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九课珍视生命第一框守护生命【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珍视生命,对生命负责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2.爱护身体,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3.认同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自觉守护精神家园。能力目标:认同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自觉守护精神家园。 知识目标:1.知道怎样爱护身体,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2.指导怎样养护精神,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爱护身体。【教学难点】养护精神。【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图片:本校学生应急演练的图片。想一想:学校开展防震减灾紧急疏散演练、火场逃生紧急疏散演练、反恐紧急演练等这些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提示:增强安全意识,敬畏生命,守护生命。学习新课:一、自主学习:(出示自学清单,学生自主预习,在书上做好圈点批注)1.怎样爱护身体?2.怎样养护精神?二、探究与分享;(一)爱护身体探究一:教材P99运用你的经验(1)上面同学的讨论涉及生命的哪些方面?你认为它们都是生命的基础吗?(2)结合你的经历,说说守护生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提示:(1)涉及生命的安全、生命的健康,理想信念等,我认为它们都是生命的基础,安全、健康属于身体方面,是物质基础,理想信念属于精神方面,是精神基础。(2)要注意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掌握一些基本自救自护方法,不做出过激行为,丰富精神生活。探究二:教材P100探究与分享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你的看法和建议。提示:我觉得第一位女生说法不对,第二位女生说法正确,因为关注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建议改掉一些环的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探究三:教材P101上面探究与分享展示材料:有关资料显示,近40年来美国青少年自杀的比例增加了4倍。资料还显示,在美国,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比被谋杀的人多。在年龄为15—24岁的美国青少年中,自杀是导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仅次于意外及恶性肿瘤。在加拿大,自杀是导致青少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教师:(1)造成青少年轻生的原因有哪些?(2)你想对那些不珍视自己生命的青少年说些什么?提示: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不要自伤自残随着年龄增长、心智发育,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当某些内心需要,如爱、被承认、被接纳、尊严、自由等得不到满足时,有的人经不起一时的挫折,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甚至伤害自己的身体。探究四:展示地震、火灾、泥石流、交通事故等险情图片以及初中生遇到的意外事故事例一:云南永平县厂街中学初三学生曹某和曹某杰,于2020年5月3日下午考试结束后,与其他4名同学以有事为由请假离校,邀约到瓦金村三营磨房银江河边核桃树下乘凉、玩耍。期间,曹某和曹某杰两人一同下河玩水,不慎溺水死亡。事例二:2020年7月20日,广东罗浮云定市罗定四中一男生在学校内部做后仰跳投动作时,意外翻出围墙坠楼,周围同学见状急忙伸手拉拽,但为时已晚,该男生还是坠落下来,监控拍下了现场惊心动魄的一幕。“初中生练习后仰跳坠楼事故”发生之后,涉事的学校立即将学生送往医院救治。7月22日,学校发布情况公告称:目前,该坠楼学生除左手骨折、右手皮肤挫伤外,值得庆幸的是生命体征良好,能独立行走及生活自理。1、面对这些险情,我们应该怎么做?2、分析一下事例,说说我们怎样做到爱护自己,保护自己?3、如果外出旅游,入住外地的宾馆,你经常做的第一件事是:A.整理行装B.躺下休息C.查看房间的逃生路线D.与室友聊天统计学生的选择,并提问学生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点拨: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找我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二)养护精神探究五:展示材料:材料一: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莫言童年时期虽然过着贫困的生活,但是他酷爱读书,他读过的书包括《封神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青春之歌》《破晓记》《三家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莫言在小学五年级时辍学,在农村劳动长达10年,主要从事农业活动:种高粱、种棉花、放牛、割草。在无书可看时,他甚至看《新华字典》,尤其喜欢字典里的生字。材料二:有些中学生以拥有高档电子产品、名牌产品为荣,但是当遇到为有需要的人捐款捐物时,却认为与自己无关而漠视。1.材料一中莫言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仍然坚持学习,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说明了什么?2.材料二对我们养护精神世界有什么启示?3.小军和小芳看了莫言的经历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你辨析下列观点。小军:莫言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仍然坚持学习,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见我们的精神发育,不受物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小芳:我们现在的生存发展条件越来越好了,精神发育肯定越来越好。点拨:养护精神与物质生活的关系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相反,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探究六:阅读教材第103—104页的“探究与分享”活动的图片1.以下活动对怎样养护精神有什么启示?2.怎样养护精神?点拨: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三、拓展空间:一天的生活里,你会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吃饭,睡觉,上课,活动……这些在你的一天的时间里各占多大的比例?请你绘制并完成你的“生活花瓣图”。并思考:?(1)在爱护身体和养护精神方面,你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还有哪些需要调整和改进的地方?(2)听听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建议。【课堂小结】生命是宝贵的,守住生命,我们才能感受到四季的冷暖变换,体验生活的千姿百态,追求人生幸福的种种可能,让我们珍视生命,守护生命。【随堂检测】观察了下边有关中小学发生踩踏事件的漫画,小明产生了以下感悟,其中,你不认同的是()A.学校应履行好职责和加强安全工作B.青少年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C.未成年人面对突发危险都无能为力D.要珍爱生命并懂得关爱和呵护生命2、初中时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下列初中生能关注自己的身体,爱护身体的行为有()①小奇经常喝碳酸饮料和吃垃圾食品②小美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安排,保证充足的睡眠③小军经常在课间眼保健操的时间抓紧时间看书④小红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洗手,饭后漱口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当遭遇洪水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在洪水到来前,尽可能迅速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B.若被洪水包围时,尽可能利用船只、门板等进行水上转移C.若遇山洪暴发时,应注意避免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D.若来不及转移时,可爬上高压电线杆、大树、屋顶避险待援4.国务院颁布的《校车安全条例》进一步保障了乘坐校车学生的人身安全。作为中学生,也应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掌握车辆遇险自救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车辆遇险时,应双手紧紧抓住前排座位或扶杆,低下头②如遇翻车或坠车时,应迅速蹲下身体,紧紧抓住前排座位的椅脚③如果车辆在行驶中发生事故,应该迅速跳车逃生④车祸发生后,若车门变形应该果断打破车窗逃离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5.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精神史诗。以下做法有利于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的有()①积极参与经典诵读活动②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了解、学习、宣传中华传统技艺④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每年5月12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某中学按照省教育厅《关于组织中小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日”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的要求,开展了一次地震模拟疏散演练。警报声起,同学们迅速躲到教室内的墙角、桌下紧急避险,一分钟后警报声再次响起,同学们在老师的指挥下沿既定路线迅速向大操场疏散。(1)学校开展地震模拟疏散演练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2)在日常生活中,对生命的威胁是多方面的。当下列危险发生时,我们应该如何自救?情景?对策遭遇绑架?室内失火?电梯被困?参考答案:1——5CDDAD6、(1)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2)由于本问具有开放性,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板书设计】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爱护身体珍视自己的肉体生命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守护生命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养护精神精神发育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