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合理利用网络(课件37张PPT+教学设计+练习+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合理利用网络(课件37张PPT+教学设计+练习+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2.2合理利用网络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导学预习
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Self-introduction自我介绍
2.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
新知导入
观看视频,说说生活中你有发现视频中类似的现象吗?你有何感想?
1
PART
理性参与
网络生活
1.你上网主要做什么?(目的)
2.你每次上网大概有多长时间?
有没有经历因为上网而达到“忘我”的状态?(时长)
3.你上网经常浏览哪些信息?
有没有质疑过网上的信息?
(内容)
4.有同学认为:网络是自由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请谈谈你的观点。(规则)
5.你有没有利用网络做过有意义的事情?(扬长)
快问快答
合作探究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困惑:刷着手机,盯着电脑盲目浏览,结果,一天什么都没做?
通通忘记
①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能传播信息的载体称之为媒介




媒介素养一般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
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
微信
Q
Q
微博
电视
报刊
……
“我”与抖音的“网恋”
2021年8月暑假,“我”与抖音相爱相杀,情不知所起一“网”而深,自从放假了有时间玩抖音,“我”就把死守的寂寞放任了,就独宠TA!一天24个小时86400秒,“我”每天至少花10个小时以上来与“我”的抖音谈“情”说“爱”。关注最新疫情动态,一起追偶像剧。有时候出于好奇,我俩甚至偷偷一起刷些暴力、色情、恐怖的视频来寻找“刺激”。这让“我”变得不像“我”了,有限的时间精力使“我”做不到雨露均沾,生活就变了个样儿——因为沉迷抖音,“我”忘记了打篮球,变得没有时间看书、没有时间写作业,……
西雅图儿童行为学家迪米特里·克里斯塔基斯研究发现:过度沉迷于手机的孩子的大脑,与普通孩子的大脑有着明显的区别。克里斯塔基斯说,只有每天接受不同的刺激,孩子才能发展出一个健康和健全的大脑。
但是有的孩子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屏幕前,导致他们大脑的感官刺激不足,使得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发生负面变化。
再加上手机和电视屏幕所产生的声光和画面的刺激,经常只集中在原始区域,这会导致孩子缺乏情绪自控力,以及缺乏思考和逻辑理性能力。
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
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
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
不沉溺于网络
1
2
3
4
学会
“信息节食”
②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学会“信息节食”
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谣言来了
观看以上图片,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1.对信息多方验证
2.注意信息出处
3.关注官方信息
4.辨识信息内容
5.向他人求助
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2021年4月6日,事主接一短视频平台客服电话,对方称因购买商品问题给事主理赔,事主添加对方QQ后,按照对方指示加入腾讯会议,后按照对方指示在备用金、花呗、借呗等平台借钱,并进行转账操作,后事主发现被骗。
材料给我们哪些启示?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材料分析
不制造和传播谣言
不宣泄极端负面情绪
不泄露他人隐私
不恶意攻击他人
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②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学会“信息节食”。
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新知讲解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大声朗读《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践行
传播网络
正能量
2
PART
观看视频,说说我们应该如何文明上网,传播网络正能量?
“发展好、运用好、治理好互联网,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类,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各国应顺应时代潮流,勇担发展责任,共迎风险挑战,共同推进网络空间全球治理,努力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主席致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贺信
习语金句
网民建言征集活动
12315互联网平台
市长信箱
县长信箱
对社会生活中的现象、问题,可以怎样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
①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2.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网络公益行动?谈谈你的感受。
“水滴筹”;“宝贝回家”栏目等
传播网络正能量需要坚守的底线
1.法律法规底线
2.社会主义制度底线
3.国家利益底线
4.公民合法权益底线
6.社会公共秩序底线
5.道德风尚底线
……
②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①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②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2.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1.某市新闻网记者暗访了该市多家网吧,发现未成年人上网玩游戏浏览色情网站、网吧内吸姻等现象依然存在。对此,你想说的是(
)
①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无法抗拒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诱惑。
②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高媒介素养,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③沉迷网络不但影响学业,还会产生不健康心理,甚至导致违法犯罪。
④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远离网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C
课堂练习
2.某校开展以“遵守道德和法律,传播网络正能量”为主题的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你认为下列同学的做法能体现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
)
①小明在网上报名参加志愿者活动。
②小欣通过网络转发了她看到的则真实的募捐信息。
③小红通过网络对开展诚信考试的倡议进行响应。
④小于通过网络传播了一些反诈骗的方法。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D
3.“互联网时代,我感觉更孤单了。”互联网减少了我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这两句话说明(
)
A.虚拟交往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B.虚拟交往能取代现实的人际交往
C.人们不应该进行网络交往
D.现实的交往应该取代虚拟的交往
A
4.网络交往中,我们要学会“信息节食”,“信息节食”是指(

①不上网,或者少上网
②要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
③与自己无关的网络信息都不要去关注、关心
④不要在无关、无聊的信息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A
5.今年全国“两会”中,网络、手机等多媒体被广泛应用,使人们随时随地可以参政议政。这说明(

