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八县(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八县(市)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9科9份)

资源简介

考试日期: 7 月 3 日 完卷时间: 90 分钟 满 分: 100 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合运动的时间等于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之和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C.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D.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则合运动必是直线运动
2.人造卫星在太空中运行,天线偶然折断,天线将 ( )
A.继续和卫星一起沿轨道运行
B.做平抛运动,落向地球
C.由于惯性,沿轨道切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远离地球
D.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向地球
3.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物块置于绕竖直轴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两物块始终相对于圆盘静止,则两物块 ( )
A.线速度相同
B.角速度相同
C.向心力相同
D.所受的静摩擦力相同
4.物体以20 m/s的初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g取10m/s2,物体能上升的最大高度是( )
A.10m B.20m C.30m D.40m
5.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人用100N的力与水平方向成60o角推一个箱子前进6m,如图所示,则推力所做的功是 ( )
A.100J B.300 J
C.300J D.600J
6.在公路上常会看到凸形和凹形的路面,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汽车,以一定的速率通过凸形路面的最高处时对路面的压力为N1,通过凹形路面最低处时对路面的压力为N2,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
A.N1 > mg B.N1 < mg
C.N2 = mg D.N2 < mg
7.在同一位置的两个小球,同时以沿相同的方向水平抛出,初速度大小不同,不计空气阻力,它们落地前在空中的位置关系是 ( )
A.两球的连线为水平线,且间距不断变大
B.两球的连线为水平线,且间距不变
C.两球的连线为竖直线,且间距不变
D.两球的连线为既不是水平线也不是竖直线,且间距不断变大
8.质量为m的物体,自高为h、长为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经历时间t到达斜面底端,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物体刚滑到斜面底端时,重力的功率是 ( )
A. B. C. D.
9.启动卫星的发动机使其速度增大,待它运动到距离地面的高度比原来大的位置,再定位使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成为另一轨道上的卫星,该卫星后一轨道与前一轨道相比( )
A.速度增大 B.加速度增大 C.周期增大 D.机械能变小
10.一个人稳站在商店的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向上加速运动,如图所示,则 ( )
A.人对踏板的压力大小等于人受到的重力大小
B.人只受到重力和踏板的支持力作用
C.人受到的力的合力对人所做的功等于人的重力势能和动能的增加量
D.踏板对人做的功等于人的机械能的增加量
1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一根绳子跨过定滑轮一端固定在物体上,另一端在力F作用下,以恒定速率v0竖直向下运动,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到绳子与水平方向夹角θ=45°过程中,绳子拉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
A. B.
C. D.
12.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完美“牵手”,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如图)。交会对接飞行过程分为远距离导引段、自主控制段、对接段、组合体飞行段和分离撤离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对接前,“神舟九号”欲追上“天宫一号”,必须在同一轨道上点火加速
B.对接时,“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所受万有引力的大小一定相等
C.在组合体飞行段,“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于7.9km/s
D.分离后,“神舟九号”变轨降低至飞行轨道运行时,其动能比在交会对接轨道时大
二、填空题 (共4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13.一艘小船在100m宽的河中横渡到对岸,已知水流速度是3m/s,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5m/s。欲使小船航行的距离最短,船头应指向 (填“上游”、“下游”、“垂直河岸”),且渡河的时间为 秒。
14.质量为M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从静止开始以额定功率P启动,受到的阻力恒定,经过时间T达到最大速度V,则此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为________,牵引力做功为_________,当汽车速度为时,汽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
15.小球从离地5m高、离竖直墙4m远处以8m/s的速度向墙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碰墙点离地高度为 m,要使小球不碰到墙,它的初速度必须小于 m/s。(取g = 10m/s2)
16.在利用自由落体“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下列器材中不必要的一项是 (只需填字母代号).
A.重物 B.纸带 C.天平 D.低压交流电源 E.毫米刻度尺
(2)关于本实验的误差,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择质量较小的重物,有利于减小误差
B.选择点击清晰且第1、2两点间距约为2mm的纸带,有利于减小误差
C.先松开纸带后接通电源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D.实验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重物在下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阻力的作用
(3)在实验中,质量m=1kg的物体自由下落,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4s。那么从打点计时器打下起点O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_______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______J。(取g=9.8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三.解答题(共4小题,共4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只写最后答案不得分。)
17.(8分)汽车与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公路某转弯处半径为R(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问:
(1)若路面水平,汽车转弯不发生侧滑,对汽车最大速度为多少?
(2)若将公路转弯处路面设计成外侧高、内侧低,使路面与水平面倾角为α ,则汽车以多大速度转弯,可以使车与路面间无摩擦力?
18.(10分)已知“天宫一号”在地球上空的圆轨道上运行时离地面的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地球的密度为多少
(2)“天宫一号”在该圆轨道上运行时速度v的大小;
19 (11分)如图所示,一个固定在竖直平面上的光滑半圆形管道,管道里有一个直径略小于管道内径的小球,小球在管道内做圆周运动,从B点脱离后做平抛运动,经过0.3秒后又恰好垂直与倾角为450的斜面相碰到。已知圆轨道半径为R=1m,小球的质量为m=1kg,g取10m/s2。求
(1)小球在斜面上的相碰点C与B点的水平距离
(2)小球经过圆弧轨道的B点时,受到轨道的作用力
NB的大小和方向?
20.(13分)如下图所示,让摆球从图中的C位置由静止开始摆下,摆到最低点D处,摆线刚好被拉断,小球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由D点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小孔A进入半径R=0.3m的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弧轨道,当摆球进入圆轨道立即关闭A孔。已知摆线长L=2m,,小球质量为m=0.5kg,D点与小孔A的水平距离s=2m,g取10m/s2。试求:
(1)求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多大?
(2)若小球能进入圆轨道后恰好能做圆周运动,求粗糙水平面动摩擦因数μ。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末联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2 分)
13._上游______, ___25____。
14.__ _____,___ PT ____, _______。
15.__3.75_____, __4_____。
16.(1) ___C____,(2) ___A____,(3) ___2.28____, ___2.26____。
三、解答题:
18.解:(1)地球表面质量为m0的物体,有 ① (3分)
② (1分)
得 ρ= (1分)
(2) ③ (3分)
联立①③两式得: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时速度 (2分)
19.解:(1)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小球在C点竖直方向的分速度
vy=gt=3m/s (2分)
水平分速度vx= vytan450=3m/s (2分)
则B点与C点的水平距离为:
x=vxt=0.9m (2分)
(2)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在B点(设轨道对球的作用力方向向下)
NB+mg=m (3分) ,
解得 NB=-1N 负号表示轨道对球的作用力方向向上 (2分)
20. 解:(1)当摆球由C到D运动机械能守恒:mg(L-L)=mvD2 (3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 - mg =m (3分)
可得:Fm=2mg=10N (1分)
(2)小球能过圆轨道的最高点不脱离轨道,在圆周的最高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m (2分)
从D到最高点由动能定理可得:
-μmgs-2mgR= mv2-mvD2 (3分)
解得:μ=0.125 (1分)
θ
F考试日期: 7 月 5 日 完卷时间: 90 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表完成以下2题。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总人口(万人) 35 167 701
0~14岁(%) 35.27 14.63 8.5
15~64岁(%) 58.36 83.15 90.39
65岁及以上(%) 6.37 2.22 1.11
1.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2.该城市可能是 (  )
A.南京 B.深圳 C.西安 D.沈阳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A、B、C是三种不同的功能区。该城市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形成的。读图完成以下2题。
3.图中三种功能区分别是商业区、工业区和居住区,A、B、C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  )
A.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B.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
C.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
D.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4.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功能区C区位优势的是 (  )
A.滨江临海,水运条件好,交通便利
B.水源充足,地势平坦
C.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地区,对城市的污染较小
D.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2008年春节前,我国南方遭遇了5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冻雨、大雪灾害,许多城市交通阻断,供电停止,湖南郴州市尤为严重,从省会长沙到郴州的各种交通几乎全部中断,但党和政府带领人民群众勇抗灾害,终于使灾区人民过上了一个祥和的春节。据此回答以下2题。
5.关于郴州市和长沙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郴州市比长沙市等级高,同级别城市数目少,服务范围大
B.郴州市比长沙市等级低,同级别城市数目少,服务范围大
C.长沙市比郴州市等级高,同级别城市数目少,服务范围大
D.长沙市比郴州市等级低,同级别城市数目少,服务范围大
6.关于不同等级城市及其服务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等级以城市用地规模来划分
B.城市一般划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广州、长沙属于大城市
C.城市的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还包括这个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
D.城市等级越高,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大,同等级的城市之间距离越近
“鲜花王国” 荷兰的园艺业约占农业总产值的35%,生产的花卉植物主要供出口。据此回答以下2题。
7.不属于荷兰发展鲜花种植业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
A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湿润
B.国际市场广阔
C.受沿岸暖流的影响,温度适宜
D.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势平坦
8.荷兰出口的花卉占世界花卉贸易总额的40%以上,这得益于 (  )
①保鲜技术的发展 ②花卉品种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
③广阔廉价的耕地 ④发展玻璃温室,改造自然条件 ⑤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⑥利用起伏的地势,发展花卉的立体种植
A.①②③⑥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⑥
9.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与农业生产的组合正确的是(  )
A.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生产——水源
B.江西泰和县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
C.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政策
D.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水源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密集农业 商品农业
M
种植农业
10.符合图中M处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
A.亚洲的水稻种植业
B.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C.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小麦—牧羊带
D.潘帕斯的牧牛业
11.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
A.珠江三角洲 B.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
C.东北平原 D.黄土高原
读苏北某开发区内企业招工信息表,回答以下2题。
12.该开发区的主要工业类型为( )
A.劳动力导向型 B.技术导向型 C.原料导向型 D.市场导向性
13.导致列表中企业聚集于同一开发区的原因不可能是( )
A.利用共同的基础设施 B.存在原料与产品上的联系
C.政府的行政规划 D.降低生产成本
14.意大利新兴工业的特点是:( )
A中小企业为主 B重工业为主 C生产布局集中 D资本集中程度高
伊利乳制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伊利集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内。据此回答以下2题
15.伊利集团选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
A.消费市场 B.原料产地
C.廉价劳动力 D.雄厚的技术力量
16.目前,伊利集团的液态奶生产基地在北京和大庆等城市落成,影响这些基地落成的主导因素是(  )
A.消费市场 B.原料产地
C.廉价劳动力 D.交通便利
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完成以下2题。
17.图中d曲线表示的主导因素是(  )
A.土地   B.劳动力
C.资本 D.技术
18.到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土地的(  )
A.数量 B.质量
C.类型 D.区位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鲜活农产品运输和销售工作,充分发挥覆盖31个省份、全长2.7万千米的“五纵两横”高效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的作用。结合下图,回答以下2题。
19.“绿色通道”鲜活农产品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
A.公路 B.海运
C.铁路 D.管道
20.“绿色通道”开通的意义为(  )
①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外销数量,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
②不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
③增加了交通流量,加剧了交通紧张状况
④切实改变农产品的流通环境,促进商品农业进一步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1.交通运输的现代化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日新月异,但是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下列表述符合我国城市交通现状的是( )
①道路承载力低,人均道路面积较少
②机动车增长速度过慢
③交通管理水平较高
④交通发展战略缺乏科学统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矛盾尖锐的时期是(  )
A.自然经济时期
B.采猎文明时期
C.农业文明时期
D. 工业文明时期
23.下列行为和认识符合环境文明时代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  )
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B.退耕还林,合理放牧
C.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同等 D.倡导高消费,刺激经济增长
我国某农村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24.关于该地区的农业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商品率高 B.生态农业 C.集约程度高 D.实行小农经营
25.该村农业产业结构关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 )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 地域性原则
二、综合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月1日美国人口总数达到3.055 2亿,比2008年的第一天增加0.9%,金融危机并没有阻挡美国人口快速增长的步伐,这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材料二 美国人口增长和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1900~2008年)。
(1)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美国人口发展特点。
(2)从人口增长模式来看,目前美国的人口增长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美国的死亡率较高的原因是什么?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为30%~40%,而目前只有10%,1998年,仅雅砻江沿岸就有3 000多公顷原始森林被砍光。
材料二 由于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积,加之围湖造田,使长江流域的湖泊面积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减少了33.3%。因此,近年来长江洪水频繁。
材料三 长江流域现有4亿多人,就连泄洪区内也住满了人,且发展了相当规模的经济。
(1)长江上游森林对长江流域所起的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乱砍滥伐这里的森林,会导致长江__________增多,__________灾害加重。
(2)材料表明目前湖泊对长江干支流径流的__________功能大大降低。
(3)材料反映了长江流域的人口增长与流域的__________不相协调,因此我们在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搞好国土__________工作。
(4)以上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我国在人口、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都要走__________的道路。
28.下图是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  )
A.茶叶   B.玉米
C.稻米 D.天然橡胶
(2)简述该区有利于上述农作物生长的有利的气候条件?
