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期末综合测试(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期末综合测试(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期末综合测试
(考试范围:九下历史与社会)
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杜鲁门回忆录》写道:“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据此,这一“宣布”表明了当时美国
A.受到经济危机困扰
B.主动维护国家安全
C.开始推行冷战政策
D.面临世界战争威胁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极权主义”指的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的实质是想称霸世界,发出了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冷战的信号,美国的这项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故这一“宣布”意味着美国当时开始推行冷战政策,故
C正确;ABD与题意不符,排除。综上答案C。
2.中医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多次战胜瘟疫,此次新冠肺炎临床疗效中,中医药在提高愈奉、降低死亡率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教治,是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的亮点。这启示我们要
①全面继承中医药文化②推动中医药文化创新性发展
③认同中医药文化,树立文化自信④努力实现中西医交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增强文化自信。②③④:分析题干描述,体现了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启示我们要认同中医药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推动中医药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要加强与西药的交流互鉴,故②③④说法符合题意;①:对传统文化不能全面继承,要辩证性继承,故①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3.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2020年10月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在温州举行。在峰会中外大学校长圆桌会上,有嘉宾指出:“教育在哪里,你的家庭就在哪里,教育在哪里,中国的未来就在哪里。”这说明教育是(

A.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B.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C.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D.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重要性。D:分析材料信息可知,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故D说法正确;A: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故A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B:科技创新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故B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C:经济建设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故C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本题选D。
4.《新全球史》说:“世界开始重建,而另一场战争也开始了。曾经击败德国和日本的联也解体了,在很短的时间里,美国利苏联及其各白的盟国在冷战中已经摆好了作战的姿势,开始了主要在政治、经济和宣传层面的对抗。”它表明
A.为反法西斯建立的联合国在战后迅速解体
B.冷战主要是军事上的对抗
C.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相互对峙
D.冷战目的是为了称霸世界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新全球史》“世界开始重建,而另一战争也开始了。…美国和苏联及其各自的盟国在冷战中已经摆好了作战的姿势,开始了主要在政治、经济和宣传层面的对抗”可知,材料表明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相互对峙,实行冷战,故C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故排除A;冷战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都对抗,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称霸世界,故排除D项。故选C。
5.下图反映出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开始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华约组织成立
C.北约组织建立
D.马歇尔计划实施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打击共同的敌人法西斯,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签字国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等,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1945年4月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表示二战中美苏是盟友;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结束。1947年,美总统杜鲁门提出“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标志美苏冷战开始。A项符合题意;BCD都是冷战的表现,不是开始的标志,排除。
6.纵观二战结束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这30年美苏的军备竞赛过程,可以说是一种军事技术先质量升级然后数量急剧增加的螺旋式竞赛模式。这种相互攀比升级的结果是,苏联从原先在进攻性战略核武器方
面的劣势发展成70年代与美国处于均势的局面。材料强调的重点是(

