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5科学探究教学设计课题科学探究单元1学科科学年级七上学习目标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2.理解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理解猜想和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3.理解科学探究需要收集、处理的信息和相关的技术。4.初步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生活生产中的一些简单问题重点从科学家的探究案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基本方法难点实施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科学探究源自问题的发现,并通过多种途径寻求证据,运用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达到共识的过程。今天我们就通实例来研究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学生了解科学探究引出本节课题科学探究讲授新课一、生活中的探究实例一:一天晚上,鹏鹏在房间里写作业,忽然,家里的电灯熄灭了,你如何帮他找到电灯真正熄灭的原因,并采取什么相应的措施呢?1.提出问题:家里的灯熄灭了的原因是什么?2.建立假设思考: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你能提出哪些引起电灯熄灭的原因?①家里的闸跳了?②本单元楼的闸跳了?③小区可能停电了?④灯泡可能坏了?3.检验假设①家里的闸跳了?观察家里的闸是否落下来了,推上闸试试电灯是否亮②本单元楼的闸跳了?观察自己家对门的灯亮吗?找到本单元的总闸推上闸试试电灯是否亮③小区可能停电了?观察附近居民楼的灯是否还亮。④灯泡可能坏了?换个灯泡试试4.得出结论在探究问题时,我们一般会先假设几种可能的原因,再对每一种原因可能产生的结果进一步探究,直到找到真正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二、科学家的探究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进行科学探究的?1.提出问题:电灯为什么会不亮了呢?2.建立猜想与假设:可能小区整个停电了……3.制定探究计划:观察附近居民楼的灯是否还亮……4.获取事实或证据:附近居民楼、你家对门是否停电5.检验假设:检查自己家的电路故障……6.报告与交流……那么科学家是如何探究的呢?和我们的探究一样吗?视频:病毒“天花”1.发现和提出问题了解到中国人已发明的往人的鼻孔吹痘痂粉来预防天花不安全。还发现:养牛场挤奶女工中没有人患天花;已经得过天花的人不会再次感染天花提出问题:为什么已经得过天花和牛痘的人不会再次感染天花?2.建立猜想与假设得过一次天花,人体就会对天花产生免疫能力3.制定探究计划从牛身上采集牛痘脓浆,接种到人的身上,使他们也像挤奶女工那样得轻微的天花,以产生对天花的免疫力。4.获取事实或证据琴纳从一位挤奶女工的手上取出微量牛痘脓浆,接种到一个8岁男孩的手臂上,观察变化。5.检验猜想或假设一个多月后,琴纳在这个男孩手臂上再接种人类的天花痘浆,竟没有出现任何天花病症。说明这个男孩已经具有天花的免疫力,琴纳的假设被证实了。人类从此获得了抵御天花的有效办法——种牛痘。6.报告与交流琴纳向世界公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用口头或书面报告等形式表达,并与他人讨论和交流探究的过程与结果。总结:科学探究过程:三、我们一起来探吉林松原女神探董艳珍,吉林省松原市社区民警。在吉林只要公安机关遇到刑事案件,几乎都要请她到现场协助破案。而只要她发现了犯罪嫌疑人留在现场的脚印(足迹),就能够辨别出这个犯罪嫌疑人的性别、年龄、体形以及行走时的特征。根据这些特点,警方就能够迅速的确定犯罪嫌疑人身份。探究一:根据人脚印的长度判断人的身高1.提出问题人脚印的长度与身高有什么关系?2.建立猜想或假设(1)可能人的脚印越长,身高越高;(2)可能人的脚印越短,身高越高。3.制定探究计划选择高矮不同的人,用直尺测出人的身高及对应的脚印的长度。通过实际测量,将获得的数据填在下表中。4.收集获取事实与证据把每个人的身高和脚印记录在设计的表格中。记录表同学ABCDEFG脚印长21.522.52425.5262727.5身高1461541651731781851875.检验猜想或假设由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猜想(1)人的脚印越长,身高越高是正确的。6.交流与同学交流,看自己的结论与其他人的结论是否相同,若不同,要找出原因。探究二:盒子里面有什么思考讨论:给你一个密封的盒子,在不打开盒子的前提下,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你会用什么办法呢?试一试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进行探究。1.提出问题你会用什么办法,在不打开盒子的前提下知道盒子里面有什么?2.建立猜想和假设可能是铁制品、也可能是其他材质的……3.制定探究计划,收集获取事实与证据很多问题就像一个不能打开的盒子,我们必须通过盒子可能传出的信息来判断盒子里的物体可能是什么。用这种方法来判断事物有时也会失误的。我们能得到和使用的信息越多,对信息的综合分析越细致,得出的结论就越可靠。课堂练习1.在我校第23届运动会的开幕式上,某班方阵在两箱敞口的干冰中倒入开水,顿时产生了大量雾气,这一现象引发了小温的兴趣,小温认为雾气产生的快慢和倒入的水的水温有关。小温认为“雾气产生的快慢和倒入的水的水温有关”,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B.建立假设C.设计方案D.评价与交流【答案】D2.武城县某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不同类化肥对校园植物的影响进行探究,他们认真思考并设计了使用某种新型化肥和使用常规用的化肥对校园某一种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实验步骤,这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制定计划D.