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工作计划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组第一实验学校二0二一年九月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工作计划本学期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组将根据上级和学校的教学计划,在教研室、教务处的具体领导下,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课堂改革为重点,以《新课程标准》为纲,以课本为本,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力争教研活动踏实有效,重点工作有突破,积极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增强我组的整体的教学实力,为进一步提高一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一、工作目标: 1、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引导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进一步反思课改、深化课改,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实效性。 2、组织教师认真领会政治教学计划的相关内容,制定本组活动计划,明确目标,落实任务。3、教研组集体通研各年级教材,搞好单元集体备课。有计划的组织开展好教师间的相互听课、评课活动,达到业务水平、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4、加强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研究,切实做好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预习研究工作。 5、发挥教研组整体力量,切实抓好毕业班工作,提升教学质量,着重探讨复习教学的特点和方法,探索处理教学要求与教材的关系,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培养的关系,专题教学与知识系统整合的关系。组织好本学期的考试和考后分析,积极做好中考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工作。6、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使每位教师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性质、特点、目标、内容、原则、教学评价等,进一步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7、道德与法治教研组长根据学校优秀教研组评价标准,突出“务实、有效”的主题,做好我校的道德与法治教研组的建设工作,带领教师认真学习、实践和分析反思,积极开展校本教学研究工作。8、扎实推进信息技术2.0工作,评选出本科组种子教师,进行课例打磨,并进行种子教师优质课展示评选活动,并完成优质课程资源微课程评选推送。每位教师充实自己的个人档案,争取三个微能力点考核优秀。 9、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为教师实施新课程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10、扎实推进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研究,加强教师课堂教学能力。11、结合核心素养和信息技术2.0进行种子教师优质课选拔。教师全员参与,充分利用互联网+,学科渗透核心素养和德育教育,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利用教研活动对每位教师的展示课进行评课打分,以此评选出参加全区优质课的人选。二、德育目标: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三、重点工作及保障措施:(一)加强教研常规管理,进一步形成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研究氛围 1、抓好教研组的常规工作,每周三上午第二节课在会议室举行教研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定期检查备课笔记,教研组内交流教案,定期分析教案的质量。 2、抓好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要在教材分析、教学资料、备课、讲课、生活等方面多给以帮助,并在思想上多给以关心,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长处,使青年教师尽快成为道德与法治教学骨干。 3、搞好各年级组的集体备课活动。使每一次的活动有内容,有实效。真正做到三研究: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和研究教法。(二)加强课题研究,注重学生素养 道德与法治教学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着重于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这就要求我们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及时转变观念,变以传授知识为主为着眼于培养学生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为此,我们要加强课题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1.深入学习,提升素养 读书是我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崇高精神的神圣对话。教师要有较强的教科研意识,积极参加各种教科研活动,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重点学习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程”和“核心素养”有关理论,自觉向专家学习,用教育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不断完善教育理论。本学期,我们将组织教研组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从教走向学在课堂上落实核心素养》,开展经常性交流与研讨活动,让教师沐浴书香,提升教师的知识底蕴与文化积淀。 2.努力实践,稳步提高 (1)根据学科特点开展课堂教学的研讨 根据学科特点开展“课堂教学的研讨”活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本学科教学指南。通过对话争辩、思维碰撞,群策群力,让教师的教学有章有法,有规有矩。并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做有心人,用情、用心施教,用自己的智慧使课堂变得有序而生动。(2)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的模范带头作用 骨干教师是课题研究的排头兵,本学期结合核心素养和信息技术2.0进行种子教师优质课选拔,评选出本学科参加全区优质课的人选。内容为“说课——上课——评课”。并以此为契机,鼓励每位教师经历“研究——反思——再研究”的过程。⑶开展“基于‘大概念’的生活化道法课堂的建构”课题研讨活动 把握好课的核心素养目标。落实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是课堂。认真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能力,首先就要打造有效课堂,把握好每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要依据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确定一课的教学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能力、行为和习惯、过程和方法等;再依据核心素养要求,确定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即核心目标(核心知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指导好课中的体验活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规定:“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合格公民是课程的核心。”