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过程与方法搜集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资料,讲述相关传说故事;思考和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炎帝和黄帝是华夏族的共同祖先,体检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教学重难点炎黄联盟传说中的炎帝和皇帝的发明禅让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导入:远古时期留下了许多神话传说,我把这一时期叫作“传说时代”,它是介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一个阶段,也就是原始社会晚期。这节课要从三皇五帝说起,来看看华夏族是怎样起源的。【展示封面PPT,向学生解释在文字创造之前历史是靠“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讲授新课炎黄联盟【幻灯片展示“三大部落联盟地图”】师:人类在学会耕种之后,生活由原来的迁徙转变成了定居,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形成了村落和氏族,若干个关系比较密切的村落和氏族便形成了部落。部落之间为了抢夺生存空间和资源,经常发生冲突。若干个小部落为了取得斗争优势,便联合起来组成部落联盟。当时最著名的有炎帝部落、黄帝部落、蚩尤部落,他们之间发生了两次大战。(“联系到游戏《部落冲突》”)氏族:原始社会由血统关系联系起来的人的集体,氏族内部实行禁婚,集体占有生产资料,集体生产,集体消费。也叫氏族公社。部落:一般指原始社会民众由若干血缘相近的宗族、氏族结合而成的集体。形成于原始社会晚期(即旧石器时代的中期和晚期)。有较明确的地域、名称、方言、宗教信仰和习俗,有以氏族酋长和军事首领组成的部落议事会,部分部落还设有最高首领。【教师用幻灯片讲述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的故事】涿鹿之战:材料一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五帝本纪》《正义》引《龙鱼河图》材料二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①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②,雨止,遂杀蚩尤。-《山海经·大荒北经》【注释】①应龙:古代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有“蓄水”之能。相传禹治洪水时有应龙以尾画地成江河使水入海。②魃(bá):传说中黄帝之女,能引起旱灾的鬼怪。【解读】蚩尤是我国古代东方九黎族的首领。九黎族是东夷族的一支,活动在今天的鲁西南一带。传说中,蚩尤有兄弟81人,“铜头铁额”“兽身人语”,骁勇异常。这大概是指他们共有81个氏族结合成联盟,并以铜作兵器,身上包上护身的皮衣。蚩尤曾与炎帝大战,把炎帝打败,于是炎帝与黄帝联合来战蚩尤。双方在涿鹿之野展开大战。从古书《山海经》记载看,蚩尤简直有呼风唤雨的本领,在蚩尤与黄帝的战争中,风雨之神(风伯、雨师)都来帮忙。后来,黄帝请来了一个名叫魃的天女才止了雨,战胜了蚩尤。战后,黄帝尊蚩尤为“兵主”,即战争之神。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黄帝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激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诸侯见蚩尤像不战而降。师提问:部落之间的战争给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生:消极:带来了破坏性的灾难;积极:打破了狭隘的氏族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师过渡:在这一时期,传说有很多发明是由炎帝和黄帝创造。例如车、船、水井、炼铜、耕种等等,事实上真是如此吗?生:不是,任何一项发明都是许多人长期实践的成果,不可能是个别人的功劳。传说并不是史实。师过渡:没错,传说只是古人口口相传的故事,有夸张虚构的成分,历史的考证需要考古发现,我们来一起来考证炎黄二帝的发明在当时是不是真的存在。炎黄被称为“人文初祖”,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们很会打仗吗?当然不是,这得益于他们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体现在他们的发明创造上。传说中炎帝与黄帝的发明【幻灯片直接展示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师:炎帝和黄帝都是活跃于黄河流域,他们的发明有很多,需要用巧妙的方法来记忆。