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经济全球化 过关测试(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 经济全球化 过关测试(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单元
跨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第二课
经济全球化
过关测试
一、选择题
1.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来,美国相继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巴黎气候变化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万国邮政联盟等重要国际组织,甚至扬言退出联合国和WTO.美国的举动表明
A.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B.美国没有从全球化获益
C.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D.美国丧失头号强国地位
【答案】C
【解析】利益关系是当代世界政治中影响各个国际政治行为主体行为的最根本要素。题干中美国行为是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变化的表现,C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排除A项;美国做法的目的是从自己国家利益出发,并不是没有从全球化获益,排除B项;美国并没有丧失头号强国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
2.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最重要的表现是
A.联合国的成立
B.欧盟的成立
C.世贸组织的成立
D.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答案】C
【解析】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最重要的表现是世贸组织的成立。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它的宗旨是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C项正确;联合国属于政治方面组织,排除A项;欧盟属于区域经济组织,排除B项;亚太经合组织是经济区域组织,排除D项。故选C项。
3.经济全球化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下列应对全球化措施不正确的是
A.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国际市场
B.趋利避害,因势利导
C.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D.坐观全球化,实行贸易壁垒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ABC: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资金发展本国经济,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发展中国家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此应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所以ABC符合题意;D:坐观全球化,实行贸易壁垒说法错误,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主动参与;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D。
4.“它致力于通过多边贸易,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处理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联合国
B.欧洲共同体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1日,前身是关贸总协定,中国于2001年成功加入该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推动世界贸易的自由化,故D符合题意;联合国的主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并不是致力于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A项排除;欧洲共同体、亚太经合组织属于区域性经济组织或集团,并不是致力于实现全球范围的贸易自由化,BC项排除。故选D。
5.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
A.尽量避免进入世界市场,减轻全球化的影响
B.制定合理的对策,在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
C.努力阻止全球化,延缓全球化的进程
D.寻求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经济联合,促进经济区域化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而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制定合理的对策,在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尽量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B项正确;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发展中国家对于全球化不是逃避,而是主动参与,趋利避害,AC项排除;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不仅仅寻求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经济联合,也要在世界范围内参与全球化,D项排除。故选B项。
6.2020年1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订,成员由东盟和中日韩等15个国家组成,RCEP将构建起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该协定的签订
①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②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③将取代世贸组织的作用④反映了世界和平的主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正式签订,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说明了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是一个发展的世界,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①②符合题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不会取代世贸组织的作用,排除③;材料反映了世界发展的主题,排除④。故选①②组合,排除BCD,A符合题意。故选A。
7.《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白皮书指出:中国坚定地遵守和维护世贸组织规则,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材料表明我国
A.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
C.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D.加快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积极谋求自身发展。A:中国坚定地遵守和维护世贸组织规则,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说明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A说法正确;BCD:中国积极谋求自身发展,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B、C、D说法正确与题不符;故本题选A。
8.下图是某同学课堂探究时绘制的思维导图。图中空白处的探究“主题”应为
A.经济全球化
B.世界多极化
C.和平与发展
D.科技与生活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5年世贸组织建立,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表现与促进因素。中国的“一带一路”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因此三者的主题是经济全球化。A正确;世界多极化是政治格局发展趋势。B错误;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与题不符。C错误;世贸组织与科技无关。D错误。综上故选A。
9.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变化,逆全球化趋势加剧,中国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已经悄然改变,外贸依存度由2006年的67%下降到2019年的近32%,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7个年份超过100%,国内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表明
①中国经济内生潜力巨大②宏大顺畅的国内经济循环已然形成
③传统国际循环明显弱化④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步伐开始放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①③:逆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7个年份超过100%,表明中经济内生潜力巨大;逆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外贸依存度明显下降,表明传承国际循环弱化,故①③符合题意;②:国家经济没有实现顺畅大循环,故②说法错误;④:中国不会放缓对外开放的步伐,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10.1999年成立的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协调世界经济的国际组织是(

A.国际联盟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华沙条约组织
【答案】C
【解析】成立于1995年的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是非歧视性、开放、公平,它的成立,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C选项符合题意;国联是英法控制的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工具,排除A;北约和华约是冷战的产物,属于军事政治组织,排除BD。故选C。
11.下列是当今世界一些国际组织的标识图案,其中“致力通过多边贸易,实现全球范围内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组织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以非歧视、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障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实现全球范围内贸易自由化,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图片B是世界贸易组织,故B符合题意;A是亚太经合组织,C是联合国,D是欧盟;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中国支付宝推出的“海外直购”将海外客户与中国消费者更加方便地连接起来,这一现象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何种趋势(

