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七单元跨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第四课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过关测试一、选择题1.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下列图片中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主要受哪一科学技术的影响?()A.原子能技术B.生物工程技术C.空间技术D.计算机网络技术2.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曾表示德国“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推动德国调整外交战略,在全球范围内争夺殖民地的重要历史因素是()A.德国完成统一B.第二次工业革命C.南北战争的爆发D.三国协约的建立3.今天,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更便捷,可以进行电子商务、实现远程教育、发送电子邮件等。这说明我们的社会进入了()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钢铁时代D.网络时代4.下列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一段时间内流行的东西都要经过实践检验B.经典肯定是曾经流行的,但流行的不一定会成为经典C.流行的东西一定都是正确的D.生活中的流行无时不在、无处不在5.空间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之一。标志着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事件是A.1964年10月16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C.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D.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6.如图,以下交通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③①④②D.④②①③7.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说,全球化时期最明显的衡量标准是速度——特别是商业、旅行、通信和革新的速度,最经常问的问题是:“你和谁相连?怎样相连?”这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A.计算机互联网技术B.原子能技术C.航空航天技术D.生物工程技术源8.人脸识别技术如今已在支付转账、实名登记、解锁解密等场景中广泛应用。对于人脸信息收集,同学们看法不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规范人脸信息采集将阻碍相关技术的创新②个人信息被侵害时必须通过诉讼维护自身权利③国采集人脸等个人信息时要征得当事人同意④不规范的人脸信息采集可能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源安全关系国家安全。我国主要农作物中,水稻、小麦种子基本国产,大豆种子国产化率也较高。但是,玉米、马铃薯等种子部分依赖进口,不少蔬菜品种也依赖“洋种子”。为保障种源安全,需要①加大育种核心技术创新②推动农产品出口销售③加强科研与市场的对接④加快打造创新型国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下图是“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了显著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殖民扩张的开始进行B.开始使用大机器生产C.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11.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仪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因为A.我国已经建成创新型国家B.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C.创新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D.国家用创新之手激活改革引擎12.一位生活在19世纪欧美某发达国家的城市居民,可能经历的情况有①乘火车外出旅行②打电话与朋友交流③晚上在电灯下阅读报纸④上网查阅资料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3.京张铁路到京张高铁,百年跨越,见证了中国人从自己设计建设第一条铁路到开启智能铁先行者。这从侧面①说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②彰显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③显示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加强④反映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在增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4.下面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它具有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B.它起源于美国C.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D.它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变化15.“这次技术革命最突出的特点是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和发展进程高速化”。这次技术革命的核心是A.改良蒸汽机的应用B.交通工具的革新C.内燃机的发明D.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漫画《走强》材料二:2015年5月,国务院出台《中国制造2025》,提出2025年制造业主要目标类别指标2015年2020年2025年创新能力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0.951.261.68创新能力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件|每亿元)0.440.701.10质量效益质量竞争力指数83.584.585.5绿色发展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比2015年下降18%比2015年下降34%(1)结合材料和联系所学知识,谈谈我国为什么要“走强”?(2)结合材料,请为“中国制造2025”出谋划策。1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进行“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专题复习,邀请你全程参与。材料一三次工业(科技)革命比较表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兴起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主要标志蒸气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电力的使用和电器的发明等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进入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材料二材料三九年级(1)班小明、小王同学对工业革命的评价小明:“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条件,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小王:“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空前灾难。”(1)以下表述,与材料一信息一致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材料信息的,请在相应的括号内填“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未涉及”。①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发展进程缓慢。()②耐用电灯炮的发明等电力的使用使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③两次世界大战都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④原子能技术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使人类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2)材料二中图一所示的科技成果最早是谁发明的?谁被称为发明大王?(3)材料二中图二所示的科技成果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哪一核心技术的产物?中国在该领域的重大发明是什么?(4)材料三中小明、小王同学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七单元跨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第四课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过关测试一、选择题1.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下列图片中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主要受哪一科学技术的影响?()A.原子能技术B.生物工程技术C.空间技术D.计算机网络技术【答案】D【解析】根据图片“慕课、微信、滴滴打车、腾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因此以上图片反映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原子能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和空间技术,排除ABC项;故选D项。2.