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市蒙山县蒙山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7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梧州市蒙山县蒙山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7科9份)

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史学界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依据是 ( )
A.导致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C.中国战败,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 D.导致中国社会矛盾发生变化
2、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出现在 ( )
A.清朝末年 B.辛亥革命期间 C.一战期间 D.大革命期间
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
A.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 B.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C.陈独秀把《新青年》迁到北京 D.胡适发表《文学革命论》
4、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是在 (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八七会议
5、毛泽东提出的“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是在 ( )
A.“八七”会议上 B.文家市会议上 C.井冈山斗争时期 D.三湾改编时
6、西安事变后经中共的努力和斗争,蒋介石被迫接受的条件是 ( )
A.停止内战,实行抗战 B.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D.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7、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的目的是 ( )
A.占领上海、进攻武汉 B.占领上海、抢夺英美在华财产
C.占领上海、建立伪政权 D.占领上海、威逼南京
8、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 ( )
A.徐州会战结束 B.日军占领广州、武汉 C.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D.汪精卫建立伪政权
9、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外政策取得的重要成果是 ( )
A.粉碎日军“速战速决”计划 B.得到苏联的援助
C.废除近代史上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废除英美等国攫取的治外法权
10、抗战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未有的大事”,主要理由是 ( )
A、改变了反帝斗争屡败的局面,取得了完全胜利 B、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
C、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D、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1、重庆谈判中国民党被迫承认的基本方针是 ( )
A.实施宪政 B.召开政协会议 C.和平建国 D.自由民主
12、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到1952年底,中共和人民政府领导人民完成的两大任务是 ( )
A、完成土地改革,没收官僚资本 B.完成全国领土的基本解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巩固新中国政权,恢复国民经济 D.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13、毛泽东称“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的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的原因是 ( )
A. 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B.国家财政经济根本好转,国民经济恢复
C.保证了抗美援朝的物资供应 D.结束了物价暴涨局面,巩固了新政权
14、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 )
A.民主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实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15、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
A.人民政权同国内反动势力之间的矛盾 B.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中国人民与国际敌对势力的矛盾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阶矛盾
16、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违背了 ( )
A.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17、标志“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历史事件是 ( )
A.《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B.中央文革小组组成
C.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 D.红卫兵运动兴起
18、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了“文革”以来最好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 ( )
A.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B.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
C.极左思想遭到彻底批判 D.“文化大革命”动乱接近尾声
19、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是指 ( )
A.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心
C.使全党认识到“文革”是错误的 D.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思想
20、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实行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体制 D.改革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21、中国政府开始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是在 ( )
A.《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中 B.《告台湾同胞书》中
C.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谈话中 D.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
22、最早成立的省级自治区是 ( )
A.内蒙古自治区 B.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
2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 ( )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严重削弱 B.欧洲、亚洲建立起许多人民民主国家
C.社会主义越出一个国家范围 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24、20世纪70年代,导致中国外交出现重大突破和转机的关键是 (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B、中日邦交正常化
C、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D、中美关系的缓和
25、13、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 ( )
A.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26、 (2010 南京)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这一变化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完成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B.实现“平均地权”的理想
C.发展生产以巩固根据地 D.争取农民参加革命战争
27、 (2010 河北)1943年5月蒋介石给宋子文电报称:“丘吉尔称西藏为独立国家,将我领土和主权,完全抹杀,侮辱实甚。西藏为中国领土,西藏事为中国内政,今丘相如出此言,无异于干涉中国内政。中国对此不能视为普通常事,必须坚决反对。”这表明 ( )
A、蒋介石坚持维护国家主权的立场 B、中英在抗日问题上存有重大分歧
C、抗日战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英国违背了《开罗宣言》的内容和精神
28、 (2005全国)1948年12月中共中央批转陈云关于接管城市的经验,陈云还向中央建议各战区都组织接管大城市的班子,以便依次执行接管任务。下列判断最恰当的是 (   )
A.这是按照中共七大的精神办事 B.这是按照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精神办事
C.接管的经验为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供了借鉴 D.它是三大战役胜利的结果
29、 (2009全国) 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集体工业 城乡个体工业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78 77.6 22.4
1997 25.5 38.1 17.9 18.5
上表反映了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30、 (2010 全国) 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 (   )
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 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C.美、苏两国间关系的变化 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二、非选择题 (31题12分,32题12分,33题16分)
请回答:(1)图一反映了什么战略形势?这一形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6分)
(2)图二反映了什么战略形势?这一形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其有何历史意义?(6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削弱富农在经济上的势力,打击他们窃取土地革命果实的企图。……没收他们多余的家具与好的田地,分给他们坏的“劳动份地”。
──1933年《中共中央关于查田运动的决议》
材料二:在对富农减租减息后,同时需要实行交租交息,并保障富农的人权、政权、地权和财权。
──1942年《中共中央关于土地政策的决定》
材料三: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土地改革工作。因为战争已经在大陆基本结束,和1946年至1948年的情况(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生死斗争,胜负未分)完全不同。国家可以用贷款的方法去帮助农民解决困难,以补偿农民少得一部分土地的缺陷。因此,我们对待富农的政策就有所改变,即由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变为保护富农的政策,以利于早日恢复农村生产,以利于孤立地主,保护富农和保护中小土地出租者。
──毛泽东《为争取国家财政笺根本好转而斗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共对富农采取了什么政策?原因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中共对富农的政策有何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3)据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对富农的政策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何在?(4分)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大量建设物资如橡胶、化肥、钢材、机械甚至沥青,都需要从国外进口,但进口所需的外汇却很难得到。西方国家对中国大陆实行全面经济封锁、贸易禁运。为打破经济封锁,扩大对外贸易,1957年4月,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中苏友好大厦成功举办。
材料二 首届广交会只有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澳门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23名客商参加(来自港澳的采购商有1021位),出口商品以粮油、土特产、轻工等初级产品为主,仅有的八家国营外贸公司成交了约1 800万美元。加上当年秋季的广交会,两届交易会出口成交总额占当年全国创汇的20%。
材料三 广交会创办至今从未中断。改革开放又为广交会增添了新的活力。第86届广交会(1999年),机电产品成交量首次超过轻工工艺品,居成交第一位。目前,全世界有210多个国家和地区,19万多采购商到会,形成了“万商云集”的盛况。
2006年第100届广交会参展企业分类
类别 私营企业 国营企业 三资企业 其他企业 媒体企业
参展企业数 5 561家 4 055家 2 709家 1 305家 371家
百分比 39.12% 28.96% 19.35% 9.32% 2.65%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政府最初创办广交会的目的。(2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首届广交会的主要特点。(6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交会的新变化。并指出出现这些新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
( 温馨提示:31、32、33题均要求在答题卷作答,请注意按问题顺序作答!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
1、物体在某恒力作用下沿该力的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公式,可知随着时间增加,该恒力的瞬时功率( )
A.保持不变 B.逐渐增大 C.逐渐减小 D.如何变化无法确定。
2、当一辆电动汽车的速度增大时,它的( )
A.惯性增大,动能增大 B.惯性增大,动能不变
C.惯性不变,动能增大 D.惯性不变,动能不变
3、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发动机熄火后,速度越来越小,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的动能转化为势能 B.汽车的动能转化为内能
C.汽车的动能不变 D.汽车的机械能不变
4、摆动的秋千,摆幅越来越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摆的机械能守恒 B、摆的总能量减少,机械能不守恒
C、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总能量守恒 D、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
5、弹簧振子在做简谐振动的过程中,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 ( )
A.速度值最大 B.回复力的值最大
C.加速度值最大 D.位移最大
6、如图所示,O点是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振子在B、C之间做简谐运动时,振子受到的回复力的方向( )
A.总指向B点 B.总指向C点
C.总指向O点 D.总背离O点
7、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若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 )
A.测出的单摆的摆长偏小 B.测出的单摆摆动周期偏小
C.所用摆球质量偏大 D.所用摆球质量偏小
8、图8表示一列横波在某一时刻的图象。波的传播速度v是10m/s,这列波的波长
和周期分别是 ( )
A.4.0m,0.40s B.8.0m,0.80s
C.4.0m,2.5s D.8.0m,1.25s
9、某时刻,一列横波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
A.波长为10cm,振幅为4cm
B.波长为20cm,振幅为4cm
C.波长为10cm,振幅为8cm D.波长为20cm,振幅为8cm
10、为了利用单摆较准确地测出重力加速度,可选用的器材为( )
A、2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小木球、秒表、米尺、铁架台
B、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小钢球、秒表、米尺、铁架台
C、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大木球、秒表、50cm量程的刻度尺、铁架台
D、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大钢球、大挂钟、米尺、铁架台
11、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简谐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图象,该物体运动的周期是( )
A.2s B.4s
C.6s D.8s
12、一列简谐波沿直线传播,已知某时刻波的图象和传播方向上某一点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乙是波的图象
B.两图都是波的图象
C.图乙是振动图象
D.两图都是振动图象
13.摆A振动60次的同时,单摆B振动30次,它们周期分别为T1和T2,频率分别为f1和f2,则T1∶T2和f1∶f2分别等于 ( )
  A.2∶1,2∶1 B.2∶1,1∶2  C.1∶2,2∶1 D.1∶1,1∶2
14.有甲、乙、丙三个质量相同的单摆,它们的固有频率分别为2f、4f、8f,都在频率4f的同一策动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比较这三个单摆 ( )
A.乙的振幅最大,丙的其次,甲的最小
B.乙的振幅最大,甲的其次,丙的最小
C.丙的振幅最大,乙的其次,甲的最小
D.乙的振动频率是4f,甲和丙的振动频率分别是固有频率和策动力频率的合成
15.弹簧振子的振幅增大到原来的4倍,则其振动频率将 ( )
A.增大 到原来的4倍 B.增大到原来的2倍 C.变为原来的1/2 D.仍保持不变
16.一个水平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是0.025s,当振子从平衡位置开始向右运动,经过0.05s时,振子的位置情况是( )
A.在最左端 B.在最右端   C.在平衡位置 D.在两端和平衡位置间的某位置
17.关于弹簧振子的位置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运动一个周期,位置一定不 变,路程一定等于振幅的4倍
B.运动半个周期,位置一定不变,路程一定等于振幅的2倍
C.运动3/4个周期,位置可能不变,路程等于振幅的3倍
D.运动一段时间位置不变时,路程一定等于振幅的4倍
18.声波在钢轨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则当声音由空气传到钢轨中时( )
A.频率变小,波长变大 B.波长变小,频率变大
C.频率不变,波长变大 D.频率不变,波长变小
19、据报道,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当地居民曾被猛烈地向上抛起2 m高。设地震横波为简谐横波,且频率为1Hz,波速为,则它的的波长和振幅分别为( )
