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 过关测试(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3 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 过关测试(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单元
共同面对前所未有的全球性问题
8.3
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
过关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图漫画《在雾霾中,寻找你的身影》带给我国政府的启示是
A.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B.禁止有污染行业发展
C.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D.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2.观察洞庭湖变迁图(图),据如图分析造成洞庭湖水域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减少
B.围湖造田
C.南水北调
D.毁林开荒
3.我国的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下列哪些区域
①青藏地区
②西北地区
③北方地区
④南方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阅读“近五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部分情况表”,根据表格,为了更好的实现未来国民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坚持的国策和战略有
年份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
7.7%
7.4%
6.9%
6.7%
7.1%
单位GDP耗能下降(%)
3.6
4.8
5.6
5.0
3.7
①科教兴国战略
②对外开放
③一国两制
④节约资源
⑤环境保护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5.“网购”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购物方式,“共享快递盒”也随之成为一个热词。这种快递盒在签收后,快递员会将其折叠后带回,每个能重复利用上千次。这一做法有利于
①杜绝快递包装污染②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降低快递包装成本④扩大资源开发的范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21年4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中法德领导人就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合作抗疫等问题举行的视频峰会中说“只要对全人类有益的事情,中国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做,并且做好。”这表明中国
①坚持合作共贏的理念②抓住机遇主导国际秩序
③积极参与全球治理④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2020年12月24日公布的《关于依法惩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犯罪的指导意见》强调,依法严厉打击以食用或者其他目的非法购买野生动物的犯罪行为,坚决革除濫食野生动物的陋习。此举
①能杜绝人们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②践行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③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④表明我国禁止开发野生动物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8.1971年绿色和平组织成立,致力于以实际行动保护全球环境和世界和平,项目涉及了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本投资问题、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问题等。要解决人类面临的这些全球问题,必须(

A.维护本国利益
B.优先发展农业
C.加强国际合作
D.转向海外投资
9.2017年6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为发展经济,宣布退出保护全球气候的《巴黎协定》。吴国盛在《科学的历程》中写道:“…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他的主要观点认为科技革命影响了(

A.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B.人类的生态环境
C.美国的霸权主义
D.各国经济的发展
继瓜诸湖、大小坂湖后,做为柯桥城区第三个城市湖景公园,期待已久的马宅池公园即将揭开面纱。殊不知,几年前马宅池曾爆发大量蓝藻,沿湖行走就能闻到强烈臭味。九(1)班一凡同学曾对此进行探究性学习。她发现除了水文和气象原因外,蓝藻大规模爆发与水质有关。以下是她完成的“蓝藻”形成及影响示意图。回答问题:
10.以上图示说明(

A.人类发展经济必然以环境污染为代价
B.人类与环境是互相对立,互不相容的
C.人为因素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D.因湖水缺乏自净能力,蓝藻很难解决
11.上图中所反映问题的实质是(

A.人口问题
B.发展问题
C.资源问题
D.环境问题
12.近年来,沙尘暴频发,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A.经济发展必须以改革为动力
B.发展生产力是我国的根本任务
C.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D.经济发展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1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保护生态环境须禁止开发自然资源
B.经济发展必然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C.经济发展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D.要将保护环境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14.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浙江是著名水乡,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五水共治是一举多得的举措,既扩投资又促转型,既优环境更惠民生。浙江省深入实施“五水共治”,以河长制为抓手……到2017年底,全省要剿灭劣V类水,实现环境整洁优美、水清岸绿。这说明(

①河长制有利于实现水环境治理②我省把环保工作放在经济发展首位
③我省对生态环境实行精准治理④剿灭劣V类水行动是我省中心工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下列属于进入工业社会新增加的环境问题有(

①洪水和风暴等自然灾害
②水土流失和环境退化
③酸雨
④固体废弃物污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中国局部区域略图。2017年4月中央在河北省设立了雄安新区,要求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打造城市建设的典范。
材料二:淮河中游许多河段,河道弯曲狭窄,泄水不畅。一旦上游及支流洪水迅猛地汇集在一起,极易在中下游地区造成洪涝灾害。
(1)雄安新区位于________(地形区),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________,其气候类型为________。图中路线A

