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第12课新文化运动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了解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20世纪初期,在北大的讲坛上,有从海外归来的、西装革履的大力宣传新思想的进步人士;也有拖着长辫子、身穿马褂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遗老,他们相互抨击对方的思想观点,出现了激烈的思想冲突。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现象出现呢?近代化的探索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技术制度思想文化开端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天演论》“物竞天择”《民报》“三民主义”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深受知识阶层欢迎。新思潮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在思想领域“尊孔复古”的逆流。旧思潮《青年杂志》和《新青年》时间:1915年标志:《青年杂志》的创刊(后改名为《新青年》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重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蔡元培北京大学红楼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北大之父”蔡元培“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新青年》Democracy(德先生)Science(赛先生)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民主科学内容(四个提倡,四个反对)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反对专制独裁旧道德迷信盲从旧文学陈独秀胡适鲁迅旧道德:主要指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孔子之道儒家伦理学说。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①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新道德: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有关人权自由的资产阶级道德思想。维护专制制度“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节选自鲁迅《狂人日记》鲁迅以他坚定清醒的现实主义立场和坚忍持久的战斗精神,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流砥柱和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精神代表。指自然科学及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指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民主思想。民主科学②提倡民主与科学。(口号)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民主)并重。——陈独秀《敬告青年》③文学革命。《文学改良刍议》文体形式文体内容胡适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1917年2月发表《文学革命论》。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主张陈独秀——屈原《离骚》这棵大树很可恶,他碍着我的路!来!快把他砍倒了,把树根亦掘去。哈哈!好了!——胡适《乐观》和文言文相比,白话文有什么优点?这两段材料,哪一个读起来更顺口、更通俗易懂?新文化运动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用哪一种语言更容易普及到大众之中?VS1918年,《新青年》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1920年,全国各个学校的教科书改用白话文。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第一人《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为五四运动奠定思想基础④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第二阶段)新阶段到来的标志: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意义“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除上课、阅报以外,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毛泽东《新青年》“象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陈独秀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肯认错了,方肯死心塌地去学人家。——胡适局限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对西方文化的全盘肯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特点是:从学习西方的先进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由浅人深。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并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新文化运动原因: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新旧思潮产生激烈冲突开始: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口号:民主科学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主阵地:《新青年》北京大学内容①抨击旧道德与旧文化②提倡民主与科学③进行文学革命④宣传马克思主义评价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规模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积极影响:①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②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③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局限性: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对中国传统文化绝对否定启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2.新文化运动.pptx 新文化运动.mp4 觉醒年代导入.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