A. B. C D.
20、在海岸抛锚的船因海浪传来的上下振荡,振荡周期为4 s,振幅为60 cm,传来的波浪每隔25 m 有一波峰。海波的速度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40分)
21、物体从高处下落时,如果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小 B.物体的动能减小
C.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物体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22、如图所示为一列向右传播的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设波速为6m/s.由图或经计算可知( )
(A)质点A的振幅为10cm
(B)此列波的频率为1.5Hz
(C)此时质点A正向上运动
(D)此时质点A正向下运动
23、下列几种情况中,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周期不发生变化的是 ( )
A.把摆长减小 B.使振幅减小
C.使摆球的质量减小 D.把它移到重力加速度较小的地方
24.如图所示为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一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
B.应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打点
C.需使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
D.测出纸带上两点迹间的距离,可知重物相应的下落高度
25.如图所示,一个水平方向上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向右通过平衡位置O与向左通过平衡位置O时,不相同的物理量是( )
A.动能 B.回复力 C.速度 D.加速度
26.关于机械波和机械振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机械振动就有机械波
B.有机械波就一定有机械振动
C.机械波中各质点的振动频率相同
D.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的各质点是同时开始振动的
27.一列简谐波在x轴上传播,在某时刻波形图如图7所示,已知此时质点E的运动方向向上,则( )
A.此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质点C此时向下运动
C.质点A将比质点B先回到平衡位置
D.质点D的振幅为零
28、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周期为8s.已知在t=2s和t=6s时刻,振子正好位于其平衡位置,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t=0和t=10s时,振子的速度都为零
B.在t=4s和t=12s时,振子的加速度都达到最大值
C.在t=6s和t=14s时,振子的势能都为最小值
D.在t=8s和t=10s时,振子的位移都达到最大值
29、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这一实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安装有斜槽的木板时,—定要检查木板是否水平
B.安装有斜槽的木板时,只需注意将木板放稳
C.每次实验时都要将小球从同—位置由静止释放
D,每次实验时可以将小球从不同的位置由静止释放
30、两个质量不等的小铁块A和B,分别从两个高度相同的光滑斜面和圆弧斜坡的顶点由静止滑向底部,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下滑过程重力所做的功相等
  B、它们到达底部时动能相等
  C、它们到达底部时速度相同
  D、它们分别在最高点时机械能总和跟到达最低点时的机械能总和相等
0
10
20
30
x/cm
y/cm
4
-4
v
40
图5-5
x/m
图甲
O
y/m
1 2 3 4 5 6
图乙
O
t/s
y/m
1 2 3 4 5 6
O
C
B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已知甲物体的质量比乙大,那么当它们的( )
A.动能相等时,动量也相等 B.动能相等时,甲物体动量大
C.动量相等时,甲物体动能大 D.动量相等时,乙物体动能大
2、在下列情况中,物体的机械能守恒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A、推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 B、沿着光滑斜面匀加速下滑的物体
C、被起重机匀速吊起的物体 D、物体做平抛运动
3、已知甲物体的质量比乙大,那么( )
A.受到相同的冲量时,甲物体动量变化大
B.两物体动量变化相同时,甲物体受到的冲量大
C.两物体动量变化相同时,甲物体受的合力一定大
D.两物体动量变化相同时,两物体受到的冲量一样大
4、对物体所受的合力与其动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合力与动量变化量成正比 B.合力与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成正比
C.合力与物体的初动量成正比 D.合力与物体的末动量成正比
5、从同一高度的平台上,抛出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甲球竖直向上抛,乙球竖直下抛,丙球平抛,三球落地时的速率相同,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
A、抛出时三球的动量不是都相同,甲、乙动量相同,并均不小于丙球的动量;
B、落地时三球的动量相同;
C、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三球受到的冲量都不相同;
D、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三球受到的冲量不都相同。
6、 一起重机吊着物体以加速度a(aA、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B、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C、重力做的功大于物体克服缆绳的拉力所做的功
D、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7、如图1所示,电梯的质量为M,在其水平地板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电梯在钢索拉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加速运动,当上升高度为h时,电梯的速度达到v,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为:
电梯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小于mv2。
电梯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mv2+mgh
钢索的拉力所做的功为(M+m)v2 +(M+m)gH。
钢索的拉力所做的功小于mv2 +Mgh。
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从光滑斜面顶端滑至底端,则在这个过程中:(  )
A、系统的动量始终守恒
B、在水平方向上,系统动量始终守恒
C、m对M的作用力冲量等于斜面M动量的变化量
D、m受到的支持力、重力的冲量等于m的动量变化量
9、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小球发生正碰.图8-20为它们碰撞前后的位置图象.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已知m1=0.1kg.由此可以判断( )
A.碰前m2、m1都运动
B.碰后m2和m1运动方向相同
C.由动量守恒定律可以算出m2=0.3kg
D.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了0.4J的机械能
10、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0.2㎏的小球,以5.0m/s的速度向前运动,与质量为0.3㎏的静止木块发生碰撞,假设碰撞后木块的速度,则
A. 这一假设是合理的,碰撞后小球的速度
B. 这一假设是合理的,碰撞后小球的速度
C. 这一假设是不合理的,因为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
D. 这一假设是可能发生的,但因题给的条件不足,球的速度不能确定
11、汽车拉着拖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突然拖车与汽车脱钩,而汽车的牵引力不变,汽车和拖车受的阻力也不变,则在拖车停止运动前( )
A.汽车和拖车的总动量不变 B.汽车和拖车的总动能不变
C.汽车和拖车的总动量增加 D.汽车和拖车的总动能增加
12、滑块以速率v1靠惯性沿固定斜面由底端向上运动。当它回到出发点时速率变为v2,且v2< v1,若滑块向上运动的位移中点为A,取斜面底端重力势能为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上升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在A点上方;
B.上升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在A点下方;
C.下升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在A点上方;
D.下升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在A点下方。
实验题(18分)
1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1kg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5所示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g取9. 8m/s2.求:
(1)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 .
(2)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减少量△Ep= ,动能的增加量△EK= ;
(3)实验的结论是 .
(4)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如果以:v2/2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v2/2-h图象应是 ,
才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v2/2 - h图象的斜率
等于的数值为 .
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共54分)
14、如图所示,一辆质量为1.5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0.50kg的木块以2.0m/s的速度水平滑上小车,最后与小车以相同的速度运动.木块与车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是0.20.取g=10m/s2.求:
(1)木块与小车共同运动的速度的大小;
(2)木块在小车上相对滑行的时间;
(3)这个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15、如图10所示是一个设计“过山车”的试验装置的原理示意图,粗糙斜面AB与竖直面内的光滑圆形轨道在B点平滑连接,圆形轨道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小车(可视为质点)从距地面h高处的A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滑下,小车恰能通过最高点C完成圆周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求当小车进入圆形轨道第一次经过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求小车从A点运动到B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
(3)若为使过山车不从轨道上掉下来,则过山车开始下滑的高度应满足什么条件?
