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期中综合测试(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期中综合测试(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期中综合测试
(考试范围:九下历史与社会第五、六单元)
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的原因有(

①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 ②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 ③美国试图用武力颠覆苏联等国政权 ④战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力量的壮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力量的壮大,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故排除③,①②④符合题意。故排除ABD,C符合题意。故选C。
2.从1948年到1950年,欧洲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这一被时人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的举措是(  )
A.门户开放政策
B.冷战政策
C.杜鲁门主义
D.马歇尔计划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马歇尔计划的相关知识内容。阅读题文信息:1948年到1950年,欧洲,美国,援助,要你选出与之相对应的选项。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为了帮助欧洲国家恢复经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遏制共产主义,实施了马歇尔计划。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3.“国际斗争永远都是这样……日还是坚定的盟……现在却完全恢复老样子……利益的冲突导致了同盟国之间迅速变险.演化出了冷战。”材料强调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是(  )
A.国家利益
B.意识形态
C.地缘政治
D.社会制度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的“利益的冲突导致了同盟国之间迅速变脸,演化出了冷战”的信息可知,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所以答案选A。
4.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从大到小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这一逻辑的是
序号
层次一
层次二
层次三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
《凡尔赛条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
太平洋战争
中途岛海战

罗斯福新政
经济大危机
《社会保障法》

欧洲联盟成立
马歇尔计划
“铁幕演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条约》等一系列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国际新秩序的“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会上签订的一系列条约调整了战胜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构成了“华盛顿体系”。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在世界的统治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①符合题干逻辑;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珍珠港事件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珍珠港被袭震惊了美国朝野,美国对日宣战,紧随其后对日宣战的有中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在太平洋战场,1942年6月初的中途岛海战使日本损失惨重,太平洋战场出现转折。②符合题干逻辑。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正确,BCD排除。故选A。
5.“在战后的几十年里,则只有两个超级大国的行动和观点——美国和苏联——主宰了国际关系……民族主义的浪潮席卷了非洲和亚洲……在1956年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法国、英国和比利时在非洲的殖民地都成为了独立国家。”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A.规模大、波及范围广
B.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C.推动了埃及华夫脱运动兴起
D.深刻改变了战后的世界格局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美国和苏联——主宰了国际关系……民族主义的浪潮席卷了非洲和亚洲……”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二战后初期,形成了美苏为首的两极对峙格局。20世纪60年代西欧、日本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受到冲击,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矛盾重重,出现多极化趋势,故D正确。ABC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
6.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日本经济快速崛起的主要的内部因素是(  )
A.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民主化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B.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
C.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的军事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发展
D.冷战爆发,美国扶持日本,把日本作为远东的反共桥头堡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二战后日本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主要原因是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引进先进科技,这是日本发展的内因,故B符合题意;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民主化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的军事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发展、冷战爆发,美国扶持日本,把日本作为远东的反共桥头堡,是其有利的客观条件即外因,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7.社会福利的过度发展,也使福利国家不同程度地患上“福利病”。下列属于“福利病”的有(  )
①国家财政赤字扩大
②企业负担加重
③部分民众工作积极性下降
④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国家福利制度产生的消极影响体现为国家财政赤字扩大、企业负担加重、部分民众工作积极性下降和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等方面,因此①②③④正确,A选项符合题意,BCD选项排除。
8.“俄国—苏联”的发展之路曲折起伏,在其发展历程中,不同时期改革有不同特点,也产生了不同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封建经济发展 ②赫鲁晓夫改革首先冲击了苏联模式 
③戈尔巴乔夫改革最初集中在经济领域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排除②;赫鲁晓夫改革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首先冲击了苏联模式,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故②正确;戈尔巴乔夫改革上台后,针对苏联经济发展停滞的局面,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故③正确。故选②③组合,排除ABD,C符合题意。故选C。
9.有学者评论苏联某次改革时说:“天冷,本想弄点木材烤烤手,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烧了。”据此判断,他评论的是(  )
A.罗斯福新政
B.戈尔巴乔夫改革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新经济政策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罗斯福新政、C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项新经济政策都属于成功的改革,促进了本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并为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并没有“将整个房子烧了”。苏联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戈尔巴乔夫改革,使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国家权力分散,最终导致1991年底苏联解体,即“天冷,本想弄点木材烤烤手,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烧了”,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10.“它结束了曾对20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实践,也结束了曾在战后45年间主导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德国分裂
B.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C.苏联解体
D.南斯拉夫一分为五
【答案】C
【解析】本题的题眼是“曾在战后
45
年间主导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结合所学可知,二战之后,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而苏联的解体也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故选C项。
11.张明同学以“‘二战’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独立与振兴”为题进行探究性学习,以下是他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二战”后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诞生了大批独立国家
②印度独立后大力发展科技,成绩卓著
③巴拿马为收回运河主权,和美国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④非洲国家独立后纷纷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独立与振兴。非洲国家独立后并没有纷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而是资本主义道路,①②③均正确,故选A。
12.观察如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导致这种乱局出现的主要因素有(  )
A.民族问题、种族歧视、大国介入、委任统治
B.历史问题、宗教问题、社会制度、大国介入
C.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大国介入、印巴分治
D.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大国介入、历史问题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从五次中东战争的历程中可知:1.一战后,英国获得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陆续迁往巴勒斯坦,故中东乱局的出现有其历史原因;2.二战后,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建立,英国宣布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故中东乱局的出现是由于大国介入;3.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两个民族宗教信仰不同,故中东乱局还有民族和宗教的原因,D选项符合题意,ABC选项排除。
13.非洲人民通过500多年坚持不懈的斗争,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初使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寿终正寝。其“寿终正寝”的标志是(