________工程,它是我国著名的自然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产生的自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17.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金华的时代蓝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金华境内的地表水分成东阳江、武义江、金华江等7条江段,目前这7条河段以Ⅲ类、Ⅳ类水质为主,只有个别河段水质为优,其他河段,都只有部分达标,几乎都为污染水质。义乌市水资源总量为8.2亿m3,人均占有率仅为浙江省的的三分之一,不得不化2亿元向东阳买水。为此2021年2月25日闭幕的金华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化“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流域地表水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实施“百江千河万溪”水美工程。
材料二:金华市在认真总结历代水利建设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金华市水源综合规划》、《金华市市区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等,进一步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依法打击各类水事违法行为,并先后投入巨资用于水环境治理;全面倡导节约用水,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城市;加强水资源共事,重点实施乌溪江引水工程和好溪引水工程。
材料三:小方家旁的小河经常有一些不知来自何处的污水,有时能闻到浓浓的臭味,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前不久小方向金华市人大代表进行了反映,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1)根据材料一,分析金华市实施“百江千河万溪”水美工程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二,说说金华的成功做法对于其他缺水地区缓解人与水资源的紧张现状、保护水资源有何借鉴意义?
(3)联系材料三,谈谈你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为金华市实施“百江千河万溪”水美工程做些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单元
共同面对前所未有的全球性问题
8.3
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
过关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图漫画《在雾霾中,寻找你的身影》带给我国政府的启示是
A.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B.禁止有污染行业发展
C.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D.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答案】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A:漫画反映的雾霾属于环境污染问题,而环境的破坏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故A符合题意;B:“禁止”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故排除B;CD:观点虽然正确,但与题文主旨不符,故排除CD;故本题选A。
2.观察洞庭湖变迁图(图),据如图分析造成洞庭湖水域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减少
B.围湖造田
C.南水北调
D.毁林开荒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洞庭湖在20世纪50年代水域广阔,而到了90年代水域面积变得十分狭小,是由于当地由于人口的增长,人们为了扩大耕地而实施的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越来越小,B项正确;ACD项不是造成洞庭湖水域变迁的主要原因,排除ACD项。故选B。
3.我国的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下列哪些区域
①青藏地区
②西北地区
③北方地区
④南方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解析】我国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③④符合题意;青藏和西北地区空气质量相对较好,①②排除。所以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
【点睛】雾霾形成的内因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增加,大气污染负荷常年在高位变化。外因则是不利的气象条件频繁出现。从我国的四大地区来看,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地形和气象条件总体不利于污染物扩散,静稳态天气的发生频次远大于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四季地面风速整体呈明显下降趋势,一旦遇到静稳态天气等气象条件,污染快速累积,容易发生雾霾天气。
4.阅读“近五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部分情况表”,根据表格,为了更好的实现未来国民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坚持的国策和战略有
年份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
7.7%
7.4%
6.9%
6.7%
7.1%
单位GDP耗能下降(%)
3.6
4.8
5.6
5.0
3.7
①科教兴国战略
②对外开放
③一国两制
④节约资源
⑤环境保护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材料与港澳台地区无关,排除③一国两制。
5.“网购”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购物方式,“共享快递盒”也随之成为一个热词。这种快递盒在签收后,快递员会将其折叠后带回,每个能重复利用上千次。这一做法有利于
①杜绝快递包装污染②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降低快递包装成本④扩大资源开发的范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认识。①②③④:“共享快递盒”的做法利于减少快递包装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快递包装成本;扩大资源开发的范围,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①说法太绝对错误,②③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
6.2021年4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中法德领导人就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合作抗疫等问题举行的视频峰会中说“只要对全人类有益的事情,中国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做,并且做好。”这表明中国
①坚持合作共贏的理念②抓住机遇主导国际秩序
③积极参与全球治理④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①③④:依据题文描述,习近平主席在中法德领导人就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合作抗疫等问题举行的视频峰会上的讲话,这向我们说明了中国的担当,表明了我国坚持合作共贏的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故①③④说法正确;②:中国并没有主导国际秩序,故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7.2020年12月24日公布的《关于依法惩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犯罪的指导意见》强调,依法严厉打击以食用或者其他目的非法购买野生动物的犯罪行为,坚决革除濫食野生动物的陋习。此举
①能杜绝人们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②践行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③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④表明我国禁止开发野生动物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珍爱生命的认识和理解。①:材料中的举措并不能杜绝人们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故①说法错误;④:禁止开发野生动物资源的说法过于绝对,故说法错误;②③:材料中的举措践行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故②③说法正确;故本题选B。
8.1971年绿色和平组织成立,致力于以实际行动保护全球环境和世界和平,项目涉及了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本投资问题、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问题等。要解决人类面临的这些全球问题,必须(

