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二框合理利用网络【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树立遵守网络规则、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意识。2、不沉迷与网络,树立珍惜亲情、友情的意识。能力目标:1、提升辨识、取舍信息的能力,提高媒介素养。2、增强合理利用网络的能力。3、能够在网络交往中恪守道德、遵守法律。知识目标:1、懂得网络是一把双刃剑。2、知道合理利用网络的具体要求。【教学重点】网络的正面作用,学会利用网络优势正确上网【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观察丰富的社会生活的图片,谈感受:思考:这些图片你熟悉吗?看到这些网络你能够想到什么?点拨:看到这些图片我们就会联系到网络,网络是现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还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可是网络世界我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吗?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更加合理的利用网络。学习新课一、自主学习:(出示自学清单,学生自主预习,在书上做好圈点批注)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2、怎样正确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做贡献?二、探究与分享(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活动一:结合课件中奶奶和爸爸的对话思考:你是如何看待奶奶和爸爸的观点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网络?点拨: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利用网络可以开阔视野,查阅资料帮助学习,便于交流等。但沉迷于网络会影响学业和身心健康,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活动二:出示图片网络谣言的图片通过上面图片和课本材料的分析,我们来分组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网络谣言有什么危害?(2)我们如何辨别网络谣言?点拨:网络谣言不仅会给社会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还会危害他人、国家的利益。因此面对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我们要提高好自己的辨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提示:网络也要遵守规则,有道德规则,也有法律规则,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总结: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二)传递网络正能量活动三:爱心面条郑州一面店老板身患骨盆癌,急需手术,然而昂贵的费用让经营小本生意的一家捉襟见肘、望而却步。在近乎绝望中小店老板借助网络论坛发了一个求助帖,希望广大网友能借道去自家小店品尝面条,以此照顾生意。没想到广大爱心、热心的郑州市民在得到消息后,自发的来到消费,有的人更是直接扔下钱就走。可老板娘不愿意了,说:“大家都不容易,我家那口子发个帖子初衷也是让大家多照顾生意,而不是为了求得捐款,希望大家留下姓名,病好以后一定偿还。”思考:你还知道那些类似的网络公益活动?谈谈你的感受。点拨:网络传播速度快网民,网民数量多,利用网络,做公益活动,可以更好的集合大家的力量,传播正能量。活动四:分析下列图片看看人们利用网络传播什么正能量?提示:图1利用网络传播了舞蹈;图2利用网络抓捕了逃犯;图3利用网络弘扬书画文化;图4利用网络组织了青年志愿者,让青年更好地服务社会,实现价值。点拨: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三、拓展空间: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止201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大8.0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7.7%。青少年学生是我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往往是不合理使用网络的主要群体。就网龄、使用网络的目的和内容,每周使用网络时长等内容,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开展调查,了解班级同学使用网络的情况,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课堂小结】可以说今天的生活即网络生活,我们处于现实与虚拟之中,我们不仅要遵守现实社会的规则,更要遵守虚拟世界即网络世界的规则,让网络为我所用,不要我为网络所困;让网络助力生活,推动社会发展,不要让生活困于网络,不要让社会受阻于网络。【随堂检测】1、在疫情期间,张明的小区微信群有人散布本小区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忠者的谣言。张明看到后,立刻回信息:不信谣、不传谣,请马上删除此信息,以免造成不良影响。张明对不实信息的回应说明()①张明不了解社会,反应过度②张明的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③张明有较高的网络媒介素养④张明学会了理性参与网络生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宅家上“网课”期间,有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有学生随意转发网络谣言。这提醒我们,参与网络生活应该()①要自我约束,遵守法律法规②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谣言③以学习为重,坚决远离网络④不沉溺网络,学会“信息节食”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网络交往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下列对网络交往的认识正确的是()A.网络交往利大于弊,我们可以无节制地上网B.网络具有虚拟性,我们不必为自己的网上言论负责C.只有在网络交往中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D.在网络交往中要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4.有句话说:”要想毁掉你的孩子,那就給他-一部手机吧!”因为手机,许多同学沉速于网络,影响了学习,养成了不良习惯……对此,你对同学们的建议有( )①提高媒介素养理性参与网络生活②不沉迷?于网络,学会"信息节食”③积极参与网络生活,让网络成为生活的主旋律④提高辨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据调查,80%以上的未成年人犯罪与网络不良信息有关。在犯罪的未成年人中,经常进网吧的占93%,沉溺网络的占85%。这启示我们()A.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应该拒绝上网B.网络世界很精彩,沉溺其中在所难免C.互联网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本原因D.要正确对待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6、某中学学生王某得了白血病,该学校在官方微博发布为他捐款的账号信息。信息发布后,很快在微博等网络平台被大量转发,许多官方微博加入关注的行列,很快该学生家长得到一笔治病的款项。这告诉我们()A.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互联网是捐款的最好形式C.多参与微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D.互联网带给人们生活的便利7.当下,部分同学遇到不会做的题就上网搜索答案应付了事;最近又出现了一种风靡校园的手机应用软件——“解题神器”,只要将作业题“扫”一下上传,很快就可以得到答案。用这些方式完成作业的同学大多是不求甚解、抄抄答案而已。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A.网络是把双刃创,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B.课业负担过重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C.抄袭答案是合理利用网络的体现D.网络和科技便利了我们的学习8、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漫画谈谈你对网络信息的认识。(6分)(2)漫画启示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4分)答案:1——7BBDBDA8、(1)①网络上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②网络上的一些信息歪曲事实,误导大众。③在网络上有的人通过设置陷阱进行网络诈骗,侵害他人利益。等等。(2)①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③不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等等。【板书设计】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学会辨析网络信息合理利用网络恪守道德、遵守法律为社会发展建议献策传播网络正能量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