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1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四)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1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四)

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1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四)
一、选择题
1.(2021·余杭模拟)根据下列诗句的内容,按照节日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万古传闻为屈原 ②冷露无声湿桂花 ③寒食东风御柳斜 ④遍插茱萸少一人
A.②④③① B.③②④① C.①②④③ D.③①②④
2.(2021·余杭模拟)下列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B.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C.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3.(2021·余杭模拟)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通过大家的帮助,他端正了学习目的,明确了学习态度。
B.博物馆里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C.他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泪水夺眶而出。
D.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稍纵即逝,匆匆流逝的光阴。
4.(2021·余杭模拟)粮食是我们的生活 品,人人都要爱惜。(  )
A.必须 B.必需 C.须要 D.需要
二、填空题
5.(2021·余杭模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   ,   。”这句话的意思是:   。
(2)《月光曲》是一首著名的钢琴独奏曲,由   国音乐家   谱写而成,他具有卓越的   和对劳动人民的   。盲姑娘对   的热爱深深地打动了贝多芬,他为兄妹两弹奏,并激情创作了《月光曲》,这首曲子的内容的意境、感情在课文中是借   表达出来的。
6.(2021·余杭模拟)看拼音写词语。
zhū hóng zēng jiā chéng chè aǐ xiǎo xiàn mù
                   
yóu qí xié zuò xùn qī zuì guò bīn kè
                   
7.(2021·余杭模拟)根据本单元课文内容填空。
(1)这个单元我们感受到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还认识了“中国动物小说大王”   ,学习了他的文章《   》。这篇课文以时间为序,扣住“   ”“   ”“   ”“   ”四个感人的片段,把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记叙下来,展现了嘎羧   的英雄形象。除了这篇课文,我还知道这位作家的作品《   》等。
(2)诗人李贺常以马自喻,借对马不同境况的描写,将自己的坎坷身世、一腔抱负倾吐得酣畅淋漓。他共著有《马诗》二十三首。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这首《马诗》也不例外。前两句“   ,   ”写出了塞外沙漠里燕山的夜景。后两句“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意思是:   ?这两句写出了他渴望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三、语言表达
8.(2021·余杭模拟)照样子写句子。
例: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
小燕子   在   。
四、信息匹配
9.(2021·余杭模拟)选字组词。
(陶 淘)   气 (稿 搞)   件 惊慌失(措 错)   
(譬 辟)   如 (郁 遇)   闷 (勃 脖)   然大怒
敏(捷 睫)    窥(侍 伺)    一丝不(苟 苟)   
五、现代文阅读
(2021·余杭模拟)课外阅读。
奶奶的粽子
韩逸萌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的调,脆生,清亮,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松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
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的叶子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艾草气味的清爽,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白瓷的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挟裹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叶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原来可以生长。
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倚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上红白的馅儿,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令童年的我深深迷恋。
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cuō)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再一最米盖在上面。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却更香更甜。奶奶的大手紧紧捏着盛满馅儿的粽叶,一根线绳紧紧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我也试图包一个,铺好棕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却总是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总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个角的平面。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端午的阳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想,享一辈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
棕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yīn yūn)_________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住地扒着门口张望,奶奶说:“妮儿不急,越煮越香。”奶奶的粽子包了三层叶,煮的时间越长,米越软糯,越能浸透叶的清香。奶奶把火烧得细长,我在过午的温热中睡去……醒来时,粽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经晾在盘里。我捧起一只粽子,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要用一只来作量词,轻轻拉一下,线绳便解落,展开粽叶,精致的四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染了青绿,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的甜糯。