A.科技是美苏对峙的支撑
B.冷战是维护和平的有效手段
C.军备竞赛发展打破美苏均势
D.对峙局面必然导致军备竞赛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纵观二战结束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这30年美苏的军备竞赛过程,可以说是一种军事技术先质量升级然后数量急剧增加的螺旋式竞赛模式。”由此可知美苏竞赛是一种军事技术的竞赛;“这种相互攀比升级的结果是,苏联从原先在进攻性战略核武器方面的劣势发展成70年代与美国处于均势的局面”,得出美苏军事技术竞赛,科技较量的结果,促成美苏两国处于均势。A正确,排除C;冷战中美苏的对峙,威胁到世界的和平。B排除;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对峙局面必然导致军备竞赛。D排除;故选A。
7.读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统计表,从表中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都有增长②美国的经济发展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③日本的经济增长
率居首位④欧洲国家联合成立欧洲共同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不能得到的信息”,依据表格,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为3.5%,英国的增长率为2.9%,不能得出②的表述;表格中有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美国,有亚洲国家、还有美洲国家。不能体现④的表述。D符合题意;依据表格年均增长率都是正数,可以得出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都有增长;由日本年均增长率9.6%,是这些国家中数字最大的,可以得出③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居首位。ABC排除。故选D。
8.法国《费加罗报》日前刊文称,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美国热衷于单边行动且无视欧洲盟友,使持续70年之久的跨大西洋盟友关系陷入“昏迷”。美欧盟友关系的重要表现是
A.加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加入欧洲联盟
C.加人“华沙条约组织”
D.加入联合国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集会,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形成了西方集体防御体系,以达到对抗苏联、称霸世界的目的。这是美欧盟友关系的重要表现,A项正确;美国不是欧洲联盟成员,B项错误;1955年,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8国在华沙缔结《华沙条约》,成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C项错误;联合国是国际性的组织,不是美欧盟友关系的重要表现,D项错误,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9.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莫高窟考察时一再强调,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保护文化遗产
①有利于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②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
③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④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文物保护工作,体现了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说法①②正确。保护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没有必然联系,说法③④不符合题意。本题选A。
10.1951年,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了对我国的禁运提案,导致我国同西方国家的贸易总额陡然下降90%。美国企图颠覆新中国政权的种种行径,都是基于中美之间军事和经济实力对比悬殊,尤其是工业化水平悬殊之上的。为了应对美国的挑战,我国实施了
A.抗美援朝
B.一五计划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都是基于中美之间军事和经济实力对比悬殊,尤其是工业化水平悬殊之上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工业落后,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制定了发展国明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故B正确;抗美援朝是中国人民一次保家卫国的战争,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土地改革是农业方面的政策,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三大改造是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题意不符,故D错误。综上答案B。
11.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实现现代化,走向共同富裕,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这要求
A.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基本原则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政治制度
C.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
D.保障民族地区各族人民享有高度自治权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的认识和理解。A: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故A说法错误;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故B说法错误;C:要实现民族共同繁荣,需要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故C说法正确;D: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具有高度自治权,民族地区具有自治权,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12.重大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下列事件上与影响的搭配,正确的有
①提出“两个凡是”方针——揭开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序幕
②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③中国重返联合国——我国在此后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邓小平南方谈话——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了农民生产自主权,促进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②正确;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对中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④正确。C正确;提出“两个凡是”方针是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原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揭开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序幕。①错误;1949年新中国成立就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重返联合国是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③错误。因此ABD错误。综上故选C。
13.1901年中国屈辱条约签订,每个中国人被迫赔偿一两白银,无力反驳;2021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面对美国的指责,中方正面回击:“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这一变化表明
①中国综合国力由弱转强②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提高
③中国开始主导世界格局④中国的发展依旧面临各种挑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1901年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力衰败、制度腐朽。2021年中国经历改革开放,国力强大。国家实力是决定国际地位的关键因素。因此中国外交从近代屈辱外交转变成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有力维护国家利益。这一变化说明①中国综合国力由弱转强、②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提高,同时在会上美国的无端指责也说明了④中国的发展依旧面临各种挑战。B正确;当今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发展,中国深刻影响但不主导世界格局。③错误。因此ACD错误。综上故选B。
14.“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人民日报社论中的“这里”指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九大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上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故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项。故选A。
15.新中国成立后,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

①创造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②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③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④开展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创造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民主革命时期的井冈山时期,①不符合题意;1953

7
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
国际地位。

1956
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1953-1957年进行“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②③④符合题意;排除A、B和C。故选D。
16.自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的二十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这些成就包括
①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②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自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的二十年里”可知,这二十年指1956--1976年。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是在1954年;②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在1957年;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1971年;④组建战略导弹部队在1966年。所以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
17.下列年代尺能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取得伟大成就的是(


①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③“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超额完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是在1956—1966年,因此这一时期主要包括1958年开始的③“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1957年的④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超额完成,因此D正确。①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属于社会主义过渡期,②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在1956年底,也属于过渡时期。由此排除ABC。综上故选D。
18.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选项与下图所示关系最贴近
A.宪法与普通法
B.国民经济与国有经济
C.主刑与附加刑
D.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概念之间的关系。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普通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依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A说法与题不符;B: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B说法与题不符;C: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C说法与题不符;D:在集体中,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D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
19.下图的主题是贸易“保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是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重要方式
B.违背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C.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发挥积极作用
D.保护主义倾向上升阻碍科技发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理解。B:仔细观察漫画内容可知,美国对输美低碳产品征收高关税,这违背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不利于世界的发展,故B符合题意;ACD:这都是对材料的曲解,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20.2021年2月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宣布: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脱贫攻坚的胜利得益于
①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正确性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③坚持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④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我国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原因。①②③④:脱贫攻坚的胜利得益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①说法错误,②③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
21.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存在着各种关联。下列两个历史事件间存有因果关系的是
①华盛顿会议的召开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②珍珠港事件的爆发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③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④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爆发,①不符合题意;珍珠港事件爆发后,西方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②符合题意;歇尔计划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冷战在经济和军事上的表现,不存在因果关系,③不符合题意;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世界贸易组织成立,④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D正确,ABC排除。故选D。
22.20204年10月,中国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中国以“公共产品”的方式为世界各地提供疫苗。这表明中国
①是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
②对世界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③与各国共同应对环境问题
④致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世界舞台上的中国。①④:中国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中国以“公共产品”的方式为世界各地提供疫苗,体现了中国是个负责任的大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①④说法正确;②: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②说法错误;③:题文中体现的是中国与各国共同应对疫情,而不是环境问题,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23.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是(

