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科15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邵阳县石齐学校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科15份)

资源简介

Part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30 marks)
Section A (22.5 marks)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six conversations between two speakers. For each conversation, there are several questions and each question is followed by three choices marked A, B, and C. Listen carefully and then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or each question. You will hear each question TWICE.
Conversation 1
1 What did the man buy for Jane
A A hat B A dress C A book
2 Where is Jane’s birthday
A 11 th December B 12 th December C 13 th December
Conversation 2
3 When will Dr.Block be free tomorrow
A After 11:00 am B Before 11:30 am C Before 9:30pm
4 Who is the woman
A Dr.Block’s wife B Dr.Block’s assitant C Dr.Block’s daughter
Conversation 3
5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feels good now B He is ill now C He needs new drugs
6 What is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Teacher and student B Classmates C Doctor and patient
Conversation 4
What kind of weather does the woman like
A Cold B Warm C Cool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
A Open the window B Sleep C Go outside
9 What can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feels uncomfortable B He wants to go out C He is from the North
Conversation 5
10What would the man like to drink
A. Sprite. B. Orange juice. C. Water.
11Where will the man work after graduation
A. In a hotel B. In a travel agency. C. He hasn’t decided.
12What does the man major(专业) in now
A. French. B. Computer science. C. Hotel management.
Conversation 6
13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School life. B. Food. C. Gym.
14 Where does the boy eat lunch
A. In the lunchroom. B. In the cafeteria. C. In the classroom.
15 When does the boy go back home from school
A. At 3:30 pm or 4:00 pm. B. At 2:30 pm or 4:00 pm. C. At 2:00 pm or 3:00 pm
Section B (7.5 marks)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a short passage. Listen carefully and then fill in the numbered blanks with the information you have heard. Fill in each blank with NO MORE THAN THREE WORDS. You will hear the short passage TWICE.
Celebaration of John’s Birthday
People who gathered here His_ 16_
__17___ to hold the party People like John in these days are rare
John may play one position in his sport but 18 he plays many parts. He is a team-mate, ___19____, a father, a family or a good neighbour
He is humours, confident,and has great ___20____ qualities.
Part II Language Knowledge
Section A (15 marks)
Directions: Beneath ea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one answer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 ) 21. Beijing is _____ capital of _____ China.
A. the; the B. the; / C. a; the D. a; a
( ) 22. The teacher as well as the students _______ planting trees.
A. are B. is C. has D. have
( ) 23. _____ he said is really interesting.
A. Why B. This C. What D. It
( ) 24. Excuse me, but can you tell me _____
A. where can I get to the library B. where I can get to the library
C. how can I get to the library D. how I can get to the library
( ) 25. We’re looking forward to _____ a wonderful holiday.
A. having B. have C. had D. has
( ) 26. The Olympic Games makes _____ possible for people to live side by side in peace.
A. this B. it C. that D. 不填
( ) 27. —I _____ at you yesterday. Please accept my apology.
—Think nothing of it. I was a bit rude myself.
A. shouldn’t shout B. mustn’t have shouted
C. mustn’t shout D. shouldn’t have shouted
( ) 28. His car _____now, so he has to go to work on foot.
A. was repaired B. repaired C. repairs D. is being repaired
( ) 29. We have to work hard; ______ , we’ll lose the chance.
A. therefore B. otherwise C. besides D. however
( ) 30.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an _____ a lot from the Chinese-Engli sh dictionary.
A. mean B. benefit C. fall D. plan
( ) 31. English _____ all around the world.
A. is spoken B. speaking C. to speak D. speaks
( ) 32. It was at the end of the meeting _____ Mr. Smith made the decision.
A. this B. it C. that D. where
( ) 33. You _____ return my dictionary now. You can keep it and I will get it from you later.
A. may not B. mustn’t C. can’t D. needn’t
( ) 34. He ______ in this city since he graduated from college.
A. lives B. will live C. has lived D. would live
( ) 35. Some brave soldiers were chosen to _______ the order of saving the children in danger.
A. get across B. put on C. stand for D. carry out
Section B(18 marks)
Directions: For each blank in the following passage there are four words or phrases marked A, B, C and D. Fill in each blank with the word or phrase the best fits the context.
The computer plays an important 36 in our everyday life. It is one of the greatest __37__ in the world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t works for us not only at home, in the offices, in big shops, __38__ at schools. Today it is used in many ways. It really __39__ the world large wealth and happiness.
The first computer in the world was __40__ Enid. It was built in America in 1946. It was large and heavy. __41__ it was born, it has been developing very fast. Until now it has gone __42__ four periods and changed a lot. There’re many kinds of puters are getting smaller and smaller and computing faster and faster. It becomes more and more __43__.
The computer can do most of the things for the people. It can help us to __44__ the real world more quickly, to learn __45__ we want to learn and to think of ourselves. __46__ a studen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you must work hard at it.. We should make the 47 of every chance to learn computer science well.
36.A. role B. way C significance D. approach
37. A. inventions B. discoveries C. products D. wonders
38. A. as well B. but also C. too D. either
39. A. takes B. helps C. gets D. brings
40. A. found B. invented C. called D. bought
41. A. For B. Until C. When D. Since
42. A. by B. about C. through D. against
43. A. serious B. harmful. C. dangerous D. helpful
44. A. realize B. recognize C. analyze D. know about
45.A. what B. that C. which D. who
46. A. For B. Be C. As D. To
47.A most B. way C. use D. it
Section C(12 marks)
Directions: Complete the following passage by filling in each blank with one word that best fits the context.
Dear Lily,
How are you
I can not wait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my trip last week!
At first, I attended 48 lecture about Pompeii. I came to know the history of Pompeii
Then, I vistied the Roman city of Pompeii. The city was forgotten for many years until the 18th century when a farmer discovered a stone 49 writing on it . People started to dig in the area for treasure, 50 caused much damage. Thus, in 1860,the area was put under government protection 51 it could be preserved and studied. Do you think it is amazing
52 , I visited Loulan, which is famous 53 China’s Pompeii in the desert. It was a stopping point on the famous Silk Road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54 is believed that Loulan was covered over by sandstorms from AD 200 to AD 400. About 1900 the European explorer Sven Hedin discovered the ruins of Loulan. 55 also found a lot of treasures beneath the sand. I really enjoy my trip! I will tell you more on the phone. I hope one day you can have a chance to visit them.
Yours,
Ann
Part III Reading comprehension(30 marks)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three passages. Each passage is followed by several questions or unfinished statements. For each of them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one that fits best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the passage.
A
A driver stopped his car on a street side to have a rest. As he lay down in the seat and closed his eyes, a person came up and knocked at the window to ask the time. The driver opened his eyes and looked at his watch. “It’s 8:05,” he said. Then he went to sleep again. But soon he was waken up again because a second person was knocking at the window. “Sir, do you know the time ” he asked. The driver looked at his watch, and told him it was half past eight.
In this way, the driver thought he could not have a good rest, so he wrote a short note and stuck it on the window for all to see. It said, “ I don’t know the time.”
Again, he lay down in the seat for his sleep. A few minutes later, a third person came and began to knock at the window, “Hey, sir,” he said. “It’s 8:45.”
( ) 56. Where did the driver sleep
A. At the window. B. In the street road. C. In his car. D. In his room.
( ) 57. How long had the driver been there when the third person called him
A. 40 minutes. B. 25 minutes. C. 50 minutes. D. 70 minutes.
( ) 58. Why did the driver write a note and stick it on the window
A. Because he didn’t know the time.
B. Because he didn’t want anybody to trouble him.
C. Because he needed somebody to wake him up.
D. Because he wanted somebody to tell him the time.
( ) 59. The third person knocked at the window to _____.
A. ask him the time B. ask him not to sleep
C. see if the driver was sleeping D. tell him what time it was
( ) 60.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third person
A. Cold-hearted. B. Helpful. C. Thankful. D. Hopeful.
B
Food
British people like good food, and more than half of them go to a restaurant every month. Fast food is also very popular---30% of all adults have a hamburger every three months, but 46% have fish and chips!
Sports
British people don’t do a lot of sports. Only 17% of people go swimming every week, about 9% go cycling and 8% play golf--- and only 6% of people play football (but 32% go to watch it).
Cinema and TV
Films are very popular in Britain, and about 60% of the young people go to the cinema every month. At home, men watch TV for about three hours every day ---30 minutes more than women.
Holidays
British people love going on holiday, and have 56 holidays every year. Most of these holidays aren’t spent in the UK---27% are in Spain. 10% are in the USA, and 9% are in France. Maybe this is because the weather in Britain isn’t very good!
Presents
British people don’t send others expensive presents like other Europeans. They often send chocolates, wine and flowers of good quality.
( ) 61. Which food could be more popular among British adults, a hamburger or fish and chips
A. A hamburger. B. Fish and chips. C. Both. D. Neither.
( ) 62.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movies are _____.
A. men B. women C. young people D. old people
( ) 63. How long do British women spend watching TV every day
A. Three hours. B. Three hours and a half. C. Two hours. D. Two hours and a half.
( ) 64. British people’s favorite country for a holiday is _____.
A. Spain B. France C. America D. Australia
( ) 65. What present don’t British people often send
A. Chocolates. B. Wine. C. Flowers. D. Money.
C
A camera and a computer can “see” something that perhaps millions of pairs of eyes failed to see for 480 years: the Mona Lisa’s necklace. The discovery about the famous painting was made by an American physicist.
The Mona Lisa, painted by the Italian, Leonardo da Vinci, has been on show for many years in Paris. Now a row of white spots on the neck have been “seen”. They are said to be the remains (痕迹) of a necklace which the artist later painted over.
The painting will be examined further by using infrared scanning (红外线扫描) techniques. Laser (激光) technology can be used to show what lies directly under the surface of the finished work, too. This will help us to understand how the artist drew the picture: Did he begin with a quick-made drawing or have second thoughts as he painted the picture
This kind of knowledge will show us the famous artist at work. It may also help to explain Mona Lisa’s smile, which has puzzled art lovers for centuries.
66. This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______.
A. the famous artist Leonardo da Vinci B. an American physicist’s story
C. further researches on the Mona Lisa D. The uses of modern technology
67. The Mona Lisa is ______.
A. a famous artist B. a famous painting
C. a smiling woman D. a lost necklace
68. In this passage, “the Mona Lisa’s lost necklace” suggests that ______.
A. Mona Lisa once wore a necklace
B. someone stole the necklace from the Mona Lisa
C. the artist did not keep the necklace he had painted on the neck
D. the artist had a necklace stolen while working on the painting
69.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white spots on Mona Lisa’s neck ______.
A. are still invisible(看不见的)to visitors
B. have turned into a necklace
C. have already appeared before visitors
D. are looking more and more like a necklace
70. The painting will be examined further so that people may know more about ______.
A. Mona Lisa and her smile B. the time when it was finished
C. infrared scanning and laser D. this art work and the artist
Part IV Writing (45 marks)
SECTION A (10 marks)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plete the diagram by using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passage. Write NO MORE THAN 3 WORDS for each answer.
“Flying saucer” refers to strange objects which travel through the air at very high speeds. Thousands of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claim to have seen them. Some believe them to be spaceships form other planets. Others insist that they are a secret type of planes being built on earth. Many people believe that they are only natural phenomena happening under special weather condi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first flying saucers were reported on June 4, 1947 by a private plane pilot. He saw nine objects traveling in the sky. Each was disk-shaped and very bright. Because their movements were compared to those of a “saucer skimming across the water”, newspaper recorders called them “flying saucers”.
Some weeks after the first reported sighting, the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was given the job of looking into all the reports of flying saucers. Since the Air Force officials began their investigation of flying saucers, they have recognized most of the objects as stars, planes, man-made satellites, experimental missile(导弹), or weather phenomena. Some of the UFO reports, including photographs, were tricks made to cheat people.
All the research so far has failed to prove that UFOs are spaceships coming from the outside the earth.
Flying Saucers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Flying saucer” ●It refers to strange objects which travel through the air 71. __________●Some people believe UFOs to be 72. __________ from other planets.●Others insist that they are73. ______________ being built on earth.●Many think that they are only74.__________________.
Reports of the first sight of “Flying saucer” ●Place: 75. __________●76. ________: June 4, 1947●Reporter: 77. ________________●Shape:78. ______________
79.__________of the investigation(调查) ●Most of the objects are stars, planes, man-made satellites,experimental missile or weather phenomena. ●Some were80. _______ made to cheat people
SECTION B (10 marks)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 Answer the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the passage an the required words limit. Write your answers on your answer sheet.
Chinese White Collars(白领) Go Down on the Farm
The latest craze among China’s white collar workers, reported in the British newspaper the Daily Telegraph, is an online virtual agricultural game called “Happy Farm.” Virtual farmers can visit each other’s farm, trade livestock and can use real cash to buy virtual items such as special tools, quality seeds, and animals. The free game is played through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like Face book or .
