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课时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国家利益的含义和内容,认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 2.能力目标:增强维护中华民族核心利益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探索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主动维护国家利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理念。 【教学重点】国家利益的内容。【教学难点】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教学环节】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呈现】一封归国华侨抗战家书里的家国情怀亲爱的父母亲:别了,现在什么也不能阻挠我投笔从戎了,我知道父母亲一向是明情达理的,对子女的行动,是不会有异议的。我之所以不别而行,这是女儿勇气不够的缘故,因为骨肉之情,总是难免的,我深恐突然提出这意思,母亲一定会激动而流泪的。走之前,我是难过极了,在每分钟内,我的心起着往复数次的矛盾冲突,家是我所恋的,双亲弟妹是我所爱的,但是破碎的祖国,更是我所怀念热爱的。所以虽然几次的犹豫踌躇,到底我是怀着悲伤的情绪,含着辛酸的眼泪踏上征途了。这次去,纯为效劳祖国而去的,虽然我是社会上一个最不注意的虫,虽在救国建国的大事业中,我的力量简直是够不上“沧海一粟”,可是集天下的水滴而汇成大洋。我希望我能在救亡的汪流中,竭我“一滴”之微力。……望双亲宽怀自慰,善自珍重。临行匆匆,谨留此作别,后会有期。叔父母均此,恕我不另。最后,敬祝健康。女儿 雪娇 留书廿八年五月十八日教师点拨:中华民族也正是因为有无数个雪娇这样矢志不渝、抗战到底的优秀儿女,才能万众一心、同仇敌忾,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她养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决不允许她的荣誉和利益受到任何亵渎和损害。二、探究新知(一)认识国家利益活动1 探究与分享~“国”字的含义(教材P87)【多媒体呈现】图片和资料“国”字原作“或”,字形像以“戈”守卫“口”。后来在字的周围加方框表示疆域,构成“國”字。问题:结合篆书“国”字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国家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要求:仔细观察图片,认真思考问题,在小组内分享交流并形成明确的共识。 教师小结:《说文》说“国,邦也;从囗从或”。按照古人的理解,一个国家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人口,以小“口”代表;二是土地,以“一”代表;三是军队组织,以“戈”代表;四是范围,以大“囗”代表。把这四个条件组合起来,便成了一个“國”字。由“国”字的含义,我们可以知道:国家就是一定地域内拥有一定人口和土地,并用军队来保护人口和土地等利益的一个群体生活组织。国家利益就是这个群体组织的人口、土地等。【多媒体呈现】结论1.国家利益的含义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它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活动2 探究与分享【多媒体呈现】18亿亩耕地红线保护文化遗产国产大飞机C919中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 问题:上述举措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要求:仔细观察图片,认真思考问题,在小组内分享交流并形成明确的共识。教师小结:四幅图片告诉我们,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维护国家利益。【多媒体呈现】结论2.国家利益的内容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其中,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二)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活动3 探究与分享【多媒体呈现】材料一 “这不是一个和平的年代,只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这句话一度流行于网络。当叙利亚遭受多年战火,山河破碎;巴以冲突不断,生灵涂炭……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如今中国强大了。我们庆幸自己生活在中国,感谢祖国,给我们带来岁月静好。材料二 歌词: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问题:(1)“我们庆幸自己生活在中国,感谢祖国,给我们带来岁月静好。”这句话表明了什么?(2)“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这两句话表明家和国是怎样的关系? (3)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要求:教师讲述材料内容,学生进行比较并思考问题,然后在小组内探究交流并达成共识,最后由小组代表参与班级展示分享。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安居乐业、家庭和睦、社会稳定、国家富强,这是我们的切身利益。但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企盼,离不开强大的国家,离不开国家利益。没有强大的国家,就没有我们千千万万的小家,就没有人民利益;没有国家利益,人民的利益就是空中楼阁,根本无法实现。【多媒体呈现】结论1.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1)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2)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活动4 探究与分享【多媒体呈现】举国之力 驰援武汉从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调集2万多医护人员,组成180多个医疗队支持湖北和武汉,2020年2月1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指出,这一次确实是举全国之力支援武汉、支援湖北,派出的规模最大,派出的力量最强。这次驰援,调集了精兵强将,派出最强的医疗力量。派出了3支院士团队,包括钟南山院士团队、王辰院士团队和李兰娟院士团队,他们帮助湖北、武汉乃至全国加强复杂危重症的会诊和救治,同时探索新的药物、新的疗法,及时将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纳入诊疗方案,指导全国的医疗救治工作;委属委管医院派出最强力量,由医院的主要负责同志领队,调集了最强的重症专业的医护人员,同时还携带着精良的设备,直接去接管收治重症的定点医院或者是病区;调集了22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赶赴武汉,这也是顶级力量,帮助武汉“方舱医院”收治更多患者;还从全国调集了3个移动P3实验室赶赴武汉,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武汉提高检测能力和效率。问题:从材料看,中国打赢武汉抗疫保卫战的原因是什么?这表明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怎样的关系?要求:教师讲述材料内容,学生进行思考,然后在小组内探究交流并达成共识,最后由小组代表参与班级展示分享。教师小结:举国之力,驰援武汉,共同抗疫。依靠人民的艰苦奋斗,同心抗疫,中国打赢了武汉抗疫保卫战,更是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胜利。这表明国家利益的实现,需要人民的同心协力,艰苦奋斗。【多媒体呈现】(3)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每个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劳动,推动着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4)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活动5 拓展探究 欣赏提升~朗诵诗歌【多媒体呈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要求:齐声朗读,感悟理解诗歌中蕴含的爱国之情。活动6 合作总结 梳理知识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简要勾画出本课时的知识导图,并在小组内展示分享。教师可将愿意在全班分享的知识导图在课堂上展示分享。本课小结: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没有国也就没有家。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