A.黄岩大寺基林场严禁砍伐树木
B.黄岩西部山区大面积开发乡村旅游
C.黄岩乌岩头古村落修复性保护
D.长潭水库边发展烧烤等休闲旅游项目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环境问题。A:对林场资源要有序、可持续的利用,黄岩大寺基林场严禁砍伐树木违背可持续发展战略,也违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A错误;B: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必须因地制宜,有序、有度,B错误;C:“黄岩乌岩头古村落修复性保护”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C符合题意;D:在水库边发展烧烤等休闲旅游项目会对饮用水资源造成破坏,D错误;故本题选C。
24.浙江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宁波地处东南沿海,位于大陆海岸线中段,海运发达,是1984年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从中可以看出,宁波率先开放的人文因素有
A.温暖湿润的气候
B.经济特区的优势
C.便利的对外交通
D.众多的科技人才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概括归纳。题干阐述了宁波地处东南沿海,位于大陆海岸线中段,海运发达,说明宁波拥有便利的对外交通,故C选项正确;材料中既未描述宁波的气候,也未提及人才方面的内容,故排除AD选项;根据材料可知,宁波属于沿海开发城市,不属于经济特区,故B选项表述错误,排除。
25.9月10日中国水利网站发布消息称,2019年全国各地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突出问题开展了集中清理整治,在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湖泊,共排查出“四乱”问题56024个,截至2019年8月,已完成清理整治54173个。集中开展全国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