Urban(城市的) office workers can escape the pressures and stresses of everyday life and enter a peaceful virtual existence where players can grow vegetables, practice animal farming and receive satisfaction that comes with a hard-won harvest. It is because Happy Farm gives them a virtual world to make their dreams come true that more and more Chinese white collars go down on Happy Farm.
Global Times, an English language daily based in Beijing, recently reported that there are more than 15 million Chinese urbanites spending more than five hours a day on their virtual “farms.”
According to the English language website of the People’s Daily newspaper, the increased interest in farming among some urban office workers has resulted in some of them becoming real hobby farmers, tending small plots of land in their free time. Mr. Liu, a white collar worker, has rented a piece of farmland for RMB 3000. Mr. Liu and his family like to drive down to their farm on the weekend and do different farming tasks such as watering, weeding, fertilizing and worming. Later on, cabins will be built on agricultural land making it possible for part-time farmers like Mr. Liu to stay on their land for two weeks enabling them to get a little taste of a farmer’s life.
It is a rather interesting social development that some of urban office workers are becoming interested in farming and agriculture, while large numbers of farmers and agricultural workers continue to move to the cities.
81. What is “Happy Farm” (No more than 7 words,2 mark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 Why do more and more Chinese white collars go down on Happy Farm
(No more than 14 words, 3 mark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3. List 4 farming tasks Mr. Liu and his family do on their farms. (No more than 5 words, 3mark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 How long do Chinese urbanites spend on their virtual farms every day (No more than 4 words, 2 mark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ection C (25 marks)
第六部分 书面表达(满分20分)
高一生活就要结束,2012年的暑假即将来临。你班同学讨论了假期安排和计划,提出了不同看法。请根据表格写一篇有关讨论的英语短文,并谈谈你的看法。
计划安排 优点 缺点
待在家中(45%) 花费少,在家更为舒适方便,能够好好休息,有更多时间陪父母,可以更好的复习功课 不能亲身了解外界
外出旅游(55%) 增长见识,可以更好的了解祖国的文化,品尝美食,体验不一样的生活,结交更多的朋友 花费多,旅途中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
要求: 1. 可以适当发挥,使行文连贯。
2. 短文必须包含所列要点。
3.字数100字左右。
The summer holiday is coming. Our class had a heated discussion about what to do during the holiday.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
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
2. 下列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低-低-低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①日本 ②韩国 ③印度 ④巴西 ⑤古巴 ⑥埃及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④ D.①②⑤
3.不与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是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消费水平 D.人类社会发展阶段
读“鲜花和蔬菜生产和销售的模式示意图”,回答4-5题。
4.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平坦 B.雨热同期 C.市场需求 D.劳动力不足
5.阶段Ⅱ鲜花和蔬菜全部从乙输入,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A.甲地全部城市化 B.甲地交通条件大大改善
C.乙地人口密度小,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D.乙地生产鲜花和蔬菜的条件好,成本低
6.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广东省,则阶段Ⅱ运输量最大的季节应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7.近年来哈尔滨市开设了许多鲜花店,促使这些专营鲜花的商业网点形成的条件有( )
①靠近商品生产基地 ②快速交通运输作保证 ③保鲜技术的发展 ④市场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8.下列有关城市内的商业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的商业中心往往是政府组织形成的
B.城市的商业中心都形成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处
C.城市的商业中心都是以居民密集点为中心而建的
D.商业小区应建在居民住宅区内
9.对世界著名城市带具有的共同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都位于中纬度地带 B.都位于平原地带
C.都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起着中枢作用 D.都是在工矿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0.如下图,某城市规划建设一个化工厂,下面四种布局较合理的方案是
11. 早点铺与宾馆比较
A.早点铺门槛人口数多,服务范围大,数目少
B.宾馆门槛人口数多,服务范围大,数目多
C.宾馆门槛人口数少,服务范围小,数目少
D.早点铺门槛人口数少,服务范围小,数目多
12. 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原来不过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但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100万,成为特大城市,原因是
A.处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 B.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采矿业发达
C.铁路的修建和发展 D.原有的工农业基础好
13. 城市中心商务区的特征是
①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经济活动频繁 ②高楼林立,地价便宜 ③建筑物高大密集,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 ④中心商务区有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的趋向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4.美国把许多电子工业装配企业迁到东南亚和墨西哥等地,主要是为了
①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②充分利用当地便宜的土地和住房 ③扩大市场,
增加销售 ④传播新技术、工艺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5 一般聚落布局呈团块状,道路呈棋盘状式,聚居人口也较多的聚落多分布在我国的
A 华北平原 B 河西走廊 C 江南丘陵 D 西双版纳
16. 自清代中叶以后的较长一段时期,历史名城扬州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①京杭大运河的淤塞 ②京沪铁路的建成 ③海上运输的发展 ④“南水北调” 工程的修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7. 某企业家计划投资建设一个大型茶叶种植园,你认为他考虑的地区中,较适宜的是
①武夷山区 ②长白山区 ③皖南山区 ④太行山区 ⑤黄土高原 ⑥浙南山区
A ①③⑥ B ①②③ C ②④⑤ D ④⑤⑥
18.读“攀枝花市略图”(图4),判断影响攀枝花市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两河交汇处,航运便利 B.铁路枢纽地区,交通便利
C.矿产资源丰富 D.人口密集,农业发达
看上海及附近地区略图(图5),回答19-20题:
19.自来水厂将移到黄浦江上游的H处,这是因为( )
A.距中心城区近 B.交通方便 C.水质较好 D.接近旅游区
20.I是金山石化总厂,它远离市区,属于( )
A.基本无污染工业 B.轻度污染工业 C.严重污染工业 D.污染土地工业
21.图6中反映出该城市形成和迅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 B.河流和自然资源 C.河流与铁路运输 D.政治和军事
22.计划在①-③地建火电厂、自来水厂、服装厂,下列布局的最佳方案是( )
A.①火电厂②服装厂③自来水厂 B.①自来水厂②服装厂③火电厂
C.①自来水厂②火电厂③服装厂 D.①火电厂②自来水厂③服装厂
上海浦东新区建设,打破了 “城市化地区”与“非城市化地区”的概念,绿色与灰色区域并存穿插,把城市绿化与综合农业开发相结合。据此回答15-16题。
23.下列功能区属于“非城市化地区”的是( )
A.农产品加工工业区 B.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C.综合农业开发区 D.广场
24.将“城市化地区”穿插在“非城市化地区”内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城市化地区地价 B.美化城市环境
C.交通更加便捷 D.受浦东地形条件的限制
25.上海市能成为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
B.拥有港口、机场、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优越的交通条件
C.拥有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和商品经济发达的广阔腹地
D.拥有强大的科研队伍和科技实力
26.对世界著名城市带具有的共同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都位于中纬度地带 B.都位于平原地带
C.都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起着中枢作用 D.都是在工矿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7. 下列关于互联网的普及与信息技术进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使企业之间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B 使企业对外联系网络化
C 提高了企业管理与运营的成本 D 使企业信息联系经常化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及某郊区土地利用图”。该城市位于116°E,6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5°26′。据此回答12-13题。
28.该城市计划在①②③④处空白地上新建一些工厂,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考虑,其中布局合理的是
A.①处建机修厂 B.②处建水泥厂 C.③处建电视机厂 D.④处建化工厂
29.从产业结构方面分析,该城市的郊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合理的是
①利用当地气候优势条件,大力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并发展相关加工工业 ②实现农、林、牧、渔各业均衡发展 ③在城市近郊重点发展蔬菜、乳肉禽蛋生产基地,在远郊地区发展粮棉基地 ④在稳定农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以当地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0. 关于中心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心地级别越高,提供职能种类越少
B.中心地级别越低,中心地服务的范围越大
C.中心地级别越高,门槛人口越高
D.中心地级别越低,中心地数目越少,中心地平均距离越近
2012年上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考试答题卡(理科班)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 综合题(总分40分)
31.该图是某地区公路规划图,读图回答问题。(每空2分 共14分)
(1)该地区计划修建B镇到A镇的公路。①与②两个线路方案中________较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建B镇到D城市的公路没走直线,而绕道经过C镇的原因
(3)为更好地发挥图中I、Ⅱ两条河流的运输作用,可采取_____________的措施。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用笔画出。
(4)由于在山区的E地发现煤田,准备在F镇建钢铁厂。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_,这需要________条件作保证。
32.读“我国主要商业城市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 共26分)
(1)商业城市的名称:A________,B C________,D E________。
F
(2)与东部相比,我国西部地区商业网中心的规模________,商业网点的密度________,主要原因有________ 。
(3)我国多数大城市的商业街都位于城市的________处,其布局的原则是________。
(4)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是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图4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
…………………………………………………………………………………………………………………………………………
26题图
6一、单项选择题(60分)
1.人红细胞无线粒体但能携带氧。红细胞所需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利用
A.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   B.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
C.乳酸,进行有氧呼吸 D.乳酸,进行无氧呼吸
2.雨水过多时,农作物发生烂根现象的原因
A.土壤中缺乏氧气,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根细胞有毒害作用
B.土壤中水分充足,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烂根
C.土壤中有毒物质溶解到水中,使根遭到毒害
D.土壤因水涝温度低,使根受到低温损害
3.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将酵母菌放在含有培养液的密闭锥形瓶中,测得CO2的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1倍,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为:
A.1:6 B.1:3 C.1:2 D.1:1
4.请据图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
5.暗反应中需要消耗ATP,ATP被消耗后产生的ADP和Pi会去什么地方
A.叶绿体内膜 B.叶绿体基质 C.类囊体的薄膜 D.细胞质基质
6.光合作用过程中,如果突然中断CO2的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和C5的相对含量是
A. C3增多,C5减少 B. C3增多,C5增多 C. C3减少,C5增多 D. C3减少,C5减少
7.CO2的固定发生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
A.有光条件下 B.无光条件下 C.有光或无光条件下 D.红光和蓝紫光条件下
8.温室栽培可不受季节、地域限制,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最适宜的条件,有利于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以下哪种措施不能提高作物产量
A.增加室内CO2浓度 B.增大室内昼夜温差
C.增加光照强度 D.采用绿色玻璃盖顶
9.在有丝分裂前期,细胞的动态变化中,动植物细胞的区别在于
A.染色体形成的方式不同 B.赤道板出现的方向不同
C.核膜,核仁解体的时间不同 D.纺缍体来源不同
10.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已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那么该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基因的走向是
A.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B.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C.A与a走向一极,B与b走向另一极 D.走向两极的均为A、a、B、b
11.下列对细胞周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B.细胞分裂间期是一个细胞周期的开始
C.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D.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12.右图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
B.L→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C.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
D.MN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
13.细胞分化过程中一般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A、蛋白质种类; B、染色体数目;C、细胞的功能;D、 基因表达的数目;
14.老年人皮肤干燥、有老年斑,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①细胞内水分减少; ②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③细胞中各种酶的活性增强; ④细胞内脂褐素等色素积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5.蝌蚪变态成青蛙时尾部消失,其原因最可能是
A、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B、尾部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C、尾部细胞程序性死亡; D、 尾部细胞脱分化、再分化。
16.2005年全球共有约750万人死于癌症,癌细胞不具有的特征是
A、能够无限增殖; B、癌细胞与普通体细胞都能进行正常的细胞分化;
C、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 D、 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
17.为鉴定一株高茎豌豆和一只黑色豚鼠的纯合与否,应采取的简便遗传方法分别是
A.杂交、杂交 B.杂交、测交 C.自交、自交 D.自交、测交
18.将一对等位基因Aa的杂合子,逐代自交3次,F3中纯合子占
A.1/8 B.7/8 C.7/16 D.9/16
19.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杂交实验中,能判断出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20.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却无甜玉米籽粒。原因是
A.甜是显性性状 B.非甜是显性性状 C.相互混杂 D.相互选择
21.下图是同种生物4个个体的细胞示意图,其中A对a为显性、B对b为显性。 哪两个图示的生物体杂交,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6种基因型
A.图A和图C B.图A和图D C.图B和图C D.图B和图D
22.有一种植物,只有在显性基因A和显性基因B同时存在时才开紫色花,否则都开白色花,用一纯合显性开紫色花的植株与一纯合隐性开白色花的植株杂交,F1再自交,则F2中紫色花与白色花的比例是
A.9∶1 B.9∶3 C.9∶7 D.15∶1
23.牵牛花的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阔叶B对窄叶b为显性。纯合红花窄叶和纯合的白花阔叶杂交的后代再与“某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阔叶、白花窄叶的比依次是3:1:3:1,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某植株”的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24.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
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型如下图。让F1中黄色圆粒
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 F2的性状分离比为
A.9:3:3:1 B.3:1:3:1
C.1:1:1:1 D.2:2:1:1
25.在研究杂合黄色圆粒(YyRr)豌豆的基因遗传时,
若令其自交,后代基因型是Yyrr的概率是
A、1/2 B、1/4 C、1/8 D、1/6
26.某动物的精子细胞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是
A.32、16、64、64 B.32、8、32、64
C.16、8、32、32  D.16、0、32、32
27.下面各图象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 DNA变化的是(设体细胞中的DNA分子数为2个单位)
28. 萨顿将看不见的基因与看得见的染色体的行为进行类比,根据其惊人的一致性,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他所应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A.假说演绎法  B.类比推理法 C.杂交实验法    D.模拟实验法
29. 果蝇白眼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显性性状为红眼。下列哪组杂交子代中,通过眼色就可直接判断果蝇的性别
A.白眼雌蝇×白眼雄蝇 B.杂合红眼雌蝇×红眼雄蝇
C.白眼雌蝇×红眼雄蝇 D.杂合红眼雌蝇×白眼雄蝇
30.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表兄妹婚配,生了一个既有白化病(基因a)又有色盲(基因b)的小孩。这位表兄的基因型,已生小孩的性别和再生一个小孩患两种病的几率分别是
A. AaXBY、男孩、1/4 B.AaXBY、男孩、1/16
C.AAXBY、女孩、1/16 D.AaXbY、男孩、1/16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简答题(40分)
31.(8分)下图为植物体内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生理过程图解,请根据图作答(示例:⑨Pi)
(1)以鲜菠菜绿叶片为原料提取①时,使用的溶剂一般是__________,使用_________法将其进行分离。
(2)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后,能量首先储存到[ ]_______中,最终储存到[ ]______ 中。
(3)使④彻底氧化分解并释放大量能量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请写出⑦的分子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32.(6分)下图A、B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细胞周期及其分裂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A可以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是____________。
(2)图B中的时期相当于图A中的____________段,图B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有______个,共有DNA分子_________个。
(3)人的体细胞一般能连续分裂_____次,但癌细胞可以________________,所以容易形成肿瘤症状。
33.(6分)右面为某家族白化病(皮肤中无黑色素)的遗传系谱,请据图回答(相关的遗传基因用A、a表示)
(1)该病是由 性基因控制的。
(2)Ⅰ3和Ⅰ4都是正常,但他们有一儿子为白化病患者,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

(3)Ⅱ3的可能基因型是 ,她是杂合子的机率是 。
(4)(2分)Ⅲ 是白化病的概率是( )A、1/2 B、2/3 C、1/4 D、1/9
34.(6分)果蝇(2n=8)的两对性状: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⑴红眼长翅的雌果蝇与红眼长翅的雄果蝇交配,后代的表现型比例如下表:
表现型 红眼长翅 红眼残翅 白眼长翅 白眼残翅
雄果蝇 3 1 3 1
雌果蝇 3 1 0 0
①推测亲本基因型为 ,从理论上推算它们的后代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占 ,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 。
②若要使子代果蝇雌雄各一种眼色,则选作亲本的关于眼色的两个果蝇的
基因型为 。
⑵若一只雄果蝇基因型为BbXaY,在某次减数分裂中产生了三个基因型分别为bY、bY 、
BBXa的精子,则另外一个精子的基因型为 。
35.(14分)下列甲、乙、丙三个图分别表示某种生物(假定只含两对同源染色体)的3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据图回答;
