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6张PPT)第13课五四运动1.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背景、时间、经过、口号等基本情况。2.掌握五四运动的重要意义。3.分析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4.弘扬新时代“五四精神”。学习目标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加入了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一方作战,派出了20万华工在战争中担负起了后勤任务,为协约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战后,中国也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一、五四运动的爆发“即将召开的和会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机会,中国可以借此谋求某种程度的公平待遇,并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所遭到的惨痛后果加以改正。——顾维钧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正当要求:①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②废除“二十一条”③收回青岛主权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仍然失败了呢?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结果: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顾维钧1.背景:(1)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2)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导火线)(3)新文化运动兴起2.时间:1919年5月4日3.地点:北京天安门前4.主力(第一阶段):北京3000多名学生5.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外争主权”将斗争矛头指向了谁?“内除国贼”将斗争矛头指向了谁?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反帝反封建斗争态度坚决彻底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帝国主义北洋军阀政府6.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曹汝霖订立“二十一条”时的外交次长陆宗舆订立“二十一条”时的驻日公使章宗祥山东问题换文的签字者时间:6月5日主力:工人群众地点:北京→上海形势: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上海商人罢市6月上海工人罢工支持学生斗争各地工人参加罢工,工人阶级参加斗争起了巨大作用。二、五四运动的扩大(第二阶段)结果:①北洋军阀释放被捕的学生②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③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④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实现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热烈欢迎拒绝签字通告阶段时间地点领导人主力斗争形式口号结果爆发扩大1919.6.5上海陈独秀李大钊工人罢工罢市取得初步胜利(释放、罢免、拒绝)1919.5.4北京学生罢课游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遭到北洋军阀镇压五四运动实现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直接目标,但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1)工人阶级(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2)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4)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准备(5)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时期任务领导阶级指导思想最终目标旧民主主义革命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三民主义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寄语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30日)精神:爱国(核心)、进步、民主、科学。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领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瓦解过程新中国成立1949年五四运动1919年鸦片战争1840年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爆发:经过意义时间:1919年5月4日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课堂小结扩大:6月5日开始北京上海学生工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3.五四运动.pptx 五四运动.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