(3)图示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中主要存在着哪些问题?其解决措施是什么?
29.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2009年我国国产汽车产销分别为1 379.10万辆和1 364.48万辆,而2009年美国汽车销量仅为1 043万辆,这意味着我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结合我国的汽车产业分布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中国的汽车产业分布变化图,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区位因素的变化情况
(2)2009年我国出台了《汽车工业振兴规划》,并降低了小排量汽车的购置税,使许多汽车企业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发展势头,这反映了________对工业的影响 (  )
A.环境因素 B.政策因素
C.市场因素 D.技术因素
(3)今后我国将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高中 一 年 地理 科答案
考试日期: __ 月__ 日 完卷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5题,共50分)
综合题(4题,共50分)
26、(1)美国人口持续增长,人口总量较大;人均寿命不断提高,人均寿命长。(4分,每点1分)
(2)低出生率 低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 人口老龄化问题 (4分,每点1分)
(3)老年人口比重大,老年人口多。(4分,每点2分)
27、(1)保持水土 涵养水源 含沙量 旱涝 (8分,每点2分)
(2)调节(调蓄)2分
(3)环境(环境承载量) 整治 (4分,每点2分)
(4)可持续发展2分
29. 解析: 我国汽车产业的分布变化,反映了市场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国家对其发展提供了许多优惠的政策。分析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原因时,应主要从环保和能源安全的角度分析。分析某地发展汽车工业的优势时,应主要从市场、交通、工业基础、生产协作状况等方面进行。
【答案】
(1)由接近资源产地到接近技术发达或市场广阔地区 2分
(2)B 2分
(3)降低能源消耗,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减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4分)
野猪、狍子、山鸡等特色养殖业
副产品
沼气工程
市场
酿酒厂
饮料加工厂
榨油厂
农产品加工
水产养殖业
大豆、 玉米、 牧草 种植业完卷时间:150分钟 满 分:1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抱明月而长终。 《赤壁赋》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唯见江心秋月白。 《琵琶行》
(4)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地, 。 《过秦论》
(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定风波》
(6)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2-5题
【选篇一】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选篇二】后四年,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详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
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赵使
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   (节选自《廉颇蔺相如第二十一列传》,有改动)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且相如素贱人   (一向)
B、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公开扬言 )
C、纵奇兵,详败走 (假装 )
D、为假相国 ( 与“真”相对)
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徒以吾两人在也 ②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
B、①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②括徒能读其父书传
C、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②赵王因以括为将
D、①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②赵王信秦之间
4、下列对选段有关内容的赏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司马迁善于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和思想。在“廉蔺交欢”情节中,刻画人物时,蔺
相如廉颇并重。
B、“廉蔺交欢”既表现了蔺相如以国为重、不计私仇的精神,也写出了廉颇勇于改过的优点。
C、在长平之战中,因臣子的推荐,赵王以赵括为将军取代廉颇。
D、邯郸解围之后五年,燕国发兵攻赵,廉颇领兵反击,大败燕军。
5、把下列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水 调 歌 头
方 岳①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篷舟千里,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②,遗恨夕阳中。
菽洲外,山欲瞑,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③。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注:①方岳,生于南宋宁宗庆元五年,做过吏部侍郎和饶、抚、袁三州知州等官。本词是作者在游览欧阳修所建的平山堂时所做的。
②河洛:黄河和洛水之间的地区。③两仙翁:指欧阳修和苏轼。
(1)“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一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有什么作用?(3分)
答:
(2)从全词看,作者的“愁思”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分点概括。(3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探春向宝玉倡议创建诗社。适值贾芸送两盆海棠花给宝玉,遂起“海棠社”。每个人
都起了一个封号。李纨当社长,迎春和惜春当副社长。(《红楼梦》)
B、葛朗台虽己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但过日子却一直和庄稼人差不多,喝的老是坏酒、吃
的老是烂果子,面包是自己家烤的,肉食蔬菜靠佃户供应。(《欧也妮 葛朗台》)
C、馒头庵的老尼托王熙凤解决一件事情:李衙内看中了金哥,但是金哥已许配给守备之子,两家相争,老尼请王熙凤让守备家退婚。王熙凤趁机索要了三千两银子。(《红楼梦》)
D、索漠城人都盯着葛朗台的遗产,如果他去世,欧也妮将是唯一的继承人。有一天适逢
欧也妮的生日,追求的人都赶往老葛朗台家。傍晚时,守财奴的侄子夏尔来了。他一
身时新装束,摆出巴黎人的派头。他令欧也妮大为倾倒。(《欧也妮·葛朗台》)
E、薛蟠借贾政名义叫宝玉出去,让众人非常担心。晚上,薛宝钗听说宝玉回来了,便过来看宝玉。恰看见黛玉进去。待她到时,正好丫鬟之间斗气,借口宝玉吩咐不许开门让她吃了闭门羹。(《红楼梦》)
8、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 宝玉向晴雯道:“你也不用生气,我也猜着你的心事了。我回太太去,你也大了,打发你出去好不好?”晴雯听了这话,不觉又伤心起来,含泪说道:“为什么我出去?要嫌我,变着法儿打发我出去,也不能够。”
宝玉为什么扬言要赶走晴雯?后来他们是怎样和好如初的?请简述。(《红楼梦》)
(2)“如果将来并无子女,则夫妇双方的财产,包括动产不动产,一律全部互相遗赠。”这是德·蓬风在他与欧也妮签定婚书的时候写的条款,其目的何在?结果如何?(《欧也妮·葛朗台》)
选第( )题
答:
(二)文化经典阅读 (6分)
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恭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子曰:“放(1)于利而行,多怨。” (《论语·里仁》)
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
【注释】(1)放:音fǎng,同仿,效法,引申为追求。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认为义对君子很重要。君子只有勇没有义,就会捣乱造反;小人只有勇没有
义,就会做土匪强盗。”
B、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做事情都是从利益出发,就会招致很多怨恨。
C、孔子主张厚待自己,不愿轻易指责别人,这样就可以远离怨恨。
D、孔子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主张先“义”后“利”,不能够仅仅从个人的利益出发。
(2)阅读下面文段,结合上面选段,谈谈孔子对待“怨”的观点。(3分)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0-12题。
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的确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多重性格的时代。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加以解读。比如你可以说,现在是一个大力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时代,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也可以说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知识过剩的时代;还可以说这是一个消解文字的时代,一个读图时代等等。
  在这样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经常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还需要读书吗?还需要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吗?
  实际情况是,现在在中国,很多人已经不喜欢读书了,“理由”也可以举出很多。可是我想说的是,文本阅读是不可缺少的。而阅读中国古代的经典,更应该成为今天的一种时尚。
  至于为什么要读中国的这些经典,我想主要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是承继传统的一种必要的方式。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古人、古贤、古书,都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代称,接触多了,势必使一个人的气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人,可以变化气质;对社会而言,可以转移风气。
当然,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交错的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只接受单一的某一种文化。近百年来,西方强势文化影响于东方、影响于中国,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也无须拒绝这种影响。只是当我们接受异质文化的时候,应该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在一起,那才意味着新的文化的诞生。现在仍有很多人把现代化和“西化”完全等同起来,以为自己的文化传统无法和现代性相衔接,这是一种过时的看法,不应让这种看法成为我们的文化导向。我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同时有一个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任务,我可以肯定地说,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营造全民族的阅读风气,而尤为重要的,是营造阅读本民族文化经典的风气。
(作者刘梦溪)
10、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现今的时代具有多重身份、多重性格,人们因角度、侧面不同而作的解读也不同。
B、在多元文化交错的社会中,我们要胸襟宽广,对不同的文化要兼收并蓄。
C、倡导阅读本民族文化经典,是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一项首要任务。
D、近百年来,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
11、文章最后一段提到要“收拾好自己文化的主体,打点好自己的文化精神”,请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答:
12、从全文看,作者认为在现在还要阅读中国古代经典的原因都有哪些?(3分)
答: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3-15题。
琴  王
游 睿
他很会拉琴。村子里的人都称他叫琴王。
他的琴声太动听了。琴弦拉动,一串串嘹亮的音符就接踵而出。他的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听他的琴,让人变得澄清。
很少有人见过他,但都听过他的琴声。他会在每个傍晚准时拉动他的琴弦。
当夕阳对着山村撒下最后一丝余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扛着满身的疲倦回到家的时候,他的琴声会在村子的东头悠扬地响起。
琴弦一动,人们马上就陶醉在他的琴声里。白日里所有的疲惫,所有的烦恼和不快,都在他的琴声里渐渐消融,远去。最后人们带着微笑幸福地睡去,直到第二天精神抖擞地开始新的劳作。
因为他的琴声,村子里的人们感到幸福和充实。
这个傍晚天空被无数道闪电残忍地划破。汹涌澎湃的洪水如凶残的巨蟒将村子死死缠住。老人、小孩,所有人都被逼到村里的一个土包上。洪水一次又一次拍打着人们的脚脖子,像死神跃跃欲试的手。村子在自己的眼前渐渐变小,几块瓦片和木板在水里打旋。有人大声地哭泣,有人唾骂,有人惊叫,有人焦躁地踏着脚步,还有人绝望地准备跳水。天渐渐黑下来。完了,似乎一切都完了。
这时,村子的东头,依旧响起了他悠扬的琴声。那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那琴声像在述说,像在安慰,让人陶醉,让人忘我。
人们开始安静下来,认真地听着。渐渐没有人说话,最后连咳嗽的声音都没有。人们再一次醉了。在他的琴声面前,所有的行为都显得粗俗和浮躁。谁都不敢妄动,生怕打破这份美好。只有安静,才能维持这份隽永。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
终于,远处亮起了一点火光,是救生船来了。所有的人站了起来,但没有人拥挤,也没有人喧哗,因为他的琴声依旧那么悠扬和平静。当船靠近的时候,人们像是有人指导,都乖乖地站好,然后先是老人和小孩上船,再是妇女和男人,一切都井然有序。
最后,在他悠扬的琴声里,人们都顺利上了船。这时水越来越大,村子很快就没了。但直到船顺利启动,他的琴声还在进行,人们还陶醉在他的琴声里。
糟了,还有他!有人忽然回过神来。是呀,怎么漏了他,快喊。
喊,只有琴声在响。再喊,还是只有琴声在回答。他是聋子呀,怎么听得见?
对,他就是个聋子。一个老人突然想起。人们这才完全回过神。原来他竟是个聋子!