(1)甲图表示 分裂 时期,图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图中有_____个染色单体,
形成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
(2)乙图表示 分裂 时期,图中有 个DNA ;形成的子细胞是 。
(3)丙图表示 分裂 时期,图中有 个四分体;按染色体划分,该细胞可产生 种精子,______个精子。
25
50
75
1001
性状数量比(%)
圆粒
皱粒
黄色
绿色
性状类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
…………………………………………………………………………………………………………………………………………
1
2
3
4
1
2
3
4

I
II
III
正常男女
白化男女
注: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Cl:35.5 Ca:40 Ag:108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答案填写到选择题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50分)
1.对发现元素周期律贡献最大的化学家是
A.牛顿 B.道尔顿 C.阿佛加德罗 D.门捷列夫
2.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递增,量变引起质变 B.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3.同主族元素,其原子结构相同之处是
A. 最外层电子数 B. 核电荷数 C. 电子层数 D. 核外电子数
4.下面有关13C、15N的叙述正确的是
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13C与C60互为同位素
C.15N与14N互为同位素 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5.下列物质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A.Na2O2 B.NaCl C.NaOH D.Cl2
6.下列气态氢化物最不稳定的是
A.SiH4 B.PH3 C.H2S D.HF
7.下列粒子的结构表示正确的是 ( )
A. 18O的结构示意图: B.O2-的结构示意图:
C. Mg2+的最外层有10个电子 D.Mg2+的结构示意图:
8.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与反应放热和吸热无关
C.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相等
D.化学反应中既有物质变化又有能量变化
9.“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该化学物质可能是
A.氯化钠 B.固体硝酸铵 C.生石灰 D.蔗糖
10.将铜棒和铝棒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装置能形成原电池,其中铝是负极 B.该装置能形成原电池,其中铜是负极
C.该装置不能形成原电池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1.下列变化中属于原电池的是
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
B.白铁(镀锌)表面有划损时,也能阻止铁被氧化
C.红热的铁丝与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
D.铁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时,可使反应加速
12. 某一反应物的浓度为1.0mol/L,经过20s后,它的浓度变成了0.2mol/L,在这20s内它的反应速率为
A. 0.04 B. 0.04mol / L C. 0.04mol / (L·S) D. 0.8mol / (L·S)
13.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对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使用适当的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 B. 降低压强能提高反应速率
C. 高温度能提高反应速率 D. 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14.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进行加成反应,也能进行取代反应,并且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是
A.乙烷 B.乙烯 C.乙醇 D.苯
15.右图是某分子的比例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该分子是
A.C2H5OH B.CH3COOH
C.CH3CHO D.C6H5OH
16.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浓硝酸滴到皮肤变黄
C.钠与酒精混合有气泡 D.苯滴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
17.下列关于天然物质水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油脂的水解反应都是皂化反应 B.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C.油脂的水解可得到甘油 D.淀粉水解和纤维素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同
18.下列过程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在FeBr3催化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 B.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
C.乙烯在空气中燃烧 D.乙醇在铜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乙醛
19.同分异构体现象在有机化学中是非常普遍的,下列有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① ② ③
④HCCCH3 ⑤ CH3CH2CH3 ⑥CH3CH=CHCH3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①和④ D.⑤和⑥
2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通入KMnO4(H+)溶液 确定乙烯中是否混有甲烷
B 向水解后的蔗糖溶液中加入NaOH调至碱性再加入新制的Cu(OH)2并加热 确定蔗糖是否发生水解
C 加入金属钠 确定酒精中混有醋酸
D 加淀粉 确定KCl中含有KI
21.下列做法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 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 B.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代替化石能源
C.限制使用电动车 D.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22.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用大理石制生石灰 B.用铝土矿制金属铝
  C.用氯气和消石灰制漂白粉 D.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
23.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工业的蓬勃发展,淡水供应危机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海水约占地球现有总水量的97%,海水淡化问题已成为科学家的主要研究方向,若实行海水淡化来供应饮用水,下列方法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行的是
  A.加入明矾使海水的盐份沉淀淡化  B.利用半透膜,采用反渗透法而使海水淡化
  C.将海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以除去所含的盐分 D.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馏淡化
24.下列有关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 B.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
  C.煤的气化是物理变化过程 D.煤就是碳,属于单质
25.A、B、C三种醇同足量的金属钠完全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消耗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6:2,则A、B、C三种醇的分子里羟基数之比为( )
A.2:1:3 B.3:2:1 C.2:6:3 D.3:1:2
选择题答题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空2分,共44分)
26.(6分)2g H2和20g O2化合时最多能生成 g H2O, 1mol H2O中含     _______mol质子,含      mol中子。
27.(12分)如图所示为短周期的一部分,如果B原子和C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之和为A的4倍,则:
(1). A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B为(填元素符号,下同)____________,C为____ _____。
(2). 画出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
(3). 画出C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 ____
(4). 用电子式表示C的氢化物分子的形成过程:
28. (14分)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 ===Cu2+(aq) +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___;电解质溶液Y是AgNO3,则在银电极上析出________单质;
(2)银电极为电池的___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_______电极流向_________电极(从铜、银中选填。)
29.(12分)铁是地壳中含量很丰富的元素,也是生物体所必需的元素。金属铁是在高炉中冶炼的,在冶金工业中,常用焦炭来冶炼铁。
(1)写出赤铁矿被CO还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可用CO还原(实验装置同CO还原CuO),在加热前应_______________,直到无_______________现象时才能点燃酒精灯加热,否则可能发生_______________现象,未反应完全的CO_______________(填“能”、“不能”)排放到大气中,应做__________________处理。
三、计算题(6分)
31.某烃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17g/L,现取1.6g该烃完全燃烧,将全部产物依次通入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3.6g,碱石灰增重4.4g,求:
(1)该烃的相对分子质量(3分)
(2)确定该烃的分子式(3分)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1.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
A.商品经济 B.小农经济 C.市场经济 D.计划经济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其中的“商业革命”表现在
A.政府设有专职官员管理市场 B.最早的银行雏形出现
C.坊市制度被最终打破 D.出现了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
3.英文单词CHINA是瓷器的意思,读音来自“昌南”的读音,昌南镇即被称为瓷都的景德镇。古代中国的制瓷业特别发达,世界领先,因此瓷器成为中华文明的标志。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制瓷业的叙述,不正WWW.K**S*858$$U.COM确的一项是
A.东汉出现较为成熟的瓷器—--青瓷 B.宋代制瓷技艺高,涌现出一批名窑。
C.清代开始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 D.清代受西方工艺影响发明了珐琅彩
4. 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共45000平方米。类似王家“以商贾兴”的商人群体的出现,是明清时期商业活动的一大特色。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明清时期晋商和徽商是最著名的商帮 B.商帮主要指相同行业商人结成的商人群体
C.商帮的出现与商品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D.商帮以会馆、公所为联络、计议之所
5.清代学者陶煦说:“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下列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①“以末致富,以本守之”成为社会风气 ②土地兼并导致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③这导致工商业缺乏必要的资本积累,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④这是清政府“重本抑末”政策的结果
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6.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广州开办自来水公司,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何只好作罢。WWW.K**S*858$$U.COM此事说明
A.开办企业必须符合民间风俗 B.民族工业产生的条件还不成熟
C.洋务企业惧怕民资企业与之争利 D.封建束缚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7.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曲折发展,但最终未能繁盛的根本原因是
A.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 B.中国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C.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政治地位 D.受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制约
8.近代化在经济上的表现就是采用机器生产。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其积极作用表现在
①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帝国主义的经济扩张
②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
③促使新的政治力量发展壮大
④为民主革命新发展创造了条件w.w.w.k.s.5.u.c.o.m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9. 右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
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其阶段特征。下面是四
名同学分别在2、3、5、6处填写的文字说明,正
确的一组是
A.进一步发展、黄金时期、形势逆转、下降 B.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较快发展、萎缩
C.进一步发展、迅猛发展、再创辉煌、下滑 D.艰难起步、进一步发展、萎缩、陷入绝境
10.在中国近代WWW.K**S*858$$U.COM经济结构中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因素是
A.自然经济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D.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八大都①都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 ②都将工作中心放在经济建设上 ③都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④都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成功的探索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④
12.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措施是
A.“人民公社好” B.“敲响大跃进的战鼓” C.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D.农民领取承包合同书
13.针对下列情况,我国采取的相应政策是:
人均产量 中国(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钢产量 2.37kg 538.3kg 4kg
发电量 2.76kwh 2949kwh 10.9kwh
A.没收官僚资本 B.土地改革
C.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D.掀起大跃进运动
14.1984年3月24日,某省几十位厂长经理在省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此后《人民日报》WWW.K**S*858$$U.COM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之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C.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5.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县突然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15分钟后,这一不幸的消息已传到了世界大部分地区。人们迅速获知这一消息的途径主要是①报刊杂志
②电影 ③电视 ④互联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6. 1953年开始的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A.都是为了调整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 B.后者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
C.是所有制性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 D.为纠正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
17.1915年离开中国的俄国人米夫回国后,把在中国生活十五年期间的见闻写了篇回忆录,他的回忆录中不可能出现
A.在北京观看电影《定军山》 B.在长江乘坐中国制造的轮船
C.在南京听到两位华人朋友互称“先生” D.在上海看电视转播民国新闻
18.某人征婚广告称:“(一)女子须不缠足者;(二)须知字者;(三)男子不娶妾;(四)男死后,女可再嫁;(五)夫妇如不相和,可离婚”。据所学知识可判断此则广告在中国最早有可能出现在
A.19世纪中期 B.20世纪初期 C.20世纪中期 D.21世纪初期
19.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装。20世纪20年代初,流行于上海等地社会上层妇女。当时有人撰文指出:“近来海上女界旗袍盛行……惟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满清贵族组成的秘密团体)之臭味……WWW.K**S*858$$U.COM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以旗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①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 ②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③文明开化之风流行 ④新旧观念激烈碰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苏联早期领导人布哈林曾说:“我们过去以为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却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联)实行的哪一经济政策体现了这一思想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经济体制 D.赫鲁晓夫改革21. 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7.0级地震,引起世界广泛关注。500多年前,海地岛曾被命名为“伊斯帕尼奥拉岛”(意为“西班牙的岛”)。此命名由来的历史依据是
A.西班牙语是当地通用语言    B.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到达海地
C.哥伦布发现此岛宣布为西属殖民地  D.土著印第安人对该岛称呼的音译
22.马克思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于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 B.殖民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帮助殖民地进行建设
C.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 D.殖民地国家应该重视交通业的发展
23.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迄今已近两个月,在被誉为“东方之冠”的中国国家馆中展出了科技、生态资源、人文自然景观等丰富多彩的展品,给各国游客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然而,1876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参观该年世博会机器院时,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造成这一现象的历史根源是
A.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突出 B.中国的洋务运动受到顽固派阻挠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才刚刚起步 D.中国腐朽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24.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 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人中国
25.下图为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图中周期②和周期⑤的经济增长 波峰分别凸显了“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的到来,其中“英国世纪”是指
A.英国 “世界工厂”地位确立 B.英国殖民帝国建立
C.英国代议制确立 D.英国垄断组织形成
26.2009年12月23日中国汽车企业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公司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就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达成一致,引起世人关注。下列关于汽车工业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汽车的发明比火车早 ②把人类社会带入了蒸汽时代③汽车工业带动了石化工业发展 ④带来了环境污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7.“我们要感谢你,赫伯特·胡佛,今天我们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今天我们行乞求食,今天我要偷取煤炭来取暖,谁会知道我会偷 ”,这首流行的歌谣直接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人民
①因经济危机生活贫困 ②对胡佛政府的信任度降低
③忽视道德追求私利 ④对资本主义制度深恶痛绝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8.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29. 右图所示的曲线反映了罗斯福新政前后的
A.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
C.银行恢复数量的变化 D.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
30.罗斯福说:“为了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
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里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是指
A.用提高国家垄断的程度来消除经济危机
B.用发展经济的手段来缓和社会矛盾
C.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政策调整
D.对世界经济旧秩序的一次新改革
第Ⅱ卷(材料题 共4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1.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民生一般是指百姓的基本生计。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晁错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定居);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1933年5月,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令》,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将各种救济款物迅速拨往各州,进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后又把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 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等
材料三 1980年邓小平指出:“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1980年又指出:“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贤人的治国思想。(4分)
(2)依据材料二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4分)这种社会保障制度有何作用?(4分)
(3)指出材料三中所说的“几次波折”中最严重的一次。(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发展”在国计民生方面取得的成就,并说明其原因。(4分)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古今中外在民生问题上的经验教训。(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9~1966年我国工业和农业国民收入发展趋势示意图(见图1)
(图1) (图2)
材料二:1976年与1987年我国国民收入示意图(见图2)
(1)请根据材料一完成:
①指出我国工业、农业国民收入发展的总趋势。(2分)?
