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物体的内能学习目标:1、知识和技能: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3)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2、过程和方法: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通过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地球的“温室效应”。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学习重点:内能的概念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学习难点:内能、温度与内能之间的关系导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实验演示法、阅读法、科学探究法.课时:1导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势能和动能统称为(2)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有二、课堂导学:1.情景导入:1)、自行车刹车时,原来的动能是消失了呢?还是转化成了其他的能,它称为什么能?2)、为什么搓掌可以保温?为什么钻木可以取火?为什么滑梯而下会发烫?2.出示目标: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叫做分子动能;叫分子势能叫内能。在家自己尝试实验:温度高--扩散??????--分子运动??????--分子动能???????--内能??????温度低--扩散??????--分子运动??????--分子动能???????--内能??????结论: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与物体内部的分子热运动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内能大小与温度有关。思考: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呢?改变内能的方法有: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举出相关实例);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举出相关实例)三、展示反馈在学生完成课堂导学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提问展示,同时对学生完成质量进行评估。四、学习小结:(一)内能1.内能定义: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和势能之和2.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二)改变内能的方式1.做功2.热传递:(三)热量1.定义: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的多少2.单位:焦耳符号:J3.热量、温度、内能的区别。五、达标检测:1、内能是物体内部和的总和。2、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3、叫做热量。4、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和。5、白天,太阳能热水器中水的温度升高,水的内能________(选填“减少”、“不变”或“增加”),这是通过__________的方法改变了它的内能。6、下面是某同学“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错误的是( )A、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B、扩散现象表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物体的内能的大小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D、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7、下列事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A、太空中的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B、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有灼热的感觉C、冬天手冷时,搓搓手就暖和了D、夏天,广场上的石凳因太阳照射而发烫8、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些物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有些物体分子则是静止不动的B、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一定是由于吸收了热量C、物体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时,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D、巨大的冰山没有内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