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
13、下列关于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两次写到“他的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
潺潺流水……”用了想象和反复的手法,意在突出琴声的美好及给人们内心带来的愉悦。
B、文中“琴王”在山村即将被淹没、人们慌乱不堪的情况下依然镇定地在拉琴的情节,
主要是为了暗示他由于耳朵聋可能不知道洪水的发生,所以最后才被洪水吞噬。
C、从“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句中,可以看出琴王可能已经死了,但他永远活在乡
亲们心中,是乡亲们心中永远的琴王。
D、文章结尾才点出他是聋子,向我们暗示人们并不关心他,所以很少有人记得他是聋子,
他是属于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样的结尾深化了主旨,暗含了对人们冷漠的批判。
E、“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一句,使作品“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空间,让读者默默体会“琴王”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
14、小说中的“琴王”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4分)
答:
15、品味文中划线的句子,说说他的琴声为什么能让村子里的人们感到幸福和充实?请你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3分)
靠边停车、拉手刹、打开双闪灯,一次在平常最普通不过的靠边停车,让客车司机吴斌感动了国人。网民把送给他“最美司机”的称呼,当地政府授予他“道德模范”“见义勇为勇士”等多项荣誉,多地相识和不相识的人,自发前往吊 ① (yàn)通过媒体的报道,吴斌的壮举更是震 ② ( hàn)了全中国。在身受重伤的生死时刻,吴斌依然用完美的驾驶操作,保护了车上24名乘客以及高速路上更多人的安全,获得这些荣誉和赞扬,他真的是 ③ 。
(1)在①②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2分)
(2)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在③处填写恰当的成语。(1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3分 )
光明中学举行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养成良好风气主要靠自律(自我约束)”;反方的观点是“养成良好风气主要靠他律(他人约束)”。辩论时,双方唇枪舌剑,反方突然这样发问:“孙悟空不就被套了个紧箍儿?可见养成良好风气主要靠他律。”作为正方,你将怎样准确、鲜明、有力地回击反方?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文后问题。(7分)
2009年8月31日上午10时,罗凤琴老太和孙子外出,大约10分钟后在司徒庙小区外中心路晕倒,20分钟后一位外地人开车经过时,看见孩子趴在老人身上哭泣,觉得非常可怜,就拨打了110,20分钟后120救护车将老太送到医院。司徒庙小区外中心路人来车往,20分钟内竟然没有一人愿意伸出援助之后。事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市民说,不愿意帮忙的原因是怕被讹诈。
如果你遇到此类事件,将如何处理?理由是什么?(不少于100字)
答: 五、写作:70分
1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如果你想攀登高峰,切莫把彩虹当作梯子”这句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让你产生怎样的感悟与思考 不要脱离材料范围,请提炼观点,展开联想,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八县(市)一中联考
高中一年语文科试卷参考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挟飞仙以遨游; 赢得仓皇北顾; 东船西舫悄无言;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一蓑烟雨任平生;多情自古伤离别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⑴形象地描绘出江南秋雨后一片苍翠、晴空如洗的美景(1分);衬托(反衬)了诗人因家国、人生所产生的浓浓的愁情。(手法和情感各1分)
⑵国土沦陷,大好河山不能恢复的遗恨;孤独漂泊,无所归依的惆怅(或:世事变幻、人生无常的悲叹);壮志未酬,报国无门之感。(每点各1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名著答案(10分)
7、DE (D“追求的人都赶往老葛朗台家”改为只有两家人有资格去老葛朗台家。E.薛宝钗和林黛玉对调。 )
(二)文化经典答案(6分)
9、(1)C (孔子不是说厚待自己,而是要严以律己。)
(2)孔子认为,要想远离怨恨,一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1分)二是做事情不仅仅考虑个人的利益。(1分)以公平正直的态度对待伤害自己的人。(1分)(语意对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
10、C(C项曲解原文,原文最后两行说的是要完成“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任务”“必须营造全民族的阅读风气,而尤为重要的,是营造阅读本民族文化经典的风气”)
11、对本民族文化经典(1分)的整理继承与发扬光大(2分)。
12、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改变个人气质、提高个人修养的需要;转移社会风气的需要;提高文化素质,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需要。(3分,对二点得1分,对三点得2分,对四点得3分)
(二)文学类答案(15分)
四、语言运用(13分)
16、(3分)答案:(1)唁;(2)撼 ;(3)当之无愧
17、(3分)【参考答案】 孙悟空如果平时能够自律,那么紧箍儿不是就没有作用吗?可见养成良好风气主要靠自律。(观点1分,内容2分)
18、(7分)【答案要点提示】:要有爱心,要有社会责任感;要确保自身的利益不要受到损害,要注意方式方法,要保留一定的证据。
(评分标准:态度鲜明2分,理由充分4分,表达有条理1分。)
五、写作(70分)
审题要求:考生应把握到这句话里高峰和彩虹以及梯子用的是引申意义,不能只说登山之道。
【参考立意】
1、要想实现心中的理想就应该付诸行动,脚踏实地地去做。
2、要想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不要停留于幻想,要靠自己切实的努力。
3、一个人在订立人生目标时应结合自身实际,不切合实际,盲目追求,将 无法达到预定目标。
【(一)参考译文】廉颇说:“我身为赵国的大将,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仅凭着口舌立了点功,位次却在我之上。况且相如本来是个微贱之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位居他之下。”并公开扬言说:“我见了蔺相如,定要羞辱他。”相如听说了这话,不肯和他见面。相如每逢上朝时,常常推托有病,不愿跟廉颇争位次的先后,后来相如出门,望见廉颇,他就调转车绕道回避。
  后来廉颇听到这话,就光着膀子背上荆条,由门客引导着到相如府上赔罪,说:“我这粗野鄙贱的人,不知道将军您竟宽容我到了这种地步啊!”
  两人终于彼此和好,成了同生共死的朋友。
【(二)参考译文】
四年以后,赵惠文王去世,太子孝成王即位。孝成王七年,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危,赵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赵王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秦军间谍说:"秦军所厌恶忌讳的,就是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来做将军。"赵王因此就以赵括为将军,取代了廉颇。蔺相如说:"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把调弦的柱粘死再去弹瑟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书,不懂得灵活应变。"赵王不听,还是命赵括为将。
赵括代替廉颇之后,把原有的规章制度全都改变了,把原来的军吏也撤换了。秦将白起听到了这些情况,便调遣奇兵,假装败逃,又去截断赵军运粮的道路,把赵军分割成两半,赵军士卒离心。过了四十多天,赵军饥饿,赵括出动精兵亲自与秦军搏斗,秦军射死赵括。赵括军队战败,几十万大军于是投降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赵国前后损失共四十五万人。第二年,秦军就包围了邯郸,有一年多,赵国几乎不能保全,全靠楚国、魏国军队来援救,才得以解除邯郸的包围。赵王也由于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终于没有株连她。
邯郸解围之后五年,燕国采纳栗腹的计谋,说是"赵国的壮丁全都死在长平了,他们的遗孤尚未成人",燕王便发兵攻赵。赵王派廉颇领兵反击,在鄗城大败燕军,杀死栗腹,于是包围燕国都城。燕国割让五座城请求讲和,赵王才答应停战。赵王把尉文封给廉颇,封号是信平君,让他任代理相国。
高一语文试卷 第 1 页 共6页 高一语文试卷 第 2 页 共6页
高一语文试卷 第 3 页 共6页 高一语文试卷 第 4 页 共6页
高一语文试卷 第 5 页 共6页 高一语文试卷 第 6 页 共6页考试日期:7月 3日 完卷时间: 90 分钟 满 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手工业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A.官营手工业技术水平高且带有开放性
B.家庭手工业主要从事商品生产
C.东汉时期出现了技术水平先进的灌钢法
D.清代雍正年间粉彩瓷器工艺技术达到顶峰
2.宋代范正敏《遯斋闲览·证误》:“闽岭以南多木棉,土人竟植之,有至数千株者,採其花为布,号吉贝布。”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福建( )
A.农民以种植棉花为主业
B.棉花种植与纺织业日益扩大
C.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D.商业日益发达
3.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抑商”和“海禁”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保护农耕经济
B.维护封建统治C.限制工商业发展
D.防范“外夷”入侵4.据统计,1900年以前的30余年间,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族工矿企业有150家,资本总额5000余万元;1901-1911年的10年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家,资本总额近1亿余元,是以前30余年的两倍多。造成这种变化的因素有( )
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②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政策的刺激
③列强资本输出使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④欧美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5.下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 它说明当时
的社会( )
A. 注重科学,实事求是
B.急于求成,左倾浮夸
C.思想解放,决策民主
D.忽视工业,片面发展
6.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祝寿,进贡一辆汽车。不料,慈禧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了( )
A.慈禧对汽车的好处了解不够
B.袁世凯送礼忽视了中国国情
C.中国开始接纳西方的物质文明
D.封建观念是近代化的强大阻力
7.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日辽宁省省长在《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说:“从一九八五年起,可以进一步有步骤地施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现在还没有实行厂长负责制的企业,要按照国务院扩权十条规定,相应加强厂长集中统一指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权力。”对上述材料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实行厂长负责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
B.在企业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D.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8.下列图片中符合“清末民(国)初西方文明对我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影响”这一主题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9.1921年,中共一大代表毛泽东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是( )
A.大街上报童手持报纸向行人叫卖
B.西式洋楼里,穿着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吃西餐
C.轮船往来黄浦江上,汽车行驶在马路上
D.居民们排队用油票和布票购买“洋油”“洋布”
10.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地理大发现”,从而引起了“商业革命”。“商业革命”的表现不包括( )
A.贵金属的大量流入,西欧金银持续贬值,物价直线上升
B.美洲的烟草、玉米、可可等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
C.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D.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贸易向世界性贸易扩展
11.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开始的部门是 ( )
A.毛纺织业 B.棉纺织业   
C.丝纺织业 D.机器制造业
12.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1552-1610)向明朝皇帝进贡的《坤舆万国全图》。该图绘制时间应该是在( )
A. 新航路开辟前 B. 新航路开辟后
C.工业革命时期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13.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 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 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14.在争夺殖民霸主的过程中,英国打败了下列哪三个国家,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
A.西班牙、法国、葡萄牙 B. 西班牙、荷兰、法国
C.西班牙、荷兰、美国 D. 荷兰、德国、法国
15. 一篇历史论文把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美国经济的崛起 B.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展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6.下表是新中国一五计划建设成就数据表,主要反映了( )
钢产量 原煤产量 发电量 机床产量 食品加工 纺织 粮食产量 棉花产量
年增长率 60% 19.70% 35.20% 354% 8.70% 7.50% 3.70% 4.70%
A.建国初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
B.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协调发展
C.一五计划钢产量的增加得益于武汉钢铁公司的建立
D.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已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17.田汉诗云“枝干横斜叶半黄,漳州炉焰对斜阳。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大跃进时期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B.颂扬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巨大成就
C.反映了人民群众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大跃进运动中
D.展现了十年探索时期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18.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民谣:“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着灯”。这一变化缘自①产品分配的方式发生变化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③基层生产组织形式的改变④农业合作化运动向纵深发展(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9.哥伦布远航美洲,发现了新大陆,人们对此事褒贬不一,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殖民活动给美洲带来灾难
B. 加强了世界联系
C. 扩展了工业文明
D. 冲击了美洲传统社会
20.某欧美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中期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
A.英国有钱人以乘坐轮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为时尚
B.泰晤士河岸边工厂一间接着一间,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
C.不时有一列列火车呼啸而过
D.瓦特给远在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说自己在蒸汽机研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21.苏联著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描述了这样的情节:冬妮娅和她的丈夫乘坐的列车因缺少燃料,被迫停在铁路工地附近。工地负责人表示,工地可以提供木材作为燃料,但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义务劳动。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
A.当时正值国内战争时期,国内物资极度匮乏
B.当时正值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实行义务劳动制
C.当时正值新经济政策时期,人们都热火朝天投入社会主义建设
D.义务劳动制是保障苏俄经受战争考验的重要手段
22.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他强调苏联发展重工业,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因为( )
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B.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
C.冷战格局的形成
D.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
23.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来看,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之后,才能得到我们的理解和充分尊重。”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原有的模式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 打破了原有的公有制形式
24.下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不属于斯大林时期的是
A.推进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
B.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C.联合个体小农经济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
D.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25.为解决美国经济“滞涨”状态提供新思路的理论是(   )
①货币学派理论 ②凯恩斯主义 ③供给学派理论 ④新经济政策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6.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仅用十多年时间就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大国,这主要得益于当时的阿登纳政府采用了一种适合本国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通常被称为( )
A.混合市场经济 B.计划指导型经济
C.社会市场经济 D.政府主导型经济
27.在某历史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地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 )
A.苏联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
C.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当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8.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确立的标志是
A.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
B.世界银行成立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
D.《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签署
29.《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
30.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的会旗是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31题13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5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1)小农经济自战国以后,一直在中国古代经济中占统治地位。根据材料一分析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有哪些?(4分)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分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分)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农业总产值 461 510 535 575 610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经济状况?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 (3分)
材料四 下图是张德元、潘林《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十六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
(4)从材料四看安徽省农民对农村土地承包制的评价,有58%的人认为:总体来看是好的。结合你的理解,说明这一评价的理由。(3分)
32.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政府不断调整经济政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
(1)材料一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1分)这一政策的实施有何作用?(3分)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
(2)材料二中的“他”是指谁?(1分)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分)
材料三
       
图一 粮票              图二 股票
(3)由发行粮票到发行股票反映出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
(4)从上述三个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中,你能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3分)
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中世纪时的欧洲,很多人认为世界是一片广阔的陆地,尽头是万丈深渊。虽然……他们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神秘的国度中国,但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交通非常困难,很少有人到过中国,也很少有中国人去过欧洲。
(1)材料一描述的局面被打破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事件具有什么重要的世界意义?(3分)
材料二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和用于流动的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依据材料二归纳英国首先爆发工业革命的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政治前提。(4分)
