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电子版(2019)信息技术七上 第3节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趋势 课件(1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电子版(2019)信息技术七上 第3节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趋势 课件(12张ppt)

资源简介

(共12张PPT)
第3节
信息技术的发展
及其趋势
畅想未来的家
学习任务
1、了解当下信息技术的发展特点
2、熟悉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3、能够对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出合理设想
学习过程
一、了解当下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
综合化
前景广阔
数字化
个人化
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发展
大数据的应用更加广泛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蓬勃发展
线上协同工作和虚拟企业应运而生
地理信息的使用受到更多关注
数字化设备向智能化、便携化的方向发展
学习过程
二、探究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1、第一阶段:语言的使用
语言的出现与使用发生在35000-50000年前。信息开始在人脑中预先存储和加工,再利用声波进行传递,逐渐形成了语言。
根据进化论的观点,语言是在劳动中产生的,它是伴随着人类发展逐渐诞生的,语言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语言的出现,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之一。
人类语言的出现,使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第一次伟大革命。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传播信息的工具。人类使用大脑存储信息,使用语言交流和传播信息,标志着人类信息活动的范围和效率飞跃性提高,人类的信息活动从具体走向抽象。
2、第二阶段:文字的创造和使用
文字的出现及应用,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它使信息的传递、传承有了载体,人类开始真正地进入文明时代。
文字是由人们记载、传递、交流信息的需要而产生的。人们可以使用文字记载自然变化、生产活动、生活经验、历史变革等信息,这促进了信息的大量积累和广泛传播,实现了信息由声音传播转变为物质传播,使信息的传播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信息可以传得更久,更远。
3、第三阶段: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
01
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对于文字信息的大范围扩散和传递意义重大。大约在105年,我国发明了造纸术;在1041年,我国开始使用活字印刷技术(欧洲人大概在1451年前后开始使用印刷技术),这使得信息记载和信息传递手段有了极大的飞跃。
02
造纸术的发明,使信息能够大量地固定在一种便于书写、记录、保存和传递的载体上;印刷术的广泛应用,使书籍和报刊成为信息存储和传播的重要媒介,使人类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范围急剧地扩展,人类信息的存储能力进一步加强,并初步实现了广泛的信息共享,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人类交流信息的水平。
电报和电话等的发明无疑推动了人类通信史的发展,使得人们虽然相距千里但能快速地传递信息,大大缩短了人们交流信息的时空界限,提高沟通交流的效率。
4、第四阶段: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遍使用
5、第五阶段: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
1946年,美国出于军事目的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通用计算机ENIAC,20
世纪60年代出于同样的需要美国国防部又研制了ARPANET
(Internet的前身)。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出现,是一次信息传播和信息处理手段的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的影响,使信息数字化成为可能,信息产业应运而生。
学习过程
三、畅想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未来的10年,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会是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