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知识梳理一、什么是杠杆1.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______________的_______称做杠杆.2.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_______的.二、杠杆的五个名词1.支点是指杠杆_______的点,用字母_______表示.2.动力是指_______的力,用字母_______表示.3.阻力是指_______的力,用字母_______表示.4.动力臂是指_______到_______的距离,用字母_______表示.5.阻力臂是指_______到_______的距离,用字母_______表示,三、两个注意点1.关于动力和阻力的概念:a.动力、阻力都是杠杆受到的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b.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反.2.关于力臂的概念:a.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b.某一力作用在杠杆上,若其作用点不变,但力的方向改变,那么力臂一般也要改变.c.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d.若力的作用线过支点,则它的力臂为零.四、什么是杠杆的平衡杠杆的平衡:杠杆处于_______状态或缓慢匀速转动状态时称做杠杆的平衡.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目的:我们要研究动力、_______与阻力、之间满足什么关系时杠杆能平衡.实验器材:(教材中图11-4)杠杆、支架、_______、_______、细线.实验步骤:(1)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2)分别研究以下三种情况下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情况,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表格请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a.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保持不变,改变钩码的数量.b.钩码的数量和位置保持不变,改变弹簧测力计的位置.c.钩码的数量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保持不变,改变钩码的位置.(3)求出各次实验中,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的值,加以比较. 实验结论: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用字母可以写成_______.五、杠杆的分类六、杠杆分类的几点说明(1)杠杆省力、费力是针对动力和阻力的大小相比较而言的.(2)所谓省距离是指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小于阻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3)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没有的,例题精讲例1 小明使用撬棒,将如图所示的石块撬起,若小明在撬棒D点沿DM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_______点;若小明在撬棒D点沿DN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_______点.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可采用假设法,假设杠杆先动一下,通过动一下便可知道哪一点是杠杆的支点. 例2如图甲所示,F1为铡刀工作时的动力,O为支点,请在图中作出动力臂l1和铡刀受到的阻力F2的示意图.点评:作阻力F2时要注意力的方向,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反.反馈训练1.钓鱼时,钓鱼竿可看成一根杠杆,如图所示,其支点位于图中的_______点,动力作用点在_______点处,阻力作用点在_______点处. 2.作出图中各杠杆的动力臂l1与阻力臂l2.例3如图甲所示,一轻质杠杆OA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A端用绳子系在竖直墙壁的B点,在杠杆的C点悬挂一重为20N的物体,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已知OA长为50cm,OC长为30cm,∠OAB=30°.(1)请在图中画出绳子对杠杆拉力F的力臂.(2)拉力F的大小是多少?点评: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确两点:(1)明确已知条件(此题中尤其要注意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确定,不能认为动力臂是AB,阻力臂是AC).(2)要明确解题的原理(F1l1=F2l2),解题时先把已知条件列出,再将已知条件代入变形式求解.反馈训练1.如图所示,4个轻质杠杆各以中点为支点,在支点两侧分别挂着不等重的物体,其中能保持平衡的是()2.某同学在做单臂俯卧撑运动,如图所示.他的重心在A点,所受重力为520N,他将身体撑起处于平衡状态时,地面对手的支持力为多少?例4以下四幅图描绘的是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_______,属于费力杠杆的是_______.(填字母)点评: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是:(1)确定杠杆的支点;(2)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不能凭感觉解题,更不能死记硬背.例5如图所示,要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在A点分别作用的四个力中,最小的是()A.F1B.F2C.F3D.F4点评:解答这类试题的关键是寻找力臂最长的力,不管杠杆是直的还是弯的,将支点与力的作用点的连线作为力臂是最长的,此时使杠杆平衡的力是最小的.反馈训练1.人的前臂如图所示,是一个_______(省力/等臂/费力)杠杆,这个杠杆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如图所示是一种拉杆式旅行箱的示意图,使用时相当于一个_______(省力/费力)杠杆;若箱的重力为100N,动力臂是阻力臂的4倍,要使该杠杆平衡,则竖直向上的拉力F为_______N.3.为使杠杆ON在图中位置能保持静止,需在M点施加一个力F.画出物体A对杆的拉力的力臂和在M点对杆的最小拉力F的示意图.知识梳理一、定滑轮和动滑轮1.滑轮:主要部分是能_______的轮子.滑轮实质上是_______的变形.根据使用情况的不同,滑轮可分为_______滑轮和_______滑轮.2.定滑轮:使用滑轮时,轴的位置_______的滑轮,称为定滑轮.3.动滑轮:使用滑轮时,轴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滑轮,称为动滑轮.二、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1.探究定滑轮的特点定滑轮的特点是不_______,但可以改变力的_______.若不考虑摩擦,作用在绳端的力应等于重物的重力.若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则弹簧测力计向下拉动的距离s=_______.2.探究动滑轮的特点使用动滑轮可以省_______的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若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则弹簧测力计向上拉动的距离s=_______.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1)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_______杠杆.(2)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_______的省力杠杆.例题精讲例1如图所示,物体A和B所受重力都为120N,滑轮重力和摩擦均不计.当分别用力匀速提升物体A和B时,FA为_______N,FB为_______N.点评:对于此类问题,应首先判断是定滑轮还是动滑轮,然后根据它们的特点进行分析.例2如图所示,在用滑轮将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匀速移动时,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F丁,比较它们的大小(不计滑轮重及滑轮与细绳间的摩擦),正确的是()A.F甲>F乙B.F乙=F丙C.F丙D.一样大 点评:利用滑轮水平拉动物体时,克服的是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而不是物体的重力. 