材料三 1904 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给世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博览会主题展馆有:电气馆,这是当时最引人注目的展馆,有电灯、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爱迪生曾亲自到展馆检查;机械馆,供应世博会的能源,有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机械设备等,是实业家流连忘返的地方;运输馆,汽车堂皇出入……。
(3)据材料三,指出动力方面的发明和应用成果各一例,这次世博会展品说明了什么?(3分)
材料四 20世纪80年代末,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比80年代前期增加了两倍,其中,80%集中在美、欧、日,只有18%在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跨国公司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控制着国际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现在它们越来越重视就地生产和销售,全世界生产和销售有20%是在国内进行。
(4)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种趋势? 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这种发展趋势的双重性影响?(5分)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末联考
高中一年历史科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DBBCB 6—10:DACDA 11—15:BBCBD
16—20:AABCD 21—25:CBBDA 26—30:CCDCD
二、非选择题:第31题13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5分,共40分。
32题(12分)(1)政策:新经济政策。(1分)作用: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3分)
(2)罗斯福。(1分) 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2分)
(3)变化: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2分)
(4)启示:只有适时对经济体制进行调整,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经济政策的调整必须因时、因地制宜; 经济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经济规律;“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而不是区分社会制度的依据。(3分。每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满分,其他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长袍马褂

西式婚礼

四合院

西式餐具考试日期: 7月 4日 完卷时间: 90 分钟 满 分: 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 ,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近年来,一些地方连续出现令人痛心的重大校车事故。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责成有关部门迅速制定《校车安全条例》,力求使校车成为学生安全的流动校舍,为孩子们建立起安全无忧的绿色通道。据此回答1——2题:
1、国务院此举旨在( )
①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公民权利 ②制定行政法规,确保有法可依
③参与校车运营,强化政府责任 ④运用行政手段,加强市场监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2011年12月11日,由国务院法制办牵头起草的《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正式全文公布,广纳民意。校车安全条例之所以要广纳民意,根本原因是( )
A.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B.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C.我国的民主具有全民性和真实性 D.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大迁徙。“春运”期间,中国大陆交通承受了巨大压力。2012年初,某地出台了“春运”措施,并举行“我为‘春运,献计”活动。作为公民,你认为下列参与方式恰当的有( )
①投票表达自己对“春运”措施的态度,行使表决权
②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③对“春运”措施的不完善、不合理之处提出批评、建议,行使监督权
④要求召开居民会议,讨论“春运”事宜,参与民主管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在学习《政治生活》“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时,有同学搜索到以下素材:①某中学生写信给市政府就网吧治理工作提出意见 ②重庆市民协助公安人员抓捕黑社会成员 ③深圳市民就2011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向市政府建言献策 ④广西一中学生发现某门户网所展示的中国地图上标志的中国领土不完整,当即向该网站的管理者发出电子邮件,指出其错误,要求其更正。若按权利和义务对以上素材进行分类,正确的是( )
  A.①②为一类,③④为一类 B.①②③为一类,④为一类
  C.①④为一类,②③为一类 D.①③为一类,②④为一类
5、2011年1 0月2 4日,包括北大、清华等高校专家在内的1 5名公民联名向总理写建议书,提请国务院审查并修改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呼吁取消有关“学生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和招生”的规定。专家联名建议( )
①是通过专家咨询制度行使民主监督权 ②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③表明其有强烈的参与民主决策的热情 ④表明其履行义务的意识不断增强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6.上海白领张军因好心帮载自称胃痛要去医院的路人,结果却被城市交通执法大队认定为载客黑车,遭扣车和罚款1万元。原来那名路人是执法大队的“钩子”,专门诱人入瓮的,而执法部门这样做原因主要是经济利益诱惑。事件引发强烈反响,网络舆论几乎一边倒的批评这样的“钓鱼执法”手段。这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是 ( )
①政府有必要采取一切手段维护社会秩序 ②政府要改变形象,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③只要政府行为的出发点是好的,适当采取不正当程序是可以理解的④政府要做守法的楷模,坚持依法行政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②③
7.下列活动中,属于政府履行职能的有(  )
A.人大代表到基层搞调研B.春节期间工商执法部门对年货市场进行检查和监管
C.团中央号召广大青年投身于志愿者行动 D.消费者协会调查假冒伪劣商品
8、“军车进京”产生恶劣社会影响、“滴血食物传播病毒”引发恐慌、地震谣言令山西数百万人街头避“难”、“蛆橘”传言让全国柑橘严重滞销…近年来滋生蔓延的网络谣言,既有公民个人的诽谤,也有公共事件的捏造;不仅侵害公民名誉、个人感情,更损害国家形象、阻碍经济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解决这些问题,需要( )
①政府要履行专政职能,开展打击和治理网上传播谣言行动,净化网络空间、推动互联网健康发展。②公民在网上行使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义务,自觉维护网络秩序,遵守法律法规。③政府要履行好文化职能,加强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提升公众网上法制意识和道德素质④互联网企业要履行法律责任、社会责任,依法办网、诚信办网、文明办网,不能为网络谣言传播提供平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9.在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考中,由权力一手导演的汹涌暗流并不是新闻。从“江西庐山管理局‘招考舞弊门’”到“浙江温州公路管理处‘招聘门’”,再到“山西长治环保系统‘体检门’”,层出不穷的“萝卜招聘”“世袭招聘”“体检拒聘”再次引发网民热议.“招考腐败”让穷人家的孩子又一次输在起跑线上。“‘老子招儿子’‘在读学生拿事业编’‘体检被乙肝’‘拼爹游戏’等这些招考乱象一次次挑战着公平底线。”要防止上述招考乱象要求( )
①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提升政府的透明度,把政府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②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③加强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建设,增强公共政策的公平性④政府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切实克服消极腐败现象、官僚主义、和特权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10.某县政协委员把县政府承诺的2012年28项民生工程任务作为自己监督的重要内容;同时,该县审计局派出多人次审计人员,对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工程款进行了结算审计。这两项举措都是为了( )
A.建立行政监督体系,促使政府依法行政B.使人民政协与政府的相互监督落到实处 C.对国家权力机关进行监督,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D.防止国家管理机关的权力被滥用,使其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11、“玉门关西度乌龙,天山瑶池赏观音。”闽南和新疆在茶叶陶瓷贸易方面有许多合作空间,一条从闽南到新疆再到中亚的”茶瓷之路“正在悄然形成。这则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
A.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B.民族团结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C.民族特征逐渐融合消失
D.我国的民族差别依然存在
12、2011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会议由胡锦涛主持,会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和建议。各民主党派中央主席积极建言献策,畅所欲言,为文化建设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这表明( )
①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政治平等的亲密友党
②民主党派积极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
③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需经民主党派同意
④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执政党和参政党是合作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2011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人大代表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 ,同时以赞成2747票,反对108票,弃权47票通过《选举法修正案》。在这里,人大代表行使的权力是( )
A.立法权和决定权 B.审议权和表决权
C.任免权和监督权 D.提案权和质询权
1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这表明:( )
①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下列不属于我国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的是( )
A、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B、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
C、文化上相互借鉴、相互融合 D、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
“政协是舞台,委员是演员”,委员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政协职能发挥的水平。作为政协委员绝不能“挂名不议政”,更不能“要荣誉不要责任”。据此回答16--17
16.政协是舞台,强调的是( )
A.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B.人民政协是重要的国家机关
C.人民政协是联系广泛的权力机关 D.人民政协是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
17.委员是演员,强调的是( )
A.政协委员具有人民代表的同等权力 B.政协委员是政协职能的履行者
C.政协委员是各民主党派的代表 D.政协委员是国家机关的组成人员
18. 我国是多宗教的国家。下列选项不符合我国现行宗教政策的是( )
A.某宗教人士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
B.某高中生阻止其母亲参加正常宗教活动
C.我国穆斯林群众自费前往沙特朝觐
D.某中学发起“校园拒绝邪教”签名活动
19、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围绕“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目标,在新疆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新疆各项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突破,各族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明显增强。党和政府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原因是( )
①党和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的要求②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维护民族团结的物质保障
③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④民族团结是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对这一制度认识正确的
A.自治机关应在中央统一领导下自主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B.民族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行政、司法机关
C.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民族乡
D.民族自治地方以一个少数民族为主体自主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
21. 利比亚动乱的根源之一在于卡扎菲执政一定程度上是利用部族之争维持了统治,并将自己的部族提拔到关键的安全岗位和决策岗位。而今在利比亚的政治忠诚遭受严峻考验之时,很多曾被卡扎菲冷落或压迫的部落都反对他。这给党和国家处理民族关系的警示是( )
①消除民族差别和民族各种矛盾 ②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作为中国公民应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④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A.①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22. 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 )
A.区域性、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B.世界性、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C.区域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D.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23.我国巡航编队在钓鱼岛巡航以维护主权、保护海洋资源,保护渔民安全生产。这表明我国行使了( )
①独立权 ②平等权 ③自卫权 ④管辖权
A.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4、某校以“欧债危机与中国”为题组织了时政大讲堂活动。在同学们提出的观点中,合理的是( )
A.我国应运用外汇储备购买欧债,抓住时机深化双边盟友关系
B.欧盟作为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应该承担起自己的国际责任
C.欧洲经济稳定符合我国利益,应加强合作密切双边伙伴关系
D.解决欧债问题主要是靠欧洲,国际社会不必参与
25、进入新世纪以来,以巴西、印度、俄罗斯、中国组成的“金砖四国”逐渐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新“发动机”。国际社会预测,2012年四国经济规模可能会超过七国集团。上述事实表明( )
A、新的国际秩序已经形成
B、 世界上新的霸权主义不断出现
C、和平是发展的保障,发展是和平的基础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为编制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其相关部门对“十一五”规划召开各种座谈会、专家咨询会和论证会,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
国务院完成规划纲要草案编制,草案于2011年3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讨论,根据代表和委员的意见做了38处修改。3月14日全国人大闭幕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高票获得通过。依据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9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过程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9分)
27、材料一、 2011年,我国食品安全事件迭出,从“瘦肉精”到“染色馒头从“毒血旺”、地沟油到塑化剂、“黑心烤鸭”……一次次刺痛公众的神经,更拷问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网民热议的话题主要聚焦于“地沟油流向餐桌”“蔬菜水果农药超标”“病死肉、注水肉售卖”“奶源不安全”等几大类。 “药你命”“黑心肠”“以假乱真”“以次充好”这些无良词汇总和食品连在一起,问题食品缘何屡禁不绝?监管部门能否杜绝“软监管”“马后炮”?食品行业能否重建诚信体系?无良食品生产者和销售者何时出局?
材料二 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的施行,进一步加大了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
材料三 2011年6月23日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今天在京启动。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对此作出重要批示。他指出:为进一步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举办以“人人关心食品安全,家家享受健康生活”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有针对性地普及食品安全法律和知识,十分必要。
从政治常识角度,谈谈应怎样保障食品安全。(12分)
28.材料一 在西藏,信教者家里几乎都设有小经堂和佛龛,处处可见从事宗教活动的信教群众和悬挂的经幡,正常的宗教的活动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尊重。
材料二 对于我国穆斯林的朝觐,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了各种服务。70岁的左拉姆大妈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县的一位普通农民,她第一次出国朝觐归来说:“朝觐是我一生的最大心愿,这一路上吃饭、坐车、朝觐米娜山都受到很好的照顾。”21世纪以来,中国赴麦加朝觐的穆斯林教徒有8万多人。
材料三 在我国境外,敌对势力还在利用宗教进行破坏活动,向我国非法运进宗教印刷品;有的宗教职业人员入境后,扩大地下宗教势力;有的地方私设传道点、私办经文学校,甚至还有干预教育和婚姻的现象。对此,有关部门给予依法取缔和制裁。
请你运用我国宗教政策的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所阐述现象进行分析。(8分)
29、菲黄岩岛事件已持续整整一个多月。期间,菲方无视中方的克制、忍让,从军舰袭扰中国渔民到扬言诉诸国际海洋法法庭;从为黄岩岛改名到鼓动针对中国的示威游行,菲律宾方面动作频频,而对中方提出的外交解决的正确主张置若罔闻,导致事态不断升级。从事件的处理上来看,一个月来,中方始终保持克制,反复强调外交协商,力求尽早化解危机。然而克制不等于软弱,中国外交部已经明确表态,中国做好了“应对菲方扩大事态的各种准备”。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但在涉及领土主权等核心利益的重大原则问题上,绝不会让步。。在当前复杂形势下,切望菲律宾政府着眼长远,冷静理性处理事态,以两国关系大局为重,尽早回到外交解决黄岩岛事件的正确轨道上来。
请用《国际关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中方在黄岩岛问题上的态度和主张(12分)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
高中 一 年 政治 科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1)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和领导地位是由他的性质和宗旨决定。 (3分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才能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6分)
(2)①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体现了科学执政;(3分 )②在指导规划编制过程中,广泛征求意见,体现了民主执政; ③国务院完成规划纲要草案编制,经人大会议审议通过,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体现了依法执政。(3分)
( 如果只简单列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三种方式,得3分。)
(每点4分,共12分,任答3点,即可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8、(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国家保护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上述材料中,西藏信教群众的宗教活动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尊重,政府为穆斯林朝觐者提供各种服务,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2分 )
(2)为了全面正确地贯彻宗教政策,必须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进行。上述材料中,有关部门取缔和制裁私设传道点、私办经文学校、干预教育和婚姻的现象说明了这一点。(2分)
(3)我国宗教实行独立自主自办的方针。上述材料中,我国政府制裁向我国非法运进宗教印刷品,取缔外国宗教职业人员在我国发展教徒等,说明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支配。(2分)
(4)我国在独立自主自办的基础上,发展宗教方面的对外友好关系。材料中政府有关部门为朝觐者提供各种服务充分说明了这一点。(2分)
29、①主权作为国家统一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在涉及主权、统一及领土问题上,中国绝不退让和妥协。(4分)
②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主权国家还拥有自卫权,当国家利益受到外国攻击时有权进行自卫。中国做好了“应对菲方扩大事态的各种准备” ,在涉及领土主权等核心利益的重大原则问题上,绝不会让步。(4分)
③我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我国政府切望菲律宾政府着眼长远,冷静理性处理事态,尽早通过外交来解决黄岩岛事件。(4分)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考试日期:7 月5日 完卷时间: 120 分钟 满 分: 150 分
第Ⅰ卷 选择题(满分105分)
Ⅰ.听力(共两节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请听下面5段对话,选出最佳选项。
1. How is the man going home
A. By car. B. By bus. C. On foot.
2.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now
A. Rainy. B. Sunny. C. Cloudy.
3.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n office. B. In a restaurant. C. At home.