实施计划【答案】C3.中医给病人诊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A.提出问题:病人得的是什么病?B.建立假设:病人得的可能是某某病C.获取相关的事实或依据,以证实医生心中对病人病情的初步猜测D.为了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以便与其他医生进行更好的交流【答案】C4.小茗同学在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松鼠在竹林里出现,它是不是也吃竹笋呢?为了验证疑问,他拔了几棵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就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果真发现松鼠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对划线部分的环节而言,这属于科学研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B.获取事实和证据C.设计实验方案D.建立猜想和假设【答案】B5.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①设计实验方案;②提出问题;③获取事实与证据;④建立猜测和假设;⑤合作交流;⑥检验与评价。其中正确探究的步骤是()A.②④①③⑥⑤B.②④⑥①③⑤C.②④③⑥①⑤D.②③④①⑥⑤【答案】A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探究学生说出实验结论学生思考讨论学生阅读理解琴纳是怎样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学生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讨论设计探究人脚印的长度判断人的身高学生说出自己的合理假学生思考讨论学生练习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让学生学会利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进行科学探究设计探究的方法,锻炼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巩固本节知识课堂小结梳理自己本节所学知识进行交流根据学生表述,查漏补缺,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补充。板书一、生活中的探究二、科学家的探究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探究的计划、获取事实或证据、对猜测或假设进行检验、评价与交流。三、我们一起来探究观察附近居民楼的灯是否还亮亮的可能是自己这幢楼停电了自己家停电了我家对门的灯亮吗?检查自己家的电路故障观察附近居民楼的灯是否还亮小区或全村停电了打电话询问原因……真是本幢楼停电了我家对门的灯亮吗?亮的亮的不亮不亮查找本楼停电的原因发现和提出问题建立猜想与假设制订探究的计划评价与交流检验猜想或假设获取事实或证据摇动盒子,感觉盒内物体的大小掂掂盒子的质量,估计盒内物体是由什么物质制成的。尝试从物体移动时发出的声音来估计形状。盒内是否放有铁制的物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探究的计划获取事实或证据检验猜想或假设评价与交流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1.5科学探究浙教版七年级上新知导入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科学探究源自问题的发现,并通过多种途径寻求证据,运用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达到共识的过程。今天我们就通实例来研究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新知讲解一、生活中的探究实例一:一天晚上,鹏鹏在房间里写作业,忽然,家里的电灯熄灭了,你如何帮他找到电灯真正熄灭的原因,并采取什么相应的措施呢?新知讲解1.提出问题:家里的灯熄灭了的原因是什么?2.建立假设思考: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你能提出哪些引起电灯熄灭的原因?①家里的闸跳了?②本单元楼的闸跳了?③小区可能停电了?④灯泡可能坏了?新知讲解3.检验假设①家里的闸跳了?观察家里的闸是否落下来了,推上闸试试电灯是否亮。②本单元楼的闸跳了?观察自己家对门的灯亮吗?找到本单元的总闸推上闸试试电灯是否亮。③小区可能停电了?观察附近居民楼的灯是否还亮。新知讲解④灯泡可能坏了?换个灯泡试试4.得出结论观察附近居民楼的灯是否还亮亮的可能是自己这幢楼停电了亮的我家对门的灯亮吗?自己家停电了检查自己家的电路故障亮的新知讲解观察附近居民楼的灯是否还亮不亮小区或全村停电了打电话询问原因……我家对门的灯亮吗?不亮真是本幢楼停电了查找本楼停电的原因在探究问题时,我们一般会先假设几种可能的原因,再对每一种原因可能产生的结果进一步探究,直到找到真正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新知讲解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进行科学探究的?1.提出问题:电灯为什么会不亮了呢?2.建立猜想与假设:可能小区整个停电了……3.制定探究计划:观察附近居民楼的灯是否还亮……4.获取事实或证据:附近居民楼、你家对门是否停电。5.检验假设:检查自己家的电路故障……6.报告与交流……二、科学家的探究新知讲解视频:病毒“天花”那么科学家是如何探究的呢?和我们的探究一样吗?新知讲解1.发现和提出问题还发现:养牛场挤奶女工中没有人患天花;已经得过天花的人不会再次感染天花了解到中国人已发明的往人的鼻孔吹痘痂粉来预防天花不安全。