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以礼待人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以礼待人 教案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以礼待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礼;懂得文明有礼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学会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养成有礼貌、讲文明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学会做文明有礼的人。
【教学难点】
懂得什么是礼、如何做到礼貌待人。
【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呈现】
买书
教师点拨:在社会生活中,任何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免不了要与他人打交道。凡是社会中的人,谁不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呢?所以,在日常人际交往中,讲文明、懂礼貌的人更容易得到他人的认可与欣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什么是礼、礼的外在表现是什么等问题,让自己成为一个懂礼、有礼的人。
二、探究新知
(一)待人礼为先
活动1 问题探究~各抒己见来说“礼”
问题:(1)列举生活中不礼貌的行为有哪些、有礼貌的表现是什么。
(2)不礼貌有什么危害?
要求:小组内互相分享交流第(1)问,探究归纳第(2)问,在小组内达成共识后,参与班级交流分享。
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的踊跃发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礼”在生活中无处不有。有礼受人尊重,无礼遭受冷遇。正是:你有礼来,我有礼;你无礼来,我亦无。因此,要想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就要学会以礼待人。
  【多媒体呈现】
结论1.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结论2.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活动2 阅读思考 探究分享
【多媒体呈现】
受欢迎的中学生应有的品质
与人交谈时使用礼貌用语,态度友善,讲普通话。接受或递送物品是要起立并用双手。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的房间、不动用他人物品、不看他人信件和日记。不随意打断他人的讲话,不打扰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妨碍他人要道歉。上课回答问题时举手并起立;上下课时起立向老师致敬,下课时,请老师先行;校园内遇到老师和访客时主动问好。
问题:(1)这样的中学生为什么受欢迎?
(2)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要求:全班一起诵读后思考,参与小组交流分享达成共识。
教师小结: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对个人而言,礼仪是衡量道德水准和有无教养的尺度。一个人以其高雅的仪表风度、完善的语言艺术、良好的个人形象,展示自己的气质修养,赢得尊重,将是自己生活和事业成功的基础。
【多媒体呈现】
结论3.文明有礼的作用
结论(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活动3 探究分析
【多媒体呈现】
童话小区
走进某小区里,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原来垃圾桶上全部是漂亮的漫画:海绵宝宝、海贼王、小黄人……
绘上美丽图案的垃圾桶告别呆板、脏破,
仿佛被注入了灵魂,个个都“活”了起来……
高颜值的垃圾桶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让路过的小伙伴们心情美美的。除了颜值高外,它们还被细致地标注上了可回收、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促进垃圾分类投放、分类处置。
问题:(1)你希望生活在这样的小区里吗?为什么?
(2)你家所在的小区是否还有不文明行为和现象?这些行为和现象给小区居民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3)请描述一下:你理想中的小区是怎样的?你能为创建洁净优美文明的小区做些什么?
要求:自主阅读后认真思考,参与小组内分享交流并达成明确的共识。
教师小结:谁不希望生活在这样充满和谐、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小区。但在日常生活中,仍然有一些小区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文明的行为和现象,如乱扔垃圾破坏了小区的环境卫生;乱停车堵住了人们的正常出行通道,如果发生紧急情况,乱停车就直接堵塞了小区的生命通道;更有一些不负责任的住户彻夜打麻将、高声喧哗,既影响居民休息,也给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诸如此类不文明的行为既破坏了邻里关系,又败坏了社会风气。
【多媒体呈现】
结论(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诚恳、谦逊、平等、友善、倾听的态度,能够给对方亲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活动4 探究分享~“礼仪之邦”展风范
【多媒体呈现】
泰国皇宫洗手间有一句中文告示:请便后冲水!
珍珠港景区美国人特意在垃圾桶前写下中文告示:垃圾桶在此!
被烧毁前的巴黎圣母院有一则中文告示:请保持安静!据说,这是他们专门写给中国人看的,而其他国家的游客没有这种“礼遇”。
问题:看完上述材料后,你有什么感想?
要求:认真阅读材料,然后在小组内探究交流并达成共识,最后由小组代表参与班级展示分享。
教师小结:我们感受到国人的文明素养有待提高。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礼仪看作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凝聚力的体现,把文明礼貌程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是否发达的标志之一。
【多媒体呈现】
结论(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二)做文明有礼的人
活动5 阅读探究~你会讲“礼”吗?
【多媒体呈现】
公交车快要启动时挤上来一位拄拐的年轻人。中学生小明一看车厢里的人很拥挤,没有人给拄拐的年轻人让座,就热情地大声说:“瘸子叔叔,来坐在我这儿吧!”只见,年轻人满脸通红,生气地瞪了小明一眼,再也不理小明了,车上的人也都注视着小明。小明挠着脑袋,觉得莫名其妙,很是尴尬。
问题:(1)小明有没有礼貌?他会讲礼貌吗?
(2)做个有礼貌的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要求:首先独立思考问题,然后参与小组讨论交流达成共识,最后参与班级展示分享。
教师小结:懂礼貌、有礼貌是好事。但是,如果语言表达不当,可能就会适得其反。就像小明一样本来想帮助别人,结果既让别人难堪,自己也费力不讨好。所以,我们不仅要有礼貌,还要会表达自己的礼貌以赢得他人的赞赏和好感。
【多媒体呈现】
结论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以礼相待,要态度谦恭,说话和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与人交谈时,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自以为是,不盛气凌人。
活动6 读图感悟~走进中华文化,寻找“礼”的踪迹
【多媒体呈现】
  问题:(1)想一想在中华文化宝库中表达礼貌、尊重的用语有哪些。
(2)做一做你所了解的中华文化中有关“礼”的行为举止。
  要求:各小组积极讨论交流,课代表主持抢答。看看哪个小组说出的礼貌用语最多,对小组抢答获胜者进行奖励。各小组推荐一名组员在班级进行“中华礼节我知道”的表演。
教师小结:同学们的回答和表演让老师感到非常欣慰,老师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我们的民族文化的喜爱。从同学们的表演中,我们可以看出,良好的举止反映我们高雅的气质。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做到着装得体、举止稳重、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多媒体呈现】
结论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活动7 方法与技能~我能行
问题:说说社交活动礼仪。
要求:从站立、行走、坐、卫生清洁、衣着服饰、举止谈吐等不同方面来展开探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后参与班级展示分享。
教师小结: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同时,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多媒体呈现】
结论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活动8 拓展空间~文明有礼,从我做起
要求:仔细阅读教材P40拓展空间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懂得礼节对于个人生活和治理国家的重要意义。
教师小结: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要做到讲文明、懂礼貌,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活动9 合作总结 梳理知识
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简要勾画出本课时的知识导图,并在小组内展示分享。教师可将愿意在全班分享的知识导图在课堂上展示分享。
本课小结:一句暖人的话语,一个舒心的微笑,一个得体的举止,并没有让我们因此而失去什么,却使对方内心洋溢起一种美的享受,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礼貌是一件漂亮而得体的衣服,穿上它会使你更加美丽。让我们用礼貌装扮我们的生活,那样,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