【向学生传授“情景记忆法”】: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传说炎帝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1、炎帝:耕种(神农氏)、五谷蔬菜、生产工具、陶器纺织、乐器琴瑟、天文历算、煮盐、交换巧记:全能学霸:(生物、手工、音乐、地理、化学、数学)2、黄帝:宫室、衣裳、船只、水井、炼铜、弓箭巧记:工匠(衣、住、行、在水井里炼铜做弓箭)先会纺织才会制作衣裳与黄帝相关的人物和发明:臣子仓颉创造文字(之前是结绳记事),乐官伶伦制作音律,史官隶首发明算盘,妻子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幻灯片展示这一时期出土文物】师过渡:虽然这些发明都是传说,但当时确实已经存在,考古发现证实了这一点,虽然不能考证是谁发明,但也至少说明了当时社会发展水平得到了提高。禅让制黄帝死后,地位依次传给了颛顼——帝喾——尧——舜——禹,在尧舜禹三个人的部落联盟首领地位的传承中,实行的是“禅让制”【按照ppt稍微讲解尧的贡献,详述舜的继位过程(孝顺品德),以及娥皇女英与湘妃竹的故事】娥皇女英,又称皇英。长曰娥皇,次曰女英,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帝尧的两个女儿,姐妹同嫁帝舜为妻。她们有一个共同的亲生儿子商均。舜父顽,母嚚,弟劣,曾多次欲置舜于死地,终因娥皇女英助之而脱险。舜继尧位,娥皇女英之其妃,后舜至南方巡视,死于苍梧。二妃往寻,得知舜帝已死,埋在九嶷山下,抱竹痛哭,泪染青竹,泪尽而死,因称“潇湘竹”或“湘妃竹”。自秦汉时起,湘江之神湘君与湘夫人的爱情神话,被演变成舜与娥皇、女英的传说。后世因附会称二女为“湘夫人”师:舜的统治期间,洪水泛滥(可略述上古时期东西方洪水的故事),鲧治水的方法不对,采取的是堵塞法,失败后被舜处死。他的儿子禹继承了父亲的职责,改用疏导法治水,历经十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水成功,被人爱戴称为“大禹”。于是,舜传位给了禹。这种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方式就是“禅让制”。【结合幻灯片讲解“禅让制”的特点,联系现实中“人大代表”的选举讲解“部落联盟会议”的选举】小结作业【引领学生完成PPT的表格填空】【展示练习题巩固知识,让学生回答】1、炎帝和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生活在我国古代的A.长江流域B.淮河流域C.黄河流域D.珠江流域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如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故选C。2、作为人文初祖之一,黄帝的发明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下列不属于传说中黄帝的发明的是A.制造船只B.发明纺织C.挖掘水井D.建造宫室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传说炎帝发明纺织,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3、“天子传位,传贤不传子”是中国古代理想化的传承制度,这一情景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曾出现。材描述的是下列哪一制度A.禅让制B.世袭制C.郡县制D.宗法制解析:“传贤不传子”描述的是禅让制。禅让制即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故此题选A。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2年孙中山书写了祭陵词,表达了中华儿女对他的感恩追思之情。“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材料二“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的是谁?材料一中描述了一场与他有关的战役是什么?答:黄帝;涿鹿之战。(2)材料二中所述的历史人物是谁?他采用了什么方法治理水患?关于他的典故是什么?答:禹;疏导的方法;三过家门而不入。(3)材料一、二中都是远古传说中的人物,请谈谈传说与史实的关系。答:考古资料证实的是史实,未证实的是传说。史实是真实可靠的,传说有虚构的成分,但不少传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类的历史,对史实的考证有参考价值。板书设计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炎黄联盟1、阪泉之战:炎帝PK黄帝2、涿鹿之战:炎黄PK蚩尤3、影响:交流与融合,为华夏族形成奠定基础二、传说中炎帝与黄帝的发明1、炎帝:耕种(神农氏)、五谷蔬菜、陶器纺织、乐器琴瑟、天文历算、煮盐、交换2、黄帝:宫室、衣裳、船只、炼铜、水井3、其他:仓颉——文字,伶伦——音律,隶首——算盘。嫘祖——缫丝纺织。三、禅让制1、尧——舜——禹2、含义:“选贤举能”、让位3、特点: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首领无特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