A.维护本国利益
B.优先发展农业
C.加强国际合作
D.转向海外投资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需要从加强国家合作的角度进行解决,故C选项符合题意。维护本国利益,不能解决出现的问题排除。故A不符合题意;优先发展农业,与题干没有直接联系,故B不符合题意;转向海外投资,不能为解决全球问题提供实质性的帮助,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9.2017年6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为发展经济,宣布退出保护全球气候的《巴黎协定》。吴国盛在《科学的历程》中写道:“…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他的主要观点认为科技革命影响了(

A.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B.人类的生态环境
C.美国的霸权主义
D.各国经济的发展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问题。材料中的观点认为科技革命影响了人类的生态环境,故B符合题意。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属于政治范畴,故A不符合题意;美国的霸权主义与题干信息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各国经济的发展,属于经济范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继瓜诸湖、大小坂湖后,做为柯桥城区第三个城市湖景公园,期待已久的马宅池公园即将揭开面纱。殊不知,几年前马宅池曾爆发大量蓝藻,沿湖行走就能闻到强烈臭味。九(1)班一凡同学曾对此进行探究性学习。她发现除了水文和气象原因外,蓝藻大规模爆发与水质有关。以下是她完成的“蓝藻”形成及影响示意图。回答问题:
10.以上图示说明(

A.人类发展经济必然以环境污染为代价
B.人类与环境是互相对立,互不相容的
C.人为因素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D.因湖水缺乏自净能力,蓝藻很难解决
11.上图中所反映问题的实质是(

A.人口问题
B.发展问题
C.资源问题
D.环境问题
【答案】10.C
11.B
【解析】10.人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免产生各种废弃物,导致环境污染。但是人类经济的发展不是必然以环境污染为代价,可以达标排放或限制污染物的排放;人类与环境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的;人为因素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应该规范人类的行为,达标排放或对废弃物加以利用;湖水本身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过度的排放会导致湖水富营养化。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
11.图中反应的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发展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在发展过程中解决。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
12.近年来,沙尘暴频发,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A.经济发展必须以改革为动力
B.发展生产力是我国的根本任务
C.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D.经济发展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答案】D
【解析】D.沙尘暴现象频发,这说明经济发展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符合题意;ABC:不属于沙尘暴现象频发改我们带来的启示,排除。故答案为D。
1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保护生态环境须禁止开发自然资源
B.经济发展必然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C.经济发展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D.要将保护环境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说明经济发展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C符合题意;保护生态环境不是要禁止开发自然资源,A错误;经济发展不必然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B错误;我国现阶段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D错误;故本题选C。
14.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浙江是著名水乡,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五水共治是一举多得的举措,既扩投资又促转型,既优环境更惠民生。浙江省深入实施“五水共治”,以河长制为抓手……到2017年底,全省要剿灭劣V类水,实现环境整洁优美、水清岸绿。这说明(

