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国家利益至上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 国家利益至上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教案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维护国家利益至上观念,认识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的关系。
2.能力目标:能自觉维护国家利益,能辨别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
【教学重点】
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
  【教学难点】
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的关系。
【教学环节】
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呈现】
中国留学生李某获得了一笔丰厚的奖学金,当她得知只有放弃中国国籍才能领取这笔奖学金时,她毅然选择了放弃。
如果你是这名留学生,你会怎样选择呢?当李某选择放弃奖学金时,她做到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选择了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二、探究新知
(一)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
活动1 探究与分享~孤岛夫妻哨
【多媒体呈现】
2020年2月18日,援鄂抗疫北京协和医疗队队长刘正印教授在谈到自己请战的决心时称,到武汉一线参与疫情工作与功名利禄毫无关系,现在国家需要我了,我如果躲在后方,那真的不可饶恕。
问题: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要求:师生一起诵读材料,学生思考问题后参与小组交流分享并达成共识。
【多媒体呈现】
结论1.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理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活动2 探究与分享
【多媒体呈现】
针对间谍策反的相关问题,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了国防大学军队建设与军队政治教研部于巧华教授、裴士连博士。
中国青年报记者:看来普通公民也有被间谍策反的风险,那么这些不掌握秘密的人为什么也会被境外间谍盯上?
裴士连:有些人虽然不掌握秘密,但是间谍可以慢慢去发展他,雇佣他去搜集需要的情报。比如今年4月被山东省国家安全机关抓获的曹某,就是接受境外间谍指令去偷拍航母基地照片,这是境外间谍惯用的伎俩。
当然,这些被境外间谍盯上的人必须有接近情报源的机会。比如,有些间谍会雇佣去涉密单位收废品的人员,企图从废品中找到一些对他们有价值的东西。
前两年在上海,某国驻华领事馆人员专门在高档酒店宴请一名在领事馆内做家政的中国员工,并以提供旅游机会等条件诱使其打听一些消息。这个家政员工觉得不对劲,就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丈夫。她的丈夫是名退役军人,一听非常警惕,立刻让妻子拒绝了领事馆的要求。通过这件事我们就可以知道,境外间谍的情报黑手几乎是无孔不入的。
问题:上述事例给我们什么警示?
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材料并思考问题,参与小组分享交流并达成共识。
教师小结:居安思危,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和防范意识。面对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增强维护国家利益意识,坚决维护国家利益。
【多媒体呈现】
结论2.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影响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复杂。我们要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
  活动3 相关链接
【多媒体呈现】
2021年某一外国服装品牌在其官网发布信息,抵制新疆棉花,惹怒了广大中国人民。随后其他一些知名外国品牌被扒出也在抵制新疆棉花之列。为此,我国众多艺人发布声明,终止和这些品牌的合作,值得称赞。但随之而来的也有一些无理智的,借此次事件站在道德制高点肆意攻击那些售货人员的人。为此,央视网青年发文:
  不要攻击谩骂相关品牌的店员们、不要指责别人用了相关品牌就是不爱国,错的是品牌,不要为难打工人,不要人身攻击我们的同胞们!
提醒大家:理智爱国,别被别有用心的人带偏方向!
问题:(1)你如何看待材料中提到的“爱国”行为?
(2)就如何正确表达爱国情感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自主阅读材料,认真思考问题,在小组内分享交流并形成明确的共识。
教师小结:爱国可以,但需要理智,不要被狭隘的爱国情绪蒙蔽了理智。爱国行为如果逾越了合理性和合法性的边界,那么不但会违法,而且也会损害国家形象和国家利益。我们要合法有序、文明理性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否则,就会变成侵犯他人财产、侵犯同胞正当利益、破坏社会秩序的违法行为。
【多媒体呈现】
结论3.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国家发展为我们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应该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努力学习,提高素质,为维护国家利益贡献力量。同时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
(二)捍卫国家利益
活动4 探究与分享
【多媒体呈现】
2020年9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为张伯礼佩戴上沉甸甸的“人民英雄”的勋章。“抗疫战犹酣,身恙保守难。肝胆相照真,割胆留决断。”年过古稀的张伯礼院士,82个昼夜始终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由于劳累过度,他胆囊炎发作,进行了胆囊摘除手术。术后仅两天,他便再次投入到救治工作中。“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宁负自己,不负人民”是他的铮铮誓言。“疫情来了,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必须要冲上前去。治疗、救人是职责所在,我只是干了我应该干的事。”
问题:(1)说说张伯礼是如何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的。
(2)当个人利益与国家需要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如何做?
要求:教师讲述张伯礼的事迹,学生感受并思考问题,然后在小组内探究交流并达成共识,最后由小组代表参与班级展示分享。
教师小结: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以国家利益为重,坚决捍卫国家利益。
【多媒体呈现】
结论1.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的关系
(1)三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
国家利益是整体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是局部利益。整体利益照顾到了大多数人民的长远需求,符合大多数群体的利益。
(2)从根本上说,三者是一致的。
  结论2.捍卫国家利益的要求
(1)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有时,国家利益难免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活动5 探究与分享
【多媒体呈现】
雪山回荡英雄气,风雪边关写忠诚。2021年2月19日,《解放军报》发表长篇通讯《英雄屹立喀喇昆仑》,文章首次披露2020年6月份中印边境对峙事件详细过程。“宁肯高原埋忠骨,绝不丢失一寸土”,祁发宝等5位卫国戍边官兵用鲜血和牺牲践行诺言,坚决捍卫祖国领土和主权完整,彰显了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昂扬风貌。他们以身许国的英雄事迹感动了亿万人民。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问题:材料说明了什么?
要求:请一位同学讲述5位卫国戍边官兵的事迹,学生感受并思考问题,然后在小组内探究交流并达成共识,最后由小组代表参与班级展示分享。
教师小结: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面前,这些卫国戍边官兵舍弃小我,成就大我,放弃或牺牲个人利益,捍卫国家利益,值得我们学习、点赞。
(2)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多媒体呈现】
活动6 阅读感悟~一定要升起中国国旗
【多媒体呈现】
女中学生梁帆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邀请,前往荷兰参加“世界儿童为和平为未来”的联谊活动。当梁帆看到高悬在宾馆门前的50多个国家的国旗中,竟然没有中国的国旗时,她立即对负责人说:“一定要升起中国国旗!因为我在这儿。”她坚定地对负责人表示,如果找不到中国国旗,她将亲手做一面五星红旗。负责人被梁帆的爱国精神所感动,当即派人升起了中国国旗,并夸奖梁帆道:“你是一名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
问题:捍卫国家利益,青少年学生该怎样做?
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材料,然后思考问题并参与小组讨论交流达成共识,最后参与班级展示分享。
教师小结:捍卫国家利益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所有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青少年学生要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
【多媒体呈现】
结论
3.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
活动7 拓展空间~国防意识调查(教材P94)
要求:
第一步:通过报纸、书籍、网络等查阅资料,制作调查问卷。
第二步:在社区和学校开展问卷调查。
第三步:对问卷进行统计,撰写调查报告。
第四步:小组展示交流。
活动8 合作总结 梳理知识
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简要勾画出本课时的知识导图,并在小组内展示分享。教师可将愿意在全班分享的知识导图在课堂上展示分享。
本课小结:捍卫国家利益,人人有责。我们要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敢于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