A.埃及独立
B.阿尔及利亚独立
C.“非洲独立年”出现
D.纳米比亚独立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历史使命的完成及欧洲殖民者入侵、奴役非洲历史的结束。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标志着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所以答案选D
14.观察下表,与1952年相比,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出现明显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52
年和
1956
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52

71.8%
6.9%
0.7%
1.5%
19.1%
1956

7%
0.1%
7.3%
53.4%
32.2%
A.抗日战争的结束
B.解放战争的结束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与1952年相比,1956年时集体所有制经济、国营经济代表的公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占有大部分比例,而私有制经济的比例显著下降,造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三大改造,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到1956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正确;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但是与这一变化没有直接关系,A排除;解放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但是与这一变化没有直接关系,B排除;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把地主土地私有制变成了农民个体土地私有制,不符合题意,C排除。故选D。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前线。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5.下列战役中曾出现在抗美援朝战场的是(

A.上甘岭战役
B.平津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台儿庄战役
16.当年,近20万志愿军英烈在战火中埋骨他乡;而今,第七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魂归故里。志愿军出国作战是为了
A.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挑战美国权威的不明智之举
C.保家卫国,扩张中国的领土范围
D.国内建设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答案】15.A
16.D
【解析】1、根据题干分析,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是上甘岭战役,A符合题意;平津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B排除;CD项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故选择A。
2、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经过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D符合题意;“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挑战美国权威的不明智之举”“扩张中国的领土范围”与抗美援朝无关,ABC排除。故选择D。
17.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主要因为它(

A.规定了新中国的政权性质
B.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
C.确定了国旗、国歌和首都
D.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北京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总政策和总原则,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故A正确;BCD三项都不是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故选A。
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书写了精彩的“中国故事”,创造了发展的“中国奇迹”,塑造了崭新的“中国形象”。改革开放永无止境。这揭示的道理是(

①改革开放是我国强国之路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改革开放是民族进步之魂
④改革开放是推动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的地位。①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经济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就是强国之路,①②符合题意;③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推动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③④错误;故本题选A。
19.建国初期土地改革时的“分地”与1979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的“分地”相比,两者共同之处有(