16、用火箭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假设最后一级火箭的燃料用完后,火箭壳体和卫星一起以速度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卫星质量m = 500㎏, 最后一级火箭壳体的质量M = 100㎏;某时刻火箭壳体与卫星分离,分离时卫星与火箭壳体沿轨道切线方向的相对速度. 试分析计算:分离后卫星的速度增加到多大?火箭壳体的速度多大?分离后它们将如何运动?
m
图1命题者:刘长春 命制时间:2012.4.23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答卷交回。
友情提示:请各位同学用黑色签字笔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2分)
1、选出加横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畏葸(xǐ) 苍颉体 (jié) 胡诌(zōu) 呕心沥血(ǒu)
B、蹩进(bì) 髡钳(kūn) 睥睨(ní) 童山濯濯(zhuō)
C、挨打(ái) 吝啬(lìn) 压轴(zhóu) 模棱两可(líng)
D、编纂(zuǎn) 鲜有(xiǎn) 孱头(càn) 弄巧成拙(zhu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斟酌 脉膊 经久不息 陈词烂调
B、谄媚 扭怩 娇揉造作 稗官野史
C、付梓 自诩 恼羞成怒 历史悠久
D、洗炼 端倪 锱铢毕较 九宵云外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团结协作,不能孤军奋战,三人成虎,我们只要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克服工作中的种种困难。
B.江南水乡在夕阳的映照下分外美丽,远处,农家的小屋,升腾的轻烟不绝如缕,极富诗情画意。
C.公园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老人用清水在地上写毛笔字,他们大多旁若无人,挥毫泼“水”,点折撇捺,或娟秀,或狂放,风格各异,都颇具功底。
D.在十四届亚运会女子100米蛙泳比赛中,名将罗雪娟不孚众望,以1分06秒84的成绩刷了新的亚洲纪录,并且为中国队再添一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据估计,日本地震和海啸可能造成大约1万余人死亡,40万人无家可归,1669家企业遭受重创,日本这个世界第三大经济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B.房龙善于用轻松俏皮的文字撰写通俗地理著作,所以他的《房龙地理》能够从历史的角度阐释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C.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我们可以通过社交服务网站与朋友保持更加直接和方便的联系,扩大交际范围。
D.从今年4月1日开始,北京大幅提高重点区域停车费,这是继车辆限行、摇号限购政策之后,北京实施的又一“治堵新政”。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天下云集响应”中的“云”的用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
A.范曾数目项王 B.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常以身翼蔽沛公
6.下列各项中的画线句,与“若属皆且为所虏”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句是( )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B.余威震于殊俗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吾属今为之虏矣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金、石、书、画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这里的“石”是指石刻,即古代刻在石头或石碑上的文字。
石刻出现的年代早,汉朝以前就有了保存较完整的石刻。譬如说石鼓,有专家考证确定它是战国时期秦国的石刻。近年在河北满城发掘出古代中山王的墓,出土一块石头,上面有两行字,也是战国时期的石刻,只是稍晚于石鼓年代。由此看来,我国石刻的起源最早应该追溯到石鼓和中山王墓石刻。秦代也有石刻,只是不作碑形,常常是在山岩上磨平一块石头刻字。现在保留下来的秦代石刻只有《琅琊台刻石》和《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上的字全都模糊了,而《泰山刻石》也只剩下几个字了。石刻的大批出现是在汉朝,保留下来的石刻也以汉碑为多。所以,现在所谓的“石”,大致是指汉代及汉代以后的石刻。
根据形状和用途的不同,石刻可以分为摩崖、碑刻、墓志等等。所谓摩崖,就是在天然的石壁上刻文记事的石刻。最有代表性的摩崖石刻当数陕西汉中地区的《石门铭》。它记载了我国最早的穿山隧道褒谷石门的开通、堵塞、复开的情况和被称为栈道之始的褒斜古栈道的有关修复情形,有很高的史学价值。上面的文章写得很好,用语精准,叙事细致,文采飞扬,是一篇难得的佳作。碑刻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碑石记载着坟墓主人的生平事迹,后来也应用到活着的人,如歌功颂德碑、记功碑、建庙碑等。古人刻碑意在歌颂、吹捧碑的主人,企盼流传千古,但后来得以保存流传的主要原因,却不在于它那歌功颂德的内容,而在于它上面书写的文字。前人将古碑上的石刻文字用纸墨拓印下来,制作拓本,往往是因为碑上刻的字写得好,宝贵得不得了。比如汉朝在华山立了一块碑,叫《华山庙碑》,在清朝末年只保留下来三本拓本,后来又发现了一本,四本拓本价值连城。墓志是一种长埋地下的文字记录。坟里埋块石头,刻上死者姓名和死者事迹,以便挖开的人知道是谁,再重新埋上。这用意很天真,后来人家正因为他坟里有墓志,就来挖他的坟,这种事情多得很。墓志内容翔实,史料价值高。人们经常通过墓志来研究历史人物的家族、世系问题,如在江苏南京出土的六朝墓志,可以帮助我们考察当时王导、谢琨等诸大姓世系、家族及两晋历史。
整理和研究石刻文字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清朝末年的叶昌炽先生编的《语石》,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来论述石刻,涉及种类、式样、用途、文字、书家等,内容极其丰富。清末民初杨守敬编的《寰宇贞石图》,将整篇整幅的碑文影印出来,每幅都能看到碑版的全貌。近代赵万里先生编辑的《魏晋南北朝墓志考释》,所收都是墓志,既影印拓本,也考释文词,是收藏比较全面的一本好书……研究者的精心收藏和编辑,为推动中国石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取材于启功《中国古代的金石书画》,有删改)
7.下列关于“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金、石、书、画中的“石”指的是石刻,中国石刻的起源最早应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石鼓和中山王墓石刻。
B.石鼓是保存较完整的“石”,《琅琊台刻石》和《泰山刻石》是保留下来的稍晚于石鼓年代的秦代石刻。
C.现在所谓的“石”,大致指汉代及汉代以后的石刻,因为大批出现在汉朝的石刻多数保留了下来。
D.由于“石”的形状和用途各不相同,我们可以把石刻分为摩崖、碑刻和墓志三类,三者都有着各自的特点。
8.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石门铭》摩崖石刻最具代表性的原因,是因为它记载了我国最早的穿山隧道褒谷石门的修造情况,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B.碑刻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碑石记载坟墓主人的生平事迹,古人刻碑的目的是为逝者歌功颂德,还有记功、建庙等。
C.碑刻得以保存流传的主要原因,往往不是因为它上面歌功颂德的内容,而是因为它上面的文字书写优美,具有书法价值。
D.墓志内容翔实,史料价值高。历史学家要研究王导、谢琨等诸大姓世系、家族及两晋历史,就要依循南京出土的六朝墓志。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从石刻的形状和用途来看,现在保留下来的秦代石刻《琅琊台刻石》和《泰山刻石》应该属于石刻中的摩崖石刻。
B.碑石的起初作用和墓志一样,也是记载坟墓主人的生平事迹,后来碑石的使用范围在扩大,其为逝者歌功颂德的作用渐渐为墓志所代替。
C.汉朝的《华山庙碑》的拓本价值连城,是因为碑上的字写得好,具有艺术审美和收藏价值,并且存量少。
D.叶昌炽先生的《语石》、杨守敬先生的《寰宇贞石图》、赵万里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墓志考释》,都是整理和研究石刻文字的著作。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毕再遇,字德卿,兖州人也。父进,积阶至武义大夫。再遇以恩补官,隶侍卫马司,武艺绝人。孝宗召见,太悦,赐战袍、金钱。
开禧二年,下诏北伐,以殿帅郭倪招抚山东、京东,遣再遇与统制陈孝庆取泗州。再遇请选新刺敢死军为前锋,倪以八十七人付之。招抚司克日进兵,金人闻之,闭榷场、塞城门为备。再遇曰:“敌已知吾济师之日矣,兵以奇胜,当先一日出其不意。”孝庆从之。再遇飨士卒,激以忠义,进兵薄泗州。泗有东西两城,再遇令陈戈旗舟楫于石屯下,如欲攻西城者,乃自以麾下兵从陟山径趋东城南角,先登,杀敌数百,金人大溃,守城者开北门遁。西城犹坚守,再遇立大将旗,呼曰:“大宋毕将军在此,尔等中原遗民也,可速降。”旋有淮平知县缒城而下乞降,于是两城皆定。郭倪来飨士,出御宝刺史牙牌授再遇,辞曰:“国家河南八十有一州,今下泗两城即得一刺史,继此何以赏之?且招抚得朝廷几牙牌来?”固辞不受。寻除环卫官。
倪调李汝翼、郭倬取宿州,复遣孝庆等继之。命再遇以四百八十骑为先锋取徐州,至虹,遇郭、李兵裹创旋,问之,则曰:“宿州城下大水,我师不利,统制田俊迈已为敌擒矣。”再遇督兵疾趋,次灵壁,遇孝庆驻兵于凤凰山,将引还,再遇曰:“宿州虽不捷,然兵家胜负不常,岂宜遽自挫!吾奉招抚命取徐州,假道于此,宁死灵壁北门外,不死南门外也。”会倪以书抵孝庆,令班师,再遇曰:“郭、李军溃,贼必追蹑,吾当自御之。”金果以五千余骑分两道来,再遇令敢死二十人守灵壁北门,自领兵冲敌阵。金人见其旗,呼曰“毕将军来也”。遂遁。再遇手挥双刀,绝水追击,杀敌甚众,甲裳尽赤,逐北三十里。诸军发灵壁,再遇独留未动,度军行二十余里,乃火灵壁。诸将问:“夜不火,火今日,何也?”再遇曰:“夜则照见虚实,昼则烟埃莫睹,彼已败不敢迫,诸军乃可安行无虞。汝辈安知兵易进而难退邪?”
