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文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读下图,完成1-4题。
1.地图一般要有三要素,上图中缺少的是( )
A.指向标
B.比例尺
C.图例和注记
D.等高线
2.测得小明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为1厘米,小明每天步行上学,步行时间大约五到十分钟。以下比例尺最适合该图的是( )
A.1∶500
B.五千万分之一
C.
D.1厘米代表5千米
3.根据指向标判断,学校在小明家的( )
A.东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正北方
4.生活在社区中的人们能感受到各种服务功能。从平面图中,我们能直接看到的社区功能有( )
A.政治、经济功能
B.政治、文化功能
C.管理、文化功能
D.经济、文化功能
读下图,回答5-6题。
5.如果在Q处建一个100米高的水坝,下列村庄将被淹没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下列字母对应的地形部位正确的是( )
A.a—鞍部
B.b—山顶
C.c—山谷
D.d—断崖
7.小军在北京动物园游览时,看到了两幅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请你帮他作出正确的判断( )
A.动物园在北京城区的东北方向
B.甲图表示的内容详细
C.乙图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
D.甲图的比例尺大、范围小
8.中国轻纺城每年都有大量布匹运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这体现了区域间的( )
A.文化交流
B.信息交流
C.物产交流
D.技术交流
9.全国闻名的苏州工业园按类型划分属于( )
A.功能社区
B.自然社区
C.行政社区
D.城市社区
读图,完成10-11题。
甲 
乙 
丙 

10.四幅景观图片中,属于城市聚落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下列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地形平坦的甲聚落呈团块状
B.丙聚落的人们一般从事捕鱼等生产活动
C.乡村和城市的聚落规模没有差别
D.丁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12.面对新冠肺炎的疫情,为实现做到对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武汉市政府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两所临时医院——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见右图)。火神山医院位于武汉市政府的( )
A.西北方向
B.正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北方向
地图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工具。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3-14题。
1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A点的海拔为( )
A.900米
B.1
000米
C.1
100米
D.1
200米
14.小强同学从图中获取了以下信息,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南方
B.河流①比河流②的流速快
C.图中的图例“”表示山峰
D.该地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15.若在比例尺是1∶100
000
000的地图中,量得北京和吉隆坡两地间的图上距离是4.42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约是( )
A.442千米
B.4
420千米
C.44
200千米
D.44
200
000千米
16.小华准备与同学一起去登山,他们应该带的地图是( )
①大比例尺地图 ②等高线地形图 ③小比例尺地图 ④旅游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7.下列四个图例中,错误的是( )
A.长城
B.等高线
C.高速公路
D.河流、湖泊
读右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18-19题。
18.图中字母P、S、T、N分别代表四个地点,其中海拔最高的是( )
A.P点
B.S点
C.T点
D.N点
19.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四条小河,画法明显错误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下列乡村聚落类别及其居民从事的生产活动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农村——放牧
B.牧村——伐木
C.渔村——捕鱼
D.林场——种植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右图能使人一目了然,因为它具备了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分)
(2)右图采用的方向确定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学校在火车站的__________方向。学校到农业试验区可以怎么走?(根据指向标,写出一种方向即可)(3分)
(3)图中比例尺的正确读法应该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______千米。(1分)
(4)暑假里,王舒怀和爸爸妈妈去北方旅游,他们看到了如右图景观。(7分)
①写出图片反映的可能是哪里的什么特色民居。(1分)
②从聚落角度来看,图片反映的聚落属于哪一类型?(2分)
③你还能举出一例有特色的民居吗?并说明影响该民居建筑特色的因素。(4分)
22.(11分)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5分)
A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
F__________
