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统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3.2《遵守规则》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下面相应的表格内。2×12=24分)1.小明在与亲友聚餐时拒绝使用公筷(公筷指专用于夹菜但不用于吃饭的筷子,使用公筷有利于防治疾病相互传染),当表弟劝说他时,他反驳道:“亲友之间不用公筷不要紧,再说用不用公筷是我的自由,你就别管了!”小明的话说明他没有意识到()A.遵守规则只能靠他律B.自由和规则密不可分C.应当选择性遵守规则D.不遵守规则必然违法2.李克强曾说过:要使明规则战胜潜规则。要“推动促进社会公正的改革,不断厘清有碍社会公正的规则”这告诉我们()A.要将规则内化于心B.要讲规则外化与行C.要积极改进规则D.规则维护社会秩序3.关于维护规则的认识,错误的是()A.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B.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C.要坚定维护规则D.遇到不遵守规则的行为要勇敢地与其做斗争4.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只有提高了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由此表明()A.自律就是被动地接受B.他律的重要性C.自律的重要性D.不严格要求自己能适应社会的发展5.遵守规则对我们而言应该是()①是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为②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习惯③是迫于道德、纪律和法律的威严的行为④是发自内心的对规则的敬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驾驶机动车违反道路交通信号灯通行的,将由记3分提高为记6分”的规定( )A.极大地限制了司机的自由B.形同虚设,没多大意义C.会彻底杜绝机动车驾驶员闯红灯问题D.既约束司机的驾驶行为,也保障着司机的权利和自由7.在学校,我们既要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要时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反思我们的言行是否妨碍了他人。这说明()A.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B.在公共生活中人们没有自由C.服从公共生活的规则是一种被迫行为D.公共生活的规则使人的生活变得不方便8.今天,我们享受着列车提速、高铁联网,硬件设施不断升级的优越条件,但文明素质的“考场”无处不在。我们应该守护良好的公共环境,这就要求我们()①敬畏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②要学会自律,时刻自觉地遵守规则③加大立法力度,打击不守规则的犯罪行为④与自己利益有冲突的规则,都要改进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没有规则,违背规则,我们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B.自由是在规则中的自由,规则是为了自由而进行约束。C.自由和规则是矛盾的,要自由就不要规则,有规则就没有约束。D.规则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同时也保障着人们的自由10.“日月星,花鸟虫,因时序,相平衡;循轨道,行车船,有规矩,成方圆。”这句古训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这个道理是()A.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守规则B.画圆要有“规”,无“规”就画不成圆C.制方要有矩,无矩就制不出方D.人的活动要受思想动机、目的、愿望的支配1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说明( )①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是限制自由 ②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③公民要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和自由 ④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12.“小型观赏犬在允许出户时间内,必须束犬链,并由成年人牵领。”这一规定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不断完善的过程。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我们要经常性地修改规则,保障所有人的利益B.我们要坚定维护既有规则,不做任何改变C.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完全否定旧规则D.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变化,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新规则的制定并加以调整和完善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2、非选择题(56分)13.【关注社会文明出行】(8分)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漫画一体现的社会规则是 ;漫画二体现的社会规则是 。(2分)(2)你打算怎样坚定地维护规则?(4分)(3)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中学生如何遵守秩序?(两例即可)(2分)14.【规则自由划定保障】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20年7月1日,《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元元:《条例》对电动车的销售、出行等要求太多了,真不自由,还不如不出台。芳芳:早在《条例》出台前,许多热心市民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为完善相关规定作出了贡献;《条例》施行后,广大市民积极购买头盔、拆掉雨篷等;一些志愿者上街提醒、劝导不戴头盔等不安全行为…他们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1)请运用自由与规则的相关知识,帮助元元纠正这种错误的观点。(4分)(2)芳芳的话是如何体现维护和改进规则的?(4分)15.【情境探究明理洞悉】以下是中学生明明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情境一 明明与同学讨论时说“守规则,没自由;要自由,就要突破规则”。(1)明明的说法是: (2)正确的观念是: 情境二 明明与同学讨论时说“遵守规则,只需要他律和自律”。(1)明明说法是: (2)理由: 情境三 明明说“社会规则一旦制定,就不能改变。”(1)明明观点是: (2)理由: ?16.【敬畏规则从我做起】材料一:今年8月21日,一则“高铁皇霸男”霸占他人座位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论,该男子不仅霸占他人座位而且无理取闹,遭到网民的声讨。购票乘车,对号入座,这是大家都自觉遵守的社会规则,每个乘客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定。