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第一框关爱他人【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关爱的力量,增强关爱他人的意识能力目标:运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关爱他人的意义,提高辩证思维能力。知识目标:知道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了解关爱他人、社会和个人的意义。懂得关爱要尽己所能,掌握关爱他人的策略和注意事项。【教学重点】关爱的意义。【教学难点】如何关爱他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一张父亲为儿子打伞的照片》师:同学们。看到图片你有何感受?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学生畅所欲言。师:父爱如山,父亲对孩子的爱深沉而厚重。生活中文我们也无时不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今天就让我们今天我们走进第七课1课时——关爱他人,学习为什么要关爱他人、怎样关爱他人。学习新课:一、自主学习:(出示自学清单,学生自主预习,在书上做好圈点批注)1、关爱的含义及表现?2、关爱对个人的意义?3、关爱对社会的意义?4、如何做到关爱他人?二、探究与分享:探究一: 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活动(一):学生阅读分享教材P76上面探究与分享“老人乘车”的事例,探讨下列问题:(1)你如何评价售票员、司机和乘客们的行为?(2)你从中体会到关爱具有怎样的作用?小结:(1)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2)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活动(二):学生阅读分享教材P76下面探究与分享“小李帮助邻居”的故事,探讨下列问题:小李的做法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小结: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探究二: 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活动(三): 学生阅读教材P77下面“中学生扶自行车”的事例,探讨:(1)你如何看待这位中学生的行为?(2)如果没有老人过来说明真相,结局会怎样?小结: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我们应心怀友善,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当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在道义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帮助,精神上给予关怀。活动(四): 学生阅读分享教材P78“向贫困山区孩子献爱心活动”,探讨下列问题:甲:我要把我的压岁钱和珍爱的书捐给他们。乙:献爱心是大人的事情,我们小孩子还是以后再说吧。丙:我又不认识他们,跟我有什么关系?你如何看待他们的观点?遇到类似的情况,你怎么办?小结: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奉献社会,就是一个友善和值得称赞的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社会就会充满爱的阳光。活动(五): 学生阅读分享教材P79的阅读感悟,探讨下列问题:(1)词作家阎肃和朋友为给老人让座而提前下车的事例给你什么启示?(2)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事情吗?请和大家分享一下吧?小结: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通过上述事例我们知道了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当他人遇到危险时,我们又该如何做呢?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三、拓展延伸:关爱他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长期付出努力和共同行动。为此,让我们拟订一份关爱宣言,让关爱的春风吹拂每个人的心田。从今天起,做个幸福的人,关爱他人,善待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关爱,为什么关爱他人以及怎样关爱他人。知道关爱他人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他人、收获幸福;懂得了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尽己所能,还要讲究策略。关爱他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长期付出努力和共同行动。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社会就会充满爱的阳光。【随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我们身边有许多人都在向残疾人、老人和失学儿童伸出援助之手。献出了我们的爱心,不仅仅是我们身边的人,我们的社会也无时无刻不在关爱着这些人。这表明()A.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B.只有残疾人、老人和失学儿童需要关爱C.社会关爱比个人关爱更重要D.只有关爱才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关爱是一门艺术。这要求我们在关爱他人的时候()①要考虑他人的心理感受 ②要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和缺陷 ③要注意爱心传递的方式④只要诚心就行,不必考虑其他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3、八年级(2)班小玲同学是个残疾人,但同学们很爱护她、自觉帮助她,和她一起学习、生活,她感到很快乐。可见,八年级(2)班同学()①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没有区别的②能够平等待人③学会礼貌待人④懂得关爱处于不利地位的人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4、许多政策、法规和公益活动,都将关爱带给需要帮助的人,下列不是关爱他人的是()A.人与人之间充满关爱,表现为父母、老师、同学、他人等对我们的关爱B.社会关爱留守儿童,关爱贫困学子C.助学贷款,希望工程,两免一补,农民粮补,农民养老保险D.人人只关心自己的事情,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5、2020年2月初,一名来自四川成都的女孩,带着十名志愿者,“逆行”14小时到武汉,为医护人员做盒饭。她今年24岁,从2017年开始做餐饮,没有防护服,就穿上雨衣,她说她是一名党员,要坚持给医务人员送餐到不需要为止。从2月4日送出第一批盒饭开始,她的团队每天都在为医院送去400—600份盒饭。“雨衣妹妹”的做法()①心怀善意②可以帮助他人③尽己所能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二、简答题6、材料一:关爱他人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我们要时刻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为父母、为他人、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材料二:观察图片:阅读材料,观察漫画,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哪种传统美德?(2)扶老人的年轻人、给小朋友打伞的大姐姐和让座的男士,他们帮助了别人,心里很温暖很快乐,为什么?(5分)(3)你做过哪些关爱他人的事情?有什么感受?(5分)答案:1—5ABDDD6.(1)关爱他人,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2)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①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②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③关爱收获幸福。(3)搀扶他人过马路,帮助同学复习功课等等。感觉很幸福,很快乐。【板书设计】关爱他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