(2)图中海拔最高处是__________(填字母),海拔不超过________米。图中等高距是__________米。(3分)
(3)图中小白河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__。(1分)
(4)图中①②两条上山路线,若要选择安全的登山路线,应选择________路线,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3.(10分)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相关问题。
(1)图中公路的走向为________________。a、b两条虚线所在的位置较易形成河流的是______,理由是什么?(3分)
(2)实际上,丁村的规模比甲村大,分析导致两个聚落规模产生差异的自然原因有哪些。(2分)
(3)张老师打算从甲村到乙村去家访,有①②两条路可走,她感觉走②这条路远比走①这条路来得轻松,请借助等高线地形图帮她分析原因。(2分)
(4)为了解决未来小城镇的用水、用电问题,该地区计划修建水电站,你觉得修建在哪里比较合适?(在图中字母中找)选择该处建坝的理由是什么?可能产生的问题是什么?(3分)
24.(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藏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高寒缺氧,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明显高于低海拔地区。西藏首批22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顺利抵达湖南长沙,接受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湘雅第二医院和省儿童医院提供的免费手术治疗。湖南省政府正在积极努力,确保“发现一例,救治一例”。
材料二:河南省自开展援疆工作以来,与哈密地区紧密结合,仅一年就共安排援疆新建项目41个,计划总投资15.26亿元。
材料三:“西电东送”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西电东送”是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等中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唐地区。
(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体现了区域之间的哪些联系?(6分)
(2)请你联系自己和家庭生活,再举一例说明区域之间存在各种联系。(2分)
(3)结合材料说说加强这些联系的重要性。(3分)
25.(14分)下面两幅社区地图图幅相同,读图,回答问题。
图1 
图2
(1)仔细观察,图1为__________聚落,图中区域显示该聚落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图2为__________聚落,卫生院位于村委会的________方
。(5分)
(2)在图1社区生活的人们主要从事的生产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图2社区生活的人们主要从事的生产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2分)
(3)两幅图中比例尺较大的是__________,表示范围较大的是__________,表示内容较简略的是__________。假设图2中从电厂到清阳河测得图上距离为2厘米,那么实地距离为____________。(4分)
(4)村民们想在清阳河旁修建一个造纸厂(已知造纸厂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初步选出了A、B、C、D四个地点,哪个地点最好?请你给他们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3分)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评估
一、选择题
1.B 2.C 3.A 4.D 5.C 6.C 7.C 8.C 9.A
10.D 11.D 12.C 13.D 14.B 15.B 16.A 17.C
18.B 19.B 20.C
二、非选择题
21.(1)方向 比例尺 图例和注记
(2)指向标定向法 西北 先向东南方向走,再向东北方向走(或先向东北方向走,再向东南方向走)。(1分)
(3)0.5
(4)①陕北的窑洞。 ②乡村聚落。 ③云南傣族竹木搭建的楼房。(2分) 影响因素:气候潮湿,竹木搭建可以防潮、散热等。(2分)
22.(1)山顶 山谷 山脊 陡崖 鞍部
(2)B 700 100
(3)自西南向东北
(4)① 等高线稀疏,表示缓坡,爬起来更安全
23.(1)西北—东南走向 a 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易形成河流。
(2)丁村海拔低,地形平坦开阔,发展空间大,甲村海拔相对较高;丁村接近河流和公路,交通便利,甲村交通不便。
(3)②这条路沿等高线行走,地形平坦,地势起伏小;①这条路跨越了几条等高线,比较崎岖陡峭。
(4)Q处。(1分) “布袋口”地形,工程量小,施工难度低;内部汇水面积大。(1分)(答出一点即可) 会淹没农田和村庄;丙村需要移民。(1分)(答出一点即可)
24.(1)材料一体现了区域之间的技术和人才联系;(2分)材料二体现了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2分)材料三体现了区域之间的资源联系。(2分)
(2)示例:中国轻纺城的纺织品销往韩国;绍兴市教师到新疆支教。(任写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3)有利于加强区域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两地共同发展;(1分)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两地人们多样化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1分)有利于缩小两地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1分)
25.(1)城市 政治 文化 乡村 北
(2)工业、商业、服务业等 农业、种植业等
(3)图1 图2 图2 2千米
(4)A处最合适。(1分)因为由图中箭头可知河流流向为自东向西流,A处位于河流下游,相对污染影响最小。(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