4. What will the man do
A. Lend his book to the woman.
B. Pay for the woman’s book.
C. Borrow money from the woman.
5.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he woman to do
A. Go to a party with him. B. Look after his wife. C.Take care of his baby.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选出最佳选项。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How many times has Mr. Wilson been to Beijing
A. Once. B. Twice. C. Three times.
7. Which season is it in Beijing now
A. Spring. B. Summer. C. Autumn.
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Where was Jenny born
A. In Germany. B. In France. C.In the United States.
9. Where are Jenny’s parents now
A. In Fresno. B.In Berlin. C. In Paris.
10. How old is Tom
A. 22 years old. B. 17 years old. C. 20 years old.
请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 When did the man book the room
A. About two weeks ago. B. About a week ago. C. About two days ago.
12. Why will the man stay in the hotel
A. To find a room of his own. B. To find a job. C. To come on business.
13. What will the man do first after the conversation
A. Have a bath and change. B. Have dinner. C. Give Miss Winston a call.
请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6题
14. Where did the man put his blue tie
A. In the cupboard. B. Under his shirt. C. In his drawer.
15. When will Sue come
A. At 7:00. B. At 7:30. C. At 6:45.
16. What can we know about Sue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She is Mr. Johnson’s sister.
B. She is the speakers’ guest.
C. She will look after the speakers’ children.
请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Where are the two teenage sisters from
A. New York. B. Boston. C. Washington.
18. How old is Hannah , the high school senior
A. 17. B. 16. C. 15.
19. When did the two sisters make a trip to South Africa
A. Two years ago. B. Three years ago. C. Four years ago.
20. Why do the two sister join the American organization
A. To make friends.
B. For a holiday.
C. To provide laptops to children in South Africa.
Ⅱ.单选(每小题1分,共15分)
21. -----Will you please help me to take care of my cat when I go out
----- ________.
A. My pleasure. B. It's a pleasure.
C. With pleasure. D. At my pleasure.
22. Judging from his _______ look, I know it is a very _____ situation to her.
A. confused; confused B. confusing; confusing
C. confusing; confused D.confused; confusing
23. Many Chinese have lived abroad for years, but they still _____ the
traditional customs.
A.observe B.behave C.perform D.struggle
Mary was born in 1752 in a rich family in _____ is now the state
of Virginia.
A. which B. where C. that D. what
25. He ________ in American for five years, and now he works in Shanghai.
A. have worked B. worked C. had worked D. have been working
26. The West Lake we visited last year was really_____ attraction and
we'd like to visit it _______ second time next year.
A. \; a B. the; the C. an; a D. \; the
Not others but Mother always _____ children ______ in their beautiful clothes.
A. keep; dressed B. kept; dressing C.keeps; dressing D.keeps; dressed
28. — Who are you going to have _______ this letter for you
— My secretary.
A. type B. typed C. been typed D. been typing
29. — When could you have a meal with me
— I'd like to go _______ it is convenient to you.
A. whichever B. whenever C. whatever D. wherever
30. ----- Mary looks very upset. She _______ failed to pass the exam.
----- I guess so. It's very difficult after all.
A must have B could have C should have D might have
31. Where was it ______ you _______ our maths teacher
A.where; came to B. that; come across,
C. that; came across D. where;come to
32. The fruit ________ fresh in his fruit stand sells well.
A.looking B.looked C.looks D.to be looked
33. Dr Yuan makes______ possible______ one-third more of the crop in the same fields.
A.it; produce B.it; producing C. it; to produce D. it; produced
34. Sweet memories ______ as I looked at the pictures _____were taken at the beach
last summer.
A.took out; which B. crowded in; which
C.ended up; that D.dropped by; that
35. _______, when I went to town to see my sick teacher, he said to me, “I’ll come
back to school again _______.”
A. One day; the other day B. Some day; one day
C. Some day; the other day D. The other day; some day
III.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At the age of 15,I paid my first visit to Disneyland in America.It wasn't the first time for me to be ___36___ . Like most English children I learned French ___37___school and I had often been to France,and I ___38___ speaking English to people who didn't understand ___39___ . So ___40____ I went to America,I was really looking forward to ____41___ a nice easy holiday without any ___42____problems. ___43___ wrong I was! The misunderstanding ___44___at the airport. I was looking for a ___45___ telephone to give my friend Danny a ___46____ and tell her that I had arrived. A___47___ old man saw me looking lost and asked ___48___ he could help me.“Yes,”I said,“I want to give my friend a ring.”“Well,that's nice,”he said,“Are you getting ____49____ But aren't you a bit young ” “ ___50___ is talking about marriage ” I replied. “I just want to call her to tell her I've arrived. Can you tell me ___51___ there’s a phone box ” “Oh!” he said, “there's a phone downstairs.” When at last we did meet up,Danny explained the misunderstanding to me. “Don't worry,”she said to me,“I had so many ___52___ at first. There are lots of words which the Americans ___53___ differently in meaning from us British. You'll soon get used to ___54___ funny things they say. Most of the ___55___, British and American people understand each other!”
36. A.out B.away C.abroad D.outside   
37. A.from B.during C.after D.at
  38. A.get used to B.was used to C.used to D.used
  39. A.English B.French C.Russian D.Latin
  40. A.when B.while C.if D.for
  41. A.buying B.having C.giving D.receiving
  42. A.time B.human C.1anguage D. money
  43. A. Too B. What a C.What D.How
44. A.beginning B. begun C.begin D.began  
45. A.cheap B.popular C.public D.good
  46. A. letter B. ring C. news D. information
47. A. friendly B. stranger C. stupid D. kindly
48. A.that B. if C. where D. when
  49. A. to marry B. to be married C. marrying D. married
  50. A.You B.She C.Who D.He
  51. A. where B.in which C.over there D.that
  52. A.trouble B.difficulties C.things D.fun
  53. A.write B.speak C.use D.read
  54. A.every B.these C.some D.all the
A.chance B.situation C.condition D.time
Ⅳ.阅读(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A
There are four forms about medicine. Every must know how to use the medicine. Because it is very important. Never take any by mistake.
1)Take the medicine with water, followed by one tablet every eight hours as required. For further night-time and early morning, take two tablets at bedtime. Do not take more than six tablets in 24 hours. For Children six to twelve years old, go to your doctor for advice. Reduce dosage(剂量) if nervousness, restlessness or sleeplessness takes place.
2)Each pill of the medicine taken three times every day for fourteen years old. As usual, a pill 6:00 a. m. before breakfast, one before 11:00 and one before sleep. Not for children under six years old and old persons with heart attack.
3)The medicine for a person with a fever. Once two pills a day before sleep for adult. Not take the medicine without fever. Half for Children under 12 years old. Children with a high fever go to see a doctor.
4)The medicine taken three times a day. Once five pills for adult with a cold. Half of the pills for children 10 years old. Take the medicine before breakfast, lunch, supper or before sleep.
56.Obviously a kind of medicine can’t be proper for____judging from the information.
A. some old persons with heart attack B. some old persons with a fever
C. children over twelve years old D. neither adults nor heart attack
57.When a person has a cold. he had better .
A. have twice a day B. have about more than fourteen pills a day
C.have four times a day D.have nine pills a day
58.How many kinds of medicine are used for the children six years old
A.All of them. B.Three kinds of medicine.
C.Two kinds of medicine. D.Almost not any medicine.
B
In the year after my mother left us, my father was 42 and he knew that he wasn’t going to make it to 43. He wrote a letter to me and hoped that something in it would help me for the rest of my life.
Since the day I was 12 and first read his letter, some of his words have lived in my heart. One part always stands out. “Right now, you are pretending to be a time killer. But I know that one day, you will do something great that will set you among the very best.” Knowing that my dad believed in me gave me permission to believe in myself. “You will do something great.” He didn’t know what I would be, and neither did I, but at times in my life when I’ve felt proud of myself, I remember his words and wish he were here so I could ask, “Is this what you were talking about , Dad Should I keep going ”
A long way from 12 now, I realize he would have been proud when I made any progress. Lately, though, I’ve come to believe he would want me to move on to what comes next: to be proud of , and believe in somebody else. It’s time to start writing my own letters to my children. Our children look to us with the same unanswered question we had. Our kids don’t hold back because they’re afraid to fail. They’re only afraid of failing us. They don’t worry about being disappointed. Their fear ---- as mine was until my father’s letter---- is of being a disappointment.
Give your children permission to succeed. They’re waiting for you to believe in them. I always knew my parents loved me. But trust me: That belief will be more complete , that love will be more real, and their belief in themselves will be greater if you write the words on their hearts :“Don’t worry; you’ll do something great .”Not having that blessing from their parents may be the only thing holding them back.
59. We learn from the text that the author__________.
A. lost his father when he was young
B. worked hard before he read his father’s letter
C. asked his father’s permission to believe in himself
D. knew exactly what great thing his father wanted him to do
60. What does the author tell us in the 3rd paragraph
A. Children need their parents’ letters.
B. Children are afraid to be disappointed.
C. His children’s fear of failure held them back.
D. His father’s letter removed his fear of failing his parents.
6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of the author
A. He got no access to success.
B. He wrote back to his father at 12.
C. He was sure his parents loved him.
D. He once asked his father about the letter.
62.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text is to .
A. describe children’s thinking
B. answer some questions children have
C.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cation
D. advise parents to encourage their children
C
Disease, poverty, hate, love-Charles Dickens’ stories opened his readers eyes to the most important themes of his age. Two hundred years on, his stories still speak volumes across the world, proving that Dickens’ legacy(遗产) was far greater that just “great-literature”. February 7 marks the 200th anniversary of the writer’s birthday. To mark this date, BBC writer Alex Hudson listed six things Dickens gave the modern world. Let’s take a look at two of them.
A White Christmas
Dickens is described as “the man who invented Christmas” - not the religious festival, but the cultural aspects that we associate with the festive season today. In the early 19th century, Christmas was barely worth mentioning, according to critic and writer Leigh Hunt. The committee which ran the Conservative Party even held ordinary business meetings on Christmas Day-unthinkable in the West nowadays, when everyone but the most necessary workers takes at least three days off. Many people believe that Dickens’ popular descriptions of the festive period became a blueprint for generations to come. In his classic novel, A Christmas Carol, he not only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snow at Christmas, but also painted a picture of glowing warmth-“home enjoyments, affections and hopes”. In his biography of Dickens, Peter Ackroyd wrote: “Dickens can be said to have almost single-handedly created the modern idea of Christmas.”
“Dickens” poverty
Dickens was one of the first to take an honest look at the underclass and the poor of Victorian London. He helped popularize the term “red tape” to describe situations where people in power use needless amounts of bureaucracy(官僚作风) in a way that particularly hurts the weaker and poorer members of society.
“Dickensian” has now become a powerful word for describing an unacceptable level of poverty. In 2009, when the president of the Association of Teachers and Lecturers in the UK wanted to talk about poverty in some areas of Britain, she did not use words like “terrible” or “horrific”, but rather described it as “life mirroring the times of Dickens”.
63. The article is mainly about .
A.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Charles Dickens’
B. the characters in Charles Dickens’ stories
C. Charles Dickens’ impact(影响力) on the world
D. Charles Dickens’ achievements in literature
64. Why is Dickens’ called “the man who invented Christmas”
A. Because he created both religious and culture festival.
B. Because one of his novels helped to shape Christmas celebrations.
C. Because his novels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Christmas.
D. Because he was the first man to have proposed celebrating Christmas.
65. 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 .