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我后来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最纯粹的清香;我后来见过长长的竹筒粽、缠着五彩线的迷你粽,却都不及奶奶那裹着错落搭开的三层棕叶。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
10.本文围绕“粽子”这个线索,依次写了奶奶为包粽子精心准备、奶奶包棕子的灵活、煮粽子的漫长、“我”睡醒后吃粽子和   。
11.短文画线的句子中,奶奶的话表现了她对“我”的   ,“我”的想法表现了对奶奶包的粽子的   。
12.奶奶的粽子无论配料还是做工都“简单至极”,为什么却会“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13.本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  )
A.总结全文。 B.首尾照应。 C.设置悬念。
14.在作者心里,故乡是奶奶手中一只只香甜的粽子。对你来说,故乡又是什么呢?请用一段话描述你对故乡的理解。
(2021·余杭模拟)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家乡的桥
①我的家乡在江南,那里有许多石桥。长大后,我经常会梦到家乡,梦到家乡的石桥。
②家乡的桥大多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搁两端,把两户人家连起来;最漂亮、最气派的是单拱桥,桥洞和它的倒影像个很大很大的圆饼,两侧的桥头各有几十级石阶,一对对石狮子立在两旁。
③家乡的石桥,名称也美极了,每座桥都有故事。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大人们告诉我们,元宝桥、骆驼桥是人们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叫出来的;而震龙桥、娘娘桥,就跟民间传说有关系了;至于如意桥的名字,则是从古诗中得来的。记得有一年,我跟外婆坐船去拜访朋友,每过一桥,我大声念一遍桥名,接着就听外婆讲一个关于这桥的故事。几十里水路百座桥,外婆的故事足足可装一条船。
④家乡的石桥是我们的乐园。整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讲故事;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蛳,碰得巧,还能从桥洞里捉到小螃蟹呢!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丝丝的风,轻轻荡漾的水波,转眼就把你送入梦乡……
15.第②段加点词语让你感受到了什么,请写在文中的泡泡里。
16.第②段,作者向我们介绍了   和   两种石桥。
17.第③段中说“外婆的故事足足可装一条船”,结合这一自然段的内容想一想,这句话主要是为了写(  )
A.外婆特别会讲故事。
B.家乡的石桥很多。
C.家乡小桥的名称美。
D.家乡桥很多,并且每座桥都有故事。
18.第④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找出这一自然段的关键句。
19.这篇文章通过描写家乡的桥,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20.文中有很多有新鲜感的句子,请你选择一句你最喜欢的抄写下来。
六、文言文阅读
(2021·余杭模拟)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21.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恭勤不倦(   )a.疲倦 b.倦容 c.倦意
③以夜继日焉(   )a.继而 b.继续 c.继承
22.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句的意思
23.车胤在夏天的晚上是怎样读书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24.你从中看到了一个   的车胤。
25.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
A.萤火虫可以照明用,效果好,还特别环保。
B.无论环境多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成就一番事业。
C.只有家贫的孩子,才会努力学习。
七、书面表达
26.(2021·余杭模拟)习作百花园
题目:我学会了 ▲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写自己亲身的学习经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句式衔接;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诗句的理解能力。“万古传闻为屈原”出自文秀的《端午》,所以时间是端午;“ 冷露无声湿桂花 ”出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所以时间是中秋;“ 寒食东风御柳斜 ”出自韩翃的《寒食》,所以时间是寒食节;“ 遍插茱萸少一人 ”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所以时间是重阳节。故为③①②④ 。
故答案为:D
【点评】古诗句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背诵积累,还要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做题才能得心应手。
2.【答案】B
【知识点】标点符号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标点符号运用能力。
A:正确
B:错误。冒号可以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所以“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后面是冒号。
C: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冒号的作用有用在称呼语的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用在“说”、“想” 、“是”、“证明”、“宣布”、“例如”、“如下”等词语的后边,表示提示下文;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等。
3.【答案】C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修改病句能力。
A:错误。此句毛病是搭配不当。是“端正态度”“明确目的”而不是“端正目的”“明确态度”。
B:错误。此句毛病是语序混乱。 是“前新出土的两千多年”而不是“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
C:正确。
D:错误。此句毛病是语义重复。“ 稍纵即逝 ”与“ 匆匆流逝 ”语义重复。
故答案为:C
【点评】做题时先要弄清句子属于什么毛病,然后再解答。这个句子错在语序混乱、用词不当。
4.【答案】B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选择填空的能力。“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必需”一定要有,不可少;“需要”应该有或必须有;“须要”助动词,一定要。句中“粮食”是我们不可少的,所以选必需。
