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同步测试(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同步测试(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课时诊断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以下是中学生小赵对所收集的案件进行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序号
案件
判断

陈某因多次盗窃他人快递涉嫌盗窃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一般违法

某小区居民王某不配合防疫规定,殴打物业服务人员,受到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
行政违法

张某欠李某一万元钱,逾期未还。李某诉至法院,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令张某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清还借款一万元及利息
民事违法

某商家侵害黄某名誉权,被判公开发布致歉信,并赔偿黄某经济损失、精神抚慰金共计人民币8.5万元
刑事违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中学生肖某在放学回家路上,受到几名社会青年的敲诈,肖某应该
A.
维护正义,英勇搏斗
B.
及时报警,事后报复
C.
忍气吞声,放弃维权
D.
巧妙周旋,报警求助
吴某等人为拍摄视频,在地铁上大喊“所有人趴下,小心地雷”,引发恐慌,构成犯罪,分别被判处拘役5个月至有期徒刑1年不等刑罚。他们被判处刑罚是因为
①触犯了刑法?????????????
??????②不遵守社会公德?
③编造虚假信息?????????????
?????④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小强为赶上公交车,翻越马路隔离栏?
——刑事违法行为
B.
父母为14岁的小江保管压岁钱?
——民事违法行为
C.
15岁的小涛参与抢劫被判有期徒刑三年?
——行政违法行为
D.
某报社发表小海的文章却拒付稿酬?
——民事违法行为
对下面判决书内容解读正确的有
判决书(摘选)
本院认为,被告人郑××在送交快递过程中,多次窃取他人物品……据此,依照……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人郑××犯盗窃罪,判处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
元……
某判决书
①被告人郑某某侵犯了他入的人格尊严权
②多次窃取他人物品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③判决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④拘役和罚金既是主刑,又属于附加刑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青少年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既要勇敢又要机智,即要讲究智斗。下列较为妥当的方法是
①学会用“110”报警,请求公安机关提供帮助
②保护好违法犯罪的现场或证据
③与违法犯罪分子周旋,以赢得充裕时间
④奋不顾身地阻止犯罪分子逃脱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20年6月16日,某市民邓某铧想出风头,编造了某酒店“接待了北京来的人,有20多人发烧,被集体隔离”的虚假信息在网络传播,引起市民恐慌。随后,邓某铧因发布虚假消息扰乱社会秩序,被公安机关作出行政拘留3日的处罚。这表明
①自由是无限制的、绝对的②网络虚拟,无需对言论负责
③违法行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④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行使权力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看漫画《转变思路》,以下四种点评你赞同的有
①合理利用废弃的垃圾??????????????
②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
③违法行为必须要禁止
??????????????
④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一批可疑旅客采取两两结伴的形式,在火车上装作互不相识,邀约他人打牌。起初,他们“娱乐”数额较小,让被骗旅客尝到“甜头”,紧接着,增加数额,通过比暗语、打手势、洗套牌等方式,合伙骗取旅客钱财,部分旅客身陷黑心“牌局”而不自知。很快,这些嫌疑人被铁路公安抓获。这个案例主要警示我们
A.
法律意识不强的人容易违法犯罪
B.
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
规范自身行为,不做违法的事情
D.
受到侵害后,要追究违法者责任
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如图图示正确的是()
A.
B.
C.
D.
放学的路上,14岁的小杨看到几个穷凶极恶的彪形大汉正在殴打自己的同学小张。小杨满腔怒火,奋勇上前与歹徒搏斗,结果两个人都被歹徒打成重伤,住进了医院。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A.
面对歹徒对他人行凶,要避而远之
B.
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就要不顾一切同犯罪分子作斗争
C.
事不关己,不要多管闲事
D.
要在尽量保护自己的前提下,维护正义
在社会生活中,未成年人难免会受到伤害,常常需要帮助。下列能够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关是(
)
A.
家庭、学校、社会、公安机关
B.
父母、老师、公安机关
C.
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公证处
D.
学校、司法机关、政府部门
电影《少年的你》引发了社会热议,女主人公陈念遭到了以魏莱为首的三人组的霸凌,你认为陈念最恰当的做法是()
A.
呼朋唤友,以暴制暴
B.
不做声张,独自忍受
C.
寻找师长,依法维权
D.
寻找弱小,发泄怨气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不得有“旷课、夜不归宿”等不良行为;规定未成年人“参与赌博,屡教不改”等属于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沾染上这些行为
①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②给家庭、社会造成一定危害③容易走向违法犯罪道路④会触犯刑法,受到刑罚处罚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人生在世,一切行为皆要守规则、有底线。________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________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A.
规范?
不犯错
B.