①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④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士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获得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恢复和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分田包产到户,给予农民生产自主权,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高,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将士地的使用权转交给农民,农民没有获得土地的所有权,排除③,①②④符合题意,故排除ACD,B符合题意。故选B。
20.西藏民主改革六十多年来,该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得益于(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国家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③中央政府和全国各地的支持 ④自治区享有绝对的自治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西藏地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故①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国家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故②正确;西藏地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中央政府和全国各地的支持有关,故③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真正实现当家作主,而不是享有绝对的自治权,排除④。故排除④,①②③符合题意,故排除BCD,A符合题意。故选A。
21.澳门回归的20年是“一国两制”实践深入人心的20年。“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由此可见
A.一个中国原则是保持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前提
B.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C.澳门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D.“两制”是实行“一国”的基础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一国”的正确认识。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保持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前提,A说法正确;BC:国家主体坚持资本主义制度,澳门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B说法错误,C说法正确与题不符;D:“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22.中国近代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下列思潮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民主、科学”②“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③“三民主义”④“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
D.④①②③
【答案】C
【解析】①“民主、科学”出现于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时期,②“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是1927年8月7日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著名论断,③“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1905年成立的中国同盟会纲领的阐发,④“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是1924年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一大上确立的三大政策,按顺序排列为③①④②。
C符合题意,ABD排除。
故答案为C。
23.2020年6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该法的出台,有利于(