故答案为:B
【点评】词语选择填空首先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知道词语的使用情境,再做题。
5.【答案】(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弹得好呀,像大山一样高峻
(2)德;贝多芬;音乐才华;同情心;音乐;鞋匠的联想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原文的识记能力,古诗句的积累运用能力。
(1) 本题考查原文的识记能力。本题出自 《伯牙鼓琴》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意思是:弹得好呀,像大山一样高峻。
(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月光曲》是一首著名的钢琴独奏曲,由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而成。课本中的《月光曲》是一个关于这首名曲的传说故事,表达了 他具有卓越的音乐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课文中是借鞋匠的联想表达出来的。
故答案为:(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弹得好呀,像大山一样高峻。
(2)德;贝多芬;音乐才华;同情心;音乐;鞋匠的联想
【点评】原文的识记和古诗句的积累在于平时学习的时候反复诵读、背诵,做题才能得心应手。
6.【答案】朱红;增加;澄澈;矮小;羡慕;尤其;协作;汛期;罪过;宾客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读、书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准字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认真看看是否正确。书写时注意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特别要注意“增、澄澈、矮、协、汛、罪“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还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朱红、增加、澄澈、矮小、羡慕、尤其、协作、汛期、罪过、宾客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7.【答案】(1)沈石溪;最后一头战象;英雄垂暮;冲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善良、忠诚、英勇、坚强;示例:狼王梦
(2)大漠沙如雪;雪山月似钩;何时才能收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课文内容的识记能力。 “中国动物小说大王” 是沈石溪;这个单元学习了他的文章《最后一头战象》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展现了嘎羧善良、忠诚、英勇、坚强的英雄形象。这位作家的作品还有《狼王梦》。
(2)本题主要考查古诗句的理解能力。课本中 《马诗》全诗为“大漠沙如雪,雪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后两句“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意思是:何时才能收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故答案为:
(1)沈石溪;最后一头战象;英雄垂暮;冲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善良、忠诚、英勇、坚强;狼王梦
(2)大漠沙如雪;雪山月似钩;何时才能收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点评】原文的识记和古诗句的积累在于平时学习的时候反复诵读、背诵,做题才能得心应手。
8.【答案】展着翅膀;电线杆上觅食
【知识点】扩写、缩写句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补充句子的能力。从题干可知,补充的是小燕子怎么样在哪里干什么,所以可以为:小燕子展着翅膀在电线杆上觅食。
故答案为:展着翅膀;电线杆上觅食
【点评】补充句子的前提是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作答。
9.【答案】淘;稿;措;譬;郁;勃;捷;伺;苟
【知识点】字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形近字的区别能力。完成时要注意仔细区别每组字的不同,再选字组词。 如:“淘气”不选“陶气”。“稿件”不选“搞件”等。
故答案为:淘、稿、措、譬、郁、勃、捷、伺、苟
【点评】此为常用形近字,指导学生在对比中区分字音和字形,在运用中达到理解与巩固。
【答案】10.“我”对奶奶的思念
11.美好愿望;喜爱
12.因为奶奶的粽子是“我”儿时最美好、最温馨的回忆,让“我”留恋难忘;奶奶的粽子包含着浓浓的温暖和关爱,也寄托着“我”对奶奶的思念。
13.B
14.故乡是妈妈手中那碗热腾腾的手擀面,每一根都是我长长的思念,无论走到哪里,那种芳香都会让我沉醉留恋。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这篇文章第1段由歌谣引出本文的叙述对象,第2—5段写奶奶包粽子,第6—7段写奶奶煮粽子和我吃粽子,第8段直抒对奶奶的思念之情。
【点评】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重在反复朗读、品味,才能真正理解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题目时,一定要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
10.本题考查文章线索和文章段落内容的概括能力。仔细阅读文章,这篇文章是以 “粽子”这个线索,依次写了奶奶为包粽子精心准备、奶奶包棕子的灵活、煮粽子的漫长、“我”睡醒后吃粽子和“我”对奶奶的思念。
11.本题考查关键句子的理解能力。 画线的句子语言朴实,体现了奶奶的慈爱和对孙女的疼惜,表达了奶奶希望孙女过上幸福日子的美好愿望;“我”的想法表现了对奶奶包的粽子的喜爱。
12.本题考查文章关键句子的理解能力。 奶奶的粽子无论配料还是做工都“简单至极”,却会“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因为奶奶的粽子是“我”儿时最美好、最温馨的回忆,让“我”留恋难忘;奶奶的粽子包含着浓浓的温暖和关爱,也寄托着“我”对奶奶的思念。
13.本题考查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特点把握能力。“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是关于端午的歌谣,结尾“ 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所以为:首尾呼应。
14.本题考查文章主题的拓展能力。 可以为:故乡是妈妈手中那碗热腾腾的手擀面,每一根都是我长长的思念,无论走到哪里,那种芳香都会让我沉醉留恋。
【答案】15.家乡的桥形态各异,造型众多。
16.过户桥;单拱桥
17.D
18.家乡的石桥是我们的乐园。
19.对家乡的桥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20.家乡的石桥是我们的乐园。整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讲故事;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蛳,碰得巧,还能从桥洞里捉到小螃蟹呢!