嘉定元年,除左骁卫上将军。和好成,累疏乞归田里,赐诏不允,除保康军承宣使,降诏奖谕,寻令带职奏事,提举佑神观。六年,提举太平兴国宫,十年,以武信军节度使致仕。卒,年七十。赠太尉,累赠太师,谥忠毅。
(节选自《宋史 列传一百六十一》,有删节。)
10.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招抚司克日进兵 克:约定 B.遇郭、李兵裹创旋 旋:立即
C.次灵壁 次:驻扎 D.诸军乃可安行无虞 虞:忧患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 乃自以麾下兵从陟山径趋东城南角 ② 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B.① 宿州虽不捷 ②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C.① 度军行二十余里,乃火灵壁 ②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① 汝辈安知兵易进而难退邪 ②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毕再遇的父亲经多次提拔,最后官至武义大夫。毕再遇则是靠父亲的恩荫做的官,他武艺出众,得到孝宗皇帝的喜爱和赏赐。
B.毕再遇用声东击西、分化瓦解等策略,很快攻下泗州的东西两城。当上级奖赏他时,他却表现出一种以国事为先、不计个人得失的胸怀和气度。
C.攻打宿州的郭、李部队出师不利,毕再遇听说后立即率部驰援,与陈孝庆部会合,一起截击追击而至的金军,杀敌众多,大败金军并安全撤离。
D.宋金两国议和后,毕再遇屡次上疏,表达告老还乡的愿望,但皇帝对他仍是极力挽留,不仅表彰奖励,还多次为其加官晋爵。
第Ⅱ卷
注意事项: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四、(23分)
13.(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再遇飨士卒,激以忠义,进兵薄泗州。
译文:
(2)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4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稀”二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4分)
答:
(2)诗的颈联和尾联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4分)
答: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要求:正楷书写,工整美观。(9分,每空1分)
(1)顺风而呼, ,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2)斩木为兵, ,天下云集响应……(贾谊《过秦论》)
(3)向之所欣, ,已为陈迹……(王羲之《兰亭集序》)
(4)仰观宇宙之大, , , 足以极视听之余,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5)寓形宇内复几时,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木欣欣以向荣,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7)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8)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把酒临风……(范仲淹《岳阳楼记》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苍茫云海中秋月
那一轮月亮果然是越来越圆了,它的圆满就像一个句号,结束了四季中最好的时光。春之蓬勃,夏之绚丽,秋之烂漫,至此宣告结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随之,将面对暮秋的肃杀和寒冬的凛冽。
从古到今,中国人对月亮的变化都十分敏感,而这敏感又渐渐培养了独特的心理,这心理是细的、柔的、感伤的、内敛的。中国人选择了这一天像蚕吐丝一样,把轻易不肯吐露的心思拉得很长很长——“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轻轻一问,看似漫不经心,却一下把思想的触角伸向了远古洪荒,一下就追问到了人类的源头。陈子昂在白天想到过这些,他意识到自己生命的短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李白也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他甚至想纵身而起,“欲上青天揽明月”。这些唐代的中国人在千余年前就想到了这么远、这么深,既是瑰丽的想象,又是科学的命题,这说明中国人对现实生存的超越性自古而然。
因此,中秋这个节日的诞生便顺情合理。“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世界上哪里还有如此凝聚人的心思的节日呢?别的节日都热闹,唯有中秋节,静远。约定俗成,中秋节是不能放鞭炮的,中秋节放鞭炮是煞风景。那一轮月亮在白莲花似的云朵里穿行,云动疑是月在行,云破月来花弄影。可以有一丝风的清凉,但风不能大,风一大便不是中秋良宵佳地。恰恰是中秋这一天,很少有月黑风高夜,也是天意独怜人间燥热,降下这一片清凉和圆满。最好有三五良朋,一石桌,几藤椅,一壶老酒,一碟花生米,一罐凤尾鱼,一盘大闸蟹,再加上一些果品。不求醉饱,但营情调,故万万不可端上来一大盘手抓羊肉,煞了风景。
那一轮月亮确实是越来越圆了。因其圆满,反而倒惹出些伤感。这时候,伤感是一种难得的、美好的情绪,是思念,是怀旧,是对人生的感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感怀;“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是伤感;“月出惊山鸟”是静谧;“露似珍珠月似弓”是巧喻;只有李白那“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毫无伤感之意,有万里横空出世的气魄!但是不管怎么说,一本唐诗,处处见月,虽说各有各的写法,各有各的寄托,却是各个身上沐浴着月轮的光辉。唐以后,明月愈转华美凄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就更将人生的落寞凄凉,心无系处突兀地暴露在典型情态之下。这一脉相传的明月情结,已经明白无误地揭示出中国文化中的柔性倾向,即便豪放如苏东坡,高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也还是问的明月而不是红日。
中国的古代神话有“射日”之说,后羿射日,可见于日有恨,至少是爱恨交加;还有“逐日”之说,夸父追日,中途渴死,“弃杖化为邓林”;只有月亮的神话是最美的,嫦娥奔月,唯有美丽的嫦娥配得上月亮里的宫殿——广寒宫。她在月光里无翼而翔升,裙袂飘然,兔是玉兔,树是桂树。西方推石不止的西西弗斯神话,在这里变成了吴刚伐桂,东西方神话形不同,神相似。
谁是有心人留意去统计一下呢?千百年以来,有多少古代诗人留下月亮诗篇、明月佳句?那轮“幼时不识月,呼为白玉盘”的月亮,正是一颗高悬碧空、心迹朗朗的中国心。中国的古老文化就是月亮文化。
此刻,那一轮月亮正高悬夜空,如同宇宙间唯一的一盏华美路灯。敏感,伤怀,阴柔,内敛,细腻,多情。光不耀眼而持久,力不扩张而长存。我们最大的文化遗产不是别的,而是对月亮的理解和领悟,是我们独有的中秋节。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是全人类,千里是全世界。相信中国的月亮文化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因为——在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到月亮,月亮是人类的共同语言。
16、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文章第一段写月亮的圆满“就像一个句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答:
(2)文章第三段为什么两次提到“煞风景”?请简要分析。(3分)
答:
17、作者在第五段引用了“射日”“逐日”的神话,有什么作用?(4分)
答:
18、作者在第六段写道:“中国的古老文化就是月亮文化。”请概述“月亮文化”在文中的丰富内涵。(6分)
答:
19、作者在末段引用苏轼中秋咏月名篇中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什么用意?(6分)
答:
六、(13分)
20、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______。_______。如杜甫《月夜》诗:“今夜鄜月州,闺中只独看。”“闺中只独看”,就是诗人运用示现修辞手法来描绘想象中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预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是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摆在眼前一样。_________。示现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①修辞学中的示现是指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的一种修辞手法
②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得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
③后来人们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作一种辞格的名称
④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预言的和悬想的
⑤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的事迹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
A.①④⑤②③ B.①③④⑤② C.③①④⑤② D.③④⑤①②
21、下面是某学生向老师祝寿时发言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4分)
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给我们至今健在的恩师俞老师做寿。俞老师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作学问。俞老师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高足,我们都感到十分欣慰……
(1)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2)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3)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4)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22、展开想象,在下面一段话的横线处补上适当的语句。要求修辞和句式相同,语意连贯,内容一致。(6分)
春天的雨,像南国少女的爱,温婉如水,含蓄娇媚;夏天的雨, , , 。 春天的雨, , , ;夏天的雨,使人想起黄钟大吕,金戈铁马,想起浑厚悠远的信天游和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春天的雨,缠绵,温柔,纤细;夏天的雨,豪爽,酣畅,粗犷。
七、作文:(60分)
23、请以“学会尊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卷面整洁。原子量:H-1 O-16 Na-23 Mg-24 Ca-40 S-32 Fe-56 Cl-35.5 C-12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54分)
1、环境污染已使人类社会面临着重大威胁,下列名词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
①温室效应 ②赤潮③酸雨④光化学污染⑤臭氧空洞 ⑥水俣病 ⑦潮汐 ⑧大脖子病 ⑨水华
A、②⑨ B、⑦⑧ C、⑥⑦⑧ D、②⑤⑦
2、推测碲(Te)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碲单质是一种固体 B、H2Te比H2O稳定
C、碲的化合价有-2,+4,+6 D、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酸
3、不能说明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事实是(   )
A、H2O的热稳定性强于H2S B、硫化氢水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变浑浊
C、H2O是液体,H2S常温下是气体 D、氧气和氢气化合比硫和氢气化合容易
4、臭氧(O3)可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反应为KI+O3+H2OKOH+O2+I2(未配平),通过该反应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O3在反应中被氧化为O2 B、O3的氧化能力强于O2
C、1 mol O3在反应中得到2 mol电子
D、反应中氧化产物O2与还原产物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5、下列溶液中能够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
①石灰水 ②H2S溶液 ③KMnO4溶液 ④氯水 ⑤品红溶液
A、仅①②③ B、仅②③④ C、除①外 D、全部