法律?
不违法
C.
道德?
不违法
D.
纪律?
不违纪
王某因扰乱社会治安被予以警告处罚,李某因走私被处以没收财产。王某和李某受处罚的法律依据分别是
(
)
A.
行政法规、民事法规
B.
行政法规、刑事法规
C.
刑事法规、民事法规
D.
民事法规、刑事法规
二、辨析题
保护未成年人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如何才能真正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该不该承担法律责任成为热议的话题。据报道,三位未成年中学生集体殴打一位同班同学致残,被起诉到人民法院。法院依法判决,三位未成年人不到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责令家长监管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以及承担被侵害学生的医疗等赔偿费用。
有人说法院的这种判决是对未成年人违法行为的纵容,不利于未成年人的成长,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三、简答题
【加强保护健康成长】
请对图甲同学的言行进行评析。
刑事立法因时而变,与时俱进,修改后的《刑法》第十七条部分条文如表所示。
《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对刑法第十七条进行修改有何意义?
四、分析说明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某初中学校八年级学生赵某原本品学兼优,自从结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后,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去网吧玩游戏,到歌舞厅唱歌,帮朋友打架,觉得和朋友们在一起很开心,没人管,无忧无虑的,后因无钱上网而拦路抢劫,最终因抢劫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初中生赵某的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哪些行为是犯罪行为?
(2)犯罪行为具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初中生赵某从沾染不良习气、一般违法发展到犯罪的过程,让我们青少年学生明白了哪些道理?
17岁高中生小白在单亲家庭长大,不爱读书,经常旷课与社会闲散人员来往,平日在校园里飞扬跋扈,打架斗殴是常事,很多同学都怕他。因沉迷网络,手头紧的小白决定向别人借点钱花花,他多次持刀强夺中小学生的财物,获得赃款10000多元。人民法院认定小白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1)小白的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该类违法行为的最本质特征和法律标志是什么?
(2)小白的经历给我们的成长哪些警示?
【答案】
1.
C
2.
D
3.
B
4.
D
5.
C
6.
A
7.
D
8.
D
9.
C
10.
D
11.
D
12.
C
13.
C
14.
A
15.
B
16.
B
17.
参考答案1:同意。不良行为、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了不良行为的人,如果不加以改正,发展下去一定会演变成违法犯罪。法院的这种判决没有让未成年人承担到任何实质性法律责任,而把未成年人的过错让家长承担,只是让家长承担教育的职责,无疑等于放纵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对未成年人的行为矫正没有起到根本性的教育作用,不利于未成年人的成长,不利于未成年人行为的改正。
参考答案2:不同意。未成年人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加上年龄小,自我保护能力弱,需要国家给予特殊保护。法院的这种判决以及对未成年人的判决方式都是对未成年人的一种保护,体现了我国对未成年人“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法律实施原则,不仅能让未成年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能保护未成年人有关的合法权益,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18.
①甲同学的言论是法治观念谈薄的表现。②他的行为是非正义的、违法行为。③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④青少年要提高道德素养,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依法办事,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①有利于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让未成年人认识到违法犯罪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②有利于惩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③有利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19.
(1)①旷课、去网吧玩游戏、到歌舞厅唱歌、帮朋友打架属于不良行为。旷课等也属于一般违法行为。②抢劫属于犯罪行为。
(2)①严重社会危害性;②刑事违法性;③应受刑罚处罚性。
?(3)①法律是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违法犯罪就要受到法律制裁,承担法律责任,一般无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②预防犯罪要防微杜渐,杜绝不良行为,我们要提高道德修养,慎重择友,克服哥儿们义气。③我们要分清是非,认真学法,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法律,有了不良行为后,要及时改正,防止走上犯罪道路。④要认真学习,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⑤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守法纪,防患于未然。??
20.
(1)刑事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犯罪);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
?(2)①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热爱学习。②我们要提高道德修养,谨慎交友,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杜绝不良行为,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③要自觉不良诱惑,正确对待网络,合理利用网络,做网络的主人。④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认清犯罪的危害,珍惜美好的生活,远离犯罪,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