【知识点】散文阅读
【解析】【分析】本文首先告诉我们作者的家乡在江南,那里有许多石桥。然后作者从桥的样子、名字和石桥是乐园三个方面介绍了家乡的桥。从中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点评】要想准确的理解文章的内容,需要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再抓住重点的段落、句子、词语进行分析,最后再回归整体的感知,如此文章的内容就能很好的理解。
15.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通过这个词体现了作者家乡的桥不但多,而且是各种各样。
16.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文章的第②自然段描写了家乡的桥千姿百态,但重点介绍了过户桥和单拱桥。
17.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第③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家乡的桥名称美和名字的由来。“外婆的故事足足可装一条船”这句话通过外婆故事多说明家乡的桥多,并且每座桥都有故事。故选D。
18.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家乡的石桥是我们的乐园。”这句话是第四自然段的总句,然后围绕着这句话写了我们夏天石桥是如何成为我们的乐园的。
19.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本文首先告诉我们作者的家乡在江南,那里有许多石桥。然后作者从桥的样子、名字和石桥是乐园三个方面介绍了家乡的桥。从中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0.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几十里水路百座桥,外婆的故事足足可装一条船!”这句话用“几十里”和“百座桥”写出了桥多,“故事足足可装—条船”写出了桥的故事多,从而也表达了桥的名字多。
【答案】21.a;b
22.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色薄绢做的口袋,装几十只萤火虫来照着书本,不分昼夜地学习
23.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24.能吃苦、学习勤奋
25.B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现。
(2)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句的翻译。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5)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21.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解释,在文言文中,解释加点的词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在学习中注意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恭勤不倦”的意思是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故“倦”是疲倦;“以夜继日焉”的意思是夜以继日地学习着,故“继”是继续。
22.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要注意句子中关键性词语,了解句子间隐含的语意关系、有关的指代以及与本句有关的文中的其他信息。翻译力求表达准确为好。其中“练、以夜继日”等重点词语要理解准确。练囊:用白色绢子做袋。练:白绢,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白绢做"。以夜继日:用夜晚接着白天(学习)。句意: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色薄绢做的口袋,装几十只萤火虫来照着书本,不分昼夜地学习。
2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按要求找到答案。即: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
24.本题考查结合具体事例评价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要整体感知,结合人物的事例及言行分析。你从中看到了一个能吃苦、学习勤奋的车胤。
2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这个故事启示我们无论环境多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成就一番事业。
26.【答案】我学会了做饭
我学过许多本领,如天上的繁星一样多。比如:学会了使用电脑;学会了帮妈妈洗米做饭;学会了游泳等等。在学习本领的过程中,我品尝到了其中的酸、甜、苦、辣,令我最难忘的是第一次学做西红柿鸡蛋汤。
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学做西红柿鸡蛋汤的过程吧!首先,我打开炉火,小心翼翼地把油倒进了锅里,赶紧往后退了几步,生怕那油溅到我身上。锅里的油发先发出嘶嘶的声音,后来又发出呯呯的声音,这样油就熟了,接下来我把葱花放入油锅里,用铲子拔拉几下,然后把准备好的清水倒进里面,盖上锅盖,过了一会儿等水沸腾了,把切好的西红柿块放入开水中,再用小铲子把西红柿弄碎,但是妈妈说,不能弄太碎,要不然影响美观,等水面开始翻花了,我把搅好的鸡蛋倒入锅内,开始用筷子不停的搅,鸡蛋在锅里像开了花一样,最后放点盐和香油,美味的西红柿鸡蛋汤就出锅喽!妈妈喝了我做的鸡蛋汤高兴地伸出大拇指说:“儿子,你真棒!”这时,我心里甜滋滋的。
从我学会做这道菜后,我体会到了妈妈平时做饭的不容易,我决定以后要经常帮妈妈做饭,让妈妈能更轻松一些。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次习作为半命题的叙事作文,要求以“ 我学会了 ▲ ”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自己亲身的学习经历。 这是一篇写事作文,写作时要将重点放在事件的叙述上,注意叙事六要素,将事情叙述完整,叙述时要详略得当,通过细节描写突出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苦难的经过。
【点评】此篇作文很好地能使用“首先……然后……最后……”写出了自己学会了做饭的整个经过。
1 / 1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1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四)
一、选择题
1.(2021·余杭模拟)根据下列诗句的内容,按照节日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万古传闻为屈原 ②冷露无声湿桂花 ③寒食东风御柳斜 ④遍插茱萸少一人