6、SO2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未见沉淀,通入另一气体,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通入的气体可能为(  ) ①Cl2 ②CO2 ③NH3 ④HCl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 D、全部
7、向50 mL 18 mol·L-1的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反应。则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  )
A.小于0.45 mol B.等于0.45 mol C.在0.45 mol和0.90 mol之间 D.大于0.90 mol
8、下列物质间转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SiO2Na2SiO3 B.SiO2Si C.SiNa2SiO3 D.SiO2H2SiO3
9、为制备干燥、纯净的CO2气体,将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先后通过装有下列物质的两个吸收装置,两个装置中应依次装入(   )
A.水;无水CaCl2固体 B.饱和NaHCO3溶液;浓H2SO4
C.浓H2SO4;饱和Na2CO3溶液 D.饱和Na2CO3溶液;稀H2SO4
10、已知溶液中:还原性SO32->I-,氧化性:IO3- >I2>SO42-。将二氧化硫气体通人KIO3淀粉溶液,溶液先变蓝后褪色。此过程中二氧化硫表现出( )
A.酸性和还原性 B.只有还原性 C.氧化性和漂白性 D.还原性和漂白性
11、为了除去混在CO2中的SO2和O2,下列试剂使用顺序正确的是(   )
①饱和Na2CO3溶液 ②饱和NaHCO3溶液 ③浓H2SO4 ④灼热铜网 ⑤生石灰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③ D.③④⑤
12、实验室保存下列化学试剂的方法有错误的是(   )
A、氢氟酸保存在磨口试剂瓶中 B、水玻璃保存在用橡皮塞的试剂瓶中
C、固体烧碱放在广口塑料瓶中并且塑料盖盖严
D、液溴密封盛放在棕色瓶中,液面放一层水
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过量的SO2通入氨水中:SO2+2NH3·H2O===2NH+SO+H2O
B.SO2通入溴水中:Br2+SO2+2H2O===2H++SO+2HBr
C.SO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SO2+H2O+Ca2++2ClO-===CaSO3↓+2HClO
D.酸雨久置pH变小:2H2SO3+O2===4H++2SO
14、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15、下列物质中,不含有硅酸盐的是(   )
A.水玻璃 B.硅芯片 C.黏土 D.普通水泥
16、在检验SO42-的过程中,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先加入稀硝酸,没有产生沉淀,然后再加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存在
B、先加入硝酸钡,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有SO42-存在
C、先加入稀盐酸,没有产生沉淀,然后再加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存在
D、先加入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有SO42-存在
17、下列各组物质关系中,与O2和O3关系相同的一组是(  )
A、Na和Na+ B、S4和S8    C、H和H D、水和重水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硅溶于水显酸性 
B.二氧化碳通入水玻璃可以得到原硅酸
  C.因为高温时,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反应放出CO2,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
  D.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
二、填空题(19-22题每空2分,23题每空1分,共46分)
19、(1)H2O2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往双氧水中加MnO2粉末,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如果实验室利用上述反应制取一种常见的气体,可以选择下图中的装置( )来进行 [填序号]
20、某溶液中可能存在下列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CO32- 、SO32-、SO42-、Cl-
(1)当溶液中有大量H+存在时,溶液中不可能有较多的 。
(2)当溶液中有大量 Ba2+存在时,溶液中不可能有较多的 。
(3)当溶液中有大量一价 (阳离子)存在时,四种离子都不可能大量存在。
(4)当溶液中通人 C12时, (阴离子)可被氧化。
21、X为一种黄色的单质,易溶于CS2中,A、B、C、D都是化合物,且A、B为气体,C、D为含钾的正盐,C中X元素的化合价比D中的X元素的化合价低,按下图所示关系转化:
(1)写出X、A、B、C、D的化学式:X______,A_____,B_____,C______,D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A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⑥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有同学运用已有的Na2O2和CO2反应的知识进行迁移,认为Na2O2与SO2反应可能为:2Na2O2+2SO22Na2SO3+O2;也有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只生成Na2SO4。为此设计如下一套装置,来验证Na2O2和SO2的反应产物。
按图安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后添加药品并滴入适量浓硫酸。完成下列问题:
(1)点燃①处酒精灯,不久,观察到①处产生大量气体;③处硬质玻璃管的管壁发热,管内药品的颜色变化为由      。
(2)在反应过程中,如何用较简便的操作证明反应产生了O2
(3)⑥处用排水法收集气体,从什么现象可证明收集的气体中已不含SO2
(4)证明产物中有Na2SO3的方法是:待反应结束后,取硬质玻璃管内少量固体,装入试管,加水溶解时未产生气体,再滴加 溶液,若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则证明产物中有Na2SO3。
(5)若反应结束后,取硬质玻璃管内少量固体,装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盐酸,无气体放出,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试分析产生沉淀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3、如图所示为向一定量饱和Ca(OH)2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产生CaCO3白色沉淀的质量与二氧化碳体积之间的关系曲线。试回答:
(1)OA段曲线与AB段曲线所表示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OA段
AB段
(2)A点时已参加反应的CO2与Ca(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3)B处溶液中存在的浓度较大的两种离子是  和     (填离子符号)。
(4)将B处生成的溶液煮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5)若饱和Ca(OH)2溶液中含溶质7.4g,则当通入CO2(标准状态下)3.36L时,生成的沉淀为 g。
④中黑色的氧化铜粉末逐渐变红,⑤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即烟雾中有CO存在命题者:龚国芬 刘利萍 黄尧 命制时间:2012.4.26 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l. 5分,满分7. 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l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re are they most probably
A. At the post office. B. At the bookstore. C. At the bank.
2. What's the man doing
A. Borrowing a book. B. Buying a book. C. Reading a book.
3. Where are they
A. At a restaurant. B. In a museum. C. In a zoo.
4. What is the total cost for two of them
A. 100 yuan. B. 50 yuan. C. 150 yuan.
5. Where is Mr. Black now
A. He is at the Friendship Hotel. B. He is in the office. C. He is at lunch.
第二节 (共15小题; 每小题15分,满分22. 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自。每段对话或独自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自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A. The weather of London. B. Travelling in Britain. C. The traffic of London.
7.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London buses
A. Rather slow. B. Very good. C. Too expensive.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10小题。
8. Why aws the oby nervous
A. He was a newcomer to the school.
B. He was afraid of getting up early.
C. He didn't prepare for the exams.
9. What must the students do before monring reading
A. Do morning exercises. B. Hand in homework. C. Copy words and expressions.
10. What can they do if they feel hungry
A. Have something to eat in class.
B. Buy something to eat during the break.
C. Ask the teacher for some food.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13小题。
11. How long will the man's holiday last
A. 15 days. B. 10 days. C. 25 days.
12. What is the favourite activity of the man's wife
A. Reading. B. Fishing. C. Climbing mountains.
13. When will the woman visit Europe
A. Not mentioned. B. Next summer. C. This summer.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16题。
14. What are the man and woman looking for
A. A comfortable hotel. B. A modern hotel. C. An inexpensive hotel.
15. Where can the man and the woman find the hotel they need
A. Next to a bank.
B. A two-minute drive to the west.
C. On the left hand side of the street.
16.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Near a bank. B. Near a hotel. C. In a restaurant.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20小题。
17. What are Arthur's neighbors doing
A. They are sleeping. B. They are singing. C. They are making a lot of noise.
18. What is the man in Apartment 3 doing
A. Painting his apartment.
B. Cleaning his apartment.
C. Fixing the apartment.
19. What is the woman in Apartment 4 doing
A. Playing music. B. Playing computers. C. Playing balls.
20. What does Arthur feel
A. Happy. B. Angry. C. Excited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Excuse me, is this right way to the west lake
─Sorry, I am not sure, but it ______ be.