材料二: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你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你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歌德(1)我们参与社会生活还需要遵守哪些规则?至少两条(2分)(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6分)材料三:2017年春节,张某携家人到宁波雅戈尔动物园游玩。为逃票不顾警示牌提示私自翻墙入园,不幸落入虎口,命丧黄泉。材料四:我国每年因不守交通法规而发生的交通事故数百万起,造成数万人死亡或受伤,但很多人却忽略了交通事故这只“老虎”。实际上,“交通事故猛于虎”。(3)张某命丧黄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4)为避免上述悲剧的发生,作为公民,我们应该怎么做?(4分)17.【规则意识必须增强】材料一:甘肃张掖丹霞地质公园的丹霞地貌形成于侏罗纪白垩纪时期,是不可再生资源。某日,一名女游客不顾周边“禁止翻越”警示牌和其他游客提示,一脚翻越栈道护栏,进到内部直接踩在护栏外几十米的保护区地表拍照,周围工作人员告知她丹霞地貌属不可再生资源,一个脚印地表需要60年才可能恢复原貌,再三要求女游客“出来”的时候,女游客却反驳“你叫什么叫?我又不是耳背听不见”。之后这名女游客又在其中磨蹭了两三分钟才出来。(知识链接:根据文物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刑法的规定,破坏文物或者名胜古迹的行为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你想对这名女游客说点什么?(2分)材料二:近年来,网上订餐平台发展得如火如荼。然而为了抢时间,不少外卖员简直是在“用生命送餐”,无视交通规则,逆行、闯红灯、超速行驶……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也与日俱增。材料三:有专家认为,网上外卖平台设立的“超时罚款”“差评罚款”等规则的不合理性,也进一步加剧了外卖员的交通违规行为。“一旦没有按时送到就要罚钱,因此如何送达是我的自由,而且也实在是没办法啊!”很多外卖员对自己的交通违规行为也是显得很无奈……(2)外卖员的交通违规行为真的是“自由且无奈”之举吗?请就此谈谈你的认识。(4分)(3)材料三中的画线句子对我们如何对待社会规则有什么启示?(4分)(4)时不时上演“速度与激情”的外卖员,如何才能“慢下来”?请你从不同角度支着儿。(至少两个角度)(4分)2.3.2《遵守规则》同步练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BCDCBDAACACD3、非选举题13.(1)道德;法律。(2)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3)不随手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大声喧哗,在食堂排队就餐,上下楼梯靠右行,遵守课堂纪律,遵守交通秩序,遵守公共场所秩序等。14.(1)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社会规则也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是促进社会有序运行。(2)“早在《条例》出台前,许多热心市民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为完善相关规定作出了贡献;”体现了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广大市民积极购买头盔、拆掉雨篷等”体现了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一些志愿者上街提醒、劝导不戴头盔等不安全行为”体现了在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15.情境一(1)错误的(2)规则划定自由的边界,为人们享受自由提供保障。情境二(1)错误的(2)遵守规则不仅需要他律和自律,还需要人们从内心敬畏规则。情境三(1)错误的(2)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16.(1)机动车要礼让行人主动给老人列等弱势群体让座公共场所禁止吸领等(2)说明自由与规则不可分。社会规则地定了自由的界果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报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礼、社会测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知证每个人不能过自的边界,促进社会有进行.遵守社会规人要求们要亚确认识规则与自由然不可分,社会规心内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自觉进守规则需要他律有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数是规,将规财作为行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要经会护规心,同时当规心不合理或者不活应社会发展时我们还要积概改进规心,完社会规则。(3)无视警示,不守规则,甚至践踏法律。(4)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5)①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做到自觉遵守规则。②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7.(1)女游客翻越护栏是不文明行为,属于不道德、不遵守规则的行为;不顾他人劝阻破坏丹霞地貌,还属于违法行为。这种行为有损个人形象,受到大家谴责;同时,也影响了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破坏了国家的资源。她应该文明出行,遵守秩序规则,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2)不是。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③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④我们应自觉遵守规则,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3)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②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4)①国家加快制定和完善关于外卖配送的法律法规,使外卖行业有法可依;②改变外卖员的工作方式,将他们纳入体系,给他们更多的基本保障;③外卖平台要强化对外卖员的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外卖员的规则意识、法治意识;④外卖员要提高自身道德和法律修养,做到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等等。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2.3.2《遵守规则》教学设计课题遵守规则单元第二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八上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培养自律意识和敬畏规则的意识,形成自觉遵守规则和维护规则的理念。能力目标:提高自律能力,敬畏规则,学会维护规则的技巧,锻炼参与改进规则的能力。知识目标:认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知道社会规则既约束自由,又保障自由。知道如何遵守规则。