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物活起来(课件) 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共2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让文物活起来(课件) 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 全国通用(共27张PPT)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六年级综合实践主题分解课
——让文物活起来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习近平主席曾指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保护好、管理好、研究和利用好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让历史说话,让文物活过来,给当代人以民族自信和历史启迪。
他还表示,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
跟着习主席看博物馆
想了解一个国家的过去
从博物馆开始
走进湖北博物馆
探寻楚汉文化
瓷母是清朝乾隆年间烧制的一件86厘米高的大瓷瓶,又名各种釉彩大瓶

乾隆年间的瓷器烧制技术已经达到顶峰时期,乾隆专门命人烧制出一款集合历代所有瓷器品种、工艺于一身的大瓶。
整个大瓶从上到下依次运用了15种施釉方法,16层纹饰,腹绘12扇开光图案,包括
“三羊开泰”、“太平有象”等画面。
此瓶集高温、低温色釉和釉下彩、釉上彩于一体,每层烧制温度各不同。当时条件简陋,工匠们仅凭一次性测温瓷片一遍遍烧制,在只有0.0023%的成功率下,竟然烧造成功!其工艺繁复至极,至今无法复制。
江山千里望无垠,
元气淋漓运以神。
北宋院诚鲜二本,
三唐法总弗多皴。
可惊当世王和赵,
已评一堂君与臣。
曷不自思为臣者,
尔时调鼎作何人。
这是巨幅山水《千里江山图》上的一首题诗,据传为乾隆所作。
文物上的题诗
用蓝宝石等作颜料。
但这幅被乾隆皇帝题诗50多处的“十大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实为赝品(仿品)。
明朝末年这幅画的原版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就在此画被烧时,被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
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现每段估值500亿。
文物的前世故事
在2010年3月14日的两会新闻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讲了一个故事,希望两幅画能合成一幅画。
画是如此,人何以堪。引温总理的话,充满了对两岸“血浓于水”同胞情谊的深情寄托。
诸多年来,两岸画家和有识之士多方努力,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破镜重圆”,重新拼合此画。
在多方努力下,大陆与台湾沟通了5年,《富春山居图》2011年6月终于在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参观人数突破70万人。同时,中国邮政公司发行同名邮票。
《富春山居图》问世已有660多年,烧成两段则有360多年,分藏海峡两岸也有60多年,
希望它早日和两岸同胞一样来大陆
“破镜重圆”。
文物的今生故事
帝王陵为何不能随便挖掘?看看一件出土的龙袍就明白了。
1956年5月19日,定陵的发掘工作正式开始。地宫里的陪葬品极其丰富,如今人们都知道定陵地宫共出土了3000多件文物,其实当年很多珍贵的丝织物都因为技术问题没能被保存下来。很多丝织物接触氧气后被氧化,结果瞬间化为灰烬。
当年万里皇帝的龙袍在发掘现场就已经开始碳化,并逐渐失去了原来的色彩。如今五十多年过去了,龙袍的损坏情况更为严重。其中龙袍的折痕处已经发黑、碎裂,给人的感觉是整件龙袍都已经“酥掉了”。
博物馆新闻
博物馆新闻
故宫文物种类繁多
开放区域增加
博物馆新闻
匠人匠心——《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曾风靡一时,无数人被文物修复师精湛的技艺和持之以恒的坚守而打动。若说冷门职业,文物修复师肯定名列其中。
21岁男生想当文物修复师,
修复一个瓷杯花了3个多月

据介绍,全国馆藏文物几千万件需要修复。目前,全国文化遗产行业从业人员约为15万人。即便全员上岗,显然也是来不及修复各种文物的。
博物馆新闻
提问题三原则:
1、感兴趣
2、有价值
有利于我们身心发展,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3、可操作
小组成员都力所能及。
提问题的方法
将问题分类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
是什么——知识探究型
可通过网络、教科书、科普书等寻找答案。
(例:挖掘文物时文物会遭到破坏吗?)
为什么——准学术研究型
需要通过搜集证据,进行逻辑分析、
推理才能找到答案。(例:挖掘文物时文物为什么会遭到破坏?)
怎么样——创新研究型
它不仅回答是什么、为什么,而且还要回答“该如何做、怎么办”等。(例:怎样解决文物挖掘时遭受破坏的情况?)
提出问题
问题:苹果为什么会落地?
问题:水开了,壶盖为什么会动?
研究课题:有关万有引力的研究
研究课题:蒸汽的运用
发明蒸汽机
研究课题
问题筛选、分类的方法:
1、删——删除没有研究价值,显而易见,现阶段研究起来较困难的问题。
2、并——将相似或相近的问题进行合并,问题归类。
3、改——对描述不准确、不完善的问题进行修改。
整合问题
科学表述子课题的方法
子课题不能是疑问句,要准确、规范、简洁、醒目,要包括研究内容。
比如:文物的研究,这个主题就不是一个科学的表述主题,它缺少了研究内容,若写成“有关文物纹饰的研究”,就写明了研究的内容。
提出问题后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将你们研究的问题按要求尽量转换成研究的子课题。
科学表述子课题
主题辐射式:
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与主题相关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例如:《走进博物馆》
文物的故事
文物的保护
文物的价值
文物的鉴赏
……
文物的故事
文物的鉴赏
文物的价值
文物的保护
走进博物馆
主题立体式:
确定一个主题,将其分解成若干个子课题,这些课题还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子子课题。
组内交流,提出问题。
组长:
组织本组成员轮流分享各自最想研究的问题,筛选出最有价值,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记录组员提问题情况并打分,将本组推选的三个问题贴到黑板相应的位置上。
组员:
在小组内交流你最想研究的问题,并说说你想研究的理由。
将问题记在问题采集卡上,并尽量将问题归纳成子课题。
记录员:
将本组推选的三个问题写到彩色卡纸上,注意在问题的前边标上组别和序号,书写工整,字体大小适中。
计分员:
依据评分标准给本组成员计分,填写到评分表中。
整合问题
提炼研究的子课题
子课题
哪几个问题可以归为一个子课题,请用序号分组并科学表述子课题。
问题采集卡
组别:
A
组长:
我提出的问题
序号
A2
A1
A3
A4

每票1分
《走进博物馆》综合实践主题分解课评价表
组别:
组长:
组员
学号
提出问题的数量
每个1分
被推选的问题数量,每个2分


本组共提出(
)个问题,平均每人提了(
)个问题。
同学感兴趣
有价值
可操作
问题筛选、分类的方法
1、删——删除没有研究价值,显而易见,现阶段研究起来较困难的问题。
2、并——将相似或相近的问题进行合并,问题归类。
3、改——对描述不准确、不完善的问题进行修改。
整合问题
科学表述子课题的方法
子课题不能是疑问句,要准确、规范、简洁、醒目,要包括研究内容。
比如:文物的研究,这个主题就不是一个科学的表述主题,它缺少了研究内容,若写成“有关文物纹饰的研究”,就写明了研究的内容。
科学表述子课题
全班交流
板书:
提问题的方法
提问题
整合问题
科学表述子课题
分组
各位同学请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结组。(先选出各组的组长,手拿标志,让组员找组长)
分组
谢谢莅临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