②1958~1961年,我国工业和农业国民收入发展趋势的特点各是什么 结合有关史实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工业、农业可任选一项分析)。(6分)
(2)请根据材料二完成:
①1987年与1976年相比,我国工业和农业国民收入发生了什么显著的变化 (4分)
②分析工业和农业国民收入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4分)
(3)根据以上你对材料一、二的分析,可得出什么重要的历史启示?(4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0题,共计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C B D D A B B A D C C B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D B C B C C D B A B A C B C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
31.
(1)以民为本(关注民生、农本思想)。(4分)
(2)通过立法形式(通过社会保障和保险制度、政策等皆可)。(4分)
缩小贫富差距,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4分)
(3)“文化大革命”。(2分)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速率不变的曲线运动是匀速运动
曲线运动也可以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决定于
物体的质量、抛出时的高度和初速度
物体的质量和水平初速度
物体抛出时的高度和初速度
物体抛出时的高度和质量
下列因素中,不会使“利用斜面小槽装置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误差增大的是
小球与斜槽之间有摩擦
安装斜槽时其末端切线不水平
建立坐标系时,以斜槽末端端口位置为坐标原点
根据曲线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时,在曲线上取作计算的点距原点O较近
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上各点都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
地球表面各处具有相同大小的线速度
地球表面各处具有相同大小的角速度
地球表面各处具有相同大小的向心加速度
地球表面各处向心加速度方向都指向地球球心
物体做圆周运动时,下列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是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力
向心力可以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向心力的作用是改变速度的方向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受到的向心力是恒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及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所以天体都绕太阳运动
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
“地心说”和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现在看来都是不正确的
设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物体在距离地心(是地球的半径)处,由于地球的作用而产生的加速度为,则为
B、 C、 D、
引力常量为,地球质量为,地球可看作球体,半径为,忽略地球的自转,则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B、
C、 D、缺少条件,无法计算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牛顿运动定律就是经典力学
经典力学的基础是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可以解决自然界中所有的问题
经典力学可以解决自然界中所有的问题
关于力对物体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力作用在物体上,力一定对物体做功
只要物体发生了一段位移,就一定有力对物体做了功
只要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而且还发生了一段位移,则此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而且有位移发生,则力可能对物体做功,也可能没有做功
下列关于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运动物体所具有的能就是动能
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某一时刻速度为,则物体在全过程中的动能都是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改变而动能不变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当力逐渐减小时,其动能也逐渐减小
下面的实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小球自由下落,落在竖直弹簧上,将弹簧压缩后又被弹簧弹起来
拉着物体沿光滑的斜面匀速上升
跳伞运动员张开伞后,在空中匀速下降
飞行的子弹击中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木块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填空题(每空3分,共15分)
13、计算天体的质量:
方法一:若不考虑它的自转时,天体表面上质量为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天体对它的万有引力,即,由此得出 .
方法二:由于绕行天体或卫星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于万有引力,所以,由此得出 .
14、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内容是: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 ,太阳处在它的一个 上。
质量为的物体,以初速度竖直上抛至返回抛出点的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功为 。
计算题(37分)
(9分)从某高度处以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物体,经落地,取,求:
物体抛出时的高度;
抛出点与落地点的水平距离。
17、(9分)用的拉力将地面上的一个质量为的物体提升,不计空气阻力,取.
求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以地面作为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求物体被提升后具有的重力势能。
(9分)如图所示,在以角速度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放一质量为的滑块,滑块离转轴的距离为,滑块跟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二者未发生相对滑动)。求:
滑块运动的线速度大小;
滑块受到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10分)如图所示,物体在离地面高度为的A点沿光滑弧形槽自静止开始下滑,并进入水平轨道BC,在BC段物体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取。求:
物体滑至B点时速度的大小;
物体在水平轨道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A
B
C
B
B本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简答题、分析说明题和综合探究题)两部分,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出题人:胡海清 审题人:郭金铃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
A.对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 B.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C.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D.人民当家作主
2.2011年9月8日,我国发表的《人权蓝皮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人权保障的法律,并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这体现了
A.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B.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C.我国已经不存在保障人权的问题 D.我国公民的权利有物质保障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民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的是
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C.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D.依法参与选举与被选举
4. 决策机关将拟定的决策方案向社会公示,公民对方案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在这里公民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参与民主决策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
C.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D.社会听证制度
5.2011年全国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陆续展开。目前我国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是
A.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 B.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
C.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 D.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
6.有人认为:“政治自由就是人们不受任何约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种观点
A.正确,它表达了公民对政治权利的需求
B.正确,它肯定了公民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C.错误,它违背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D.正确,它揭示了政治自由权利的本质
7.关于民主选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③如何投出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
④我还是学生,是未成年人,所以选举与我无关,而且选谁都可以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是
A.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B.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建设服务型政府
9.2011年10月25日温家宝总理在南开中学和师生交流时说,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民情、民心、民意。这就要求政府
A.坚持依法执政 B.积极履行经济建设职能
C.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D.为人民求助和投诉提供渠道
10.盘点2011年中国楼市,“调控”、“限购”、“保障房”成为楼市主旋律。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引导房价合理回归,这表明我国政府在积极履行下面哪个职能。
A.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B.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11.对人民负责原则表现在政府工作中的许多方面,其中在工作作风上的表现是
A.为人民服务 B.求真务实
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D.依法行政
12.国家为公民求助和投诉提供的法律途径主要有
①开通市长热线 ②建立行政仲裁制度 ③建立行政复议制度 ④建立行政诉讼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每年三月,全国“两会”都会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两会”的主要区别在于
A.人大和政协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B.人大是国家立法机关,政协是国家监督机关
C.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政协是国家行政机关
D.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政协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14.2012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走过了58年的历程,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这一制度
①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  ②决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保障了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③④
15.2011年7月,中国共产党迎来90周年华诞。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主要得益于她
①认真履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职能 ②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③与时俱进,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④始终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行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在我国,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是
A.坚持民主集中制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遵守宪法和法律 D.保持亲密友党关系
17.“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在祖国的西南边陲架起了一座通向祖国内地的“金桥”,它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18.十一届全国人大共有2987名代表,他们来自各个民族、各条战线。人大代表
①每届任期5年 ②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③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④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9.2011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共提出议案566件,其中立法方面的议案558件,监督方面的议案7件,其他议案1件。这表明人大代表依法行使
A.审议权 B.提案权 C.表决权 D.质询权
20.有关我国的政党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B.我国的政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
C.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组织领导
D.我国的政党制度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21.2011年,中央大幅减免新疆地区企业所得税,同时全国对口援助新疆资金超过100亿元。这些举措体现了
A.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B.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的前提
C.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D.维护民族团结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
2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这里的国情是指
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②“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③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利 ④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近年来,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博客上,公民可以“键议”天下,发表网友“社论”。这里,公民依法享有的是( )
A.言论自由权 B.提案权 C.申诉控告权 D.发言、表决免责权
24.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其宗旨是
A.维持国际秩序,实施人道主义
B.调节国际争端,消除国家间矛盾
C.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D.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25.江苏镇江市政府大力扶持境内少数民族村组的经济社会发展。这表明
①政府进一步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②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③政府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物质保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26.2012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许多代表、委员在微博上与网友积极互动,晒出议案、提案。会议期间,一些代表、委员又利用微博让公众及时了解两会信息。让公众及时了解两会信息是
①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体现 ②两会代表、委员切实履行义务的表现
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表现 ④公民直接参与公共决策的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7.2012年4月15日新华社报道称,中共中央统战部召开会议,要求加大党外干部任职力度。要重点推动民主党派、工商联成员和无党派人士进各级人大、政府和政协领导班子,加大政府部门正职安排力度。民主党派到政府部门任正职
①有利于民主党派参与执政 ②有助于扩大民主党派的参政权利
③是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的体现 ④体现了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地位
A. 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28.2012年4月10日下午,中国渔船进入黄岩岛泻湖躲避恶劣天气,突然有菲律宾海军炮艇把泻湖入口堵住,试图抓扣在黄岩岛附近作业的中国渔民。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在第一时间向菲律宾外交部和海军提出严正交涉:中国对黄岩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要求菲方立即停止非法活动,离开该海域。这表明
A.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
B.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C.维护共同的国家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D.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29近年来,公共外交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10年,全国政协成功举办了以“对话、合作、共赢----中国与世界”为议题的第六次“21世纪论坛”。在十一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上,政协外事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加强我国公共外交的书面发言,部分委员还提交了相关提案。由此可见,人民政协
A.创新了参政议政的方法和途径 B.履行了参与国际事务的新职能
C.积极参与行驶国家对外职权 D.是推动公共外交的重要力量
3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据外交部统计,2006年我国出境人员逾3452万人次,2010年突破6000万人次,驻海外企业超过1.6万家。2011年外交部开通中国领事服务网,为出境中国公民和机构提供海外安全信息和领事服务,这一年外交部门共处理各类领事保护案件约3万起。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①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 ②国际社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
③我国坚定维护本国公民在海外的合法权益④我国与其他国家具有不同的国际法律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2010年以来,奥巴马会见达赖,美国售台武器,在人民币汇率等问题上对中国频频施压,凡此种种都造成了中美关系的紧张。与此同时,两国也展开了一系列低调的外交交往。双方承诺在经贸、反恐、环保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上开展合作。这可以说是几十年来中美曲关系曲折变化的一个缩影。