①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
②依法遏制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更好地止暴制乱
③增进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
④促进香港繁荣与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实现祖国统一。①②④:题干表述了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该法的出台,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有利于依法遏制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更好地止暴制乱,有利于促进香港繁荣与稳定,①②④说法正确;③:题干表述的内容与增进民族团结无关,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24.中美关系牵动着两国人民的心。下列反映中美关系开始由对抗走向正常化的史实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B.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华
C.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1972年,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标志中美关系开始由对抗走向正常化,C正确;ABD项都不是其标志,排除。故选C。
25.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B.万隆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
C.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
D.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答案】B
【解析】“君子和而不同”“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其实就是“求同存异”。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处理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关系,并且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故B符合题意;中苏能建立外交关系,主要是因为中国和苏联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是相似的,排除A;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都存在对抗的因素。排除BD。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0分)
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后初期美国经济一枝独秀,增长强劲,西欧和日本却经济萧条,百废待兴。通过不懈的努力,战争的创伤被逐渐抚平,与美国的强烈反差激励着西欧和日本追赶的步伐。到20世纪70年代初,整个西方经济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1)西欧国家为重振雄风和提高国际地位,成立了一个什么组织?日本的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日本政府的哪些积极措施?
(2)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联邦德国、日本三国按经济实力强弱,应该如何排序?
(3)用史实说明20世纪德国历史发展中的成败有“美国因素”的影响。(成败任选一方面各举一例)
(4)从西欧、日本战后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中,我们能够借鉴些什么?
【答案】(1)组织:欧共体或欧盟。措施:重视教育;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作为基本国策。
(2)美国、日本、联邦德国。
(3)成:二战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促进了联邦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败:二战后期,美国参战,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教育;加强国际合作等。(回答两点即可)
【解析】(1)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启用.欧盟的诞生标志着世界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步伐的加快。
(2)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二战后初期,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联邦德国在欧洲发展速度最快,但不及日本。
(3)20世纪美国对德国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二战前期,美国实行的中立政策纵容了法西斯德国的侵略,二战后期,美国参战打击了德国法西斯的气焰,二战后初期,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促进联邦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一战后期,美国参战,加入了协约国,加速了以德国为核心的同盟国的失败。
(4)梳理西欧、日本战后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原因,可以看出只有坚持科教兴国,发展高新科技,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才能是国家走向富强。
27.(12分)历史从不同角度折射出时代的印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是面多棱镜]。
(1950
)6月25日,北朝鲜军队今天超过三八线。美国似平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评,它将这次进攻归咎于苏联,
——克利夫顿·丹尼尔主编《20世纪大博览》
1950年6月25日,南朝鲜军队开始了美国预谋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略,发动了内战。
——葛罗米村、波诺马廖夫《苏联对外政策史》
[历史是面透视镜]
这一战,粉碎了侵略者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的图谋;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这一战,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这一战,震慑了侵略别国领土、干涉别国内政的霸权行径,彰显了新中国这一维护世界和平重要力量的崛起。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历史是面望远镜]
战前的北南分裂局面,通过战争不仅没有解决,还进一步恶化,朝鲜半岛作为世界军事舞台上的一个热点持续至今。
——徐焰《朝鲜战争对中国及其他各方的影响》
(1)在朝鲜战争起因问题上,两则材料反映的观点有何不同?结合当时国际格局特点,说明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和新中国面临的形势,阐释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对中国新生政权的重大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对当今世界各国维护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有何警示?
【答案】(1)不同:前者认为是苏联策划发动了战争,后者认为是南朝鲜军队在美国支持下发动了战争。原因:美苏“冷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
(2)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我国新生政权,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世界各国应和平共处,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用和平谈判解决国际争端;应坚持合作共赢,共享发展机遇与成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解析】(1)根据材料中的“......美国似平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评,它将这次进攻归咎于苏联”可见美国认为苏联策划发动了战争;根据材料中的“1950年6月25日,南朝鲜军队开始了美国预谋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略,发动了内战。”可见认为是南朝鲜军队在美国支持下发动了战争。联系所学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由战时的同盟变成了“冷战”的对手,出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立的局面。
(2)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政权;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世界各国应和平共处,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用和平谈判解决国际争端;应坚持合作共赢,共享发展机遇与成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28.(14分)从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到新中国既充满艰辛又闪耀着智慧的外交,新中国外交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既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又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慈禧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哪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周恩来传》上卷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70年代,我国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的特征。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
(3)材料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指什么?推动我国70年代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关键性外交事件是什么?
(4)综上可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在世界舞台,取得了辉煌的外交成就。我国取得辉煌的外交成就的原因是什么?(至少答两点)
【答案】(1)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
(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
(4)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国家领导人卓有成效的外交工作和独特的外交艺术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中信息“怕帝国主义”“跪在地上办外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力衰弱,弱国无外交,所以材料体现的是近代软弱的中国外交,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
(2)根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结合所学知识,
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鲜明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3)根据所学知识,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终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中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我认识到我们去的辉煌外交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国家领导人卓有成效的外交工作和独特的外交艺术等。
2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现代史上,国际关系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
材料一 1945年斯大林指出: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二战结束之初,杜鲁门强调: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他们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闯进瓷店。……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材料二 西方有位学者写了本书,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月,结束于苏联的解体,美苏对抗是这个时代政治图景的主线。
材料三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美国为“强硬对付俄国人”而采取了哪一政策?分析这一政策出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苏联的解体”作为此书的结束?“美苏对抗”主要有哪些表现?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1)政策:冷战。原因:二战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欲望强烈;苏联国际威望提高,成为美国称霸的最大敌人;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对抗加剧。
(2)原因: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结束,冷战结束。表现: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的成立;德国分裂等。(回答两点即可,)
(3)西欧崛起;中国实力增强。
【解析】(1)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于是,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要为西欧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冷战政策的方式是:封锁与遏制,这是冷战政策的根本方式,也就是说:不与敌对国家进行经济、外交、军事合作、文化交流,不助长敌对联盟的参与国的经济发展,封锁敌对(主要是北约和华约两大阵营的敌对)联盟的可能变得强大的渠道。
(2)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垄断国际政治的局面被打破,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冷战序幕;政治方面:杜鲁门主义,美国的全球扩张政策,全面冷战(宣言书);经济方面: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恢复发展经济,稳定资本主义欧洲,控制欧洲;军事方面:华约集团成立与“北约”对峙,造成世界不安宁。在美苏冷战政策下,世界上局部冲突与战争也不少,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3)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苏联的解体,东欧形势的剧变,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垄断国际政治的局面被打破,标志着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发展。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在世界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通过北约发动科索沃等战争,表明多极化趋势是在曲折中发展的。欧盟、中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在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以一国经济实力为代表的综合国力起着决定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期中综合测试
(考试范围:九下历史与社会第五、六单元)
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的原因有(

