,排除;所以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澳门也如期回归。这说明
①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完成
②“一国两制”思想的正确性
③中国综合国力日渐强大
④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澳门也如期回归,表明中国综合国力日渐强大,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增强,②③④符合题意;台湾还没有回归,①排除。所以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
5.下图是一份庆典海报,它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反映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生命力
B.首创了特别行政区的地方行政制度
C.为解决香港问题提供了的成功范例
D.有利于澳门地区繁荣、民主和稳定
【答案】D
【解析】根据“澳”“1999”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澳门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有利于澳门地区繁荣、民主和稳定,D项正确;图片没有涉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A项;香港回归首创了特别行政区的地方行政制度,排除B项;香港是在澳门回归之前回归,排除C项。故选D项。
6.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下列属于邓小平理论创新内容的是
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邓小平理论。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的探索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并成功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中共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十三大上,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所以①③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创立初期的政治制度,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是发生在建国初期,所以②④不属于邓小平理论的创新。故选组合,排除ABD,C项符合题意。故选C项。
7.李克强总理在有关对台问题答记者问时指出:我们对台的大政方针是一贯的,在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上我们愿意和台湾各政党、团体和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对话协商,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九二共识”是指
A.国共两党实现再次合作
B.增进经济文化密切交流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政治互信,经济互通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岸两岸关系协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C项正确;九二共识是民间达成的共识,与国共两党无关,排除A项;九二共识有利于增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排除B项;D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8.凤凰网北京消息:国台办主任张志军5日在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回答记者提问,强调只有回到“九二共识”这个政治基础,两岸关系才能拨云见日。“九二共识”指的是
A.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B.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C.和平统一方针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九二共识”,D项正确;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和平统一方针与题干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9.2017年5月20日,吴敦义当选新一任中国国民党主席。在记者会上,他表示,应尊重“九二共识”。材料中的“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努力谋求国家统一”和坚持(

A.一国两制
B.两岸三通
C.和平统一方针
D.一个中国原则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两岸关系。ABCD:依据题文描述,材料中“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努力谋求国家统一”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故ABC不符合题意;D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
10.2009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举行会淡。双方都认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坚持(

A.和平统一方针
B.通邮、通航,通商
C.互补互利原则
D.一个中国原则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是一个中国原则,这也是实现两岸交流、两岸统一必须坚持的原则,故D符合题意;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大陆提出的,台湾当局还没有明确接受,故A不符合题意;通邮、通航、通商政策以及互补互利原则是目前两岸在经济文化交流方面达成的共识,不属于政治基础,故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1.今日澳门,发展活力为世界瞩目。从回归前的连续4年负增长,到回归后的连年跨越式增长。如今,澳门人均GDP位列亚洲第二,世界第四。这充分说明(

A.“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性
B.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可知,此内容说明澳门回归祖国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表明“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符合澳门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故A符合题意;材料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无关,B不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实行的制度,C不合题意;澳门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点睛】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一国两制的准确把握,题干说明澳门回归祖国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表明“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符合澳门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12.下面对两幅图片表述正确的是(

A.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B.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C.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D.中国己经完成了统一大业
【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这一构想的指导下,中国1997年收回了香港,1990年收回了澳门,图中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建立,正是反映了中国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史实。所以图片反映的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C符合题意;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A排除;新中国成立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B排除;中国至今还没有完成统一大业,D排除。故选择C。
13.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该理论指的是(

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B.政治协商制度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一国两制”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C正确;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是我国外交政策,与题不符。A错误;政治协商制度与“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无关。B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仍然是社会主义制度。D错误。综上故选C。
14.据统计,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海外,到2007年,从海外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B.“一国两制”的保障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投资环境的优化
【答案】B
【解析】ABCD:依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1997年香港回归,许多香港人对香港未来有担心,于是他们移民海外,但是到2007年,他们有陆续回归,这说明香港回归之后,并没有受影响,这是在香港实行的一国两制的结果,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点睛】解答此题,注意抓住题干中变化思考。解答时,可以抓住题干中的变化依据所学知识思考,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同样简单有效。
15.2020年7月8
日,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公署挂牌成立,作为中央政府派出机构,驻港国安公署担负着监督、指导、协调、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等重要职责。该机构的设立(

