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知法守法,依法维权一、教学目标:1.知道在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运用相应的法律,依法维护自身权利。2.懂得遵守法律,做守法公民,不违法犯罪。3.掌握维权途径,懂得自我保护,学习收集证据。教学重难点:重点:懂得在日常生活中要知晓法律、学好法律,依法维权,不能用违法方式维权,做守法公民,不违法犯罪。难点:掌握维权途径,懂得自我保护,学习收集证据。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导语: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十二小学的窦老师。欢迎大家跟随我一起进入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的学习。2.过渡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未成年人会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那么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该如何去做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的第一课时。(二)、用好法律,维护权利国家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处罚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专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同时国家也在其它一些法律中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特别条款。只有懂得这些法律,才能在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依照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播放音频《懂法、用法、学法的心路历程》。(1)思考:故事中,吕慧娴的哪项权利受到了侵犯?是哪一部法律维护了她的权利呢?生1:故事中吕慧娴依法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被父亲剥夺,在老师、校长、村委会和乡镇教育办公室的帮助之下,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维护了自己的受教育权。(2)从吕慧娴的经历中,你懂得了什么?生1:从吕慧娴的身上,我懂得了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犯时,要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生2:从吕慧娴的经历中,我知道了,在维权的过程中,如果个人力量比较小,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师小结:《义务教育法》帮助吕慧娴成功维护了自己的受教育权,其实,作为中国公民,除了受教育权,我们还享有很多其他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就应当运用相应的法律,进行维权。3.研讨不同情形应该运用的不同法律。图片1:张彤的爸爸被施工队拖欠工资,吕慧娴建议张彤爸爸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的规定申请劳动仲裁。图片2:王小蒙和妈妈在小区散步时,被一条狗咬伤,如果狗的主人拒不承担责任,吕慧娴建议他和家长依照《侵权责任法》中第七十八条: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规定向狗的主人索赔。图片3:何洁上街购物,被人偷走钱包,吕慧娴建议他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向公安局报案。执法人员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治安管理处罚对盗窃罪,可以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的规定对实施偷盗钱包的犯罪人员进行处罚。图片4:刘文娟叔叔对交警作出的罚款决定不服,吕慧娴建议他依照《行政诉讼法》中“当事人对行政管理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也可以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三个月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有关规定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4.学习涉及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四部法律。(1)介绍四部法律。未成年人除了享有公民的一般权利之外,还享有法律规定的其他特别权利,如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等。同时,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还体现在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方面,为了对实施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及时教育、矫治,将未成年人与可能诱发犯罪的环境隔离开来,保护未成年的健康成长,国家还制定了一些特别法律。生活中,常见的涉及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的法律有以下四部:A.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制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B.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制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D.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情景选择练习。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84页,想一想,四幅图中的情形会运用到以上哪部法律?请将对应的序号填写在括号中。罗某某初中没毕业,家里就让他辍学打工,家人侵犯了他的受教育权。会运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蒋某某的爸爸经常在酗酒后打他,侵犯了他的健康权。会运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15周岁的蒋某参与贩卖毒品,被警察抓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蒋谋的监护人应该对其采取措施严加管教,或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小学生杨某某放学后经常偷偷去网吧打游戏,网吧老板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网吧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练习生活举例子。除了书上提到的4个案例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碰到过哪些情形,需要运用以上几部法律维护未成年人的权利?生1:五年级的张某持刀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拦截,抢夺其财物,老师和警察可以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来矫正他的不良行为。生2:十岁的赵某某的父母离婚后,各自组建了家庭,将其交给奶奶抚养,但拒不支付生活费,他可以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父母履行抚养义务。没错,法律是最有效、最有力的维权手段。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权。权利行使有边界。同时,我们也要知道,权利的行使和保护也有边界。滥用权利,就会损害他人的权利,从而引起不必要的纠纷。(播放音频)(1)观看视频,思考:无限制的广场舞是否超越权利边界,侵害他人的权利?生1:跳广场舞的人在享有跳“广场舞”的娱乐权利的时候,侵犯了业主休息的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2)没错,我们要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广场舞阿姨们在行使自己健身权利的同时也侵犯了其他居民休息的权利。为了保护自己的休息权,其他居民想到了一些维权方法,我们来听一听:居民1:把他们的音响砸了,揍他们一顿就老实了。居民2:实在没人管,咱们也买个音响,开大音量跟他们对着干!居民3:在广场上抛撒垃圾,把他们赶走!思考:用这样的方式维护自身的休息权合法么?这样做可能侵害他人的什么权利呢?生2:这些做法是不合法的,可能会损害他人的财产权、生命健康权。超越法律的诉求不仅得不到法律的支持,而且会受到法律的惩罚。那合法的维权方式有哪些?你能提出合理的建议吗?请你来说一说。生:可以到居委会反映,也可以向派出所、环保局反映,如果还不能解决,还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运用《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法》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