新知讲解提出问题:为什么已经得过天花和牛痘的人不会再次感染天花?2.建立猜想与假设得过一次天花,人体就会对天花产生免疫能力或许得过一次天花,人体就对天花产生了免疫力。3.制定探究计划从牛身上采集牛痘脓浆,接种到人的身上,使他们也像挤奶女工那样得轻微的天花,以产生对天花的免疫力。新知讲解新知讲解琴纳从一位挤奶女工的手上取出微量牛痘脓浆,接种到一个8岁男孩的手臂上,观察变化。4.获取事实或证据5.检验猜想或假设一个多月后,琴纳在这个男孩手臂上再接种人类的天花痘浆,竟没有出现任何天花病症。说明这个男孩已经具有天花的免疫力,琴纳的假设被证实了。人类从此获得了抵御天花的有效办法——种牛痘。6.报告与交流琴纳向世界公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用口头或书面报告等形式表达,并与他人讨论和交流探究的过程与结果。新知讲解新知讲解总结:科学探究过程:新知讲解三、我们一起来探董艳珍,吉林省松原市社区民警。在吉林只要公安机关遇到刑事案件,几乎都要请她到现场协助破案。而只要她发现了犯罪吉林松原女神探嫌疑人留在现场的脚印(足迹),就能够辨别出这个犯罪嫌疑人的性别、年龄、体形以及行走时的特征。根据这些特点,警方就能够迅速的确定犯罪嫌疑人身份。合作探究1.提出问题人脚印的长度与身高有什么关系?2.建立猜想或假设(1)可能人的脚印越长,身高越高;(2)可能人的脚印越短,身高越高。3.制定探究计划探究一:根据人脚印的长度判断人的身高合作探究选择高矮不同的人,用直尺测出人的身高及对应的脚印的长度。通过实际测量,将获得的数据填在下表中。同学ABCDEFG脚印长身高记录表合作探究4.收集获取事实与证据把每个人的身高和脚印记录在设计的表格中。同学ABCDEFG脚印长(cm)身高(cm)21.522.52425.5262727.5146154165173178185187合作探究6.交流与同学交流,看自己的结论与其他人的结论是否相同,若不同,要找出原因。5.检验猜想或假设由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猜想(1)人的脚印越长,身高越高是正确的。合作探究探究二:盒子里面有什么思考讨论:给你一个密封的盒子,在不打开盒子的前提下,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你会用什么办法呢?试一试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进行探究。1.提出问题你会用什么办法,在不打开盒子的前提下知道盒子里面有什么?2.建立猜想和假设可能是铁制品、也可能是其他材质的……合作探究3.制定探究计划,收集获取事实与证据。摇动盒子,感觉盒内物体的大小掂掂盒子的质量,估计盒内物体是由什么物质制成的。合作探究尝试从物体移动时发出的声音来估计形状。盒内是否放有铁制的物体?很多问题就像一个不能打开的盒子,我们必须通过盒子可能传出的信息来判断盒子里的物体可能是什么。用这种方法来判断事物有时也会失误的。我们能得到和使用的信息越多,对信息的综合分析越细致,得出的结论就越可靠。新知讲解课堂练习1.在我校第23届运动会的开幕式上,某班方阵在两箱敞口的干冰中倒入开水,顿时产生了大量雾气,这一现象引发了小温的兴趣,小温认为雾气产生的快慢和倒入的水的水温有关。小温认为“雾气产生的快慢和倒入的水的水温有关”,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B.建立假设C.设计方案D.评价与交流D课堂练习2.武城县某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不同类化肥对校园植物的影响进行探究,他们认真思考并设计了使用某种新型化肥和使用常规用的化肥对校园某一种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实验步骤,这属于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制定计划D.实施计划C课堂练习3.中医给病人诊病时讲究“望、闻、问、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A.提出问题:病人得的是什么病?B.建立假设:病人得的可能是某某病C.获取相关的事实或依据,以证实医生心中对病人病情的初步猜测D.为了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以便与其他医生进行更好的交流C课堂练习4.小茗同学在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松鼠在竹林里出现,它是不是也吃竹笋呢?为了验证疑问,他拔了几棵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就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果真发现松鼠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对划线部分的环节而言,这属于科学研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B.获取事实和证据C.设计实验方案D.建立猜想和假设B课堂练习5.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①设计实验方案;②提出问题;③获取事实与证据;④建立猜测和假设;⑤合作交流;⑥检验与评价。其中正确探究的步骤是()A.②④①③⑥⑤B.②④⑥①③⑤C.②④③⑥①⑤D.②③④①⑥⑤A课堂总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制订探究的计划猜想与假设提出问题获取事实或证据检验猜想或假设评价与交流板书设计一、生活中的探究二、科学家的探究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探究的计划、获取事实或证据、对猜测或假设进行检验、评价与交流。三、我们一起来探究作业布置1.收集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一个事例。2.做本节的同步练习册。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5科学探究1.