A.②④③① B.③②④① C.①②④③ D.③①②④
【答案】D
【知识点】句式衔接;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诗句的理解能力。“万古传闻为屈原”出自文秀的《端午》,所以时间是端午;“ 冷露无声湿桂花 ”出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所以时间是中秋;“ 寒食东风御柳斜 ”出自韩翃的《寒食》,所以时间是寒食节;“ 遍插茱萸少一人 ”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所以时间是重阳节。故为③①②④ 。
故答案为:D
【点评】古诗句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背诵积累,还要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做题才能得心应手。
2.(2021·余杭模拟)下列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B.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C.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答案】B
【知识点】标点符号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标点符号运用能力。
A:正确
B:错误。冒号可以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所以“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后面是冒号。
C: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冒号的作用有用在称呼语的后面,表示提起下文; 用在“说”、“想” 、“是”、“证明”、“宣布”、“例如”、“如下”等词语的后边,表示提示下文;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等。
3.(2021·余杭模拟)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通过大家的帮助,他端正了学习目的,明确了学习态度。
B.博物馆里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C.他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泪水夺眶而出。
D.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稍纵即逝,匆匆流逝的光阴。
【答案】C
【知识点】修改病句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修改病句能力。
A:错误。此句毛病是搭配不当。是“端正态度”“明确目的”而不是“端正目的”“明确态度”。
B:错误。此句毛病是语序混乱。 是“前新出土的两千多年”而不是“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
C:正确。
D:错误。此句毛病是语义重复。“ 稍纵即逝 ”与“ 匆匆流逝 ”语义重复。
故答案为:C
【点评】做题时先要弄清句子属于什么毛病,然后再解答。这个句子错在语序混乱、用词不当。
4.(2021·余杭模拟)粮食是我们的生活 品,人人都要爱惜。(  )
A.必须 B.必需 C.须要 D.需要
【答案】B
【知识点】词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选择填空的能力。“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必需”一定要有,不可少;“需要”应该有或必须有;“须要”助动词,一定要。句中“粮食”是我们不可少的,所以选必需。
故答案为:B
【点评】词语选择填空首先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知道词语的使用情境,再做题。
二、填空题
5.(2021·余杭模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   ,   。”这句话的意思是:   。
(2)《月光曲》是一首著名的钢琴独奏曲,由   国音乐家   谱写而成,他具有卓越的   和对劳动人民的   。盲姑娘对   的热爱深深地打动了贝多芬,他为兄妹两弹奏,并激情创作了《月光曲》,这首曲子的内容的意境、感情在课文中是借   表达出来的。
【答案】(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弹得好呀,像大山一样高峻
(2)德;贝多芬;音乐才华;同情心;音乐;鞋匠的联想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原文的识记能力,古诗句的积累运用能力。
(1) 本题考查原文的识记能力。本题出自 《伯牙鼓琴》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意思是:弹得好呀,像大山一样高峻。
(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月光曲》是一首著名的钢琴独奏曲,由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而成。课本中的《月光曲》是一个关于这首名曲的传说故事,表达了 他具有卓越的音乐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课文中是借鞋匠的联想表达出来的。
故答案为:(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弹得好呀,像大山一样高峻。
(2)德;贝多芬;音乐才华;同情心;音乐;鞋匠的联想
【点评】原文的识记和古诗句的积累在于平时学习的时候反复诵读、背诵,做题才能得心应手。
6.(2021·余杭模拟)看拼音写词语。
zhū hóng zēng jiā chéng chè aǐ xiǎo xiàn mù
                   
yóu qí xié zuò xùn qī zuì guò bīn kè
                   
【答案】朱红;增加;澄澈;矮小;羡慕;尤其;协作;汛期;罪过;宾客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读、书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准字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认真看看是否正确。书写时注意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特别要注意“增、澄澈、矮、协、汛、罪“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还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朱红、增加、澄澈、矮小、羡慕、尤其、协作、汛期、罪过、宾客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7.(2021·余杭模拟)根据本单元课文内容填空。