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曾表示德国“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推动德国调整外交战略,在全球范围内争夺殖民地的重要历史因素是()A.德国完成统一B.第二次工业革命C.南北战争的爆发D.三国协约的建立【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率先采用最新科技成果,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经济军事实力大为增强,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迫切要求获得政治、经济上的利益,重新瓜分世界,与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矛盾激化,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可以看出,德国之所以在全球范围内争夺殖民地的重要历史因素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B项正确;ACD不是推动德国调整外交战略,在全球范围内争夺殖民地的重要历史因素,排除ACD项。故选B项。3.今天,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更便捷,可以进行电子商务、实现远程教育、发送电子邮件等。这说明我们的社会进入了()A.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C.钢铁时代D.网络时代【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它与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在数据和信息的交流中进入信息化社会,也就是网络时代,D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排除B项;题目没有涉及钢铁,排除C项。故选D项。4.下列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一段时间内流行的东西都要经过实践检验B.经典肯定是曾经流行的,但流行的不一定会成为经典C.流行的东西一定都是正确的D.生活中的流行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答案】C【解析】此题主要考察生活的相关知识。A:一段时间内流行的东西都要经过实践检验,如果经不起检验,就不能再这一段时间内流行,故A项说法是正确的;B:“经典肯定是曾经流行的,但流行的不一定会成为经典”,经典的东西肯定在某个时间点流行的,但是流行的有时候可能就是一阵风,不一定会成为经典,故B说法正确;C:“流行的东西一定都是正确的”此项说法不正确,流行的东西不一定正确的,有些甚至是不好的,故C项是错误的;D:“生活中的流行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说法也是正确的;本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故本题选C。5.空间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之一。标志着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事件是A.1964年10月16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C.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D.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标志着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故B正确;原子弹属于原子能工业,不属于空间技术领域,故排除A;神舟五号和嫦娥一号属于空间技术领域,但是它们都在东方红一号之后,故排除C和D。故选择B。6.如图,以下交通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③①④②D.④②①③【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87年卡尔·本茨发明第一辆汽车;1814年,英国人乔治·斯蒂芬森发明了第一台蒸汽机车;1903年莱特兄弟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1807年,富尔顿建造的“克莱蒙特”号在美国哈德逊河上试航,获得成功。所以正确排序应该是④②①③,故D正确,排除ABC。故选择D。7.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说,全球化时期最明显的衡量标准是速度——特别是商业、旅行、通信和革新的速度,最经常问的问题是:“你和谁相连?怎样相连?”这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A.计算机互联网技术B.原子能技术C.航空航天技术D.生物工程技术源【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你和谁相连?怎样相连?”以及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得日益便利和紧密,促使世界在某种程度上缩小了,故A正确;原子能技术是能源技术,给人类提供了新型能源,故排除B;航空航天技术是属于空间技术领域,是人类探索世界探索宇宙的重要技术,故排除C;生物工程是改造基因,改造作物的性状的技术,故排除D。故选择A。8.人脸识别技术如今已在支付转账、实名登记、解锁解密等场景中广泛应用。对于人脸信息收集,同学们看法不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规范人脸信息采集将阻碍相关技术的创新②个人信息被侵害时必须通过诉讼维护自身权利③国采集人脸等个人信息时要征得当事人同意④不规范的人脸信息采集可能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创新改变人们的生活。③④:人脸识别技术如今已经普及,我们要学会正确利用先进的技术,如采集人脸等个人信息时要征得当事人同意;不规范的人脸信息采集可能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故③④正确;①:错误,歪曲了规范人脸信息的作用,故排除①;②:不是必须通过诉讼维护自身权利,故排除②;故本题选D。9.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源安全关系国家安全。我国主要农作物中,水稻、小麦种子基本国产,大豆种子国产化率也较高。但是,玉米、马铃薯等种子部分依赖进口,不少蔬菜品种也依赖“洋种子”。为保障种源安全,需要①加大育种核心技术创新②推动农产品出口销售③加强科研与市场的对接④加快打造创新型国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创新。①③④:分析题干可知,我国玉米、马铃薯等种子部分依赖进口,不少蔬菜品种也依赖“洋种子”,这体现了我国在种子研发方面还缺乏一些核心技术。为保障种源安全,需要加大育种核心技术创新,加强科研与市场的对接,加快打造创新型国家,①③④正确;②:推动农产品出口销售,有利于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但与保障种源安全无关,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0.下图是“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了显著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殖民扩张的开始进行B.开始使用大机器生产C.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答案】D【解析】依据“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显著增加,结合所学可知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1870年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生产力再一次出现飞跃,D正确;15、16世纪之交开辟新航路后,西方已经开始殖民扩张,A排除;1765年,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展,人类开始使用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B排除;17、18世纪,英国等少数国家较早开展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开始确立,C排除。故选D。11.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仪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因为A.我国已经建成创新型国家B.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C.创新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D.国家用创新之手激活改革引擎【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创新的重要性的正确认识。A:我国还没有建成创新型国家,A说法错误;B: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仪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是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B说法正确;C:我国当前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C说法错误;D:体现的是国家的做法,而不是原因,D说法与题不符;故本题选B。12.一位生活在19世纪欧美某发达国家的城市居民,可能经历的情况有①乘火车外出旅行②打电话与朋友交流③晚上在电灯下阅读报纸④上网查阅资料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电话和电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19世纪欧美某发达国家的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①②③符合题意;互联网是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成就,所以19世纪的居民不可能上网查资料,④不符合题意。故选①②③组合,排除BCD,A符合题意。故选A。13.京张铁路到京张高铁,百年跨越,见证了中国人从自己设计建设第一条铁路到开启智能铁先行者。