小明同学在科学课上提出,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B.建立假设C.作出结论D.设计实验2.同学们对体育课投掷的铅球材料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是铅做的,有的认为是铁做的。于是他们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观察是否相吸。“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猜想假设B.设计实验C.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3.人们猜想,长时间的电脑电磁辐射是否对动物的身体产生伤害,有人进行了动物实验:将健康状况和年龄等相同的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喂养情况相同。一组为对照组,置于正常环境中:另一组为辐射组,置于通电电脑前35cm处。实验60天后获得数据如下表,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组别雄性大鼠数(只)体重增长量(g)精子畸形率(%)对照组886.32±14.0838.5辐射组831.25±11.4899.3A.电脑电磁辐射会对人类的身体造成影响B.电脑电磁辐射会对雄性大鼠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造成伤害C.接受的电脑电磁辐射越强,动物的生殖能力越弱D.动物的体重增长越慢,精子的畸形率越高4.市场上的防晒霜都宣称可以防晒。暑假期间,某小组准备做一个关于某品牌防晒霜防晒功能的实验。其中四位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实验人实验方案小科第一天手背涂上防晒霜,第二天不涂。比较这二天被晒伤的程度。小敏同一只手背上一区域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区域不涂。一天后,比较两个区域的晒伤程度。小明在同学的手背上涂上防晒霜,自己不涂。一天后,比较自己手背与同学手背被晒伤的程度。小红手心上涂上防晒霜,手背上不涂。一天后,比较手心与手背被晒伤的程度。你认为最为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A.小科B.小敏C.小明D.小红5.初中《科学》课程带同学们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关于科学学习的做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B.用心观察,认真思考C.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D.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永远是正确的6.同学们对体育课投掷的铅球材料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是铅做的,有的认为是铁做的。于是他们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观察是否相吸。“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猜想假设B.设计实验C.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7.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的火焰产生了兴趣,以下是他们四人的对话。其中属于提出问题的是( )A.B.C.D.8.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可能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获取事实与证据B.建立猜想与假设C.观察D.得出结论9.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一款新药要真正应用于患者之前,需经历从临床前研究到实际的操作。所以大批研究人员计划对多种老药进行试验,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药物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这个试验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A.发现并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设计实验D.得出结论10.平面镜对光线既不会聚也不发散,那么凹面镜对光线会有什么作用呢?小枫开动脑筋,找到了所有可能的情况:会聚、发散、既不会聚也不发散,然后,他利用激光笔手电简对着凹面镜照射,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小枫的学习经历了()。A.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B.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交流与评估C.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D.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分析和论证11..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在研制“牛痘”过程中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请将各探究过程所属的科学探究哪一步骤或环节?⑴养牛场的女工和已经得过天花的人不会再次感染天花,这是什么原因?⑵或许得过一次天花,人体就对天花产生了免疫力。