A.国家联合化
B.经济全球化
C.区域集团化
D.政治多极化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特别是两极格局瓦解以来,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材料中的“海淘”将外商户和中国的消费者更加方便的链接起来,这充分体现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故A项符合题意;国家联合、政治多极化是政治角度,故排除BD项;C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C项。故选B。
13.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在评述经济全球化时说:“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里的“不合理和荒唐”主要是指经济全球化(

A.会造成新的国际冲突,引发世界大战
B.使发展中国家沦为发达国家的殖民地
C.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和技术
D.易加剧不公平国际竞争,加剧贫富分化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经济全球化的历程中,由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经济全球化容易加剧不公平国际竞争,加剧贫富分化。故D正确;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联系加强,不会造成新的国际冲突,引发世界大战,故A错误;世界殖民体系已经瓦解,故B错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和技术,故C错误。故选D。
14.近年来,美国挑起的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在全球掀起轩然大波。世界各国的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世界(

A.政治多极化
B.网络信息化
C.经济全球化
D.利益一体化
【答案】C
【解析】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中美贸易战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逆经济全球化而动,不利于全球贸易环境好转。根据“世界各国的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故C符合题意;政治多极化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反映,排除A;网络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排除B;利益一体化是指利益方面存在一致的地方,排除D。故选C。
15.据统计,世界上最富的20%和最穷的20%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1970年为30︰l,1990年为60︰1,2018年为74︰1,现在还在继续扩大。对以上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B.上述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科技落后
C.说明经济全球化后,世界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
D.贫困问题是发展中国家自己的问题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C:由题干中的“1970年为30︰l,1990年为60︰1,2018年为74︰1”等信息可知,其现象为世界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以来,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但是贫富差距日益扩大,世界发展不平衡性加剧,C符合题意;A:经济全球化并不必然导致贫富差距加大,A项不符合题意;B:贫富差距加大的根本原因是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经济旧秩序,B项不符合题意;D:贫困问题是发展中国家自己的问题在题干中未能体现,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1,图2共同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这一趋势符合了当今时代的哪一共同主题?
(2)请你分析这一趋势加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3)在这一趋势中,你认为世界各国经济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4)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你认为中国如何应对?
【答案】(1)经济全球化;发展。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冷战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进程消除了障碍;跨国公司的推动。
(3)在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互相发展。
(4)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
【解析】(1)图一反映了美国麦道飞机的零部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最优组合。图二反映了中国通过观察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由此可知,图一、图二共同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符合了当今时代的发展主题。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所以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既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7.棉花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居于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统的全球棉花种植地带主要分布在印度河流域、中美洲和非洲东部。1794年,英国企业家们建立了世界范围内的第一个机械化纺纱厂。此后,英国工厂纷纷在美国、印度西、埃及、巴西等地寻找新的原棉进口供应地。
(1)根据材料一,在下图中绘制其中一条18-19世纪英国棉花进口的路线。
材料二
19世纪30年代之后,英国政府逐步废除各领域的商品进口禁令,并逐渐降低关税甚至实现零关税。1853年,英国纺织业供应世界棉布需求量的45%,它所消费的棉花则大部分来自美国南部,其余则来自埃及、印度、巴西等地。
——据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等整理
(2)运用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并简析其原因。
材料三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棉花生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棉花消费国,在国际棉花贸易中举足轻重。西方反华势力企图用各种卑劣手段将新疆从全球棉花产业链中剔除,是极其荒谬的。
(3)联系材料三,运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说明西方反华势力的行为是极其荒谬的。
【答案】(1)
(2)英国逐渐废除进口禁令,鼓励自由贸易。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棉布更具竞争力;自由主义盛行(或自由贸易成为英国的国策);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3)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致力于推动经济全球化,并且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西方反华势力出于典型的冷战思维,力图阻止中国的崛起,并企图用卑劣手段将新疆从全球棉花产业中剔除,这是违背经济全球化潮流的。
【解析】(1)依据材料一“……此后,英国工厂纷纷在美国、印度西、埃及、巴西等地寻找新的原棉进口供应地”和所学知识,英国是欧洲的一个岛国,而它进口棉花的地区美国、巴西属于美洲国家,印度属于亚洲国家,埃及属于非洲国家。据此绘制其中一条18-19世纪英国棉花进口的路线。
(2)依据材料二“19世纪30年代之后,英国政府逐步废除各领域的商品进口禁令,并逐渐降低关税甚至实现零关税……”可知英国逐渐废除进口禁令,鼓励自由贸易。运用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从英国自身的角度来看,当时正值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而自由主义又成为英国的主流经济思想;从世界的角度来看,当时世界市场逐渐形成,英国在海外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3)依据材料三“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棉花生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棉花消费国,在国际棉花贸易中举足轻重……”和所学知识。从时代潮流来看,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长期致力于推动经济全球化,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西方国家的角度来看,西方反华势力出于典型的冷战思维,力图阻止中国的崛起,并企图用卑劣手段将新疆从全球棉花产业中剔除,这是违背经济全球化潮流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单元
跨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第二课
经济全球化
过关测试
一、选择题
1.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来,美国相继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巴黎气候变化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万国邮政联盟等重要国际组织,甚至扬言退出联合国和WTO.美国的举动表明
A.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B.美国没有从全球化获益
C.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D.美国丧失头号强国地位
2.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最重要的表现是
A.联合国的成立
B.欧盟的成立
C.世贸组织的成立
D.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3.经济全球化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下列应对全球化措施不正确的是
A.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国际市场
B.趋利避害,因势利导
C.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D.坐观全球化,实行贸易壁垒
4.“它致力于通过多边贸易,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处理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联合国
B.欧洲共同体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5.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
A.尽量避免进入世界市场,减轻全球化的影响
B.制定合理的对策,在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
C.努力阻止全球化,延缓全球化的进程
D.寻求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经济联合,促进经济区域化
6.2020年1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订,成员由东盟和中日韩等15个国家组成,RCEP将构建起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该协定的签订
①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②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③将取代世贸组织的作用④反映了世界和平的主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白皮书指出:中国坚定地遵守和维护世贸组织规则,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材料表明我国
A.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
C.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D.加快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
8.下图是某同学课堂探究时绘制的思维导图。图中空白处的探究“主题”应为
A.经济全球化
B.世界多极化
C.和平与发展
D.科技与生活
9.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变化,逆全球化趋势加剧,中国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已经悄然改变,外贸依存度由2006年的67%下降到2019年的近32%,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7个年份超过100%,国内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表明
①中国经济内生潜力巨大②宏大顺畅的国内经济循环已然形成
③传统国际循环明显弱化④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步伐开始放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1999年成立的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协调世界经济的国际组织是(