这从侧面①说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②彰显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③显示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加强④反映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在增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中国的成就。①②④:智能铁先行者的开启,说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彰显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①②④说法正确;③:题文中没有体现对外开放,③说法与题不符;故本题选C。14.下面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它具有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B.它起源于美国C.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D.它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答案】C【解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从美国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兴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为主要标志,影响了整个世界,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方式,故排除ABD,C符合题意。故选C。15.“这次技术革命最突出的特点是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和发展进程高速化”。这次技术革命的核心是A.改良蒸汽机的应用B.交通工具的革新C.内燃机的发明D.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答案】D【解析】根据“技术革命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和发展进程高速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技术革命指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D正确;改良蒸汽机的应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应用。A错误;交通工具的革新是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革命内容。B错误;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动力革新。C错误。综上故选D。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漫画《走强》材料二:2015年5月,国务院出台《中国制造2025》,提出2025年制造业主要目标类别指标2015年2020年2025年创新能力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0.951.261.68创新能力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件|每亿元)0.440.701.10质量效益质量竞争力指数83.584.585.5绿色发展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比2015年下降18%比2015年下降34%(1)结合材料和联系所学知识,谈谈我国为什么要“走强”?(2)结合材料,请为“中国制造2025”出谋划策。【答案】(1)A.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技术水平还不够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水平总体水平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等。(2)要实施科教兴国,重视科技创新,提高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解析】(1)由漫画台阶文字“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说明这些是我国走向制造强国必须做到的。依据所学,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技术水平还不够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从整体上看,我国科技水平总体水平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等。(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围绕材料,言之有理即可。要实施科教兴国,重视科技创新,提高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1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进行“三次工业(科技)革命”的专题复习,邀请你全程参与。材料一三次工业(科技)革命比较表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兴起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主要标志蒸气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电力的使用和电器的发明等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进入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材料二材料三九年级(1)班小明、小王同学对工业革命的评价小明:“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条件,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小王:“工业革命造成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空前灾难。”(1)以下表述,与材料一信息一致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材料信息的,请在相应的括号内填“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未涉及”。①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发展进程缓慢。()②耐用电灯炮的发明等电力的使用使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③两次世界大战都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④原子能技术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使人类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2)材料二中图一所示的科技成果最早是谁发明的?谁被称为发明大王?(3)材料二中图二所示的科技成果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哪一核心技术的产物?中国在该领域的重大发明是什么?(4)材料三中小明、小王同学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答案】(1)①、(未涉及)②、(正确)③、(未涉及)④、(错误)。(2)莱特兄弟;爱迪生(3)计算机网络系统;“天宫二号”(4)不正确;评价事物要一分为二分析和看待问题,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利的一面。(有理即可)【解析】(1)①根据材料“三次工业(科技)革命比较表”,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发展进程缓慢。”材料内容未涉及。②根据材料“第二次科技革命,电力的的使用和电器的发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可知“耐用电灯炮的发明等电力的使用使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是正确的。③根据材料“三次工业(科技)革命比较表”,可知“两次世界大战都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未涉及。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电子计算机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使人类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因此“原子能技术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技术,使人类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是错误的。(2)根据材料二中图一所示的是飞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所以最早发明飞机的是莱特兄弟;美国的爱迪生被称为发明大王。(3)根据材料二中图二所示的是微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微信、二维码是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产物。中国在该领域的重大发明是“天宫二号”。(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明、小王同学对工业革命的评价方法不正确;因为评价事物要一分为二分析和看待问题,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利的一面。我们应该合理利用科技,为人类造福,要趋利避害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7.4 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 过关测试(原卷版).doc 7.4 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 过关测试(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