⑶琴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从牛身上采集牛痘脓浆,接种到人们身上,使他们也像挤奶女工那样得轻微的天花,以产生对天花的免疫力。⑷1796年5月的一天,琴纳从一位挤奶女工的手上取出微量牛痘脓浆,接种到一个8岁男孩子胳膊上。不久,种痘的地方长出痘疱,接着痘疱结痂脱落。一个多月后,琴纳在这男孩胳膊上再接种人类的天花痘浆,竟没有出现人类的天花病。12.小明到楠溪江游玩,溪水清澈见底,溪底和河滩上都是一层厚厚的鹅卵石。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河滩上的树木都向流水方向倾斜(如图所示),小明猜想:这可能是溪水上涨,流水冲刷胡树木导致的。(1)下列小明收集的信息可以作为支持他猜想的证据是___________。A.河滩上的树木都是樟树B.溪流中的鹅卵石有大有小C.岸上的树木没有向流水方向倾斜D.河滩的树下都是鹅卵石没有泥土(2)小明想通过调查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你认为他选择调查的内容应该是________。13.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于是测量该同学的体温。上述信息中,从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科学探究步骤中的______,“测量该同学的体温”属于科学探究步骤中的_______。14.为什么要实施“禁酒令”?八年级学生李敏在学习了“神经调节”一节后,模仿课本中“对刺激反应快慢的测试”活动,对一些成年人进行了饮酒前后反应能力的测试,具体操作如下:①李敏将直尺一端拿住,0刻度朝下,让被测者将拇指和食指放在直尺0刻度附近;②李敏突然松开直尺,被测者迅速将直尺夹住,记录被测者夹住直尺处的刻度;③被测者重复上述实验3次,计算平均值填入下表中。参与人ABCDEFGHIJK饮酒前反应/cm1314121314131312141313饮啤酒数/杯22446688101010杯以上饮酒后反应/cm16151617192125242826无法完成测试(1)从研究的过程来看,你认为李敏提出的探究问题是______。(2)李敏对参与人饮酒前进行测试的目的是______。(3)表中数据说明,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______。15.如图所示为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呼出气体进行科学探究,实验过程中提出的几个问题如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____环节。②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___环节。③将呼出的气体对着干冷的玻璃片,发现玻璃片上出现水雾,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环节。④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___环节。(2)上述环节正确的先后顺序(填序号)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答案】D【详解】小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故选D。2.【答案】C【详解】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进行实验环节。故选C。3.【答案】B【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详解】对照组和辐射组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有无电脑电磁辐射,对照组无电脑电磁辐射体重增长数高、精子畸形率低;辐射组有电脑电磁辐射体重增长数低、精子畸形率高。因此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电脑电磁辐射影响雄性大鼠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故选B。【点睛】正确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分析表格数据是解题的关键。4.【答案】B【详解】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由题意可知,该实验是探究防晒霜可以防晒。实验变量是防晒霜,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防晒霜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由表中信息可知:A.小科,由于不同时间涂抹,会由于时间因素控制不了当天气的变化成为对比实验的不同因素,因此,实验结果不具有科学性。该实验方案不合理,故A不符合题意;B.小敏,采取两只手背一只涂抹、一只不涂抹防晒霜进行对比实验,对比实验的影响因素基本一致,所获得的实验结果较为科学。该实验方案最为合理,故B符合题意;C.小明,由于采取不同实验者,会因个人的体质因素不同,而让对比实验因影响因素不同,不具有科学性,因此,该实验方案不合理,故C不符合题意;D.小红,由于采取不同部位的皮肤进行对比实验,使对比实验的影响因素不同,而让对比实验因影响因素的不同,不具有科学性。该实验方案不合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5.【答案】D【详解】A、科学研究要从小处入手,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平时多做小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故A正确。B、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思考,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发展变化的规律,故B正确。