①表明我国对香港正式恢复行使主权
②为香港的繁荣稳定保驾护航
③保障“一国两制”实践正轨运行
④保证驻港国安公署行使高度自治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公署的设置,对于维护香港稳定及保障一国两制具有重大意义,②③符合题意,C正确;我国对香港正式恢复行使主权是在1997年,①错误,AB排除;④与材料无关,D排除。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6.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势。阅读下列主题展览的内容,回答问题。
展板一清朝立国后,多次采取行动,致力于恢复和捍卫疆土的安全,如平定了噶尔丹叛乱,与内外蒙古上从长期联姻,积极传播佛教,促进了内外蒙古与内地的相互了解等。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刘汝明、赵文龙、何成刚《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
展板二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实与地方的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来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自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1)请概括展板一中清朝恢复和捍卫疆土安全的行动。
(2)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展板二中“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指的是什么方式?并出实现统的政治基础。
(3)请你为该展览提炼个主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答案】(1)平定噶尔丹叛乱;与内外蒙古联姻;传播佛教增进了解。
(2)实行“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政治基础;国家主权独立。
(3)主题:统一是从古至今的大势所趋。论证:自秦统一六国后,历史上中国分分合合,分久必合,统一可以说是历朝人民的心之所愿。如清朝立国后采取多种行动维护统一,新中国致力于大陆和台湾的和平统一。总之,中国自古就是个统一的国家,统一是维护国家主权必要,更是广大国民心之所愿。
【解析】(1)根据材料“平定准葛尔叛乱,与内外蒙古联姻,积极宣传佛教”可得出答案。
(2)根据所学知识,我国为了两岸和平统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关于“政治基础”,材料中“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反映独立处理内政即国家主权独立。
(3)主题可根据题目“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大势”提取总结,结合中国历史上的统一进行论述。如:自秦统一六国后,统一是历朝人民的心之所愿,而历朝统治者多采取了维护统一的措施。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1月14日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14年两岸贸易额为1983.1亿美元,其中大陆对台出口462.8亿美元,自台进口1520.3亿美元。两岸人员往来总量941.1万人次,其中,台湾居民来大陆536.6万人次,大陆居民赴台404.6万人次。
材料二:2015年11月7日下午3点,海峡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直接会面。
材料三:台湾当局新领导人蔡英文2016年5月20日发表“就职演说”,在两岸性质这一根本问题上态度模糊,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没有提出确保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具体办法……其政策论述的实质是降低两岸的连结与依存度,保持所谓的台湾“主体性”,两岸关系的未来依旧无法拨云见日。可以看出,她的两岸政策……不是让两岸愈走愈近,而是让两岸愈走愈远。
——新华社评论
(1)材料一,二反映了台湾与大陆哪些领域的交往?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三,指出蔡英文两岸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当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各是什么?
【答案】(1)经济、人员、政治。
(2)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降低两岸的连结与依存度,让两岸越走越远。
(3)有利:中华民族同根同祖,发展两岸关系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台湾与大陆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一国两制方针在港澳地区的成功实践等;不利:台独势力;外国反华势力;两岸意识形态差异等。
【解析】(1)本题考查两岸关系。依据题文描述,两岸贸易总额体现了经济交往;人员往来体现了人员交往;两岸领导人会面体现了政治交往。
(2)本题考查两岸政策。依据题文描述和所学知识,“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蔡英文两岸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降低两岸的连结与依存度,让两岸越走越远。
(3)本题考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有利因素包括中华民族同根同祖,发展两岸关系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台湾与大陆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一国两制方针在港澳地区的成功实践等;不利包括台独势力;外国反华势力;两岸意识形态差异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6.5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过关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图是某同学自制的历史年代尺。这个年代尺体现了
A.大陆放弃武力统一
B.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C.“台独”基础被铲除
D.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2.“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C.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D.“一国两制”的提出
3.今年是邓小平同志离开我们的第二十年头,他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立下的丰功伟绩是值得中国人民世世代代缅怀。下列属于他的丰功佳绩的是
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建立中国工农红军
②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解放战争的进攻序幕
③他实行改革开放战略,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④实现香港、澳门回归,洗刷百年国耻
⑤指挥百团大战,取得抗日战争的辉煌胜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澳门也如期回归。这说明
①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完成
②“一国两制”思想的正确性
③中国综合国力日渐强大
④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下图是一份庆典海报,它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反映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生命力
B.首创了特别行政区的地方行政制度
C.为解决香港问题提供了的成功范例
D.有利于澳门地区繁荣、民主和稳定
6.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下列属于邓小平理论创新内容的是
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李克强总理在有关对台问题答记者问时指出:我们对台的大政方针是一贯的,在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上我们愿意和台湾各政党、团体和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对话协商,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九二共识”是指
A.国共两党实现再次合作
B.增进经济文化密切交流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政治互信,经济互通
8.凤凰网北京消息:国台办主任张志军5日在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回答记者提问,强调只有回到“九二共识”这个政治基础,两岸关系才能拨云见日。“九二共识”指的是
A.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B.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C.和平统一方针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9.2017年5月20日,吴敦义当选新一任中国国民党主席。在记者会上,他表示,应尊重“九二共识”。材料中的“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努力谋求国家统一”和坚持(