①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②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需要,有利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③能彻底消除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
④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集中开展全国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是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的需要,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需要,有利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②④观点正确;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①观点错误;③观点“彻底消除”一词太绝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0分)
26.(12分)探究问题。
材料一
1948年6月,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进行币制改革。
苏联随即在苏占区也实行币制改革,德国在经济上开始分裂。
美国等实行反封锁。
苏联开始封锁柏林,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
1949年5月,美、英、法三国控制区的制宪会议通过基
本法,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德国)成立。
1945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苏
区成立。
材料二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冷战的序幕,1947
年,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也就
是马歇尔计划,目的是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道路。1949年春,美、英、法等12国签订了《北大
西洋公约》。1955年,华约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战后初期,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1945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在资本主义世界占
50%,黄金储备占世界总量的59%,美国不仅拥有庞大的陆、海、空军事力量,还拥有原子弹这样的核武器。战后苏联的军事实力已今非昔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苏联锤炼出了一支数量庞大、战斗力强、装备
精良的军队,1945年,苏联坦克和飞机的年产量仅次于美国。作为战胜纳粹德国的主要力量,苏联的国际影响力得到很大提升。
(1)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是战后大国间哪一政策的表现?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在这一过程中起主宰作用的两个大国。并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
【答案】(1)冷战;德国分裂。
(2)美国和苏联;原因:美国实力增强;苏联军事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英法等西欧国家实力削弱;二战中美苏的巨大贡献与牺牲;联合国等国际机构未发挥积极作用等。
【解析】(1)依据材料一“1948年6月,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进行币制改革。”“苏联随即在苏占区也实行币制改革,德国在经济上开始分裂。”“1949年5月,美、英、法三国控制区的制宪会议通过基本法,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德国)成立。”“1945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苏区成立。”反映了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社会主义在德国占领区,针对性措施。资本主义国家在德国占领区成立了资本主义国家;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占领区成立社会主义。反映了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抗,是二战后大国可冷战政策的表现;结合课本所学可知,美苏冷战导致德国分裂,欧洲冷战局面形成。
(2)依据材料二“1947
年,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结合课本所学,美国领导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冷战过程中起主宰作用的两个大国是美苏;依据材料“1945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在资本主义世界占50%,黄金储备占世界总量的59%,美国不仅拥有庞大的陆海空军力量,还拥有原子弹,战后苏联的军事实力已今非昔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苏联锤炼出了一支数量庞大、战斗力强、装备
精良的军队,1945年,苏联坦克和飞机的年产量仅次于美国。”
由此可知美苏两国在冷战主宰的原因:美国实力增强;苏联军事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二战后,英法等西欧国家实力削弱;二战中美苏的巨大贡献与牺牲。这些突出了美苏的地位;而二战刚刚结束后,联合国等国际机构未发挥积极作用等。
27.(12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忻口战役是抗战时期保卫太原的中心战役,从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历时21天,参加作战的部队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央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这次战役歼灭日军2万余人,创造了华北战场歼敌最新的纪……
——摘编自《我的抗战》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简要评述它的作用。
材料二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在是否出兵朝鲜的决策中,当时中共党内高层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应该积极出兵参战,另一种认为应该不出兵或者缓出兵。
——央视大型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艰难抉择》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述“积极出兵”和“不出兵或者缓出兵"的理由。
材料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支军队,不论多么强大,如果站在世界发展潮流的对立面,恃强凌弱……侵略扩张,必必然会碰得头破血流。……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腿肚子不会抖,腰杆子不会弯,中华民族是吓不倒、压不垮的!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朗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谈谈习近平总书书记讲话蕴含的核心观点。
【答案】(1)历史现象:国共两党合作抗日;作用: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全民族的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2)“积极出兵”:中国与朝鲜唇亡齿寒,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积极出兵有利于维护我国的边境安全。“不出兵或者缓出兵”:当时新中国刚成立,综合国力较弱,武器装备较差,出兵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等。
(3)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潮流;中国具备强大的民族自信
【解析】(1)根据材料“参加作战的部队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央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可归纳出历史现象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合作抗日,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地区,国民政府被迫宣战,并于9月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全民族的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2)根据材料二“一种认为应该积极出兵参战,另一种认为应该不出兵或者缓出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积极出兵”理由是中国与朝鲜唇亡齿寒,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积极出兵有利于维护我国的边境安全。“不出兵或者缓出兵”的理由是当时新中国刚成立,综合国力较弱,武器装备较差,出兵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等。
(3)根据材料“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支军队,不论多么强大,如果站在世界发展潮流的对立面,恃强凌弱……侵略扩张,必必然会碰得头破血流。”可归纳出要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潮流;根据“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腿肚子不会抖,腰杆子不会弯,中华民族是吓不倒、压不垮的!”可归纳出中国具备强大的民族自信。
28.(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民国取代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人们第一次发现原来国家不属于皇帝,而属于每一个中国人;既然2000多年来被视为奉天承运的“天之子”不过是压在人们思想上的土偶,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思想、落后的观念不可以被推翻呢?
——《复兴之路》(上)
材料二我觉得毛泽东在1949年秋天总结得非常好,他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当时中国最大的悲剧是处于混乱状态,没有能力去维护领土,保持国家完整,所以中国共产党第一个伟大成就就是在幅员辽、人口众多的中国重建行政制度,成立了统一政府,恢复了主权。
——《复兴之路》(上)
材料三三大改造的完成,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伟大的历史性巨变,由此开启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正道沧桑》
材料四由农村到城市、由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政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由沿海到沿江沿边,由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人们把改革开放视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正道沧桑》
(1)依据材料一,指出“辛亥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指出“1949年秋天”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并概括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3)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特点。综合四则材料,指出20世纪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巨变。从百年巨变中总结出一个历史结论。
【答案】
(1)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2)新中国成立。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
(3)逐步展开;不断扩大。三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
结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
【解析】(1)由“辛亥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民国取代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人们第一次发现原来国家不属于皇帝,而属于每一个中国人;既然2000多年来被视为奉天承运的“天之子”不过是压在人们思想上的土偶,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思想、落后的观念不可以被推翻呢?”可以看出,“辛亥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的表现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由“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可以看出,材料二中“1949年秋天”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的胜利;标着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3)由“由农村到城市、由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由沿海到沿江沿边,由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可以看出,中国对内改革的特点是由农村到城市、由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对外开放进程的特点是由沿海到沿江沿边,由东部到中西部。综合四则材料,可以看出,20世纪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巨变是由站起来到强起来。从百年巨变中总结出的历史结论是没有共产党就新中国,改革开放是强国之道。
29.(14分)“西电东送"指开发云南等西部省份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东部电力紧缺的地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西电东送”工程的建设反映出我国存在哪一资源问题?
(2)据图分析“西电东送"输出地电力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3)综合上述资料,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西电东送”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答案】(1)资源分布不均
(2)均位于地势阶梯处,落差大,水量丰富,水能资源丰富
(3)西电东送工程不仅可以缓解东部地区发展的电力需求,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岗位,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解析】(1)根据图片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电东送”工程反映了我国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2)根据图片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西电东送”输出地位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附近,地势落差大,水量丰富,水能资源丰富。
(3)根据图片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电东送”工程不仅可以缓解东部地区发展的电力需求,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大力开发水电资源,在发展的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岗位,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西部地区的发展能有效的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彰显出社会公平,利于实现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期末综合测试
(考试范围:九下历史与社会)
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杜鲁门回忆录》写道:“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据此,这一“宣布”表明了当时美国
A.受到经济危机困扰
B.主动维护国家安全
C.开始推行冷战政策
D.面临世界战争威胁
2.中医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多次战胜瘟疫,此次新冠肺炎临床疗效中,中医药在提高愈奉、降低死亡率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教治,是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的亮点。这启示我们要
①全面继承中医药文化②推动中医药文化创新性发展
③认同中医药文化,树立文化自信④努力实现中西医交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2020年10月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在温州举行。在峰会中外大学校长圆桌会上,有嘉宾指出:“教育在哪里,你的家庭就在哪里,教育在哪里,中国的未来就在哪里。”这说明教育是(

