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2.1.1练习使用显微镜1.显微镜的目镜不变,物镜由10x转换成40x,视野的变化是( )A.变亮 B.细胞数增多C.范围变大D.标本范围变小2.下列部件中对物体起放大作用的一组是( )A.反光镜、目镜、物镜 B.目镜、物镜C.遮光器、物镜、镜筒D.光圈、目镜、物镜3.安放好显微镜后,接着进行对光,下面对光操作中不属于必须步骤的是( )A.更换目镜 B.调节光圈 C.转动反光镜 D.转动转换器4.在显微镜结构中,与放大物像相关的是( )A.目镜B.反光镜C.遮光器D.准焦螺旋5.从镜箱中取出显微镜,下列操作的正确是( )A.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B.左右任一只手握住镜臂C.双手握住镜壁D.双手托住镜座6.图为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若要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大,宜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A.甲和丁B.乙和丁C.甲和丙D.乙和丙7.在显微镜的使用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的位置B.对光时要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C.所要观察的装片应正对通光孔的中心D.观察物像时,左眼、右眼要同时睁开8.使用显微镜时,如果发现镜头上有污渍,擦拭时使用的是( )A.餐巾纸B.纱布C.擦镜纸D.棉花9.将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显微镜的视野内( )A.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D.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10.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对光时,应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B.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C.要将右下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D.视野较暗时,应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1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和放大倍数的乘积。12.从显微镜的目镜内观察到的物像是(填“正像”或“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像就越,观察的视野范围就越。13.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步骤是(填序号)。①取镜和安放 ②观察 ③对光 ④收镜14.对微小物体和细胞进行观察时,应借助显微镜。某同学选取目镜5×、物镜16×的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则此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倍。15.人类对细胞的认识得益于显微镜的发明.如果在显微镜视野中的图象是“b”,请问玻片上应为(b;d;p;q)。16.小王同学在低倍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下图,细胞甲作为主要观察的对象,他应将玻片向移动。17.我们的许多生物实验都使用了显微镜,请你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看一看你对显微镜及其操作了解多少。(1)写出显微镜的部分结构:a、b、c。(2)小华对好光后,把玻片标本固定在载物台上,镜筒降至最低后,用左眼注视,转动使镜筒缓慢上升,直至视野内有出现。(3)小华在显微镜中看到一个“M”,那么在载玻片上写的应该是。(4)小华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M”偏在视野的右侧,现要将它移到视野中央,她应该把玻片向方移动。18.识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物镜是,目镜是。(2)当甲和丙搭配使用时,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细胞的体积。当乙和丁搭配使用时,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细胞的体积。(3)某同学观察到视野中的图像如图,则玻片上写的是。如果他要把“P”移到视野中央,则必须向移动装片。19.如图,a、b为小明在同一台显微镜下,使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和物镜组合后看到的同一装片的两个不同视野,请据图分析回答:组合序号目镜物镜15×4×210×16×(1)视野a应是小明使用组合序号观察到的结果。(2)视野a的左上方存在一些污点,小明转动目镜时,污点不动,移动玻片后,污点仍在原处,请你帮小明判断,污点最可能出现在上。(3)小明发现视野b效果不理想,他想重做一张装片,则在重做相同类型的装片时,小明应特别注意以下哪一步骤的操作,才能避免出现视野b中的不理想现象( )A.取样B.涂抹C.盖盖玻片D.滴稀碘液答案:1-10DBAAACBCAD11.物镜目镜12.倒像大小13.①③②④14.8015.q16.左上方17.(1)目镜物镜反光镜(2)目镜粗准焦螺旋物像(3)W(4)右18.(1)丙、丁甲、乙(2)多小少大(3)d左上方19.(1)2(2)物镜(3)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