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小气象员——气象观测(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我是小小气象员——气象观测(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

资源简介

综合实践活动常态课教案兼说课
课题:
我是小小气象员——气象观测
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从三个维度展开;
知识与能力上,首先,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和认识常见的天气种类与变化;其次,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并能从温度、湿度、雨量、风向等方面观测天气情况;最后,培养学生扮演“小小气象员”,运用观测到的数据进行天气播报。
过程与方法上,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为主,结合课内外知识的融合,从课堂走向课外;因此,我将在学生认知不同的天气情况下,使他们观测并了解不同的天气类别,在操作时准确记录观测的数据,并学会制作风向仪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不仅体现在知识与方法方面的培养,更应做到全面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体现在,培养学生对天气的认识的同时,使他们了解到天气变化与生活密切相关;由感受到天气的变化,培养他们懂得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探究能力和兴趣。
教学重点是认识不同的天气情况及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通过观测到的数据体会天气的变化。
教学难点体现在学生使用相应的设备观测天气并记录数据;制作风向仪。
本节课作为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需要诸多材料;
教材分析:从教材上看,内容编写侧重于广义上的气象观测。我将教材的内容提炼为校园内观测和实践活动,不仅体现了教材的基本内容,也拓展了学生的学习和视野。
教法:本节课的教法主要采用观察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和实验法。
学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讨论法,合作法和实习法展开学习。
教学准备主要有PPT课件、百叶箱、风向仪、雨量器、观测记录表、综合实践活动课评价表、磁铁、教学板书。针对教学的
材料与工具有卡纸、胶水、剪刀、吸管、纸杯、牙签、橡皮泥。
教学过程上,我将分为七个步骤展开教学,从室内到室外,让学生从基础知识学习过渡到操作实践;第一个步骤为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这个步骤预计耗时为
1分钟。首先,我将以天气预报背景音乐导入课题,提出问题:这是什么电视节目的背景音乐?学生因生活常识很快会给出答案。由此,本节课已经顺利引入,然后我将板书课题进入主题。在激发兴趣之后,
本节课进入第二个环节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个步骤时间设定为17分钟。首先我将以图片资料展示南昌、东京、首尔、北京的不同天气播报并出问题:同学们看到的不同城市分别是什么天气情况?然后指明学生回答并进行补充。学生已经初步感受了天气的变化多端,在此基础上我提出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天气的不同?让学生以同桌为单位就此话题展开讨论。之后进行全班汇报和补充。此时学生已有了对天气的感受和认识,我在此基础上引入问题:同学们了解的都是常见的天气种类,那么不常见的天气种类主要有哪些呢?此时我将出示龙卷风,沙尘暴,雾霾,温室效应四张恶劣天气的图片资料,在学生观察后,指明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预设学生会分享出自己对天气、对环境的感受,充分认识到自然环境与生活的密切相关。我将以此引入最后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天气的不同呢?学生充分讨论后进行全班汇报和交流,我将根据学生的分享进行补充和完善。在学生对天气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
教学过程进入第三个环节
知识链接与拓展。本步骤安排时间为4分钟。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资料的搜集是必不可少的。课前我让学生搜集好了相关资料;开始的时候提出问题:许多知识是学生所不知道也不了解的。期间指明两位同学分享自己搜集的天气方面的资料,预设学生有谚语、俗语方面的资料搜集。在学生分享后,我将进行自己的分享,我分享的主要有: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歌,并结合当时的天气情况提醒学生防寒保暖。之后我分享了一些图片资料,包含有人工改变天气的图文信息和关于气象站的内容,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气象站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此引入课外实践———走进校园气象站。在课内已经得到充分学习后,学生对气象有了充分的兴趣,为体现综合性与实践性,本节课的后半部分设置在室外进行。教学场地为校园气象站。
第四个教学环节为
实地观察,记录数据。这个环节的时间预设为7分钟。
在为学生介绍校园气象站后,我带领他们走进气象站内;实地观察气象站内有三个基本设施:百叶箱,雨量器和风向仪。本步我用形象的词语描绘三台设备的外形,引导学生和“它们”打招呼,使教学充满乐趣。第一步是探究百叶箱的构造和作用;在为学生介绍它的使用方法后,指导学生操作如何利用设备测量温度和湿度,并集体记录相关数据;同样地,第二台设备雨量器用于测量降雨的多少;进行简单的示范后,我让学生自主操作和记录数据,掌握基本的使用方法,体验到天气的可测量性。最后1台用于测量风向和风速的设备,采用观察、思考、猜测的方式展开,我先让学生思考它的可能功能并分享交流,再总结后引导学生观察风向并做好记录。学生通过在气象站的观察和学习对气象有了更深的认识和兴趣,由理论过渡到实践操作进入教学第五个环节:
实践操作,制作风向仪。这个环节预计时间是8分钟
本步我先现场手工制作一个简易风向仪作为示范,之后让学生分为6个小组分工合作,制作心中喜爱的简易风向仪。期间我将进行巡视指导,指出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地方。当学生制作完成,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评价后,我将对其中几个有特色的作品进行评价并进行整体点评。最后,让学生用自己手工制作的风向仪测量出当天的风向,感受劳动收获的喜悦和体验成功的快乐。此时课堂进入第六个环节
天气模拟播报。这个环节大约需要2分钟
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扮演气象播报员,将自己的观测结果汇总报告给全体同学,并进行小组评价和反馈。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在快乐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最后,是本即可的
总结归纳,评价结课。最后的总结大约需要1分钟
这一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自行填写课后评价表,进行自评和互评;总结自身的收获和体会。之后,我会进行课堂小结,归纳出本节课的体会和心得,提出对学生的期待和要求结课。
附1板书:
我是小小气象员
——气象观测





温度
湿度
风向
风速
降水
附2表格1





日期
项目
温度
最高
最低
湿度
降水
风向
附3表格2



备注:评价标准
一般★★★
较好★★★★
优秀★★★★★
评价项目
自评
互评
师评
活动表现
活动态度
纪律规范
合作有序
活动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