A. must B. can C. might D. will
22. The fact that she was a foreigner made ______ difficult for her to get a job in that country.
A. so B. much C. that D. it
23. It was in that house ______ he used to live ______ the meeting was held.
A. where, where B. that, that C. that, where D. where, that
24. They are such good workers that we should ______ them.
A. learn from B. learn with C. learn of D. learn
25. He is honest; you can depend ______ him.
A. about B. with C. in D. on
26. Who is knocking at the door
______. I have come to tell you the meeting has been put off.
A. This is I. B. It is I C. It is me. D. This is me.
27. Every time I meet with difficult question, I will ______ the Internet and it can always offer me useful information.
A. turn up B. turn to C. turn on D. turn in
28. Will you ______ the driving when we reach Beijing
A. take up B. take on C. take over D. take in
29. Society ______ a variety of people, some are good, others are bad, and still others are in between.
A. make up B. makes up of C. is made up D. is made up of
30. ______ in the central of the city this park is popular among the people.
A. being located B. Locating C. Located D. to locate
31. I was just about to say something more ______ Jenney spoke first.
A. when B. that C. after D. while
32. Dr·Smith, as well as his daughters, ______ visit Beijing this summer.
A. is going to B. are going to C. was going to D. were going to
33. When the hotel was on fire, all the people were very ______ and tried to rush out as quickly as possible.
A. positive B. scary C. mysterious D. silly
34. ______ my opinion, yiu plan is simalar ______ his in general.
A. In, to B. By, for C. With, about D. In, at
35. The chemical factory ought ______ where many people are living.
A. to not built B. to not be built C. not to be built D. not be bulit
第二节 完型填空( 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Mrs. Jones was over eighty, but she still drove her old car like a woman half her age. She loved driving very fast, and was proud of the fact 36 she had never, in her thirty-five years of driving, been punished 37 a driving offence (犯规,犯法).
Then one day she nearly 38 her record. A police car 39 her, and the policemen in it saw her 40 a red light without stopping. Of course, she was stopped. It seemed 41 that she would be punished.
42 Mrs. Jones came up to the judge, he looked at her seriously and said that she was 43 old to drive a car, and that the 44 why she had not stopped at the red 45 was most probably that her eyes had become weak 46 old age, so that she had simply not seen it.
When the judge had finished what he was 47, Mrs. Jones opened the big handbag she was 48 and took out her sewing(缝纫). Without saying a word, she 49 a needle (针)with a very small eye, and threaded(穿针) it at her first attempt.
When she had 50 done this, she took the thread (线)out of the needle again and handed 51 the needle and the thread to the judge, saying, “Now it is your 52. I suppose you drive a car, and that you are quite sure about your own eyesight.”
The judge took the 53 and tried to thread it. After half a dozen tries, he had still not succeeded. The case (案例) against Mrs. Jones was 54 and her record 55 unbroken.
36. A. which B. when C. that D. this
37. A. about B. on C. to D. for
38. A. kept B. won C. missed D. lost
39. A. watched B. after C. followed D. ran after
40. A. pass B. go C. run D. rush
41. A. sure B. indeed C. certain D. perhaps
42. A. Before B. While C. Until D. When
43 A. so B. very C. too D. quite
44. A. cause B. reason C. matter D. trouble
45. A. light B. lamp C. sign D. one
46. A. with B. because C. for D. of
47. A. speaking B. saying C. talking D. telling
48. A. holding B. getting C. carrying D. bringing
49. A. took B. brought C. picked D. chose
50. A. almost B. hardly C. successfully D. successful
51. A. both B. all C. neither D. either
52. A. time B. turn C. chance D. job
53. A. thread B. glasses C. needles D. needle
54. A. dismissed B. passed C. settled D. studied
55. A. was B. kept C. seemed D. remained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Millions of young people are writing blogs(博克). Millions of others are reading them. The word "blog" is a short way of saying Web log.
Many popular Web sites now offer free, easy ways to create personal Web pages and fill them with writings and pictures. Web sites called "Face book" and "My Space" are some of the most popular blog sites for young people.
Blogs offer young people a place to show their writings and feelings. They can also be helpful to connect young people with others. But blogs can become dangerous when they are read on the Internet by millions of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Recent studies show that young people often tell their names, age and where they live on the Internet. That may not be safe for them. This personal information puts them in danger when found out by dangerous people who want to hurt them. Students can also get into trouble when they put information about others on their blogs.
As a result, many schools don’t allow using blogging web sites on school computers. Many schools have also begun teaching parents about the web sites. Parents should know what their children are doing online and should read their blogs to make sure they are not giving out personal information. One way to keep away from these problems is to use programs(程序) so that blogs can be read by "friends only." people can read the website only if they know a secret word chosen by the blogger.
56. "Face book" and "My Space" are ________.
A. school subjects B. computer programs
C. school online BBS D. blog sites for young people
57. Blogs may be dangerous because________.
A. they get in the way of studies
B. they are not allowed for school students
C. surfing the Internet is bad for eyes
D. personal information can be found in blogs easily
58. This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_________.
A. the safety of children’s blogs B. how to surf the internet
C. students’ action at school D. communicating with parents at home
59.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many schools help children avoid blog problems by doing everything EXCEPT________.
A. teaching parents about the web sites
B. asking students to use programs to keep strangers away
C. telling school students not to make any net friends
D. stopping students from blogging on school computers
B
Friendship Day in India falls on the first Sunday of August every year. It is celebrated with many activities.
Young people in India spend the day with their closest friends and have fun together. Most youngsters in India plan a movie or have a meal with their friends. Many friends may go on a drive to tourist places or make a plan for camping. Some friends go to the supermarket to do some shopping. On Friendship Day, most stores offer discounted prices for customers and it is the perfect day to buy something for friends.
Some friends go to parties that are organized by many restaurants in order to attract youngsters. Such parties are very enjoyable. You can get food at a discounted(打折的) price. Some friends just decide to meet up (碰头,相聚) at someone’s home and talk about their happy time. The time good friends spend sitting together and talking over a cup of coffee is precious and unforgettable.
Long-distance friends call up each other on this day and wish each other with warm feelings. Some of them even plan to meet up on this particular day. Yet some others plan a surprising visit just to see their friend gasp (喘息) in shock!
In 2011, Friendship Day in India falls on August 7th. So don’t forget to celebrate it with your friends.
60. When is Friendship Day celebrated in India
A. On August 2nd every year. B. On the third weekend of August every year.
C. On August 1st every year. D. On the first weekend of August every year.
61. According to the tex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most popular way that youngsters in India celebrate Friendship Day
A. Traveling with friends B. Seeing a film with friends
C. Dancing with friends D. Going shopping with friends.
62. How many ways are discussed in Paragraph 3 that friends spend Friendship Day together
A. Two B. Three C. Four D. Five
63. The underlined phrase “a surprising visit” in Paragraph 4 refers to “____”.
A. a visit to a friend who tries to avoid it
B. a visit to a friend who has dreamed of it for a long time
C. a visit to a friend who hasn’t expected it
D. a visit to a friend who lives in a faraway place
(C)
Live Music--Late Night Jazz
Enjoy real American Jazz from Herbie Davis, the famous trumpet player. He is known to play well into the early hours, so don’t want to get much sleep.
PLACE: The Jazz Club DATES: 15-23 JunePRICE: ¥ 160 TIME: 10p.m. till lateTEL: 4858749
Scottish Dancing
Scottish dancing is nice and easy to learn. The wonderful dance from England will be given.
PLACE: Jack Stein’s DATES: 10-20 MayPRICE: ¥160 TIME: 10-10 p.m.TEL: 4983084
Shows--Anhui Museum
There are 12,000 pieces on show here. You can see the whole of Chinese history.
PLACE: Anhui Museum DATES: 30 Mar.-30 JunePRICE: ¥60(half for students)TIME: Mon. -Fri. 9a.m.-5p.m. Weekends 9a.m.-9p.m.TEL: 4467834
Your pen-friend is coming from Australia to your city for a holiday. You send him this E-mail to tell him something about the hotels.