例3、如图所示,物体A和B所受重力都为200N,滑轮重力和摩擦不计,当用力分别匀速提升物体A和B时,FA为_____N,FB为______N。 例4、用一个定滑轮来吊起一重物,如图所示F1、F2和F3,那么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如何? 反馈训练1.滑轮实质上是一个变形的_______.升国旗的旗杆顶部的滑轮是_______滑轮,而起重机挂钩上的滑轮是_______滑轮.2.观察图中人们利用简单机械的情景.其中,甲的目的是_______,乙的目的是_______.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潭中,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如果汽车的动力比阻力小800N,则图甲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_______,图乙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_______,其中比较省力的是图_______.(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滑轮组1.定义:_______轮和_______轮的组合装置称为滑轮组.如教材中图11-20所示的就是两个常见的滑轮组.2.特点: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可以省距离,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但不能既省力又省距离.3.滑轮组的省力情况(1)理想滑轮组(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物.(2)只忽略摩擦和绳重,不忽略动滑轮重——(G+G物)(n是承担动滑轮的绳子股数)4.如何确定滑轮组绳子的段数n(股数)(1)采用“分离法”:在定滑轮与动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只数与动滑轮相联系的绳子的股数,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绳子的股数n=5;如图乙所示的滑轮组绳子的股数n=4.图乙中最后那股绳是从最上面的定滑轮绕下来的,只起到改变力的方向的效果,而不承担物重.(2)观察绳子的固定端:固定端在定滑轮的钩上,段数是偶数;固定端在动滑轮的钩上,段数是奇数;简称“奇动偶定”.5.股数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重物移动的距离h间的关系:S=nh.例题精讲例1用下面的滑轮或滑轮组将同一重物G匀速提高h高度,最省力的是(不计滑轮重和摩擦)()点评:滑轮组的省力情况是由绳子的股数决定的,绳子的股数越多越省力.例2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在图甲中画出拉力的绳子的绕法.(不计动滑轮、绳重和摩擦)点评:画滑轮组绳子的绕法时,绳子要用直线画出.例3、如图所示,滑轮自身重力和摩擦不计,请按题中所给的F与G的关系要求,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将滑轮组绕好。 例4、不计滑轮重,用200N的力提升880N的重物,应至少用几个滑轮?如何安装?反馈训练1.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装置都可以把重物举高,使用_______装置只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_______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_______装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2.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起重120N的重物,承重的绳子的股数n=_____;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拉力F=_____N;若物体上升0.2m,则绳子自由端上升的高度为_____m.3.如图所示,用水平拉力F拉着绳子,使重100N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是40N,则拉力的大小是(不计滑轮的重和滑轮的摩擦)()A.70N B.50N C.20ND.13.3N练习11.定滑轮的实质是_______杠杆,动滑轮的实质是_______杠杆,使用动滑轮时能省_______的力,但要费_______.2.如图所示,在旗杆上升起的奥运五环旗帜,使用的A装置是_______(定/动)滑轮,它有优点也有缺点,它的优点是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所示,物重10N,手拉弹簧测力计在C位置时示数为_______N;若手拉弹簧测力计在A、B、C三个不同位置时,拉力FA、FB、F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4.如图所示,把重20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拉力的大小是_______N.动滑轮重力的大小是_______N;若重物上升的速度是0.1m/s,则绳子自由端上升的速度为_______m/s.5.如图所示是一幅科学漫画,画中所用机械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胖子、瘦子、袋子的重分别是G1、G2、G3,则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6.如图所示是汽车陷进泥潭后,司机实行自救的示意图.自救使用的滑轮是_______(定滑轮/动滑轮),其作用是_______.若车和货物的总质量为5t,地面的摩擦阻力为重力的0.02倍,则拉力F大约为_______N.若汽车移动的速度为0.05m/s,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_______.(g取10N/kg)7.关于滑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A.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B.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还能改变动力的方向C.定滑轮的实质是个等臂杠杆D.动滑轮的实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8.下列各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9.如图所示,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并沿不同方向用力,其中最小的力是()A.F1B.F2C.F3D.一样大10.在我国古代,简单机械就有了许多巧妙应用,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装置就是一个例子,如图所示.在拉起吊桥的过程中()A.吊桥是省力杠杆B.A点是吊桥的支点C.AB是吊桥的阻力臂D.滑轮起到省力的作用11.某同学在“探究动滑轮的特点”的实验时,进行了正确操作,并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后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不符,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A.与同学分析可能原因B.实验失败,停止实验C.改进实验条件,重新买验D.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12.如图所示,用一动滑轮提升重物.请在图中标明支点O,画出力F1、F2的力臂l1、l2.练习21.如图所示,重物G悬于空中保持静止状态,动滑轮重及摩擦均忽略不计,则_______可省一半力,_______最不省力,_______和_______用力大小相等.如图所示,若绳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重不计,物重G=300N,则图甲中的拉力F甲=_______N,图乙中的拉力F乙=_______N.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动滑轮的重力为30N,物重G=300N,则F甲'=_______N,拉力F乙'=_______N.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将陷在泥中质量为3t的汽车拉出,若拉力F为900N,绳端移动3m,则汽车受到的阻力为_______,汽车向前移动_______m.4.某同学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物体升高1m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3m,则该滑轮组至少由_______个定滑轮和_______个动滑轮组成.-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