A. Charles Dickens’ novels reflect(反映) the true life at his age
B. Dickensian is widely used to describe the Christmas
C. Every person can take three days off for Christmas
D. The theme of Charles Dickens’ stories is about poverty
66.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passage
A. Dickens gave the modern world six things.
B. Dickens is still popular today in Britain.
C. Dickens invented Christmas
D. Agreements made by the underclass of society
D
In 2006, the UK government started to allow universities in England and Wales to charge British students tuition fees. More than 80 percent of students in England and Wales now take out a student loan in order to go to university. They use the loan (贷款) to pay for tuition fees, books and living expenses.Although the interest on student loans is quite low, it begins as soon as the student receives the loan. The average student in England and Wales now graduates from university with debts of around 12,000. Students of medicine usually have debts of more than 20,000. That is a lot of money. It means graduates cannot afford to buy a house for many years. They even struggle to pay rent on a flat, because they have to start paying back the student loan after graduating. If you start to earn over 15,000 a year, the government takes repayments directly from your monthly salary. Is it any surprise, therefore, that the average British person does not leave their parents’ home until they are 30 years old
You might think that a British person with a degree will find it easy to get a well-paid job. However, most people in white-collar jobs seem to have a degree these days, so there is a lot of competition. Also, British companies tend to value work experience over a piece of paper. Like everyone else, graduates usually have to start at the bottom and work their way up. That can be very frustrating for them, since they are often over-qualified for the work they are doing. While at university, they have dreams of getting an exciting, challenging job. Therefore, life after university ends up being quite disappointing for a lot of graduates.
All of the above is beginning to make British people question whether a university degree is really worth the money.
What's the best title of this passage
A. What's a University Education worth in the UK
B. There is a lot of competition in the UK
C. There won't be any University Place left for British students
D. It doesn't cost students more and more to attend university
68. What's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University Education is really worth the money in England
B. University Education is worth all over the world except in England
C. British education is becoming more expensive for a majority of British students
D. British students don't like to go to university
69. We can infer from the passage ____
A.The average British person didn't leave their parents' home until they are
35 years old
B. Having a degree doesn't get aBritish person a good job
C. Students are graduating without larger and larger debts.
D. things are easier for students from other countries coming to study
in the UK without money
70. The word "interest" in paragraph2 means_______
A. money paid for a week's work
B. money borrowed from a band
C. a regular monthly salary
D. extra money paid on a loan or bank savings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大题, 满分45分)
I.课文填空 (每空0.5分, 满分10分)
71.袁博士从梦中醒来,希望能种植一种可以养活更多人的水稻。
Dr Yuan awoke from his dream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producing a kind
Of rice that could feed more people.
72. 在有的地方,你还能和大魔术师梅林一起观看魔术表演。
In one place, you _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with Merlin the Wizard.
73.不幸的是他的父亲去世了,整个家庭状况更糟了。
______ his father died, ______ his family even _______ _______.
但总的来说,在当今文化交融的世界,学习不同国家的习俗肯定能帮助我们避免
交往中的困难。
______ _______, though, studying international customs can certainly
_______ _______ difficulties in today's world of cultural crossroads!
75. 她主张应该让野生动物留在野外生活,而不能用于娱乐或广告。
She has argued that wild animals should _____ _____ in the wild and not used for
_____ or _______.
II.单词拼写 (每题o.5分, 满分5分)
Early American settlers were great c______----they could build almost
anything from wood.
77. The famous doctor has d_______ hundreds of babies during her life.
78. Each classroom in our school is e________ with a computer, which is helpful
to our study.
79. He is l__________ to come, but I’m not sure.
80. It seems that he is quite c_________ with what he has got.
When ________(走近)the house, they found something unusual, so they
stopped to have a look.
82. Speak clearly, or you’ll make yourself _______(误解).
83. This is the most _____ (令人信服的) evidence that I can prove my point.
84. I saw some people enter the new building looking around _____(好奇地).
85. She ________(启发) those who want to enter a key university.
III.短文填词(每题1分,满分10分)
Many students now come to school with cell-
phones. My schoolmates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on
it. Some think it is convenient to get in t 86 with
others, which also makes you f__87__ safe especially
in time of trouble. Besides, it is nice to enjoy __ 88 __
(各种)functions of different cell-phones. O__89__ think
differently. 90 , there are many IC phones in the school
making _91_ easy to call others. Second, many students
often play games and send messages by u__92__ their
cell-phones, even in class, 93 will surely have
bad e 94 _on their study. What’s more, it will result
in a great waste of time and money. In my opinion, the
cell-phone is a useful t____95__ in our daily life. But it
doesn’t mean that we can use it at school.
IV. 书面表达 (满分20分)
请你根据所给材料、提纲以及要求写一篇英文稿件。
背景材料:
编者按:本期刊出Lora的来信,欢迎读者就信中谈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Dear editor.
I’m a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and I want to work part-time this summer. I think it is good
to do so, but my parents don’t agree with me. I just can’t understand them and I need your
advice.
Lara
要求:1.短文须写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
2.短文词数120左右。
3.内容充实,可适当增加使行文流畅,结构完整,语意连贯。
4.书写须清晰、工整。
提纲:第1段:Lora利用暑假打工的理由(赚零花钱及学会独立、如何处世等)
第2段:Lora父母不同意的理由(对学习及个人安全等方面的考虑)
第3段:你给Lora的具体建议
I think that the following are the reasons why Lora wants to work part-tim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听力材料
第一节:
请听下面5段对话,选出最佳选项。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Text 1)
W: Why not wait here a few minutes and I’ll get my car
M: No, thank you. I’d better take the bus home.
(Text 2)
M: I think it’s going to rain.
W: I guess so. The skies are dark and cloudy.
(Text 3)
W: OK. Time to go home.
M: I can’t. I haven’t finished the report about the newly-opened restaurant.
W: Well, if you carry on working like that ,you will make yourself ill.
(Text 4)
W: Can I borrow some money from you I am paying for this book and I need twenty cents more.
M: Sorry, I don’t have any small change, but I can pay for your book when I pay for my own books.
(Text 5)
M: Can you do us a favor
W: Sure, go ahead.
M: My wife and I are going out to a party. So can you care for our baby when we are away It will only be until midnight. We’ll pay, of course.
第一节到此结束。
第二节:请听下面 5 段对话或独白,选出最佳选项。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请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和第7两个小题。现在你有10秒钟的时间阅读这两个小题。
(Text 6)
W: Here is your coffee.
M: Thank you. Hmm… This is to my taste.
W: Did you have a nice flight
M: Yes, it was pleasant, but it was a little too long. I wish Beijing were much closer to San Francisco.
W: Is this your first trip to Beijing
M: No, this is my second, in fact. I came here last July. It was very hot, then. It’s much nicer now.
W: Yes, spring is the best season here. You came here at just the right time. Oh, here comes Mr. Smith. It was nice talking to you, Mr. Wilson.
M: Same here, Miss Lee.
重复
停顿00′10″
请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8至第10三个小题。现在,你有15秒钟的时间阅读这三个小题。
(Text 7)
M: Hi, I don’t think we have met. My name is Tom.
W: Hi, Tom. Nice to meet you. My name is Juanita, but everybody calls me Jenny.
M: Nice to meet you, Jenny. So where are you from
W: Well, I was born in Germany, but we moved to the United States when I was about five years old and have been here for almost seventeen years. My parents now live in Paris. That’s where they first met. How about you, Tom
M: I was born in Fresno, California, and we lived there until I was seven. After that, I lived in a few different places.
W: Oh yeah Where are some of the places you’ve lived in
M: We spent a total of ten years in Korea, Germany and Japan. We returned to the States three years ago.
W: Wow. It sounds like you’ve had an interesting life.
重复
请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1至第13三个小题。现在,你有15秒钟的时间阅读这三个小题。
停顿00′15″
(Text 8)
M: Hi, my name is Simpson. I booked a room by phone about a week ago.
W: Ah, yes. Here we are. How long will you be staying
M: Oh, only two or three nights, until I can find a room of my own.
W: I see. Yes, that will be all right. Will you be eating your meals here during the day
M: Only the evening meal. I’ll be out looking for a room most of the day.
W: Well, we’ll be serving dinner in half an hour, sir.
M: Oh, good. I’ll just go and have a bath and change.
W: Oh, by the way, sir, a Miss Winston left a message for you. She asked me to tell you that she will be working late tonight, so she won’t be able to see you until tomorrow.
M: I see.
W: But she said she would give you a call about 8:30 tonight.
M: I’ll be having dinner at that time.
W: That’s all right, sir. We’ll call you in the dining-room.
M: Thanks a lot.
重复
请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4至第16三个小题。现在,你有15秒钟的时间阅读这三个小题。
(Text 9)
M: Where did you put my new blue tie
W: It’s right there in the cupboard with your other ties.
M: There’s a green one and a couple of brown ones, but no blue one.
W: Here it is in your drawer. You must have put it there when you brought it home.
M: I suppose so. Does it look OK with this green shirt
W: I think so. We’d better hurry up or we’re going to be late. The Johnsons said to come at 7:30.
M: Oh, it’s 6:45 now. Sue isn’t here to take care of the children yet.
W: She’ll be here at 7:00. That still gives us time to get there.
M: Who else is coming tonight
W: The Browns and the Franks. And Mrs. Johnson’s sister will be there too.
M: Well, I think we’d better go down. Sue should be here pretty soon.
重复
请听下面一段独白,回答第17至第20四个小题。现在,你有20秒钟的时间阅读这四个小题。
停顿00′20″
(Text 10)
Two teenage sisters from Boston, along with their family and school, have joined forces with an American non-profit organization to provide laptop computers to unfortunate children in South Africa.
It was friendship and respect, they say, that inspired 17-year-old high school senior Hannah and her freshman sister Julia, 15, to help these teenagers.
After a school trip to South Africa two years ago, the two sisters flew home inspired by their experience and their new-found friends.
Hannah tells the story about their first visit to South Africa.
“Cape Town was one of the stops. We spent a few days out of our stay here and we were so touched by the sense of the community that these people had. They were so welcoming to us and we just wanted to do something for them and come back and see them again,” she says.
Julia adds, “We saw how strong a sense of community they had. And we thought that the laptops would bring a different sense of community, you know, once they have been online, with the network. And we thought it would just be great for them to have this experience.”
重复 停顿00′20″ 第二节到此结束。
参考答案
71 with the hope of 72 can watch magic shows 73 Unfortunately leaving
worse off 74 In general help avoid 75 be left entertainment advertisements
76--80 carpenters delivered equipped likely content
81--85 approaching misunderstood convincing curiously inspires
86. touch 87.feel 88. various 89. Others 90. First
91. it 92. using 93. which 94.effects 95. tool
【参考范文】
I think that the following are the reasons why Lora wants to work part-time . First, she can make some pocket money to meet her daily needs and thus develop a sense of independence. Second. she can learn how to deal with various problems in the workplace. Third,she can build up new friendships and improve social skills.
