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夯实法治基础 课件(共44张PPT+3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夯实法治基础 课件(共44张PPT+3视频)

资源简介

(共44张PPT)
思考:香港国安法的通过,并严格执法说明了什么?
法治体现、保障民主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第一框
夯实法治基础
法治
法制
法律制度
依法治理
区分:
1.
了解法治的内涵和意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
理清法治进程的脉络,增强自己的法治意识;
自觉成为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和捍卫者。
学习目标
重点:选择法治道路
难点:描绘法治蓝图
自学、互学
预习课本P44-50,思考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作用)
2、法治的要求
3、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总目标、基本要求
4、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一.选择法治道路
探究一:和平示威还是祸乱香港?
不接传单就被打73岁老人被围堵
我之前去过很多次香港,也观察过几次和平游行,但令我从没想到的是,香港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天天都有示威者,其实就是暴徒。他们做一些没有底线的事,比如,攻击中联办、砸基站、墨水洒国旗等等。一次,我亲眼见到一位73岁的老人在机场被围堵,原因竟是没有接过他们(示威者)的传单,而是把传单打掉。他们愤怒地追着老人,一直追出去几百米。这还不甘心,他们(示威者)还“碰瓷儿”,躺在地上,说老人打了人……他们一边做着这样的事情,一边嘴上挂着“民主、自由”,他们心中的自由,就是“你不赞同我,就该去死,就该挨揍”。这样的民主是多么荒唐可笑!
如何看待示威者的行为?
法治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选择法治道路
1
从这些幅图片里看出法治有什么作用?
交通井然有序
食品安全监督
法庭审判
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
(1)个人角度: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②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
③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P45)
探究二:世界民法典
1、法治的重要意义?
(2)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社会)
(3)对国家: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1、法治的意义
p47
02
03
1.我国为什么要选择法治的道路?(法治作用)
(1)对公民的作用: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人们能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2)世界各国: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3)人类社会: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4)对国家和社会的作用: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2、法治的要求(良法、善治)
什么是法治?
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什么法?
怎么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于2020年6月30日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并正式生效。国安法弥补了香港在国家安全方面的漏洞,对社会重新恢复秩序和稳定起着极关键的作用。国安法正式生效之前,曾经气焰嚣张的祸港头目,鸡飞狗跳地开启了“变脸”模式……
《民法典》的制定过程:共有40万余人参与提意见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法治的要求有哪些启示?
什么是良法?
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反映社会发展规律,
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符合公平正义要求,
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良法
探究与分享
P45
我国十分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制定并颁布了多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
未成年人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义务教育法
反家庭暴力法
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不公开审理、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
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法院应当受理。
思考:有了法律制度是否就意味着就有了法治呢?
良法
善治

=
法治
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什么是善治?
②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P46
①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良法三个判断标准)P45
2.
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本质
特点
表现
影响
主张人高于法或权大于法,个人意志为最高权威
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法律为最高权威
按个人意志和情感进行治理,极大的任意性和非理性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稳定性和一惯性
“国王即法律”
“朕即法律”
强调法律之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约权力、保障权利
带来社会发展的不稳定
推动社会有序发展
人治与法治的区别
人治
法治
发展
中国探索法治的历程
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近代100年
新中国成立后
君主专制(人治社会)
变法改制
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二.描绘法治蓝图
1.党领导依法治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更加重视法治建设。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2.全面依法治国重要性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新时期中国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
相关链接
P49
分组探讨:你怎么认识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提示: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地位、总目标、要求等角度来思考说明。
3.
全面依法治国的地位、总目标、基本要求?
地位: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P47
②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P48
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十六字方针)
依法治国基本要求:十六字方针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举例:
人大及常委会制定通过《XX法》
举例:
行政机关(政府),如公安交警……
举例:
法院审理案件、检察院……
(基础)
举例:
法律面前人人
平等
(前提)
(关键)
(保障)
科学立法
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群众的普遍拥护
描绘法治蓝图
严格执法
每一部法律都要严格执行
公正司法
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全民守法
每一个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的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怎样建设法治中国?(重点)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群众的普遍拥护
每一部法律都要
严格执行
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每一个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崇尚者、遵守者、捍卫者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依法治国
严格执法
科学立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立法机关(人大)
行政机关(政府)
司法机关
公民
如何建设法治中国?【国家角度】
知识小结
夯实法治基础
选择法治道路
描绘法治蓝图
实行法治的意义(不同角度分析)
实行法治的要求
实行良法之治
实行善治
依法治国
地位
总目标
基本要求
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1.对下图漫画蕴含的意思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②法治能够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
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
③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④法治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D
2.对下图漫画蕴含的意思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②法治能够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
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
③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
④法治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D
3.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走法治道路,是因为法治(

①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②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③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④维护公民的所有权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4.右侧漫画说明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实现(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C
5.对漫画《微博议政》的理解正确的有(
)
A.
只有网络才能搜集到真实的民意
B.法治要求善治,赋予公民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
C.
微博是实现全体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途径之一
D.微博议政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B
6.下面漫画“以罚代管”说明(
)
A.依法治国方略落到了实处
B.建设法治中国,要使每一项法规得到真正执行
C.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了职责
D.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已经实现了依法管理
B
材料一:2018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要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全面依法
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材料二: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最高法院院长周强在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表示,在过去五年严惩贪污贿赂犯罪,审结贪污贿赂等案件19.5万件26.3万人,其中,被告人原为省部级以上干部101人,厅局级干部810人,“依法审理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令计划、苏荣等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在白恩培案中首次依法适用终身监禁”。
(1)材料二给我们什么警示?
(2)建设法治中国,怎样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材料探究
(1)
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规范自身行为。
(2)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