(1)这个单元我们感受到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还认识了“中国动物小说大王”   ,学习了他的文章《   》。这篇课文以时间为序,扣住“   ”“   ”“   ”“   ”四个感人的片段,把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记叙下来,展现了嘎羧   的英雄形象。除了这篇课文,我还知道这位作家的作品《   》等。
(2)诗人李贺常以马自喻,借对马不同境况的描写,将自己的坎坷身世、一腔抱负倾吐得酣畅淋漓。他共著有《马诗》二十三首。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这首《马诗》也不例外。前两句“   ,   ”写出了塞外沙漠里燕山的夜景。后两句“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意思是:   ?这两句写出了他渴望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答案】(1)沈石溪;最后一头战象;英雄垂暮;冲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善良、忠诚、英勇、坚强;示例:狼王梦
(2)大漠沙如雪;雪山月似钩;何时才能收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课文内容的识记能力。 “中国动物小说大王” 是沈石溪;这个单元学习了他的文章《最后一头战象》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展现了嘎羧善良、忠诚、英勇、坚强的英雄形象。这位作家的作品还有《狼王梦》。
(2)本题主要考查古诗句的理解能力。课本中 《马诗》全诗为“大漠沙如雪,雪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后两句“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意思是:何时才能收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故答案为:
(1)沈石溪;最后一头战象;英雄垂暮;冲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善良、忠诚、英勇、坚强;狼王梦
(2)大漠沙如雪;雪山月似钩;何时才能收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点评】原文的识记和古诗句的积累在于平时学习的时候反复诵读、背诵,做题才能得心应手。
三、语言表达
8.(2021·余杭模拟)照样子写句子。
例: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
小燕子   在   。
【答案】展着翅膀;电线杆上觅食
【知识点】扩写、缩写句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补充句子的能力。从题干可知,补充的是小燕子怎么样在哪里干什么,所以可以为:小燕子展着翅膀在电线杆上觅食。
故答案为:展着翅膀;电线杆上觅食
【点评】补充句子的前提是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作答。
四、信息匹配
9.(2021·余杭模拟)选字组词。
(陶 淘)   气 (稿 搞)   件 惊慌失(措 错)   
(譬 辟)   如 (郁 遇)   闷 (勃 脖)   然大怒
敏(捷 睫)    窥(侍 伺)    一丝不(苟 苟)   
【答案】淘;稿;措;譬;郁;勃;捷;伺;苟
【知识点】字形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形近字的区别能力。完成时要注意仔细区别每组字的不同,再选字组词。 如:“淘气”不选“陶气”。“稿件”不选“搞件”等。
故答案为:淘、稿、措、譬、郁、勃、捷、伺、苟
【点评】此为常用形近字,指导学生在对比中区分字音和字形,在运用中达到理解与巩固。
五、现代文阅读
(2021·余杭模拟)课外阅读。
奶奶的粽子
韩逸萌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的调,脆生,清亮,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松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
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的叶子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艾草气味的清爽,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白瓷的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挟裹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叶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原来可以生长。
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倚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上红白的馅儿,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令童年的我深深迷恋。
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cuō)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再一最米盖在上面。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却更香更甜。奶奶的大手紧紧捏着盛满馅儿的粽叶,一根线绳紧紧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我也试图包一个,铺好棕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却总是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总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个角的平面。奶奶笑着说:“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端午的阳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想,享一辈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