请运用国际关系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10分)
32.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要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确定我们的立场和政策,按照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进行处理,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同时,我们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开展交流合作,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世界多样性,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10分)
33.我国政党制度的特征和基本内容是什么?(8分)
34.2011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对涉嫌使用违禁添加剂及“瘦肉精”的生猪流入双汇食品公司事件进行了曝光,随即引起广泛关注。河南省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采取紧急措施,对生猪市场进行全面清理整顿,查处相关企业和官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凡涉及的渎职失职的县市畜牧局长全部停职。并要求各县市要设立食品安全举报电话,对举报人给予中奖,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我国政府应怎样维护食品安全?(12分)选择题(60分)
1、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
A.石器锄耕 B.刀耕火种 C.铁犁牛耕 D.机械化作业
2、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
A.使用上等原料 B.工匠积极性高 C.中央集权的作用 D.市场需求
3、我们现在知道“商人”这一称呼来源于( )
A.从事商业贸易的人 B.善于经商的商朝人
C.铁制工具 D.专门收商业税的人
4、从秦代到清代,在各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君主土地私有制 B.贵族土地私有制
C.地主土地私有制 D.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5、古代农业最重要的特点是( )
A.自给自足 B.男耕女织 C.刀耕火种 D.脆弱保守
6、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不包括( )
A.西欧生产力的进步 B.罗盘针的普遍使用
C.地圆学说的盛行 D.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7、学术界把明末以后称作“中西文化融会期”。促成这一“文化融会期”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与殖民扩张 B.明朝国力的强盛
C.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C.郑和下西洋的推动
8、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其最主要的媒介是( )
A.物美价廉的商品 B.先进的政治制度
C.领先的生产技术 D.先进的生产方式
9、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 )
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 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C.无线电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 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
10、一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在18世纪下半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并一步步走向世界的中心,这个国家是( )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1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其根本目的是( )
A.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C.抵抗外国侵略 D.维护清朝统治
12、解放战争时期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国家主要是( )
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俄国
13、下列事件发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是( )
A.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出现 B.中国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出现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D.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诞生
14、社会主义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5、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加强国营大众型企业的竞争能力
C.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16、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
A.深圳 B.浦东 C.海南 D.珠江三角洲
17、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人民政权与国内反动势力之间的矛盾
B.先进社会制度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矛盾
D.中国人民与敌对势力之间的矛盾
18、近代以来,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这些变化的因素不包括( )
A.外来文化的传入 B.政治生活的影响
C.社会经济的影响 D.传统观念的继承
19、新式交通与通讯工具的引入和发展,对我国最深刻的影响是( )
A.方便人们去旅游 B.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C.加强了世界之间的联系 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0、我国电视事业诞生的标志是( )
A.上海电视台开播 B.北京电视台试播
C.中央新闻频道试播 D.湖南卫视台试播
21、对目前中学生学习和生活影响最大的高新科技是( )
A.投影技术的发展 B.电脑多媒体技术
C.电灯的使用 D.电话的普及
22、1929 ——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 )
A.金融危机 B.通货膨胀 C.产品过剩 D.市场萧条
23、与以往资本主义统治政策相比,罗斯福新政主要“新”在( )
A.调整维护资本主义政策 B.促进了社会发展
C.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 D.政府对经济加强干预
24、主张“加强国家干预经济,倡导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实现充分就业”的经济学家是 ( )
A.亚当·斯密 B.罗斯福 C.凯恩斯 D.马克思
25、自由主义认为,社会经济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是指( )
A.市场的自我调节 B.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
C.政府刺激消费的措施 D.政府大量增发纸币
26、下列各项不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的是( )
A.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B.无代价地征收农民的全部粮食
C.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D.实行余粮收集制
27、戈尔巴乔夫改革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 )
A.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 B.都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就
C.都保持马克思主义方向 D.都适应了各自国情
28、下列哪项不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趋势( )
A.世界经济力量呈现多极化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C.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 D.自由竞争取代宏观调控
29、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贸易组织,构建了当今世界的多边贸易体制。该体制的中心是( )
A.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B.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C.减轻发展中国家债务 D.促进贸易自由化
30、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 )
A.资本在全球新一轮的扩张 B.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掠夺
C.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 D.世界经济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非选择题(40分)
31、1921年苏俄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决定巩固农民经济,对中农、力量单薄农民以及扩大种植面积的农民减免税收。如按余粮收集制,1921——1922年应征收粮食4.23亿普特(1普特约为16.38公斤),改行粮食税后实际征收2.4亿普特。试分析粮食税较余粮收集制的进步之处和历史意义。(20分)
32、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确立。然而,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这一体系遭受重创。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怎样重新确立的?它的支柱是什么?它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20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CBCA 6-10、DAAAD 11-15、DBCCA 16-20、CBDDB 21-25、BADCA 26-30、BADDA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3*12=36)
基础知识1-5题
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A. 涔涔 cén 包庇 bì 苌弘化碧 cháng 引吭高歌háng
B. 给予 gěi 罪愆 qiān 装模作样mú 冠冕堂皇 guàn
C. 行伍 xíng 列观guàn 樯桅毗连pí 毋庸置疑wù
D. 自诩 yǔ 韶光sháo 左右皆靡mí 广袤无垠 mào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淹没无闻 披沙捡金 残羹冷灸 嬉笑怒骂
B.良辰好景 白壁微暇 烦文缛节 膏粱子弟
C.揭杆而起 刎颈之交 修养生息 委曲求全
D.栩栩如生 负荆请罪 冥思苦想 风帘翠幕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你对我态度如此恶劣,却指望我对你怎样友好这怎么可能呢?投桃报李,礼尚往来,人之常情。
B李娜是中国以个人身份参加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始作俑者,她希望自己的行动能够为中国网球的发展带来一些改变。
C. 美国一些人担心由于中国的崛起导致全球失衡,而提出“中美两国集团”概念。其实这是项庄舞剑,意在遏制中国的崛起。
D.很多开发商从事公共事业项目建设明明是牟取暴利,却还要找些冠冕堂皇的借口来证明自己是”红顶商人”。
4.选出没有语病,表意明白的一项( )
A.面对高中繁重的学业,使很多同学感到不适应。我们现在所缺乏的,一是正确的方法,二是坚定的信念。
B.我仿佛又看到故乡那有着鬈曲飘拂长须的老榕树和时时出现在梦中的潺潺溪水流声。
C.作为开国领导人,周总理大公无私,为新中国奉献了自己的一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是周总理一生的真实写照。
D.怎样弘扬和展示当代教育家的先进教育理念和卓越教育成就,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柳永写《望海潮》为了取得地方官的赏识,因而难免要对对方加以奉承甚至赞扬。
B.《雷雨》中当三十年之后鲁侍萍再见到周朴园时之所以与之相认,完全是因为一位善良女人的本性。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的体例为:书、表、本纪、世家、列传。《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的体例为书、志、本纪、列传。
D.承受着丧夫离乡之痛,李清照在辗转逃亡的过程中,其词主要透露出一个闺中怨妇的惆怅
阅读下面科技文,回答6-8题
谈到环境污染,人们首先会想到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等,却很少察觉身边潜在的威胁——光污染。在大城市,耀眼的路灯、建筑照明、灯箱广告等造成的光污染已成为人类身体健康和自然生态的又一环境杀手。有时人们借用“噪音”的叫法,把那些对人体有害的光叫“噪光”。光污染也被称为噪光污染。
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成三类,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商店和建筑物用大块镜面式铝合金装饰的外墙、玻璃幕墙等形成的光污染属于白亮污染;大酒店、大商场和娱乐场所的广告牌、霓虹灯、大城市中设计不合理的夜景照明等,强光直刺天空,使夜间如同白日,这属于人工白昼;现代舞厅、歌厅安装的黑色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则构成了彩光污染。
光污染被称作是视力杀手。
临衔玻璃幕墙的反射光影响正常的交通行驶,成为事故隐患,同时,反射光的聚焦还容易引起火灾。而彩光污染危害更严重,它不仅对眼睛不利,而且干扰大脑中枢神经,使人出现头昏、心烦、恶心呕吐、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身体乏力、情绪烦躁等症状。
在光污染中首当其冲的是直接接触光源的眼睛。据统计,我国高中生近视率达60%以
上,居世界第二位。卫生专家认为,其中主要原因并非单纯用眼习惯所致,而是视觉环境受到噪光污染。其中不仅包括上面所提到的白光、彩光等,甚至室内光源、墙面、镜面、瓷砖以及书写使用的书籍纸张都是视觉环境的噪光污染源。
据科学测定,镜面玻璃的光反射率为82%一88%,特别是光滑的粉墙和洁白的书簿纸张的光反射系数高达90%,这个数值大大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光辐射适应范围。如果人长期在这种反光务件下工作或生活,视网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其感光细胞功能受到抑制,造成视力急剧下降,白内障发病率有时可达45%。
光污染干扰着生态。
数百万年来,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在自然光的作用下成长繁殖的,现在的照明功能对自然界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干扰。科学家发现,一只小型广告灯箱一年可以杀死35万只昆虫。长此下去,很可能会严重危及昆虫世界的多样性。因为昆虫是大自然食物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比如说鸟类和蝙蝠,就是以昆虫为主食的。许多植物是靠昆虫传粉授花的。如果没有了昆虫,必将导致严重的生态灾害。
人工灯光的光点有时可以传到数千公里之外。不少动物受到人工照明的刺激后,夜间也精神十足,消耗了用于自卫、觅食和繁殖的精力。习惯在黑暗中交配的蟾蜍的某些品种已濒临灭绝。
大西洋沿岸的海龟也难逃厄运。原来,新孵出的小海龟通常是根据月亮和星星在水中的倒影而游往水中的。可是,由于地面上的光超过了月亮和星星的亮度,使得那些刚出生的小海龟误把陆地当海洋,因缺水而丧了命。
6.下列对“光污染”这一概念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光污染”是指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相类似的环境污染。
B.“光污染”是指由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彩光污染所组成的三大环境杀手。
C.“光污染”是指耀眼的路灯、建筑照明、灯箱广告等造成的噪光污染。
D.“光污染”是指对人体健康有害、对自然生态有害的各种光的污染
7.“光污染”被称作“视力杀手”的原因,下列例证阐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我国高中生的近视率60%以上,居世界第二位,视觉环境(如白光、彩光、室内光源、书写使用的纸张等)的噪光污染是主要原因。
B.城市交通事故除人为原因外,临街玻璃幕墙的反射光也可能成为车辆行驶的事故隐患,反射光的聚焦还能引起人眼近视而引发火灾。
C.长期在反光条件下工作或生活的人,视网膜受到损害,感光细胞功能受到抑制,造成视力下降,引发白内障等眼病。
D.现代舞厅、歌厅安装的黑色灯、旋转灯及彩色光源构成的彩光污染不仅对眼睛不利,还可以干扰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出现头昏、心烦、恶心呕吐、情绪烦噪等症状。
8.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现在的照明功能对自然界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干扰”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照明会杀死部分昆虫,很可能会危及昆虫世界的多样性,从而导致大自然食物链的中断。
B.因为夜景照明,强光直刺天空,消耗了动物用于自卫、觅食和繁殖的精力,也使人的眼睛容易疲劳。
C.大西洋沿岸的海龟由于误把陆地的灯光看作月亮和星星的倒影而爬上海岸,导致因缺水而丧生。
D.某些昆虫绝种,部分动物濒临灭绝,也可能是光污染所导致的生态灾难。
阅读下列文言文,然后完成9-12题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致思:用尽心思
B.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C.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
D.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征:召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因入京师,观太学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B.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C.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11.下列语句中,属于表现张衡的“科学才能”的一组是:( )
①遂通五经,贯六艺②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③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④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⑤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⑥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⑦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A. ①②⑦ B.③④⑤ C.③⑤⑥ D.②④⑦
1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衡才高于世,善于属文,后因为文学才能出众,被征召到朝廷做官。
B.张衡不慕权贵,总是得不到升迁,在离开太史令职位五年后,就回到了原籍。
C.候风地动仪全部用精铜制成,半径为八尺,盖子向外凸出,像个大酒樽。
D.在任河间相期间,张衡从严执法,政治清明,可三年后就自己请求辞职回乡。
二、非选择题部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3分)
(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3分)
(3)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4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菩萨蛮
李清照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注】这首词写于作者南渡后的最初几年。
(1)分析词首句中“归鸿”“云碧”这两个意象的作用。(4分)
(2)词中的“催”字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今两虎共斗, 。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谨庠序之教, ,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东篱把酒黄昏后, 。 (李清照《醉花阴》)
(5)楚天千里清秋, 。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五、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回答16-19题(18分)
黄山听雨
熊召政
下午,车轮掠过千枝万枝秋色,每一枝上都悬着黄山的雨云。仿佛只要按一下喇叭,雨点就会噼噼叭叭掉下来。比之山下,黄山要秋得早一些。又因触目皆是石破天惊的境界,黄山的秋雨,就格外像千年的老蛇那样冷峻。
这个季节,游山的人很多。客店已满,我们一行三人只好投宿到眉毛峰下的一户农家。那是丛林中一栋简陋的小楼。我们还没有走进小楼。大雨就滂沱而至。游山的兴致,被它淋成一壶欲热还凉的花雕。
雨下着,树枝变成了雨箭,很古风地飘荡着;雨下着,岚雾搓成的雨绳,很悠久地恍惚。雨中孵出的暮霭,像我的肺叶一张一合。黄山七十二峰,七十二座美丽得叫人想哭的自然博物馆,在今晚,已不能让我参观它隐秘又恢宏的构筑了。
黄山最好看的,是松、石、云,如今松在雨中,石在云中,云在暮中。层层叠叠的黄昏,封锁了所有的山道。
那么,今夜,我在黄山就只能听雨了。
今年夏天,我已游过庐山,九华山。我想,来到黄山,游兴一定能推到极致。谁知天半朱霞已成妄想。顺着雨绳,我怎能攀摘黄山的翠微?那时我曾有好一阵子生气呢。在这个浅薄的年头,不说那些高官巨贾,政客名伶,就连那些星相邪卜,趋炎附势之流到处都有青眼相迎。难道黄山也生了一双势利眼,只肯用连山寒雨,来搪塞一个落拓的诗人?