书面表达评分标准
第五档(很好);(17-20分)
1. 完全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2. 覆盖所有内容要点。
3. 应用了较多的语法结构和词汇。
4. 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有些许错误,但为尽力使用较复杂结构或较高级词汇所致;
具备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
5. 有效地使用了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
6. 完全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第四档(好):(12--16分)
1. 完全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2. 虽漏掉1、2个次重点,但覆盖所有主要内容。
3. 应用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能满足任务的要求。
4. 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应用基本准确,些许错误主要是因尝试较复杂语法结构或词汇所致。
5. 应用简单的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
6. 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第三档(适当):(8--11分)
1. 基本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2. 虽漏掉一些内容,但覆盖所有主要内容。
3. 应用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能满足任务的要求。
4. 有一些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的错误,但不影响理解。
5. 应用简单的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内容连贯。
6. 整体而言,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第二档(较差):(4--7分)
1. 未恰当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
2. 漏掉或未描述清楚一些主要内容,写了一些无关内容。
3. 语法结构单调、词汇项目有限。
4. 有一些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的错误,影响了对写作内容的理解。
5. 较少使用语句间的连接成分,内容缺少连贯性。
6. 信息未能清楚地传达给读者。
第一档(差):(1-3分)
1. 未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
2. 明显遗漏主要内容,写了一些无关内容,原因可能是未理解试题要求。
3. 语法结构单调、词汇项目有限。
4. 较多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的错误,影响对写作内容的理解。
5. 缺乏语句间的连接成分,内容不连贯。
6. 信息未能传达给读者。
86. __________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考试日期:7月4日 完卷时间: 90分钟 满分: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
A.CO2的电子式:  B.乙醛的结构简式:CH3COH
C.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D.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12C
2.下列名称或化学式一定表示纯净物的是  (  )
A.氯乙烯 B.聚乙烯 C.C3H7Cl D.(C6H10O5) n
3.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
A.H2SO4 B.MgCl2 C.Na2O D.NaOH
4.下列物质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  )A.石油气  B.天然气 C.裂解气 D.水煤气
5.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最多的是 (  )
A.C3H4 B.C2H6  C.C2H6O D.C2H4O2
6.下列物质所含原子都形成8 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  )
A.H2O B.PCl5 C.Na2O2 D.C6H6
7.“1998中国十大科技成果”之一是合成一维纳米氮化镓,已知镓(Ga)是ⅢA族元素,则氮化镓的化学式可能是       (  )A.Ga3N2 B.Ga2N3 C.Ga3N D.GaN
8.苯()与乙烯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都能被酸性KMnO4氧化 B.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都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 D.都容易发生取代反应
9.可以一次鉴别出乙酸、乙醇、乙酸乙酯、葡萄糖四种物质的试剂是
                           (  )
A.溴水            B.Na2CO3溶液
C.石蕊试液          D.碱性Cu(OH) 2悬浊液
10.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变化正确的是         (  )
A.酸性:H2SO4>HClO4>H2CO3 B.稳定性:H2S>H2O>HF
C.碱性:KOH>NaOH>Mg(OH)2 D.还原性:Cl->Br->I-
11.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①石油的分馏   ②煤的干馏   ③煤的气化  ④蛋白质的变性
⑤石油的催化裂化 ⑥蛋白质的盐析 ⑦皀化反应
A.①③⑦ B.①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12.下列每组物质的变化过程中所克服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  )
A.氯化氢和氯化钠溶于水   B.加热氯化铵和双氧水   
C.碘和干冰升华        D.二氧化硅和氧化镁熔化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的种类是由原子核内质子数决定
B.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不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C.同素异形体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为化学变化
D.酸能电离出H+和酸根离子,故酸为离子化合物
14.某酯经水解后可得酸A及醇B,醇B经过氧化后可得A,该酯可能
是      (  )
① ②  
③ ④   

A.①③④ B.②④ C.①③⑤ D.④⑤
15.设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羟基(-OH)含有10个电子
B.在18gH218O中含有10个中子
C.标准状况下,22.4四氯化碳含有个四氯化碳分子
D.室温下,42.0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3
16.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           (  )
A.2NaCl(熔融) = 2Na+Cl2↑
B.Al2O3+3H2 = 2Al+3H2O
C.Fe3O4+4CO = 3Fe+4CO2
D.2HgO  2Hg+O2↑
17.X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m,核内中子数为n,则wgx-含有电子的
物质的量是                       (  )
A.(m-n)w/mmol     B.(m-n-1)w/mmol
C.(m+n)w/mmol     D.(m-n+1)w/mmol
1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塑料、尼龙、橡胶统称三大合成材料
B.鸡蛋白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后会析出白色沉淀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元素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D.丝棉、蚕丝、酶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19.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其水溶液呈酸性),又称抗坏血酸,化学式为C6H8O6,结构如下图所示。维生素C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维生素C能使溴水褪色                       
B.维生素C可发生酯化反应
C.维生素C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20.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w.w.w.k.s.5.u.c.o.mA.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植物生长等都有很大的危害
B.化石燃料脱硫,开发洁净能源是减少酸雨的有效措施
C.人们已使用乙醇汽油作为汽车燃料可真正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D.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21.两种气态烃的混和物共0.1mol,完全燃烧后得到3.36L(标准状况下)CO2和3.6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可能有甲烷       B.一定有乙烯
C.可能有乙烷 D.两种氢态烃一定都有四个H原子
22.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如右图所示:
A、C两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核电荷数。有关说
法错误的是                      (  )
A.A的氧化物有多种形式
B.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一种弱酸
C.C的氢化物比HCl稳定
D.D元素形成的单质不止一种
23.X、Y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18号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Y一定不是同周期元素
B.X2+的氧化性一定大于Y+
C.由mXa-与nYb+得,m-a=n+b
D.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X大于HnY,则m>n
2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箔:Fe 3++ Cu = Fe 2++ Cu2+
B.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OH-+ HCO3- = CO2 ↑+ H2O
C.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2O == 2OH-+H2↑+Cl2↑
D.SO2通入足量的氨水中:SO2 + NH3 + H2O == NH4+ + HSO3-
25.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把无水乙醇和冰醋酸加入浓硫酸中,加热,便可制得乙酸乙酯
B.盐酸可以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CO2,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碳强
C.将铜丝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变黑后,再移至内焰铜丝又恢复到原来的红色
D.在淀粉用酸催化水解后的水解液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可看到有银镜出现
二、填空题( 共38分)
26.(10分)请完成下列两小题
(1)下面列出了几组物质,请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在空格上。
同位素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
① 金刚石和石墨 ②CH3CH2CH2CH3和(CH3)2CHCH3
③和 ④CH3CH3 和CH3CH2CH2CH3
⑤ ⑥CH2=CHCH3和CH2=CH2;
⑦D与T          ⑧甲酸乙酯和乙酸甲酯 
(2)中国的酒文化渊源流长,古代人们便懂得利用粮食、果实等酿制美酒,请写出①葡萄糖转化为乙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醇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2分)烯丙醇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其结构简式为 CH2=CH—CH2OH。请回答:
(1)烯丙醇的分子式为 ;烯丙醇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
(2)0.3mol 烯丙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能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 _______________L。
(3)写出烯丙醇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烯丙醇与CH3CO18OH发生酯化反应的化方程式为
    ,酯化反应生成的产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聚反应得到高分子化合物,其结构简式为  。
28.(16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用相应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族周期 IA 0
1 ①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2 ② ③ ④
3 ⑤ ⑥ ⑦ ⑧ ⑨
(1)画出表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__   ;
写出它与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形成六核且为平面结构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
(2)④⑤⑧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填
离子符号);
③⑦⑨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工业上用②单质大量生产⑦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形成氧化物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它的一种重要用途为 。
(4)这些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中,不溶于水,但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它与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X、Y由①②④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X的溶液能与小苏打反应产生Y,若X是其所属系列中最简单的分子,且相对分子质量为46,则X的名称为 ,写出X溶液与小苏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12分)
29.(4分)现提供如下除杂试剂和提纯方法:
除杂试剂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②溴水 ③饱和碳酸钠溶液  ④氢氧化钠溶液
提纯方法 A蒸馏 B萃取 C分液 D洗气
从上表中选择合适的除杂试剂和提纯方法填入下表空格内(填序号或字母),下表甲栏括合内为杂质。
甲 除杂试剂 提纯方法
甲烷(乙烯)
乙酸乙酯(乙酸)
30.(8分)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实验室利用右图的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1)与教材采用的实验装置不同,此装置中采用了球形干燥管,其作用是: 。
(2)为了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
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
的作用,某同学利用上图
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4个
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
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试管Ⅱ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试管Ⅰ中试剂 试管Ⅱ中试剂 有机层的厚度/cm
A 2 mL乙醇、1 mL乙酸、1mL18mol·L-1 浓硫酸 饱和Na2CO3溶液 3.0
B 2 mL乙醇、1 mL乙酸 0.1
C 2 mL乙醇、1 mL乙酸、3 mL 2mol·L-1 H2SO4 0.6
D 2 mL乙醇、1 mL乙酸、盐酸 0.6
① 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H+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______mL和_____mol·L-1 。
② 分析实验 (填实验编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H2SO4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
(3)若现有乙酸90g,乙醇138g发生酯化反应得到80g乙酸乙酯,试计算该反应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_。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末联考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二、填空题(共50分)
26.(共10分,每空2分)
(1) ③⑦ ④⑥ ②⑧
(2)①C6H12O62CH3CH2OH+2CO2↑
②2C2H5OH+O2          2CH3CHO+2H2O
27.(12分)
(1)C3H6O(1分) 碳碳双键 羟基(2分)
(2)3.36L (2分)
(3)CH2=CH—CH2OH+Br2 ―→CH2BrCHBrCH2OH (2分) 加成反应(1分)
(4)CH3CO18O H + CH2=CH—CH2OH CH3COOCH2CH=CH2 + H218O(2分)
略(2分)
29.(共4分)
(1)② D ③ C (每空1分)
30. (共8分)
(1)冷凝和防止倒吸(2分) 
(2)①3 4 (各1分) ②A C(2分,错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
(3) 60.6%
通电
高温
高温
通电完卷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考查范围:必修二 第1章至第4章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1-30题各1分,31-35题各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孟德尔为了验证他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做了右图所示的实验,此实验可称为( )
A.自交实验
B.测交实验
C.正交实验
D.反交实验
2.孟德尔根据豌豆杂交实验现象提出了超越当时时代的假说,其主要内容包括( )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②遗传因子存在于细胞核中;
③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④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⑤每对遗传因子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⑥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A.①③④⑥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3.在黑色鼠中曾发现一种黄色突变型(常染色体遗传),但从未获得黄色鼠的纯合子,因为基因型为AA的纯合子在母体内胚胎期就死亡。现用黄色的雌雄鼠交配,后代黑色鼠∶黄色鼠的比例为( )
A. 3∶1 B. 2∶1 C. 1∶1 D. 1∶2
4.能够产生YyRR、yyRR、YyRr、yyRr、Yyrr、yyrr六种基因型的杂交组合是( )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 YyRr×Yyrr
5.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表明,种子黄色(Y)对绿色(y)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显性。小明想重复孟德尔的实验,他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P1)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P2)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的性状如右图所示。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错误的是( )
A.①、②、③、④都是皱粒
B.①、②、③、④都是黄色
C.④的基因型与P2相同
D.①是黄色皱粒,④是绿色皱粒
6.现有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符合自由组合规律),其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子代个体的比例为( )
A.1/8 B.1/4 C.1/3 D.1/2
7.家兔皮下脂肪,白色对黄色为显性。将纯种白色脂肪家兔与黄色脂肪家兔杂交,仔兔喂以含叶绿素的饲料时,仔兔的皮下脂肪为黄色,否则仔兔的皮下脂肪为白色。这种现象说明( )
A.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B.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不相同
C.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D. 表现型受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
8.已知一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9.下图为基因型AaBb的生物自交产生后代的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10.一对雌雄蛙,若用人工方法孕育出1000只蝌蚪,从理论上推算,至少需要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的数量分别是(  )
A.280 和 1 000 B.1 000 和 250 C.1 000 和 4 000 D.4 000 和 2 000
11.在果蝇的下列细胞中,一定存在Y染色体的细胞是( )
A.初级精母细胞 B.精细胞 C.初级卵母细胞 D.卵细胞
12.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都出现的现象是( )
A. 同源染色体分离 B. 着丝点分裂 C. 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D. 染色体复制