C、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故C正确。D、对书本知识我们要抱着科学的态度去学习,但不是盲目地崇拜,要敢于质疑,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验证其科学性,故D错误。故选D。6.【答案】C【详解】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进行实验环节。故选C。7.【答案】A【详解】A.蜡烛火焰的各部分温度是否相同,属于提出问题。故A符合题意;B.可能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比内焰温度高,属于建立猜想与假设。故B不符合题意;C.可以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焰特点,属于设计实验方案。故C不符合题意;D.可以将一根木条放在火焰焰心约3秒钟,观察木条的颜色变化,属于设计实验方案;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8.【答案】B【详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等。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变化,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建立猜想与假设,故B正确。故选B。9.【答案】C【分析】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详解】科学结论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得出的。“大批研究人员计划对多种老药进行试验,将病毒株培养在不同药物稀释液里,观察随时间推移,病毒株的存活率”,过程是对病毒株存活率影响因素的实际验证过程,所以属于科学探究的设计并进行实验环节。故选C。【点睛】掌握科学探究环节和应用是本题解题关键。10.【答案】C【详解】第一句话是小枫提出的问题,小枫开动脑筋找到了所有可能是说明他做出了几种猜想或假设,利用激光笔手电筒对着凹面镜照射,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是说明他在实验,但是小枫并没有分析实验也没有得出结论更没有和同学交流评估,小枫的学习经历为: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故选C。11.答案:(1)提出问题(2)建立假设(3)设计实验方案(4)收集事实与证据12.【答案】C、D当地不同季节的降水量或楠溪江水位变化情况等【详解】(1)小明猜想:这可能是溪水上涨,流水冲刷胡树木导致的,小明收集的信息可以作为支持他猜想的证据是岸上的树木没有向流水方向倾斜、河滩的树下都是鹅卵石没有泥土。(2)小明想通过调查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那么他选择调查的内容应该是当地不同季节的降水量或楠溪江水位变化情况等。13.【答案】提出猜测和假设获取事实和证据【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猜想与假设。实质上就是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测量体温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进行实验环节。【详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王老师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是作出猜测,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猜想与假设环节;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是获取事实与证据。14.【答案】饮酒对反应能力有影响吗见解析下降【详解】(1)[1]李敏进行了饮酒前后反应能力的测试,是要探究饮酒对反应能力有影响吗?(2)[2]人饮酒后神志不清,小敏对参与人饮酒前进行测试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对比,更具有说明性。(3)[3]从表中可以看出,饮酒前和饮酒后人的反应距离明显增加,说明反应能力下降。15.【答案】提出问题检验假设(得出结论)获取事实与证据交流与评价①③②④【详解】(1)①“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对呼出的气体进行提问,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题环节;②“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确定了该气体是什么气体,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检验假设(得出结论);③将呼出的气体对着干冷的玻璃片,发现玻璃片上出现水雾,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获取事实与证据环节;④“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对实验进行简单的总结评价,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交流与评价环节。(2)根据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可知顺序为:①③②④。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1精品 浙教版科学七上1.5科学探究Word教学设计.doc 2021精品 浙教版科学七上1.5科学探究Word试卷.doc 2021精品 浙教版科学七上1.5科学探究课件.ppt 病毒“天花”.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