A.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B.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C.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D.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4.《新全球史》说:“世界开始重建,而另一场战争也开始了。曾经击败德国和日本的联也解体了,在很短的时间里,美国利苏联及其各白的盟国在冷战中已经摆好了作战的姿势,开始了主要在政治、经济和宣传层面的对抗。”它表明
A.为反法西斯建立的联合国在战后迅速解体
B.冷战主要是军事上的对抗
C.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相互对峙
D.冷战目的是为了称霸世界
5.下图反映出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开始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华约组织成立
C.北约组织建立
D.马歇尔计划实施
6.纵观二战结束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这30年美苏的军备竞赛过程,可以说是一种军事技术先质量升级然后数量急剧增加的螺旋式竞赛模式。这种相互攀比升级的结果是,苏联从原先在进攻性战略核武器方
面的劣势发展成70年代与美国处于均势的局面。材料强调的重点是(

A.科技是美苏对峙的支撑
B.冷战是维护和平的有效手段
C.军备竞赛发展打破美苏均势
D.对峙局面必然导致军备竞赛
7.读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统计表,从表中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都有增长②美国的经济发展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③日本的经济增长
率居首位④欧洲国家联合成立欧洲共同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法国《费加罗报》日前刊文称,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美国热衷于单边行动且无视欧洲盟友,使持续70年之久的跨大西洋盟友关系陷入“昏迷”。美欧盟友关系的重要表现是
A.加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加入欧洲联盟
C.加人“华沙条约组织”
D.加入联合国
9.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莫高窟考察时一再强调,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保护文化遗产
①有利于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②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
③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④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1951年,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了对我国的禁运提案,导致我国同西方国家的贸易总额陡然下降90%。美国企图颠覆新中国政权的种种行径,都是基于中美之间军事和经济实力对比悬殊,尤其是工业化水平悬殊之上的。为了应对美国的挑战,我国实施了
A.抗美援朝
B.一五计划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11.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实现现代化,走向共同富裕,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这要求
A.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基本原则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政治制度
C.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
D.保障民族地区各族人民享有高度自治权
12.重大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下列事件上与影响的搭配,正确的有
①提出“两个凡是”方针——揭开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序幕
②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
③中国重返联合国——我国在此后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邓小平南方谈话——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1901年中国屈辱条约签订,每个中国人被迫赔偿一两白银,无力反驳;2021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面对美国的指责,中方正面回击:“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这一变化表明
①中国综合国力由弱转强②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提高
③中国开始主导世界格局④中国的发展依旧面临各种挑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人民日报社论中的“这里”指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九大
15.新中国成立后,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

①创造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②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③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④开展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自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的二十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这些成就包括
①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②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下列年代尺能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取得伟大成就的是(


