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诚实守信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 诚实守信 教案

资源简介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三框
诚实守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诚信做人做事的美好,树立诚信价值观。
2、能够积极参加社会诚信建设,为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能力目标:
认识在社会生活中失信给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提高辨别能力。
知识目标:
1、阐明诚信的含义,知道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
2、理解诚信的价值和意义,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诚信的具体要求。
【教学重点】
诚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践行诚信的做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家旅馆门口,一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小男孩在卖火柴。一位绅士拿出一先令买一盒火柴,可男孩没有零钱找。于是,他让绅士稍等片刻,自己去换零钱。绅士等了一会儿,不见男孩回来,就走了。深夜了,另一个男孩来旅馆找绅士,他对绅士说:“先生,我哥哥没法给你钱了,他在换零钱的路上,双腿被一辆马车撞断了,火柴和钱也丢了,医生说他活不成了,这四便士是他找给你的零钱。”
是什么品质促使卖火柴的小男孩实现其承诺?这一故事告诉我什么道理?
学习新课
一、自主学习:(出示自学清单,学生自主预习,在书上做好圈点批注)
1、什么是诚信?
2、诚信的作用(重要性)?
3、怎样践行诚信?
二、探究与分享
(一)诚信无价
活动一:播放视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和《民法总则
关乎你我一生》
提问:
1、结合以上视频,说一说你如何理解诚实守信的?
2、请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一说诚实守信在生活中的作用?
点拨: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什么是民法?民法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
4、请列举民法中关于诚实守信的具体事例?
点拨:
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现代社会重信用体系和制度建设,民法意义上的诚信原则,更强调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讲信用、守诺言、诚实不欺。
活动二:《曾子杀猪》的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曾妻要上街,孩子哭闹着也要去,曾妻对孩子说别闹,许诺等她回来时杀猪给他吃。看来,她是不打算实践诺言的。因为等她回家,看见曾子真的准备杀猪便马上阻止,说自己只是跟孩子说说玩的。曾子说:做父母的如果失信于孩子,就等于教孩子也去欺骗。说完,就把那猪杀了。
1、从上面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2、举一个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与同学分享。
点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信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安身立世。
活动三:教材42页“探究与分享”
1、你知道哪些企业诚信经营的例子,与大家分享一下。
2、企业诚实守信会带来哪些好处?
3、如果企业诚信缺失会带来哪些危害?
点拨:诚信是企业的资本,是企业无形的资产和标识。
活动四:出示《关于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
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指导意见》的内容及图片
思考:指导意见的内容及图片给我们什么启发?
点拨: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二)践行诚信
活动五:辩一辩
同学甲:诚信对于我们个人、我们的社会、国家都有着重要作用,所以需要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要做到诚信。
同学乙:我妈妈说讲诚信固然重要,但生活中一些“善意的谎言”比讲诚信起到的作用更大,所以讲诚信还得看具体情况。
结合以上同学的观点,请思考生活中,我们该如何践行诚信呢?
活动六:《小明诚信二三事》
课间时,同学们聚在一起讨论周末一起去自然博物馆参观,完成生物课上的学习任务,刚说到订票的问题,小明连想都不想,立马拍着胸脯说:“我来给大家订票,让我妈妈给大家多弄几张!”
思考:小明这样许诺合适吗?后续又发生了什么呢?
第二天到家一进门,小明问妈妈弄到几张票,妈妈却说“票源太紧张了,只弄到了两张!”
思考:小明该怎么和同学们交代呢?
点拨:树立诚信意识
周末,小明去医院看望同学小林,小林身患重病,有生命危险,但是家人照顾她的情绪,并没有告知她真实的病情。病床前小林向小明询问自己的真实病情……
思考:小明该怎么说呢?
周一到学校,同学们向小明了解小林的情况,小明不假思索地就把昨天在医院看到的一切告诉了同学们,并且把小林的真实病情也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
思考:你如何看待小明的这一做法?
点拨:运用诚信智慧
活动七:播放两段视频《守信纳税人可享41项激励措施》和《法院为“老赖”定制“失信彩铃”》
对比两段视频,你有什么收获?
点拨: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三、拓展空间:
诚信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诚信中国的建设需要你我共同参与,共同努力。
分组搜集身边的诚信典型人物及其事迹,与大家分享。
思考:他们为恪守诚信付出了哪些努力?他们坚守诚信的原因是什么?
以“传承中华诚信美德”为主题,撰写演讲词,在班级组织一次演讲比赛。。
【课堂小结】
诚信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诚信中国的建设需要你我共同参与、共同努力。
【随堂检测】
1、袁采在《袁氏世范》中说:“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这句话告诉我们(

A.
社会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承诺
B.
既然作出承诺,就要努力兑现
C.
兑现承诺比慎重许诺更重要
D.
承诺前要量力而行,慎重许诺
2、“学霸明星”翟某因博士论文抄袭造假引发网友热议,2019年2月北京电影学院发布情况说明,校方决定撤销2018届博士生翟某的博士学位,取消陈某的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这件事告诉我们(

①不讲诚信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②诚信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③只要为人诚信,事业就能取得成功
④诚信是做人的美德,是立身之本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3、广东省某市文明办、信用办、中级法院、公安局等联合签订《“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今后对失信被执行人发出限制高消费令,与相关部门共同限制失信被执行人高消费,并采取其他信用惩戒措施。这一制度的实施(

①有利于培育“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风尚
②倡导人民遵纪守法,让假恶丑行为无路可走
③在一定程度上“没收”失信者合作交往的“通行证”
④能够彻底消除不诚信现象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4、一位网友发微博表示,收到三年前捐款的还款,还多出10%的利息。原来,北京化工大学学生许涛之前通过微博募捐拯救患白血病的父亲,并郑重承诺三至五年内还款。如今他参加工作,开始还款。网友纷纷为这一举动点赞的原因是(  )
①诚信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②讲诚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③做诚实的人要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④要在有利于自己的前提下讲诚信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礼记》中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句话启示我们()
①对人守信
②对事负责
③说老实话
④多说些善意的谎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中国好人”潘德江的儿子罹患肝癌,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欠下了21.5万元的外债,最终因病情恶化病逝。面对巨额的外债,潘德江在悲痛之余毅然挑起还债重担。10年来,为能尽快偿还借款,年近古稀的潘德江一边起早到晚种好家中的责任田,期待多点粮食增加收入;另一方面挤出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进县城、到工地,重活脏活抢着干,最大可能地挣钱。10年来,潘德江从未给自己添置过一件新衣。有时,知道他家情况的乡邻拒收他的还款,但他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1)请结合材料分析潘德江身上体现了什么优秀品质?
(2)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
1——5
B 
C
B
A
A
6、(1)诚信。
(2)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诚信促进社会文明,促进社会和谐。②践行诚信,需要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信守承诺,主动承担责任,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③我们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等。
【板书设计】
一个人安省立命之本
诚信无价
企业的无形财产
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亡
诚实守信
树立诚信意识
践行诚信
运用诚信智慧
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