①河长制有利于实现水环境治理②我省把环保工作放在经济发展首位
③我省对生态环境实行精准治理④剿灭劣V类水行动是我省中心工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①:根据“以河长制为抓手……到2017年底,全省要剿灭劣V类水,实现环境整洁优美、水清岸绿”可知,河长制有利于实现水环境治理,符合题意;②:分析材料可知,材料里没有体现我省把环保工作放在经济发展首位,排除;③:根据“浙江省深入实施‘五水共治’”可归纳出我省对生态环境实行精准治理,符合题意;④:我国现阶段的中心工作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④排除。故答案为B。
15.下列属于进入工业社会新增加的环境问题有(

①洪水和风暴等自然灾害
②水土流失和环境退化
③酸雨
④固体废弃物污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人类征服自然能力增强,但新出现的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也越来越严重,酸雨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是工业社会新增加的环境问题,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产生活环境,所以③④正确,故选C;洪水和风暴等自然灾害史前社会就已经存在,水土流失和环境退化是农业社会主要的环境问题,所以①②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中国局部区域略图。2017年4月中央在河北省设立了雄安新区,要求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打造城市建设的典范。
材料二:淮河中游许多河段,河道弯曲狭窄,泄水不畅。一旦上游及支流洪水迅猛地汇集在一起,极易在中下游地区造成洪涝灾害。
(1)雄安新区位于________(地形区),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________,其气候类型为________。图中路线A

________工程,它是我国著名的自然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产生的自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答案】(1)
华北平原
北方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
南水北调
(2)自然原因: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天气。中游许多河段,河道弯曲狭窄,泄水不畅。
解决措施: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河道截弯取直,加大泄洪能力;加强预报,提高防洪抗险意识。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北方地区和南水北调工程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雄安新区位于华北平原,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北方地区,其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图中路线A南水北调,它是我国著名的自然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2)本题考查的是淮河流域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产生的自然原因:淮河流域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天气;中游许多河段,河道弯曲狭窄,泄水不畅。为解决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我国必须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河道截弯取直,加大泄洪能力;加强预报,提高防洪抗险意识。
17.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金华的时代蓝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金华境内的地表水分成东阳江、武义江、金华江等7条江段,目前这7条河段以Ⅲ类、Ⅳ类水质为主,只有个别河段水质为优,其他河段,都只有部分达标,几乎都为污染水质。义乌市水资源总量为8.2亿m3,人均占有率仅为浙江省的的三分之一,不得不化2亿元向东阳买水。为此2021年2月25日闭幕的金华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化“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流域地表水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实施“百江千河万溪”水美工程。
材料二:金华市在认真总结历代水利建设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金华市水源综合规划》、《金华市市区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等,进一步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依法打击各类水事违法行为,并先后投入巨资用于水环境治理;全面倡导节约用水,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城市;加强水资源共事,重点实施乌溪江引水工程和好溪引水工程。
材料三:小方家旁的小河经常有一些不知来自何处的污水,有时能闻到浓浓的臭味,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前不久小方向金华市人大代表进行了反映,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1)根据材料一,分析金华市实施“百江千河万溪”水美工程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二,说说金华的成功做法对于其他缺水地区缓解人与水资源的紧张现状、保护水资源有何借鉴意义?
(3)联系材料三,谈谈你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为金华市实施“百江千河万溪”水美工程做些什么?
【答案】(1)拥有优质的
水资源,深化污水零排区,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打造绿水青山的城市形象。
(2)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增强相关部门的执法力度,政府可大力投入资金精神节水工程。
(3)从小事做起,自己不乱排放污水,增强环保,清洁的意识,做好监督工作。
【解析】本题考查水资源的治理以及水资源工程建设的相关知识。
(1)本题设问金华市实施“百江千河万溪”水美工程的必要性。解答可从建设水美工程的原因,拥有优质的
水资源,深化污水零排区,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打造绿水青山的城市形象。
(2)本题设问金华的成功做法。解答从制定法律、政府增强执法力度,个人意识等方面组织答案。
(3)本题是开放性题目,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为金华市实施“百江千河万溪”水美工程做法。可从树立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自己不乱排放污水,等等方面组织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