知道维护规则和改进规则的方法。重点1.如何自觉遵守规则2.怎样维护与改进规则难点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赏图片,答问题:结合P26“运用你的经验”这些图片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规则?看图片讨论交流代表展示初中学生喜欢图片材料,通过观看图片,学生知道社会生活需要遵守规则。教师引入本节课课题讲授新课主题一: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活动一:正确对待规则听对话,说说:结合P26“运用你的经验”与导入视频1.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规则?2.分享你生活中大家遵守规则的事例感受。课件展示:我们无论是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在社区生活中,还是在公共场所,都要熟悉相应的规则,明确规则的内容,做到自觉遵守规则活动二:抽烟自由?赏图片,答问题:结合P27第1个“探究与分享”如何看待这位男士打手机的“自由”?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展示课件探究感悟自由与规则的关系P27-28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P27展示课件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自由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规则: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活动二:拦高铁,等老公看视频,答问题:结合P27第2个“探究与分享”为什么这位乘客看似在行使权利,最后却受到处罚?探究感悟自由与规则的关系P27-28①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受自由的保障P28①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展示“相关链接”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处罚归纳整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P27-28①主题二:遵守规则活动三:我心有主听故事,答问题:结合P28“探究与分享”1.你怎么看待“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观点?2.你认为该如何做到许衡所说的“我心有主”?问题解答:1.“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这是一种准则,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精神,这就是道德自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是这种道德自律的前提。2.要自己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就是要严于律己再探究赏图片,答问题:1.这些图片,反映了什么现象?2.有什么意义?问题解答:1.他律2.意义有利于遵守社会规则有利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探究感悟如何自觉遵守规则P28②-29①1.需要他律和自律P28②他律: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自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严于律己、自我反省、克服不良行为展示课件:活动四:闯红灯观听观点,答问题:结合P29第1个“探究与分享”1.图片中的人物有没有闯红灯?2.你是怎么看待他们的观点?问题解答:上述观点都是错误的,都是漠视规则,不遵守规则的表现。这些人应该懂得: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化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探究感悟如何自觉遵守规则P28②-29①2.需要从内心敬畏规则P29①展示课件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化为自己行动的准绳规则。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主题三:维护和改进规则活动五:违背规则的影响赏图片,答问题:结合P29第2个“探究与分享”1.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行为?2.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请你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探究感悟1.如何坚定维护规则P30展示:①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P30②要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P30方法技能:该如何有效劝导?活动六:儿童乘车优惠看视频,答问题:结合P31“探究与分享”1.你从视频中知道调整的规则是什么?新增的规则是什么?面对“征求意见稿”我们的正确做法是什么?2.你能否说出什么规则被废除?问题解答:1.规则调整:儿童乘车由身高制调整为年龄制;新增规则:网约车收费;对征求意见稿: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2.废除规则:奇葩证明探究感悟2.我们应该怎样改进规则?P31课件展示:为什么: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合理性,需要废除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怎么做::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②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③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课堂练习单项选择题:1.“日月星,花鸟虫,因时序,相平衡;循轨道,行车船,有规矩,成方圆。”这句古训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是()A、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B、画圆要有规,无规就画不成圆C、制方要有矩,无矩就制不出方D、人的活动要受思想动机、目的、愿望的支配2.“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条古训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其含义是()①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准则,按自己的准则办事②做事要有规矩,懂规矩③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准则④人的社会生活少不了规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走在路上,需遵守规则。影剧院里,需遵守规则。游乐场所,需遵守规则-----社会公共生活充满了规则。面对充满规则的公共生活,我们需要的态度是(?)A.逃壁、远离B.积极参与C.无所谓,与我无关D.需要时参与,不需要时远离4.近年来,仍有一些人“不拘小节”,如:高铁“霸座”,侮辱、殴打公交车驾驶人员等,上述事件中相关人员已受到了相应的惩罚。