①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③“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超额完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下列选项与下图所示关系最贴近
A.宪法与普通法
B.国民经济与国有经济
C.主刑与附加刑
D.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
19.下图的主题是贸易“保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是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重要方式
B.违背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C.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发挥积极作用
D.保护主义倾向上升阻碍科技发展
20.2021年2月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宣布: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脱贫攻坚的胜利得益于
①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正确性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③坚持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④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存在着各种关联。下列两个历史事件间存有因果关系的是
①华盛顿会议的召开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②珍珠港事件的爆发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③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④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20204年10月,中国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中国以“公共产品”的方式为世界各地提供疫苗。这表明中国
①是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
②对世界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③与各国共同应对环境问题
④致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是(

A.黄岩大寺基林场严禁砍伐树木
B.黄岩西部山区大面积开发乡村旅游
C.黄岩乌岩头古村落修复性保护
D.长潭水库边发展烧烤等休闲旅游项目
24.浙江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宁波地处东南沿海,位于大陆海岸线中段,海运发达,是1984年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从中可以看出,宁波率先开放的人文因素有
A.温暖湿润的气候
B.经济特区的优势
C.便利的对外交通
D.众多的科技人才
25.9月10日中国水利网站发布消息称,2019年全国各地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突出问题开展了集中清理整治,在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湖泊,共排查出“四乱”问题56024个,截至2019年8月,已完成清理整治54173个。集中开展全国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

①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②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需要,有利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③能彻底消除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
④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0分)
26.(12分)探究问题。
材料一
1948年6月,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进行币制改革。
苏联随即在苏占区也实行币制改革,德国在经济上开始分裂。
美国等实行反封锁。
苏联开始封锁柏林,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
1949年5月,美、英、法三国控制区的制宪会议通过基
本法,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德国)成立。
1945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苏
区成立。
材料二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冷战的序幕,1947
年,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也就
是马歇尔计划,目的是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道路。1949年春,美、英、法等12国签订了《北大
西洋公约》。1955年,华约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战后初期,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1945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在资本主义世界占
50%,黄金储备占世界总量的59%,美国不仅拥有庞大的陆、海、空军事力量,还拥有原子弹这样的核武器。战后苏联的军事实力已今非昔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苏联锤炼出了一支数量庞大、战斗力强、装备
精良的军队,1945年,苏联坦克和飞机的年产量仅次于美国。作为战胜纳粹德国的主要力量,苏联的国际影响力得到很大提升。
(1)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是战后大国间哪一政策的表现?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在这一过程中起主宰作用的两个大国。并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
27.(12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忻口战役是抗战时期保卫太原的中心战役,从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历时21天,参加作战的部队有阎锡山的晋绥军、国民党的中央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这次战役歼灭日军2万余人,创造了华北战场歼敌最新的纪……
——摘编自《我的抗战》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简要评述它的作用。
材料二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在是否出兵朝鲜的决策中,当时中共党内高层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应该积极出兵参战,另一种认为应该不出兵或者缓出兵。
——央视大型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艰难抉择》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述“积极出兵”和“不出兵或者缓出兵"的理由。
材料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支军队,不论多么强大,如果站在世界发展潮流的对立面,恃强凌弱……侵略扩张,必必然会碰得头破血流。……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腿肚子不会抖,腰杆子不会弯,中华民族是吓不倒、压不垮的!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朗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谈谈习近平总书书记讲话蕴含的核心观点。
28.(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民国取代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人们第一次发现原来国家不属于皇帝,而属于每一个中国人;既然2000多年来被视为奉天承运的“天之子”不过是压在人们思想上的土偶,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思想、落后的观念不可以被推翻呢?
——《复兴之路》(上)
材料二我觉得毛泽东在1949年秋天总结得非常好,他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当时中国最大的悲剧是处于混乱状态,没有能力去维护领土,保持国家完整,所以中国共产党第一个伟大成就就是在幅员辽、人口众多的中国重建行政制度,成立了统一政府,恢复了主权。
——《复兴之路》(上)
材料三三大改造的完成,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伟大的历史性巨变,由此开启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正道沧桑》
材料四由农村到城市、由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政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由沿海到沿江沿边,由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人们把改革开放视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正道沧桑》
(1)依据材料一,指出“辛亥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指出“1949年秋天”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并概括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3)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特点。综合四则材料,指出20世纪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巨变。从百年巨变中总结出一个历史结论。
29.(14分)“西电东送"指开发云南等西部省份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东部电力紧缺的地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西电东送”工程的建设反映出我国存在哪一资源问题?
(2)据图分析“西电东送"输出地电力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3)综合上述资料,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西电东送”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