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上第二章第三节第二课时有机合成材料【教学目标】1、知道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2、通过塑料的热加工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认识塑料的性质和相应的用途,理解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3.认识有机合成材料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和使用塑料不当给环境造成的危害,认识“白色污染”及其危害、解决方法。体会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4、通过对新材料认识和预测,形成大胆想象,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体会学习科学的价值。5.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生存环境,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学情分析】本节课知识难度不大,重在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通过有机合成材料的性质、利用和发展的学习,体验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生活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像科学家那样思考问题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上这堂课前,我请学生填写例举由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制成的物品名称,并列出主要是利用该材料的什么性质?原以为学生对这些生活中到处可见的材料是很熟悉能认知的,但从学生的回答来看,学生所学的科学知识和生活实际应用是有脱节的。引导学生将学习的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真正领会所学的科学知识是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科学教学要重视开拓学生的信息渠道,既有来自书本、网络媒体,更要与生活实际关联,用科学的思维解决日常生活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眼中的科学世界妙趣横生,既有物质现象的丰富多彩,也有理科世界的无穷思维奥妙。【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塑料等有机合成材料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和使用塑料不当给环境造成的危害。难点:认识塑料的性质和相应的用途,理解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体验认识化学物质的方法。【教学活动】(一)课前导学:1、请例举由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制成的物品名称,并列出主要是利用该材料的什么性质?材料物品主要性质塑料塑料袋韧性好、可塑性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二)导入课题:同学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是有机合成材料,是以石油、天然气等为原料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得的高分子化合物。科技日新月异,这些人工合成的材料在生活生产中有了更广泛的应用,如塑料用于做3D打印的原材料,几乎可以打印出任何形状的产品。(三)学习新课过渡:塑料材料打印成3D塑料产品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生:将原材料加热熔化,再挤出后冷却成型。让我们来体验塑料的热加工。活动1:塑料热加工参照任务单,完成以下任务加热前:观察塑料粒子的性状后,将塑料粒子放置在模具内按如图装置。加热时:加热直至熔化,用玻璃棒碰触,观察变化,有无难闻的气味:。加热后:冷却观察塑料的性状。将产品和橡皮擦、橡皮筋、毛线、铝板等进行性状比较。如用手用力掰,用力扯,用图钉扎。塑料的性质。演示:热熔后的塑料拉丝学生展示产品,汇报总结塑料的性质:韧性好,易加工,可塑性强……读图:生活中的塑料制品,分别是利用了塑料的哪些性质?归纳:塑料的性质用途过渡:塑料的性能是优越的,但从今天的热加工实验来看,塑料的使用也是有一定局限性的。热塑性使塑料在温度较高环境下无法使用,如矿泉水瓶加热变形。同学们想到用什么方法能使塑料在高温环境下也能使用?如锅柄,电热塑料一、加入添加剂,二、改变分子结构,热塑性-----热固性(电木),总结:结构性质用途由于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结构,改变塑料的分子结构和组成成分,可研制出性能更优越的新型塑料材料。材料:导电塑料使本来绝缘的塑料变为导体。视频:自动愈合的塑料超级塑料人们把这类具有特殊优越性能的塑料称为超级塑料。你想象过未来的超级塑料会是怎样的?活动3:小组讨论预测:未来超级塑料的性能用途:如:塑料超导材料:改变分子结构制作塑料飞机:强度大、密度小制作塑料枪壳:强度大、耐高温塑料新型材料性能越发优越,用途越来越广泛,逐渐取代了金属、玻璃、陶瓷等无机材料,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巨大的使用后遗症,是什么?生:结构越稳定,越坚韧,越难降解,成为“白色污染”活动4:“白色污染”有什么危害?你有什么对策?师生讨论过渡:用“燃烧法”处理白色污染可行吗?活动5:探究塑料燃烧后的产物猜想塑料燃烧后的产物,说出依据猜想一:有CO2猜想二:有CO猜想三:有水猜想四:有固体烟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四)小结:有机合成材料我们重点学习了塑料,研究了塑料的加工方法,结构、性质和用途。介绍:三大合成材料还有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就挑选了几种材料让同学们认识一下,同学们可以在课后查找相关资料展开研究。合成纤维常见的有:尼龙绳---锦纶---耐磨;聚酯纤维(涤纶)---挺括耐褶;毛线衣---晴纶---保暖,柔软;请同学们指认实验盒里的合成纤维:尼龙带子,衣服里料,绒衫毛线。人造心脏瓣膜与人体结合部用合成纤维—减小对人体的伤害,耐久性。橡皮筋,塑胶跑道--合成橡胶—耐磨,有弹性观察校服标签,为什么各成分混纺?总结:按一定比例混纺使衣物能综合各成分的优点。(五)课堂检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棉花和涤纶都是天然纤维B.聚乙烯塑料袋可用加热法封口C.合成纤维、合金、合成橡胶都是有机合成材料D.焚烧塑料是解决“白色污染”的好办法2.小凤对包装食品的塑料袋进行探究,以验证其成分。作出猜想:①该塑料袋是用聚乙烯制成的②该塑料袋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查阅资料: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聚氯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氢。实验探究:小凤将装置按A、B、C、D顺序连接好后,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B、D产生明显现象,C无明显现象,说明塑料袋燃烧没有气体生成,B装置的作用是。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证明,猜想是正确的。交流反思:①连接实验仪器时,填“能“或“不能”)将B、C位置进行交换,理由是②从化学角度分析,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会导致,燃烧塑料制品会造成。(六)课外实践活动1、绘制“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起草防治“白色污染”倡议书、制作?“我的减塑日志”。2、以“拒绝白色污染、文明‘袋袋’相传”为口号,走出课堂、走进社区进行宣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