以上事件警醒我们()①个人行为应当遵守社会公共规则②社会进步必然要求牺牲个人自由③不良行为有可能变为一般违法甚至犯罪④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必然要承担相应的后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读教材,找关键词填空代表回答观看课件教材中找出标记要点观看课件教材中找出标记要点看课件读教材找问题标记要点交流讨论展示看课件读教材找问题标记要点交流讨论展示看课件读教材找问题标记要点交流讨论展示看视频阅读教材思考问题交流讨论展示看故事阅读教材思考问题交流讨论代表展示听故事教材中标注要点观看课件教材中标注要点观看课件教材中标注要点观看图片阅读教材思考问题交流讨论代表展示观看课件教材中标注要点观看课件教材中标注要点观看课件教材中标注要点观看课件教材中标注要点观看课件教材中标注要点观看课件教材中标注要点观看课件教材中标注要点做题展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整体感知教材,明确重点。对教材资源进行再开发,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引导学生用事例证明观点用形象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图片内容比文字更丰富,是对教材资源的再开发。用形象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对教材资源的再开发。教会学生学会归纳调整学习节奏,引出主题: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课堂小结教师寄语:社会规则划定自由的,同时又能保障人们享受自由。因此,我们要通过他律和自律,从内心敬畏规则,做规则的自觉遵守者;通过自己自觉遵守,提醒、监督和帮助其他人遵守规则,做规则的积极维护者;通过积极参与、主动沟通、建言献策等方式,做规则的主动建设者。聆听,思考情感升华帮助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维护和改进规则。板书2.3.2遵守规则一、规则与自由的关系1.社会规则划定自由的边界2.社会规则保障人们享受自由二、遵守规则1.他律和自律2.从内心敬畏规则三、维护和改进规则①维护规则:自己、他人②改进规则:积极参与、善于沟通、建言献策速记强化印象结构式板书,将两个主题知识点内容进行简洁呈现,逻辑清晰,直观明了,让人有一目了然之感,便于学生理解,力争让学生理解记忆。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0张PPT)道德与法治部编人教版版八年级上2.3.2遵守规则学习目标课标依据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重点)2.怎样自觉遵守规则。(重点)3.维护与改进规则。(重点)“三.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一、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1.5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规则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看视频,答问题:结合P26“运用你的经验”1.视频中的毛某宁做了什么?2.这样做产生了什么后果?3.为什么毛某宁看似在行使权利,最后却受到处罚?4.毛某宁警示我们应该怎样追求自由?人人遵守规则,社会生活才会井然有序,人民才会有充分地安排自己生活的自由。导入新知主题一、自由与规则不可分教学目标探究分享听对话,说说:结合P26“运用你的经验”与导入视频1.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规则?2.分享你生活中大家遵守规则的事例感受。我们无论是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在社区生活中,还是在公共场所,都要熟悉相应的规则,明确规则的内容,做到自觉遵守规则新知讲解教学目标探究分享听对话,说说:结合P27第1个“探究与分享”与导入视频如何看待这位男士打手机的“自由”?公共场所要保持安静(道德)宪法第五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法律)社会规则规定了自由的边界。①这位男士有打手机的自由,但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②公民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教学目标探究感悟自由与规则的关系P27-28①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P27自由规则(如宪法)不是随心所欲的自由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教学目标探究分享看视频,答问题:结合P27第2个“探究与分享”为什么这位乘客看似在行使权利,最后却受到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一、第二十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一)扰乱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秩序……(二)扰乱车站、港口、机场、商场等公共场所秩序的;(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这两位乘客的行为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超越了法律许可的范围,已经构成违法行为。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惩罚。教学目标探究感悟自由与规则的关系P27-28①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受自由的保障P28①建立规则的目的违反规则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处罚2021年7月南京毛某宁跑到扬州打牌,涉嫌扰乱防疫被拘。教学目标探究分享学法律,答问题:结合P28“相关链接”结合《传染病防治法》就导入视频中毛某宁行为,谈传染病防治中的规则与自由的感悟《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提出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要求。有利于保障社会有序运行这既是对本人的最好举措,也有利于维护他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P27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受自由的保障P28①教学目标归纳整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P27-28①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惩罚。主题二、自觉遵守规则教学目标探究分享听故事,答问题:结合P28“探究与分享”1.你怎么看待“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观点?2.你认为该如何做到许衡所说的“我心有主”?1.“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这是一种准则,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精神,这就是道德自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是这种道德自律的前提。2.