①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 ②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 ③美国试图用武力颠覆苏联等国政权 ④战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力量的壮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从1948年到1950年,欧洲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这一被时人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的举措是(  )
A.门户开放政策
B.冷战政策
C.杜鲁门主义
D.马歇尔计划
3.“国际斗争永远都是这样……日还是坚定的盟……现在却完全恢复老样子……利益的冲突导致了同盟国之间迅速变险.演化出了冷战。”材料强调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是(  )
A.国家利益
B.意识形态
C.地缘政治
D.社会制度
4.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从大到小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这一逻辑的是
序号
层次一
层次二
层次三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
《凡尔赛条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
太平洋战争
中途岛海战

罗斯福新政
经济大危机
《社会保障法》

欧洲联盟成立
马歇尔计划
“铁幕演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在战后的几十年里,则只有两个超级大国的行动和观点——美国和苏联——主宰了国际关系……民族主义的浪潮席卷了非洲和亚洲……在1956年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法国、英国和比利时在非洲的殖民地都成为了独立国家。”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A.规模大、波及范围广
B.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C.推动了埃及华夫脱运动兴起
D.深刻改变了战后的世界格局
6.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日本经济快速崛起的主要的内部因素是(  )
A.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民主化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B.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
C.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的军事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发展
D.冷战爆发,美国扶持日本,把日本作为远东的反共桥头堡
7.社会福利的过度发展,也使福利国家不同程度地患上“福利病”。下列属于“福利病”的有(  )
①国家财政赤字扩大
②企业负担加重
③部分民众工作积极性下降
④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8.“俄国—苏联”的发展之路曲折起伏,在其发展历程中,不同时期改革有不同特点,也产生了不同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封建经济发展 ②赫鲁晓夫改革首先冲击了苏联模式 
③戈尔巴乔夫改革最初集中在经济领域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9.有学者评论苏联某次改革时说:“天冷,本想弄点木材烤烤手,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烧了。”据此判断,他评论的是(  )
A.罗斯福新政
B.戈尔巴乔夫改革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新经济政策
10.“它结束了曾对20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实践,也结束了曾在战后45年间主导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德国分裂
B.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C.苏联解体
D.南斯拉夫一分为五
11.张明同学以“‘二战’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独立与振兴”为题进行探究性学习,以下是他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①“二战”后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诞生了大批独立国家
②印度独立后大力发展科技,成绩卓著
③巴拿马为收回运河主权,和美国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④非洲国家独立后纷纷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观察如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导致这种乱局出现的主要因素有(  )
A.民族问题、种族歧视、大国介入、委任统治
B.历史问题、宗教问题、社会制度、大国介入
C.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大国介入、印巴分治
D.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大国介入、历史问题
13.非洲人民通过500多年坚持不懈的斗争,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初使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寿终正寝。其“寿终正寝”的标志是(

A.埃及独立
B.阿尔及利亚独立
C.“非洲独立年”出现
D.纳米比亚独立
14.观察下表,与1952年相比,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出现明显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52
年和
1956
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集体所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52

71.8%
6.9%
0.7%
1.5%
19.1%
1956

7%
0.1%
7.3%
53.4%
32.2%
A.抗日战争的结束
B.解放战争的结束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前线。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5.下列战役中曾出现在抗美援朝战场的是(

A.上甘岭战役
B.平津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台儿庄战役
16.当年,近20万志愿军英烈在战火中埋骨他乡;而今,第七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魂归故里。志愿军出国作战是为了
A.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挑战美国权威的不明智之举
C.保家卫国,扩张中国的领土范围
D.国内建设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17.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主要因为它(