ROSE HOTEL SUN HOTEL
DATES PRICES(a night) PRICES(a night)
1 Oct-31 Oct. ¥198 ¥168
1 Jan. - 31 Mar. ¥178 ¥148
1 Apr. -30 Apr. (closed) …… ……
1 May-31 May ¥218 ¥188
1 Jun. - 30 Sep. ¥248 ¥208
TEL: 4686788 E-MALL: Li Hong @
64. You can see the whole of Chinese history at ______ in April in Anhui Museum.
A. 3 p.m. every day B. 9 p.m. from Monday to Friday C. 7 a.m. at weekend D. 7 p.m. every day
65. You can enjoy _______ at Jack Sein’s.
A. American jazz B. Scottish dancing C. 12,000 pieces on show D. yourself all night
66. SUN HOTEL and ROSE HOTEL are open for _______ months of the year.
A. nine B. ten C. eleven D. twelve
67 If you want to watch dancing, you can call ______.
A. 4858749 B. 4983084 C. 4467834 D. 4686788
D
Daniel Defoe (about 1660~1731) was an important novelist in the English literature(文学). When he was young, he served as a soldier and had been to Spain, Italy, France and Germany. At the same time, he went in for politics. He cared much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资本主义). He had written a lot of articles against it and he was put into prison twice for that. It was not until that he was nearly sixty that he began to write the famous novel “Robinson Crusoe”, which was published in May, 1709. It spread so rapidly that the story was known to every household very soon
“Robinson Cruso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Crusoe’s three voyages, the second part about his hunting, hiding in caves farming and his hard struggles against nature on a small island, the third about the things which happened after his return from the island. The second part is the body of the novel, in which Robinson’s characters are clearly shown
Defoe wrote his novel in a simple style and his language is easy to understand. His novel writing set a milestone of the modern English novel. In his later part of life, He was in poor health and lived very poorly. He died on April 24, 1731.
68.Deniel Defoe was ______ and the writer of ______.
A. an Englishman, “A Tale of Two Cities”
B. an American, “A Million Pound Note”
C. a Frenchman, “The Lost Necklace”
D. an Englishman, “Robinson Crusoe”
69.How old was he when he began to write his famous novel “Robinson Crusoe”
A. He was in his sixties. B. He was in his fifties.
C. He was over 60. D. He was sixty.
70.What was Defoe’s contribution(贡献) to the English literature
A. He wrote a very interesting story.
B. He made people happy while reading his story.
C. He set a milestone of the modern English novel.
D. He was active in politics and was against capitalism.
第二卷(非选择题)
第一节 单词拼写 (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根据所给单词的首字母或汉语填写单词,注意时态、单复数等
71.New Zealand has a m______ sea climate.
72. You can’t take p_____ of the house until you have paid the estate tax(地产税).
73.Our school is s__________by trees.
74.Future agriculture should _______(依靠)on high technology..
75. His son has _________ (定居) in America.
76.It's_________ (慷慨大方的) of you to give us plenty of gifts..
77.Jia Sixie's book is a _____________ (实用的) guid to farming.
78.His advice is of great________ (价值) to me.
79. A g________is a person who grows and takes care of flowers and plants.
80. The ____________ (目的)of the meeting is to elect(选)a chairman..
第二节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此题要求改正所给短文中的错误。对标题号的每一行做出判断;如无错误,在该行右边的横线上划(√);如有错误(每行只有一个错误),则按下列情况改正:
此行多一个词: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该词,并也用斜线划掉。
此行缺一个词: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该加的词。
此行错一个词: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在该行右边横线上写出改正后的词。
注意:原行没有错的不要改。
I had a interesting dream last night. I dreamed 81. _________
that I took part in a race. At first, I could not to run very 82. _________
fast and fell behind. So I didn’t lose heart and kept 83. _________
running. All the students on the playground cheer me on, 84. _________
“Come on!” I was so encouraged that I ran faster and fast 85. _________
till I caught up all the other runners. I felt as if flying like 86. _________
a superman. In the end, I got to the finishing line first. 87. _________
I won the race. I felt very proudly of myself. Many of my 88. _________
classmate threw me up into the air. Just at that time 89. _________
I woke up and found me still in bed! 90. _________
第三节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如你是江晓华,住在武汉。你的加拿大笔友Tom来信谈到了他所居住的城市,并希望了解你家乡武汉的情况。请你用英语写一封回信。回信须包括下表中的内容。
自然情况 ①武汉位于湖北的东部、风景优美、适合居住
成 就 ②经济发展迅速③新建了不少工厂、住房、道路等。
存在问题 ④水、空气污染⑤交通拥挤
对武汉发展的看法 ⑥(内容由考生自己拟定)
注意:1.词数100左右。信的开头与结尾已为你写好,不计入词数。
参考词汇:经济economy n.
Dear Tom,
It's very kind of you to write me and let me know about your beautiful city. Now I'd like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my hometown Wuhan.
高一 第二次月考 英语 答案
完型答案与解析:
1-5 CDDCA 6-10 CDCBA 11-15 ABCDC 16-20 ABDAD
1.C.fact后接that, 因为that 引导的是一个同位语从句。
2.D.for表示被惩罚的原因。
3.D.她始终保持着记录,但那天她差点儿丢了这个记录,因为她闯了红灯。
4.C.警车跟在她后面,用followed,而watched不妥,因为主语是警车,而不是人。ran after 也不对,警车在此之前没理由追赶她。
5.A.pass a red light,而用go 则要说go by。
6.C.用certain,不用sure,因为sure 常用人作主语。
7.D.此处came为瞬间动词,不能用while。 8.C.这是too…to结构,表示太…而不…
9.B.reason是说明某事某现象的理由,而cause 则指火灾、水灾或事故的起因。
10.A.红灯,用red light。 11.A.with此处相当于because of。
12.B.强调说话的内容用say,指说话的动作或讲某种语言用speak。
13.C.表示随身携带,不强调方向性,用carry,而bring则表示由远往近带来。
14.D.此处是挑了一根小眼的针,如用took, brought和pick都要加up或out。
15.C.从下文看,老太太显然是成功了。 16.A.指针和线两者,所以用both。
17.B.your turn表示该轮到你了。 18.D.为什么是针呢?因为后边有一句说她要thread it。 19.A.be dismissed被取消了。
20.D.remained表示过去是这样,现在仍保持这一状态。seemed,语气不够肯定。kept此处应用was kept。
阅读:56--59D DAC 60--63DBAC 64-67ABAB68---70: DBC
单词拼写
71mild 72possession 73surrounded 74depend 75 settled 76generoud 77 b practicle 78 value 79 gardener 80 purpose
短文改错
81.a→an 82.去掉to 83. So→But 84.cheer →cheered
85fast → faster 86.up 之后加with 87. √ 88.proudly→ proud
89.classmate→ classmates 90.me→myself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
1.我国大部分地区水稻种植业是一种
①密集农业 ②粗放农业 ③自给农业 ④商品农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少,扩大土地面积成为增加农业产出的主要手段,这样的农业是( )
A.自给农业 B.密集农业   C.粗放农业   D.商品农业
3.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B.由于自然条件各要素在为断的变化   
C.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优良品种的培育
D.化肥、农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许多农产品的产量 
4.在我国的大城市和大的工矿区周围适宜发展为( )
A.粮食生产基地  B.蔬菜、肉蛋、牛奶等产品的生产基地 
C.棉花生产基地  D.出口型的农业生产基地
5.粮食和畜产品出口较多的南半球发达国家是
A.巴西 B.美国 C.澳大利亚 D.阿根廷
6.目前我国农村发展乡镇企业,首选应发展的工业企业类型是( )
①资源密集型 ②劳动力密集型 ③资金密集型 ④技术密集型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7.关于工业发展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工业呈分散分布特点,分散在少数国家和地区
  B.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部门越来越少
  C.技术密集型工业是新技术革命后出现的
  D.劳动力数量投入对工业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8.从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看,下列宜靠近钢铁厂的工业是( )
A.织布厂 B.化纤厂  C.机床厂  D.电视机厂
9.下列关于工业区位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有 ( )
A.水产加工业宜布局在消费市场
B.家具厂宜布局在消费市场
C.印染厂一般建在河流上游有水源的地区
D.炼铝厂要接近劳动力丰富的地区
10.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工业布局规划图。你认为规划合理的是
1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