很快,我明白到,这么想是错的。
正因为我的落拓,我的在庐山三叠泉洗过的耳,在九华山的归城寺里被梵钟撞得更为清纯的襟抱,黄山才迎我以雨。
人之上升的历史中,雨是永远的动力。而诗人之于雨,并不仅仅是生物的适应。至今我尚能感到,落在唐诗宋词中的雨,是何其地撩人情怀。“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李商隐,深沉彻骨;“寒雨连江夜入吴”的王昌龄,冷峻有加。“一蓑烟雨任平生”,活脱脱的苏东坡情性;“细雨骑驴过剑门”,书剑飘零的陆放翁自况。大凡血气十足的诗人,没有几个不落拓的,唯其落拓,才能让生命在雨中开放出超凡拔俗的花朵来。
所以说,今夜的黄山雨,是为我下的。
为了好好儿度过这个雨夜,我询问小楼的主人有没有酒。他翻箱倒柜找出半瓶大曲。三人共享,少是少了点儿,但总比没有强。
雪中饮酒是为了驱寒,雨中饮酒是为了驱散寂寞。而今夜我并不寂寞,窗外的每一枝松,每一尊石,都是等了我千年的酒友。
雨是越下越浓了。
夜太深,我见不到楼下的谷中桃花溪崩冰喷雪的流姿,更看不到楼后的山上百丈泉瘦蛟腾舞的威仪。但是,我有满耳敲金戛玉的声音,这些涵养灵气的乡音,把万物融为一体,使我无穷遐思的辐射频带,瞬间穿透了永恒。
我端起杯来,一口饮尽黄山的七十二峰雨声。并细细品味:哪是鳌鱼峰的粗犷,哪是莲花峰的婀娜,哪是仙人峰的飘逸,哪是耕云峰的深洁。
五光十色的黄山雨声啊,醉了我的十丈青肠。
一杯复一杯,小饮着酒而豪饮着雨。今夜里,黄山给了我锦绣之胸,青灯外满掌的黑暗,也被我拍成比轩辕帝还要古老的浩然。
酒尽了,兴犹未尽。主人又煮了一壶非常新鲜的雨季送来。用它来泡黄山云雾茶,一杯芬芳的江南便在我眼前袅袅升起。啜饮它,佐以泉鸣飞瀑。我携之既久的孤独,顿时被暖成挂在历史树上的一枚果实。虽然它是酸的,毕竟那么浑圆。
酒也酒过,茶也茶过,雨声愈不见稍歇。同行的朋友说:这时候如果雨声停了,出一轮明月多好,我则希望这雨永远落下去。获瞻霁月固然是清丽的享受,但得到雨声滋养,我的精神领域中,更能长出一片比黄山还要峭拔的风景。
16.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理出作者对于黄山之雨的情感变化过程。( 3分)
17.文章第三段文字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6分)
18.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8分)
(1)唯其落拓,才能让生命在雨中开放出超凡拔俗的花朵来。
(2)得到雨声滋养,我的精神领域中,更能长出一片比黄山还要峭拔的风景。
19.同行的朋友希望雨停,我则希望雨永远落下去,如果是你,会有怎样的希望呢?试结合自身的人生经历,谈谈对人生风雨的态度。(5分)
20语言知识运用(6分)
仿写句子
母爱是温暖的阳光,奉献着七彩光芒。(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爱是山,无论你有多大的困难,他总是你依靠的屏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60分)
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离别”是人生中最常见的情景,文人们常常借凄凉之景来表达心中不舍之情,
2.人生最亲的人也只能陪你走一程。-----游宇明杂文语
3.今日的离别是为了明天更好的相聚。----网络俗语
请以“离别”为话题,写一遍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标题自拟,立意自定。
选择题
1.A 2.D 3.B 4.C 5.D
6.D 7.B 8.B
9.D 10.B 11.B 12.D
(5)有暗香盈袖 (6)水随天去秋无际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16.作者由失望、无奈逐渐转变为释怀、亲近,最后对雨的感情升华为陶醉、
不舍。
17.比喻、拟人、夸张并结合语句进行分析(写出两点即可)
19.略
20.言之有理即可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计算的结果等于 ( )
化简得( )
  B.  C.  D.
某工厂车间进行质检,每隔一定时间,在固定位置从生产流水线上抽取一件物品进行质 检,这种抽样方法(   )
A.抽签法B.分层抽样C.随机数法D.系统抽样
在中,若点满足,则=(   )
A.  B.  C.  D.
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受方由密文明文(解密),已知加密规则如图所示,例如,明文对应的密文,当接受方收到的密文时,则解密得到的明文为(  )
A. B.  C.  D.
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
A.  B.  
C.  D.
在中,若,那么是(  )
A.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8. 已知为坐标原点,点与点关于轴对称,,则满足不等式
的点的集合用阴影表示为( )
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9.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1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的每场比赛得分情况的茎叶图,则甲得分的众数与乙得分的中位数之和为      
在区间上随机取一个数,则的概率为      
在中.若,则     
在中,已知的面积为,则     
=    
给出四个结论:
存在实数,使  存在实数,使
③是偶函数    ④是函数的一条对称轴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已知,求下列各式的值(12分)
⑴;   ⑵;
有6张卡片(编号16),求:(12分)
⑴从中任取一张,取到卡号是3的倍数的概率;
⑵从中任取两张,至少有一张卡号是3的倍数的概率;
已知,且与的夹角为
⑴求;   ⑵若,求的值  (12分)
在中,  (13分)
⑴求的值    ⑵求的值
已知  (13分)
⑴求函数的解析式; ⑵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和单调减区间
⑶若,求的取值范围
学校欲在操场边上一直角三角形空地上种植草坪,并铺设一根水管(E在AC上,F在AB上)用于灌溉,已知,D是BC中点,为确保灌溉的效果,铺设时要求.现有两种方案可供参考.甲方案:取AC的中点E铺设水管;乙方案:取AB的中点F铺设水管;
⑴比较甲乙两种方案,哪一种方案更合理(EF长较小的合理)
⑵学校研究小组通过研究得出:无论D在BC的什么位置,总存在E,F两点,使为正三角形,试证明该结论的正确性.(13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Fe-56 Cu-64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现代科技将20984Po涂于飞机表面,可以吸收和屏蔽雷达波和红外线辐射,从而达到隐形目的。下面列出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的数据正确的是 ( )
A.41     B.84     C.125  D.209
2.SO2、NO2 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下列污染现象分别与SO2、 NO2有关的是( )
A.光化学烟雾、温室效应      B.臭氧空洞 、 水体富营养化
C.酸雨、光化学烟雾 D.赤朝、温室效应
3.实现下列变化的有机反应的类型,不正确的是 ( )
A.CH3CH3 →CH3CH2Cl 取代反应 B.CH2==CH2→CH2BrCH2Br 加成反应
C.CH2==CH2→CH3CH2OH 取代反应 D.CH≡CH→CHBr==CHBr 加成反应
4.我国的东部经济发达,但能源紧缺,已经启动的“西气东输”,就是改善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开发大西北的一项重大工程。这里的“西气”是指 ( )
A. 煤气 B. 天然气 C. 液化气 D. 乙烯气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中和反应需吸收热量
C.H2—→H+H 的变化放出能量
D.鼓入大量空气(远远过量)以加快反应速率,放出更多热量
6.对于可逆反应M + 3N 2Q 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M、N、Q三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 B.M、N全部变成了Q
C.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 D.反应已经停止
7.下列表达方式错误的是 ( )
A.氯化氢分子的电子式: B.S2-的结构示意图是:
C.O-18原子的符号: D.CO2分子的结构式:O=C=O
8.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 )
A、苯的结构是 ,它含有简单的碳碳单键 B、苯能发生取代反应
C、苯的结构中还有双键,所以可以起加成反应 D、乙烯和苯都能和溴水反应褪色
9.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室用H2O2分解制O2,加入MnO2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B.在金属钠与足量水反应中,增加水的量能加快反应速率
C.2SO2+O2 2SO3反应中,SO2的转化率不能达到100%
D.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制取CO2,用粉末状碳酸钙比块状反应要快
10.下列性质的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 )
A.NaOH、KOH、CsOH碱性依次增强 B.Li、Na、K、Rb、Cs单质的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C.Al、Mg、Na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D.HCl、H2S、PH3稳定性依次减弱
11. 下列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苯 B.聚乙烯 C.汽油 D.C5H10
12. 某气态烃在密闭容器内与氧气混合完全燃烧,如果燃烧前后容器内(温度高于100℃)压强保持不变,该烃可能是 ( )
A、C2 H6 B、CH4 C、C3H8 D、C3H6
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双原子分子中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 B.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分子间作用力,又叫范德华力,它比化学键要弱得多
D.非极性键也可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14.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消耗氧气最少的是 ( )
A.乙烯 B.乙烷 C.乙醇 D.乙醛
15.在短周期中的X和Y两种元素可组成化合物XY3,说法正确的是 ( )
A.X和Y一定不属于同一主族 B.X和Y可属于同一周期,也可属于两个不同周期
C.若Y的原子序数为m,X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m±4 D.XY3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16.与OH-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  )
A.H2O B.F- C.Na+ D.NH3
17.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5min内氨的质量增加了1.7g,则反应速率为 ( )
A.V(NH3)=0.02mol/(L·min) B.V(N2)=0.005mol/(L·min)
C.V(NH3)=0.17mol/(L·min) D. V(H2)=0.03mol/(L·min)
18.化学反应中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石灰石的分解反应            B.铝与稀盐酸反应 ( )
C. Ba(OH)2·8H2O 与NH4Cl反应        D. NaOH与稀硫酸反应
19.据下列事实:①X+Y2+=X2++Y;②Z+H2O(冷)=Z(OH)2+H2↑;③Z2+氧化性比X2+弱;④由Y、W电极组成的电池,电极反应为W2++2e-=W、Y-2e-=Y2+,可知X、Y、Z、W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
A.X > Z > Y > W B.Z > W > X > Y C.Z > Y > X > W D.Z > X > Y > W
20.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丝”和“泪”分别指 ( )
A、纤维素、油脂 B、蛋白质、烃类 C、淀粉、油脂 D、蛋白质、硬化油
21、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 ( )
A.2NaCl(熔融)2Na+Cl2↑ B.MgO+H2 Mg+H2O
C.Fe2O3+3CO 2Fe+3CO2 D.2HgO 2Hg+O2↑
22、元素R有如下反应:RO+5R-+6H+===3R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元素R位于周期表中第ⅤA族 B.RO中的R只能被还原
C.R2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 D.每反应消耗1 mol RO,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 mol
23、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这种试剂是 ( )
A、NaOH溶液 B、Cu(OH)2悬浊液 C、石蕊试液 D、Na2CO3溶液
2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化学反应,经4min生成Y的浓度从0增加到0.24 mol/L,而反应物X的浓度从0.3mol/L变化到0.22mol/L,那么,该反应可能是 ( )
A.3X=Y+Z B.X+Z=2Y C.X+2Z=3Y D.X=Y+3Z
25、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2OH。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
B、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此有机物中有三种官能团:碳碳双键、羟基、甲基
D、在浓H2SO4催化下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50分)
26.(8分)(1)下面列出了几组物质,请将物质的合适组号填写在空格上。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同分异构体 同一种物质 。
①金刚石与“足球烯”C60; ②D与T;
CH3
③ 和 ④CH3CH2CH2CH3和CH3—CH—CH3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条件。
①乙酸生成乙酸乙酯
②乙烯生成聚乙烯
27.(8分)H2与Cl2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都能发生反应。
(1)H2在Cl2中燃烧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为___ 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已知断开1 mol H2中的化学键需吸收436 kJ的热量,断开1 mol Cl2中的化学键需吸收243 kJ的热量,而形成1 mol HCl分子中的化学键释放431 kJ的热量,试求1 mol H2和1 mol Cl2反应的能量变化为__ ______ kJ。
28.(10分)理论上讲,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请利用反应
“Cu+2Ag+ =2 Ag +Cu2+ ”设计一个化学电池(正极材料用碳棒)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发生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电解质溶液是 ;
(2)正极上出现的现象是 ;
(3)若导线上转移电子1 mol,则生成银 克。
29.(6分)(1)某温度下,在一密闭容器中,X、Y、Z 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分析有关数据,写出X、Y、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下列情况可以证明(1)中的反应已达到平衡
状态的是 (填序号)。
A.物质的量浓度:
B.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C.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D.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3)某温度下,在另一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X和3 mol Y,然后按(1)中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反应,当达到化学平衡时,测得Z的物质的量的百分含量为25%,则平衡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30.(10分) “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 Fe2O3 高温 Al2O3+ 2Fe。某同学对“铝热反应”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1)在该“铝热反应”中若有1mol还原剂参与反应,则生成的氧化产物的质量是 g。
(2)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该实验所用试剂是 ,当观察到 现象时,说明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 实验室需完全溶解该熔融物,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填序号)。
A.浓硫酸 B.稀硫酸 C.稀硝酸 D.氢氧化钠溶液
31.( 8分) 0.2mol有机物与1.3molO2在密闭容器中恰好完全反应后的产物为CO2和H2O(g),产物先通过浓H2SO4质量增加18g,再通过碱石灰被完全吸收,质量增加35.2g。
(1)试推断该有机物的分子式(要求写出推导过程)(2)请写出该有机物可能有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
…………………………………………………………………………………………………………………………………………
Cl
Cl
Cl
Cl一、单项选择题(60分)
1.雨水过多时,农作物发生烂根现象的原因:
A.土壤中缺乏氧气,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根细胞有毒害作用
B.土壤中水分充足,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烂根
C.土壤中有毒物质溶解到水中,使根遭到毒害
D.土壤因水涝温度低,使根受到低温损害
2. 关于有氧呼吸的特点(于无氧呼吸相比),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需要多种酶参与 B.释放二氧化碳
C.分解有机物不彻底 D.生产大量AT 
3.哺乳动物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
A. 肺泡 B. 细胞质基质 C. 线粒体 D.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4.能正确表示呼吸作用的公式为
  
5. 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
A.叶绿体外膜上 B. 类囊体薄膜上 C.叶绿体内膜上 D.叶绿体内膜中
6. 光合作用中形成ATP的部位是:
A.叶绿体外膜 B.叶绿体内膜 C.叶绿体基质 D. 类囊体
7. 下列物质中暗反应所必需的是
A.叶绿素 B. ADP C. ATP D. O2
8.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A. 进行纸层析 —— 制取滤液 —— 在滤纸条上画线 —— 将实验材料研磨
