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视频资源视频简介从生老病死到衣食住行,从婚姻家庭到日常生活,民法典,这部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法典可谓包罗社会万象,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2020年5月28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课堂导入夯实法治基础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选择法治道路描绘法治蓝图课堂小结随堂练习目录CONTENTS选择法治道路表情包视频资源视频简介过去换脸只能PS静态图片,如今AI换脸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给视频进行换脸。只要拥有对方脸部特写的素材足够,就可以利用技术进行换脸的操作。探究思考你介意别人用你的表情做成表情包吗?如果有人用你的表情配上侮辱性词汇或AI换脸,你是什么感受?表情包实行后第一千零一十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实行前网络上有大量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肖像权的行为。民法典第1018条删除了民法通则关于“以营利为目侵害他人肖像权”的构成要件。民法典民法典·新变化整治高空坠物保护个人信息保护虚拟财产删除计划生育视频资源视频简介民法典不仅是一般民众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百科全书。民法典所确立的调整经济关系的各项法律规范,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供给与法治保障。人治、法治的比较人治法治基础特点原则后果个人专制和独裁民主随意性、多变性、不平等性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不平等原则法律至上,人人平等原则不能很好的体现民意,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可以公平、公正的处理问题,维护民意,推动社会有序发展。课堂笔记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p45)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p47)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世界的民法典德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日本民法典1900年1月1日施行。《德国民法典》概念科学、用语精确、逻辑清晰、体系严密,被西方法学界誉为“异常精确的法律的金线精制品”。1804年3月21日,拿破仑签署法令,《法国民法典》颁布施行。法典确立的原则构成了近代资本主义民事、商事法律的基础。日本全部民法典于1898年7月16日施行。这部民法典在日本法学史上被称为“新民法典”,虽几经修改但一直实行到现在法治成为世界共识我国探索法治的历程封建专制变法改制依法治国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缺乏民主传统和法制传统总结法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推进依法治国变法改制,成为救亡图存、国家振兴的必然选择。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p45)个人角度国家角度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p47)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p45)世界共识民族复兴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p47)课堂笔记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民法典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一个标志性重大成果。在过去5年间,民法典编纂共10次公开征求意见,超42万人参与提供意见,收集意见总数达102万条。经过反复修改、精雕细琢,形成了目前总共7编1260条的民法典草案。最终,制定出了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反映人民意愿、保障民事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民法典。民法典的编纂法治的要求探究思考编纂民法典过程中,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有何重要意义?有了民法典就等于有法治吗?法治的要求课堂笔记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为什么要实行良法之治?)(p45)实行良法之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p46)实行善治法治的要求描绘法治蓝图视频资源视频简介《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你觉得应该怎样扎实推进民法典的实施?(分别从国家和个人的角度)小组讨论扎实推动民法典实施个人角度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从摇篮到坟墓,一生各阶段的权利,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答案。我们应该增强法律意识,努力学习了解民法典,并严格遵守民法典。国家角度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民事立法相关工作,推动民法典不断完善和发展;要加强民法典执法司法活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司法机关要秉持公正司法;加强民法典普法工作…扎实推动民法典实施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p47-48)原因最终结果建设法治中国,要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p4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p9)总目标方针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p50)课堂笔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因、总目标、最终结果、方针课堂小结课堂笔记夯实法治基础选择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原因要求原因发展方针最终结果总目标应考备考考查特点:常用国家新出台的重要法律、领导人关于法治的重要讲话、惩治腐败的重大案件(反腐败成果)等,考查法治的意义、要求,依法治国的地位和意义。常结合国家机关的地位和职权、法律的特征等综合考察。注意误区:注意不同国家机构的性质和职权,正确带有政治色彩的关键词。常考表述: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实行良法之治,实行善治;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随堂练习随堂练习1.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这说明建设法治中国要()A.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B.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C.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D.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B随堂练习2.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5号主席令公布这部法律,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的产生体现()①国家主席行使公布法律的职权②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依法行使立法权④民法典是我国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B随堂练习3.2019年4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法官法和检察官法。两部法律要求法官和检察官勤勉尽责、清正廉明,恪守职业道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表明( )①我国旨在大力推进民主立法②我国通过立法规范司法行为③我国规范行政机关严格执法④我国落实宪法核心价值追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C随堂练习4.在2月5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这是因为()①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②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方式③法治是彻底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④法治能决定一切,可以解决国家生活的所有问题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B感谢倾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1 夯实法治基础.pptx “权利宣告书”-民法典.mp4 加强民法典普法 保障民法典实施.mp4 聚焦《民法典》! “典”亮企业 《民法典》为市场经济提供制度保障.mp4 钢铁侠啊.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