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百家争鸣》学案

资源简介

《百家争鸣》学案
班级 姓名
主备人:何苏芬 审核: 授课时间:
一、学习目标:
1、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代表思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理解产生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以及对后世和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
3、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的代表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
难点:“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三、自主学习任务:
1、阅读课本填写以下表格:
学派 代表的思想家 所处的时代 主张或观点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2、填空:
孔子名( ),春秋时期( )国人,( )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弟子根据他的言行,编成了( )一书。是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四、课堂探究
1、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2、根据本科所学,试想:战国后期,强大的秦国采用的是什么学派的学说?在我国的历史上影响最久、最大的是什么学派的学说?
3、为什么秦国当时要用法家而不用儒家的学说?为什么在以后两千多年中儒家思想能占统治地位?
五、课后拓展
1、诸子百家的思想对我们今天有影响吗?请举例。
2、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百家争鸣》学案(答案)
何苏芬
一、学习目标:
1、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代表思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理解产生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以及对后世和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
3、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的代表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
难点:“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三、自主学习任务:
1、阅读课本填写以下表格:
学派 代表的思想家 所处的时代 主张或观点
儒家 孔子 春秋晚期 “仁爱”,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孟子 战国时期 “仁政”、“民贵”、“君轻”
道家 老子 春秋晚期 “无为”;朴素的辩证思想,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具有对立面
庄子 战国时期 “无为”
墨家 墨子 战国前期 “兼爱”、“非攻”
法家 韩非子 战国时期 “法治”、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的权力
兵家 孙武 春秋末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膑 战国时期 “事备而后动”
2、填空:
孔子名( 丘 ),春秋时期( 鲁 )国人,( 儒 )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弟子根据他的言行,编成了( 《论语》 )一书。是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四、课堂探究
1、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答:周政权衰落,一些富有学识的人流落民间传播知识,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士阶层,为百家争鸣提供了人才;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致使各国纷纷变法图强,产生出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为百家争鸣创造了客观环境。
2、根据本科所学,试想:战国后期,强大的秦国采用的是什么学派的学说?在我国的历史上影响最久、最大的是什么学派的学说?
答:法家;儒家
3、为什么秦国当时要用法家而不用儒家的学说?为什么在以后两千多年中儒家思想能占统治地位?
答: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争霸、战争频繁,儒家思想讲“仁爱”、“秩序”,不利于各国国君发动战争。而法家重“君权”、“赏罚”。符合了当时统治者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在以后的社会中,以统一和平为主,讲“仁政”、“秩序”,儒家思想更符合统治者的需要。
五、课后拓展
1、诸子百家的思想对我们今天有影响吗?
答: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2、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答: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其优秀部分我们应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特征,发扬光大。对于糟粕部分我们应该予以扬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