B. 制取滤液 —— 进行纸层析 —— 在滤纸条上画线 —— 取滤液 —— 再画线
C. 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 —— 在滤纸条上画线 —— 制取滤液 —— 进行纸层析
D. 将实验材料剪碎、研磨 —— 制取滤液 —— 在滤纸条上画线 —— 进行纸层析
9. 叶绿体与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
①具双层膜 ②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③产生氧气 ④水作为生理功能的一种原料 ⑤含有DNA ⑥内部含有酶
A.①②④⑥ B. ③④⑤⑥ C. ②③④⑤ D. ①④⑤⑥
10. 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
A.间期 B. 前期 C. 中期 D. 后期
11.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明显不同的是
A.间期有染色体复制
B. 后期有着丝点的分裂
C.中心粒周围出现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D. 后期到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12. DNA的复制发生在:
A.间期 B. 前期 C. 中期 D. 后期
13. 关于无丝分裂名称由来,主要原因是
A.细胞分裂过程比较简单 B. 分裂过程无纺锤丝和染色体出现
C.分裂时细胞核先延长缢裂 D. 分裂时整个细胞缢裂为两部分
14.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
A.细胞具有全面的生理功能
B. 细胞既能分化,也能恢复到分化前的状态
C.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D. 已经能分化的细胞全能进一步分化
15.下列不属于细胞衰老特征的是
A.细胞内水分减少 B. 细胞代谢减缓
C.细胞不能继续分化 D. 细胞内色素积累较多                     
16. 蝌蚪的尾巴消失属于下列哪种细胞代谢现象
A.衰老 B. 分化 C. 癌变 D. 凋亡
17. 关于癌细胞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能够无限增殖         
B. 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
C. 癌细胞的表面发生变化     
D. 癌细胞与正常细胞都可以进行细胞的分化
18. 下列属于化学性致癌因子的是
A.电离辐射 B. X射线 C. 紫外线 D. 苯
19. 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豌豆种皮的绿色与子叶的黄色 B.狗的黄毛与兔的黑毛
C.羊的黑毛与白毛 D.兔的长毛与细毛
20. 下列哪组实验结果将出现性状分离
A. AA×AA B. AA×Aa C. Aa×Aa D. aa×aa
21. 基因型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比例接近于:
A.9:3:3:1 B. 3;3:1:1 C. 1:2:1 D. 3:1
22. 杂合子高茎豌豆逐代自交3次,F3中杂合子比例为:
A.1/8 B. 7/8 C. 9/16 D. 7/16
23.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
24.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关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分裂开始不久两两配对的染色体
B.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大小、形状相同的染色体
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向两极移动
25.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上揭示了
A.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B.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26. 初次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是: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B.萨顿的蝗虫实验
C.摩尔根的果蝇红白眼杂交实验
D.人的红绿色盲的研究
27. A~D中,一定是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决定遗传病的系谱图是
28.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B.性别受染色体控制而与基因无关
C.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D.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
29.色盲基因携带者产生的配子是
A. XB和Y B. 和 C. 和Y D. XB和
30. 如图是人类某遗传病的系谱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其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A.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
C.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 D.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简答题(40分)
31.有氧呼吸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0分):
(1) 第一阶段的场所是 ,第三阶段的场所是 。
(2)有氧呼吸的方程式为 .
(3)人类和动物的无氧呼吸进行的场所是 ,写出化学反应式 。
32.根据下面光合作用图解回答问题(13分):
(1)图中编号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① ;② ;③ ;④ 。
(2)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3)图中⑤是___________阶段,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图中⑥是_________阶段,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__________。
(4)试述影响光合作用的几个因素: , , 。
33、下图代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⑴此图为 细胞有丝分裂 细胞, 其内共有 条染色体,有 条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上有 个DNA分子.
⑵此细胞的后一个分裂时期细胞内共有 条染色体,每个染色体上有 个DNA分子.
⑶写出图中所示结构的名称.标号1是 ;标号2是 ;标号3是 .
34.下图为某家族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设该病受一对基因A与a控制)据图回答(7分):
(1)该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
(2)Ⅰ1、Ⅰ2、Ⅱ2、Ⅲ1、的基因型分别是 、 、 、 .
(3)如果Ⅲ1和Ⅲ4结婚,他们所生孩子正常的几率是 ,生有病女孩的几率是 .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
…………………………………………………………………………………………………………………………………………
1
2
3
4
1
2
3
1
2
2
3
1
4
5


Ⅰ读“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回答1--2题:
1.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甲、丙、乙、丁 D.丁、乙、丙、甲
2.甲地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教育压力大 B.人口老龄化 C.劳动力不足 D.死亡率极高
3.右图是甲、乙两国人口变化曲线图,以下有关图中
信息的正确说法是
A.甲国可能是印度
B.乙国可能是芬兰
C.甲国可能是欧洲发达国家
D.乙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比甲国更严重
4.目前,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处于
A.传统型阶段 B.现代型阶段
C.原始型阶段 D.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度型阶段
5.以下关于“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叙述错误的是
A.环境人口容量指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最适宜人口数量
B.环境人口容量更多地体现在人口“生存”层面上的意义,而人口合理容量则体现在人口在“发展”层面上的意义
C.一般情况下,人口合理容量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D.假定条件不同,不同的人估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结果不同,人口合理容量结果则相同
6.下列因素中,与环境人口容量成负相关关系的是
A.淡水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消费水平 D.耕地资源数量
7.图2表示“木桶效应”,如果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
境人口容量的不同资源种类,影响我国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
“短板”是
A.土地资源 B.淡水资源 C.热量资源 D.能源资源
8.改革开放后,中国大批学生到欧美留学和大量民工涌向我国东南沿海大城市,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
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拉力因素
C.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性因素
D.都是追求自身职业更好的发展,谋求更高的生活水平
下图为“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B.矿产开发和人口数量的变化
C.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   D.地表形态和河流径流的变化
10.2008年该城镇产业布局中,不合理的是
A.自来水厂   B.大型服装批发市场 C.造纸厂    D.大型超市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居民对野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许多城郊农民纷纷在自家地里种植野菜,但种植的野菜产量不高。后来,他们在自家地上建起塑料大棚,结果野菜产量大增。现在塑料大棚种植野菜已成为城郊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据此回答11—12题。
11.将野菜移栽到塑料大棚改造的自然条件最主要是
A.热量条件 B.光照条件 C.土壤条件 D.水分条件
12.市场上野菜的价格曾一度高于猪肉的价格,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A.市场距离远近 B.市场需求变化 C.交通运输技术 D.政府政策
13.一位同学针对某特大城市在城市化过城中产生的问题
设计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其中合理的是
A.城市规模无限扩大——控制中心城市规模,建设卫星城
B.住房紧张——盖别墅群,向市中心发展
C.交通拥挤——大力发展私人小汽车
D.环境污染严重——通过行政手段严禁重工业发展
14.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共同条件是
①有大面积可供使用的土地②有热量充足、降水丰沛的气候 ③农业科技较发达
④有便利的交通运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图6中,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业属于
A.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B.技术导向型工业
C.市场导向型工业
D.原料导向型工业
16.工业区位选择受原料产地的制约性越来越小,
主要是因为
A.产品重量和体积增加 B.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C.产品质量和价格提高 D.劳动力价格和产品需求下降
17.以交通最优原则建立的商业街分布在
A.城市内交通干道的沿线 B.城市交通通达度最高的集合中心处
C.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D.居民小区内
18.图8所示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内河航运和公路运输的发展 B.工业生产和金融贸易的发展
C.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D.城市管理方式和环保的要求
读“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字母A—E反映的现象是
A.城市化 B.滞后城市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差别拉大
20.产生字母E—F现象的原因不是
A.城市环境污染 B.城市交通拥挤
C.城市房租昂贵 D.城乡差别拉大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图中M表示我国某县2005年农产品产值构成。读图回答21~22题。
21.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水源
C.市场和交通 D.政策和劳动力。
22.该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城郊的“都市农业”,以下适合“都市农业”发展的产业部门有
A.观光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房地产业 D.水稻种植业。
读“区位因素构成示意图”,回答23—24题:
23.若a、b、c分别代表农业区位因素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科技
因素,则图示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水稻种植业 D.原始迁移农业
24.若a、b、c分别代表工业区位因素中的原料、能源和市场,则图
示工业部门是
A.炼铝工业 B.制糖工业 C.航天工业 D.服装加工业
25.白兰瓜,又名“兰州蜜瓜”,享有“香如桂花,甜似蜂蜜”之誉。兰州为显著提高白兰瓜的产量、质量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如下图)。下列有关砂砾层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①减少了水分的蒸发 ②增大土壤日温差 ③便于采摘白兰瓜 ④减少风沙等造成的土壤养分流失 
⑤提高土壤温度 ⑥便于灌溉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
26.读右图,某地区l、2、3、4、5、6六座城镇规模相当,现需在其中两座城镇设立百货中转站,最合理的是设在
A.1、3 B.2、5 C.3、6 D.2、4
深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住,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置换为高端产业。读图回答27---28题。
27.各企业集聚在第一阶段产业园区的主要原因是
A.共用基础设施 B.加强相互竞争
C.靠近原料产地 D.获取邻厂信息
28.影响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A.劳动力和市场 B.市场和技术 C.劳动力和技术 D.动力和技术
读“某地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回答29~30题。
29、图示农业属于 ( )
A.粗放农业与自给农业 B.密集农业与商品农业
C.粗放农业与商品农业 D.密集农业与自给农业
30、图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 ( )
A.园艺业 B.游牧业 C.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2012年上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考试答题卡(文科班)
第I卷(单项选择题,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第II卷(综合题,40分)
31.下图中,①是电子工业区,周围有众多的高等院校,②是石油化工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6分)
(1)影响电子工业区布局的主导因素是_____ _____。(2分)
(2)许多与石油化工企业有生产联系的厂家纷纷集聚在石油化工区,其主要目的是什么?(4分)
(3)若在图中③处布局钢铁厂,是否合理 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 ________ _。(4分)
(4)若在图中④处建自来水厂,是否合理 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 ________
__ 。(4分)
(5)为了保护城市环境,处于石油化工区与主城区间的P带应设置__________。(2分)
3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
⑴图①表明,该农场发展花卉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有: 等。(6分)
⑵图②表明,该农场采用了种植 和 相结合的混合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有利于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 效益。(6分)
⑶该农场的年收入是变化的,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需求和政府的政策等。(2分)
33.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
图1 图2
(1)图1为某城市郊区农业区位图,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
①粮食产区 ②花卉蔬菜园艺区 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 ④果树林区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
A为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D为________。(4分)
(2).简述布局ABCD四个农业专业区布局的理由:A :
B :
C :
D .(4分)
(3).若干年后图1所以城市发展到图2所示规模,这反映了城市化过程中
的两个基本特征。(2分)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8题为单项选择,每题4分;9—12题为双项选择,全对的每个记4分,选对但不全的每个记2分,错选不记分,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后的方框内, 共48分)
1、质点在一段时间内作曲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一定在不断改变,加速度也一定在不断改变.