要自己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就是要严于律己。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我们不能被动依赖他律,要像许衡一样做到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思,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妈妈检查我作业,我一定要认真点!教学目标探究分享赏图片,答问题:1.这些图片,反映了什么现象?2.有什么意义?1.他律2.意义有利于遵守社会规则有利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学目标探究感悟如何自觉遵守规则P28②-29①1.需要他律和自律P28②他律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严于律己、自我反省、克服不良行为自律约束教学目标探究分享听对话,答问题:结合P29第1个“探究与分享”1.图片中的人物有没有闯红灯?2.你是怎么看待他们的观点?上述观点都是错误的,都是漠视规则,不遵守规则的表现。这些人应该懂得: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化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学目标探究感悟如何自觉遵守规则P28②-29①2.需要从内心敬畏规则P29①内心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化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行动遵守规则教学目标探究分享赏图片,答问题:结合P29第2个“探究与分享”1.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行为?2.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请你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主题三、维护与改进规则2.解决方案(1)从自己做起,以身作则;(2)以宣传劝导为主,引导规范人们的行为;(3)制定相关的行政法规约束不文明合理行为。教学目标探究感悟1.如何坚定维护规则P30①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P30维护规则②要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P30该如何有效劝导?123有“礼”,语言文明,态度和善;有“理”,要晓之以理,采取合理的方式;有“节”,要注意适可而止。教学目标方法技能教学目标探究分享看视频,答问题:结合P31“探究与分享”1.你从视频中知道调整的规则是什么?新增的规则是什么?面对“征求意见稿”我们的正确做法是什么?2.你能否说出什么规则被废除?1.规则调整:儿童乘车由身高制调整为年龄制;新增规则:网约车收费;对征求意见稿: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2.废除规则:奇葩证明教学目标探究分享赏图片,答问题:结合P31“探究与分享”“拓展空间”了解新制定的规则,说说为什么有这些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施行除去特殊商品外,网购商品可七日内无理由退货醉酒驾驶属于犯罪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教学目标探究分享赏图片,答问题:结合P31“探究与分享”“拓展空间”了解被废除的规则,说说为什么有这些变化?废除收容教育制度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教学目标探究分享赏图片,答问题:结合P31“探究与分享”、三孩视频了解被改进的规则,说说为什么有这些变化?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①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②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③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教学目标探究感悟2.我们应该怎样改进规则?P31①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②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合理性,需要废除③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改进规则为什么怎么做社会规则划定自由的边界,同时又能保障人们享受自由。因此,我们要通过他律和自律,从内心敬畏规则,做规则的自觉遵守者;通过自己自觉遵守,提醒、监督和帮助其他人遵守规则,做规则的积极维护者;通过积极参与、主动沟通、建言献策等方式,做规则的主动建设者。课堂小结BA1.“日月星,花鸟虫,因时序,相平衡;循轨道,行车船,有规矩,成方圆。”这句古训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是()A、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B、画圆要有规,无规就画不成圆C、制方要有矩,无矩就制不出方D、人的活动要受思想动机、目的、愿望的支配2.“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条古训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其含义是()①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准则,按自己的准则办事②做事要有规矩,懂规矩③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准则④人的社会生活少不了规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课堂练习CB3.走在路上,需遵守规则。影剧院里,需遵守规则。游乐场所,需遵守规则-----社会公共生活充满了规则。面对充满规则的公共生活,我们需要的态度是(?)A.逃壁、远离B.积极参与C.无所谓,与我无关D.需要时参与,不需要时远离4.近年来,仍有一些人“不拘小节”,如:高铁“霸座”,侮辱、殴打公交车驾驶人员等,上述事件中相关人员已受到了相应的惩罚。以上事件警醒我们()①个人行为应当遵守社会公共规则②社会进步必然要求牺牲个人自由③不良行为有可能变为一般违法甚至犯罪④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必然要承担相应的后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预习第四课第一框题《遵守规则》P32-36,找出:1.为什么要尊重他人?2.如何尊重他人?教学目标课后预习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划定边界3.2遵守规则维护和改进规则改进规则提供作用维护规则他律和自律敬畏自觉遵守规则自己自觉提醒、监督、帮助他人板书设计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谢谢观赏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3.2 《遵守规则》同步练习.doc 2.3.2 《遵守规则》教学设计.doc 2.3.2 《遵守规则》课件.pptx 人口出生政策的调整.mp4 儿童读物-不食无主之梨的少年许衡 (1).mp3 女子扒高铁.mp4 打电话自由争论.mp3 毛某宁的自由追求.mp4 运用你的经验 对话.mp3 闯红灯.mp3 随地吐痰与在喷泉池里洗手.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