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三框诚实守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感受诚信做人做事的美好,树立诚信价值观。2、能够积极参加社会诚信建设,为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能力目标:认识在社会生活中失信给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提高辨别能力。知识目标:1、阐明诚信的含义,知道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2、理解诚信的价值和意义,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诚信的具体要求。【教学重点】诚信的重要性【教学难点】践行诚信的做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家旅馆门口,一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小男孩在卖火柴。一位绅士拿出一先令买一盒火柴,可男孩没有零钱找。于是,他让绅士稍等片刻,自己去换零钱。绅士等了一会儿,不见男孩回来,就走了。深夜了,另一个男孩来旅馆找绅士,他对绅士说:“先生,我哥哥没法给你钱了,他在换零钱的路上,双腿被一辆马车撞断了,火柴和钱也丢了,医生说他活不成了,这四便士是他找给你的零钱。”是什么品质促使卖火柴的小男孩实现其承诺?这一故事告诉我什么道理?学习新课一、自主学习:(出示自学清单,学生自主预习,在书上做好圈点批注)1、什么是诚信?2、诚信的作用(重要性)?3、怎样践行诚信?二、探究与分享(一)诚信无价活动一:播放视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和《民法总则关乎你我一生》提问:1、结合以上视频,说一说你如何理解诚实守信的?2、请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一说诚实守信在生活中的作用?点拨: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什么是民法?民法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4、请列举民法中关于诚实守信的具体事例?点拨: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现代社会重信用体系和制度建设,民法意义上的诚信原则,更强调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讲信用、守诺言、诚实不欺。活动二:《曾子杀猪》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曾妻要上街,孩子哭闹着也要去,曾妻对孩子说别闹,许诺等她回来时杀猪给他吃。看来,她是不打算实践诺言的。因为等她回家,看见曾子真的准备杀猪便马上阻止,说自己只是跟孩子说说玩的。曾子说:做父母的如果失信于孩子,就等于教孩子也去欺骗。说完,就把那猪杀了。1、从上面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2、举一个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与同学分享。点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信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安身立世。活动三:教材42页“探究与分享”1、你知道哪些企业诚信经营的例子,与大家分享一下。2、企业诚实守信会带来哪些好处?3、如果企业诚信缺失会带来哪些危害?点拨:诚信是企业的资本,是企业无形的资产和标识。活动四:出示《关于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指导意见》的内容及图片思考:指导意见的内容及图片给我们什么启发?点拨: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二)践行诚信活动五:辩一辩同学甲:诚信对于我们个人、我们的社会、国家都有着重要作用,所以需要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要做到诚信。同学乙:我妈妈说讲诚信固然重要,但生活中一些“善意的谎言”比讲诚信起到的作用更大,所以讲诚信还得看具体情况。结合以上同学的观点,请思考生活中,我们该如何践行诚信呢?活动六:《小明诚信二三事》课间时,同学们聚在一起讨论周末一起去自然博物馆参观,完成生物课上的学习任务,刚说到订票的问题,小明连想都不想,立马拍着胸脯说:“我来给大家订票,让我妈妈给大家多弄几张!”思考:小明这样许诺合适吗?后续又发生了什么呢?第二天到家一进门,小明问妈妈弄到几张票,妈妈却说“票源太紧张了,只弄到了两张!”思考:小明该怎么和同学们交代呢?点拨:树立诚信意识周末,小明去医院看望同学小林,小林身患重病,有生命危险,但是家人照顾她的情绪,并没有告知她真实的病情。病床前小林向小明询问自己的真实病情……思考:小明该怎么说呢?周一到学校,同学们向小明了解小林的情况,小明不假思索地就把昨天在医院看到的一切告诉了同学们,并且把小林的真实病情也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思考:你如何看待小明的这一做法?点拨:运用诚信智慧活动七:播放两段视频《守信纳税人可享41项激励措施》和《法院为“老赖”定制“失信彩铃”》对比两段视频,你有什么收获?点拨: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三、拓展空间:诚信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诚信中国的建设需要你我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分组搜集身边的诚信典型人物及其事迹,与大家分享。思考:他们为恪守诚信付出了哪些努力?他们坚守诚信的原因是什么?以“传承中华诚信美德”为主题,撰写演讲词,在班级组织一次演讲比赛。。【课堂小结】诚信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诚信中国的建设需要你我共同参与、共同努力。【随堂检测】1、袁采在《袁氏世范》中说:“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这句话告诉我们()A.社会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承诺B.既然作出承诺,就要努力兑现C.兑现承诺比慎重许诺更重要D.承诺前要量力而行,慎重许诺2、“学霸明星”翟某因博士论文抄袭造假引发网友热议,2019年2月北京电影学院发布情况说明,校方决定撤销2018届博士生翟某的博士学位,取消陈某的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这件事告诉我们()①不讲诚信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②诚信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③只要为人诚信,事业就能取得成功④诚信是做人的美德,是立身之本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3、广东省某市文明办、信用办、中级法院、公安局等联合签订《“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今后对失信被执行人发出限制高消费令,与相关部门共同限制失信被执行人高消费,并采取其他信用惩戒措施。这一制度的实施()①有利于培育“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风尚②倡导人民遵纪守法,让假恶丑行为无路可走③在一定程度上“没收”失信者合作交往的“通行证”④能够彻底消除不诚信现象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4、一位网友发微博表示,收到三年前捐款的还款,还多出10%的利息。原来,北京化工大学学生许涛之前通过微博募捐拯救患白血病的父亲,并郑重承诺三至五年内还款。如今他参加工作,开始还款。网友纷纷为这一举动点赞的原因是( )①诚信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②讲诚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③做诚实的人要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④要在有利于自己的前提下讲诚信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礼记》中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句话启示我们()①对人守信②对事负责③说老实话④多说些善意的谎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中国好人”潘德江的儿子罹患肝癌,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欠下了21.5万元的外债,最终因病情恶化病逝。面对巨额的外债,潘德江在悲痛之余毅然挑起还债重担。10年来,为能尽快偿还借款,年近古稀的潘德江一边起早到晚种好家中的责任田,期待多点粮食增加收入;另一方面挤出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进县城、到工地,重活脏活抢着干,最大可能地挣钱。10年来,潘德江从未给自己添置过一件新衣。有时,知道他家情况的乡邻拒收他的还款,但他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1)请结合材料分析潘德江身上体现了什么优秀品质?(2)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答案:1——5B CBAA6、(1)诚信。(2)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诚信促进社会文明,促进社会和谐。②践行诚信,需要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信守承诺,主动承担责任,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③我们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等。【板书设计】一个人安省立命之本诚信无价企业的无形财产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亡诚实守信树立诚信意识践行诚信运用诚信智慧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