棕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yīn yūn)_________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住地扒着门口张望,奶奶说:“妮儿不急,越煮越香。”奶奶的粽子包了三层叶,煮的时间越长,米越软糯,越能浸透叶的清香。奶奶把火烧得细长,我在过午的温热中睡去……醒来时,粽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经晾在盘里。我捧起一只粽子,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要用一只来作量词,轻轻拉一下,线绳便解落,展开粽叶,精致的四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染了青绿,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的甜糯。
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我后来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最纯粹的清香;我后来见过长长的竹筒粽、缠着五彩线的迷你粽,却都不及奶奶那裹着错落搭开的三层棕叶。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
10.本文围绕“粽子”这个线索,依次写了奶奶为包粽子精心准备、奶奶包棕子的灵活、煮粽子的漫长、“我”睡醒后吃粽子和   。
11.短文画线的句子中,奶奶的话表现了她对“我”的   ,“我”的想法表现了对奶奶包的粽子的   。
12.奶奶的粽子无论配料还是做工都“简单至极”,为什么却会“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13.本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  )
A.总结全文。 B.首尾照应。 C.设置悬念。
14.在作者心里,故乡是奶奶手中一只只香甜的粽子。对你来说,故乡又是什么呢?请用一段话描述你对故乡的理解。
【答案】10.“我”对奶奶的思念
11.美好愿望;喜爱
12.因为奶奶的粽子是“我”儿时最美好、最温馨的回忆,让“我”留恋难忘;奶奶的粽子包含着浓浓的温暖和关爱,也寄托着“我”对奶奶的思念。
13.B
14.故乡是妈妈手中那碗热腾腾的手擀面,每一根都是我长长的思念,无论走到哪里,那种芳香都会让我沉醉留恋。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这篇文章第1段由歌谣引出本文的叙述对象,第2—5段写奶奶包粽子,第6—7段写奶奶煮粽子和我吃粽子,第8段直抒对奶奶的思念之情。
【点评】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重在反复朗读、品味,才能真正理解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题目时,一定要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
10.本题考查文章线索和文章段落内容的概括能力。仔细阅读文章,这篇文章是以 “粽子”这个线索,依次写了奶奶为包粽子精心准备、奶奶包棕子的灵活、煮粽子的漫长、“我”睡醒后吃粽子和“我”对奶奶的思念。
11.本题考查关键句子的理解能力。 画线的句子语言朴实,体现了奶奶的慈爱和对孙女的疼惜,表达了奶奶希望孙女过上幸福日子的美好愿望;“我”的想法表现了对奶奶包的粽子的喜爱。
12.本题考查文章关键句子的理解能力。 奶奶的粽子无论配料还是做工都“简单至极”,却会“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因为奶奶的粽子是“我”儿时最美好、最温馨的回忆,让“我”留恋难忘;奶奶的粽子包含着浓浓的温暖和关爱,也寄托着“我”对奶奶的思念。
13.本题考查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特点把握能力。“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是关于端午的歌谣,结尾“ 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所以为:首尾呼应。
14.本题考查文章主题的拓展能力。 可以为:故乡是妈妈手中那碗热腾腾的手擀面,每一根都是我长长的思念,无论走到哪里,那种芳香都会让我沉醉留恋。
(2021·余杭模拟)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家乡的桥
①我的家乡在江南,那里有许多石桥。长大后,我经常会梦到家乡,梦到家乡的石桥。
②家乡的桥大多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搁两端,把两户人家连起来;最漂亮、最气派的是单拱桥,桥洞和它的倒影像个很大很大的圆饼,两侧的桥头各有几十级石阶,一对对石狮子立在两旁。
③家乡的石桥,名称也美极了,每座桥都有故事。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大人们告诉我们,元宝桥、骆驼桥是人们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叫出来的;而震龙桥、娘娘桥,就跟民间传说有关系了;至于如意桥的名字,则是从古诗中得来的。记得有一年,我跟外婆坐船去拜访朋友,每过一桥,我大声念一遍桥名,接着就听外婆讲一个关于这桥的故事。几十里水路百座桥,外婆的故事足足可装一条船。
④家乡的石桥是我们的乐园。整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讲故事;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蛳,碰得巧,还能从桥洞里捉到小螃蟹呢!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丝丝的风,轻轻荡漾的水波,转眼就把你送入梦乡……
15.第②段加点词语让你感受到了什么,请写在文中的泡泡里。
16.第②段,作者向我们介绍了   和   两种石桥。
17.第③段中说“外婆的故事足足可装一条船”,结合这一自然段的内容想一想,这句话主要是为了写(  )
A.外婆特别会讲故事。
B.家乡的石桥很多。
C.家乡小桥的名称美。
D.家乡桥很多,并且每座桥都有故事。
18.第④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找出这一自然段的关键句。
19.这篇文章通过描写家乡的桥,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20.文中有很多有新鲜感的句子,请你选择一句你最喜欢的抄写下来。
【答案】15.家乡的桥形态各异,造型众多。
16.过户桥;单拱桥
17.D
18.家乡的石桥是我们的乐园。
19.对家乡的桥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20.家乡的石桥是我们的乐园。整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讲故事;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蛳,碰得巧,还能从桥洞里捉到小螃蟹呢!