B、速度一定在不断改变,加速度可以不变.
C、速度可以不变,加速度一定不断改变.
D、速度可以不变,加速度也可以不变。
2、要使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减小为原来的四分之一,下列办法不能达到的是( )
A.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小一半,距离不变.
B.两物体质量都增大为原来的2倍,距离增大为原来的4倍.
C.两物体距离增为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
D.两物体的距离和质量都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3.关于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个物体所受合外力为0,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B. 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C. 一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0,它的机械能可能守恒
D. 一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对它不做功,它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4、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对卫星做正功
B.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对卫星做负功
C.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不做功
D.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可以做正功
5、观察如图所示的皮带轮。A、B两点分别在皮带轮的轮线上,C点在大轮一条半径线的中点位置。假定皮带轮不打滑。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A、B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 A、C两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 B点的向心加速度大于A点的向心加速度
D C点的向心加速度大于A点的向心加速度
6、我国自行研制发射的“风云一号”、“风云二号”地球气象卫星的飞行轨道是不同的,“风云一号”是极地圆形轨道卫星,其轨道平面与赤道垂直,周期为T1=12h;“风云二号”是同步卫星,其轨道平面在赤道平面,周期为T2 = 24h,对于两颗卫星相比,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风云一号”离地面较高
B.“风云一号”线速度较大
C.“风云一号”向心加速度较小
D.某时刻“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正好同时在赤道上某个小岛的上空,那么再过12h,它们又将同时到达该小岛上空
7、某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初速为零,第一次用力F推,第二次用力F拉,如图所示:两次角、力大小和物体位移都相同,那么 ( )
A、力F对物体做的功相等 B、力F对物体做功的功率相等
C、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相等 D、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相等
D.两物体的质量和距离都减为原来的一半.
8、从空中某处平抛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物体落地时末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取地面物体的重力势能为0,则物体抛出时其动能与重力势能之比为:( )
A. sin2θ B. cos2θ C. tan2θ D. cot2θ
9、关于两个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也是直线运动
B.两个不同速度的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也是匀速直线运动
C.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
D.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10、两个质量不同而初动能相同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由于摩擦力的作用而停止运动,它们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 ( )
A.质量越小的物体滑行时间越长 B.质量越大的物体滑行时间越长
C.质量越大的物体滑行位移越大 D.质量越小的物体滑行位移越大
11、如图,在地面上以速度υ0抛出质量为m的物体,抛出后物体落在比地面低h的海平面上,若以地面为零势能参考面,且不计空气阻力,则( )
A.物体在海平面的重力势能为mgh B.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gh
C.物体在海平面上的动能为
D.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为
12、某河流河水的流速与离河岸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船在静水中的航行速度大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河宽为300m,现让该船以最短时间开始渡河,则该船( )
A.船渡河的最短时间是75s 
B.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始终与河岸垂直
C.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
D.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5m/s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二、填空题(本题8小题,每格2分,共26分)
13、在走时准确的钟表上,时针与分针角速度之比是 。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比第一宇宙速度要__ _ _.(填大或小)
14.在“红蜡块的运动”演示实验中,玻璃管的长为80cm,红蜡块由玻璃管的一端沿管匀速地竖直向上运动,同时匀速地水平移动玻璃管。当玻璃管水平移动了60cm时,红蜡块到达玻璃管的另一端。整个运动过程所用时间为20s。红蜡块运动的合速度大小为 cm/s.
15.质量m=3 kg的物体,在水平力F=6N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则力F在3 s内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W。3s末力F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为 W 。
16、一弹簧秤,在地面上称某铁块重900N,则此弹簧秤在离地高度为2R(R为地球半径)的卫星中称这块铁,读数为 N,此时铁块受的地球引力为 N。
17、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平抛运动特点的实验装置,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斜面,每次都让钢球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滚下,滚过桌边后钢球便做平抛运动。在钢球抛出后经过的地方水平放置一块木板(还有一个用来调节木板高度的支架,图中未画出),木板上放一张白纸,白纸上有复写纸,这样便能记录钢球在白纸上的落点。桌子边缘钢球经过的地方挂一条铅垂线。
①已知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在此前提下,要探究钢球水平方向分运动的特点,还需要 (填写实验器材名称)
②将木板分别置于桌面下方距离桌面h和4h处,让钢球每次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无初速滚下,钢球撞击木板,在白纸上留下痕迹;依次测量球痕中心到铅垂线的水平距离x1、x2,若x1:x2= ,则表明钢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③若小球经过的斜面和桌面均不光滑,对探究结果有无影响?答:
18、在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其中O是起始点,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该同学用重锤在OB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他用AC段的平均速度作为跟B点对应的物体的瞬时速度,则该段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J,而动能的增加量为 J.(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重锤质量为m(kg)表示) , 上述结果引起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6分)
19、有一质量为m的人造卫星,在离地面h 的高空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的质量为M,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①卫星所受的向心力.②卫星的运行速度. ③卫星运行的周期.
20、某滑板爱好者在离地h=1.8m高的平台上滑行,水平离开A点后落在水平地面的B点,其水平位移S1=3.6m。已知人与滑板的总质量m=60kg,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10m/s2
求:(1)人与滑板离开平台时的水平初速度.
(2)由于着地时碰撞,机械能损失了J,然后他沿水平地面继续滑行S2=10m后停止求人与滑板在水平地面滑行时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
21、
有一个竖直放置的圆形轨道,半径为R,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如图所示,右半部分AEB是光滑的,左半部分BFA是粗糙的.现在最低点A给质量为m的小球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使小球沿轨道恰好运动到最高点B,小球在B点又能沿BFA轨道回到点A,到达A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
求 (1)到达B点的速度
(2)小球在A点的速度v0
(3)在轨道BFA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地面
海平面
v1/m.s-2
d/m
O
150
300
4

v2/m.s-2
t/s
O
3

用水平板和复写纸记录钢球的落点
钢球
复写纸
重锤
0
A
v0
E
B
F
R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
A.对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 B.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C.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D.人民当家作主
2.2011年9月8日,我国发表的《人权蓝皮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人权保障的法律,并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这体现了
A.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B.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C.我国已经不存在保障人权的问题 D.我国公民的权利有物质保障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民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的是
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C.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D.依法参与选举与被选举
4. 决策机关将拟定的决策方案向社会公示,公民对方案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在这里公民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参与民主决策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
C.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D.社会听证制度
5.2011年全国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陆续展开。目前我国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是
A.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 B.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
C.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 D.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
6.有人认为:“政治自由就是人们不受任何约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种观点
A.正确,它表达了公民对政治权利的需求
B.正确,它肯定了公民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C.错误,它违背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D.正确,它揭示了政治自由权利的本质
7.关于民主选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②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③如何投出神圣的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
④我还是学生,是未成年人,所以选举与我无关,而且选谁都可以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是
A.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B.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建设服务型政府
9.2011年10月25日温家宝总理在南开中学和师生交流时说,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是要懂得民情、民心、民意。这就要求政府
A.坚持依法执政 B.积极履行经济建设职能
C.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D.为人民求助和投诉提供渠道
10.盘点2011年中国楼市,“调控”、 “限购”、“保障房”成为楼市主旋律。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引导房价合理回归,这表明我国政府在积极履行下面哪个职能。
A.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B.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11.对人民负责原则表现在政府工作中的许多方面,其中在工作作风上的表现是
A.为人民服务 B.求真务实
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D.依法行政
12.国家为公民求助和投诉提供的法律途径主要有
①开通市长热线 ②建立行政仲裁制度 ③建立行政复议制度 ④建立行政诉讼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每年三月,全国“两会”都会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两会”的主要区别在于
A.人大和政协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B.人大是国家立法机关,政协是国家监督机关
C.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政协是国家行政机关
D.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政协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14.2012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走过了58年的历程,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这一制度
①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  ②决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保障了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③④
15.2011年7月,中国共产党迎来90周年华诞。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主要得益于她
①认真履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职能 ②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③与时俱进,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④始终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行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在我国,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是
A.坚持民主集中制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遵守宪法和法律 D.保持亲密友党关系
17.“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在祖国的西南边陲架起了一座通向祖国内地的“金桥”,它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18.十一届全国人大共有2987名代表,他们来自各个民族、各条战线。人大代表
①每届任期5年 ②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③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④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9.2011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共提出议案566件,其中立法方面的议案558件,监督方面的议案7件,其他议案1件。这表明人大代表依法行使
A.审议权 B.提案权 C.表决权 D.质询权
20.有关我国的政党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B.我国的政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
C.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组织领导
D.我国的政党制度表明,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21.2011年,中央大幅减免新疆地区企业所得税,同时全国对口援助新疆资金超过100亿元。这些举措体现了
A.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B.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的前提
C.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D.维护民族团结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
2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这里的国情是指
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②“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③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利 ④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近年来,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博客上,公民可以“键议”天下,发表网友“社论”。这里,公民依法享有的是( )
A.言论自由权 B.提案权 C.申诉控告权 D.发言、表决免责权
24.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其宗旨是
A.维持国际秩序,实施人道主义
B.调节国际争端,消除国家间矛盾
C.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D.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25.江苏镇江市政府大力扶持境内少数民族村组的经济社会发展。这表明
①政府进一步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②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③政府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物质保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26.近年来,少数周边国家不断对我国南海部分岛屿提出无理的领土要求,严重损害了我国的主权和利益。针对这种挑衅行为,你认为我国政府应当
A.以和为贵放弃领土要求 B.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C.与军事大国结成同盟 D.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27.“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国际形势总体上保持稳定,但国际金融危机仍在快速扩散和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国际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上述论断表明
A.冷战格局还没有结束 B.恐怖主义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C.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D.当今世界的主要问题是金融危机问题
28.下列正确反映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的是
①前者是国体,后者是政体 ②前者是国家性质,后者是国家权力机关
③前者是国家权力机关,后者是国家管理形式 ④前者决定后者,后者体现前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
中国国家测绘局日前推出了“天地图”在线地图服务,引起了越南方面的不满。声称“天地图”所体现的内容“侵犯了”越南在南海的“主权”。 要求中国删除“天地图”系统中关于中越在南海海上边界线的有关标注,遭到中国政府的拒绝。回答21—22题。
29.中国政府拒绝越南的无理要求,体现了我国政府坚决捍卫
①独立权 ②平等权 ③自卫权 ④管辖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0.针对南海主权问题,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曾多次发表声明,指出中国对包括西沙、南沙在内的南海诸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国与国交往要坚持尊重国家主权的原则。之所以强调要尊重国家主权是因为
A.主权是构成国家的重要因素,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B.国家主权表现为国家权力的至高无上性
C.主权国家有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的义务
D.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事具有管辖权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3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国家赋予了公民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规定了公民履行应尽的政治性义务。
请问:我国公民行使政治权利和履行政治义务要遵循哪些原则?(8分)
32.某城镇街道上有几名小摊贩占道贩卖日用品,不仅影响附近商店的正常营业,还造成交通阻塞。有人去城管执法部门反映,要求解决这一问题。值班城管人员说:“这点小事,我们不管!”然后置之不理。
对值班城管人员的上述言行,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进行民主监督?(6分)
三.分析说明题(共12分)
33.材料一: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的根本保证。要把十几亿人的思想和力量统一和凝聚起来,齐心协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统一领导是不可设想的。”
材料二:某市市委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城市建设规划进行调整,并向群众展出,公开征求意见。并将修订后的规划提交市人大审议、表决;该市市委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进一步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解决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联系材料一说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如何确立的?(6分)
(2)简述材料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哪些执政方式?(6分)
四.综合探究题(14分)
34. 201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阿斯塔纳举行。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题为《和平发展 世代友好》的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睦邻友好,构建和谐地区;增强本组织抵御现实威胁的能力,确保地区长治久安;推动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地区各国共同发展;加强人文合作,推动人民世代友好。上海合作组织成立10年来,各领域合作得到长足发展,成员国经济合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在打击“三股势力”方面进行有效合作,国际影响和声望不断增强。未来10年,本组织要增进互信,加强安全、能源、交通、金融等领域合作,确保粮食安全和信息安全。
(1)结合材料,分析上海合作组织各方能“有效合作”的政治生活依据。(6分)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实现世界“和平发展,世代友好”应作出怎样的努力?(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