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第二框 共圆中国梦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课 第二框 共圆中国梦教案

资源简介

第八课
中国人
中国梦第二框
共圆中国梦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自信的中国人。
2.坚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能力目标:
1.能辨别和判断自信的中国人的表现,提高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
2.结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制定圆梦计划,提高公共参与能力。
知识目标:
1.知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地位。
2.懂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教学重点】
实现中国梦的要去。
【教学难点】
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袁隆平曾说到他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我的梦里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稻粒有花生米那么大。另外一个梦想就是,我希望我的水稻亩产1000公斤梦早日实现。
想一想:袁隆平水稻亩产1000公斤梦已经实现,他的梦想是靠什么实现的呢?
学习新课:
一、自主学习:(出示自学清单,学生自主预习,在书上做好圈点批注)
1.为什么说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2.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3.自信的中国人有哪些共同特征?
4.怎样做一个自信的中国人?
二、新课讲授
(一)圆梦大舞台
活动一: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1.材料呈现: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2.问题: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你是怎样理解的?
3.教师总结:(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中国精神薪火相传。(4)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活动二:演绎自己的美丽人生
1.问题:中国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淘宝网、支付宝创始人马云说:“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有梦想就有实现的可能。”马云的话对你有什么启示?
2.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3.师生共同总结:当今时代是放飞梦想的时代,十三亿多中国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美好梦想,演绎自己的美丽人生。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二)自信的中国人
活动三:中国自信的根本所在
1.学生展示我们已有的成就与辉煌。
2.教师讲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
活动四:自信中国人的特点
1.阅读教材第114—115页“探究与分享”。
2.问题:从他们身上,你是否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信?为什么他们会如此自信?
3.学生分组讨论,一起解决问题。
4.共同解决:(1)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2)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3)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
活动五:正确认识自信
1.问题:你怎样认识自信?
2.回答: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我们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
活动六:实干才能梦想成真
1.问题:(1)请你观察身边劳动者的双手,感受他们手的温暖和力量。(2)为什么说梦想只有在劳动者的手中才能实现?
2.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3.师生共同总结:自信的中国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辛勤劳动才能开创美好生活。
活动七:我们自信的源泉
1.问题:我们自信的源泉是什么?
2.回答: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作业布置:结合实际,设计一份圆梦计划书。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演绎自己的美丽人生,明白了中国梦和自己梦想的密切关系;知道了自信中国人的特点,明白了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我们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辛苦劳动才能开创美好生活提高了认识。
公正则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司法公正不能只是喊口号,必须真正落实到实践中。
【随堂检测】
1.岁月如歌,砥砺前行。70
年披荆斩棘,70
年风雨兼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年来,我国取得一系列发展成就,下列属于我国发展成就的一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在国庆“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群众方阵中,3
号为致敬方阵。英雄胸前的勋章、奖章凝结着人民的敬意,后代手中的荣誉牌和纪念物铭刻着国家的记忆。今天,再次向共和国的英雄和先锋致敬!这些英雄和先锋具有(

①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
②为国分忧的责任担当
③唯我独尊的理想信念
④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机遇的是(

A.改革开放
B.中国的腾飞
C.和平与发展
D.加入世贸组织
4.建国70年来,中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实现了从贫困到温
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历史雄辩地证明了(

①中国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③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④坚持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中国梦需要凝聚人民力量的原因有(

①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②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③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④人民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和实现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等传统美德,是普天之下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举世无双的丰厚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自豪的资本,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基。坚持文化自信,我们应当(

①传播中华核心价值观念②讲好中国故事,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③对传统文化墨守成规,只继承不创新④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1——6
D
A
B
D
D
B
【板书设计】
共圆中国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