①我国公民的媒介素养日益提高
②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
③自媒体时代带来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④网络无限,让我们可以无所不谈、言论自由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D
合理利用网络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传播网络正能量
提高媒介素养
学会“信息节食”
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2.2合理利用网络
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二、传播网络正能量
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作业布置
完成相应课后练习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2.2合理利用网络练习
选择题
1.抖音是一款用户可拍摄音乐短视频进行分享的社交类软件,刚诞生便受到热捧。然而,一篇题为《抖音,请放过孩子》的文章刷爆朋友圈,记者调查发现,不仅80后、90后刷抖音彻夜不眠,00后也成为“重度围观者”。这一材料表明(

①重度围观者们未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诱惑
②国家应该关停该视频网站
③相关软件公司理应尽好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④青少年应当理性利用互联网参与政治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2.漫画警示我们要(
)
①增强法律意识
②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③拒绝点击手机上的各种链接
④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网络正能量的传递不是一阵风、一场雨,需要持续发力!传播网络正能量,要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下列传播网络正能量的做法不合适的是(
)
A.理性上网,明辨是非,发出积极的行动倡议
B.在网上任意发布信息,提醒人们注意自身安全
C.文明上网,传播美好,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D.依法上网,严格自律,培养良好的媒介素养
4.2021年春季开学前,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对此,我们的正确认识有:
①应该全面认识网络对我们的影响
②手机是学习的工具不能完全依赖
③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就违反法律
④为了身心的健康我们要远离网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如图,该漫画对我们的启示是(

A.网络具有虚拟性,我们应拒绝使用网络
B.参与网络生活需要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C.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我们没必要说真话
D.只要远离网络,就能避免自己上当受骗
6.杭州吴女士在小区取快递时被偷拍,偷拍视频被配以捏造的微信聊天对话截图,发至微信群内,吴女士被捏造成“出轨快递小哥”的“荡妇”,对吴女士造成严重伤害。2021年2月26日,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将两名被告人以涉嫌诽谤罪向余杭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这个案件警示我们(
)
①我国法律无条件保护公民的一切权利
②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违法必受处罚
③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④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2021年以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贵港市公安局采用多措并举、线上线下、深入辖区等方式推广“金钟罩”反电诈预警系统,全力保护群众的“钱袋子”。这警示人们要(

A.利用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B.提升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
C.利用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D.利用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8.小刚在浏览网页信息时,无意中打开了一条不良信息,他赶紧关闭,可是他又觉得好奇,再一次点开了这条信息。如果你是小刚的同学,你会告诉他
(  
)
①要学会“信息节食”
②要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③要浏览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
④不良信息可以适当浏览,但不可以传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9.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吃板蓝根可以预防新冠肺炎”的谣言在朋友圈肆意传播,造谣者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这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  
)
A.拒绝进行网络交流,自觉抵制一切谣言
B.广泛浏览各种网站,接受所有疫情信息
C.主动和公安机关一起惩罚网络造谣行为
D.提高对信息的辨识能力,不信谣不传谣
10.2021年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家长同意并提出书面申请,进校后手机要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该举措(

①给予学生特殊保护和关爱
②目的在于禁止学生参与网络生活
③彻底根除学生手机依赖症
④有利于学校依法管理学生的手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简答题
1.〖正确利用网络,享受网络交往〗
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一样,有精彩也有无奈。为了引导同学们正确利用网络交往,享受网络交往的诸多益处,防范网络陷阱,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开展灌一次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1)〖主题拟定〗请你为这次主题活动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
(2)〖活动设计〗请你围绕主题设计两个活动形式。
(3)〖拓展思考〗谈谈青少年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4)〖温馨提示〗健康的网络交往必须遵守规则,请你就遵守哪些规则,给同学们温馨提示。
2.材料一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校延期开学,为了给广大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从2月10日起,广西2020年春季学期中小学“空中课堂”全面开课,各学段20门课程全面开放。在线教育纷纷推出各种教育资源服务学生。学生们不仅在网络上观看课程,还能提交作业、互动问答、智能测验、阅读拓展等。
材料二 支付宝“蚂蚁森林”
项目因带动5亿人参与低碳生活,并将积累的绿色能量转化为种植在荒漠化地区的1.22亿棵树,获得2019年“地球卫士奖”中的“激励和行动奖”。据悉,“蚂蚁森林”项目首创的手机种树模式已经风靡全球。
(1)材料一对我们如何合理利用网络有何启示?
(2)材料二中的网络公益活动体现了哪些教材观点?
(3)请你就“中学生在线上学习时如何合理使用手机”写一条宣传标语。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DBBAB
6-10
BBADB
简答题
1.(1)享受网络,健康生活;做网络交往的主人;遵守规则,健康成长;等。
(2)演讲比赛;主题班会;黑板报设计;征文比赛;等。
(3)注意信息出处;关注官方信息;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辨识信息内容;向他人求助;等。
(4)语言文明,轻松幽默,不辱骂他人;对求助者,应有爱心,尽力帮助;与网友交往,要真诚友好;要遵守法律,如不恶意制造传播谣言,不侮辱他人人格,不传播网络病毒;等。
2.(1)①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学习获取新知,完善自我;②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有关的信息,科学合理利用时间,不沉溺于网络;等等。
(2)①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等等。
(3)如“与手机告别,与书本同行”等。(不偏离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