【知识点】散文阅读
【解析】【分析】本文首先告诉我们作者的家乡在江南,那里有许多石桥。然后作者从桥的样子、名字和石桥是乐园三个方面介绍了家乡的桥。从中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点评】要想准确的理解文章的内容,需要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再抓住重点的段落、句子、词语进行分析,最后再回归整体的感知,如此文章的内容就能很好的理解。
15.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通过这个词体现了作者家乡的桥不但多,而且是各种各样。
16.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文章的第②自然段描写了家乡的桥千姿百态,但重点介绍了过户桥和单拱桥。
17.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第③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家乡的桥名称美和名字的由来。“外婆的故事足足可装一条船”这句话通过外婆故事多说明家乡的桥多,并且每座桥都有故事。故选D。
18.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家乡的石桥是我们的乐园。”这句话是第四自然段的总句,然后围绕着这句话写了我们夏天石桥是如何成为我们的乐园的。
19.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本文首先告诉我们作者的家乡在江南,那里有许多石桥。然后作者从桥的样子、名字和石桥是乐园三个方面介绍了家乡的桥。从中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0.考查了对句子的理解。“几十里水路百座桥,外婆的故事足足可装一条船!”这句话用“几十里”和“百座桥”写出了桥多,“故事足足可装—条船”写出了桥的故事多,从而也表达了桥的名字多。
六、文言文阅读
(2021·余杭模拟)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21.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恭勤不倦(   )a.疲倦 b.倦容 c.倦意
③以夜继日焉(   )a.继而 b.继续 c.继承
22.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句的意思
23.车胤在夏天的晚上是怎样读书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24.你从中看到了一个   的车胤。
25.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
A.萤火虫可以照明用,效果好,还特别环保。
B.无论环境多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成就一番事业。
C.只有家贫的孩子,才会努力学习。
【答案】21.a;b
22.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色薄绢做的口袋,装几十只萤火虫来照着书本,不分昼夜地学习
23.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24.能吃苦、学习勤奋
25.B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现。
(2)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句的翻译。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5)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21.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解释,在文言文中,解释加点的词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在学习中注意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恭勤不倦”的意思是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故“倦”是疲倦;“以夜继日焉”的意思是夜以继日地学习着,故“继”是继续。
22.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要注意句子中关键性词语,了解句子间隐含的语意关系、有关的指代以及与本句有关的文中的其他信息。翻译力求表达准确为好。其中“练、以夜继日”等重点词语要理解准确。练囊:用白色绢子做袋。练:白绢,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白绢做"。以夜继日:用夜晚接着白天(学习)。句意: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色薄绢做的口袋,装几十只萤火虫来照着书本,不分昼夜地学习。
2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按要求找到答案。即: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
24.本题考查结合具体事例评价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要整体感知,结合人物的事例及言行分析。你从中看到了一个能吃苦、学习勤奋的车胤。
2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这个故事启示我们无论环境多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成就一番事业。
七、书面表达
26.(2021·余杭模拟)习作百花园
题目:我学会了 ▲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写自己亲身的学习经历。
【答案】我学会了做饭
我学过许多本领,如天上的繁星一样多。比如:学会了使用电脑;学会了帮妈妈洗米做饭;学会了游泳等等。在学习本领的过程中,我品尝到了其中的酸、甜、苦、辣,令我最难忘的是第一次学做西红柿鸡蛋汤。
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学做西红柿鸡蛋汤的过程吧!首先,我打开炉火,小心翼翼地把油倒进了锅里,赶紧往后退了几步,生怕那油溅到我身上。锅里的油发先发出嘶嘶的声音,后来又发出呯呯的声音,这样油就熟了,接下来我把葱花放入油锅里,用铲子拔拉几下,然后把准备好的清水倒进里面,盖上锅盖,过了一会儿等水沸腾了,把切好的西红柿块放入开水中,再用小铲子把西红柿弄碎,但是妈妈说,不能弄太碎,要不然影响美观,等水面开始翻花了,我把搅好的鸡蛋倒入锅内,开始用筷子不停的搅,鸡蛋在锅里像开了花一样,最后放点盐和香油,美味的西红柿鸡蛋汤就出锅喽!妈妈喝了我做的鸡蛋汤高兴地伸出大拇指说:“儿子,你真棒!”这时,我心里甜滋滋的。
从我学会做这道菜后,我体会到了妈妈平时做饭的不容易,我决定以后要经常帮妈妈做饭,让妈妈能更轻松一些。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次习作为半命题的叙事作文,要求以“ 我学会了 ▲ ”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自己亲身的学习经历。 这是一篇写事作文,写作时要将重点放在事件的叙述上,注意叙事六要素,将事情叙述完整,叙述时要详略得当,通过细节描写突出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苦难的经过。
【点评】此篇作文很好地能使用“首先……然后……最后……”写出了自己学会了做饭的整个经过。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