A.规定了新中国的政权性质
B.宣告了新中国的成立
C.确定了国旗、国歌和首都
D.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北京
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书写了精彩的“中国故事”,创造了发展的“中国奇迹”,塑造了崭新的“中国形象”。改革开放永无止境。这揭示的道理是(

①改革开放是我国强国之路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改革开放是民族进步之魂
④改革开放是推动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建国初期土地改革时的“分地”与1979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的“分地”相比,两者共同之处有(

①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④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西藏民主改革六十多年来,该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得益于(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国家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③中央政府和全国各地的支持 ④自治区享有绝对的自治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澳门回归的20年是“一国两制”实践深入人心的20年。“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由此可见
A.一个中国原则是保持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前提
B.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C.澳门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D.“两制”是实行“一国”的基础
22.中国近代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下列思潮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民主、科学”②“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③“三民主义”④“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
D.④①②③
23.2020年6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该法的出台,有利于(

①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
②依法遏制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更好地止暴制乱
③增进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
④促进香港繁荣与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中美关系牵动着两国人民的心。下列反映中美关系开始由对抗走向正常化的史实是(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B.美国乒乓球队应邀访华
C.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5.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的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中苏建立外交关系
B.万隆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
C.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
D.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0分)
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战后初期美国经济一枝独秀,增长强劲,西欧和日本却经济萧条,百废待兴。通过不懈的努力,战争的创伤被逐渐抚平,与美国的强烈反差激励着西欧和日本追赶的步伐。到20世纪70年代初,整个西方经济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1)西欧国家为重振雄风和提高国际地位,成立了一个什么组织?日本的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日本政府的哪些积极措施?
(2)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联邦德国、日本三国按经济实力强弱,应该如何排序?
(3)用史实说明20世纪德国历史发展中的成败有“美国因素”的影响。(成败任选一方面各举一例)
(4)从西欧、日本战后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中,我们能够借鉴些什么?
27.(12分)历史从不同角度折射出时代的印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是面多棱镜]。
(1950
)6月25日,北朝鲜军队今天超过三八线。美国似平对这一进攻感到惊评,它将这次进攻归咎于苏联,
——克利夫顿·丹尼尔主编《20世纪大博览》
1950年6月25日,南朝鲜军队开始了美国预谋的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略,发动了内战。
——葛罗米村、波诺马廖夫《苏联对外政策史》
[历史是面透视镜]
这一战,粉碎了侵略者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的图谋;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这一战,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这一战,震慑了侵略别国领土、干涉别国内政的霸权行径,彰显了新中国这一维护世界和平重要力量的崛起。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历史是面望远镜]
战前的北南分裂局面,通过战争不仅没有解决,还进一步恶化,朝鲜半岛作为世界军事舞台上的一个热点持续至今。
——徐焰《朝鲜战争对中国及其他各方的影响》
(1)在朝鲜战争起因问题上,两则材料反映的观点有何不同?结合当时国际格局特点,说明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和新中国面临的形势,阐释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对中国新生政权的重大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对当今世界各国维护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有何警示?
28.(14分)从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到新中国既充满艰辛又闪耀着智慧的外交,新中国外交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既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又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慈禧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哪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周恩来传》上卷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70年代,我国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的特征。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
(3)材料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指什么?推动我国70年代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关键性外交事件是什么?
(4)综上可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在世界舞台,取得了辉煌的外交成就。我国取得辉煌的外交成就的原因是什么?(至少答两点)
2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现代史上,国际关系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
材料一 1945年斯大林指出: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二战结束之初,杜鲁门强调: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他们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闯进瓷店。……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材料二 西方有位学者写了本书,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月,结束于苏联的解体,美苏对抗是这个时代政治图景的主线。
材料三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美国为“强硬对付俄国人”而采取了哪一政策?分析这一政策出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苏联的解体”作为此书的结束?“美苏对抗”主要有哪些表现?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