A.企业规模较大,以轻工业为主 B.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C.资本集中程度高,形成大规模的企业 D.生产过程较为集中
12.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多数诞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上,如( )
A.我国的黄河流域和珠江流域    B.印度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 
C.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亚马逊平原 D.恒河流域和密西西比河流域 
13.下列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的排序,符合由交通—宗教—资源的顺序的是( )
A.石家庄 大庆 拉萨 B.株州 麦地那 匹斯堡
C.伯明翰 郑州 麦加  D.大同 梵蒂冈 拉萨
14.巴西的城市多分布在( )
A.亚马逊平原 B.巴西高原
C.安第斯山脉 D.刚果盆地
15.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是( )
A.城市人口增加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城市数量增加
16.关于交通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公路运输的应用最广,对各种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强
B.大宗需要长距离运输的货物,应选择铁路或水路运输
C.水路运输历史悠久,运输量大,且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最小
D.目前,交通运输的联系范围越来越广,运输速度越来越快
17.第二条亚欧大陆桥是指( )
A.我国的连云港——荷兰的鹿特丹  B.我国的上海——阿姆斯特丹的铁路
C.我国天津——法国巴黎的铁路 D.符拉迪沃斯托克——莫斯科
18.有关京九铁路的叙述正确的有( )
A.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修建的一条重要的东西向的铁路线
B.建设京九铁路的最大意义在于激活了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发展经济
C.京九铁路北起北京,南到九江,是一条重要的南北向的铁路线
D.京九铁路途经了京、津、冀、鲁、豫、皖、鄂、浙、粤9个省,长2358千米。
19.关于国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车站、码头促进经济发展
B.方向以直达运输为主,勿需考虑沿线的主要经济点
C.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为主  
D.尽量缩短线路长度,以节省运营时间
读“北京城市道路网”图,完成20-21题
20.北京城市道路网属于
A.环行—放射式 B.方格—放射式
C.方格—环行—放射式D.多边行—放射式
21.下列措施中不利于解决北京市交通问题是
A.促进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多核心的形成,减少
出行距离
B.鼓励公众积极购买小轿车
C.加强城市道路综合运输网的建设
D.充分应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加强城市交通管理
22.商业网点形成和发展的必要前提是( )
A.自然环境 B.劳动地域分工 C.居民需求 D.流通手段和方式
23.以交通最优为原则的商业街应建在( )
A.城市的几何中心  B.城市人口密集的居民住宅区,
C.城市的行政中心 D.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24.关于国际贸易格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发达国家主要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料、粮食、燃料等初级产品
B.发达国家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商品较单一
C.近年来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比重日趋增加,成为推动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
D.只要加强“南南合作”,就能改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格局的不平等地位
25.下列城市中,是世界主要金融中心的是
A.上海 B.苏黎世 C.新加坡 D.华盛顿
26.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会给人们学习、生活带来的方便是( )
A.坐在家里观看有线电视节目 B.利用因特网向国外大医院求医问药
C.从电视广告中获取购物信息 D.用磁卡在电话亭打长途电话
27.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原始文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环境文明时代。据此回答28-29题。
28.人类社会四个发展阶段的人地关系思想演化过程是
A.崇拜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谋求人地协调
B.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
C.谋求人地协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崇拜自然
D.改造自然→崇拜自然→谋求人地协调→征服自然
29.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开始激化始于
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
30、解决全球变暖,酸雨蔓延等跨国界问题,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 B、长期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共同性原则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读“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完成以下内容:(8分)
(1)图中的B表示 ,A表示 。
(2)分析图中环境问题产生的两个主要原因:从C看
从D看
(3)由于各地区经济结构、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的不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亦有所有同。在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在广大乡村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
(4)环境问题是伴随着 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从本质上看,环境问题就是 问题。
32.读“世界主要航海线和主要海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
⑴将下列世界主要航海线名称的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位置。
A.北大西洋航线 B.北太平洋航线 C.地中海---苏伊士运河航线
D.北美东岸---巴拿马---北美西岸航线
⑵图中数字标注的港口:①是 ,该港由于受 影响,成为终年不冻港;②是 ,通过该地的航海线运输量最大的货物是 ;③是 ,该港位于的 东口,是位于“东方十字路口” 海峡上的重要港口。
33.右图是上海港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上海港是一个位于 (地貌)上的 港,也可以作为 港,主要港区沿 江分布。
(2)下列各组省级行政区中,全部都属于上海港经济腹地的是( )
A.川、渝、鄂、桂 B.赣、皖、苏、沪
C.川、渝、鄂、粤 D.赣、皖、苏、豫
(3)影响上海港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①              ;
② 。
(4)填写地理名称: 铁路:A: B:
34. .读“世界主要工业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A地是世界高技术工业的先驱和典范,以 工业为主导,该工业按其主导区位因素应属于 指向型工业。
(2)B地是著名的传统工业区—— 区, 工业和 工业是这里的基础工业,目前正大力发展 、 等产业。这里的资源优势主要是 丰富,水源充足,而 资源较贫乏。
(3)c工业区的生产规模以 为独特的发展模式。
(4)在D处布局钢铁工业,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是第几象限角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已知,且,则 是 ( )
A. B. C. D.
3、= ( )
A. B. C. 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B、四边形一定是平面图形
C、梯形一定是平面图形 D、两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5、函数的周期是 ( )
A. B. C. D.
6、把函数按向量= (,--1)平移后可得的函数是 ( )
A. B.
C. D.
7、已知三个点的坐标是、 、,则⊿PQR是 (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三点共线
8、空间四边形ABCD中,若M,N分别是对角线BD,AC的中点,AB=CD=2,MN=,则AB和CD所成的角为 ( )
A. B. C. D.
9、的值等于 ( )
A、 B、 C、 D、
10、在锐角中,,那么=( )
A、5 B、-5 C、 D、
11、同时具有性质:“①最小正周期是;②图象关于直线对称;③在[,]上是增函数”的函数是 ( C )
A. B. C. D.
12、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点,动点P满足:,,则P的轨迹一定通过的 (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则__________
14、已知且,则=________
15、如果 。
16、设,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0分。
17、(本题满分10分)
设向量,,求的值;

18、(本题满分12分)
已知||=1,||=3,且,求 |+|
19、(本题满分12分)
在中,若,判断的形状。
20、(本题满分12分)
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E、F分别是BD、BB1的中点.
(Ⅰ)求证:EF∥平面A1B1CD;
(Ⅱ)求证:EF⊥AD1.
解:(Ⅰ)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连结B1D ……1分
在驻BB1D内,E、F分别为BD、BB1的中点,
∴EF∥B1D. …………3分
又∵B1D奂 平面A1B1CD,EF埭 平面A1B1CD,
∴EF∥平面A1B1CD. ……………………5分
(Ⅱ)∵ABCD- A1B1C1D1是正方体,∴A1D1⊥A1D,AD1⊥A1 B1. ………………7分
又A1D∩A1B= A1,∴AD1⊥平面A1B1D,∴AD1⊥B1D. ………………………10分又由(Ⅰ)知,EF∥B1D,∴EF⊥AD1. ………………12分
21、(本题满分12分)
已知,若x∈R。
(1)求的最小正周期;
(2)求的单调增区间。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且,则 是 ( )
A. B. C. D.
2、平行四边形ABCD中,和相等的向量是 ( )
A. B. C. D.
3、= ( )
A. B. C. 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B、四边形一定是平面图形
C、梯形一定是平面图形 D、两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5、化简 得 ( )
A. B. C. D.
6、 ( )
A. B. C. D.
7、把函数向左平移个单位后可得的函数是( )
A. B.
C. D.
8、函数的定义域是 ( )
A. B.
C. D.
9、空间四边形ABCD中,若M,N分别是对角线BD,AC的中点,AB=CD=2,MN=,
则AB和CD所成的角为 ( )
A. B. C. D.
10、在锐角中,,那么=( )
A、5 B、-5 C、 D、
11、同时具有性质:“①最小正周期是;②图象关于直线对称;③在[,]上是增函数”的函数是 ( )
A. B. C. D.
12、O是平面上一定点,A、、B、C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点,动点P满足:,,则P的轨迹一定通过的 (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则__________
14、已知且,则=____________
15、设,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6、在塔底的水平面上某点测得塔顶的仰角为,由此点向塔顶沿直线行走30米,测得塔顶的仰角为,再向塔前进米,又测得塔顶仰角为,则塔高为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0分)
17、(本题满分10分)
求的值。
18、(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向量,,求与的夹角。
19、(本题满分12分)
在中,若,判断的形状。
20、(本题满分12分)
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BD、BB1的中点.
(Ⅰ)求证:EF∥平面A1B1CD;
(Ⅱ)求证:EF⊥AD1.
21、(本题满分12分)
已知,若x∈R。
(1)求的最小正周期;
(2)求的单调增区间。
22、(本题满分12分)
设函数,其中向量,,,
(1)求函数的最大值;
(2)将函数的图象按向量平移,使平移后得到的图象关于坐标原点成中心对称,
求长度最小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