A.国际联盟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华沙条约组织
11.下列是当今世界一些国际组织的标识图案,其中“致力通过多边贸易,实现全球范围内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组织是(

A.
B.
C.
D.
12.中国支付宝推出的“海外直购”将海外客户与中国消费者更加方便地连接起来,这一现象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何种趋势(

A.国家联合化
B.经济全球化
C.区域集团化
D.政治多极化
13.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在评述经济全球化时说:“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里的“不合理和荒唐”主要是指经济全球化(

A.会造成新的国际冲突,引发世界大战
B.使发展中国家沦为发达国家的殖民地
C.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和技术
D.易加剧不公平国际竞争,加剧贫富分化
14.近年来,美国挑起的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在全球掀起轩然大波。世界各国的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世界(

A.政治多极化
B.网络信息化
C.经济全球化
D.利益一体化
15.据统计,世界上最富的20%和最穷的20%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1970年为30︰l,1990年为60︰1,2018年为74︰1,现在还在继续扩大。对以上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B.上述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是科技落后
C.说明经济全球化后,世界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
D.贫困问题是发展中国家自己的问题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1,图2共同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这一趋势符合了当今时代的哪一共同主题?
(2)请你分析这一趋势加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3)在这一趋势中,你认为世界各国经济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4)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你认为中国如何应对?
17.棉花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居于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传统的全球棉花种植地带主要分布在印度河流域、中美洲和非洲东部。1794年,英国企业家们建立了世界范围内的第一个机械化纺纱厂。此后,英国工厂纷纷在美国、印度西、埃及、巴西等地寻找新的原棉进口供应地。
(1)根据材料一,在下图中绘制其中一条18-19世纪英国棉花进口的路线。
材料二
19世纪30年代之后,英国政府逐步废除各领域的商品进口禁令,并逐渐降低关税甚至实现零关税。1853年,英国纺织业供应世界棉布需求量的45%,它所消费的棉花则大部分来自美国南部,其余则来自埃及、印度、巴西等地。
——据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等整理
(2)运用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并简析其原因。
材料三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棉花生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棉花消费国,在国际棉花贸易中举足轻重。西方反华势力企图用各种卑劣手段将新疆从全球棉花产业链中剔除,是极其荒谬的。
(3)联系材料三,运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说明西方反华势力的行为是极其荒谬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