A.一国两制
B.两岸三通
C.和平统一方针
D.一个中国原则
10.2009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举行会淡。双方都认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坚持(

A.和平统一方针
B.通邮、通航,通商
C.互补互利原则
D.一个中国原则
11.今日澳门,发展活力为世界瞩目。从回归前的连续4年负增长,到回归后的连年跨越式增长。如今,澳门人均GDP位列亚洲第二,世界第四。这充分说明(

A.“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性
B.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2.下面对两幅图片表述正确的是(

A.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B.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C.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D.中国己经完成了统一大业
13.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该理论指的是(

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B.政治协商制度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4.据统计,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海外,到2007年,从海外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B.“一国两制”的保障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投资环境的优化
15.2020年7月8
日,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公署挂牌成立,作为中央政府派出机构,驻港国安公署担负着监督、指导、协调、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等重要职责。该机构的设立(

①表明我国对香港正式恢复行使主权
②为香港的繁荣稳定保驾护航
③保障“一国两制”实践正轨运行
④保证驻港国安公署行使高度自治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6.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势。阅读下列主题展览的内容,回答问题。
展板一清朝立国后,多次采取行动,致力于恢复和捍卫疆土的安全,如平定了噶尔丹叛乱,与内外蒙古上从长期联姻,积极传播佛教,促进了内外蒙古与内地的相互了解等。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刘汝明、赵文龙、何成刚《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
展板二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实与地方的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来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自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1)请概括展板一中清朝恢复和捍卫疆土安全的行动。
(2)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展板二中“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指的是什么方式?并出实现统的政治基础。
(3)请你为该展览提炼个主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1月14日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14年两岸贸易额为1983.1亿美元,其中大陆对台出口462.8亿美元,自台进口1520.3亿美元。两岸人员往来总量941.1万人次,其中,台湾居民来大陆536.6万人次,大陆居民赴台404.6万人次。
材料二:2015年11月7日下午3点,海峡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直接会面。
材料三:台湾当局新领导人蔡英文2016年5月20日发表“就职演说”,在两岸性质这一根本问题上态度模糊,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没有提出确保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具体办法……其政策论述的实质是降低两岸的连结与依存度,保持所谓的台湾“主体性”,两岸关系的未来依旧无法拨云见日。可以看出,她的两岸政策……不是让两岸愈走愈近,而是让两岸愈走愈远。
——新华社评论
(1)材料一,二反映了台湾与大陆哪些领域的交往?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根据材料三,指出蔡英文两岸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当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各是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