13.如右图所示,卵原细胞内含有A和a、B和b两对同源染色体,已知此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所形成的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为Ab,则其所产生的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 )
A.Ab
B.Ab 或aB
C.AB或ab
D.aB
14.右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器官中一些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器官为睾丸
B.甲为次级精母细胞
C.甲是丙的子细胞
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15.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血友病的男孩,其双亲基因型不可能是( )
A.XHXH和XhY B.XhXh和XHY C.XhXh和XhY D.XHXh和XhY
16.钟摆性眼球震颤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婚配后,所生女孩均患该病,而男孩都正常,由此可推知这种病的遗传方式是(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X染色体显性遗传 D.X染色体隐性遗传
17.某哺乳动物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如右图,则它产生配子的种类及它的一个卵原细胞产生卵细胞的种类分别是( )
A.4种和1种 B.4种和2种 C.4种和4种 D.8种和1种
18.甲状腺有缺陷会导致牲畜甲状腺激素缺乏。调查发现某地区耕牛甲状腺缺陷有两种原因,一是缺碘;二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缺少甲状腺激素的牛,其双亲可以正常
B.甲状腺有缺陷的个体,可能具有不同基因型
C.甲状腺有缺陷的个体,一定有相同的基因型
D.双亲中一方有缺陷,后代中可能有正常个体
19.下图是一个家庭中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Ⅲ3与Ⅲ4结婚,则生出的男孩患病的概率是( )
A.1/6
B. 1/8
C.1/12
D.1/18
20.通过实验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科学家和揭示出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分别是( )
A.孟德尔、摩尔根 B.萨顿、沃森和克里克
C.萨顿、艾弗里 D.摩尔根、沃森和克里克
21.如右图所示DNA分子复制的片段,图中a、b、c、d表示各条脱氧核苷酸链。一般地说,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a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b和c的碱基序列相同
B.a链中(A+C)/(G+T)的比值与d链中同项比值相同
C.a链中(A+T)/(G+C)的比值与b链中同项比值相同
D.a链中(G+T)/(A+C)的比值与c链中同项比值不同
22.已知一段双链DNA中碱基的对数和腺嘌呤的个数,能否知道这段DNA中4种碱基的比例和的值( )                           
A.都能 B.只能知道的值 C.都不能 D.只能知道四种碱基的比例
23.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了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遗传的
B.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以自身的DNA作为模板,而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
C.为确认蛋白质外壳是否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5S标记噬菌体
D.若用32P对1个噬菌体双链DNA标记,再转入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n次,则含32P的亲代DNA链应占子代DNA总链数的2/2n
24.某DNA分子含有腺嘌呤200个,该DNA复制数次后,消耗了周围环境中6200个含腺嘌呤的脱氧核苷酸,则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多少次( )
A.3次 B.4次 C.5次 D.6次
25.决定DNA分子有特异性的因素是( )
A.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苷酸与磷酸的交替排列顺序是稳定不变的
B.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只有四种
C.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26.有关生物体内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是相同的
B.真核生物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比原核生物多
C.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一种转运RNA都只能运载一种氨基酸
D.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转录都是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
27.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某个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则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及转运的氨基酸发生的变化是 ( )
A.tRNA一定改变,氨基酸一定改变
B.tRNA不一定改变,氨基酸不一定改变
C.tRNA一定改变,氨基酸不一定改变
D.tRNA不一定改变,氨基酸一定改变
28.有关真核细胞DNA复制和转录这两种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过程都可在细胞核中发生 B.两种过程都有酶参与反应
C.两种过程都以DNA为模板 D.两种过程都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29.某蛋白质含2条多肽链,其中的肽键数为65个,则指导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中的碱基数目至少为( )
A. 390个 B. 402个 C. 396个 D. 408个
30.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实例可以说明( )
A.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DNA中某个碱基发生改变,生物体合成的蛋白质必然改变
C.基因通过控制激素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1.有甲、乙、丙、丁、戊5只猫。其中甲、乙、丙都是短毛猫,丁和戊都是长毛猫;甲和乙为雄猫,其余都是雌猫。甲和戊的后代全是短毛猫,乙和丁的后代中长毛和短毛小猫均有,欲测定丙猫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好选择哪只猫与之交配( )
A.甲猫 B.乙猫 C.丁猫 D.戊猫
32.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③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
33.下图(1)为某夫妇含有A和a、B和b两对等位基因的一个体细胞示意图,图(2)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图(3)为该妇女在一次生殖过程中生出男孩甲和女孩乙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基因A与a、B与b分离;A与B(或b)、a与
b(或B)随机组合发生在图(2)中D时期
B.基因A与A、a与a、B与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图
(2)中G时期
C.图(2)所示细胞分裂方式与图(3)中过程Y的细胞分裂方式相同
D.该夫妇在此次生殖过程中,至少形成了2个受精卵
34.如下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观察图示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图示各基因可互称为非等位基因
C.图中控制该果蝇黄身和白眼的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可以实现自由组合
D.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35.下图是果蝇细胞减数分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Ⅰ表示的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
B.图Ⅱ表示的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C.a、b、c、d染色体的组成各不相同
D.图Ⅲ可能是4个精细胞,也可能是1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36.果蝇的灰身和黑身受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果蝇的红眼和白眼也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位于X染色体上。现用纯合的灰身红眼果蝇(雌)与黑身白眼果蝇(雄)杂交,得到下表实验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P 灰身(♀)×黑身(♂) 红眼(♀)×白眼(♂)
F1 灰身 红眼
F2 灰身∶黑身=3∶1 红眼∶白眼=3∶1
A.F2中红眼和白眼果蝇的性别分别是雌、雄和雄
B.F2雄性中黑身白眼果蝇出现的概率是1/8
C.让F1个体间杂交得F2,预期F2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9种
D.让F1自由交配获得F2,若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9∶3∶3∶1,则表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7.在氮源为14N和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分别为14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a)和15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Ⅰ代细菌DNA分子中两条链都是14N
B.Ⅱ代细菌含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1/4
C.预计Ⅲ代细菌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a+b)/8
D.上述实验Ⅰ代→Ⅱ代的结果能证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38.科学家们通过实验,研究控制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下面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R型活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正常;将S型活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实验结论:S型细菌的荚膜有毒
B.将杀死后的S型菌与活的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实验结论:R型细菌有毒
C.从S型细菌中提取蛋白质、多糖和DNA,分别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结果只有加入S型细菌DNA的培养皿中有活的S型菌产生。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DNA是转化因子。
D.用15N和32P这两种同位素标记烟草花叶病毒,然后侵染烟草叶片。通过示踪观察可以得出: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39.如下图所示,给以适宜的条件各试管均有产物生成,则能生成DNA的试管是( )
A.只有b B.a和d
C.b和c D.只有c
40.已知AUG、GUG为起始密码子,UAA、UGA、UAG为终止密码子。某原核生物的一个信使RNA碱基排列顺序如下:A—U—U—C—G—A—U—G—A—C……(46个碱基)……C—U—C—U—A—G—A—U—C—U,此信使R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氨基酸的个数为
( )  
A.20个 B.15个 C.16个 D.18个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41、(8分)下图中的图甲是雄性动物减数分裂过程的图解,图乙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图丙是某雌性动物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图解。请根据这三个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的线段B代表图甲中的[ ] 细胞,图乙中的线段D代表图甲中的[ ]
细胞。
(2)图甲中的2所示的细胞有 对同源染色体,3所示的细胞有 条染色单体。
(3)图乙中的线段C所示的细胞中,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之比为 ,线段D所示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染色单体数之比为 。
(4)图丙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要分离的染色体是____________(填数字编号)。
(5)图丙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形成的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合可能是______(填其中一种答案,用字母表示)。
42、(13分)下图中图甲表示以DNA为模板的转录过程图解。图中4、5表示两种功能不同的酶。图乙表示人体肌细胞内基因表达的某过程。请根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人体的肝细胞中,能够进行图甲所示生理过程的细胞结构有 。
(2)图甲中转录过程中DNA首先在[ ] 的催化作用下,由ATP提供能量,将DNA分子中碱基对内的氢键断开,该过程称为 。然后在[ ] 的催化作用下,以其中的 链作为信息模板,以[ ] 为原料,由ATP提供能量,按照 原则,合成出[ ] 。
(3)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转录的产物通过 进入细胞质中,与 (填写细胞器)结
合在一起直接指导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
(4)图乙中所示属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 步骤。
(5)图乙中I是 ,按从左到右次序写出(Ⅱ)核糖体内mRNA模板链区
段所对应的DNA模板链的互补链的碱基排列顺序 。
43、(11分)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这两种形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B、b表示,且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
(1)图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根据F2表现型比例判断,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规律。
(2)另选两种基因型的亲本杂交,F1和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与图中结果相同,推断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3)图中F2三角形果实荠菜中,纯合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它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12分)下图是DNA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横线上填名称,[ ]中填标号)
(1)图中③的名称是________;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图中表示DNA基本组成单位的是[ ] 。
(3)⑦的各组成成分与RNA比较,一定不同的物质的标号是[ ]。
(4)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的组成成分在图中的标号是[ ]。
(5)图中①的名称是 。
45、(6分)果蝇是一种小型蝇类,因其具有易饲养,培养周期短,染色体数目只有8条,相对性状易区分等特点,所以是遗传学中常见的试验材料。已知猩红眼和亮红眼为控制果蝇眼色的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圆形眼和棒状眼为控制果蝇眼形的另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规律。现有一对猩红棒状眼的雌雄果蝇交配,得到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猩红圆形眼 亮红圆形眼 猩红棒状眼 亮红棒状眼
雄蝇 3/16 1/16 3/16 1/16
雌蝇 0 0 6/16 2/16
(1)则可以得知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控制眼色和眼形的基因分别位于 染色体上;F1中亮红棒状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
(2)请写出亲代棒状眼雌雄果蝇交配,得到F1 的遗传图解: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末考联考
高一生物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1-30题各1分,31-35题各2分,共50分)
1-5:BADBB 6-10: BDCAB 11-15:ACBDA 16-20:CACAD
21-25:CADCD 26-30:BCDBD 31-35:BDCCB 36-40:CCCB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41、(8分,每空1分)
(1) [2]初级精母 [4]精 (字母与文字全对给1分,错其中一个不给分)
(2)1 2 (3)2:1或1:1 1:0 (各1分)
(4)①和②、③和④ (1分)
(5)ac(a′c′)或bd(b′d′)或ad(a′d′)或bc(b′c′)等答案 (1分)
42、(14分,每空一分)
43、(10分)
(1)AABB和aabb(2分);自由组合(1分)
(2)AAbb和aaBB(2分)
(3)1/5(2分) AABB、AAbb和aaBB(3分,每个1分)
44、(12分,每空两分)
(1)碱基对;氢键
(2)⑦脱氧核糖核苷酸(标号与名称全对给2分,错其中一个不给分)
(3)⑤ (4)⑤⑥ (5)胸腺嘧啶
45、(6分)考试日期: 7月 4 日 完卷时间: 12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目共12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的值为( )
A. B. C. D.
.化简=( )
 A.     B.     C.     D.
.如果角的终边经过点(),那么的值是( )
A.-   B.- C. D.
.已知平面向量,,且//,则=( )
A. B. C. D.
.已知,则( )
A. B. C. D.
.下列各式中,值为的是( )
A. B.
C.cossin-sincos D.
.已知函数()的图象
(部分)如图所示,则的解析式是( )
A.
B.
C.
D.
.下列函数中,最小正周期是的偶函数为( )
A. B.
C. D.
.已知不共线,且,,,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 A、B、C三点共线 B. A、B、D三点共线
C. A、C、D三点共线 D. B、C 、D三点共线
.将函数y=sin(x+)的图象上各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再向右平移个单位,所得到的图象解析式是( )
A. B.
C. D.
.已知△ABC的三个顶点A、B、C及所在平面内一点P满足,则点P与△ABC的关系为是( )
A.P在△ABC内部 B.P在AB边所在直线上
C.P在BC边所在直线上 D.P在AC边所在直线上
.车流量被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十字路口的车辆数,单位为 辆/分,上班高峰期某十字路口的车流量由函数F(t)=60+3 (其中0≤t≤20)给出,F(t)的单位是辆/分,t的单位是分,则在下列哪个时间段内车流量是增加的.( )
A.[15,20] B.[10,15] C. [5,10] D.[0,5]
二、填空题(本大题目共4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半径为,则扇形的面积是     
.已知向量,满足则=    
.= .
.下列命题中:
①在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BC中,为;
②函数的一条对称轴是;.
③知向量与的夹角是钝角,则的取值范围是
④函数f(x)=cos+cos的最大值为,
其中正确的序号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目共6题,共74分,解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向量=,向量=,且(-)⊥.
(1)求实数的值;
(2) 求向量、的夹角的大小.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为第三象限角,若,.
(1)求的值
(2)求的值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其中)的图象一个最低点为.相邻两条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
(1)求的解析式;
(2)当,求的最大值,最小值及相应的x的值。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
(1)求的值;
(2)求的值.
.(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 是常数), 且。
(1)求的值;
(2)求使≥的的取值集合,
(3)当时,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
.已知向量=, =,=,且
(1) 若求;
(2)求的最值.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末联考
高一数学试卷答案
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B A B D D A C C B D A
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13. 14. 2 15. 16. ②④
三.解答题(共74分)
17.解:(Ⅰ)由已知得,-=,…… 2分
又(-)⊥,即…… 4分
∴  …… 6分
(2) ……………… 10分
∴的值为 ……… 12分
19.(1)由最低点为,得A=2. ………1分
相邻两条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即,………3分
最低点为在图像上得:

又 ………6分
(2) ………8分
当=,即时,取得最大值2; ………10分
当即时,取得最小值-, ………12分
21.解:(1)= ……… 3分
= ………5分
……… 6分

(2)由≥ ……… 7分
……… 9分
的x的取值集合是 ……… 10分
(3)
………………12分
………………14分
22.解:(Ⅰ) , 得siny=,… 2分
= =……………………………………………4分
(Ⅱ) 得cosx+siny=,
∴siny=-cosx,……………………6分
∴=siny-cos2x+3=-cosx-cos2x=-2+,………………8分
∵-1≤siny≤1,∴-1≤-cosx≤1,解得-≤cosx≤1,………………10分
所以当cosx=-时,()max=,
当cosx=1时,()min=.………………1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