可见,《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是“做人”。学会做人,就能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就能拥有参与社会所需要的部分技能。教学即人学,教书育人的核心,重在育人。健全的人格,心灵的陶冶,更是核心素养的体现。认真严密地组织组教师参与“种子教师优质课”活动,以促进教研组每位教师的科研能力。并以此活动作为推进课题深入开展的重要环节,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策略,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扎实地开展课题研究,努力探索提炼构筑理想课堂的策略,形成本校的课题研究特色。四、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与具体改进措施:1.组织全组教师认真抓好教学常规,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认真批改作业。多查阅资料,加强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认识,作到全面、准确的掌握知识,而且要做到融会贯通,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知识体系,创造性的组织教材。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力争多做课件,以更大的容量、更开阔的视野、更快捷的效率出现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中。2.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学习《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和各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学习时政新闻,及时了解国际、国内重大新闻时事,把最新、最快的现实内容与课本理论有效结合起来。同时,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教育教学改革奠定基础。3.组织全体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老师积极参加县、校以及教研组、备课组组织的各级教研教学活动。主动向各兄弟学校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按时、按质完成各级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以更好的搞好教育、教学工作。4.认真搞好集体备课。通过集体备课,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优化课堂教学。因此,要落实好间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学方法,备课组要精心分析、讨论,探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促进学生发展的思路和方法。5、鼓励组内成员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积极参加校接力公开课和一师一优课观摩活动。同时,搞好听课和评课活动,互相学习、互相提高。通过听评课活动,可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教法的把握,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6.认真做好四个年级的单元检测题和期中、期末教学质量分析及中考模拟试题工作。 7、抓好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新课改工作发展。拓宽教研渠道,加强信息工作,促进信息技术与本学科的整合,提高课改授课手段,要求全体教师至少上好一节多媒体课。构建一套信息技术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8、建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抓好对教学准备情况,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思想和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教师基本功等几个环节的评估。9、认真落实信息技术2.0工程推进工作,本学期全组教师要完成相关校本培训,根据个人能力信息点完成相关的考核,本学科组的种子教师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授课展示。10、继续加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结合学校的信息技术2.0工程,本学科组努力打造适合本学科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成绩。五、教研进度及教研工作安排:周次活动内容中心发言人第一周传达县教研室和学校工作计划,制定教研组活动计划。第二周习近平思想学生读本培训第三周信息技术2.0工程种子教师优质课展示评选第四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程研究探讨第五周基于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课题研究开题交流会第六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学习。第七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第八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总则,第一、二章。第九周八年级单元集体备课。第十周德育一体化理论学习。第十一周导学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讨。第十二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渗透德育、落实核心素养做法交流研讨第十三周德育一体化理论学习。第十四周道德与法治“基于‘大概念’的生活化道法课堂的建构研究”的课题研讨。第十五周导学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讨。第十六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学习。第十七周期末复习考试研讨。第十八周期末教研组工作总结。六、教改实验:1、开展展“基于‘大概念’的生活化道法课堂的建构”课题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探究、发现、总结,从生活中寻找案例,发现素材,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把思品课的课堂延伸到课外。2、平时加强对老师们的课题研究的监督督促,发动老师们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工作,形成学科教学特色。在实施过程中针对老师们提出的困惑、难题及时进行教研,集思广益,解决问题。鼓励组内老师利用论文研讨、课题研究等形式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多思多写多投稿,围绕组内小课题研究有目的性的进行教学和写作,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争取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创新高。 ?七、各级部教学进度安排:年级前半学期后半学期初一第1.2.3课第4.5课初二第1.2.3课第4.5课初三第1.2.3.4.5课第6.7.8.9.10课初四第1.2.3.4课第5.6.7.8课总之,新的学期要克服各种困难,不断挑战自己,适应新的教学形势的发展,全面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成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