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八课探寻生命第二框敬畏生命【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能力目标:能够以恰当的方式珍爱他人的生命,学会善待身边的人。知识目标:懂得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教学重点】生命至上。【教学难点】正确处理生命问题,学会关爱他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图片1.鼠疫的宿主-老鼠、土拨鼠;非典的宿主一一果子狸;新冠肺炎目前的宿主可能是一一编骗.……数据展示人类的传染性疾病百分之80是来自于动物身上的。(相关图片)2.人类食用蝙蝠的图;3.华南海鲜市场内的野生动物贩卖图。提问:看完图片,你想对食用野生动物的人类说什么?提示:通过追溯疫情的起源,我们感受人类对大自然中的野生动物缺乏敬畏之心,从而失去自己的生命,体现了人类无知,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一方面的话题——敬畏生命。学习新课:一、自主学习:(出示自学清单,学生自主预习,在书上做好圈点批注)1、为什么要敬畏生命?(如何理解生命至上)2、怎样敬畏生命?二、探究与分享;活动一:直击汛情2020年6月份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多地持续出现强降雨天气,洪涝灾害频发。多地房屋、车辆受损,人员被困,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无数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日夜奋战在抗洪第一线,他们没有一句苦和累。出示相关图片提问:(1)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灾难时,我们会感受到什么?提示: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2)在灾难面前“最美逆行者”无所畏惧,我们会感受到什么?提示: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3)当人们为挽救生命,为守护生命而拼搏,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时,我们会体味到什么?提示: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活动二:掩卷沉思阅读教材:我是一个生命(96页)1、图片二中我的渴望怎样实现?2、图三和图四,他人对生命的愿望跟“我”一样吗?为什么?3、我应该如何对待他人的生命?活动三:我们在行动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敬畏生命?(点拨指导:你可以从自己方面和他人方面)总结:心存敬畏,懂得分寸和底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活动四:教材P97探究与分享及下面相关链接“四种道德潜能”(1)上述五个情境分别给你怎样的感受?(2)你能从上述不同的情境中发现哪些共同的态度?(3)学生分享P97相关链接,谈谈自己的看法。答案提示:(1)“让座”让我感受到对孕妇的关爱,“蹲下去”体现了对生活困难的人,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献一份爱心;“陪伴和分享”感受到要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在奉献中提升自我;“我是你的拐杖”体现了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拥抱”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关怀。(2)共同的态度:我们要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3)对生命的敬畏,是我们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要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三、拓展空间:热点剖析:材料一:“最美逆行者”别人都因害怕而逃离,你们却义无反顾地集结前行。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你们挺身而出;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你们冲锋在前。全身密闭在防护装备下,连呼吸的时间都分秒必争,24小时不间断作业,救人!赶快救人!是他心中不断重复的话语。材料二:敬业担当从闻令而动、勇挑重担的人民子弟兵,到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医护人员;从每天在防疫第一线工作14个小时的老党员,到身患渐冻症仍固守阵地的医院院长……尽管岗位不同,但个人都努力做到守土尽责。思考:(1)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你看到了哪些人?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他们有怎样共同的品质?(2)他们不顾自身危险选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为什么?点拨:(1)他们尊重生命,把生命的价值看得高于一切,为挽救生命而不懈努力,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2)不是,因为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仁者爱人”“推已及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课堂小结】陶行知说:人命贵于财富,人命贵于机器,人命贵于安乐,人命贵于名誉,人命贵于权位,人命贵于一切。我们一定要敬畏自己的生命,也要敬畏他人的生命【随堂检测】中学生小刚在上学路上,发现一位老人被车撞倒,趟在路边,而肇事司机已逃之夭夭。1.下列选项中小刚的正确想法或正确做法是()A.立即拨打“110”电话报警或“120”电话求救B.观察一会儿看看有没有人救C.千万别讹我啊D.我又不认识他2.小刚不能袖手旁观的原因有()①生命是脆弱的,我们应该敬畏生命②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③我们要有自己的道德底线,追求生命的美好④这是老师和家长要求我们做的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3.某中学七年级的六名同学在县城路边等班车时,发现一位老奶奶落水,同学们都不会游泳,就折了根柳树枝,一人在岸边固定住自己,其他五人拽着树枝,手拉着手下水,河里把老人拖上岸来。这启示我们()①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自愿的选择②遇到他人有难,我们要不顾一切③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④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爱心》栏目的“知心姐姐”以其独特的方式使一些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挫折和痛苦的人放弃了“自杀”的念头,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知心姐姐”的行动是()①善待他人生命的表现②当他人生命遭遇困难需要帮助时,伸出了援助之手③尊重、珍爱自己生命的表现④肯定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表现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5、小玲是一个13岁的残疾女孩。10年前的一次意外让她面部重度毁容,左手截肢,右手每个手指都只剩2节。从小就收到别人异样眼观审视的小玲,并没有停止对梦想的追求,她说:“我想当一名导游,我要向人们讲述我看到的美好的事情。”“5.12”地震后,她置自己的生死与不顾,三次冲进废墟连续奋力救出三名同学。被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评为“抗震救灾英雄少年”(1)少年英雄小玲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生命怎样的态度?(2)敬重英雄,敬畏生命,我们应怎样向小玲学习?6、李帅未满月就被确诊为“脆骨症”(先天性成骨不全),患这种病的人极易骨折,俗称“玻璃人”。虽然身患重病,但李帅的人生一点都不比别人逊色,高一时就写出一本27万字的网络小说;20岁考上大学,学会了弹吉他、弹钢琴,还组建过乐队。李帅用励志的言行传递着正能量,在《我是演说家》的舞台上,李帅用一篇“玻璃男孩的人头铠甲”讲演着:“我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过,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寿命不会太长,要好好珍惜每一天。”“也许我一生都无法战胜病魔,但是我到目前为止也从未被它打倒!”李帅让我们看到了人生的精彩,请从珍爱生命的角度谈谈你对生命的敬畏的理解。参考答案:1-4ADCD5、(1)她肯定、珍爱、敬畏自己的生命;不漠视他人生命,珍爱、敬畏他人的生命(2)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当他人生命处于困境需要帮助时,我们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先,对他人伸出援助之手;要增强社会责任感。6、①生命至上。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②休戚与共。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板书设计】珍爱生命生命至上第二框敬畏生命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漠视自己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道德选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